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試卷地理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選擇性必修2第三至四章十選擇性必修3第一至三章。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為2010~2022年福建省龍巖市三大產業比重和城鎮化率統計圖。據此完成1~3題。1.圖中表示第三產業的曲線是A.① B.② C.③ D.④2.2010~2022年,龍巖市A.第一產業產值波動下降 B.第二產業比重波動下降C.第三產業產值先降后升 D.城鎮人口比重波動下降3.近年來,該市產業結構演化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是A.提高區域經濟增速 B.加大城市就業壓力C.加快礦產資源開發 D.提升城市行政等級南歐江源于中老邊境,全長475km,是老撾境內湄公河最大的一條支流,流域地勢險峻,河谷曲折,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但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為了緩解能源不足,老撾決定開發南歐江。目前,南歐江梯級水電站項目一期已全部投產發電,二期正在穩步建設中,計劃于2020年內全部投產發電。右圖為南歐江流域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4.南歐江流域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茂盛,開發難度大 B.氣候寒冷,結冰期長C.人口較稠密,搬遷困難 D.地形、地質條件復雜5.老撾對南歐江進行梯級開發的主要目的是A.推動工業發展 B.改善航運狀況 C.提供灌溉水源 D.提高防洪效益金磚國家是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發展中國家構成的國際經濟合作性質的組織。近年來,金磚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越來越多,該類投資被稱為逆向投資,即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OFDI)。右圖示2010-2017年金磚國家逆向投資存量變化。據此完成6-7題。6.由圖可知,2010-2017年對發達國家直接投資增量最大的國家是A.巴西 B.印度 C.南非 D.中國7.金磚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越來越多,說明A.各國間經濟相互依存度和合作加深 B.發達國家經濟體系逐漸衰敗C.金磚國家向發達國家產業轉移增多 D.各國之間經濟差距逐漸縮小金紅石是工業生產的重要礦物原料,但在地殼中儲量較少。金紅石具有耐高溫、耐低溫、耐腐蝕、高強度、小比重等優異性能。我國金紅石年生產量僅數千噸,而需求量已達十萬噸以上。右圖為我國金紅石礦儲量占比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8-9題。8.我國金紅石A.沿海多,內陸少 B.南方多,北方少C.主要依賴于進口 D.屬于可再生資源9.為緩解我國金紅石的供需矛盾,最合理的應對措施是A.擴大出口量 B.尋找替代品 C.減少使用量 D.限制開采量大豆原產于我國,東北是我國大豆主產區,但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增長有限,隨著世界各國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和大豆種植育種技術的進步,我國國內大豆已失去市場競爭力。據此完成10~11題。10.導致我國大豆產量增長有限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生產力低 B.種植面積不足 C.總產量較低 D.自然災害頻發11.為保障我國大豆供應安全,我國應該A.將大豆全部從巴西、美國進口 B.圍湖造田擴大大豆種植面積C.加大研發技術,提高大豆單產 D.將耕地“非糧化”,用于種植大豆近年來,英國等歐洲國家向其他國家大量傾倒塑料垃圾。其中,土耳其是英國等歐洲國家“最大的塑料垃圾場”。據此完成12~13題。12.英國等歐洲國家向其他國家傾倒塑料垃圾,主要是因為英國等歐洲國家A.垃圾處理成本較高 B.垃圾處理技術落后 C.資源環境承載力小 D.環境保護的標準低13.成為歐洲國家“最大的塑料垃圾場”對土耳其的主要影響是A.垃圾占用大量土地,減緩其城鎮化進程 B.帶來嚴重環境污染問題,威脅人體健康C.解決工業原料不足狀況,促進工業發展 D.加大與歐洲的貿易往來,促進經濟發展我國設立的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涉及青海、西藏等10個省區,保護面積達23萬km ,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右圖為我國第一批國家公園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14.三江源國家公園A.適合1月體驗 B.主要分布于四川省 C.光照強,溫度高 D.高原生物物種豐富15.成立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是A.觀賞旅游 B.發展科技 C.開發耕地 D.保護生態16.保護國家公園的野生動物,最關鍵的是A.保護食草動物不被捕食 B.禁止高強度的捕獵C.保護其原生的棲息環境 D.將其遷至野生動物園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9市和澳門、香港,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區域綜合創新能力強。從創新分工來看,創新研發集中于珠三角9市,創新轉化集中于香港和澳門。下圖為2012~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9市創新網絡結構圖(連接邊數越多,表明創新網絡城市間合作越密切),廣州和深圳為一級創新節點城市,對周邊其他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強。(1)指出廣州和深圳成為一級創新節點城市的共同優勢條件。(6分)(2)簡析創新轉化集中于香港和澳門的主要原因。(4分)(3)說出廣州和深圳輻射帶動周邊其他城市發展的主要表現。(4分)(4)請你為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能力獻計獻策。(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河南省位于我國中部地區,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傳統工業大省,已成為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主陣地,積極承接了東部地區汽車零部件、食品加工、服裝鞋帽等產業。目前,河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承接產業轉移的規模和質量得到很大提高,但與此同時,河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下圖為河南省地理位置示意圖。(1)說出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條件。(6分)(2)指出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4分)(3)說明承接產業轉移對河南省的意義。(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低碳的化石能源,對我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數據顯示,2013~202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均不到10%。下圖為2013~202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和對外依存度變化示意圖。(1)簡析2013~202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總體變化狀況的成因。(4分)(2)2013~202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低,試分析原因。(6分)(3)針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狀況,請你為保障我國天然氣供應安全提出合理建議。(6分)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試卷·地理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1.C根據三大產業比重之和為100%,可確定②曲線為城鎮化率。福建省龍巖市地處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最終呈現出“三、二、一”格局,故判斷①曲線為第二產業,③曲線為第三產業,④曲線為第一產業。2.B根據上題分析可知,2010~2022年,龍巖市第二產業比重波動下降;隨著科技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第一產業占比雖有所下降,但其產值可能上升;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第三產業產值應持續增加;圖中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城鎮人口比重應不斷上升。3.A分析可知,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第三產業比重增加,高附加值產業比重提升,能夠提高區域經濟增速;第三產業比重上升,能夠吸納更多的就業人口,減輕就業壓力;第二產業的比重下降,礦產資源開發速度可能會下降。4.D南歐江流域地勢險峻,且地處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延伸段,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導致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流域內自然條件惡劣,人口分布較少,能源需求小。5.A據材料分析可知,老撾開發南歐江主要是為了緩解能源不足,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工業發展。6.D由圖可知,中國2010~2017年對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OFDI)增量最大。7.A2010~2017年,隨著金磚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對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也越來越多,這說明雙方直接貿易關系不斷深化,貿易往來增加,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度和合作也逐漸加深;金磚國家對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不代表其產業轉移增多,且產業轉移一般是由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轉向欠發達地區;逆向投資更多是經濟互補性的體現,而非表明發達國家衰敗;雖然金磚國家的經濟增長較快,但逆向投資的增加并不能表明各國之間經濟差距縮小。8.C由材料可知,我國金紅石生產量僅數千噸,而需求量達十萬噸以上,說明我國金紅石主要依賴于進口;由圖可知,我國金紅石礦北方多、南方少,內陸多、沿海少;金紅石屬于非可再生資源。9.B我國金紅石產量少,但需求量大,供不應求,應尋找替代品以滿足我國工業生產對相關礦物原料的需求;應適當擴大金紅石進口量和開采量;減少使用量會導致工業生產規模縮小,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10.B我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大,在所有的耕地類型中,首先要保證水稻、小麥等谷物的播種面積,導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有限,大豆產量有限;我國大豆主要種植在東北地區,東北地區土壤肥沃,且大豆種植期自然災害少;總產量低是我國大豆產量增長有限的表現。11.C加大大豆研發技術投入,提高大豆單產量,繼而增加國內大豆供應,減少對外部的依賴,可以保障我國大豆的供應安全。12.A英國等部分歐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產生垃圾數量多,垃圾處理技術相對先進,但環境保護標準高,垃圾處理成本較高,為降低處理成本,維護環境安全,英國等歐洲國家將塑料垃圾傾倒至其他國家。13.B塑料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土耳其境內堆積大量塑料垃圾,會導致土地、水、大氣污染等環境問題,威脅人體健康。14.D三江源是我國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高原生物物種豐富;由圖可知,三江源國家公園位于我國青海與西藏兩省區,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因此適宜在7月體驗;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光照強,但氣溫低。15.D國家公園是國家為了保護一個或多個典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生態旅游、科學研究和環境教育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區域,因此成立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16.C針對當地野生動物的保護,最關鍵的是保護其原生的棲息環境,減少人類的干預;對于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是禁止捕獵的;將其遷至野生動物園,會使野生動物的生長習性發生變化,不利于對野生動物的保護。17.(1)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才集聚,科技創新能力強;地理位置優越,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產業基礎較好,為區域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2)香港和澳門地理位置優越,對外開放程度高,國際聯系密切,創新成果轉化環境好;經濟發達、人才眾多,第三產業發達,利于推動更多關鍵性技術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每條2分,共4分)(3)通過將部分產業轉移至周邊城市,促進其產業結構優化;隨著城市(廣州和深圳)的經濟發展、交通不斷完善,將有利于更多的人才和資金流入周邊城市,促進其經濟發展等。(每條2分,共4分)(4)加強區域互聯互通,進一步加強灣區各城市交流與協作;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調動創新主體積極性,推進產學研合作,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統籌創新空間布局,推動區域在創新方向上實現優勢互補,推動區域創新協調發展;提供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18.(1)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產業基礎良好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2)承接產業附加值偏低;缺乏高層次專業化人才;營商環境不夠完善等。(每條2分,答對2條得4分,共4分)(3)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區域創新水平;增加就業機會,改善民生福祉;促進基礎設施完善,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19.(1)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天然氣需求量不斷增大;環保要求提高,能源結構調整,清潔能源使用量增大,使得天然氣消費量進一步增長等。(每條2分,共4分)(2)與其他常規能源相比,我國天然氣相關設施建設不完善,開采技術尚不成熟、產量較低,消費占比較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較為豐富,消費量大,使得天然氣消費占比較低;水電、風電等屬于清潔能源,近年來發展較快,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顯著提高,進一步導致天然氣消費占比較低等。(每條2分,共6分)(3)開拓多元進口渠道,保障天然氣供應量;加強國內天然氣探勘和儲備,提高應對突發事件沖擊的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和研發,提高天然氣利用率;開發可再生能源,降低天然氣需求量等。(每條2分,答對3條得6分,共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