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水市 2024 學年第二學期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監控高二化學試題卷 2025.06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8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考生須知: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寫在本試題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寫在答題紙上相應區域內,作圖時可先使用2B鉛筆,確定后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描黑,答案寫在本試題卷上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20 小題,1-10 每小題 2 分,11-20 每小題 3 分,共 5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屬于有機物的是A. 生鐵 B. 聚酰胺纖維 C. 光導纖維 D. 碳纖維硫酸鋇在醫學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統 X 射線檢查的內服藥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aSO4 屬于強電解質 B. 基態S 原子最高能級的原子軌道形狀為啞鈴形C. Ba 元素位于 p 區 D. SO 2-的空間結構是正四面體形下列表示不.正.確.的是CO2 的電子式: B. HCl 中共價鍵的電子云圖:C. NH3 的 VSEPR 模型: D. 的名稱:2,4-二甲基己烷下列物質的結構或性質比較不.正.確.的是水中的溶解度:SO2 >O3 > O2 B. 熔點:MgO > CaO > Ca(H2PO4)2C. 共價鍵的鍵能:F-F > Cl-Cl > Br-Br D. 鍵角:NO > H O > H S以乙烯為原料合成六元環狀化合物 D(C4H8O2),反應如下所示(部分試劑、產物及反應條件略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的密度小于水 B. 1mol C 與足量 Na 反應可生成 0.5molH2C. C→D 的反應類型是消去反應 D. D 的結構簡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6O2 和 18O2 互為同素異形體CH3CH2OOCCH3 和CH3COOC2H5 是同一種物質甲酸與草酸互為同系物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下列圖示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 B C D驗證產物中有丙烯 驗證酸性: HCl>H2CO3>苯酚 制備、收集乙烯 制備少量硝基苯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制得大面積單晶石墨炔,是碳材料科學的一大進步。下列關于金剛石、石墨、石墨炔的說法正確的是金剛石 石墨 石墨炔1 mol 金剛石中 C-C 鍵數目為 4NA B. 碳碳鍵鍵長:石墨>金剛石C. 三種物質的晶體類型相同 D. 石墨炔和石墨均能導電下列有機物的性質比較不.正.確.的是熔點: > B. 沸點 >C. 酸性:ClCH2COOH >CH3COOH D. 密度:CH3CH2Br > CH3CH2OH下列關于有機物檢測的說法正確的是質譜法可確定有機物的分子式用濃溴水可鑒別甲苯、乙醇、甲酸溶液和苯酚溶液紅外光譜可確定有機物的官能團和化學鍵鍵長可用新制氫氧化銅來檢驗麥芽糖是否水解桂皮中的肉桂醛( )是一種食用香料,一種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實驗室制取CH CH 時可用飽和 NaCl 溶液代替純水以減小其反應速率物質 M 可發生銀鏡反應,向氨水中逐滴加入硝酸銀溶液中即可配得銀氨溶液肉桂醛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向肉桂醛中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則證明肉桂醛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X、Y、Z、M 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 原子半徑最小,基態 Y原子最高能級的不同軌道都有電子且自旋方向相同,基態 Z 原子的 s 能級與 p 能級的電子數相等,M 原子有 2 個價電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一電離能:Z > Y簡單離子的半徑:M > ZX、Y、Z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為共價化合物化學鍵中離子鍵成分的百分數:MZ>MX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酸性條件下,苯酚與甲醛反應生成網狀結構的酚醛樹脂油酸甘油酯屬于高分子化合物,與堿反應稱為皂化反應纖維素在一定條件下可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得到醋酸纖維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產生沉淀,加水后沉淀可溶解有關脂肪烴的結構或性質說法正確的是乙炔、丙炔和 2-丁炔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在同一條直線上,均能發生加成反應2-甲基-2-丁烯存在順反異構體,它們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基本相同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褪色,反應類型相同直鏈烷烴分子中的碳原子在一條直線上,既含有極性鍵又含有非極性鍵某實驗小組提取青蒿素的實驗流程如圖。青蒿素為無色針狀晶體,熔點 156~157 ℃,易溶于丙酮、氯仿和乙醚,在水中幾乎不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粉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與乙醚的接觸面積,提高浸取率操作Ⅰ加入乙醚,操作Ⅱ分離出乙醚,乙醚起化劑作用操作Ⅱ中提取液經過蒸餾后可得青蒿素粗品操作Ⅲ中提高固體青蒿素的純度一般采用重結晶法靶向藥物能夠識別腫瘤細胞的特征性位點,殺滅腫瘤細胞效果好,且毒副作用小。靶向藥物 M 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M 的分子式為 C15H10O41 mol M 最多可與 3 mol NaOH 發生反應M 中碳原子雜化方式均為 sp2M 可以發生取代、氧化、加成反應在堿性溶液中,縮二脲( )可以與 Cu2+形成紫色配離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縮二脲在酸或堿存在并加熱的條件下可以發生水解反應基態 N 原子的軌道表示式是縮二脲中與水分子形成氫鍵的原子有 N、O、H縮二脲中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大小順序為 N>O>C>H 18.乙烯與溴的反應機理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碳碳雙鍵上電子云密度較大,吸引帶正電的粒子乙烯與 Br2 的 CCl4 溶液反應,產物僅有 A乙烯與溴水反應后不分層,說明以產物 B 為主乙烯通入溴水和NaCl 的混合溶液中,可得產物BrCH2CH2OH、BrCH2CH2Cl、ClCH2CH2Cl在某化劑作用下由 CH4 和 CO2 合成 CH3COOH 的反應歷程如圖:化劑用字母“M”表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①→②的過程中放出能量,并形成 C-C 鍵選擇性活化可表示為:CH4 + M → M-CH3 + H*(“*”表示被吸附)CH4 在化劑表面斷鍵更容易,使反應平衡常數增大總反應的方程式為:下列實驗探究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A 向 2 支分別盛有 2mL 苯和 2mL 甲苯的試管中各加入幾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用力振蕩,觀察現象 探究有機物中基團間的相互作用B 用 pH 計測 0.1mol/LCH3COONa 溶液與 0.1mol/LNaCN 溶液,得 pH 分別為 8.9、11.1 Ka(CH3COOH)> Ka(HCN)C 向試管中滴入幾滴 1﹣溴丁烷,再加入 2mL5%NaOH 溶液,振蕩后加熱,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靜置。取數滴水層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幾滴 2%AgNO3 溶液,觀察現象 檢驗 1﹣溴丁烷中的溴元素D 以 Zn、Fe 為電極,以酸化的 3%NaCl 溶液作電解質溶液,連接成原電池裝置。過一段時間,從 Fe 電極區域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滴入 2 滴 K3[Fe(CN)6]溶液,觀察現象 探究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5 小題,共 50 分)21.(8 分)某粗品 CCl4 中溶有一定量的 CS2,試劑 a 為 KOH、H2O 和 CH3CH2OH 混合液,用于除去 CS2。制備干燥純凈的 CCl4 的流程如圖所示:從分子結構角度解釋 CS2 能溶于 CCl4 的原因是 ▲ 。步驟ⅱ的目的是除去 CCl4 中的大量乙醇,該步驟用到的分離提純方法是 ▲ 。步驟ⅲ中,CaCl2 中的 Ca2+可以與 H2O、乙醇形成配位鍵,其中配原子是 ▲ 。常溫下 CCl4 與 H2O 幾乎不反應,SiCl4 遇 H2O 迅速反應生成 H4SiO4 和 HCl,請從原子結構和化學鍵的角度解釋 SiCl4 易水解的原因 ▲ 。22.(10 分)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種元素 A、B、E、F,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 的基態原子價層電子排布為 nsnnpn;B 的基態原子 2p 能級有 3 個單電子;E2+的 3d 軌道中有 10 個電子;F 單質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最末位。寫出基態 E 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 ▲ 。AB 形成的 AB-常作為配位化合物中的配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B-與 F+形成配位鍵時,A 原子的配位能力強于 B 原子E(AB)42-中 E 的配位數為 4,1 mol 該離子中σ 鍵與π鍵的數目之比為 1:1A 單質的熔點一定大于同族其他元素的單質A 與氧元素 1:1 形成的化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B 的單質 B2(3)B 元素的兩種氫化物 BH3 和 B2H4,堿性更弱的是 ▲ (寫化學式),理由是 ▲ 。(4)A 元素的某種氧化物的晶胞如圖所示。 該氧化物在晶胞中的配位數為 ▲ ;冰的配位數小于該晶體,試解釋原因 ▲23.(10 分)我國是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國,2025 年將迎來首批大規模鋰離子電池退役高峰。某科研小組利用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為 LiFePO4)回收 FePO4和含 Li 化合物,并用于再生 LiFePO4。流程如圖:已知:①氣體 A 可以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②一定條件下, LiFePO4、Li1-xFePO4、FePO4 三種物質可相互轉化,晶胞結構如下圖;③Ksp(LiOH)=6.9×10-2,Ksp(Li2CO3)=8.6×10-4請回答:LiFePO4 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 ,氣體 A 主要成分是 ▲ 。O2 氣氛的目的是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NH4)2SO4 可用(NH4)2CO3 或 NH4NO3 替代飽和碳酸鈉溶液呈堿性,產物 C 為 LiOHLiFePO4 中 PO43-與 Li+的相互作用弱,有利于回收 FePO4 和含 Li 化合物磷酸鐵鋰晶胞穩定性好,Li+的嵌入和脫出對晶胞體積的影響不大(4)1 mol 圖(b)Li1-xFePO4 晶胞完全轉化為圖(c)FePO4 晶胞,轉移電子數為 ▲ 。寫出步驟ⅳ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24.(10 分)為探究銅片在不同試劑中的“溶解”,某小組進行如下 4 組實驗:實驗編號 銅片質量/g 試劑及用量 現象1 號 0.5 30% H2O2 50mL、 蒸餾水 8mL 10 h 后,溶液變為淺藍色,銅片表面附著藍色沉淀2 號 0.5 30% H2O2 50mL、 5mol·L-1 H2SO4 8mL 開始銅片表面有氣泡生成(先慢后快),40 min后,形成明顯的藍色 CuSO4 溶液,銅片表面光亮3 號 0.5 30% H2O2 50mL、 5mol·L-1 氨水 8mL 立即產生大量氣泡,形成深藍色溶液,銅片表面附著少量藍色沉淀4 號 0.5 30% H2O2 50mL、 5mol·L-1 氨水 8mL 和適量試劑 X 立即產生大量氣泡,形成深藍色溶液,銅片表面仍光亮請回答:(1)1 號實驗和 3 號實驗中藍色沉淀成分的化學式可能是 ▲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2 號實驗相比 1 號實驗反應快,是因為 H2SO4 溶液溶解了藍色沉淀2 號實驗中產生氣泡先慢后快,可推測生成物 Cu2+可以化 H2O2 分解產生 O2往深藍色溶液中滴加適量蒸餾水,并用玻璃棒摩擦試管內壁,能得到深藍色的晶體4 號實驗相比 3 號實驗反應快,是因為加入了試劑 X,它可能是(NH4)2SO4 固體相比 2 號實驗,3 號和 4 號實驗銅片“溶解”更快且均得到深藍色溶液,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測定銅氨溶液中銅元素的含量,可采用如下方法:移取 500 mL 銅氨溶液于錐形瓶中,滴加稀 H2SO4,調節溶液的 pH 為 3-4加入適當過量的 KI 溶液,并加入 3 mL 0.5%淀粉溶液( 2Cu2+ +4I- =2CuI +I2 );用 0.1000 mol·L-1 Na2S2O3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液體積為 5.80 mL(I2+2S2O32-=2I-+S4O62-)。①iii 中滴定至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為 ▲ 。②該銅氨溶液中銅元素的含量為 ▲ g·mL-1(保留兩位有效數字)。25.(12 分)有機物 G 是從滿山紅及其他杜鵑屬植物中提取的一種具有祛痰功效藥物,可通過以下路線合成:已知:① + +HCl②醛和酮也能發生羥醛縮合反應:請回答:化合物 A 的結構簡式是 ▲ ,C 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是 ▲E→F 的化學方程式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C 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1H-NMR 譜顯示化合物 D 中有 4 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C→D 的反應方程式為: +3NO -+3H+→ +3N2+3H2OD→E 過程中 AlCl3 中 Al 有空軌道,與 Cl 形成配位鍵,促使 X 中的碳氯鍵斷裂芳香族化合物 M 是 E 的同分異構體,寫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 M 的結構簡式▲ 。①包含─OOCH 片段;②苯環上有 3 個取代基且互為間位,其中兩個為酚羥基以化合物 X、苯酚和乙醛原料,設計一種制 的合成路線(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 ▲麗水市 2024 學年第二學期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監控高二化學評分標準 2025.06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0 小題,1~10 題每小題 2 分,11~20 題每小題 3 分,共 50 分。每個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C D B D D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C A B B D D C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5 小題,共 50 分)答案:CS2 和 CCl4 均為非極性分子,相似相溶,CS2 能溶于 CCl4(2 分)萃取、分液(2 分)(3)O(氧原子) (2 分)(4) Si 有 3d 空軌道,可以接受水分子中氧的孤對電子;Si-Cl 鍵極性較強,易斷裂。(2 分)答案:(1)3d104s2(1 分)(2)C(2 分)N2H4 (1 分)-NH2 為吸電子基,使氮原子上電子云密度降低,吸引質子能力下降(2 分)(4)12 (2 分)冰晶體中水分子間存在氫鍵,氫鍵具有方向性(2 分) (1)+2 (1 分) NH3(1 分)提供氧化氛圍,使得 LiFePO4 中的鐵被充分氧化(2 分)CD(2 分)(4)3.25NA(2 分)(5) (2 分) (1)Cu(OH)2 (2 分)AB(2 分)(3)Cu + H2O2 + 4NH3·H2O = [Cu(NH3)4](OH)2 + 4H2O (2 分) ①滴定至終點時,I2 被消耗完,故顏色變化為藍色到無色(2 分)②由已知兩個方程可知,比例關系為 2Cu2+ ∽ I2 ∽ 2S2O32-,0.1000mol.L-1Na2S2O3 溶液消耗 5.8mL,則 500mL 溶液中 n(Cu2+)=0.1 mol.L-1ⅹ5.8ⅹ10-3L=5.8ⅹ10-4 mol,銅元素含量為n Cu2 64 g mol 1 500 mL 7.4 10 5 g mL 1。(2 分)【答案】(1) (1 分) 氨基 (1 分)(2) (2 分)BCD (2 分) (3 分)(寫對 2 個得 1 分,3 個得 2 分,4 個得 3 分) (3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