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4月山東師大附中高二階段性檢測試題地理答案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C C A D B C D B A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C B D B A C B A非選擇題21.(1)特征:①分布不均,東部高,西部低(東部生態脆弱性高于西部)(1分);②沿海地區生態脆弱性較高(1分)。原因:①與西部地區比,東部離海較近,受海水反復入侵倒灌(2分);②地勢較低,地下水位埋深淺,易引起土壤返鹽,土壤鹽堿化較嚴重(2分);③油氣資源分布廣,開采、運輸環節產生污染較嚴重(2分)。①后備土地資源不足(2分);②石油、海鹽等資源短缺(2分)。①豐富水稻品種,保障種子安全(2分);②改良鹽堿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增加后備耕地資源(2分);③增加糧食總產量,減少糧食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分)。22.⑴①氣候濕潤,森林覆蓋率高,涵養水源能力強(2分);②地形以山地為主、落差大,且支流多,河流流量大。(2分)變化:第一、第二產業占比下降,第三產業占比顯著增加(或產業結構升級)(2分)原因:①旅游資源豐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旅游市場需求增加、客運交通條件改善等),促進旅游業發展(2分);②生態環境脆弱(或經濟基礎,氣候、交通,地質災害等方面),不利于農業、工業大規模發展(2分)。對阿壩州:①利于生態保護,促進旅游業進一步發展;②緩解工業用地緊張;③促進資源開發等。(選一,2分)對成都:①發揮工業基礎、基礎設施、技術人力等優勢,承接產業轉移項目促進經濟發展;②促進就業;生態安全得到保障。(選一,2分)對流域:促進岷江上下游經濟、生態、社會的協調發展。(2分)23.(1)①地勢較低;②潮汐作用(海水作用)強;③海水鹽度高(水咸)等。(三選二,4分)(2)①“拋石”:阻擋風浪,減少海浪侵蝕泥沙,加速自然淤積進程。(2分)②“種草”:水草根系降低水流速度,滯留泥沙,推動沙田從水下到陸地的轉變;促進土壤形成,利于脫鹽。(二選一,2分)③“堤圍”;抵御洪澇,防止海水倒灌、入侵。(2分)①遵循自然淤積規律,減少人工干預成本,維護濱海生態環境;(2分)②科學控制填海規模,避免過度開發,提升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2分)③因地制宜制定營造、管理策略;(2分)④在資源開發的同時增強防災減災能力。(2分)(三選二)機密★啟用前2025年4月山東師大附中高二階段性檢測試題地 理注意事項: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廣州、深圳都市圈是我國距離最近的兩大都市圈。都市圈中跨界地區是該都市圈圈域交織和鄰近區域,而跨界協同不足使跨界地區成為都市圈中的發展“洼地”,該“洼地”是廣州、深圳都市圈難以進入“圈際耦合”發展階段的關鍵“堵點”。下圖為“廣州、深圳都市圈空間演進階段規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目前,廣州、深圳都市圈處于( )A. 分散發展階段 B. 中心聚能階段 C. 圈層擴散階段 D. 圈際耦合階段2. 促使都市圈中的“洼地”向“高地”轉變的合理做法包括( )A. 重塑產業壁壘 B. 壯大重化工業C. 建立新型的產業合作聯盟 D. 構建模糊的利益分配機制以人口減少和經濟衰退為特征的收縮型城市,近年來已經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有學者提出收縮型城市應采取“精明收縮”的策略,以控制城市發展規模,減輕城市負擔,將投資重點轉向調整城市功能。下圖示意某一類型的收縮城市。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造成該類型城市收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礦產資源枯竭 B. 產業結構升級 C. 自然災害頻發 D. 長期低生育率4. 符合“精明收縮”理念的是( )A. 加強管理,限制資本和人口的外流 B. 調整布局,降低核心區的建筑密度C. 重點扶持大型企業,建設工業園區 D. 倡導綠色城市建設,培育創新產業20世紀80年,M鎮的服裝企業遷至省會W市進行生產經營。近年來,這些企業又陸續遷回M鎮,勞動力也隨之遷移流動。企業和勞動力的回流過程及原因如圖所示。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5. 關于該鎮企業和勞動力回流原因的敘述符合實際的是( )A. W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促進了勞動力的主動回流B. M鎮承接產業轉移,企業第二波回流帶動了勞動力主動回流C. M鎮提供優惠的就業和投資政策,促成了企業的第一波回流D. 在企業回流和本地就業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勞動力被動回流6. 導致服裝企業從M鎮遷往W市,后又遷回的主導區位因素分別是( )A. 技術和環保 B. 交通和勞動力C. 市場和政策 D. 動力和原材料科隆自貿區和新太平洋自貿區(下圖)對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改變經濟落后狀況,1948年,巴拿馬建立科隆自貿區,發展轉口貿易(從各國進口商品再批發到拉美地區)。20世紀70年代,拉美地區陸續建立新自貿區。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隆自貿區以運河航運為基礎發展金融、保險、通訊等產業。2007年,以高端制造業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貿區建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20世紀70年代后期,科隆自貿區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勞動力的成本上升 B. 地理位置優勢弱化 C. 制造業的比例增加 D. 市場份額逐漸下降8.巴拿馬建立新太平洋自貿區可直接( )A. 吸引國外資金流入 B. 增加國內就業機會 C. 促進產業結構轉型 D. 提升運河轉運能力9.與新太平洋自貿區相比,中國首選科隆自貿區作為中拉貿易投資平臺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產業結構 B. 產業基礎 C. 基礎設施 D. 經濟腹地2025年1月,我國最大的灘涂光伏儲能電站在渤海灣畔投產發電。電站集“光伏發電+鹽業生產”于一體(圖2),利用光伏組件的熱效應使鹽池的溫度升高,實現了“鹽光互補”的產業模式。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該電站投產后,發電效益最顯著的時段是( )1-2月 B. 5-6月 C. 7-8月 D. 10-11月與發展單一產業相比,“鹽光互補”的產業模式能夠( )增加光伏面板反射的太陽輻射,提高發電量 B. 增加鹽池吸收的太陽輻射,提高產鹽量C. 改變土地利用類型,改善生態環境 D.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種子被稱為“農業芯片”,是農業生產最基本、最主要的生產原料。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下圖示意我國山西、湖北、河北、黑龍江、西藏五省區的耕地和水資源總量占全國比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我國設立種質庫的優選地是( )A.黃土高原干燥窯洞 B.青藏高原高山洞穴C.海南山區地下洞穴 D.云貴高原地下溶洞13. 針對糧食安全戰略,各省應該( )A. 甲省接受南水北調水源,緩解水士不協調 B. 乙省依托有利的交通位置,加強糧食儲備C. 丙省促進耕地流轉,減少十地的撂荒現象 D. 丁省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加大商品糧生產舟山市岙山島(面積不到6km2)是我國石油儲備基地之一,其石油儲備主要來源于中東、拉美地區和俄羅斯。自2015年以來,舟山市利用區位優勢積極發展石化工業,建成了“煉油—石化—精細化工”直縱向一體化的世界級石油煉化中心,不但提高了國內精細化工產品的自給率,也讓舟山市2020年GDP以12%的增速領跑全國,成為長三角重要的氣源基地。下圖為岙山島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 岙山島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的有利條件是( )A. 周邊地區原油產量大 B. 靠近深水良港,海運便利C. 建設用地多,低價低 D. 地理位置隱蔽,安全性高15. 石化工業發展最突出的區位是( )A.水源充足 B.技術先進 C.環境優美 D.臨近市場16. 大力發展石化工業的主要意義是( )A.發揮資源優勢 B.優化產業結構 C.改善能源結構 D.滿足漁業用能吹沙填海是用沙袋將一定面積的海域圈起來,然后用泵將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進圈內,海水流出圈外,沙被留在圈內,漸淅地圈內的海面就被不斷“吹”進的沙“填”成了陸地。鯨灣港,亦稱(沃爾維斯港),是納米比亞最大的港口城市。鯨灣港新集裝箱碼頭項目中國港灣公司承建,通過“吹沙填海”擴建碼頭,并在建設時引入自化港灣項目,使其逐漸成為南部非洲國家的重要物流樞紐。下圖示納米比亞鯨灣港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7.鯨灣港擴建采用“吹沙填海”,主要是該海域( )A. 位于淺海區域 B. 臨近沙漠地區 C. 海浪侵蝕力弱 D. 東南風勢力強18.新集裝箱碼頭建設時引入自動化港灣項目,帶來的顯著效益是( )A. 降低施工難度 B. 提升科技水平 C. 提高港口吞吐量 D. 增多了就業崗位為研究太陽輻射對建筑的影響,研究人員對我國某地典型民居朝南土墻外表面(無遮擋)進行了觀測。圖左為某晴天墻體溫度日變化,圖右為墻體獲得的太陽輻射日總量年內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該民居最可能位于( )拉薩(29°36′N,91°06′E) B. 吐魯番(42°50′N,89°12′E)C. 丹東(40°07′N,124°23′E) D. 張家口(40°48′N,114°52′E)20. 7月,該墻體獲得太陽輻射日總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午太陽高度大 B. 大氣削弱作用強 C. 日地距離遠 D.日照時數短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大題,共50分。21.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題目。(18分)材料一 黃河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東部沿海土地后備資源最多的高效生態經濟區,也是我國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土壤鹽堿化、工業污染和快速城市化等是影響該區域土地生態系統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圖1示意2016年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生態系統脆弱性等級空間分布。材料二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區是我國重點開發區域。圖2為黃河三角洲經濟區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分布示意圖。材料三 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即使只使用其中的十分之一,我國的水稻產量就可提高20%,足以養活2億人。2016年,袁隆平和他的團隊建立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至2022年,全國海水稻(耐鹽堿水稻)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1)指出黃河三角洲經濟區土地生態系統脆弱性的空間分布特征并說明原因。(8分)(2)與黃河三角洲經濟區相比,簡要評價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發展的不利條件。(4分)(3)簡析推廣發展海水稻生產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積極意義。(6分)22.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岷江干流流經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成都市,其上游是成都平原生態安全的主控區。如圖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成都市簡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1980年以來,阿壩州實施了“以林蓄水、以水發電”的發展方案。概述阿壩州實施“以林蓄水,以水發電”的自然條件。(4分)材料二 20世紀90年代我國旅游業蓬勃發展,帶動阿壩州經濟發展。如圖為阿壩州2000年和2008年產業結構示意圖。概括該時期阿壩州產業結構的變化,并說明發生這種結構變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 成阿工業園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為恢復阿壩州產業、在異地重建的工業園。園區位于成都市郊,承接東部六省對阿壩州援建工業項目、阿壩州資源深加工項目、成都大工業配套產業等,是以高端工業設備制造為主的工業園區。收益由成都與阿壩州按比例分配。(3)從流域協調發展的角度,說明在成都建設成阿工業園的意義。(6分)23.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滄海變桑田,既是泥沙的自然淤積,也是先民對海岸的人為改造。材料一 位于珠江三角洲濱海平均高潮位以下的地區具有獨特自然環境,當地先民在此筑堤造田,形成沙田。說出沙田適應的自然環境特征。(4分)材料二 滄海變桑田并非一蹴而就。河口“浮沙”變成種植水稻的“良田”一般要經歷10年以上的時間。下圖為當地先民造就沙田過程示意圖。簡述在沙田形成過程中,“拋石”、“種草”、“堤圍”的主要作用。(6分)材料三 “圍”是珠江三角洲濱海沙田的基本單元,先民將圍田規模控制在一定面積內,圍田過大易因田面不平導致積水、破壞生態,過小則增加建設維護成本,這體現了順應自然規律與改造利用的平衡。(3)闡述沙田的造田過程與規模管控對現代濱海地區土地開發的啟示。(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4期中答案.docx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