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天津市耀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天津市耀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天津市耀華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地理學科
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30題)
1.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自然災害不僅種類多,而且危害大。下圖為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圖中各區域主要自然災害與數字對應正確的是:
A. Ⅰ-洪澇、泥石流 B. Ⅱ-寒潮、旱災 C. Ⅲ-地震、寒潮 D. Ⅳ-臺風、洪澇
茶樹,常綠灌木,喜濕怕澇,喜溫怕寒。嶗山茶產于地處黃海之濱的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是我國種植最北的茶葉產區。20世紀60年代,我國實施“南茶北引”戰略,嶗山茶從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引入,經過栽培,茶葉品質優于祁門縣。下圖為嶗山茶園的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2-3小題。
2.與祁門縣相比,嶗山茶葉品質優良,其地理位置優勢是:
①緯度高,氣溫低,生長周期長
②位于高原,氣溫低,病蟲害少,農藥使用少
③東部地區,茶樹種植技術投入大
④臨近海洋,受暖濕氣流影響大,云霧天數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根據材料信息推測,影響嶗山茶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A. 洪澇 B.泥石流
C 沙塵暴 D.凍害
中央氣象臺臺風網數據,2024 年9月西太平洋共生成8個臺風,其中摩羯、貝碧嘉、普拉桑等多個臺風在我國登陸。下圖為10月2日13時臺風中心周圍區域的云圖,此時臺風中心所在位置為北緯21.8度、東經119.4度;位于我國臺灣海峽海域。完成4-6小題。
4.獲取臺風當前位置主要用到下列哪種地理信息技術:
A. GIS B. VR
C. RS D. GNSS
9.臺風登陸前后會給途經地區帶來大量降水,下列可能是臺風引發的次生災害是:
A.天津被沙塵籠罩
B.臺灣沿海發生地震
C.南方地區遭受寒潮
D.浙江山谷爆發泥石流
6.此時圖中A 處主要風向為:
A. 東北 B. 西南
C.西北 D.東南
讀下面山區自然災害鏈圖,完成7-8小題。
7.上圖所示的山區自然災害鏈圖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B.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C.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D.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8.發生泥石流時,正確的防避措施是:
A.順著溝谷往山下跑
B.向溝谷兩側的山坡上方逃離
C.就近伏于低洼處
D.在附近尋找掩體躲避
河南省2020年年末總人口為11526萬人,比2019年增加40萬人,常住人口9941萬,常住人口排在廣東省、山東省之后,居全國第三位。下圖為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9-12小題。
9.甲地區的人口比較稀疏,主要分布在:
A..礦區 B. 河谷
C. 草原 D. 湖區
10.河南省面積并不大,但卻成為我國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
A. 歷史悠久, 自然條件優越
B. 經濟發達,外來人口
C. 人口政策寬松,出生率高
D. 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充分
11.影響圖中乙地區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氣候
C. 水資源 D.礦產資源
12.影響李小妹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姓名:李小妹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籍貫:湖南
就業狀況:江蘇黎明針織廠
A. 社會經濟
B. 政治文化
C. 交通運輸
D. 自然環境
下圖為中國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
13.與我國20世紀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國內人口遷移主要表現為:
①自發性人口遷移、流動的規模較大
②向西部地區遷移、流動的規模較大
③務工、經商成為人口遷移與流動的主要動力
④民工流動的人數已大大減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地區對外開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與文化消費水平
C.科技發展水平
D. 資源狀況
巴西城鎮化起步晚、發展快,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下表示意巴西與發達國家城鎮化水平由 30%上升為 60%經歷的時間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幅。
據此完成15-16小題。
經歷時間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巴西 30年 增加2/3
發達國家 50年 增加2.5 倍
15.表中數據說明,巴西城鎮化進程中出現了:
A. “滯后城鎮化”現象 B.過度城鎮化現象
C.郊區化現象 D. “農村病”現象
16.上述現象給巴西帶來的城市問題是:
①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②就業困難 ③貧富差距大
④家庭小轎車擁有量增加 ⑤環境污染嚴重 ⑥城區范圍不斷擴張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下圖是某地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據此完成17-18題。
17.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Ⅰ所對應的最右圖中城鎮化階段是:
A. a階段 B. b階段
C. c階段 D. 無法確定
18.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Ⅱ的主要表現敘述錯誤的是:
A. 中心城區人口向鄉村和小城鎮流動
B. 中心城區環境惡化、失業率增高
C.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D.城鎮地域不斷向鄉村推進、面積增加
19.下列農業類型及其區位選擇主導因素的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江南丘陵的立體農業———地形
B.北京郊區的乳畜業——科技
C.新疆綠洲農業——氣候
D.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土壤
下圖為某城市示意圖,據圖完成20-21題。
20.能正確表示B-C-D-線地租變化曲線的是:
21.如果該地區工業布局合理,那該地的盛行風向可能是:
A. 東北風 B. 西北風
C. 西風 D. 東南風
鋼鐵工業是法國工業的重要部門之一,法國鋼鐵工業的布局前后經歷了三次較大的變化(如圖)。目前,敦刻爾克港和福斯港兩大沿海鋼鐵基地的鋼產量已占到法國的60%以上,讀下圖完成22-23題。
22.影響法國早期鋼鐵工業布局在中央高原的主導因素是:
A. 地形 B. 動力
C. 原料 D. 交通
23.目前,法國鋼鐵工業布局重心在沿海的優勢條件有:①海運便利且廉價 ②勞動力豐富且廉價 ③產品外銷便利 ④信息技術發達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區的山間盆地稱為“壩子”,這里地勢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圖為“云貴高原某鄉村空間結構示意圖”,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據此完成24-25題。
24.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依次是:
A. 林地、住宅、耕地 B. 林地、耕地、住宅
C. 住宅、耕地、林地 D. 耕地、林地、住宅
25.該鄉村空間結構利于:
A.縮短道路里程
B.規避地質災害
C.縮小城鄉差距
D.集約節約用地
26.下圖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筑,圖中傳統民居特點形成與當地環境特征對應正確的是:
①下沉式窯院一黃土土質黏重;②房屋高架一風暴海嘯多發;
③墻厚窗小一炎熱干燥、光照強;④頂尖坡陡一冬季降雪量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7.下圖表示工業區位選擇的三種模式,圖中圓圈大小表示各種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影響程度的強弱,下列工業區位選擇與圖示相符的是:
A.①軟件開發 ②食品廠 ③電腦裝配廠
B.①石油開采 ②造船廠 ③紡織廠
C.①水泥廠 ②造紙廠 ③家具廠
D.①啤酒廠 ②煉鋁廠 ③普通服裝廠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氣候干冷地區生長的蔬菜,多種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7~25℃。蘭州市榆中等區縣是我國著名的“高原夏菜”種植區,每年5~10月,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方市場,給暑熱的南方帶去黃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圖為蘭州市位置圖及高原夏菜種植實景圖,據此完成28-29題。
28.蘭州“高原夏菜”種植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A. 平原面積廣闊
B. 晝夜溫差較小
C. 夏季氣溫較低
D. 遠離灌溉水源
29.高原夏菜源源不斷運往南方,得益于:
①南方市場更廣闊
②交通條件得到改善
③蘭州自然條件的變化
④保鮮和冷藏技術的變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0.楊浦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游西北岸,區內擁有14所高等院校。楊浦濱江地帶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楊浦濱江企業密集,碼頭、廠房、倉庫沿江而立。20世紀90年代,楊浦濱江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外遷,不少老廠紛紛關停,留下眾多破舊廠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進城區改造,在修繕保護工業遺存的同時,植入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功能,把楊浦濱江打造成為世界級濱水公共空間。上海在優化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過程中,未在楊浦濱江建設高層寫字樓或住宅,主要是考慮了:
A.歷史因素和社會因素
B.歷史因素和經濟因素
C. 交通因素和政治因素
D.經濟因素和環境因素
II卷 (綜合題, 共40分)
3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共16分)
(1)某城市新建鋼鐵廠、造紙廠、自來水廠及服裝廠,請在圖中①②③④三處選擇各自合理的廠址, 并選擇一個說明選址的理由。 (8分)
(2)甲、乙、丙、丁四地要發展乳牛業、林果業、花卉業、小麥種植業四種農業,請給予合理的安排,并選擇一個說明選址的理由。 (8分)
3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共12分)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指某區域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等條件下,由本地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所決定的人口規模。區域資源環境對人口數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數量超越這一限度,便會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下圖為亞洲中部地區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況。
(1)推測圖示地區的人口分布特點。 (3分)
(2)與B區域相比,判斷A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5分)
(3)分析圖示區域不適宜人口大量遷入的原因。 (4分)
33.城市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最深刻的地方,優越的地理環境更有利于城市的發展。讀我國某城市規劃圖,完成下列問題。 (共12分)
(1)根據圖示信息,比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說明該處地租最高的原因。 (3分)
(2)請在A、B、C、D四地中選擇高級住宅區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簡述理由。 (5分)
(3)下表為某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搜集的該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水量的百分比變化情況。
年份 降水量(%) 蒸發量(%) 地表徑流 (%) 地下徑流 (%)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據表分析該城市水量百分比變化的原因。 (4分)天津市耀華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地理學科
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30題)
1.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自然災害不僅種類多,而且危害大。下圖為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圖中各區域主要自然災害與數字對應正確的是:( )
A. Ⅰ-洪澇、泥石流 B. Ⅱ-寒潮、旱災 C. Ⅲ-地震、寒潮 D. Ⅳ-臺風、洪澇
茶樹,常綠灌木,喜濕怕澇,喜溫怕寒。嶗山茶產于地處黃海之濱的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是我國種植最北的茶葉產區。20世紀60年代,我國實施“南茶北引”戰略,嶗山茶從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引入,經過栽培,茶葉品質優于祁門縣。下圖為嶗山茶園的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2-3小題。
2.與祁門縣相比,嶗山茶葉品質優良,其地理位置優勢是:( )
①緯度高,氣溫低,生長周期長
②位于高原,氣溫低,病蟲害少,農藥使用少
③東部地區,茶樹種植技術投入大
④臨近海洋,受暖濕氣流影響大,云霧天數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根據材料信息推測,影響嶗山茶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
A. 洪澇 B.泥石流
C 沙塵暴 D.凍害
中央氣象臺臺風網數據,2024 年9月西太平洋共生成8個臺風,其中摩羯、貝碧嘉、普拉桑等多個臺風在我國登陸。下圖為10月2日13時臺風中心周圍區域的云圖,此時臺風中心所在位置為北緯21.8度、東經119.4度;位于我國臺灣海峽海域。完成4-6小題。
4.獲取臺風當前位置主要用到下列哪種地理信息技術:( )
A. GIS B. VR
C. RS D. GNSS
9.臺風登陸前后會給途經地區帶來大量降水,下列可能是臺風引發的次生災害是:( )
A.天津被沙塵籠罩
B.臺灣沿海發生地震
C.南方地區遭受寒潮
D.浙江山谷爆發泥石流
6.此時圖中A 處主要風向為:
A.東北 B.西南
C.西北 D.東南
讀下面山區自然災害鏈圖,完成7-8小題。
7.上圖所示的山區自然災害鏈圖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B.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C.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D.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8.發生泥石流時,正確的防避措施是:( )
A.順著溝谷往山下跑
B.向溝谷兩側的山坡上方逃離
C.就近伏于低洼處
D.在附近尋找掩體躲避
河南省2020年年末總人口為11526萬人,比2019年增加40萬人,常住人口9941萬,常住人口排在廣東省、山東省之后,居全國第三位。下圖為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9-12小題。
9.甲地區的人口比較稀疏,主要分布在:( )
A..礦區 B. 河谷
C. 草原 D. 湖區
10.河南省面積并不大,但卻成為我國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 )
A. 歷史悠久, 自然條件優越
B. 經濟發達,外來人口
C. 人口政策寬松,出生率高
D. 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充分
11.影響圖中乙地區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氣候
C. 水資源 D.礦產資源
12.影響李小妹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姓名:李小妹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籍貫:湖南
就業狀況:江蘇黎明針織廠
A. 社會經濟 B. 政治文化 C. 交通運輸 D. 自然環境
下圖為中國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
13.與我國20世紀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國內人口遷移主要表現為:( )
①自發性人口遷移、流動的規模較大
②向西部地區遷移、流動的規模較大
③務工、經商成為人口遷移與流動的主要動力
④民工流動的人數已大大減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地區對外開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與文化消費水平
C.科技發展水平
D. 資源狀況
巴西城鎮化起步晚、發展快,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下表示意巴西與發達國家城鎮化水平由 30%上升為 60%經歷的時間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幅。據此完成15-16小題。
經歷時間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巴西 30年 增加2/3
發達國家 50年 增加2.5 倍
15.表中數據說明,巴西城鎮化進程中出現了:( )
A. “滯后城鎮化”現象 B.過度城鎮化現象
C.郊區化現象 D. “農村病”現象
16.上述現象給巴西帶來的城市問題是:( )
①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②就業困難 ③貧富差距大
④家庭小轎車擁有量增加 ⑤環境污染嚴重 ⑥城區范圍不斷擴張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下圖是某地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據此完成17-18題。
17.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Ⅰ所對應的最右圖中城鎮化階段是:( )
A. a階段 B. b階段
C. c階段 D. 無法確定
18.城鎮化過程發展階段Ⅱ的主要表現敘述錯誤的是:( )
A. 中心城區人口向鄉村和小城鎮流動
B. 中心城區環境惡化、失業率增高
C.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D.城鎮地域不斷向鄉村推進、面積增加
19.下列農業類型及其區位選擇主導因素的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江南丘陵的立體農業———地形
B.北京郊區的乳畜業——科技
C.新疆綠洲農業——氣候
D.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土壤
下圖為某城市示意圖,據圖完成20-21題。
20.能正確表示B-C-D-線地租變化曲線的是:( )
21.如果該地區工業布局合理,那該地的盛行風向可能是:( )
A. 東北風 B. 西北風
C. 西風 D. 東南風
鋼鐵工業是法國工業的重要部門之一,法國鋼鐵工業的布局前后經歷了三次較大的變化(如圖)。目前,敦刻爾克港和福斯港兩大沿海鋼鐵基地的鋼產量已占到法國的60%以上,讀下圖完成22-23題。
22.影響法國早期鋼鐵工業布局在中央高原的主導因素是:( )
A. 地形 B. 動力
C. 原料 D. 交通
23.目前,法國鋼鐵工業布局重心在沿海的優勢條件有:( )
①海運便利且廉價 ②勞動力豐富且廉價 ③產品外銷便利 ④信息技術發達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區的山間盆地稱為“壩子”,這里地勢較平坦,是當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圖為“云貴高原某鄉村空間結構示意圖”,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據此完成24-25題。
24.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依次是:( )
A. 林地、住宅、耕地 B. 林地、耕地、住宅
C. 住宅、耕地、林地 D. 耕地、林地、住宅
25.該鄉村空間結構利于:( )
A.縮短道路里程
B.規避地質災害
C.縮小城鄉差距
D.集約節約用地
26.下圖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筑,圖中傳統民居特點形成與當地環境特征對應正確的是:( )
①下沉式窯院一黃土土質黏重;②房屋高架一風暴海嘯多發;
③墻厚窗小一炎熱干燥、光照強;④頂尖坡陡一冬季降雪量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7.下圖表示工業區位選擇的三種模式,圖中圓圈大小表示各種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影響程度的強弱,下列工業區位選擇與圖示相符的是:( )
A.①軟件開發 ②食品廠 ③電腦裝配廠
B.①石油開采 ②造船廠 ③紡織廠
C.①水泥廠 ②造紙廠 ③家具廠
D.①啤酒廠 ②煉鋁廠 ③普通服裝廠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氣候干冷地區生長的蔬菜,多種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7~25℃。蘭州市榆中等區縣是我國著名的“高原夏菜”種植區,每年5~10月,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方市場,給暑熱的南方帶去黃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圖為蘭州市位置圖及高原夏菜種植實景圖,據此完成28-29題。
28.蘭州“高原夏菜”種植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
A. 平原面積廣闊
B. 晝夜溫差較小
C. 夏季氣溫較低
D. 遠離灌溉水源
29.高原夏菜源源不斷運往南方,得益于:( )
①南方市場更廣闊
②交通條件得到改善
③蘭州自然條件的變化
④保鮮和冷藏技術的變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0.楊浦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游西北岸,區內擁有14所高等院校。楊浦濱江地帶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楊浦濱江企業密集,碼頭、廠房、倉庫沿江而立。20世紀90年代,楊浦濱江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外遷,不少老廠紛紛關停,留下眾多破舊廠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進城區改造,在修繕保護工業遺存的同時,植入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功能,把楊浦濱江打造成為世界級濱水公共空間。上海在優化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過程中,未在楊浦濱江建設高層寫字樓或住宅,主要是考慮了:( )
A.歷史因素和社會因素
B.歷史因素和經濟因素
C. 交通因素和政治因素
D.經濟因素和環境因素
II卷 (綜合題, 共40分)
3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共16分)
(1)某城市新建鋼鐵廠、造紙廠、自來水廠及服裝廠,請在圖中①②③④三處選擇各自合理的廠址, 并選擇一個說明選址的理由。 (8分)
(2)甲、乙、丙、丁四地要發展乳牛業、林果業、花卉業、小麥種植業四種農業,請給予合理的安排,并選擇一個說明選址的理由。 (8分)
3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共12分)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指某區域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等條件下,由本地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所決定的人口規模。區域資源環境對人口數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數量超越這一限度,便會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下圖為亞洲中部地區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況。
(1)推測圖示地區的人口分布特點。 (3分)
(2)與B區域相比,判斷A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5分)
(3)分析圖示區域不適宜人口大量遷入的原因。 (4分)
33.城市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最深刻的地方,優越的地理環境更有利于城市的發展。讀我國某城市規劃圖,完成下列問題。 (共12分)
(1)根據圖示信息,比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說明該處地租最高的原因。 (3分)
(2)請在A、B、C、D四地中選擇高級住宅區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簡述理由。 (5分)
(3)下表為某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搜集的該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水量的百分比變化情況。
年份 降水量(%) 蒸發量(%) 地表徑流 (%) 地下徑流 (%)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據表分析該城市水量百分比變化的原因。 (4分)
天津市耀華中學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情調研
高一年級地理學科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共 60分)在天津考試獲取答案
1.D 2.B 3.D 4.C 5.D 6.C 7.B 8.B 9.B 10.A
11.C 12.A 13.C 14.D 15.B 16.B 17.B 18.D 19.A 20.B
21.D 22.B 23.A 24.C 25.D 26.D 27.D 28.C 29.C 30.A
二、綜合題(共 40分)
31題:共 16 分(1)①自來水廠;②服裝廠;③鋼鐵廠;④造紙廠(4分)在①處建自來水廠,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水質較好;在處建服裝廠,服裝廠污染很小可以布局在市區,且市區勞動力豐富:在③處建鋼鐵廠,③處交通便利且位于盛行風向的垂直方向的郊外,減少對城區的大氣污染;在④處建造紙廠,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對城區河流水源污染較小。(選一個寫4分)(2)甲果林業;乙乳牛業;丙花卉種植;丁小麥種植(4分)甲處發展果林業,地形以丘陵為主,經濟價值高,還能防止水土流失;乙處發展乳牛業,位于城郊市場廣闊,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丙處發展花卉種植,靠近河流(上游),靠近城市,土地租金高,地勢平坦:丁處發展小麥種植,地形平坦開闊,遠離城區,土地租金低。(選一個寫4分)
32題:共12分
(1)人口分布不均勻(1分);沿高山山沖積扇分布;沿河分布;沿交通干線分布;沙漠地區人口稀少。(最少寫兩點2分)(2)高(或大)(1分);A地有河流流經,水資源充足;位于山地帶,地形較平緩土壤肥沃,土地生產力較高;靠近城市,經濟基礎較好:鐵路交通便利,對外開發程度較高。(最少寫兩點4分)
(3)該地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沙漠廣布,生態環境脆弱,資源環境承載力小;人口大量遷入,會導致該地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功能嚴重失調。(最少寫兩點4分)
33題:共12分
(1)A>B>C(1分)判斷依據: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達度好,地租最高(2分)(2)D地(1分)理由:①靠近文化區,方便居民的文化生活:②地勢較高,有利于排水;③鄰近森林公園,風景優美;④處在城市盛行風的上風地帶,環境優美;處在河流上游,水質較好;⑥交通比較便利,便于居民的日常出行。(最少寫兩點4分)(3)城市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蓋:地表徑流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滲減少(使地下徑流減少);植被減少,蓄水量減少,導致蒸發量減少。(最少寫兩點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什邡市| 达日县| 揭阳市| 赤峰市| 安阳市| 望奎县| 莱阳市| 岗巴县| 启东市| 五莲县| 广东省| 虞城县| 休宁县| 扎赉特旗| 芦溪县| 富阳市| 武清区| 江口县| 天台县| 清远市| 顺昌县| 宜都市| 内丘县| 宿松县| 曲松县| 柯坪县| 靖江市| 哈尔滨市| 金川县| 张家川| 平定县| 龙泉市| 池州市| 南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宁阳县| 五家渠市| 监利县| 宜州市|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