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卷一、單選題1.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用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B.用適量二氧化硫漂白食品C.煤炭燃燒時加入生石灰“固硫” D.用水清洗試管內壁上殘留的硫2.不能說明氧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屬性強的事實是A.比的沸點高B.水溶液在空氣中易變渾濁C. D.富氧地表附近含硫化合物中硫為正價、氧為負價3.下列關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環的說法錯誤的是A.將氣態含氮物質轉化為固態含氮物質的過程叫做氮的固定B.閃電釋放的能量和汽車發動機中的高溫條件都可將轉化為NO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將轉化為D.人體蛋白質中的氮元素主要來源于食物4.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的電子式:B.用電子式表示的形成過程:C.四氯化碳的分子結構模型:D.次氯酸分子的結構式: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玻璃、水泥和碳化硅陶瓷都屬于硅酸鹽材料 B.計算機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硅在自然界主要以游離態形式存在 D.硅酸鹽中存在硅氧四面體結構6.自熱食品不用火電,將水倒在發熱包上,發熱包遇水自動升溫,從而加熱食物。發熱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鐵粉、焦炭粉、活性炭、碳酸鈉、焙燒硅藻土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熟石灰放出熱量B.熟石灰和碳酸鈉反應:Ca(OH)2+Na2CO3=CaCO3↓+2NaOHC.過程中形成許多微小的鐵碳原電池,其中碳做正極D.鐵碳原電池的正極反應為:O2 + 4e-+ 4H+ =2H2O7.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中含有個S原子B.分子(分子結構模型為)中含有,個S—S鍵C.5.6gFe與足量單質S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D.可與在存在下反應,轉移個電子8.100%硫酸吸收可生成焦硫酸(分子式為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100%硫酸吸收生成焦硫酸的變化是化學變化B.用98.3%的濃硫酸吸收,也可制得焦硫酸C.焦硫酸可作脫水劑D.水溶液呈中性9.硫酸和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常溫下可用鐵制容器來盛裝濃硫酸或濃硝酸B.工業生產中均經歷:C.濃硫酸、濃硝酸久置于空氣中,溶液濃度均變小,其原理不同D.熱的濃硫酸、濃硝酸均可與碳反應,反應中均生成三種氧化物10.銅與硝酸反應的裝置、操作和現象如下:操作 現象 裝置①向具支試管a中加入2mL濃硝酸,塞上帶有銅絲的橡膠塞。 銅絲逐漸變細,溶液變綠,a中充滿紅棕色氣體。一段時間后,a中溶液逐漸變成藍色,同時氣體顏色從下方開始變淺,最終變成無色。②反應停止后,用注射器向具支試管a中注入少量稀硫酸。 銅絲繼續溶解,產生無色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試管a中充滿紅棕色氣體,說明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B.溶液顯綠色與溶解于硝酸銅溶液有關C.氣體顏色從下方開始變淺,說明濃硝酸已經變成稀硝酸D.本實驗中濃硝酸、稀硝酸和稀硫酸均體現了氧化性和酸性11.下列物質中,所含化學鍵的類型與KHS完全相同的是A. B.NaOH C. D.12.下列有關碳、硅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水玻璃和氫氟酸都不能盛放在玻璃試劑瓶中B.反應能體現元素非金屬性:碳>硅C.石墨烯是單層石墨,電阻率低、熱導率高D.能與氫氟酸、NaOH溶液反應,所以是兩性氧化物13.高純二氧化硅是重要的化工材料,一般可用下列流程制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步驟Ⅰ的反應為B.也可通過一步反應直接生成YC.步驟Ⅱ中稀硫酸也可換為足量D.步驟Ⅲ若在實驗室完成,一般在坩堝中進行14.一定條件下,等質量金剛石和石墨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石墨<金剛石,在該條件下,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金剛石比石墨穩定B.金剛石轉化成石墨是吸熱反應C.石墨轉化成金剛石沒有新化學鍵生成,是物理變化D.1mol金剛石所含碳碳鍵的總鍵能低于1mol石墨所含碳碳鍵的總鍵能15.反應A+B→C(吸熱反應)分兩步進行:①(放熱反應);②X→C(吸熱反應)。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是A.B.C. D.16.化學電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領域中有廣泛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 乙丙 丁A.甲: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B.乙:鋅筒作負極,發生還原反應,鋅筒會變薄C.丙:使用一段時間后,電解質溶液的酸性減弱,導電能力下降D.丁:放電過程中,負極質量減少,正極質量增加17.氨法脫硫工藝是利用氨水吸收煙氣中的生成亞硫酸銨溶液,并在富氧條件下將亞硫酸銨氧化成硫酸銨。關于該工藝的說法錯誤的是A.涉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硫酸銨是農業上常用的化肥C.可用鹽酸酸化的硝酸鋇溶液區分亞硫酸銨和硫酸銨溶液D.進行檢驗的實驗時,需通風并注意防燙傷18.下列變化過程中,存在共價鍵斷裂和離子鍵形成的是A.三氧化硫與水反應制硫酸 B.用濃氨水檢測到氯氣儲罐發生泄漏C.氯化鈉溶于水形成水合離子 D.鋅和稀硫酸反應19.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索鋁電極在原電池中的作用,設計并進行了以下一系列實驗,部分實驗結果記錄如下:編號 電極材料 電解質溶液 電流表指針偏轉方向1 Mg、Al 稀硫酸 偏向Al2 Mg、Al NaOH溶液 偏向Mg3 Fe、Al 稀鹽酸 ……4 Cu、Al 濃硝酸 ……根據上表中記錄的實驗現象,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1、2中Al分別作電池的正極和負極B.實驗2中Al電極反應式為C.實驗3、4反應過程中電流表的指針均偏向AlD.綜合以上實驗,鋁在原電池中的作用與另一個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有關20.電池是一種新型化學電源,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電池放電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電極I上發生氧化反應B.電極Ⅱ的反應式為:C.電池總反應為:D.該電池的設計利用了在酸堿性不同條件下氧化性、還原性的差異二、解答題21.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探究氨氣的制備及性質。Ⅰ.用下列裝置(固定、加熱儀器和部分橡膠管略)進行有關氨氣的實驗探究,回答問題(1)~(3)。(1)能否連接裝置①④,在①中加熱制 (填“能”或“否”),原因為 (寫出化學方程式)。(2)若用裝置②制取干燥的,圓底燒瓶內盛放的試劑是 ;儀器X的名稱為 ,X內所裝液體中含氮微粒為和 (寫電子式)。收集的裝置為 (填⑤或⑥),證明:;已收集滿的方法是 。(3)若要測定生成的的體積,則必須選擇的裝置是 (填序號),若其中一裝置中所盛試劑是水,還需向該裝置內中加入的試劑是 (填試劑名稱)。Ⅱ.(4)用干燥的圓底燒瓶收集滿干燥的,連接好裝置(如圖所示),進行噴泉實驗。若引發紅色噴泉,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噴泉實驗完成后,從燒瓶中取少量紅色溶液于試管中,加熱至沸騰,觀察到現象為 。22.優化的復合材料作鈉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時表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以黃鐵礦(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雜質)為原料制備的流程如圖所示。已知:檸檬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酸,易溶于水,具有一定的還原性。(1)黃鐵礦通常存在于 。a.巖層深處或海底 b.地表附近(2)“焙燒”時黃鐵礦主要經過以下兩個過程:I.分解:;Ⅱ.燃燒:①;②_______。將以上兩個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并配平 。該過程中產生的尾氣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引起的主要環境問題為 (填一種)。(3)“酸浸”所用的酸應為 (填化學式),“濾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該物質的用途為 (填一種)。(4)“還原”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轉化”中加入檸檬酸的目的為 。(6)鈉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出,形成閉合回路(如圖所示)。其中放電時,一極反應為:。則放電時,電極 (填“A”或“B”)為正極;充電時,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3.高純硅是現代信息、半導體和光伏發電等產業都需要的基礎材料。工業上提純硅有多種路線,其中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圖及主要反應如下:(1)反應Ⅰ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若焦炭過量,還會有SiC生成,石英砂和焦炭生成SiC的化學方程式為 。(2)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為 。已知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反應Ⅱ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3)反應Ⅱ和反應Ⅲ (填“是”或“不是”)可逆反應,原因是 。(4)上述工藝生產中循環使用的物質有 (填化學式)。(5)氮化硅也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它的熔點高、硬度大、電絕緣性好,化學性質穩定,但生產成本較高。氮化硅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氮化硅可由石英與足量焦炭在高溫的氮氣流中反應產生,該反應方程式為 。氮化硅可能有以下哪些用途: (填字母)。A.制作半導體 B.制作軸承 C.制作坩堝 D.用作建筑材料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A B D D B D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D A C C B C C21.(1) 否 、(2) (NaOH固體等) 分液漏斗 ⑥ 利用溶于水顯堿性,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來檢驗;利用與HCl反應生成固體顆粒,形成白煙的現象來檢驗(3) ③和⑦ 苯(其它滿足條件也可)(4) 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水到圓底燒瓶中 溶液的紅色逐漸褪去22.(1)b(2) 、 引起酸雨、對呼吸道刺激引起健康損害等(填一種即可)(3) 制造單質硅、制造石英玻璃、制造光導纖維等(填一種即可)(4)(5)防止被氧化成,還防止Fe2+水解(6) A23.(1) 1:2(2) 放熱(3) 不是 可逆反應要在同一條件下,而反應Ⅱ與反應Ⅲ的反應條件不同(4)HCl和H2(5) A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