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學期期中學情調查化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A C D B D B A C B B C D14題(16分)①2(1分) 4(1分) ②N>O>C (2分) ③ H2O>NH3>CH4(2分)(2)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2分) 3d104s1(2分)(3)HClO4(2分)(4)A (2分)(5) (2分)15.(15分)(1)酯基,酰胺基 (2分)(2)消去反應(2分)(3)(3分)(任寫一種)(3分)(5)(5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16.(15分)(1)將Fe2+轉化為Fe3+ (2分)6Fe2++ClO+6H+===6Fe3++Cl-+3H2O(共3分,反應物,生成物均正確給2分)(2)Fe(OH)3和Al(OH)3 (2分)(3)氯化銨溶于水電離出NH4+,會抑制后期加入氨水的電離 (2分)(4)H2O2+2Co2++2NH+10NH3·H2O+6Cl-===2[Co(NH3)6]Cl3↓+12H2O(共3分,反應物,生成物均正確給2分)①打開止水夾,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管口,當試紙不變藍后,停止加熱,②將三頸燒瓶中的混合物冷卻后過濾,洗滌濾渣2~3次,③至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稀硝酸和AgNO3溶液無沉淀(共3分)17(15分)① -164.9(2分)② 前段加熱,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后段冷卻,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增大CO2的轉化率(共3分,答對一點給2分)(2)①光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轉化成化學能,電能轉化成熱能等 (1分)②2CO2 + 12H+ +12e- = C2H4 + 4H2O(共3分,反應物、生成物均正確給2分)(3) ① (3分)② 太少,形成的氧原子空位少,不利于活化,催化能力較弱。太多,生成的水過多,使催化劑中毒。(共3分,答對一點給2分)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第二學期期中學情調查化學試卷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o-59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3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9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淮安“文樓湯包”以其獨特的工藝和鮮美的口感,深受人們喜愛。湯包皮主要成分是A淀粉 B脂肪 C纖維素 D蛋白質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A. 乙酸的實驗式:C2H4O2 B.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為C. 1,3-丁二烯的鍵線式: D.乙炔的電子式:3.國產大飛機C919上用到較多的鎂鋁合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l原子結構示意圖:B.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C.基態鎂原子能量最高的電子云輪廓圖為球形D.基態原子外圍電子軌道表示式:4.可用反應 冶煉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堿性: B.電負性:C.離子半徑: D.第一電離能:5.在給定條件下,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實現的是A. B.C. D.6.下列有機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乙烯具有可燃性,可用作催熟劑B.酚醛樹脂不溶于一般溶劑,可用作阻燃材料C.油脂難溶于水,可用于工業生產肥皂D.乙醇能使蛋白質變性,可用于殺菌消毒7.實驗室進行乙酸乙酯的制備。下列相關原理,裝置及操作正確的是A.用裝置甲混合乙醇與濃硫酸 B.用裝置乙制備乙酸乙酯C.用裝置丙收集乙酸乙酯 D.用裝置丁提純乙酸乙酯8.化合物Z是一種藥物中間體,其部分合成路線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可用銀氨溶液檢驗Y中是否含有XY、Z分子均存在順反異構X與Y均可以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1molZ與足量氫氧化鈉反應,最多消耗2molNaOH9.研究發現,在酸性乙醇燃料電池中加入硝酸,可使電池持續大電流放電,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加入的HNO3起催化作用B. 電池工作時正極區溶液的pH升高C. 4.6g CH3CH2OH被完全氧化時有0.6molO2被還原D. 負極反應:CH3CH2OH+3H2O-12e-===2CO2↑+12H+10.室溫下,根據下列實驗過程及現象,能驗證相應實驗結論的是選項 實驗過程及現象 實驗結論A 在硫酸鋇沉淀中加入濃碳酸鈉溶液,充分攪拌后,取沉淀(洗凈)放入鹽酸中,有氣泡產生 Ksp(BaCO3)B 某鹵代烴與NaOH水溶液共熱后,冷卻,滴加足量的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出現淡黃色沉淀 該鹵代烴的分子結構中存在碳溴鍵C 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 蛋白質均發生變性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加熱,冷卻后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無磚紅色沉淀生成 淀粉未水解一定條件下廢棄聚乳酸(PLA)塑料可轉化為丙氨酸小分子,轉化歷程如圖所示。已知:Ⅰ.表示電子空穴,可吸收電子;Ⅱ.eV代表一個電子經過1伏特的電位差加速獲得的動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每生成1mol丙氨酸,催化劑吸收2.41eV的光能B.丙氨酸與乳酰胺互為同分異構體C.乳酸銨轉化為丙酮酸的過程發生了還原反應D.PLA轉化為乳酰胺的化學方程式為12.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HCO3溶液的性質。已知:Ka1(H2CO3)=4.5×10-7,Ka2(H2CO3)=4.7×10-11,Ksp(CaCO3)=3.4×10-9。實驗1:用pH試紙測得0.1mol·L-1NaHCO3溶液的pH約為8。實驗2:向10mL 0.1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10mL 0.1mol·L-1NaOH溶液實驗3:將0.1mol·L-1NaHCO3溶液加熱煮沸后冷卻至室溫,溶液pH約為11。實驗4:向10mL 0.1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0.1mol·L-1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1中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2c(CO)+c(HCO)B.實驗2所得溶液中:2c(Na+)=c(HCO)+c(CO)+c(H2CO3)C.實驗3所得溶液中:c(CO)>c(H2CO3)D.實驗4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2++HCO=CaCO3↓+H+CH3OH可用作大型船舶的綠色燃料。工業上用CO2制備CH3OH的原理如下:反應I:(主反應)反應Ⅱ: (副反應)將和按物質的量之比1:3通入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I和反應Ⅱ,分別在1MPa、、下,測得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和生成、選擇性(選擇性為目標產物在含碳產物中的比率)的變化如圖。CO的分壓p(CO)=p總·X(CO),X(CO)是指CO所占容器內氣體的物質的量分數。反應II的壓強平衡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代表下隨溫度變化趨勢的是曲線cB.P點對應的反應Ⅱ的壓強平衡常數1C.溫度一定,增大壓強平衡II不移動D.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a,b,c三線合一原因是以反應II為主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14(16分)(1)尿素(CO(NH2)2),又稱碳酰胺,是生產脲醛樹脂和三聚氰胺樹脂的重要原料。①基態N原子電子占據 ▲ 個能層,其最高能層有 ▲ 個原子軌道;②C、N、O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 ▲③氫化物CH4、NH3、H2O的熱穩定性由大到小順序 ▲(2)黃銅礦(CuFeS2)是一種重要的銅鐵硫化物礦石,用于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Fe3+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基態Cu原子外圍電子排布式為 ▲(3)元素X的基態原子的3p軌道上有5個電子,元素Y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共有16種運動狀態,X和Y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較強的酸是 ▲ (填化學式)(4)下列狀態的鎂中,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 (填標號)。A. B. C. D.(5)NH3·BH3分子中,與N原子相連的H呈正電性(),與B原子相連的H負電性()。在H、B、N三種元素中, 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15.(15分)化合物G是合成降壓藥替米沙坦的重要中間體,其人工合成路線如下:(1)B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 和 ▲ 。(2)的反應過程分兩步完成,D→X→E第一步加成反應,第二步反應類型為 ▲ 。(PPA在有機合成中常用作失水劑,環化劑,酰化劑等)(3)中間體X與D互為同分異構體,寫出X的結構簡式: ▲ 。(4)A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寫出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①能發生銀鏡反應;②能發生水解反應,其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③分子中只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已知:①苯環上已有的取代基叫做定位取代基,它們的存在會影響苯環上再引入其他基團時進入的位置,已知—CH2COOH、—CH2CONHCH3、—NHCOCH2CH2CH3具有類似的定位效應。②寫出以、和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流程圖 (無機試劑和有機溶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見本題題干) ▲ 。16.(15分)三氯化六氨合鈷[Co(NH3)6]Cl3是橙黃色,難溶于冷水的物質,是合成其他一些含鈷物質的原料。利用含鈷廢料(含少量Fe、Al等雜質)制取[Co(NH3)6]Cl3的工藝流程如圖:已知:“浸出液”中含有Co2+、Fe2+、Fe3+、Al3+等;(1)加“適量NaClO3”的作用是 ▲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加Na2CO3調pH至a”會生成兩種沉淀,分別為 ▲ (填化學式)。(3)流程中氯化銨除作反應物外,還可以防止加氨水時c(OH-)過大,其原理是 ▲(4)寫出“氧化”步驟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該工藝得到的[Co(NH3)6]Cl3晶體在實驗室用如圖16-1裝置可以制取Co2O3晶體。請補充完整實驗方案:取一定量的[Co(NH3)6]Cl3晶體置于右圖裝置中,從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熱,充分反應后 ▲ ,干燥得到Co2O3固體。(已知:2[Co(NH3)6]Cl3+6NaOH=Co2O3↓+12NH3↑+6NaCl+3H2O)。除裝置中所示試劑外,實驗中須使用的試劑有稀硝酸、AgNO3溶液、紅色石蕊試紙)17.(15分) 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定,資源化利用倍受關注。(1)回收利用CO2是目前解決長期載人航天艙內(如空間站)供氧問題的有效途徑,科研人員研究出其物質轉化途徑如圖17-1,反應A為CO2(g)+4H2(g) CH4(g)+2H2O(g),是回收利用CO2的關鍵步驟。①已知:2H2(g) + O2(g) = 2H2O(g) ΔH = 483.6 kJ·mol 1CH4(g) + 2O2(g) = 2H2O(g) + CO2(g) ΔH = 802.3 kJ·mol 1反應A的ΔH = ▲ kJ·mol 1②空間站的反應器內,通常采用反應器前段加熱,后段冷卻的方法來提高反應A的CO2的轉化效率,可能的原因是 ▲ 。據報道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采用特殊的電極電解強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種燃料,其原理如圖17-2所示。①該工藝中能量轉化方式主要有 ▲ (寫出其中一種形式即可)。②電解時其中b極上生成乙烯的電極反應式為 ▲ 。某研究小組使用 催化劑實現了合成甲醇,其可能的反應歷程如題圖17-3所示。已知:在表面解離產生的參與的還原過程;無催化活性,形成氧空位后有助于的活化。注:口 表示氧原子空位, 表示吸附在催化劑上的微粒。①理論上,每生成1molCH3OH,該反應歷程中消耗的物質的量為 ▲ mol。②若原料氣中比例過低或過高都會減弱催化劑活性,原因是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參考答案.docx 期中考試試題(化學).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