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度上海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調研(合格考)地理 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考生注意:1. 本試卷標有“不定項選擇”的試題正確選項有2或3個,未特別標注的選擇性類試題,均只有1個正確選項,多選題不得全選2. 本試卷共6頁一、我國人口發展的區域差異(共17分)1. 閱讀文字材料,回答下列有關問題:材料一:當前我國人口增長與遷移出現了明顯的區域差異化。根據統計部門數據,2023年末廣東省常住人口1.27億,實時人口更是多達1.5億。2024年廣東出生人口113萬人,相比上年增加10萬人,相當于東北三?。ㄟ|寧+吉林+黑龍江)總和的3倍以上,自此,廣東連續7年蟬聯中國生育第一大省,2023年廣東以全國1.87%的陸地面積,承載了全國9%的常住人口,創造了10.5%的經濟總量,貢獻了11.8%的出生人口。材料二:下表為2018一2019年廣東省與東北三省人口狀況對比表。省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人口(萬人) 凈流入人口(萬人)廣東省 12.54 4.46 92.38 82.62遼寧省 6.45 7.25 3.50 -4.10吉林省 6.05 6.9 -2.30 -11.03黑龍江省 5.73 6.74 -3.81 -18.29(1)2018~2019年期間廣東省人口自然增長率是____,四省人口增長均處于人口發展的____(A.低增長B.高增長C.增長率下降)階段。目前廣東省實時人口數量遠超過常住人口,這說明廣東省與其他地區之間經濟聯系____(選填:緊密/稀少)。(2)一般情況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民眾生育意愿越低。但近7年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廣東省卻成為中國生育第一大省,原因可能是( )(不定項選擇)。A.沒有落實計劃生育政策B.保留了“多子多?!蔽幕瘋鹘yC.外來勞動人口遷入,擁有龐大的生育基數D.經濟發達,社會保障制度完善(3)和廣東省相比,東北三省耕地資源、礦產資源豐富,但人口密度較低,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選填:地形/氣候)。簡述廣東省資源環境承載力大的人文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來東北三省人口持續減少的原因之一是人口外流較嚴重,導致人口外流的主要因素是____(選填:經濟/政治)。簡述這一現象給東北振興帶來的不利影響__________________。(5)廣東省和東北三省都生產水稻,但東北大米的口感更好,這和東北三省平原地區擁有富含____(填土壤物質成分)的黑土有關。二、非洲人口大國——埃及(共18分)2. 非洲人口大國——埃及。材料一:據統計,埃及人口在2020年初就已突破1億人大關,2022年埃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87%,按照當前的人口增長速度,預計未來40年內埃及人口將翻一番。由于大部分國土被沙漠覆蓋,埃及只有8%的土地有人居住。埃及有數百萬對外移民,主要分布在西亞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沙特阿拉伯分布最多。圖1為埃及在中東的位置圖,圖2為埃及人口密度分布圖。(1)埃及人口、城市、農業生產分布極不均勻,其主導因素是( )(單選)A.地形起伏 B.氣候條件C.海陸位置 D.水源條件(2)目前埃及人口增長速度過快,給環境、資源帶來巨大的壓力,不利于埃及可持續發展,故應采取____(單選:A.控制生育對策 B.鼓勵生育政策)。(3)與歐洲國家相比,沙特阿拉伯更能吸引埃及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不定項選擇)A.經濟發達 B.地理位置接近C.語言習慣和宗教信仰相似 D.自然條件優越材料二:作為中東第一大城市、非洲第二大城市,埃及首都開羅人口超過2200萬人,人口密度高達2萬人/km2,城市問題嚴重,為此埃及計劃在首都開羅以東45km處的沙漠地區(下圖3中的甲地)新建一座城市作為行政首都,新城計劃可容納650萬常住人口。埃及政府從2021年12月開始遷往新的行政首都。新首都Q區內有非洲第一高樓(高385.5米的“標志塔”)及20多棟高層建筑。下圖右圖示意新首都核心區的土地利用。(4)指出龐大的人口給開羅城市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5)埃及新首都建成并吸引650萬人口遷入后,下列關于其帶來的影響的分析,正確的是____(單選)A.緩解開羅用地緊張 B.開羅老年人口比重降低C.埃及人口總量增加 D.埃及人口分布更加均衡(6)由沙漠變成新城,導致新城地區人口容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單選)A.交通改善 B.氣候變化 C.科技進步 D.消費降級(7)推測新首都Q區屬于城市功能區中的____區,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地球公轉(共24分)3.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上海(30°N,121°E)的小殷家住高層樓房的一樓。生活中他發現,有一段時期陽臺正午陽光被南面樓房遮擋,并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月10日才結束。(1)正午陽光被遮擋期間,地球公轉位置最接近圖2中的____(填序號)。(2)圖2中③時刻地球所在位置靠近公轉的____(單選:A.近日點;B.遠日點),公轉速度較____(單選:A.慢;B.快),當天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____。(3)1月10日,太陽直射18°S附近,當天上海正午太陽高度數值為____°,并在下圖中用“·”標記該日上海的日出、日落點____(同時用文字標注“日出”、“日落”)。(4)1月10日之后到五一勞動節,太陽直射點移動的方向是( )(單選)A.一直向南移動 B.一直向北移動C.先向北移動,再向南移動 D.先向南移動,再向北移動(5)說出陽臺正午陽光被遮擋的大致日期范圍,并歸納期間上海的晝夜長短及其變化情況。(6)陽臺的太陽輻射面積因季節而變化,在盡可能少下放繩索長度的情況下,為獲得較好的曬衣效果,請說出晾衣架繩索下放長度變化特征,并說明原因。夏季:____;冬季:____(7)小殷寒假在國外旅行期間刷到朋友圈一則消息(如下圖,圖示為北京時間),請為小殷回復一個符合該情境的國家或城市名____。四、核廢水的排放(共17分)4. 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地形圖,日本地理位置及太平洋部分洋流分布圖。材料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地震引發核泄漏,至今仍在不斷產生核污水。2023年8月24日~11月20日期間,日本政府已經將23351萬噸核污水排入海洋,該行為一直遭到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1)福島第一核電站主要用于發電,其實我們可以利用許多海洋能源資源發電,如:_____________(至少舉2例)(2)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海水性質區域差異較大。與太平洋A海區的表層海水相比,B海區表層海水的溫度偏____、鹽度偏____、密度偏____。(均選填“高”或“低”)(3)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下列四個地區中最先受到其影響的是( )A.美國西部沿海 B.韓國西部沿海 C.中國南部沿海 D.加拿大東部沿海(4)日本核污水的排放對地理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單項選擇)①污染物質在海洋生物體內富集,可能危害人類健康②破壞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影響生物多樣性③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降低,加速溫室效應④污染物會增加海水營養成分,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福島于2019年經受了由超強臺風“海貝思”引發的風暴潮。該風暴潮形成嚴重災害的自然原因是( )①福島沿岸呈喇叭口形狀 ②熱帶氣旋活動頻繁 ③福島地區地震多發④福島地區經濟水平低,防災設施落后 ⑤福島地區沿岸地勢低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6)為了減少洪澇帶來的危害,經受超強臺風“海貝思”的日本政府應有的合理應對措施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舉2例)(7)“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類飲食中動物蛋白主要來自家養禽類、牲畜類、水產類。結合日本的地理位置、洋流、地形狀況與北海道漁場的形成分析日本傳統飲食中的動物蛋白大部分來源于海產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臺風煙花(共24分)5.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穩定維持在日本海附近地區,7月17日,西太平洋第六號臺風“煙花”在東海以東洋面生成并向我國靠近,并在登陸后向西推進到河南省中西部一帶。7月17日到22日,正值華北雨季,河南省出現了極端的特大暴雨。其中7月20日16時至17時鄭州市一小時內降雨量達201.9mm,全天降雨量達624.1mm,基本相當于河南省全年的降雨總量。據統計,河南省此次暴雨農作物受災面積44209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55億元。其中,鄭州市洪澇災害尤為嚴重,市區內澇現象強烈,造成極大損失,截至8月2日12時,鄭州市遇難292人,失蹤47人。材料二:2014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大力推進建設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材料三:下列左圖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圖,右圖為海綿城市水的循環收集和釋放示意圖。(1)國家海洋局分析評估臺風“煙花”給當地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宜選擇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技術 B.地理信息系統 C.雷達系統 D.全球定位系統(2)影響我國的臺風主要源于____和____;臺風眼區盛行____氣流,出現____天氣;云墻區出現____天氣現象。(3)我國臺風災害的時空分布特點是____,____。(4)下列我國各組省級行政區中,較易受臺風影響的是( )A.臺灣和廣西 B.福建和江西 C.浙江和廣東 D.江蘇和安徽(5)減輕臺風災害對我國的影響,最重要的措施是( )A.植樹造林,修建各種水利設施 B.進行人工消雨作業,減弱臺風的暴雨和風速C.加強對臺風的監測和預報 D.臺風季節做好沿海居民的遷移工作(6)結合材料一,說明河南省此次受災嚴重的原因。參考答案:一. 我國人口發展的區域差異(共17分)1. (1) 0.808%(2分) A(2分) 緊密(2分)(2) BC (3分)(3) 氣候(2分) 人口外流,喪失優質勞動力(2分) 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負擔重(2分)(4) 有機質(2分)二. 非洲人口大國——埃及(共18分)2. (1)D (2分)(2)A (2分)(3)BC (3分)(4)交通擁堵,住房緊張,水資源短缺,大氣和水污染嚴重,失業,治安惡化等社會問題嚴重 (3分)(5)A (2分)(6)C (2分)(7) 商業服務區(2分) 位于市中心,有多棟高層建筑(2分)三. 地球公轉(共24分)3. (1)③ (2分)(2) A B(2×2=4分) 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2分)(3) 42°(2分)(4) B (2分)(5)陽臺被遮擋的時間范圍為12月3日至1月10日;12月3日至12月22日(冬至日),上海晝短夜長,且晝不斷變短夜不斷變長;12月22日(冬至日)至1月10日,上海晝短夜長,但晝逐漸變長,夜逐漸變短。(6分)(6) 較長(2分) 較短(2分)(7) 澳大利亞(悉尼)(2分)四. 核廢水的排放(共17分)4. (1)潮汐能/海水溫差能/波浪能/可燃冰 (2分)(2)高 低 低 (1×3=3分)(3) A (2分)(4) A (2分)(5) D (2分)(6) 修建水庫等蓄水工程,疏浚河道,增強排洪泄洪能力 (2分)(7)日本為東亞島國,海域面積廣闊,地處寒暖流交匯處,攪動底層浮游生物至有氧層,吸引魚類形成漁場,海產品量大,而地形以山地為主,水面,草場面積小,畜牧業和淡水水產品產量低 (4分)五. 臺風煙花(共24分)5. (1)B(2分)(2)西北太平洋 南海 下沉 晴朗 狂風暴雨(5×2=10分)(3)分布在東南沿海(2分) 多發生在夏季秋季(2分)(4)C (2分)(5)C (2分)(6)正值華北雨季,降水量大;又受臺風“煙花”影響,帶來狂風暴雨;短時的強降水總量大;農作物受災面積廣;鄭州市人口密集,經濟發達(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