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溝湖學校、湖西學校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溝湖學校、湖西學校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溝湖學校、湖西學校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題
1.(2025·潮南模擬)《天工開物》中描述以竹為原料造紙的過程如圖所示,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①砍竹備料 ②加堿蒸煮 ③撈紙 ④壓紙 ⑤烘干
A.① B.②⑤ C.③ D.④
【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故①砍竹備料、③撈紙、④壓紙過程中均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而②加堿蒸煮、⑤烘干過程中均涉及燃燒提供熱量,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均屬于化學變化。故通過分析涉及化學變化的是②⑤。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
2.(2025·潮南模擬)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托盤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碼的使用原則,氫氧化鈉固體具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取用液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標簽對準手心,量筒微微傾斜,量筒口緊挨試劑瓶口,使液體緩緩倒入,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藥品時,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應用酒精燈外焰進行加熱,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方,試管微微傾斜與水平桌面約成角,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天平稱量固體物質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使用原則,稱量有腐蝕性固體時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來解答;
B、根據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標簽對準手心,量筒口緊挨試劑瓶口來解答;
C、根據用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來解答;
D、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與桌面約成角,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方并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來解答。
3.(2025·潮南模擬)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礎物質。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A.土豆 B.菠菜
C.雞蛋 D.面包
【答案】C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
【解析】【解答】A、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不符合題意;
B、菠菜中富含維生素,不符合題意;
C、雞蛋中富含蛋白質,符合題意;
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油脂,而雞蛋、牛奶、豆腐、魚等富含蛋白質來解答。
4.(2025·潮南模擬)常見食物pH的近似值范圍如表
常見食物 橘子汁 泡菜 酸牛奶 雞蛋清
pH(近似值) 3.0 4.0 3.2 3.6 6.3 6.6 7.6~8.0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雞蛋清顯堿性 B.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強
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D.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泡菜
【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雞蛋清的pH范圍是7.6 8.0,大于7,溶液呈堿性,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pH小于7的范圍內,pH值越小,酸性越強;橘子汁的pH范圍是3.0 4.0,酸牛奶的pH范圍是6.3 6.6,橘子汁的pH小于酸牛奶的pH,故橘子汁比酸牛奶的酸性強,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橘子汁的pH范圍是3.0 4.0,小于7,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故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泡菜的pH范圍是3.2 3.6,小于7,呈酸性,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酸性食物,故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泡菜,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在pH小于7的范圍內pH值越小酸性越強,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變紅色;pH值大于7溶液呈堿性,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來解答。
5.(2025·潮南模擬)水在化學實驗中有多種用途,對下列實驗中水的作用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 D
實驗裝置
作用 刻度管中的水:作溶劑 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空氣中的含量 集氣瓶中的水: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瓶底炸裂 集氣瓶中先裝滿的水:排盡瓶中空氣、便于觀察何時集滿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電解水實驗
【解析】【解答】A、該裝置為電解水裝置,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因此刻度管中的水做反應物,不是溶劑,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量筒中的水可以通過水的體積的變化得出空氣中O2的含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集氣瓶中的水是為了冷卻濺落的熔融物,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瓶底炸裂,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排水法收集氧氣,集氣瓶中先裝滿的水是為了排凈瓶內空氣并便于觀察氧氣何時集滿,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電解水實驗中的水是反應物,紅磷燃燒測定空氣體積分數時的量筒中的水是測定氧氣的體積,鐵燃燒實驗中的水是吸熱防止集氣瓶受熱而炸裂事件,排水法收集時的水是便于觀察何時集滿氧氣來解答。
6.(2025·潮南模擬)“艾葉香,香滿堂;粽子香,香廚房?!睋芯?,粽子的香味來源于粽葉中含有的對乙烯基苯酚(化學式為C8H8O),下列有關對乙烯基苯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對乙烯基苯酚由三種元素組成
B.對乙烯基苯酚中質量分數最高的是碳元素
C.對乙烯基苯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8:8:1
D.1個對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
【答案】C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根據對乙烯基苯酚的化學式可知,對乙烯基苯酚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故A不符合題意;
B.對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可見對乙烯基苯酚中質量分數最高的是碳元素,故B不符合題意;
C.對乙烯基苯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8):(16×1)=12:1:2,故C符合題意;
D.根據對乙烯基苯酚的化學式可知,1個對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某原子的個數,而不是元素的質量。
7.(2025·潮南模擬)要配制溶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
B.將固體放入小燒杯中,用托盤天平稱取
C.將試紙伸入溶液中測得
D.的溶液加入水稀釋得到溶液
【答案】B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溶液需要水的體積為,則需選擇接近所量液體體積稍大的量筒規格的量筒來量取液體,故應用量筒量取水,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配制溶液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故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而氫氧化鈉固體具有腐蝕性,應放入小燒杯中稱量,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由于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與水的密度不同,所以10mL2%的NaOH溶液與10mL水的質量不同,則稀釋后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是1%,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以及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操作步驟是:計算、稱固體、量液體,裝瓶貼標簽;而溶質的質量等于溶液乘以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量取液體選擇量筒規格是所量液體體積稍大的量筒,天平測量有腐蝕性固體時放于玻璃器皿中稱量;溶液pH值的測定是將用玻璃棒蘸去待測溶液滴于pH試紙上,過一會兒與標準紙色卡進行對比讀數來解答。
8.(2025·潮南模擬)為慶祝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聯合國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對相關信息敘述正確的是( ?。?br/>A.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01g
B.鋁原子的核內中子數一定為13
C.碳、鋁、硅三種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
D.鋁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答案】D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01,國際單位是“1”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鋁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3,在原子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是原子的相對質量,故鋁原子的核內中子數是,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鋁元素是金屬元素,碳、硅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鋁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行,鋁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1”,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表示元素的周期數,在原子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等于原子的相對質量來解答。
9.(2025·潮南模擬)下列有關燃料和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可再生能源
B.氫氣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
C.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檔案室發生火災時,適宜選用干粉滅火器
【答案】B
【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均屬于不可再生能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氫氣燃燒生成水,產物無污染,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用水能夠滅火,是因為水蒸發時吸收熱量,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檔案室發生火災時,可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因為不會留下殘留物質而使資料被破壞,不可以使用干粉滅火器,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氣,均是不可再生能源來解答;
B、根據氫氣具有可燃性,燃燒產物是水對環境無污染,是人類的理想能源來解答;
C、根據滅火的原理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降溫到著火點以下來解答;
D、根據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和精密儀器不會造成損害來解答。
10.(2025·潮南模擬)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兩個鈣離子:2Ca+2
B.氧化鋁:AlO
C.兩個氫原子:H2
D.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
【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前,正負符號后,帶1個電荷時1省略;離子符號前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故2個鈣離子可表示為2Ca2+,故化學用語表達錯誤,不符合題意;
B、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而氧化鋁是由顯+3價的鋁元素和顯-2價的氧元素組成的氧化物,則氧化鋁的化學式為Al2O3,該化學用語錯誤,不符合題意;
C、2個氫原子表示為2H,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D、過氧化氫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1價,故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可表示為 ,該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右上方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11.(2025·潮南模擬)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下列試劑不能選用的是
A.MgSO4溶液 B.ZnSO4溶液 C.CuSO4溶液 D.稀鹽酸
【答案】A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銅、鋅都不能與硫酸鎂溶液反應,說明銅、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鎂弱,不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符合題意;
B、銅不能與硫酸鋅溶液反應,說明鋅活動性強于銅,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C、鋅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D、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銅不能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即鋅>H>銅,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強者置換弱者,鎂比鋅活潑,鋅比氫活潑,氫比銅活潑來解答。
12.(2025·潮南模擬)用粗鹽配制的溶液中含有少量。根據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a點的溶液升溫至,仍為飽和溶液
B.將溶液蒸發結晶,可得到較純的
C.溶解度:
D.b點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答案】B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a點溶液升溫至t2 ℃,硫酸鎂溶解度增大,溶液會變為不飽和溶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硫酸鎂溶解度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蒸發結晶時氯化鈉結晶析出,硫酸鎂因量少且溶解度變化特點不易析出,可得到較純的NaCl,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溶解度大小與溫度有關,不指明溫度無法比較MgSO4和NaCl溶解度大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b點MgSO4溶解度為60g,根據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知:,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可以恒溫蒸發溶劑結晶,硫酸鎂在小于范圍內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一定溫度時的物質的溶解度以及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
13.(2025·潮南模擬)下列實驗中提供的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br/>A.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灼熱的CuO粉末
B.不需要加入其他任何試劑就能鑒別出NaOH、NaCl、HCl、FeCl3四種溶液
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加入適量鐵粉,過濾
D.鑒別NH4NO3固體和NaOH固體,可以加水溶解
【答案】C
【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灼熱CuO粉末,可以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該方案能達到目的;
B、通過觀察呈黃色的為氯化鐵溶液,將氯化鐵少量分別滴加到盛有剩余三種溶液少量的試管中,出現紅褐色沉淀的是氫氧化鈉溶液,取剩余溶液中的一種滴加到紅褐色沉淀中,若沉淀消失,加入的是鹽酸,另一剩余是氯化鈉,可以鑒別,該方案能達到目的;
C、CuCl2溶液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加入適量鐵粉,不會除去FeCl2,除去的是CuCl2,該方案不能達到目的;
D、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加水溶解可鑒別NH4NO3固體和NaOH固體,該方案能達到目的。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物質分離與提純。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4.(2025·潮南模擬)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因此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同種元素的原子含有相同的質子數,因此含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元素
D.燃燒都伴隨有發光放熱現象,因此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是燃燒
【答案】A
【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元素的概念;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單質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則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推理正確,符合題意;
B、單質是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而物質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為混合物,例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混合物均是由元素組成,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
C、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統稱為元素,但含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也可能為原子和分子,如質子數為10的有一個水分子、甲烷分子、氨氣分子和氖原子,故該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
D、燃燒都伴隨有發光放熱現象,但是發光放熱現象不一定是燃燒,如燈泡通電發光放熱,該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解答;
B、根據單質的概念是由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來解答;
C、根據元素的概念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來解答;
D、根據燃燒發光放熱,電燈泡通電發光放熱不是燃燒來解答。
15.(2025·潮南模擬)向盛有CuO和Cu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段時間后再逐滴加入BaCl2溶液,反應過程中燒杯中固體的質量與加入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Y段溶液質量逐漸減小
B.Y、Z兩點溶液中溶質種類相同
C.將鐵絲放入Z點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
D.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W點小于Z點
【答案】C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向盛有CuO和Cu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銅不和稀硫酸反應,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一段時間后再逐滴加入BaCl2溶液,氯化鋇和硫酸銅反應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O+H2SO4=CuSO4+H2O,BaCl2+CuSO4=BaSO4↓+CuCl2,圖示中 XY段表示稀硫酸開始和氧化銅反應固體質量減少, 而Y點表示氧化銅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固體質量不再減少;YW段表示氯化鋇開始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W點表示氯化鋇和硫酸銅恰好完全反應,硫酸鋇固體質量不再增加。
A、XY段是加入的稀硫酸開始和氧化銅發生反應,隨著加入稀硫酸質量的增加,氧化銅固體質量逐漸減少,溶液質量應該增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Y點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固體質量不再減少,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銅;Z點表示滴加的氯化鋇溶液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鋇,此時沉淀質量增加,Z點溶液中的溶質有未反應完的硫酸銅和生成的氯化銅,因此Y、Z兩點溶液中溶質種類不相同,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Z點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銅和氯化銅,由于鐵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銅,因此可以把銅溶液中的銅置換出來,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紅色固體為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氧化銅中的銅元素在Y點已全部轉化為硫酸銅,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Z點溶液中含銅的溶質有硫酸銅、氯化銅;W點溶液中含銅的溶質為氯化銅,根據質量守恒定律,Z點和W點溶液中的銅元素均來自氧化銅,氧化銅的質量是一定的,即銅元素質量也是一定的,則W點和Z點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相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銅不和硫酸反應;硫酸銅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解答。
16.(2025·潮南模擬)實現“雙碳”目標,國家和個人都要努力。為達成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還要增加二氧化碳的封存和吸收。
(1)“碳”減排:
①人們利用化石燃料燃燒來獲取能量,化石燃料屬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由于化石燃料中都含有   ,所以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②開發新能源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有效減少的排放。氫能源是新能源之一,單質硼(化學式為B)可與物質X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取氫氣,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   。除氫能源之外,請再列舉出一種新能源:   。
(2)“碳”封存(地質封存):將二氧化碳氣體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然后壓入地下玄武巖中、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氣體能被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的原因是   。
(3)“碳”捕捉:用溶液噴淋“捕捉”空氣中的,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碳”轉化:我國科學家使用納米纖維作催化劑實現了到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轉化。
【答案】(1)不可再生;碳元素;;太陽能(或風能等)
(2)分子間存在著間隔,受壓時,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
(3)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
【解析】【解答】(1)①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使用后短期內不能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化石燃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和種類不變,而該反應方程式中反應后有2個B、12個H、6個O,反應前有2個B,相差12個H和6個O,則1個X中含有2個H和1個O,故X的化學式為H2O;除氫能源之外的新能源還有太陽能(或風能等);
(2)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氣體能被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的原因是分子間存在著間隔,受壓時,分子之間的間隔變??;
(3)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的方程式為。
【分析】(1)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氣,均是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中均含有碳元素,燃燒產生均有二氧化碳;化學變化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朝夕能來解答;
(2)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有質量且很?。煌N分子氣態時間隔最大來解答;
(3)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來解答。
(1)①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使用后短期內不能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由于化石燃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和種類不變,反應后有2個B、12個H、6個O,反應前有2個B,相差12個H和6個O,則1個X中含有2個H和1個O,即X的化學式為H2O;
除氫能源之外,新能源還有太陽能(或風能等);
(2)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氣體能被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的原因是分子間存在著間隔,受壓時,分子之間的間隔變??;
(3)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17.(2025·潮南模擬)材料一:胃酸指胃液中分泌的鹽酸。胃持續分泌胃酸,且呈晝夜變化,入睡后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胃酸(的鹽酸),能殺死食物里的細菌,確保胃和腸道的安全,同時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幫助消化,若胃酸分泌過高,對胃黏膜具有侵蝕作用,引起胃的炎癥或潰病,治療胃酸過多主要是抗酸藥,能直接與胃酸反應,常見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氧化鎂、氫氧化鎂和碳酸鈣等。胃潰病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材料二: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健康狀況與其體液酸堿度有著極密切的關系。一般而言,體質強健的人,其體液始終保持弱堿性。正常人體血漿為。人體胃液擔負著食物的消化,為。當氧氣充足時,人體攝取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會被徹底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時,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會引起血漿的略有改變。身體的調節系統就可以進行酸堿性的調節來保持酸堿平衡,只有這樣身體才會健康,但是如果人們身體長期有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那身體就會出現酸性變化。可以多吃些偏堿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蘇打餅干等進行調節。
依據文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取少量胃液樣品,加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變   色。
(2)上述幾種抗酸藥,胃潰瘍患者不宜服用的有   和   。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適量使用碳酸鈣可治療胃酸過多,同時還可為人體補充微量元素鈣
B.在使用抗酸藥時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胃酸能幫助人體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越小越有利于人體健康
(4)測定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   。
(5)正常人體血漿呈  ?。ㄌ睢叭跛嵝浴被颉叭鯄A性”)。
(6)擴散到血液,血漿的會   (填“增大”或“減小”)。
(7)酸性體質可以吃   進行調節(列舉一種食物)。
【答案】(1)紅
(2)碳酸氫鈉;碳酸鈣
(3)B
(4)試紙
(5)弱堿性
(6)減小
(7)蘇打餅干(合理即可)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用鹽的用途;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鹽酸是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
(2)根據短文可知,胃潰病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而碳酸氫鈉、碳酸鈣均和胃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不宜服用碳酸氫鈉、碳酸鈣。
(3)A、碳酸鈣可作補鈣劑,但鈣為人體的常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胃酸對人體有益,使用抗酸藥用量過多對身體有害,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胃酸過多,對胃黏膜具有侵蝕作用,則不是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體健康,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測定pH值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
(5)正常人體血漿pH為7.35~7.45,大于7,顯弱堿性。
(6)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會中和堿性血液,使血液的pH減小。
(7)酸性體質可以吃偏堿性的食物進行調節,如水果、蔬菜、蘇打餅干等。
【分析】根據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鹽酸是酸能使石蕊變紅色;鹽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胃酸過多的病人需在醫生的幫助下用藥;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中和反應的應用,溶液的酸堿度用pH值表示,pH值的測定用pH試紙測定;人體中的元素有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以及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來解答。
(1)胃液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
(2)根據短文可知,胃潰病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而碳酸氫鈉、碳酸鈣均和胃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不宜服用碳酸氫鈉、碳酸鈣。
(3)A、碳酸鈣可作補鈣劑,但鈣為人體的常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胃酸對人體有益,使用抗酸藥用量過多對身體有害,該選項說法正確;
C、胃酸過多,對胃黏膜具有侵蝕作用,則不是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體健康,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4)測定pH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
(5)正常人體血漿pH為7.35~7.45,大于7,顯弱堿性。
(6)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會中和堿性血液,使血液的pH減小。
(7)酸性體質可以吃偏堿性的食物進行調節,如水果、蔬菜、蘇打餅干等。
18.(2025·潮南模擬)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C裝置中,編號①儀器的名稱是:   。
(2)以上裝置圖中共有兩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結果填在下列橫線上:   ;   。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若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ㄌ钭帜感蛱枺?。
(4)實驗室可用加熱熟石灰與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可選擇  ?。ㄌ钭帜感蛱枺┳靼l生裝置。用G裝置收集時,從b端通入,利用了   的物理性質;不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  ?。蝗绻肏裝置收集,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答案】(1)長頸漏斗
(2)A裝置的試管口應該略向下傾斜;E裝置的導管應該伸入集氣瓶底部
(3);F
(4)A;密度比空氣小;易溶于水;防止溶于水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①為長頸漏斗。
(2)A裝置為加熱固體,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E裝置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裝置,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才能將空氣排出。
(3)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方程式為:;
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且氧氣不易溶于水,則收集裝置選F。
(4)制取氨氣的反應為加熱固體的反應,則發生裝置選A;用G裝置收集氨氣時,而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應從b端通入;氨氣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氨氣易溶于水;若用H裝置來收集氨氣,則植物油的作用為防止氨氣溶于水中。
【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來解答;
(2)根據固體藥品加熱試管口稍低于試管底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入容器底部才能拍出空氣來解答;
(3)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則用排水法收集來解答;
(4)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來選擇收集裝置,E裝置中的植物油是防止氨氣溶于水生成氨水來解答。
(1)由圖可知,儀器①為長頸漏斗。
(2)A裝置為加熱固體,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E裝置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為了將瓶中空氣排出,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
(3)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且氧氣不易溶于水,則收集裝置選F。
(4)制取氨氣的反應為加熱固體的反應,發生裝置選A;
用G裝置收集氨氣時,氨氣從b端通入,說明氨氣密度比空氣??;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氣,是因為氨氣易溶于水;
氨氣易溶于水,則植物油的作用為防止氨氣溶于水中。
19.(2025·潮南模擬)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時,完成了如圖甲所示的兩個實驗。請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方案】
(1)A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r/>(2)B實驗中發生反應的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往B實驗后的廢液中滴入酚酞,發現酚酞變紅。
【提出問題】廢液中,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
(3)猜想一:可能是
猜想二:可能是
猜想三:可能是和
猜想四:可能是   
【實驗探究】
(4)①上述猜想中   一定是錯誤的;
②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根據反應現象得到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
【結論】
(5)分析乙圖像得出,   正確,加入稀鹽酸開始并未產生氣泡的原因是   。
【拓展提高】
(6)為了使以上廢液實現安全排放,你的做法:   。
【答案】;產生白色沉淀;;和;猜想二;猜想四;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A實驗中發生的反應為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可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
(3)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結合猜想一~三可知,猜想四則為和;
(4)①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一定存在氫氧化鈉,故猜想二錯誤;
(5)由圖乙可知,加入稀鹽酸,開始沒有氣體生成,是因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氯化鈉和水,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有氣體生成,是因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猜想四正確;
(6)根據結論可知,溶液中存在和,為了使以上廢液實現安全排放,應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使溶液中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完全反應。
【分析】(1)根據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
(2)根據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
(3)(4)根據化學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的成分探究,首先考慮生成物中的溶質,其次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來解答;
(5)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氯化鈉和水無現象,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有氣體生成的原因是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6)根據鹽酸和氫氧化鈉、碳酸鈉均要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
20.(2025·潮南模擬)鎢(W)是一種重要的戰略金屬,用黑鎢礦(主要含)制得金屬鎢(W)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溶液為無色;是一種不溶于水的黃色固體;難溶于水。
(1)黑鎢礦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將黑鎢礦石碾成粉末,目的是   。
(2)中W的化合價為由此可以判斷中Fe的化合價為   。
(3)壓煮器中反應R化學式為   。
(4)酸浸槽中通過操作a得到X溶液,該操作的名稱是   。
(5)還原爐中,在高溫條件下制得金屬鎢(W)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6)金屬鎢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生活中常用金屬鎢做白熾燈的燈絲,這是利用了鎢的   的性質。
【答案】(1)混合物;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2
(3)O2
(4)過濾
(5);置換反應
(6)原子;熔點高
【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反應類型的判定;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黑鎢礦的主要含FeWO4,還含有其他物質,故黑鎢礦屬于混合物;將黑鎢礦石碾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其反應更充分;
(2)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而FeWO4中W的化合價為+6,O的化合價為-2,則Fe的化合價為;
(3)在化學變化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在該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中含8個Na、4個C、4個Fe、4個W,28個O,生成物中含8個Na、4個W、4個Fe、30個O、4個C,故R的化學式為O2;
(4)酸浸槽中通過操作a得到X溶液,該操作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的過濾;
(5)在還原爐中H2與WO3發生反應得到W和水,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6)金屬鎢由鎢原子構成的;生活中常用金屬鎢做白熾燈的燈絲,這是利用了鎢的熔點高的性質。
【分析】(1)根據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就是混合物來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3)根據在化學變化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來解答;
(4)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
(5)根據氫氣和三氧化鎢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鎢和水,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
(6)根據金屬有原子構成,金屬的特性是具有延展性、導電性和傳熱性,鎢的熔點來解答。
(1)黑鎢礦的主要含FeWO4,還含有其他物質,故黑鎢礦屬于混合物;將黑鎢礦石碾成粉末,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FeWO4中W的化合價為+6,O的化合價為-2,設Fe的化合價為x,則x+6+4×(-2)=0,x=+2,故FeWO4中Fe的化合價為+2;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結合化學方程式,反應物中含8個Na、4個C、4個Fe、4個W,28個O,生成物中含8個Na、4個W、4個Fe、30個O、4個C,故R的化學式為:O2;
(4)酸浸槽中通過操作a得到X溶液,該操作的名稱是過濾,將固體和液體分離;
(5)還原爐中,H2與WO3發生反應得到W和水,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6)金屬鎢由鎢原子構成的;生活中常用金屬鎢做白熾燈的燈絲,這是利用了鎢的熔點高的性質。
21.(2025·潮南模擬)將 20g由NaCl和CaCl2組成的固體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g溶液, 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與所得沉淀的質量關系如下表:
Na2CO3溶液的質量/g 2 0 4 0 6 0 8 0 1 0 0
生成沉淀的質量/g 4 8 x 10 10
(1)x的值為 。
(2)求所加Na2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3)畫出產生沉淀與所加Na2CO3溶液質量關系的曲線圖。
【答案】(1)10;(2)21.2%;(3)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由表分析數據分析可知,加入20g碳酸鈉沉淀質量增加4g,加入80g碳酸鈉溶液最終只生成10g碳酸鈣沉淀,說明氯化鈣不足,只能生成10g沉淀。
(2)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加入20g碳酸鈉溶液完全反應可生成沉淀質量為4g,
解:設生成4g沉淀需Na2CO3質量為x
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21.2%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21.2%。
(3)由分析可得20g碳酸鈉生成4g碳酸鈣,故生成10g碳酸鈣沉淀需要50g碳酸鈉溶液,用圖表示。
【分析】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加入20克碳酸鈉溶液生成4克碳酸鈣沉淀,40克碳酸鈉生成8克沉淀,故加入60克碳酸鈉則生成12克沉淀,而依據80克碳酸鈉生成10克沉淀,則加入60克碳酸鈉只能生成10克沉淀,而碳酸鈉剩余,氯化鈣已完全反應,這時消耗碳酸鈉溶液的質量是50克;根據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的方程式中已知碳酸鈣沉淀的質量為4克來計算20克碳酸鈉溶液中的碳酸鈉的質量及質量分數來解答。
1 / 1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陳店溝湖學校、湖西學校2025年中考二?;瘜W試題
1.(2025·潮南模擬)《天工開物》中描述以竹為原料造紙的過程如圖所示,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①砍竹備料 ②加堿蒸煮 ③撈紙 ④壓紙 ⑤烘干
A.① B.②⑤ C.③ D.④
2.(2025·潮南模擬)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B.
C. D.
3.(2025·潮南模擬)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礎物質。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A.土豆 B.菠菜
C.雞蛋 D.面包
4.(2025·潮南模擬)常見食物pH的近似值范圍如表
常見食物 橘子汁 泡菜 酸牛奶 雞蛋清
pH(近似值) 3.0 4.0 3.2 3.6 6.3 6.6 7.6~8.0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雞蛋清顯堿性 B.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強
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D.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泡菜
5.(2025·潮南模擬)水在化學實驗中有多種用途,對下列實驗中水的作用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 D
實驗裝置
作用 刻度管中的水:作溶劑 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空氣中的含量 集氣瓶中的水: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瓶底炸裂 集氣瓶中先裝滿的水:排盡瓶中空氣、便于觀察何時集滿
A.A B.B C.C D.D
6.(2025·潮南模擬)“艾葉香,香滿堂;粽子香,香廚房?!睋芯?,粽子的香味來源于粽葉中含有的對乙烯基苯酚(化學式為C8H8O),下列有關對乙烯基苯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對乙烯基苯酚由三種元素組成
B.對乙烯基苯酚中質量分數最高的是碳元素
C.對乙烯基苯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8:8:1
D.1個對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
7.(2025·潮南模擬)要配制溶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
B.將固體放入小燒杯中,用托盤天平稱取
C.將試紙伸入溶液中測得
D.的溶液加入水稀釋得到溶液
8.(2025·潮南模擬)為慶祝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聯合國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對相關信息敘述正確的是( ?。?br/>A.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01g
B.鋁原子的核內中子數一定為13
C.碳、鋁、硅三種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
D.鋁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9.(2025·潮南模擬)下列有關燃料和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氣都是可再生能源
B.氫氣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
C.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檔案室發生火災時,適宜選用干粉滅火器
10.(2025·潮南模擬)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兩個鈣離子:2Ca+2
B.氧化鋁:AlO
C.兩個氫原子:H2
D.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
11.(2025·潮南模擬)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下列試劑不能選用的是
A.MgSO4溶液 B.ZnSO4溶液 C.CuSO4溶液 D.稀鹽酸
12.(2025·潮南模擬)用粗鹽配制的溶液中含有少量。根據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a點的溶液升溫至,仍為飽和溶液
B.將溶液蒸發結晶,可得到較純的
C.溶解度:
D.b點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13.(2025·潮南模擬)下列實驗中提供的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br/>A.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少量CO,可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灼熱的CuO粉末
B.不需要加入其他任何試劑就能鑒別出NaOH、NaCl、HCl、FeCl3四種溶液
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加入適量鐵粉,過濾
D.鑒別NH4NO3固體和NaOH固體,可以加水溶解
14.(2025·潮南模擬)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化學變化中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因此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同種元素的原子含有相同的質子數,因此含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元素
D.燃燒都伴隨有發光放熱現象,因此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是燃燒
15.(2025·潮南模擬)向盛有CuO和Cu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段時間后再逐滴加入BaCl2溶液,反應過程中燒杯中固體的質量與加入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Y段溶液質量逐漸減小
B.Y、Z兩點溶液中溶質種類相同
C.將鐵絲放入Z點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
D.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W點小于Z點
16.(2025·潮南模擬)實現“雙碳”目標,國家和個人都要努力。為達成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還要增加二氧化碳的封存和吸收。
(1)“碳”減排:
①人們利用化石燃料燃燒來獲取能量,化石燃料屬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由于化石燃料中都含有   ,所以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②開發新能源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有效減少的排放。氫能源是新能源之一,單質硼(化學式為B)可與物質X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取氫氣,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   。除氫能源之外,請再列舉出一種新能源:   。
(2)“碳”封存(地質封存):將二氧化碳氣體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然后壓入地下玄武巖中、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氣體能被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的原因是   。
(3)“碳”捕捉:用溶液噴淋“捕捉”空氣中的,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碳”轉化:我國科學家使用納米纖維作催化劑實現了到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轉化。
17.(2025·潮南模擬)材料一:胃酸指胃液中分泌的鹽酸。胃持續分泌胃酸,且呈晝夜變化,入睡后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胃酸(的鹽酸),能殺死食物里的細菌,確保胃和腸道的安全,同時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幫助消化,若胃酸分泌過高,對胃黏膜具有侵蝕作用,引起胃的炎癥或潰病,治療胃酸過多主要是抗酸藥,能直接與胃酸反應,常見的抗酸藥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氧化鎂、氫氧化鎂和碳酸鈣等。胃潰病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材料二: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健康狀況與其體液酸堿度有著極密切的關系。一般而言,體質強健的人,其體液始終保持弱堿性。正常人體血漿為。人體胃液擔負著食物的消化,為。當氧氣充足時,人體攝取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會被徹底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時,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會引起血漿的略有改變。身體的調節系統就可以進行酸堿性的調節來保持酸堿平衡,只有這樣身體才會健康,但是如果人們身體長期有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那身體就會出現酸性變化。可以多吃些偏堿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蘇打餅干等進行調節。
依據文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取少量胃液樣品,加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變   色。
(2)上述幾種抗酸藥,胃潰瘍患者不宜服用的有   和   。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適量使用碳酸鈣可治療胃酸過多,同時還可為人體補充微量元素鈣
B.在使用抗酸藥時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胃酸能幫助人體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越小越有利于人體健康
(4)測定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   。
(5)正常人體血漿呈   (填“弱酸性”或“弱堿性”)。
(6)擴散到血液,血漿的會  ?。ㄌ睢霸龃蟆被颉皽p小”)。
(7)酸性體質可以吃   進行調節(列舉一種食物)。
18.(2025·潮南模擬)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C裝置中,編號①儀器的名稱是:   。
(2)以上裝置圖中共有兩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找出錯誤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結果填在下列橫線上:  ??;   。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蝗粢占^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ㄌ钭帜感蛱枺?。
(4)實驗室可用加熱熟石灰與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可選擇  ?。ㄌ钭帜感蛱枺┳靼l生裝置。用G裝置收集時,從b端通入,利用了   的物理性質;不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   ;如果用H裝置收集,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19.(2025·潮南模擬)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堿的化學性質時,完成了如圖甲所示的兩個實驗。請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方案】
(1)A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B實驗中發生反應的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往B實驗后的廢液中滴入酚酞,發現酚酞變紅。
【提出問題】廢液中,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
(3)猜想一:可能是
猜想二:可能是
猜想三:可能是和
猜想四:可能是   
【實驗探究】
(4)①上述猜想中   一定是錯誤的;
②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根據反應現象得到了如圖乙所示的圖像。
【結論】
(5)分析乙圖像得出,   正確,加入稀鹽酸開始并未產生氣泡的原因是   。
【拓展提高】
(6)為了使以上廢液實現安全排放,你的做法:   。
20.(2025·潮南模擬)鎢(W)是一種重要的戰略金屬,用黑鎢礦(主要含)制得金屬鎢(W)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
已知:溶液為無色;是一種不溶于水的黃色固體;難溶于水。
(1)黑鎢礦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將黑鎢礦石碾成粉末,目的是   。
(2)中W的化合價為由此可以判斷中Fe的化合價為   。
(3)壓煮器中反應R化學式為   。
(4)酸浸槽中通過操作a得到X溶液,該操作的名稱是   。
(5)還原爐中,在高溫條件下制得金屬鎢(W)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6)金屬鎢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生活中常用金屬鎢做白熾燈的燈絲,這是利用了鎢的   的性質。
21.(2025·潮南模擬)將 20g由NaCl和CaCl2組成的固體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g溶液, 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質量與所得沉淀的質量關系如下表:
Na2CO3溶液的質量/g 2 0 4 0 6 0 8 0 1 0 0
生成沉淀的質量/g 4 8 x 10 10
(1)x的值為 。
(2)求所加Na2C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3)畫出產生沉淀與所加Na2CO3溶液質量關系的曲線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故①砍竹備料、③撈紙、④壓紙過程中均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而②加堿蒸煮、⑤烘干過程中均涉及燃燒提供熱量,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均屬于化學變化。故通過分析涉及化學變化的是②⑤。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
2.【答案】C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托盤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碼的使用原則,氫氧化鈉固體具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取用液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標簽對準手心,量筒微微傾斜,量筒口緊挨試劑瓶口,使液體緩緩倒入,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藥品時,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應用酒精燈外焰進行加熱,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方,試管微微傾斜與水平桌面約成角,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天平稱量固體物質質量時要遵循左物右碼的使用原則,稱量有腐蝕性固體時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來解答;
B、根據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標簽對準手心,量筒口緊挨試劑瓶口來解答;
C、根據用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內,以免污染滴管,從而污染藥品來解答;
D、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與桌面約成角,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方并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來解答。
3.【答案】C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
【解析】【解答】A、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不符合題意;
B、菠菜中富含維生素,不符合題意;
C、雞蛋中富含蛋白質,符合題意;
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油脂,而雞蛋、牛奶、豆腐、魚等富含蛋白質來解答。
4.【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雞蛋清的pH范圍是7.6 8.0,大于7,溶液呈堿性,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在pH小于7的范圍內,pH值越小,酸性越強;橘子汁的pH范圍是3.0 4.0,酸牛奶的pH范圍是6.3 6.6,橘子汁的pH小于酸牛奶的pH,故橘子汁比酸牛奶的酸性強,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橘子汁的pH范圍是3.0 4.0,小于7,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故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泡菜的pH范圍是3.2 3.6,小于7,呈酸性,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酸性食物,故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泡菜,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在pH小于7的范圍內pH值越小酸性越強,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變紅色;pH值大于7溶液呈堿性,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來解答。
5.【答案】A
【知識點】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電解水實驗
【解析】【解答】A、該裝置為電解水裝置,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因此刻度管中的水做反應物,不是溶劑,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量筒中的水可以通過水的體積的變化得出空氣中O2的含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集氣瓶中的水是為了冷卻濺落的熔融物,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瓶底炸裂,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排水法收集氧氣,集氣瓶中先裝滿的水是為了排凈瓶內空氣并便于觀察氧氣何時集滿,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電解水實驗中的水是反應物,紅磷燃燒測定空氣體積分數時的量筒中的水是測定氧氣的體積,鐵燃燒實驗中的水是吸熱防止集氣瓶受熱而炸裂事件,排水法收集時的水是便于觀察何時集滿氧氣來解答。
6.【答案】C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根據對乙烯基苯酚的化學式可知,對乙烯基苯酚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故A不符合題意;
B.對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可見對乙烯基苯酚中質量分數最高的是碳元素,故B不符合題意;
C.對乙烯基苯酚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8):(1×8):(16×1)=12:1:2,故C符合題意;
D.根據對乙烯基苯酚的化學式可知,1個對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某原子的個數,而不是元素的質量。
7.【答案】B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配制溶液需要水的體積為,則需選擇接近所量液體體積稍大的量筒規格的量筒來量取液體,故應用量筒量取水,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配制溶液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故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而氫氧化鈉固體具有腐蝕性,應放入小燒杯中稱量,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由于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與水的密度不同,所以10mL2%的NaOH溶液與10mL水的質量不同,則稀釋后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是1%,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以及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操作步驟是:計算、稱固體、量液體,裝瓶貼標簽;而溶質的質量等于溶液乘以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量取液體選擇量筒規格是所量液體體積稍大的量筒,天平測量有腐蝕性固體時放于玻璃器皿中稱量;溶液pH值的測定是將用玻璃棒蘸去待測溶液滴于pH試紙上,過一會兒與標準紙色卡進行對比讀數來解答。
8.【答案】D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01,國際單位是“1”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鋁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3,在原子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是原子的相對質量,故鋁原子的核內中子數是,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鋁元素是金屬元素,碳、硅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鋁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行,鋁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相對質量,國際單位是“1”,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表示元素的周期數,在原子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等于原子的相對質量來解答。
9.【答案】B
【知識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均屬于不可再生能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氫氣燃燒生成水,產物無污染,是最理想的清潔能源,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用水能夠滅火,是因為水蒸發時吸收熱量,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檔案室發生火災時,可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因為不會留下殘留物質而使資料被破壞,不可以使用干粉滅火器,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氣,均是不可再生能源來解答;
B、根據氫氣具有可燃性,燃燒產物是水對環境無污染,是人類的理想能源來解答;
C、根據滅火的原理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降溫到著火點以下來解答;
D、根據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和精密儀器不會造成損害來解答。
10.【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前,正負符號后,帶1個電荷時1省略;離子符號前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故2個鈣離子可表示為2Ca2+,故化學用語表達錯誤,不符合題意;
B、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而氧化鋁是由顯+3價的鋁元素和顯-2價的氧元素組成的氧化物,則氧化鋁的化學式為Al2O3,該化學用語錯誤,不符合題意;
C、2個氫原子表示為2H,該書寫錯誤,不符合題意;
D、過氧化氫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1價,故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可表示為 ,該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右上方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離子個數,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的化合價,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11.【答案】A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銅、鋅都不能與硫酸鎂溶液反應,說明銅、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鎂弱,不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符合題意;
B、銅不能與硫酸鋅溶液反應,說明鋅活動性強于銅,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C、鋅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D、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銅不能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銅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即鋅>H>銅,能驗證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強者置換弱者,鎂比鋅活潑,鋅比氫活潑,氫比銅活潑來解答。
12.【答案】B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a點溶液升溫至t2 ℃,硫酸鎂溶解度增大,溶液會變為不飽和溶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硫酸鎂溶解度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蒸發結晶時氯化鈉結晶析出,硫酸鎂因量少且溶解度變化特點不易析出,可得到較純的NaCl,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溶解度大小與溫度有關,不指明溫度無法比較MgSO4和NaCl溶解度大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b點MgSO4溶解度為60g,根據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知:,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可以恒溫蒸發溶劑結晶,硫酸鎂在小于范圍內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一定溫度時的物質的溶解度以及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
13.【答案】C
【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灼熱CuO粉末,可以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該方案能達到目的;
B、通過觀察呈黃色的為氯化鐵溶液,將氯化鐵少量分別滴加到盛有剩余三種溶液少量的試管中,出現紅褐色沉淀的是氫氧化鈉溶液,取剩余溶液中的一種滴加到紅褐色沉淀中,若沉淀消失,加入的是鹽酸,另一剩余是氯化鈉,可以鑒別,該方案能達到目的;
C、CuCl2溶液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加入適量鐵粉,不會除去FeCl2,除去的是CuCl2,該方案不能達到目的;
D、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加水溶解可鑒別NH4NO3固體和NaOH固體,該方案能達到目的。
故答案為:C。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物質分離與提純。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4.【答案】A
【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元素的概念;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單質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則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推理正確,符合題意;
B、單質是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而物質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為混合物,例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混合物均是由元素組成,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
C、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統稱為元素,但含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也可能為原子和分子,如質子數為10的有一個水分子、甲烷分子、氨氣分子和氖原子,故該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
D、燃燒都伴隨有發光放熱現象,但是發光放熱現象不一定是燃燒,如燈泡通電發光放熱,該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解答;
B、根據單質的概念是由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來解答;
C、根據元素的概念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來解答;
D、根據燃燒發光放熱,電燈泡通電發光放熱不是燃燒來解答。
15.【答案】C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向盛有CuO和Cu的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銅不和稀硫酸反應,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一段時間后再逐滴加入BaCl2溶液,氯化鋇和硫酸銅反應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O+H2SO4=CuSO4+H2O,BaCl2+CuSO4=BaSO4↓+CuCl2,圖示中 XY段表示稀硫酸開始和氧化銅反應固體質量減少, 而Y點表示氧化銅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固體質量不再減少;YW段表示氯化鋇開始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W點表示氯化鋇和硫酸銅恰好完全反應,硫酸鋇固體質量不再增加。
A、XY段是加入的稀硫酸開始和氧化銅發生反應,隨著加入稀硫酸質量的增加,氧化銅固體質量逐漸減少,溶液質量應該增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Y點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銅恰好完全反應,固體質量不再減少,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銅;Z點表示滴加的氯化鋇溶液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鋇,此時沉淀質量增加,Z點溶液中的溶質有未反應完的硫酸銅和生成的氯化銅,因此Y、Z兩點溶液中溶質種類不相同,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Z點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銅和氯化銅,由于鐵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銅,因此可以把銅溶液中的銅置換出來,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紅色固體為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氧化銅中的銅元素在Y點已全部轉化為硫酸銅,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Z點溶液中含銅的溶質有硫酸銅、氯化銅;W點溶液中含銅的溶質為氯化銅,根據質量守恒定律,Z點和W點溶液中的銅元素均來自氧化銅,氧化銅的質量是一定的,即銅元素質量也是一定的,則W點和Z點溶液中銅元素的質量相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銅不和硫酸反應;硫酸銅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解答。
16.【答案】(1)不可再生;碳元素;;太陽能(或風能等)
(2)分子間存在著間隔,受壓時,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
(3)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
【解析】【解答】(1)①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使用后短期內不能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化石燃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和種類不變,而該反應方程式中反應后有2個B、12個H、6個O,反應前有2個B,相差12個H和6個O,則1個X中含有2個H和1個O,故X的化學式為H2O;除氫能源之外的新能源還有太陽能(或風能等);
(2)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氣體能被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的原因是分子間存在著間隔,受壓時,分子之間的間隔變??;
(3)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的方程式為。
【分析】(1)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氣,均是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中均含有碳元素,燃燒產生均有二氧化碳;化學變化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朝夕能來解答;
(2)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有質量且很小;同種分子氣態時間隔最大來解答;
(3)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來解答。
(1)①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使用后短期內不能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由于化石燃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②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和種類不變,反應后有2個B、12個H、6個O,反應前有2個B,相差12個H和6個O,則1個X中含有2個H和1個O,即X的化學式為H2O;
除氫能源之外,新能源還有太陽能(或風能等);
(2)從微觀角度解釋二氧化碳氣體能被壓縮成液態或固態的原因是分子間存在著間隔,受壓時,分子之間的間隔變?。?br/>(3)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17.【答案】(1)紅
(2)碳酸氫鈉;碳酸鈣
(3)B
(4)試紙
(5)弱堿性
(6)減小
(7)蘇打餅干(合理即可)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用鹽的用途;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鹽酸是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
(2)根據短文可知,胃潰病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而碳酸氫鈉、碳酸鈣均和胃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不宜服用碳酸氫鈉、碳酸鈣。
(3)A、碳酸鈣可作補鈣劑,但鈣為人體的常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胃酸對人體有益,使用抗酸藥用量過多對身體有害,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胃酸過多,對胃黏膜具有侵蝕作用,則不是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體健康,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4)測定pH值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
(5)正常人體血漿pH為7.35~7.45,大于7,顯弱堿性。
(6)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會中和堿性血液,使血液的pH減小。
(7)酸性體質可以吃偏堿性的食物進行調節,如水果、蔬菜、蘇打餅干等。
【分析】根據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鹽酸是酸能使石蕊變紅色;鹽酸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胃酸過多的病人需在醫生的幫助下用藥;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中和反應的應用,溶液的酸堿度用pH值表示,pH值的測定用pH試紙測定;人體中的元素有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以及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來解答。
(1)胃液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
(2)根據短文可知,胃潰病患者若服用不合適的抗酸藥,會因胃內氣體壓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而碳酸氫鈉、碳酸鈣均和胃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不宜服用碳酸氫鈉、碳酸鈣。
(3)A、碳酸鈣可作補鈣劑,但鈣為人體的常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胃酸對人體有益,使用抗酸藥用量過多對身體有害,該選項說法正確;
C、胃酸過多,對胃黏膜具有侵蝕作用,則不是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體健康,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4)測定pH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
(5)正常人體血漿pH為7.35~7.45,大于7,顯弱堿性。
(6)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會中和堿性血液,使血液的pH減小。
(7)酸性體質可以吃偏堿性的食物進行調節,如水果、蔬菜、蘇打餅干等。
18.【答案】(1)長頸漏斗
(2)A裝置的試管口應該略向下傾斜;E裝置的導管應該伸入集氣瓶底部
(3);F
(4)A;密度比空氣小;易溶于水;防止溶于水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①為長頸漏斗。
(2)A裝置為加熱固體,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E裝置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裝置,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才能將空氣排出。
(3)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的方程式為:;
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且氧氣不易溶于水,則收集裝置選F。
(4)制取氨氣的反應為加熱固體的反應,則發生裝置選A;用G裝置收集氨氣時,而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應從b端通入;氨氣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氨氣易溶于水;若用H裝置來收集氨氣,則植物油的作用為防止氨氣溶于水中。
【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來解答;
(2)根據固體藥品加熱試管口稍低于試管底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入容器底部才能拍出空氣來解答;
(3)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則用排水法收集來解答;
(4)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來選擇收集裝置,E裝置中的植物油是防止氨氣溶于水生成氨水來解答。
(1)由圖可知,儀器①為長頸漏斗。
(2)A裝置為加熱固體,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E裝置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為了將瓶中空氣排出,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
(3)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且氧氣不易溶于水,則收集裝置選F。
(4)制取氨氣的反應為加熱固體的反應,發生裝置選A;
用G裝置收集氨氣時,氨氣從b端通入,說明氨氣密度比空氣小;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氣,是因為氨氣易溶于水;
氨氣易溶于水,則植物油的作用為防止氨氣溶于水中。
19.【答案】;產生白色沉淀;;和;猜想二;猜想四;稀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A實驗中發生的反應為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可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
(3)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結合猜想一~三可知,猜想四則為和;
(4)①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一定存在氫氧化鈉,故猜想二錯誤;
(5)由圖乙可知,加入稀鹽酸,開始沒有氣體生成,是因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氯化鈉和水,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有氣體生成,是因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猜想四正確;
(6)根據結論可知,溶液中存在和,為了使以上廢液實現安全排放,應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使溶液中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完全反應。
【分析】(1)根據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
(2)根據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來解答;
(3)(4)根據化學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的成分探究,首先考慮生成物中的溶質,其次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來解答;
(5)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氯化鈉和水無現象,當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有氣體生成的原因是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6)根據鹽酸和氫氧化鈉、碳酸鈉均要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
20.【答案】(1)混合物;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2
(3)O2
(4)過濾
(5);置換反應
(6)原子;熔點高
【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反應類型的判定;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黑鎢礦的主要含FeWO4,還含有其他物質,故黑鎢礦屬于混合物;將黑鎢礦石碾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其反應更充分;
(2)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而FeWO4中W的化合價為+6,O的化合價為-2,則Fe的化合價為;
(3)在化學變化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在該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中含8個Na、4個C、4個Fe、4個W,28個O,生成物中含8個Na、4個W、4個Fe、30個O、4個C,故R的化學式為O2;
(4)酸浸槽中通過操作a得到X溶液,該操作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的過濾;
(5)在還原爐中H2與WO3發生反應得到W和水,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6)金屬鎢由鎢原子構成的;生活中常用金屬鎢做白熾燈的燈絲,這是利用了鎢的熔點高的性質。
【分析】(1)根據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就是混合物來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
(3)根據在化學變化中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來解答;
(4)根據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
(5)根據氫氣和三氧化鎢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鎢和水,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
(6)根據金屬有原子構成,金屬的特性是具有延展性、導電性和傳熱性,鎢的熔點來解答。
(1)黑鎢礦的主要含FeWO4,還含有其他物質,故黑鎢礦屬于混合物;將黑鎢礦石碾成粉末,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FeWO4中W的化合價為+6,O的化合價為-2,設Fe的化合價為x,則x+6+4×(-2)=0,x=+2,故FeWO4中Fe的化合價為+2;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結合化學方程式,反應物中含8個Na、4個C、4個Fe、4個W,28個O,生成物中含8個Na、4個W、4個Fe、30個O、4個C,故R的化學式為:O2;
(4)酸浸槽中通過操作a得到X溶液,該操作的名稱是過濾,將固體和液體分離;
(5)還原爐中,H2與WO3發生反應得到W和水,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6)金屬鎢由鎢原子構成的;生活中常用金屬鎢做白熾燈的燈絲,這是利用了鎢的熔點高的性質。
21.【答案】(1)10;(2)21.2%;(3)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由表分析數據分析可知,加入20g碳酸鈉沉淀質量增加4g,加入80g碳酸鈉溶液最終只生成10g碳酸鈣沉淀,說明氯化鈣不足,只能生成10g沉淀。
(2)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加入20g碳酸鈉溶液完全反應可生成沉淀質量為4g,
解:設生成4g沉淀需Na2CO3質量為x
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21.2%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21.2%。
(3)由分析可得20g碳酸鈉生成4g碳酸鈣,故生成10g碳酸鈣沉淀需要50g碳酸鈉溶液,用圖表示。
【分析】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加入20克碳酸鈉溶液生成4克碳酸鈣沉淀,40克碳酸鈉生成8克沉淀,故加入60克碳酸鈉則生成12克沉淀,而依據80克碳酸鈉生成10克沉淀,則加入60克碳酸鈉只能生成10克沉淀,而碳酸鈉剩余,氯化鈣已完全反應,這時消耗碳酸鈉溶液的質量是50克;根據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的方程式中已知碳酸鈣沉淀的質量為4克來計算20克碳酸鈉溶液中的碳酸鈉的質量及質量分數來解答。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东县| 连云港市| 宣威市| 南阳市| 南溪县| 宣恩县| 神木县| 阳山县| 镶黄旗| 德格县| 富裕县| 榆中县| 舒城县| 高陵县| 大邑县| 宜兰市| 禄劝| 胶南市| 盐亭县| 潞西市| 谢通门县| 滨州市| 农安县| 呼和浩特市| 海淀区| 墨玉县| 陆河县| 卢氏县| 徐州市| 甘南县| 遂川县| 闻喜县| 涪陵区| 柳河县| 绥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噶尔县| 岐山县| 灌阳县| 平泉县|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