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化學試卷一、單選題1.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秦嶺站中使用了多種新材料。下列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A.光伏電池板——硅 B.高強度框架結構——耐低溫耐蝕鋼C.高能鋰電池正極——磷酸鐵鋰 D.幕墻保溫層泡沫板——聚氨酯2.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時,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的是A.稀 B.膠體 C.溶液 D.蔗糖溶液3.下列物質中,含有離子鍵的是A. B. C. D.4.下列不能導電的物質是A. B.固體 C.溶液 D.熔融的5.實驗室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共熱制備氯氣,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 B. C. D.6.下列操作不符合實驗安全要求或實驗操作規范的是A.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蓋滅B.將氯化鈉固體放在容量瓶中加水溶解C.金屬鈉不慎著火時,立即用沙土覆蓋D.點燃氫氣前,先驗純,確認氫氣純凈后再點燃7.“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帶回月壤樣本。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屬于A.單質 B.氧化物 C.酸 D.堿8.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當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濃度不再變化B.全部轉化為和C.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的濃度一定相等9.釔的一種核素可用于癌癥的靶向放射治療。下列關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質子數為39 B.中子數為51C.核外電子數為129 D.質量數為9010.下列化合物中,與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A. B.C. D.11.變量控制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相同質量的鐵與足量硫酸溶液分別在下列條件下發生反應,開始階段化學反應速率最大的是選項 A B C D鐵的狀態 片狀 粉狀 片狀 粉狀溫度/℃ 20 20 30 30A.A B.B C.C D.D12.工業制備金屬鈦的反應為,其中用作還原劑的是A. B. C. D.13.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A. B.C. D.14.下列電子式書寫不正確的是A. B. C. D.15.下列關于過氧化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白色固體 B.能與水反應C.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D.可用作供氧劑16.下列關于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有刺激性氣味 B.常溫常壓下密度比空氣的小C.難溶于水 D.能與反應17.下列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與硫反應,產物中含有+4價硫元素的是A.氧氣 B.氫氣 C.鐵 D.銅18.根據原電池原理,人們研制出了滿足不同用電需要的化學電池。某原電池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鋅片作原電池的正極C.銅片上發生反應:D.該裝置可使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區域進行19.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是重要的營養物質 B.可發生水解反應C.僅含、、三種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20.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反應為。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吸熱反應B.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C.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該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D.相同條件下,生成的越多,反應吸收的能量越多21.某小組為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質,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品紅溶液褪色說明具有漂白作用C.酸性溶液褪色說明有氧化性D.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完全反應的,防止污染2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為。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的物質的量為B.鹽酸中含有C.生成時,消耗D.常溫常壓下,的體積為2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A.氯化鐵溶液與鐵反應:B.鈉與水反應:C.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D.銅與稀硝酸反應:24.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及現象A 證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生成B 證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加入溶液,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C 證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滴加溶液,溶液變紅D 證明溶液中有 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A B.B C.C D.D25.由硫鐵礦燒渣(含、、等)制備鐵紅()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酸浸時,不與稀硫酸反應B.酸浸后,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只有C.沉鐵時,氨水提供了D.煅燒時,發生的反應為二、填空題26.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果糖是常用的食品甜味劑,也可在生物精煉過程中轉化為多種物質,需求量大。然而自然界中果糖的含量遠低于葡萄糖。我國科研團隊在催化葡萄糖轉化為果糖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高濃度葡萄糖高效異構化制備果糖的催化體系。科研人員將銦()摻入分子篩中,使分子篩邊界上形成和的納米顆粒,起到催化作用。在甲醇的協同作用下,葡萄糖可轉化為甲基果糖,進而在少量水的作用下轉化為果糖。實驗結果顯示,使用該催化體系可將果糖產率提升至54.9%。該成果有助于推進化學催化葡萄糖異構化的工業實踐。(1)果糖的用途有 (寫出一條即可)。(2)葡萄糖轉化為果糖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3)依據以上短文,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填“是”或“否”)。①自然界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于果糖。②銦元素在催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③該方法中,葡萄糖轉化為果糖的過程中甲醇起到了協同作用。(4)結合短文回答,該成果的意義是 。27.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1)補齊下列有機化合物與其用途之間的連線 。物質 用途 A.油脂___________a.生產肥皂 B.乙醇 b.清除水垢 C.乙酸 c.制作醫用消毒劑(2)乙烯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基礎原料。乙烯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①乙烯的結構簡式為 。②乙烯的官能團是 。③下列關于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無色氣體 b.可與酸性溶液反應④區分乙烯和甲烷的方法有多種。方法a:分別在空氣中點燃,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的是乙烯。方法b:分別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兩支試管中,使溶液褪色的是 。⑤以乙烯為原料可以制備乙酸乙酯,轉化關系如圖。a.反應i、ii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填序號)。b.將反應iv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28.鎂鋁尖晶石()是一種重要的耐火材料,廣泛應用于鋼鐵冶煉、航空航天等領域。(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ⅡA族。(2)金屬性強于。①用原子結構解釋原因:和位于同一周期,原子核外電子層數相同, ,原子半徑大于,失電子能力強于。②用元素金屬性的差異預測物質的性質:鎂和鋁分別與水反應,更易置換出的是 。(3)在元素周期表中,硒()位于第4周期,與同主族。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測及其化合物的某些性質。①畫出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②Se的最外層電子數為 。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原子半徑:b.非金屬性: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三、解答題29.某小組同學探究與溶液的反應。(1)依據碘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具有 (填“氧化性”或“還原性”)。(2)實驗1:向盛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5滴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為黃色,有氣泡產生。①依據溶液變為黃色,小組同學推測該反應有生成。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觀察到 ,證實了上述推測。②實驗中產生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該氣體為 。(3)針對實驗1中產生氣泡的現象進行分析,設計并完成實驗2.查閱資料:能促進分解。實驗序號 操作 試劑a 試劑b 現象2-1 水 5滴30%溶液 無氣泡產生2-2 溶液 5滴30%溶液 無氣泡產生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填序號)。a.實驗2-1說明,無,其他條件與實驗1相同時,無明顯分解b.實驗2-2可排除實驗1中對分解的影響c.上述實驗可證明,加入能促進分解②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4)綜合以上實驗,與溶液反應時,的作用有 。參考答案1.D2.B3.A4.B5.D6.B7.B8.A9.C10.B11.D12.A13.A14.C15.A16.C17.A18.B19.C20.C21.C22.D23.D24.A25.B26.(1)食品甜味劑(2)化學變化(3) 是 是 是(4)提高果糖產率和工業應用價值27.(1)(2) 碳碳雙鍵 ab 乙烯 i28.(1)三(2) Mg的核電荷數比Al小 Mg(3) 6 abc29.(1)還原性(2) 溶液變藍色 氧氣(3) abc(4)還原劑、催化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