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池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高二地理試題(滿分:100分 時間:75分鐘)命題單位:池州三中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晰。3.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答題卡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5.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統一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根據定量與定性的指標,可將我國劃分為四個生態大區,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3題。1.劃分四個生態大區的主要依據有( )①自然地理特征 ②經濟發展程度 ③行政區域劃分 ④生態系統特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從區域性質的角度來看,四個生態大區屬于( )A.由行政劃分形成的區域 B.基于自然因素形成的區域C.依據經濟狀況劃分的區域 D.按照文化特征劃分的區域3.下列有關區域主要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區域之間都有明確的界線B.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則具有顯著的差異C.區域具有一定的形狀、范圍和邊界D.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相關的地區焦作市煤炭、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豐富,是全國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業基地。20世紀末,為了解決煤炭資源枯竭帶來的問題,焦作積極推動工業多元化,形成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鋁工業、煤鹽聯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產業,同時發展山水旅游,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下圖示意焦作市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焦作市發展煤炭工業的有利條件有( )①礦產豐富,水源充足 ②位置居中,交通便利 ③科技先進,環境優美 ④歷史悠久,勞動力豐富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資源型城市往往會在資源枯竭后走向衰落,根本原因是( )A.產品附加值低 B.環境污染嚴重 C.勞動力成本上升 D.產業結構單一6.我國資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鑒的“焦作經驗”是( )A.依據優勢資源,培育新型替代產業 B.利用勞動力優勢,發展出口加工工業C.引進資金技術,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D.依托山水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河長制,即由地方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2016年,我國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多級河長體系。右圖是貴池區池陽街道南馨園社區河長公示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7.河長制是中國推行的水環境管理制度,其核心特點是( )A.由地方環保部門專職人員負責河流治理B.由各級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河長,統籌河流保護C.通過市場機制引入企業承包河流管理D.完全依賴公眾自發組織監督水域污染8.河長制的主要任務不包括以下哪項內容?( )A.嚴格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 B.推進河湖生態修復與保護C.統籌管理水域岸線及河道采砂 D.完全由河長個人承擔治污資金長三角一體化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經過近40年的發展、轉折與深化,最終滬蘇浙皖一市三省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城市群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共有41個城市,面積超過3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3億人,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城市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上海對周邊中小城市的輻射帶動主要依靠的方式是( )A.產業轉移 B.資金援助 C.人口遷移 D.城市擴容合并10.在長三角城市群發展中,安徽省中小城市的優勢有( )①資金 ②土地 ③勞動力 ④交通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近年來,憑借巨大的市場需求及有利的產業政策等條件,中國半導體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下圖示意不同階段全球半導體產業轉移情況。完成下面小題。11.階段三有利于中國大陸( )A.獲得技術專利 B.創建自主品牌 C.提升裝備水平 D.提高產品價格12.在階段四,美國吸引資本回流建廠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持本土技術優勢 ②降低產業生產成本 ③拓展產品消費市場 ④增加本國就業機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3.關于我國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 B.我國東部油氣資源已經開采殆盡C.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D.調整能源消費結構14.我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對輸出地可產生的有利影響是( )A.改善我國中東部能源緊張狀況B.使我國東部地區城市環境質量得到改善C.使第三產業成為主導產業D.將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為了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城市之間既經濟又快捷的商品流通,應大力發展的運輸方式為( )A.航空運輸 B.公路運輸 C.管道運輸 D.鐵路運輸16.“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各自優勢,是( )①海上絲綢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風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②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路線短,貿易量更大③海路比陸路運量大,成本低④陸上絲綢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渾善達克沙地位于北方農牧交錯帶,地處半濕潤與半干旱區的過渡地帶,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年際變化大,加之氣候持續變暖,使本區的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脆弱。20世紀后期,這里草場退化嚴重,沙塵暴頻發,成為京津地區沙塵的主要來源地之一。經過多年不懈治理,如今,這里綠洲重現。下圖為渾善達克沙地降水分布圖。(1)簡述渾善達克沙地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4分)(2)簡述20世紀后期渾善達克沙地土地退化嚴重的人為原因。(6分)(3)推測當地治理渾善達克沙地所采取的措施。(6分)1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改革開放初期,東莞大力發展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經濟飛速發展,有“世界工廠”之稱。隨著人口紅利消失,東莞制造業發展中的成本比較優勢逐漸喪失,制造業面臨著出口銳減、產業鏈低端、競爭壓力過大等一系列問題,“東莞制造”急需創造新的技術紅利。當地政府于2014年開始推進制造產業“機器換人”,2020年6月,東莞又被正式納入“深圳都市圈”(上圖),形成“深圳創新+東莞智造”的良性循環。下圖示意東莞1978—2017年三大產業結構變化。(1)簡述使用工業機器人對東莞制造產業升級的有利影響。(6分)(2)分析深圳對東莞的輻射功能。(6分)(3)要實現東莞市可持續發展,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6分)19.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8分)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是長三角城市群與中部地區的銜接點。池州市生態環境優越,擁有靈動的九華山,有天然氧吧之稱的牯牛降,有“水上天路”的平天湖等自然資源。近年來,池州市作為27個長三角一體化中心區城市之一,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鄰近長三角的區位優勢,搶抓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機遇,把握長三角一體化這個“最大勢能”,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精準承接產業轉移。聚焦新興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發展方向,如汽車輕量化、鎂儲氫、半導體、商業航天等重點領域。持續推動與滬蘇浙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承接長三角產業示范區。(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池州市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6分)(2)指出池州市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6分)(3)池州市瞄準新興產業發展方向,會面臨哪些困難?(4分)請提出合理的建議。(2分)高二地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A D A B D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B D D D1.C【解析】由圖中四個生態大區的名稱及分布范圍可知,四個區域在自然地理環境和生態系統特征上有很大的差異,①④正確;生態大區與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水平關系不大,②③錯誤。故選C。2.B【解析】由圖可看出,四個生態大區的名稱中,有干濕度的情況,主要屬于自然地理特征,同時生態區屬于生態系統特征,生態大區的劃分是依據自然生態系統劃分的,所以四大生態區劃分是按照自然要素劃分的,屬于自然區域,B正確;行政區域是按照行政界線劃分的,A錯誤;經濟區域是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的,C錯誤;文化區域指由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或共享一種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傾向的若干社會所構成相鄰的地理區域,D錯誤。故選B。3.A【解析】有些區域邊界是明確的,有些區域邊界具有過渡性質。BCD表述正確,A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4.A【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焦作市煤炭、耐火黏土、鋁礬土等礦產豐富,是全國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業基地。附近還有河流通過,礦產豐富,水源充足;地處我國中部,附近有鐵路、公路通過,位置適中,交通便利;全國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業基地,重工業、傳統工業為主,環境污染嚴重;百年煤城歷史悠久,地處我國中部,勞動力豐富。故選C。5.D【解析】資源型城市往往會在資源枯竭后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大多是過度依賴當地現有的資源,對其他的產業發展缺乏投入,產業結構單一,D正確;產品附加值低、環境污染嚴重、勞動力成本上升不是根本原因,A、B、C錯誤。故選D。6.A【解析】由圖可知,焦作有諸多優勢資源,依據優勢資源,培植新型替代產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成功實現轉型,其他資源枯竭型城市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借鑒焦作經驗,A正確。利用人力優勢,發展出口加工工業,與該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關系不大,B錯誤。我國大多數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引進資金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該城市來說較為困難,C錯誤。我國其他資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像焦作市一樣山水資源豐富,不一定能發展旅游業,D錯誤。故選A。7.B【解析】河長制的核心是落實地方黨政領導責任制,由省、市、縣、鄉四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河長制強調黨政領導責任而非環保部門專職,選項A錯誤,;選項C、D不符合河長制由政府主導、多方協同的管理模式。ACD錯,故選B8.D【解析】河長制的資金保障需通過政府財政、社會資本等多渠道統籌,并非由河長個人承擔。選項A、B、C均為河長制明確任務(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岸線管理),而選項D表述明顯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9.A【解析】上海對周邊中小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可以促進周邊中小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而資金援助、人口遷移、城市擴容合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這些方面的作用,故需要通過市場手段進行產業轉移,利用不同區域的區位優勢,實現雙贏,共同發展,A正確,BCD錯誤;故選A。10.A【解析】安徽省經濟相對落后,中小城市地價低,人口多,勞動力充足,在長三角城市群發展中能夠提供充足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②③正確,故選A。11.C【解析】技術專利屬于發明者或企業獨有,一般不會因為產業轉移而轉移,A錯誤。半導體制造、封測等環節及相關生產要素向中國大陸聚集,帶來的是境外品牌,而不是自主品牌,但可以促進技術交流,提升中國大陸半導體行業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B錯誤;階段三半導體制造、封測等環節及相關生產要素向中國大陸聚集,會增加中國大陸市場上半導體產品的供應,產品數量增多,有利于本土商品價格下降,D錯誤;C正確,故選C。12.D【解析】美國吸引半導體產業回流,有利于其保持半導體產業本土技術優勢,①正確;美國經濟發達,勞動力、土地價格高,吸引半導體產業回流,不會降低半導體產業的生產成本,②錯誤;半導體產業回流并不能拓展消費市場,③錯誤;美國吸引半導體產業回流可以增加本國就業崗位,帶動本國就業機會,④正確;故選D。13.B【解析】我國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有: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東部地區能源資源生產少,但消費大,西部地區能源資源生產多,但消費少;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污染嚴重,為了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我國東部油氣資源并沒有開采殆盡,在遼寧、山東等地仍然有大油田,所以我國東部油氣資源已經開采殆盡不是我國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4.D【解析】我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可以緩解我國中東部能源緊張狀況,使我國東部地區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改善,但中東部不是該工程的輸出地,A錯誤。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會帶動能源、建筑、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主要是第二產業,C錯誤。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可將輸出地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D正確。故選D。15.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城市之間的商品流通量大。航空運輸量較小,且價格昂貴,不適合運輸大宗運輸貨物,A錯誤;公路運輸比較靈活,但長距離運輸成本高,B錯誤;管道運輸一般是運輸氣體或液體,C錯誤;鐵路運輸運量較大,且適合長距離運輸,D正確。故選D。16.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印度洋是季風洋流,海上絲綢之路可借助冬夏季風,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①正確;海上絲綢之路因船運量更大,貿易量更大,但經過的路線更長,②錯誤;海運的運輸量大,運費低,③正確;陸上絲綢之路以鐵路為主,速度較海運快,安全性高,④錯誤,ABC錯誤,D正確,故選D。17.(1)年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間),降水變率大;多大風。(每點2分)(2)人口增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的開礦等。(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滿分)(3)設置沙障工程;退耕還草;退耕還牧;推廣節水農業。(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滿分)18.(1)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與檔次;帶動本地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滿分)(2)東莞緊鄰深圳,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加快東莞產業結構調整;依托深圳的技術優勢,發展智能制造業,促進產業升級;促進東莞與深圳之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便于兩地人員交流和物資流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擴大城市規模。(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滿分)(3)引進人才,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由傳統的加工制造環節為主,向研發、設計、市場營銷等高端環節發展;打造智能制造品牌,提升產品影響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投資環境;勞動力再就業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完善配套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加大環境污染的防治。(每點2分,任答三點得滿分)19.(1)臨近長三角核心區,便于接受輻射;依托長江水運,降低物流成本;生態環境優越,適合發展新興產業;土地、勞動力價格低于長三角核心城市。(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得滿分)(2)經濟增長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基礎設施完善與城鎮化提速;技術創新與人才積累;區域協同與競爭力提升。(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得滿分)(3)困難:產業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資金壓力與融資渠道單一;生態保護約束。(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得4分)建議:打造特色園區(如半導體特色產業園);推動人才引進計劃,與長三角高校合作培養人才;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政策支持。(任答一點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