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3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暑期自我訓練-2025年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3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暑期自我訓練-2025年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含解析)

資源簡介

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配人教版)
2.2.3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A組·基礎達標
1.能使反應2NO(g)+O2(g) 2NO2(g)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
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
B.增大O2的濃度
C.適當降低溫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2.在高溫下發生反應2HBr(g) H2(g)+Br2(g) ΔH>0。要使混合氣體顏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保持容積不變,加入HBr(g)
B.降低溫度
C.將容器容積擴大1倍
D.保持容積不變,加入H2(g)
3.將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某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N2(g)+3H2(g) 2NH3(g) ΔH<0并達到平衡,改變條件,下列關于平衡移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選項 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A 使用適當催化劑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 升高溫度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C 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 平衡不移動
D 向容器中充入氦氣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4.恒容密閉容器中,BaSO4(s)+4H2(g) BaS(s)+4H2O(g)在不同溫度下達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的量(n)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ΔH<0
B.a為n(H2O)隨溫度的變化曲線
C.向平衡體系中充入惰性氣體,平衡不移動
D.向平衡體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轉化率增大
5.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2SO2(g)+O2(g)2SO3(g) ΔH<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圖Ⅰ表示的是t1時刻增大O2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圖Ⅱ表示的是t1時刻加入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圖Ⅲ表示的是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且甲的催化劑效率比乙高
D.圖Ⅲ表示的是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壓強較高
6.某工業流程中,進入反應塔的混合氣體中NO和O2的物質的量分數分別為0.10和0.06,發生化學反應2NO(g)+O2(g) 2NO2(g),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溫度/℃ NO達到所列轉 化率需要時間/s
50% 90% 98%
1.0 30 12 250 2 830
90 25 510 5 760
8.0 30 0.2 3.9 36
90 0.6 7.9 74
根據表中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
B.增大壓強,反應速率變慢
C.在1.0×105 Pa、90 ℃條件下,當轉化率為98%時反應已達平衡
D.若進入反應塔的混合氣體為a mol,反應速率以v=表示,則在8.0×105 Pa、30 ℃條件下,轉化率從50%增至90%時段NO的反應速率為 mol·s-1
7.在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發生反應:2SO2(g)+O2(g) 2SO3(g) ΔH<0,其他條件相同,混合體系中SO2的體積分數(x)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Q點時,SO2的轉化率最大
B.W點與M點SO2的反應速率相等
C.Q點時,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重新平衡后SO2的平衡轉化率與原平衡相等
D.M點時,充入SO3氣體,重新平衡后SO2的體積分數x(SO2)比原平衡大
8.已知在一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SO2(g)+O2(g) 2SO3(g) ΔH=-196.0 kJ·mol-1。SO2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壓強:p1____(填“>”“=”或“<”)p2。
(2)升高溫度,平衡向____(填“左”或“右”)移動。
(3)200 ℃時,將一定量的SO2和O2充入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經10 min后測得容器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如下表所示:
氣體 SO2 O2 SO3
物質的量/mol 1.6 1.8 0.4
①10 min內該反應的反應速率v(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__________(填字母)。
a.SO2和O2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c.體系的壓強保持不變
d.SO2和SO3物質的量之和保持不變
②當反應放出98.0 kJ熱量時,測得該反應達平衡狀態,該溫度下SO2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
(4)400 ℃時,將等量的SO2和O2分別在兩個容積相等的容器中反應,并達到平衡。在這個過程中,甲容器保持容積不變,乙容器保持壓強不變,若甲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為p%,則乙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填字母)。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無法判斷
B組·能力提升
9.已知可逆反應A2(?)+B2(?) 2AB(?),當溫度和壓強改變時,n(AB)的變化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2、B2及AB均為氣體,ΔH<0
B.AB為氣體,A2、B2至少有一種為非氣體,ΔH<0
C.AB為氣體,A2、B2有一種為非氣體,ΔH>0
D.AB為固體,A2、B2有一種為非氣體,ΔH>0
10.在一個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高溫下發生反應Fe(s)+CO2(g) FeO(s)+CO(g)。其中CO2、CO的物質的量(mol)隨時間(min)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1)反應在1 min時第一次達到平衡狀態,固體的質量增加了3.2 g。用CO2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v(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進行至2 min時,若只改變溫度,曲線發生的變化如圖所示,3 min時再次達到平衡,則ΔH______0(填“>”“<”或“=”)。
(3)5 min時再充入一定量的CO(g),平衡發生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v(正)先增大后減小    
B.v(正)先減小后增大
C.v(逆)先增大后減小    
D.v(逆)先減小后增大
表示n(CO2)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填寫圖中曲線的字母編號)。
(4)請用固態物質的有關物理量來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以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清潔燃料甲醇(CH3OH)的反應是碳中和研究熱點之一,該反應為:
CO2(g)+3H2(g) CH3OH(g)+H2O(g)
ΔH<0。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部分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則該反應歷程的決速步驟活化能為________kJ·mol-1;由中間產物T2到產物的ΔH=________kJ·mol-1;有利于該反應自發進行的條件是________(填“高溫”或“低溫”)。
(2)關于該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2 mol CO2與足量氫氣反應,產生2 mol CH3OH
C.斷裂2 mol C=O的同時,形成3 mol H—H,則說明反應已達平衡
D.恒溫恒壓條件下充入氨氣,反應速率減慢,平衡逆向移動
(3)一定溫度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發生上述反應,經10 min達到平衡,測得平衡時壓強與反應前壓強之比為4∶5。開始反應至10 min時CH3OH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mol-1·L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在三個容積均為1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以不同的氫碳比充入H2(g)和CO2(g),發生上述反應,在一定條件下CO2(g)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氫碳比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填序號)。
②已知Ⅲ中氫碳比=2,若向處于P點狀態的容器中,按1∶1∶1∶1的比例再充入CO2、H2、CH3OH、H2O,再次平衡后CO2的轉化率將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參考答案
A組·基礎達標
1.【答案】B 【解析】及時分離出NO2氣體,生成物濃度減少,平衡正向移動,但是反應速率減慢,A錯誤;增大O2的濃度,反應物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反應速率加快,B正確;適當降低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減慢,C錯誤;選擇高效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但是平衡不移動,D錯誤。
2.【答案】A 
3.【答案】B 【解析】使用適當催化劑,平衡不移動,A錯誤;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的方向移動,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正確;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C錯誤;向容器中充入氦氣,由于容器的體積不變,N2、H2和NH3的濃度均不變,平衡不移動,D錯誤。
4.【答案】C 【解析】從圖示可以看出,平衡時升高溫度,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少,則平衡正向移動,說明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即ΔH>0,A錯誤;從圖示可以看出,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隨著溫度升高,平衡時氫氣的物質的量減少,則平衡隨著溫度升高正向移動,水蒸氣的物質的量增加,而a曲線表示的是物質的量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B錯誤;容器體積固定,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氣體,沒有改變各物質的濃度,平衡不移動,C正確;BaSO4是固體,向平衡體系中加入BaSO4,不能改變其濃度,因此平衡不移動,氫氣的轉化率不變,D錯誤。
5.【答案】B 【解析】A項,圖Ⅰ改變的條件應是縮小容器體積;B項,由于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應速率,所以圖Ⅱ應是加入了催化劑;C項、D項,由于圖Ⅲ中平衡發生了移動,所以表示的不是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而是溫度,且乙的溫度高于甲的。
6.【答案】D 【解析】兩組壓強相同的實驗中,當NO轉化率相同時,溫度高時需要時間長,因此由表中數據無法推出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的結論,A錯誤;當溫度均為30 ℃(或90 ℃)且NO轉化率相同時,壓強大時需要時間短,因此增大壓強,反應速率變快,B錯誤;從題給數據無法判斷在1.0×105 Pa、90 ℃條件下,當轉化率為98%時,反應是否已達到平衡狀態,C錯誤;起始時NO的物質的量為 mol,NO的轉化率從50%增至90%時,NO轉化的物質的量為 mol×(90%-50%)= mol,需要時間為3.7 s,因此反應速率為 mol·s-1,D正確。
7.【答案】A 【解析】溫度不同,其余條件相同,未平衡之前,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二氧化硫體積分數越小,達到平衡,溫度越高,平衡正向移動程度越小,二氧化硫體積分數越大,故Q點和右邊的點是平衡的點,Q點左邊為未平衡的點。Q點以后都是平衡態,Q點以前都還未達到平衡態,因此Q點時,二氧化硫的轉化率最大,A正確;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M點時,二氧化硫的反應速率大于W點,B錯誤;在恒容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則重新平衡后二氧化硫的轉化率相對于原平衡增大,C錯誤;充入三氧化硫后,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二氧化硫的體積分數減小,D錯誤。
8.【答案】(1)> (2)左 (3)①0.01 mol·L-1·min-1 ac
②50% (4)c
【解析】(3)①v(O2)=v(SO3)=×=0.01 mol·L-1·min-1。SO2、O2起始物質的量分別為n(SO2)=1.6 mol+0.4 mol=2.0 mol,n(O2)=1.8 mol+0.2 mol=2.0 mol。因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開始加入的SO2和O2的物質的量相等,而Δn(SO2)與Δn(O2)不相等,故a項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項,容器體積不變,混合氣體質量不變,故反應前后氣體密度不變,故b項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c項,因反應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減小,故c項壓強不變能說明反應達平衡狀態;d項,根據硫原子質量守恒,反應前后n(SO2)+n(SO3)不變,故d項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②反應放出98 kJ熱量時,消耗的SO2的物質的量為×2 mol=1 mol,則SO2的轉化率α(SO2)=×100%=50%。(4)反應過程中,乙容器體積小于甲容器,壓強大于甲容器,所以平衡時乙容器中SO2的百分含量小于p%。
B組·能力提升
9.【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壓強相等時,升高溫度,AB的物質的量減少,故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逆反應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ΔH<0;t3時,溫度不變,壓強增大,AB的物質的量減小,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逆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說明AB為氣體,A2、B2至少有一種為非氣體,不能同時為氣體。
10.【答案】(1)0.1 mol·L-1·min-1
(2)> (3)C b
(4)Fe(或FeO)的質量(或物質的量)保持不變(或固體總質量保持不變)
【解析】(1)由Fe生成FeO,固體質量增加3.2 g可知,生成FeO 0.2 mol,則v(CO2)==0.1 mol·L-1·min-1。(2)由于建立新平衡的過程中反應速率增大,且CO2的物質的量減小,CO的物質的量增大,則可知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說明正反應吸熱。(3)充入CO,CO濃度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之后逐漸減小;5 min時CO2的濃度不變,正反應速率不變,因平衡逆向移動,CO2的濃度逐漸增大,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
11.【答案】(1)18.86 -7.69 低溫 (2)B
(3)0.04 mol·L-1·min-1 0.046
(4)① Ⅰ>Ⅱ>Ⅲ ②增大
【解析】(1)活化能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慢,所以該反應歷程的決速步驟的活化能為16.87-(-1.99)=18.86 kJ·mol-1,由中間產物T2到產物的ΔH=(15-5.3)-(11.3+2.38)=-7.69 kJ·mol-1,該反應為熵減的放熱反應,在低溫條件下可以自發進行。(2)反應前后都是氣體,反應后氣體物質的量減小,所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A正確;2 mol CO2與足量氫氣反應,產生的CH3OH小于2 mol,因為該反應為可逆反應,B錯誤;斷裂2 mol C===O的同時,形成3 mol H—H,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已達平衡,C正確;恒溫恒壓條件下充入氨氣,反應速率減慢,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即平衡逆向移動,D正確。(3)假設轉化的CO2為x mol,轉化的H2為3x mol, 生成的CH2OH為x mol,生成的H2O為x mol,則平衡時CO2為(2-x) mol,H2為(6-3x) mol,CH3OH為x mol,H2O為x mol,平衡時壓強與反應前壓強之比為4∶5,則=,x=0.8 mol,則開始反應至10 min 時CH3OH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4 mol·L-1·min-1,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0.046 mol-1·L2。(4)①根據增大H2的量,可以提高CO2的轉化率,所以氫碳比越高,CO2的轉化率越高,所以氫碳比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Ⅰ>Ⅱ>Ⅲ;②Ⅲ中氫碳比=2,CO2的平衡轉化率為50%,假設CO2為I mol,H2為2 mol,轉化的CO2為0.5 mol,轉化的H2為1.5 mol,平衡時CO2為0.5 mol,H2為0.5 mol,CH3OH為0.5 mol,H2O為0.5 mol,平衡常數為=4,按1∶1∶1∶1的比例再充入CO2、H2、CH3OH、H2O各1 mol,Q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红桥区| 家居| 金门县| 新巴尔虎左旗| 山东省| 疏勒县| 博湖县| 庆安县| 馆陶县| 上杭县| 江津市| 巴彦淖尔市| 固原市| 沂源县| 徐水县| 翁牛特旗| 遵化市| 宕昌县| 平昌县| 大田县| 池州市| 连山| 青浦区| 延吉市| 北安市| 乐山市| 旬邑县| 棋牌| 定结县| 眉山市| 潮州市| 宁乡县| 马鞍山市| 长兴县| 昌图县| 聂拉木县| 安康市| 荣成市| 栖霞市|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