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四章物態變化蘇科版四、升華和凝華| 第四章 物態變化1. 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2.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的語言進行解釋。固態液態氣態凝固(放熱)熔化(吸熱)?汽化(吸熱)液化(放熱)?物質能在固態和氣態之間直接變化嗎 活動4.5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觀察到碘錘內充滿紫紅色碘蒸氣,碘錘的底部 (沒有/有)液態的物質出現,這說明碘顆粒由 態直接變成了 態,發生了 現象;停止加熱,發現在碘錘的內壁上有 (固/液)態的碘出現,這說明碘由 態直接變成了 態,發生了 現象。現象沒有固氣升華固氣固凝華實驗開始時,要用電吹風機熱風檔對碘錘加熱,這說明升華過程需要 ;相反,凝華過程會 。思考:吸熱放熱深入探究已知碘的熔點為114℃,碘的沸點為184.3℃,電吹風機熱風檔時出風口溫度約70℃左右。根據以上數據分析碘的物態變化過程。答:根據題意可知,碘的熔點為114℃,沸點為184.3℃,出風口的溫度為70℃左右,碘吸熱升溫不可能達到其 ,根據晶體的熔化條件,碘不可能先 然后再 產生的紫紅色的碘蒸汽,所以瓶內碘蒸汽是由固態的碘直接 而成的。練習熔點熔化汽化升華在做“觀察碘的升華”實驗時,由于碘蒸氣有刺激性的氣味,所以設計了碘錘進行實驗(將少量碘密封在玻璃管內)。根據以下數據,回答問題。(1)如圖所示的甲、乙是分別將碘錘放到酒精燈上烤和放入熱水中,兩種方案都可以看到實驗現象,這是因為碘在升華時需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但方案 (選填“甲”或“乙”)更合理,原因是 ;視頻1視頻2(2)在觀察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升華時,小明把干冰放入試管中,在試管口緊緊套上氣球,氣球會鼓起來;小強將一塊干冰放入常溫的水中,燒杯中的水立即“沸騰”,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現大量“白氣”。能直接證明干冰升華的是 的實驗。吸收乙碘的熔點為114℃,放在熱水中加熱,碘不可能先熔化再汽化變為碘蒸氣小明二、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1.升華現象:使在寒冷的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衣柜里的樟腦球會逐漸變小、干冰升華等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干冰升華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地上的霜、窗玻璃上的冰花、樹枝上的霧凇等2.凝華現象:霜冰花霧凇干冰在飲料中加入干冰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它很容易直接變成氣體,屬于升華現象,因為升華吸熱,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因而能夠冷藏食物、人工降雨、制造舞臺白霧氣氛等.三、人工降雨人工降水有三種常用方法:第一種是向云層中播撒冷卻劑,如用飛機在適當的云層中播撒干冰,干冰升華吸收大量的熱,使云層中的水蒸氣凝華為小冰晶或液化為小水滴,小冰晶逐漸增多、小水滴增大,從而形成降水;第二種是向高空播撒鹽粉、碘化銀等,作為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氣液化或凝華的凝結核,使云層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從而形成降水;第三種是用飛機在適當的云層中直接噴灑直徑約為0.05 mm 的小水滴,使云層中的小水滴相互合并變大,從而形成降水。將水變為0.05mm的小水滴,物質沒有(發生/沒有)發生物態變化。12341.農諺說:“霜前冷,雪后寒?!蹦隳苡梦锢碇R說明其中的道理嗎?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若氣溫偏高,則無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而“雪后寒”是因為雪熔化時需要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導致氣溫降低。2.如圖所示,舞臺上經常用干冰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你知道這種白霧是怎么形成的嗎?1234舞臺上噴撒的干冰,升華時需從周圍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從而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呈小水滴,這些小水滴漂浮在空氣中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所謂“白霧”。3. 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楊梅,一會兒表面就出現了一層白霜,如圖所示。猜一猜,這層白霜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從冰箱冷凍室中取出的其他食品,有沒有類似的現象?1234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楊梅,由于溫度較低,空氣的水蒸氣在其表面凝華形成的霜。夏天,從冰箱內取出的冰棒,冰棒表面也會附著一層白霜。4.真空冷凍干燥食品,簡稱凍干食品,曾是航天員的專用食品,現如今已經走進大眾生活。請查閱資料,了解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并與曬干、煮干、烘干等傳統干燥技術進行比較,說出它們的區別。1234凍干食品首先將食品中的水分速凍成冰,然后用高溫加熱使之升華為氣,食物因此而脫水干燥。脫水后的食品因為微生物和酶無法通過水對其放生作用而達到長期保鮮的目的。需要食用時,只需重新加水,食物就會恢復原來的面貌,色、香、味、形不變。由于食物是在低溫和貧氧條件下干燥的,食品原有的營養成份幾乎不受任何破壞,所以它跟新鮮的食物一樣有營養。此外,超過95%的高脫水率還使這種食品的保質期大大延長,在包裝良好的情況下,凍干食品不加防腐劑便可在常溫下可保存5年以上,而且重量極輕、運輸方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