資源簡介 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配人教版)2.2.1 化學平衡狀態A組·基礎達標1.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O(g)+H2S(g) COS(g)+H2(g) ΔH<0,能作為平衡判據的是( )A.氣體密度B.溫度C.氣體的總物質的量D.平均相對分子質量2.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X2(g)+3Y2(g) 2Z(g),X2、Y2、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0.2 mol·L-1、0.6 mol·L-1、0.4 mol·L-1。當平衡時,下列數據肯定不正確的是 ( )A.X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4 mol·L-1,Y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 mol·L-1B.Y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0 mol·L-1C.X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3 mol·L-1,Z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 mol·L-1 D.Z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6 mol·L-13.某反應進行過程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D是生成物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BCC.2 min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D.該反應不是可逆反應4.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2A B+3C,在下列四種狀態中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選項 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A v(A)=2 mol·L-1·min-1 v(B)=2 mol·L-1·min-1B v(A)=2 mol·L-1·min-1 v(C)=2 mol·L-1·min-1C v(A)=1 mol·L-1·min-1 v(B)=2 mol·L-1·min-1D v(A)=1 mol·L-1·min-1 v(C)=1.5 mol·L-1·min-15.一定條件下,反應2SO2(g)+O2(g) 2SO3(g)的正反應速率(v正)和逆反應速率(v逆)隨反應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其中,處于化學平衡狀態的時刻是( )A.t1 B.t2 C.t3 D.t46.在一定溫度下,在恒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可逆反應A2(g)+B2(g) 2AB(g)達到化學平衡的標志是( )A.容器內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B.反應速率v(A2)=v(B2)=v(AB)C.單位時間內有n mol A2生成的同時就有2n mol AB生成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7.在一個不傳熱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mA(g)+nB(g) pC(g)+qQ(g)(m、n、p、q為任意整數)達到平衡時的標志是( )①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 ②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 ③各組分的濃度不再改變 ④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 ⑤反應速率vA∶vB∶vC∶vQ=m∶n∶p∶q ⑥單位時間內m mol A斷鍵的同時有p mol C也斷鍵A.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8.某溫度下,向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和B,發生2A(g)+B(g) C(g)的反應。C的濃度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如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t/s 2 4 6 8 10 12C的濃度/(mol·L-1) 0.22 0.36 0.42 0.46 0.46 0.46A.在0~6 s內,平均反應速率v(A)為0.14 mol·L-1·s-1B.0~8 s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C.8 s后反應物消耗完,反應停止D.8~12 s該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9.(1)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本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關系中能說明反應N2(g)+3H2(g) 2NH3(g)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2)在一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一些宏觀物理量恒定不變:a.各物質的濃度不變;b.平衡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或質量分數不變;c.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d.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e.容器內氣體顏色不變。①能說明反應N2(g)+3H2(g) 2NH3(g)達到平衡狀態的有__________。②能說明反應H2(g)+I2(g) 2HI(g)達到平衡狀態的有__________。③能說明反應2NO2(g) N2O4(g)達到平衡狀態的有__________。B組·能力提升10.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NO2(g)+SO2(g) SO3(g)+NO(g) ΔH=-41.8 kJ·mol-1。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C.SO3和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時生成1 mol NO211.可逆反應2NO2 2NO+O2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2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為2∶2∶1的狀態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的狀態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 D.全部參考答案A組·基礎達標1.【答案】B2.【答案】A3.【答案】C 【解析】由圖示知反應過程中D可能作催化劑,A錯誤;由2 min末知A、B、C共存,且Δn(A)∶Δn(B)∶Δn(C)=2∶1∶2,故反應為可逆反應,可能的反應方程式為2A+B2C,B、D均錯誤。4.【答案】D 【解析】v正與v逆比值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時,說明達到化學平衡狀態。5.【答案】D6.【答案】C 【解析】該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相等,因此壓強不是變量,根據分析,壓強不變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A不符合題意;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因此v(A2)∶v(B2)∶v(AB)=1∶1∶2,v(A2)=v(B2)=v(AB),與反應是否平衡無關,B不符合題意;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A2同時生成2n mol AB,說明v正=v逆,可以判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C符合題意;反應前后質量守恒,因此m不變,容積恒定,因此V不變,根據ρ=,ρ為定值,不能判定反應是否平衡,D不符合題意。7.【答案】C 【解析】由于m、n、p、q的關系未知,所以壓強不變不能作為平衡的標志;在整個平衡建立過程中,速率之比均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8.【答案】C 【解析】在0~6 s內,物質C的濃度變化是0.42 mol·L-1,則此段時間內,用生成物C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07 mol·L-1·s-1,根據反應物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反應速率之比,則v(A)=2v(C)=0.14 mol·L-1·s-1,A正確;根據表中數據可知,8 s后反應達平衡,8 s 前反應正向進行,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B正確;8 s 后反應達到平衡,是動態平衡,反應沒有停止,C不正確;8~12 s 該反應中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處于化學平衡狀態,D正確。9.【答案】(1)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 C(2)①abc ②abe ③abceB組·能力提升10.【答案】B 11.【答案】A 【解析】依據v正=v逆≠0判斷: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必消耗2n mol NO2,①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②描述均是正方向,無法判斷;③無論反應是否達到平衡,均有此關系;④NO2為紅棕色的氣體,顏色不變能說明反應體系中NO2濃度一定,已達到平衡;⑤因ρ=,反應前后,m、V均不變,ρ也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這是一個不等體積反應,⑥⑦均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