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地理第二學期期中考前模擬卷一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沈陽都市圈是以沈陽為中心,鞍山、撫順、本溪、鐵嶺等城市為支撐,交通、產業、就業、市場等密切聯系的都市圈。如圖為沈陽都市圈(圖中陰影區域)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沈陽都市圈各分區( )A.內部自然特征相同B.區域具有明確邊界C.劃分標準各不相同D.經濟發展模式相同2.受沈陽市輻射帶動作用的影響( )A.鞍山市城市等級提高B.本溪市輻射范圍縮小C.鐵嶺制造業發展較快D.阜新采煤業煥發生機隨著國際競爭格局的變化,原先由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傳統“單循環”價值體系鏈被打破,由我國主導的“雙環流”價值體系鏈(見下圖)正在形成。我國作為“雙環流”價值體系鏈的核心樞紐,連接著歐美發達經濟體與亞非拉發展中經濟體,有利于實現世界經濟的共贏。完成下面小題。3.全球價值體系鏈從“單循環”向“雙環流”的轉變,主要得益于( )A.發達經濟體產業結構的調整B.我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C.發展中經濟體資源儲量增加D.經濟全球化的發展4.在我國與發達經濟體的環流中,我國面臨的挑戰是( )A.勞動力資源匱乏B.礦產資源日漸枯竭C.基礎設施不完善D.產業創新能力不足5.為幫助發展中經濟體更好地融入“雙環流”價值體系鏈,實現雙贏,我國應( )A.提高初級產品進口價格 B.大力發展傳統工業,擴大資源進口C.降低中間產品生產成本 D.加大海外投資力度,傳播先進技術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質態,其發展源于技術的創新性突破、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以及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下圖表示2008-2021年全國及四大區域城市新質生產力水平均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與傳統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具有的顯著特點是( )A.低投入 B.高效能 C.高耗能 D.大規模7.圖中表示東部地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①地區新質生產力均值變化的可能原因是( )A.淘汰了傳統產業B.創新型人才數量多C.消費市場規模大 D.資源種類和數量多我國西北流沙地區,在風沙災害治理中常采用隱伏式草方格沙障。下圖示意西北地區某交通線一側的隱伏式草方格沙障布局形式,圖中草帶呈“八字”形狀,副帶“八字”尖端迎著主風向。完成下面小題。9.該地區盛行( )A.西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東北風10.圖示副帶“八字”尖端迎向主風向,主要是考慮( )A.增強風蝕 B.增強風速 C.減弱風阻 D.減弱風速11.隱伏式草方格在治沙中對植被區的直接作用表現為( )①增加區域降水量 ②穩固表層土壤 ③增加土壤肥力 ④阻滯流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資源詛咒”是指豐富的資源趨于阻礙經濟發展,而非促進經濟發展。讀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礦產資源豐富度與經濟發展相關性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2.下列省級行政區中與“資源詛咒”命題相符的是( )①貴州②河北③四川④福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山西省是我國能源大省,其擺脫“資源詛咒”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大煤炭資源開采力度②關停高污染高能耗企業③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④優化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尼爾基水利樞紐,位于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的嫩江干流中游末端,是1994年國務院批準的《松花江、遼河流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規劃》中推薦的一期工程,是國家“十五”計劃重點項目,也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標志性工程之一。讀松花江流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嫩江是一條美麗、富饒之江,同時又是一條多災多難、桀驁不馴之江。其多災多難、桀驁不馴的原因可能是( )①支流多,降水集中②干流由北向南流,易形成凌汛③下游水流速度慢,易形成洪澇災害④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河道淤積抬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5.尼爾基水利樞紐建成后,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A.使嫩江上游洪澇災害得到緩解B.解決嫩江中游地區的水危機C.使下游河道淤積抬高,河床變淺D.提高嫩江部分河段的通航能力近年來,部分弋陽農民選擇在較平坦耕地上種植果樹,出現耕地“非糧化”,其是指耕地逐漸從種植傳統的糧食作物向種植經濟作物或休耕和撂荒轉變。16.弋陽農民在較平坦耕地上種植果樹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經濟收入 B.降低勞動強度C.調整農業結構 D.緩解勞力不足17.下列措施中有助于緩解弋陽縣耕地“非糧化”帶來的不利影響的是( )A.推廣機械化種糧技術 B.調整果樹種植規模C.鼓勵果樹和蔬菜套作 D.減少農地流轉租金黑土地是一種極為獨特且珍貴的自然資源,我國東北地區的黑土地是全球四大黑土區之一。廣義黑土地是土壤為黑土類(黑土、黑鈣土、白漿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的耕地,狹義黑土地是土壤為典型黑土類(黑土、黑鈣土)的耕地。下圖示意1980~2020年東北地區黑土地重心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8.與廣義黑土地重心相比,狹義黑土地重心( )A.遷移距離遠、遷移速度快 B.遷移距離近、遷移速度快C.遷移距離遠、遷移速度慢 D.遷移距離近、遷移速度慢19.能實現東北地區“藏糧于地”的舉措是( )A.增施有機肥,提升土壤肥力 B.加大開墾力度,保障糧食安全C.增加糧食補貼,提升種植積極性 D.設立黑土保護區,禁止人類活動作物旺盛生長期是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生理活動最活躍的階段,當CO2濃度低于150ppm時,作物將無法正常生長。讀“某密閉溫室大棚內作物旺盛生長期CO2濃度日變化監測數據曲線圖”,完成下面小題。20.據圖,推測植物碳匯作用最強出現在( )A.夏季白天 B.夏季夜晚C.冬季白天 D.冬季夜晚21.密閉溫室內作物旺盛生長期濃度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大氣運動 B.光照、氣溫C.植被狀況 D.濕度、肥力22.據圖,在不施氣肥的前提下,為確保溫室內作物的正常生長,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施有機肥 B.采用滴灌、噴灌C.下午適時通風 D.人工補光、加熱北極苔原帶是位于北冰洋海岸與泰加林之間的廣闊凍土沼澤帶。北極苔原帶的永久凍土中儲存著大量有機碳,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和野火頻發,北極苔原帶已由“碳匯”變為“碳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北極苔原帶( )A.持續向北擴張 B.凍土面積擴大 C.面積逐漸縮小 D.沼澤面積縮小24.北極苔原帶野火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A.積雪提前融化 B.旅游用火不慎 C.太陽輻射增強 D.火山噴發頻繁25.北極苔原帶變為“碳源”可能導致( )A.當地土壤肥力增加 B.北極沿海魚類減少C.北冰洋海平面下降 D.全球氣候變化加快二、綜合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黃河航運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由于多種原因,航運逐步衰退,甚至多座大壩在設計建造過程中都沒有預留船閘。水運成為黃河流域各省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中的一個“天生短板”,振興黃河航運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左圖為黃河下游區域圖。材料二 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庫建成,自2002年起,每年6月至7月間實施調水調沙。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已經成為控制黃河物質向海輸送的最重要工程措施之一,顯著改變了黃河河流系統的自然屬性。右圖為利津水文站徑流量與輸沙量變化圖。(1)結合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黃河下游河段通航需要克服的不利條件。(6分)(2)說明小浪底水庫在6月至7月間實施調水調沙的原因。(6分)(3)從流域協調的角度說明為實現黃河全線通航可采取的措施。(6分)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陜西省延安市通過“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模式,將水土保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該模式整合耕地整治、壩系修復、生態廊道建設及新農村規劃,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發展。當地特色農產品延安紅棗以果大核小、肉質厚實、糖分含量高和綠色無公害著稱。紅棗采用樹上掛干采收方式,即在紅棗成熟后,讓其在枝頭自然風干,直至達到合適的干度才進行采摘。被列為西北生態經濟林重點發展項目。材料二下圖為“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模式圖。(1)列舉該地綜合整治的具體措施。(6分)(2)分析延安紅棗采用樹上掛干采收方式的主要優勢。(4分)(3)與傳統水土流失治理相比,分析延安“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模式的優勢。(6分)28.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京、津、冀在協同發展中的戰略定位。如下圖文字所示。(1)圖中★所示內容是京、津、冀的產業發展定位,請分別列舉三地實現各自產業發展定位最具優勢的一項區位條件。(6分)為實現天津市“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定位,天津港將原有的煤炭、石油、礦石運輸業務分別轉移到周邊其他港口(秦皇島港、黃驊港和唐山港)。(2)這對天津港和周邊其他港口分別有何好處?(4分)河北省為落實“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應措施。(3)為保護生態環境,河北省的山區和平原地區在農業方面應分別采取何種措施?(6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D D B A B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B D A A D A A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B C C A D26.(1)徑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航(水)深不足;含沙量大,河道淤積嚴重;沖淤變化大,河道不穩定;冬季結冰,時有凌汛發生。(6分)(2)經過長時間蓄水,水量較大;騰出水庫庫容,做好防汛準備;沖刷下游河床,減少泥沙淤積,增加河道泄洪能力。(6分)(3)全流域統一規劃;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修建水庫控制黃河水量;調水沖淤,疏通河道;收束堤岸,整治河道;改造大壩,修建船閘。(6分)27.(1)生物措施:坡地退耕還林(棗樹等經濟林);陡坡植被恢復。工程措施:設置防滑樁;建造淤地壩;修建魚鱗坑。農業技術措施:采用噴灌、滴灌等措施;調整農業結構,增加林地種植。(6分)(2)延長掛果期利于糖分積累;10月中旬晝夜溫差更大,促進風味物質形成;自然風干,減少晾曬工序,降低人工成本;自然風干,采摘方便,減少紅棗變質腐爛等損耗。(4分)(3)該模式較傳統治理模式更關注社會、經濟與生態協同發展;采用大棗等經濟林作為生態樹種,不僅獲得生態效益,同時獲得經濟效益,帶動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易地移民搬遷,復墾空廢宅基地,建設宜居空間,健全公共服務,關注社會效益等。(6分)28.(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現代工業基礎好(制造業技術水平較高);冀:傳統工業基礎好(與京、津兩市相鄰;勞動力豐富;土地資源豐富)。(6分)(2)天津港:促進港口轉型升級(促進港口設備更新;減少港區污染);周邊及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經濟效益;提升專業化運輸功能)。(4分)(3)山區:擴大林業比例(建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平原地區:發展節水農業(發展生態農業;保護濕地;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