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揚州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試題高一地理(必修) 2025.4試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作答第Ⅰ卷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證號等寫在答題卡上并貼上條形碼。將選擇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機讀卡的用2B鉛筆在機讀卡上填涂),非選擇題一律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監考人員。第Ⅰ卷(選擇題 共7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有選擇題答案填到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中。)臺灣島是我國人口密度較大的島嶼。圖1為臺灣島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面1-3小題。1.臺灣島人口分布的特點有①空間分布不均衡②島嶼東北部人口稀少③人口主要集中于西部城市④沿海地區均人口稠密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臺灣島的人口可能趨向于①海拔高的城市 ②沿海港口城市③區域中心城市 ④行政中心城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影響臺灣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經濟 B.礦產、地形C.氣候、河流 D.土壤、河流新西蘭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臨近澳大利亞,人口約511萬,領土面積約27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依然保持了自然面貌,無人涉足。近年來,新西蘭不斷有大量人口遷往澳大利亞。圖2示意新西蘭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4-5小題。4.大量人口遷往澳大利亞,直接導致澳大利亞A.資源環境壓力增大 B.生態環境大幅度改善C.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D.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5.新西蘭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潛力較大,主要得益于A.自然環境舒適 B.未開發資源數量多C.人口增長緩慢 D.人均消費水平較低城市等級影響流動人口適應和融入城市社會的程度。研究表明,流動人口的居留意愿具有次序性,總體上定居意愿在長居意愿的基礎上產生,落戶意愿在定居意愿的基礎上產生,層層遞進,但一線城市定居意愿和落戶意愿的梯次關系不確定。表1為我國部分不同等級城市居留意愿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面6-7小題。城市等級居留意愿率(%)分類 縣級市 普通地級市 省會城市 京滬廣深長居意愿率 51.93 64.66 59.78 54.41定居意愿率 30.76 41.61 39.4 21.15落戶意愿率 10.83 20.93 20.58 256.與普通地級市相比,京滬廣深定居意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就業機會較少 B.人口老齡化嚴重 C.生活成本高昂 D.生態環境質量低7.京滬廣深落戶意愿率高于定居意愿率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落戶門檻 B.公共資源 C.人口密度 D.城市規模“口袋公園”也叫“袖珍公園”,是指利用城市中的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等建設的面向公眾開放的,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圖3示意某地應用地理信息技術手段獲得的部分地理要素圖層。據此完成下面8-10小題。8.“口袋公園”主要分布在A.住宅區 B.商業區 C.工業區 D.行政區9.“口袋公園”分散布局的突出優勢體現在A.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 B.節約建設和管理成本C.提供便利的休憩空間 D.擴大城市的綠地空間10.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優化城市口袋公園布局時,需要疊加的要素有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我國某特大城市一老舊廠區經過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評為國家最佳文化創意產業園。2008年以來,該產業園又持續轉型為文創旅游空間,大眾游客替代文創從業者和愛好者成為消費的主要群體。圖4示意2008-2019年該產業園功能分區演化。據此完成下面11-12小題。11.該產業園功能分區演化的主要原因有①政府政策引導 ②消費需求推動③產業結構轉型 ④建筑布局調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圖示的功能分區演化對該產業園帶來的影響是①土地租金上漲 ②商業規模縮小 ③消費群體減少 ④文創功能收縮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受地租水平、城市規模、歷史因素、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而形成。如圖5為某城市內部用地空間分布圖,該城市盛行風向為西風,城市各功能用地布局較為合理。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13.M用地最可能為A.居住用地 B.商業用地 C.物流倉儲用地 D.交通設施用地14.甲工業用地布局位置的優勢在于①交通便利 ②位于河流下游 ③資源豐富 ④位于盛行風的上風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福建泉州是中國歷史上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蚵殼厝是當地沿海地區以殼為外墻原材料建成的傳統特色建筑,據專家考證,蚵殼原產于非洲東海岸,古代商船返航時會載滿蚵殼回泉州。后來當地人在海灘發現并撿拾這些蚵殼,將蚵殼凸面朝上且向外微微傾斜,片片相扣,交錯搭砌,攪拌海泥筑屋而居。圖6示意泉州蚵殼厝的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15-16小題。15.古代船只將非洲東海岸蚵殼裝載回泉州的目的是A.作為建筑材料 B.保持船只重心C.蚵殼為貿易商品 D.為船員提供食物16.蚵殼厝景觀體現的地域文化是當地人們A.具備了長幼有序的價值觀 B.追求方正威嚴的審美情趣C.使用自然資源的生活智慧 D.形成內部聚合的社會組織形態2023年,中國某省城鎮化率為65.47%,較2012年提高12個百分點,較2022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省會城市W市常住人口1200萬人,其中外來人口占比35%。近年來,W市將在其三環外,靠近主城區的位置,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規劃建設四座功能分明的副城。圖7為W市規劃結構圖。據此完成下面17-19小題。17.該省城鎮化水平逐年提高,主要得益于A.工業化進程 B.國家政策C.農業機械化 D.國際移民18.W市目前最可能處于城鎮化的A.起步階段 B.郊區城鎮化階段C.逆城鎮化階段 D.再城鎮化階段19.四座副城的建設,對W市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就業崗位 B.放緩城鎮化進程C.增加外來人口 D.疏解主城區功能“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區內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的村莊。長沙市的黃鶴村地處岳麓山下、湘江之濱,附近有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是典型的“城中村”。傳統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是拆遷重建或就地整改,該村首創了“遷而不拆、整體開發、綜合整治”改造模式(圖8),并取得了積極成效。據此完成下面20-21小題。20.導致“城中村”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征收成本高 B.村民的收入低 C.保護生態環境 D.延續社會關系21.相比傳統的“城中村”改造模式,黃鶴村模式的優勢有①有利于保障農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護村落文化③有利于解決產權問題 ④有利于減小財政壓力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新疆阿克蘇的冰糖心蘋果;西藏冰川的天然礦泉水、牦牛肉;黑龍江的大米;山東大饅頭和蔬菜;內蒙古、青海的牛羊肉和牛奶;廣東、福建的魚、蝦、貝、蟹等優質水產品……圖9是“我國部分地區土特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22-23小題。22.由各地土特產可知,我國①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②糧食作物具有北稻南麥的特點③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④農、林、牧、漁農業類型齊全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3.影響阿克蘇蘋果甜、東北大米香的共同農業區位因素是A.氣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甘蔗喜高溫,喜光,需水肥量大,生長期長。蔗糖業包括甘蔗種植、甘蔗制糖等相關產業,曾是珠江三角洲的優勢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地方政府積極引進蔗糖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廣西成為全國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圖10為中國制糖工業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24-26小題。24. 下列與制糖廠工業類型相同的是A. 普通服裝制造 B. 家具制造C. 水產品加工廠 D. 精密儀表制造25. A地區成為我國緯度最高的甘蔗集中種植區的主要原因是A. 市場 B. 政策C. 地形 D. 氣候26. 早期廣西蔗糖業的發展,主要得力于A. 水熱條件充足 B. 交通便利C. 當地市場廣闊 D. 政策支持家住北方某縣的小王夫婦,效仿村里一些年輕人的做法,在自家5畝耕地上栽植了楊樹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婦將已成材的楊樹出售,獲利24 000元。與原來種植糧食作物、蔬菜等相比,這些收入雖不豐厚,但他們還算滿意。據調查,該縣耕地上栽植楊樹的面積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0%,這種“農地楊樹化”現象引起了有關專家的高度關注。據此完成27-28題。27. 當地“農地楊樹化” 的主要原因是A.生態效益高 B.木材銷路好C.勞動投入少 D.種樹有補貼28. 針對“農地楊樹化”引起的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開荒力度 B.增加木材進口C.增加糧食進口 D.鼓勵農地流轉深圳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興建產業園吸引企業入駐;第二階段,原有產業逐步調整為高端產業。讀深圳產業園區發展示意圖(圖11),完成下面29-30小題。29.影響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產業園區發展的主導區位因素分別是A.勞動力和市場 B.市場和技術C.勞動力和技術 D.動力和技術30.產業園區從第一階段發展到第二階段,說明當地逐漸失去的優勢是A.管理經驗 B.資金C.科技 D.廉價勞動力石油化學工業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的基礎性產業。石化產品類型多樣,有些無法通過管道輸送,有些產品易燃易爆不便長途運輸。圖12為我國主要石化基地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31-32小題。31.石化工業一般布局在A.產品消費中心B.原料豐富的產地C.勞動力密集地區D.東南沿海地區32.與滬寧杭基地相比,西北基地具有的主要優勢條件是A.消費市場廣闊B.對外聯系便捷C.油氣原料豐富D.企業間競爭弱奇瑞汽車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創新品牌汽車企業。2005年10月,奇瑞汽車在俄羅斯成立全資子公司“奇瑞俄羅斯”,負責俄境內奇瑞汽車的銷售活動,拉開了奇瑞汽車走出國門的序幕。圖13示意奇瑞汽車發展歷程節選。據此完成下面33-35小題。33.奇瑞汽車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在俄羅斯成立,可以A.發揮俄羅斯的技術優勢 B.實現銷售本土化,擴大市場C.利用俄羅斯廉價勞動力 D.完善生產鏈條,提升競爭力34.奇瑞汽車收購海外相關公司的戰略目標是A.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產品競爭力 B.提高創新研發水平,縮短研發周期C.加快占領當地市場,提高知名度 D.減少大量資金投入,提高經濟效益35.奇瑞汽車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度合作研發的主要目的是A.加快合作主體間的要素流動 B.加快實現品牌效益提升C.促進合作主體間的信息共享 D.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第II卷(非選擇題 共3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36.圖14為某城市功能區分布圖,且布局合理。讀圖14,回答下列問題。(本題10分)(1)圖14中a、b、c代表住宅區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并說明理由。(3分)(2)乙處適合建(高級/低級)住宅區,原因是什么?(3分)(3)因城市發展需要,現欲在甲處規劃建設一鋼鐵廠,請說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4分)3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本題10分)材料一 圖15為我國“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圖;圖16為新疆棉花主產區分布示意圖。材料二 解放前,中國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三大倉”:“北大荒”變成糧倉,“西大荒”變成棉倉、糧倉,“南大荒”變成橡膠林和熱帶經濟作物倉。材料三 我國黑龍江省是世界上水稻栽培緯度最高的地方。這里水稻顆粒飽滿,飯粒油亮,香味濃郁,雖售價較高,但仍受消費者喜愛。“北大荒”與“西大荒”農業發展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別是 、 。“南大荒”橡膠種植北界從17°N擴大至24°N,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3分)(2)根據下圖分析黑龍江稻米品質優良的原因,將下列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對應的位置。① 、② 、③ 。(3分)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氣溫低(3)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大荒”棉花生產的主要自然區位優勢為 、 (4分)3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本題10分)材料一: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在國家政策持續優化和鼓勵下,2023年,我國新能源專用汽車銷量突破22萬輛,同比增長48.04%,整個行業在經歷2022年的爆發式增長后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材料二:2023年深圳首次登上新能源汽車產量全國第一的寶座,產量占全球1/8。深圳依托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形成了以比亞迪為鏈主的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和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三智”產業鏈條,以及充電樁等配套產業,集聚了2.4萬家新能源和數字能源企業。材料三:圖17為“深圳市地理位置示意圖”。分析廣東深圳發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區位優勢。(3分)分別從經濟、社會、生態角度分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意義。(3分)談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4分)高一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A B C B A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A B C A B D A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B A C C D C D C D題號 31 32 33 34 35答案 A C B B 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0分。36.(共10分)(1) b(1分) 理由:b功能區占地面積最大;分布在商業區外圍。(2分)(2) 高級(1分) 位于地勢高處,河流上游,盛行風上風向,水體、大氣潔凈,環境質量好;靠近文化區。(2分)(3)合理。(1分)甲地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原科充足;位于較小風頻上風向,污染空氣基本不會影響到城區;位于城市河流下游,避免對城區水源污染;位于河流沿岸,水運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任答三點,共3分)37.(共10分)(1) 熱量 水源 農業科學技術(技術)(3分)(2) C A B(3分)(3) 光照充足(2分)、晝夜溫差大(2分)38.(共10分)(1)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制造業基礎雄厚,產業協作條件好;人才充足,科技水平高;海陸交通便利;緊鄰國際市場,國內外市場廣闊;國家政策支持。(任答三點,共3分)(2)經濟效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完善汽車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發展;(任答一點1分)生態效益: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輕環境污染;(任答一點1分)社會效益: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任答一點1分)(3)加強技術創新與研發,提升產品品質;延長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完善售后服務,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附加值;加強品牌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借助電商平臺,拓寬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市場;樹立可持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注重清潔生產(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任答四點,共4分)試卷第8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