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下學期期末第一次模擬地理試題使用時間:2025 年 6 月 25 日一、單選題某觀測小組在當地以星空觀測為主題,開展地理研學活動,在準備的星空圖上標識了 不同季節太陽的位置(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觀測發現,某夜晚 23:54 天琴座位于天頂附近,則第 2 天出現在同一位置的時刻是 ( )A .23:50 B .23:54 C .23:56 D .23:582 .圖所示太陽視運動方向和周期是 ( )①自東向西 ②自西向東 ③1恒星年 ④1 回歸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印尼穿越流(ITF)調控著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間熱量和水體的交換。研究表明印尼穿 越流強度年際變化與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密切相關。下圖為ITF 路徑示意圖。圖中甲海區 受氣壓帶、風帶移動的影響,每年鹽度會出現周期性變化。完成下面小題。3 . 甲海區出現鹽度降低的月份及影響因素分別是 ( )A .12 月至次年 3 月 西北季風 B .6 月至 9 月 西北季風C .12 月至次年 3 月 東南季風 D .6 月至 9 月 東南季風4 .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 ( )A .ITF 增加了印度洋的蒸發量,提升大氣中的水汽含量B .ITF 暖水輸送減少,導致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降水減少試卷第 1頁,共 6頁C .ITF 增加了太平洋西部的暖水量,使該區域蒸發加強D .ITF 削弱了太平洋西部的暖水流,使東南亞降水減少正確讀取地質圖,對于研究某區域的地質構造,以及在隧道等重要路線選擇上,都有 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下圖為某地地質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該地區經歷的地質過程是 ( )A .褶皺隆升-巖漿活動-固結成巖-斷層錯位 B .固結成巖-斷層錯位-褶皺隆升-巖漿活動C .固結成巖-褶皺隆升-巖漿活動-斷層錯位 D .巖漿活動-褶皺隆升-斷層錯位-固結成巖6 .圖中隧道 ( )①存在滲水隱患 ②穿越背斜軸部 ③多次跨越河流 ④穿越向斜軸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如下圖,蒙蒂塞洛水壩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納帕縣,因其巨大的環形泄洪通道類 似于藍洞而成為美國著名的水壩。光榮洞為蒙蒂塞洛水壩的樞紐開關,當光榮洞開啟時,其 每秒的出水量可達 1370 立方米,就會出現壯觀的“藍洞吸水”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 .光榮洞樞紐開關開啟的季節及原因 ( )A .冬季下泄多余水量 B .冬季保證下游航運C .夏季排渾減少泥沙 D .夏季吸引游客觀光試卷第 2頁,共 6頁8 .加利福尼亞州西部海岸夏季多霧, 日出后沿岸海霧逐漸飄向內陸,主要原因是 ( )A .空氣對流開始 B .盛行西風影響C .地面逆溫現象消散 D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9 .蒙蒂塞洛水壩設計環形泄洪通道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水壩的儲水量 B . 減少泄洪對水壩的沖擊力C .提高水壩整體的美觀性 D .提高水壩的發電能力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制造業轉移出現新的變化。下圖為我國不同行業制造業轉移指數 圖,縱坐標表示 2022 年轉移指數(正值為轉出, 負值為轉入),橫坐標表示 2022 年與 2015 年轉移指數差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影響我國制造業向境外轉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原料 B .成本 C .交通 D .設備11.與 2015 年相比,2022 年向國內轉移且趨勢加快的是 ( )A .信息制造業 B .金屬制造業 C .食品制造業 D .電子設備制造業12 .我國制造業轉移出現的變化,有利于 ( )A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B .優化外商投資環境C .提高產業技術水平 D .增加行業就業崗位“融城化”是指城市郊區與中心城區融合發展的過程;“同城化”是相鄰城市之間跨邊界 發展的過程;“一體化”是指中心城區與郊區、相鄰城市間、城市與區域內其它城市間形成的 區域發展聯合體。研究表明,高鐵的線路、站點等的合理布局及運營有助于推動區域城市的 融城化、同城化和一體化發展。下圖示意我國某大城市高鐵站點“一城多站”的空間組織模式。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試卷第3頁,共 6頁13 .城市高鐵站點“一城多站”的空間組織模式,可直接推動城市的 ( )①融城化發展②同城化發展③一體化發展④郊區城鎮化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4 .城際高鐵促進了沿線城市的同城化發展,主要是因為其有利于 ( )A .提升公共服務共享水平 B .擴大跨城出行人員規模C .加強城郊交通互聯能力 D .加快跨城貨運運輸速度15 .為促進區域城市一體化發展, 目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優化高鐵運行頻次 B .建設更多高鐵站點C .加快高鐵運行速度 D .降低高鐵運行成本試卷第 4頁,共 6頁二、綜合題(55 分)16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鋒面霧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面附近,多與鋒面弱降水相伴而生。圖 9 示意貴 陽市某年 1 月 18 日至 20 日鋒面霧發生前后某氣象站觀測的近地面氣象要素變化。(1) 說明貴陽冬季多發生鋒面霧的原因。(4 分)(2) 分析風對第二次鋒面霧形成和消散的影響。(8 分)試卷第5頁,共 6頁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海水性質的水平分布與垂直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大西洋局部海域的風速、 風向以及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值區。(1) 營養鹽是影響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之一。A 、B 兩海區營養鹽含量均較高,但主 導因素不同。分別指出導致 A 、B 兩海區營養鹽含量較高的主導因素。(4 分)(2)溶解氧是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水體中的氧氣。下圖示意該海域沿 23°S 緯線局部斷面溶解氧 濃度的垂直變化。說明該斷面底層海水溶解氧濃度低的主要原因。(6 分)(3)某科研團隊研究發現,全球變暖會導致該海域23 °S 附近海區信風增強,信風增強可能 引起表層海水溶解氧濃度變化。從信風增強角度,推測該海區表層海水溶解氧濃度的可能變 化,并說明理由。(4 分)試卷第6頁,共 6頁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季風強弱受大氣環流和地形的共同影響,河谷地區影響更為明顯。下圖為我 國局部地區略圖。材料二:朱鹮是一種留鳥(不隨季節遷徙的鳥類), 以魚類、兩棲類及昆蟲為食。主 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帶,尤其是那些靠近河湖、濕地及稻田的幽靜之處,通常在樹上 筑巢。為保護這一珍稀物種,我國在漢中北側秦嶺南坡建有自然保護區。(1) 圖示區域河流眾多,但其水運量在我國內河運輸中占比較低,簡述其原因。(3 分)(2) 在漢中北側秦嶺南坡建設朱鹮自然保護區,試從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說明其原因。 (6分)(3) 分析地形對漢水谷地冬、夏季風強度的影響。(6 分)試卷第 7頁,共 2頁19 .(2025·山東·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日本和歌山縣某地區山地陡峭、土壤貧瘠。大約四百年前,人們開始嘗試在山坡上種 植青梅。經過長期發展,當地逐漸形成了穩定的集種植、加工、旅游等為一體的青梅復合生 產系統(下圖)。當地青梅有早、中、晚熟等品種,普遍具有皮薄、肉多、核小等優良特性, 年產量占日本的一半。農戶除出售鮮梅外,還將青梅加工成梅干等初級產品,并依托梅林開 展賞花、采摘等活動。青梅復合生產系統為當地農戶帶來了穩定收入。(1) 說明梅樹下草本植物、喬灌混交林對梅林土壤養分維持所起的作用。(6 分)(2)說明當地農戶通過青梅復合生產系統能夠獲得穩定收入的原因。(8 分)試卷第 8頁,共 2頁《地理選擇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A B C A A D B B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D C D B A16.(1)貴陽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 冬季來自南方的暖濕 氣流也較豐富,易形成鋒面;云 貴高原地形復雜,冷空氣 受地形阻滯,鋒面移動緩慢 。(2)第二次鋒面霧形成前,風力較小;利于水汽在鋒面 附近聚集,不易擴散;第二次鋒面霧 形成后,風力增大; 霧中的小水滴被吹散,加速水汽的蒸發和擴散。。17 .(1)A 海區:剛果河入海攜帶豐富的陸源營養鹽類。 B 海區:東南信風為離岸風,驅動上升流帶來營養物質。(2)底層海水無法直接接納大氣中氧氣的溶解補充;深水區光照弱,綠色植物少,光合作用 合成的氧氣少;海底沉積物較厚,海洋生物殘骸和有機碎屑較多,分解消耗溶解氧;表層水 溫高,密度小,水體分層顯著,表層海水和深層海水交換弱。(3)變化:溶解氧濃度增大。理由:離岸風增強,深層海水上泛,帶來豐富營養物質,浮游植物繁盛,光合作用增強;上 升流為表層海水降溫,溫度越低,海水溶解氧氣的能力越高;風速增大,海水流動性增強, 有利于海水與大氣交換,吸納大氣中的溶解氧。18.(1)①水量小\水位季節變化大\河流流速快;②水運條件較差;③經濟水平較低\水運需求 量小:④該區域范圍小,水運量小:⑤我國幅員遼闊,大河眾多,水運條件好,水運量大。(2)①氣候濕潤,降水豐富;②北部山地阻擋冬季風,冬季溫和;利于安全過冬;③區內河 湖濕地多,食物來源多;④多山地丘陵,生存空間大;⑤森林覆蓋率高,利于筑巢,朱鹮生 活數量多。(3)①夏季為東南季風,河谷開口向東南;②利于夏季風進入,形成峽管效應;③夏季風增 強;④北部秦嶺東西走向;⑤冬季風受秦嶺阻擋,風力減弱。19 .(1)草本植物作用:固氮作用:部分草本植物具有固氮能力,可增加土壤氮含量。減少 水土流失:草本根系可固定表層土壤,減少養分流失。凋落物分解:草本植物凋落物分解后 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喬灌混交林作用:養分循環:喬木根系較深,可將深層養分帶到表層。遮蔭保濕:減少水分 蒸發,維持土壤濕度,促進養分分解。生物多樣性:不同植物種類帶來多樣化的凋落物,豐 富土壤養分來源。防風固土:減少風蝕和水蝕造成的養分流失(2)早、中、晚熟品種延長供應期;加工產品附加值更高;賞花、采摘等旅游收入增加;多 元化經營分散單一產品市場風險;優質品種(皮薄、肉多、核小)競爭力強,規模優勢話語 權大;復合系統維護土壤肥力,保障長期生產能力。答案第 4頁,共 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