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普通部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題命題人:選擇題: 綜合題:審核:高二地理組 簽批:一、單選題(24-25 高三上·山西運城·期末)艾伯特湖為東非裂谷中最北端的湖泊,湖面海拔619米,面積5350平方千米,西南有源出愛德華湖的塞姆利基河注入,東北有源出基奧加湖的維多利亞尼羅河注入,湖水經艾伯特尼羅河注入白尼羅河,平均水深25米,水位季節變化小,東西岸陡崖壁立。下圖為艾伯特湖位置圖,完成下面小題。1.按成因分類,艾伯特湖屬于 ( )A. 牛軛湖 B. 河成湖C.構造湖 D. 潟湖2.艾伯特湖水位季節變化小的原因是 ( )①受上游湖泊調節,水源補給較穩定②地處赤道附近,蒸發量季節變化小③湖泊水流入量和流出量基本平衡④地處赤道附近,流域內降水總量大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下列關于艾伯特湖西南和東北湖床深淺,說法正確的是( )A.湖床都較深西南和東北湖底坡度大,泥沙不易淤積B.西南深東北淺東北注入河流數量較多,泥沙淤積嚴重C.西南淺東北深西南湖底坡度大,入湖河流少,泥沙淤積D.湖床都較淺西南和東北均有河流注入,泥沙不斷淤積(24-25 高二下·江蘇揚州·期中)我國是鋁產品生產與消費大國,但鋁資源高度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企業聯合國內外采礦、冶煉、物流、基建等企業進行鋁土礦海外投資,構建“生產+物流+基建”的合作模式。下圖為鋁產業鏈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我國鋁產業布局模式合理的是 ( )A.氧化鋁生產企業——沿海港口 B.電解鋁企業——高等院校C.鋁合金研發企業——能源基地 D.再生鋁企業——鋁土礦區5.我國海外投資鋁土礦,采取“生產+物流+基建”的合作模式,能夠( )A.限制海外資本對鋁礦投資 B.推動鋁礦加工業回流國內C.優化能源工業的海外布局 D.提高鋁資源供應鏈安全性(2025·陜西咸陽·二模)藍藻多形成于氮磷較豐富的湖域,當水體pH值大于8.0,水體透明度降低,溶解氧消耗增加時,利于藍藻生長。甲湖泊位于我國東部地區,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繁,為了減少水旱災害,當地于20世紀60年代建設水閘,水旱災害得到緩解,但自從80年代以后,隨著城市和工農業發展, 當地富營養化嚴重,藍藻盛行。完成下面小題。6.當地湖泊不同區域營養化程度差異較大,藍藻分布最多的是 ( )A.東部湖區 B. 西部湖區 C.北部湖區 D.南部湖區7.若在農業時期,藍藻最不容易爆發在 ( )A.枯水年份的冬季 B.枯水年份的夏季C.豐水年份的夏季 D.豐水年份的冬季8.水閘建設可能會造成( )A.當地鹽堿化嚴重 B.生物多樣性下降C.影響水產養殖業 D.水質優化(24-25 高二下·山東濟寧·期中)耕地由種植糧食作物改種非糧食作物的現象,稱為種植結構“非糧化”。稻谷是重要的糧食種類,糧食的充足供給和區域平衡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下圖反映近年來我國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關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與乙省相比,甲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條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農業勞動力多 C.復種指數高 D.淡水資源豐富10.廣東省不再成為我國主要稻谷余糧區,主要原因是 ( )A.復種指數降低 B.市場需求量減少C.耕地面積減少 D.化肥施用量減少11.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降低耕地的“非糧化”率,應( )①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②開發后備耕地資源③推進耕地適度規模經營④加大種糧補貼力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25·安徽黃山·模擬預測)地球碳循環系統中儲存碳的載體稱為碳庫。北極地區土壤碳庫含碳量約占全球土壤碳含量的50%,主要“封存”在北極地區的凍土中。下圖示意北極地區陸地生態系統(虛線框內)碳循環,該系統的碳循環過程對氣候變化敏感度高。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 北極地區( )A. 土壤碳排放量為3.0×10 噸/年 B.陸地生態系統碳排放量為11.77×10 噸/年C. 生物凈固碳量為5.73×10 噸/年 D.陸地生態系統凈固碳量為 噸/年1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圖示碳循環中 ( )A.生物碳含量降低 B.河流輸送碳減少C.土壤呼吸釋放碳減少 D.土壤碳含量降低2025年1月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地區經歷了一場強勁的干燥風暴,強風來襲引發多起山火,洛杉磯地區(如圖)的山火火勢最為嚴重。截至1月22日,加州山火至少造成28人死亡,造成的破壞和經濟損失達2500億至2750億美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加利福尼亞州幾乎每年冬季都會發生山火,影響其形成的因素為( )①西風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海陸熱力性質差異④北美洲南下冷氣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5.據圖推測洛杉磯地區山火的主要蔓延方向是( )A.西南 B.東北 C.東南 D.西北二、綜合題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2年1月,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C(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全面建成。該項目由齊魯石化從排放源中分離并提純二氧化碳,勝利油田把二氧化碳注入地層,增加了原油的流動性,改變了過去注水驅油的方法,利于難以驅動的原油開采,從而大幅提高石油采收率,此外剩余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永久封存地下。下圖示意全球二氧化碳累積排放總量與全球氣溫上升的關系,陰影部分表示根據不同模式計算的1870年以來全球二氧化碳累計排放總量對應的升溫幅度范圍。(1)指出全球升溫幅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變化的關系。(4分)(2)論述CCUC 項目的建設對我國國家安全產生的影響(要求角度全面,邏輯清晰,表達準確)。(8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甘肅省戈壁面積廣大,政府在戈壁灘積極發展溫室大棚等設施農業,以種植北方水果和蔬菜為主,近幾年,很多外地種植戶選擇在甘肅種植火龍果、百香果等熱帶水果,即“南果北種”。與“南果北送”相比。 “南果北種”園水果品質高備受當地消費者青睞。種植戶正在嘗試種植更多品種的熱帶水果,讓熱帶水果“扎根”戈壁灘。下圖示意甘肅的戈壁分布。(1)指出甘肅吸引外地種植戶到甘肅種植熱帶水果的社會經濟條件。(4分)(2)說明與“南果北送”相比,甘肅“南果北種”水果品質高的原因。(6分)(3)從國家安全角度,說明甘肅利用戈壁灘積極發展設施農業的意義。(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巴倫支海位于北大西洋暖流進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巴倫支海已經成為全球海區升溫速度最快的區域。海冰覆蓋區的海洋熱量呈現上升趨勢,且上升速率由南向北逐漸降低。由于其對穿越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具有顯著的冷卻效果,巴倫支海被譽為北冰洋的“冷卻器”。在這一過程中,海洋主要通過潛熱(包括水體蒸發、凝結所吸收或釋放的能量)將大量熱能傳輸至大氣。下圖示意巴倫支海的位置及其不同海冰覆蓋區域。(1)從海一氣熱量交換的角度,說明巴倫支海成為北冰洋“冷卻機”的理由。(6分)(2)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分析巴倫支海長期冰區海洋熱量釋放增強的原因。(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挪威是世界上最富裕和最宜居的國家之一,該國油氣、水力、森林等資源豐富,水電已占到全國發電量的93.4%。挪威純電汽車銷量占比為全球最高,計劃到2025年成為世界上首個停止銷售燃油汽車的國家,為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利好純電汽車的政策。受制于電池在低溫下效率低的問題,挪威建設了很多公共充電樁。近年來,挪威成為我國新能源車企登陸歐洲市場的首選地。如圖為挪威地理簡圖。(1)從地形地質角度,說明挪威水電開發的有利條件。(3分)(2)結合挪威自然環境特點,推測該國電動汽車需要具備的突出性能。(6分)(3)分析挪威成為我國新能源車企登陸歐洲市場首選的原因。(6分)高二普通部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試題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A D B A B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D C A1.C 2.A 3.D【解析】1.由材料“艾伯特湖為東非裂谷中最北端的湖泊”可知,該湖是斷層陷落形成的湖泊,為構造湖,C 正確,ABD 錯誤,故選 C。2.由材料“東北有源出基奧加湖的維多利亞尼羅河注入”可知,受上游湖泊調節,水源補給較穩定;地處赤道附近,蒸發量季節變化小;由圖可知,注入湖泊水水量和流出量基本平衡,使水位變化小。①②③正確,地處赤道附近,流域內降水總量大,對季節的變化小影響小,④錯誤;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3.由圖可知,西南和東北有河流注入,河流注入時帶來泥沙,泥沙不斷淤積,導致湖床相對較淺;東北和西南注入的河流數量相同,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4.A 5.D【解析】4.我國鋁資源高度依賴進口,而鋁土礦進口依賴海運,鋁土礦進入我國首先在沿海港口地區,在沿海港口布局氧化鋁生產企業能減少鋁土礦的交通運輸成本,也能減少氧化鋁產品的交通運輸成本,符合鋁產業合理布局,A 正確;高等院校提供的是人才和技術支持,不能提供為電解鋁生產大量電力資源,B 錯誤;鋁合金研發企業需要技術研發,應靠近高等院校等人才集中區域,C 錯誤;再生鋁來自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廢棄物,與鋁土礦區無關,D 錯誤。故選 A。5.限制海外資本對鋁礦投資不利于我國利用國外礦產資源,不利于我國礦產資源國家安全,A 錯誤;海外投資鋁土礦采取“生產+物流+基建”的合作模式是在海外進行鋁的初加工,B錯誤;該合作模式主要是針對當地鋁土礦的生產及運輸環境的改善,不會優化能源工業的海外布局,C 錯誤;“生產+物流+基建”的一體化模式,有助于我國企業在海外掌控鋁土礦開采、運輸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鏈條,減少對單一進口渠道的依賴,從而提高鋁資源供應鏈的安全性,D 正確。故選 D。6.B 7.A 8.B【解析】6.讀圖可知,湖泊西部地區入湖河流較多,加之西部地區村莊較多,污染物排放量大,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7.豐水年夏季降水多,地表徑流侵蝕搬運能力強,含磷地層出露地區的物質被大量侵蝕搬運至湖中,且此時是農作物生長時期,湖泊四周耕地及村莊富含養分的污水被帶入湖中,易出現水體富營養化。反之枯水年份的冬季降水少,地表徑流侵蝕搬運能力若,搬運至湖中的含磷地層出露地區的物質少,且此時是農閑時期,進入湖泊的營養物種少,最不易出現水體富營養化,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8.鹽堿化主要是夏季強烈光照導致蒸發加劇,地表鹽分析出,而建設水閘使得汛期水位較為穩定,不會加劇鹽堿化,A 錯誤;許多動物需要洄游產卵,水閘建設會導致動物無法洄游繁衍,B 正確;水位穩定后利于水產養殖業發展,C 錯誤;水閘建設后,水循環周期變長,水質惡化,D 錯誤。故選 B。9.A 10.C 11.D【解析】9.由材料可知,甲地為黑龍江省,黑土面積廣闊,但是人口外流嚴重導致人口較少,糧食需求量遠遠小于糧食產量,導致稻谷出現供需盈余,A 選項正確;農業勞動力多少并不是稻谷出現供需盈余的主要條件,勞動力多會導致稻谷的需求量變多,B 錯誤;復種指數與所在地區的熱量條件有關系,材料當中并沒有提到熱量條件的改變,C 錯誤;淡水資源只是為農業發展提供了灌溉水源,并不是黑龍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條件,D 錯誤;故選A。10.廣東省緯度較低,熱量條件較好,并不會出現復種指數降低的現象,A 錯誤;廣東省經濟較為發達,人口較多,糧食需求量較大,B 錯誤;廣東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設用地面積的擴大,耕地轉化為建設用地,耕地面積減少,導致稻谷產量降低,C 正確;化肥施用量的減少,并不一定能使糧食產量降低,廣東糧食產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積的減少,D 錯誤;故選 C。11.占補平衡制度主要針對耕地數量保護和占補質量對等(如防止“占優補劣”),但未直接解決“非糧化”問題。“非糧化”的核心矛盾在于經濟效益差異,而非單純耕地數量流失, ①錯誤;我國耕地后備資源有限且開發難度大,過度開發可能破壞生態平衡。開發后備耕地資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非糧化,②錯誤;規模化經營通過整合零散耕地、提高機械化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可顯著增加糧食種植收益,增強農民種糧積極性,減少耕地轉向經濟作物等“非糧化”行為,③正確;通過提高糧食種植補貼,可彌補糧食生產收益較低的短板,直接激勵農民優先種植糧食作物,④正確;ABC 錯誤,D 正確;故選 D。12.B 13.D【解析】12.讀表可知,土壤碳排放量=土壤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河流輸運的二氧化碳=3.07×109 噸/年,A 錯誤。陸地生態系統碳排放量=生物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 8.7+土壤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 3.0+河流輸運的二氧化碳 0.07=11.77×109 噸/年,B 正確。生物凈固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一生物呼吸作用釋放的 二氧化碳=13.5×10 噸/年-8.7×10 噸/年=4.8×10 噸/年,C 錯誤。陸地生態系統凈固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13.5-生物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 8.7-土壤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 3.0-河流輸運向海洋的二氧化碳 0.07=1.73×109 噸/年,D 錯誤。故選 B。13.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光合作用增強,從而增加生物碳含量,A 錯誤。氣候變暖可能導致冰川融化和降水增加,進而增加河流流量,從而增加河流輸送的碳量,B 錯誤。氣候變暖會加速微生物的活動,增加土壤呼吸釋放的碳量,C 錯誤。氣候變暖會導致凍土融化,釋放出大量儲存在凍土中的碳,同時加速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導致土壤碳含量降低,D 正確。故選 D。14.C 15.A14.由圖分析可知,加利福尼亞州位于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炎熱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溫和多雨,抑制山火的形成,①②錯誤。加利福尼亞州冬季易受來自內陸大盆地的干燥下沉氣流影響,形成離岸風(“圣安娜風”),促進山火形成。該離岸風的成因主要與海陸熱力差異及北美洲內部冷空氣南下有關,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陸地溫度比海洋低、形成高氣壓,氣流由陸地流向海洋,形成離岸風,③④正確。故選C。15.結合圖示信息可以看出,火場多分布在洛杉磯北側和東北側的山區。根據第(1)題有關結論,當地常見的“圣安娜風”由內陸高地向沿海吹,根據山脈的西北—東南走向分析,風向大致由東北吹向西南,山火也隨風勢向西南蔓延,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16.【答案】(1)戈壁灘土地資源豐富且租金低,種植成本低;對高品質熱帶水果的市場需求大;政府政策支持;溫室大棚等技術應用突破氣候限制,保障熱帶水果生長。(2)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戈壁灘干燥少雨,病蟲害少,農藥使用少;溫室大棚精準控制生長條件,果實可充分成熟后采摘,避免“南果北送”提前采摘導致的品質下降。(3)增加了耕地面積,提高了糧食和農產品的供應能力;通過節水農業修復生態,減輕沙塵暴威脅,維護西部生態安全;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增強了經濟韌性,穩定了邊疆地區,促進了社會穩定。17.【答案】(1)二氧化碳的累積排放量與升溫幅度呈正相關,二氧化碳累計排放量越大,升溫幅度越大;低排放模式下,升溫幅度小,高排放模式下,升溫幅度大。(2)從碳排放與環境安全、能源安全、水資源安全、經濟安全、糧食安全等方面作答,其他方面合理亦可。例:碳排放與環境安全:利于碳減排,緩解溫室效應,減緩全球變暖(有利于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能源安全:提高了石油采收率,增加了石油產量和能源供應,保障能源安全。水資源和生態安全:改善了以前注水驅油的方式,節約了水資源,減少水污染,保證了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華北地區水資源不足,減少水資源浪費,保證農業用水從而提高糧食安全,保障糧食安全。經濟安全:減少了因二氧化碳的排放標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限制,保證了經濟安全。18.【答案】(1)①巴倫支海緯度高∕受極地東風影響,大氣溫度低;②北大西洋暖流攜帶大量海洋熱量進入巴倫支海,海水溫度較高,海氣溫差大;③海洋潛熱釋放多(海水蒸發吸熱、遇冷凝結放熱多);④海洋長波輻射較強∕對流較強,將熱量將熱量傳遞給大氣,海水冷卻降溫。(2)①全球變暖,海水水溫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海水吸收太陽輻射增多,水溫升高;②海冰融化,海冰對海-氣熱量交換的阻隔作用減弱;③海水水溫升高,海水蒸發加劇,海水通過潛熱釋放的熱量增多。19.【答案】(1)西風迎風坡,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地勢高差大,流速快,水能豐富;多山地地形,適合建水電站地點多;多冰蝕湖,可作為調節水庫,工程量小;位于板塊內部,地殼穩定,水電站比較安全。(2)緯度高,氣候寒冷,電動汽車防寒性能高;冰雪天氣多,防滑性能高;以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對越野能力要求高;挪威降水多、濕度大,汽車應具有防潮防霧性能。(3)挪威水能資源豐富;新能源汽車普及較早,認可度較高;經濟發達,人均收入高,購買力強;國家對電動汽車的扶持力度大;挪威電動汽車充電樁覆蓋率高,基礎設施完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docx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