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四川省內江市中考地理真題試卷(2025·內江)圖1為河南登封(31.5°N)橫梁式圭表,古代用來測量日影的方向和長度,M為表在圭面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圖2為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陰影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題。1.圭的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東北—西南走向C.東—西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2.一年中M最長時,地球位于繞日公轉示意圖的(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3.一年中M最短時,太陽直射( )A.31.5°N B.23.5°N C.0°緯線 D.23.5°S(2025·內江)某地理興趣小組對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如圖)進行探究學習。完成下面小題。4.P處山體部位是(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5.探究發(fā)現,站在E山峰不能看見(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6.探究在F地遭遇山洪時,正確的逃生方法是( )A.沿①線路逃生 B.沿②線路逃生C.沿③線路逃生 D.原地等待救援(2025·內江)關東,通常指山海關以東地區(qū)。“闖關東”是明清時期的人口大遷徙事件,緣起黃河下游地區(qū)連年干旱、洪澇等災害,導致大量百姓被迫離開故土。前往東北地區(qū)謀生。如圖為“闖關東”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闖關東”發(fā)生在我國四大地理單元中的( )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8.“闖關東”人口主要遷出區(qū)是( )A.豫、晉、吉 B.豫、黑、魯 C.遼、晉、魯 D.豫、冀、魯9.黃河下游地區(qū)連年干旱、洪澇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眾多 B.植被稀疏C.夏季風不穩(wěn)定 D.板塊運動強烈(2025·內江)某地理研學小組對水土流失原因開展探究實驗。如圖為開展的四組實驗,分別表示降水強弱、植被差異、坡度陡緩、土質不同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完成下面小題。10.反映植被差異探究試驗的是( )A.圖a B.圖b C.圖c D.圖d11.與圖d探究試驗水土流失大的原因相吻合的是( )A.四川盆地降水多,侵蝕強B.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侵蝕弱C.黃土高原黃土土質疏松,易于侵蝕D.東南丘陵紅壤土質黏重,不易侵蝕12.利于圖c水土保持的措施是( )①陡坡發(fā)展種植業(yè)②大力發(fā)展畜牧業(yè)③植樹種草④坡腳建擋土壩護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5·內江)冰凍線即最低氣溫0℃線。如圖為某月30日全國冰凍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上圖所示現象出現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14.此日,下列城市河湖未出現結冰現象的是( )A.烏魯木齊 B.北京 C.鄭州 D.南寧15.此日,重慶氣溫比杭州高的主要原因是受( )A.南下冷氣流影響大 B.南下冷氣流影響小C.北上暖氣流影響大 D.北上暖氣流影響小16.距離現場觀賞哈爾濱冰燈冰雕最近的地點是( )A.(46°N,127°E) B.(46°S,127°E)C.(46°N,127°W) D.(46°S,127°W)17.(2025·內江)如圖為內江市某景區(qū)導覽略圖。某中學研學小組沿景區(qū)南門—孔雀廣場—滑翔飛翼—月亮湖濕地—蒙古風情體驗區(qū)—蘇州園林會館—東門等景點進行考察。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考察景點中,地勢最高的是 。(2)孔雀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南亞印度、中國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從地球上的五帶看,孔雀主要棲息在 帶。(3)蒙古包是蒙古族傳統(tǒng)游牧的生活方式。蒙古包的最大優(yōu)點是 。(4)蘇州位于江南水鄉(xiāng)。蘇州園林與環(huán)境和諧共生是其特色之一。蘇州園林所處地區(qū)地勢低平,河網 。(5)有人建議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18.(2025·內江)圖1為世界局部區(qū)域圖,圖2為澳大利亞人口構成圖,圖3為珀斯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從波斯灣出發(fā)的油輪,經亞非兩洲分界線 運河到達歐洲,比繞道非洲南部著名港口 到達歐洲,可大大縮短航程。(2)描述帕斯1月氣候特點。(3)一個地區(qū)有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又與其他地區(qū)存在差異。比較非洲大陸與澳大利亞大陸,完成下表內容。內容 大陸 相同點 不同點海陸位置 主要人種 代表性動物 氣候,植被分布特點非洲大陸 均瀕臨 洋 黑色人種 具有明顯的對稱性澳大利亞大陸 人種 袋鼠、鴨嘴獸等 呈 狀分布19.(2025·內江)左圖為長江三角洲簡圖,右圖為近5年上海市三大產業(yè)GDP占比變化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fā)展。某游客從上海乘直升機到杭州的最短距離約為 千米。(2)崇明島地處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主要由 (河流)攜帶泥沙堆積而成。(3)長江三角洲,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擁有眾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上海市依托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大力發(fā)展 (選填“高新技術”或“傳統(tǒng)”)產業(yè)。近5年上海市三大產業(yè)GDP占比變化最大的是 。(4)據圖和材料,列舉兩條長江三角洲發(fā)展經濟的有利條件。20.(2025·內江)摩洛哥是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23年中國與摩洛哥簽署了光伏發(fā)電、農業(yè)合作備忘錄。圖左為摩洛哥城市、降水、礦產分布圖,圖右為我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摩洛哥 (礦產)豐富,其首都位于 (東、西)半球。(2)人口、城市的分布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響大。簡述摩洛哥人口,城市空間分布特點。(3)光伏發(fā)電與日照強度和時長有關。摩洛哥光伏發(fā)電主要分布在 (選填“北部”或“南部”)。(4)據中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推測摩洛哥的主要干濕區(qū),并說出摩洛哥草地牧場主要分布區(qū)。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C3.B【知識點】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解析】【點評】由于地球不停地繞著太陽公轉,各地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不斷發(fā)生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極圈以內是極晝,南極圈以內是極夜,白晝由北向南逐漸變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極圈以內是極夜,南極圈以內是極晝,白晝由南向北逐漸變短。而赤道則是全年晝夜平分。影子的長短和太陽高度角有關,太陽高度角越大,物體的影子越短;太陽高度角越小,物體的影子越長。因此一天中早晚影子長,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長,夏季影子短。1.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M為表在圭面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 圭表是用來測量日影的,日影朝向正北,因此正午時太陽在正南方向,因此圭為是南北走問,這樣才能準確測量正午日影的長度和方問。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河南登封位于 31.5°N,位于北半球,一年中M(正午日影)最長時,說明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應該是冬至日。根據圖2分析可知,當地球公轉到丙處時,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河南登封位于 31.5°N,位于北半球,一年中M(正午日影)最短時,說明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應該是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 23.5°N緯線。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答案】4.A5.C6.B【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解析】【點評】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外向內增高的為山頂;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內向外增高的為盆地;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的為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的為山脊;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兩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4.讀圖分析可知,P處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5.讀圖分析可知,E山峰與甲地、乙地、丁地之間,沒有明顯高于兩者連線的地形阻擋,因此站在E山峰都能看見 :而E山峰與丙地之間有山峰阻擋視線,所以站在E山峰不能看見丙地。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在山谷遭遇山洪時,正確逃生方法是向與山洪流動方向垂直的高處逃生。讀圖分析可知,F地位于山谷,山洪沿山谷向下流,②)線路是向高處且與山洪流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是正確的逃生方法。①線路逆山洪方向、③線路順山洪方向,容易被山洪沖走,非常危險;原地等待救援易被山洪淹沒,都不是正確的逃生方法 。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答案】7.A8.D9.C【知識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氣候類型分布;中國的行政區(qū)劃;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依據與界線【解析】【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青藏地區(qū)和西北地區(qū)。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分界線是把秦嶺—淮河線、青藏高原邊緣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北方地區(qū)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qū),東臨 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南方地區(qū)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qū),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2/3以上。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青藏地區(qū)位于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每個省區(qū)都有自己的簡稱,多數省區(qū)是取省名中的一個字做簡稱;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簡稱;有的省區(qū)用本省歷史名稱做簡稱;部分省區(qū)有兩個簡稱。夏季風的進退影響到中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每年4月開始,雨帶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國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長。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雨帶如果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會導致“南澇北旱”;如果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北澇南旱”的局面。7.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闖關東”是從黃河下游地區(qū)前往東北地區(qū)。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黃河下游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都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屬于北方地區(qū)。所以“闖關東”發(fā)生在我國四大地理單元中的北方地區(qū)。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8.讀圖,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闖關東”是指人口從黃河下游地區(qū),主要是山東(魯)、河北(冀)、河南(豫)遷往東北地區(qū)(黑龍江、吉林、遼寧)。即“闖關東”人口主要遷出區(qū)是豫、冀、魯。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9.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黃河下游地區(qū)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風帶來了充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風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旱澇災害:夏季風強的年份,雨帶推進速度快,導致北澇南旱;夏季風弱的年份,雨帶推進速度慢。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答案】10.B11.C12.D【知識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決措施;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點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松等((自然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人為原因),導致植被破壞嚴重。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方面應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的辦法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應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等。10.根據題意及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要探究植被差異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實驗中應控制其他條件(降水、坡度、土質等)相同,只改變植被狀況。讀圖分析可知,圖b中,其他條件一致,植被覆蓋情況不同,能反映植被差異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圖a主要體現降水強弱差異;圖c主要體現坡度陡緩差異;圖d主要體現土質不同。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讀圖分析可知,圖d實驗中,降水、植被、坡度都相同,只有土質不同,體現了土質對水土流失的影響。A.四川盆地降水多,侵蝕強,主要體現降水對水土流失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B.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侵蝕弱,體現降水對水土流失的影響,B不符合題意;C.黃土高原黃土土質疏松,易于被流水侵蝕,水土流失嚴重, 與圖d探究試驗水土流失大的原因相吻合 ,C符合題意;D.東南丘陵紅壤土質黏重不易侵蝕,與圖d中水土流失大的情況不符,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讀圖分析可知,圖c體現坡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①陡坡發(fā)展種植業(yè),會破壞植被,加劇水土流失,不可取:②大力發(fā)展畜牧業(yè),若過度放牧,會破壞植被,不利于水土保持,不可取:③植樹種草,能恢復植被,保持水土,可取;④坡腳建擋土壩護坡,能攔截坡面徑流和泥沙,利于水土保持,可取。故D 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答案】13.D14.D15.B16.A【知識點】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四季更替【解析】【點評】人們把赤道定為0度緯線,向南向北各分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S),度數向南越來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N),度數向北越來越大;人們把本初子午線定為0度經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度,在0度經線以東的叫東經(E),度數向東越來越大;在0度經線以西的叫西經(W),度數向西越來越大。以北半球為例,3、4、5三個月是春季;6、7、8三個月是夏季;9、10、11三個月是秋季;12、1、2三個月是冬季。南半球季節(jié)與北半球正好相反。13.根據題意可知, 冰凍線即最低氣溫0℃線。 讀圖分析可知,圖中冰凍線分布在秦嶺一淮河以南,此時應該處于我國冬季,氣候寒冷。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3月是春季,6月是夏季,9月是秋季,12月是冬季。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4.讀圖分析可知,烏魯木齊、北京、鄭州都位于冰凍線以北,說明這些城市的最低氣溫在0℃以下,因此河湖會出現結冰現象;南寧位于冰凍線以南,最低氣溫在0℃以上,因此此日河湖未出現結冰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由第一題分析可知,此時我國處于冬季,我國主要受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影響。重慶位于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環(huán)繞,地形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受南下冷空氣影響小;杭州相對來說地形阻擋作用較弱,受南下冷空氣影響較大。所以重慶氣溫比杭州高。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6.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哈爾濱緯度位于 40°N - 50°N 之間;經度位于120°E -130°E之間。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7.【答案】(1)滑翔飛翼(2)熱(3)便于拆卸和安裝(4)密布(5)不贊同。理由:內江地處亞熱帶,極地海洋館建設、運營成本高;客源不足,經濟效益不佳。贊同。理由:可以豐富景區(qū)的旅游項目,增加景區(qū)的吸引力和客流量,促進城市文旅發(fā)展。【知識點】聚落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形成條件、分布、形態(tài)、民居與環(huán)境);南方地區(qū)的自然地理概況;五帶劃分【解析】【分析】(1)根據內江市某景區(qū)導覽略圖分析可知 , 考察景點中,滑翔飛翼這類項目為了獲得較好的視野和滑翔條件,通常會設置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因此其地勢是最高的。(2)根據題意可知,孔雀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南亞印度、中國云南南部和西南部,這些地區(qū)緯度較低,從地球上的五帶劃分來看,主要位于熱帶。(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蒙古包是蒙古族傳統(tǒng)游牧的居住設施,游牧生活需要不斷遷徙,因此蒙古包最大優(yōu)點就是便于拆卸和安裝,適合游牧民族隨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4)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蘇州園林位于江南水鄉(xiāng),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豐富;而且地勢低平,因此河網密布。(5)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內江地處亞熱帶地區(qū),距離極地環(huán)境遙遠,建設極地海洋館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來營造極地環(huán)境和維持場館運行:同時,當地經濟水平不高,對極地海洋生物的市場需求可能有限,運營成本高。經濟效益不佳。因此不贊成在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在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可以豐富景區(qū)的旅游項目,增加景區(qū)的吸引力和客流量,帶動消費,促進城市文旅發(fā)展。因此贊成在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故答案為:(1)滑翔飛翼;(2)熱;(3)便于拆卸和安裝;(4)密布;(5)不贊同。理由:內江地處亞熱帶,極地海洋館建設、運營成本高;客源不足,經濟效益不佳。贊同。理由:可以豐富景區(qū)的旅游項目,增加景區(qū)的吸引力和客流量,促進城市文旅發(fā)展。【點評】23.5°N—23.5°S之間為熱帶,23.5°N—66..5°N之間為北溫帶,23.5°S—66..5°S之間為南溫帶,66.5°N—90°N之間為北寒帶,66.5°S—90°S之間為南寒帶。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民居形式,因為大多為蒙古族使用而得名。由于世代過著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為了適應生產、生活的需要,蒙古等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習俗風尚。同時也產生了蒙古包這種獨特的民居形式。蒙古包的“包”字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又叫作“氈帳”“彎店”。“蒙古包”是滿族對帳的習稱,在滿族人建立清朝、統(tǒng)治中原以后,這個名稱便漸漸地被沿用下來。蒙古包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毛氈。蘇州古典園林,亦稱“蘇州園林”,是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蘇州古典園林溯源于春秋,發(fā)展于晉唐,繁榮于兩宋,全盛于明清。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內私家園林始建于前6世紀,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tài)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huán)境的一種創(chuàng)造。蘇州古典園林所蘊涵的中華哲學、歷史、人文習俗是江南人文歷史傳統(tǒng)、地方風俗的一種象征和濃縮,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華,在世界造園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重大的藝術價值。以拙政園、留園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被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18.【答案】(1)蘇伊士;開普敦(2)炎熱干燥(3)印度;長頸鹿、斑馬等;白色;半環(huán)【知識點】大洲分界線;人種及其分布;非洲的位置與國家;非洲的自然環(huán)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澳大利亞自然環(huán)境【解析】【分析】(1)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從波斯灣繞道非洲南部到達歐洲經過的著名港口是開普敦,位于南非南端,地處重要國際航道交匯點,港口優(yōu)良。(2)根據圖3珀斯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可知,帕斯1月氣溫高,在20℃℃以上;而且降水稀少。即珀斯1月氣候特點是炎熱干燥。(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非洲大陸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澳大利亞大陸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即兩大陸均瀕臨印度洋。非洲大陸熱帶草原面積廣大,代表性的動物有長頸鹿、斑馬等;澳大利亞大陸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澳大利亞大部分處于熱帶、亞熱帶,氣候炎熱干燥,澳大利亞大陸氣候、植被分布呈半環(huán)狀分布。故答案為:(1)蘇伊士;開普敦;(2)炎熱干燥;(3)印度;長頸鹿、斑馬等;白色;半環(huán)。【點評】蘇伊士運河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在埃及東北部。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條重要航道。于1869年鑿成通航,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到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各國的航程。長172.5千米,地處亞、歐、非要沖,在國際航運中,是一條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和經濟意義的水道。帕斯是占澳大利亞全土三分之一的西澳洲的首府,也是充滿活力的城市。這里是度假勝地,陽光和海洋是她的標志。 帕斯位于澳大利亞西部,印度洋沿岸,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城市。從地理位置上看,帕斯西面是浩瀚的印度洋,沼緯度線西行7350公里到達非洲海岸,南面是遠隔重洋的南極洲。北方最近的港口雅加達距離也有3l50公里,東面是大陸,但是如果想到達另一個城市阿得菜德要穿過沙漠,最近路線也要2740公里。從氣候來看,它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高溫少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色人種;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亞有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為典型的半環(huán)狀分布。19.【答案】(1)200(2)三;長江(3)高新技術;第三產業(yè)(4)(4)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處長江入海口,河海聯(lián)運,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消費市場廣闊;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等【知識點】比例尺;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各階梯內主要地形類型;長江三角洲區(qū)域概況;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與區(qū)域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解析】【分析】讀左圖分析可知,圖中為線段式比例尺,說明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千米。量得圖中上海與杭州的直線距離大約2厘米,因此兩地最短距離約為200千米。(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我國地勢分為三級階梯,崇明島位于長江入海口,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主要是由長江攜帶泥沙堆積而成。(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上海市依托眾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大力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讀右圖分析可知,近五年上海市第廣業(yè)減少了 0.08%,第二業(yè)減少4.76%,第三產業(yè)增加了4.84%,因此第三產業(yè)GDP占比變化最大。(4)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長江三角洲地處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yōu)越,可以河海聯(lián)運,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闊;根據(3)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長江三角洲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購買力強,消費市場廣闊;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等。以上為長江三角洲發(fā)展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1)200;(2)三;長江;(3)高新技術;第三產業(yè);長江;(4)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處長江入海口,河海聯(lián)運,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消費市場廣闊;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等【點評】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縮尺,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字式、線段式、和文字式,這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級階梯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長江三角洲簡稱“長三角”,是由長江錢塘江的泥沙淤積形成的濱海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是中國經濟發(fā)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的區(qū)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zhàn)略地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增強長三角地區(qū)創(chuàng)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qū)域連接性和政策協(xié)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fā)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20.【答案】(1)磷礦;東半球(2)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3)南部(4)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區(qū);草地牧場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qū)。【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我國降水特點和干濕地區(qū)的劃分;非洲的自然環(huán)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解析】【分析】(1)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磷礦豐富。圖中摩洛哥的首都位于10°W以東,位于20°W 以東、160°E以西,屬于東半球。(2)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人口和城市空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因為該地區(qū)交通便利。(3)根據題意可知,光伏發(fā)電與日照強度和時長有關。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降水北多南少,南部地區(qū)年降水少于 250mm降水較少,多晴天,日照強度大,日照時間長,更適合發(fā)展光伏發(fā)電。(4)根據中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分析可知,我國把年降水量少于 200mm 的地區(qū)劃分為干旱地區(qū);年降水量為200-400mm的地區(qū)劃分為半干旱地區(qū);年降水量為400-800mm的地區(qū)劃分為半濕潤地區(qū);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區(qū)劃分為濕潤地區(qū)。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緯度低,蒸發(fā)較我國更旺盛,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少于500mm,推測其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區(qū)。從圖中可以看出,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qū)降水較多,因此草地牧場主要分布這里。故答案為:(1)磷礦;東半球;(2)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3)南部;(4)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區(qū);草地牧場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qū)。【點評】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根據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關系把我國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qū):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干旱地區(qū)。這四類干濕地區(qū)之間有三條分界線,其中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地區(qū)和半干旱地區(qū)的分界線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地區(qū)和干旱地區(qū)的分界線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線。1 / 12025屆四川省內江市中考地理真題試卷(2025·內江)圖1為河南登封(31.5°N)橫梁式圭表,古代用來測量日影的方向和長度,M為表在圭面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圖2為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陰影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題。1.圭的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東北—西南走向C.東—西走向 D.西北—東南走向2.一年中M最長時,地球位于繞日公轉示意圖的(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3.一年中M最短時,太陽直射( )A.31.5°N B.23.5°N C.0°緯線 D.23.5°S【答案】1.A2.C3.B【知識點】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解析】【點評】由于地球不停地繞著太陽公轉,各地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不斷發(fā)生變化。以北半球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極圈以內是極晝,南極圈以內是極夜,白晝由北向南逐漸變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極圈以內是極夜,南極圈以內是極晝,白晝由南向北逐漸變短。而赤道則是全年晝夜平分。影子的長短和太陽高度角有關,太陽高度角越大,物體的影子越短;太陽高度角越小,物體的影子越長。因此一天中早晚影子長,中午影子短; 一年中冬季影子長,夏季影子短。1.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M為表在圭面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 圭表是用來測量日影的,日影朝向正北,因此正午時太陽在正南方向,因此圭為是南北走問,這樣才能準確測量正午日影的長度和方問。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河南登封位于 31.5°N,位于北半球,一年中M(正午日影)最長時,說明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應該是冬至日。根據圖2分析可知,當地球公轉到丙處時,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河南登封位于 31.5°N,位于北半球,一年中M(正午日影)最短時,說明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應該是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 23.5°N緯線。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25·內江)某地理興趣小組對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如圖)進行探究學習。完成下面小題。4.P處山體部位是(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5.探究發(fā)現,站在E山峰不能看見(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6.探究在F地遭遇山洪時,正確的逃生方法是( )A.沿①線路逃生 B.沿②線路逃生C.沿③線路逃生 D.原地等待救援【答案】4.A5.C6.B【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我國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解析】【點評】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外向內增高的為山頂;等高線呈閉合曲線時,海拔由內向外增高的為盆地;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的為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的為山脊;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兩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4.讀圖分析可知,P處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5.讀圖分析可知,E山峰與甲地、乙地、丁地之間,沒有明顯高于兩者連線的地形阻擋,因此站在E山峰都能看見 :而E山峰與丙地之間有山峰阻擋視線,所以站在E山峰不能看見丙地。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在山谷遭遇山洪時,正確逃生方法是向與山洪流動方向垂直的高處逃生。讀圖分析可知,F地位于山谷,山洪沿山谷向下流,②)線路是向高處且與山洪流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是正確的逃生方法。①線路逆山洪方向、③線路順山洪方向,容易被山洪沖走,非常危險;原地等待救援易被山洪淹沒,都不是正確的逃生方法 。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25·內江)關東,通常指山海關以東地區(qū)。“闖關東”是明清時期的人口大遷徙事件,緣起黃河下游地區(qū)連年干旱、洪澇等災害,導致大量百姓被迫離開故土。前往東北地區(qū)謀生。如圖為“闖關東”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闖關東”發(fā)生在我國四大地理單元中的( )A.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8.“闖關東”人口主要遷出區(qū)是( )A.豫、晉、吉 B.豫、黑、魯 C.遼、晉、魯 D.豫、冀、魯9.黃河下游地區(qū)連年干旱、洪澇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眾多 B.植被稀疏C.夏季風不穩(wěn)定 D.板塊運動強烈【答案】7.A8.D9.C【知識點】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氣候類型分布;中國的行政區(qū)劃;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依據與界線【解析】【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青藏地區(qū)和西北地區(qū)。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分界線是把秦嶺—淮河線、青藏高原邊緣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北方地區(qū)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qū),東臨 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南方地區(qū)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qū)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qū),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2/3以上。西北地區(qū)深居內陸,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青藏地區(qū)位于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每個省區(qū)都有自己的簡稱,多數省區(qū)是取省名中的一個字做簡稱;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簡稱;有的省區(qū)用本省歷史名稱做簡稱;部分省區(qū)有兩個簡稱。夏季風的進退影響到中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每年4月開始,雨帶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國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長。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雨帶如果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會導致“南澇北旱”;如果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北澇南旱”的局面。7.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闖關東”是從黃河下游地區(qū)前往東北地區(qū)。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黃河下游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都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屬于北方地區(qū)。所以“闖關東”發(fā)生在我國四大地理單元中的北方地區(qū)。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8.讀圖,根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闖關東”是指人口從黃河下游地區(qū),主要是山東(魯)、河北(冀)、河南(豫)遷往東北地區(qū)(黑龍江、吉林、遼寧)。即“闖關東”人口主要遷出區(qū)是豫、冀、魯。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9.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黃河下游地區(qū)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風帶來了充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風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旱澇災害:夏季風強的年份,雨帶推進速度快,導致北澇南旱;夏季風弱的年份,雨帶推進速度慢。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025·內江)某地理研學小組對水土流失原因開展探究實驗。如圖為開展的四組實驗,分別表示降水強弱、植被差異、坡度陡緩、土質不同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完成下面小題。10.反映植被差異探究試驗的是( )A.圖a B.圖b C.圖c D.圖d11.與圖d探究試驗水土流失大的原因相吻合的是( )A.四川盆地降水多,侵蝕強B.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侵蝕弱C.黃土高原黃土土質疏松,易于侵蝕D.東南丘陵紅壤土質黏重,不易侵蝕12.利于圖c水土保持的措施是( )①陡坡發(fā)展種植業(yè)②大力發(fā)展畜牧業(yè)③植樹種草④坡腳建擋土壩護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0.B11.C12.D【知識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決措施;我國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點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松等((自然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人為原因),導致植被破壞嚴重。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方面應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的辦法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應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等。10.根據題意及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要探究植被差異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實驗中應控制其他條件(降水、坡度、土質等)相同,只改變植被狀況。讀圖分析可知,圖b中,其他條件一致,植被覆蓋情況不同,能反映植被差異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圖a主要體現降水強弱差異;圖c主要體現坡度陡緩差異;圖d主要體現土質不同。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讀圖分析可知,圖d實驗中,降水、植被、坡度都相同,只有土質不同,體現了土質對水土流失的影響。A.四川盆地降水多,侵蝕強,主要體現降水對水土流失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B.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侵蝕弱,體現降水對水土流失的影響,B不符合題意;C.黃土高原黃土土質疏松,易于被流水侵蝕,水土流失嚴重, 與圖d探究試驗水土流失大的原因相吻合 ,C符合題意;D.東南丘陵紅壤土質黏重不易侵蝕,與圖d中水土流失大的情況不符,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讀圖分析可知,圖c體現坡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①陡坡發(fā)展種植業(yè),會破壞植被,加劇水土流失,不可取:②大力發(fā)展畜牧業(yè),若過度放牧,會破壞植被,不利于水土保持,不可取:③植樹種草,能恢復植被,保持水土,可取;④坡腳建擋土壩護坡,能攔截坡面徑流和泥沙,利于水土保持,可取。故D 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025·內江)冰凍線即最低氣溫0℃線。如圖為某月30日全國冰凍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上圖所示現象出現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14.此日,下列城市河湖未出現結冰現象的是( )A.烏魯木齊 B.北京 C.鄭州 D.南寧15.此日,重慶氣溫比杭州高的主要原因是受( )A.南下冷氣流影響大 B.南下冷氣流影響小C.北上暖氣流影響大 D.北上暖氣流影響小16.距離現場觀賞哈爾濱冰燈冰雕最近的地點是( )A.(46°N,127°E) B.(46°S,127°E)C.(46°N,127°W) D.(46°S,127°W)【答案】13.D14.D15.B16.A【知識點】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四季更替【解析】【點評】人們把赤道定為0度緯線,向南向北各分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緯(S),度數向南越來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N),度數向北越來越大;人們把本初子午線定為0度經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度,在0度經線以東的叫東經(E),度數向東越來越大;在0度經線以西的叫西經(W),度數向西越來越大。以北半球為例,3、4、5三個月是春季;6、7、8三個月是夏季;9、10、11三個月是秋季;12、1、2三個月是冬季。南半球季節(jié)與北半球正好相反。13.根據題意可知, 冰凍線即最低氣溫0℃線。 讀圖分析可知,圖中冰凍線分布在秦嶺一淮河以南,此時應該處于我國冬季,氣候寒冷。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3月是春季,6月是夏季,9月是秋季,12月是冬季。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4.讀圖分析可知,烏魯木齊、北京、鄭州都位于冰凍線以北,說明這些城市的最低氣溫在0℃以下,因此河湖會出現結冰現象;南寧位于冰凍線以南,最低氣溫在0℃以上,因此此日河湖未出現結冰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由第一題分析可知,此時我國處于冬季,我國主要受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影響。重慶位于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環(huán)繞,地形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受南下冷空氣影響小;杭州相對來說地形阻擋作用較弱,受南下冷空氣影響較大。所以重慶氣溫比杭州高。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6.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哈爾濱緯度位于 40°N - 50°N 之間;經度位于120°E -130°E之間。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7.(2025·內江)如圖為內江市某景區(qū)導覽略圖。某中學研學小組沿景區(qū)南門—孔雀廣場—滑翔飛翼—月亮湖濕地—蒙古風情體驗區(qū)—蘇州園林會館—東門等景點進行考察。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考察景點中,地勢最高的是 。(2)孔雀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南亞印度、中國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從地球上的五帶看,孔雀主要棲息在 帶。(3)蒙古包是蒙古族傳統(tǒng)游牧的生活方式。蒙古包的最大優(yōu)點是 。(4)蘇州位于江南水鄉(xiāng)。蘇州園林與環(huán)境和諧共生是其特色之一。蘇州園林所處地區(qū)地勢低平,河網 。(5)有人建議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答案】(1)滑翔飛翼(2)熱(3)便于拆卸和安裝(4)密布(5)不贊同。理由:內江地處亞熱帶,極地海洋館建設、運營成本高;客源不足,經濟效益不佳。贊同。理由:可以豐富景區(qū)的旅游項目,增加景區(qū)的吸引力和客流量,促進城市文旅發(fā)展。【知識點】聚落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形成條件、分布、形態(tài)、民居與環(huán)境);南方地區(qū)的自然地理概況;五帶劃分【解析】【分析】(1)根據內江市某景區(qū)導覽略圖分析可知 , 考察景點中,滑翔飛翼這類項目為了獲得較好的視野和滑翔條件,通常會設置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因此其地勢是最高的。(2)根據題意可知,孔雀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南亞印度、中國云南南部和西南部,這些地區(qū)緯度較低,從地球上的五帶劃分來看,主要位于熱帶。(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蒙古包是蒙古族傳統(tǒng)游牧的居住設施,游牧生活需要不斷遷徙,因此蒙古包最大優(yōu)點就是便于拆卸和安裝,適合游牧民族隨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4)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蘇州園林位于江南水鄉(xiāng),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豐富;而且地勢低平,因此河網密布。(5)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內江地處亞熱帶地區(qū),距離極地環(huán)境遙遠,建設極地海洋館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來營造極地環(huán)境和維持場館運行:同時,當地經濟水平不高,對極地海洋生物的市場需求可能有限,運營成本高。經濟效益不佳。因此不贊成在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在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可以豐富景區(qū)的旅游項目,增加景區(qū)的吸引力和客流量,帶動消費,促進城市文旅發(fā)展。因此贊成在景區(qū)增建極地海洋館。)故答案為:(1)滑翔飛翼;(2)熱;(3)便于拆卸和安裝;(4)密布;(5)不贊同。理由:內江地處亞熱帶,極地海洋館建設、運營成本高;客源不足,經濟效益不佳。贊同。理由:可以豐富景區(qū)的旅游項目,增加景區(qū)的吸引力和客流量,促進城市文旅發(fā)展。【點評】23.5°N—23.5°S之間為熱帶,23.5°N—66..5°N之間為北溫帶,23.5°S—66..5°S之間為南溫帶,66.5°N—90°N之間為北寒帶,66.5°S—90°S之間為南寒帶。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民居形式,因為大多為蒙古族使用而得名。由于世代過著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為了適應生產、生活的需要,蒙古等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習俗風尚。同時也產生了蒙古包這種獨特的民居形式。蒙古包的“包”字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又叫作“氈帳”“彎店”。“蒙古包”是滿族對帳的習稱,在滿族人建立清朝、統(tǒng)治中原以后,這個名稱便漸漸地被沿用下來。蒙古包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毛氈。蘇州古典園林,亦稱“蘇州園林”,是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蘇州古典園林溯源于春秋,發(fā)展于晉唐,繁榮于兩宋,全盛于明清。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內私家園林始建于前6世紀,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tài)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huán)境的一種創(chuàng)造。蘇州古典園林所蘊涵的中華哲學、歷史、人文習俗是江南人文歷史傳統(tǒng)、地方風俗的一種象征和濃縮,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華,在世界造園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重大的藝術價值。以拙政園、留園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被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18.(2025·內江)圖1為世界局部區(qū)域圖,圖2為澳大利亞人口構成圖,圖3為珀斯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從波斯灣出發(fā)的油輪,經亞非兩洲分界線 運河到達歐洲,比繞道非洲南部著名港口 到達歐洲,可大大縮短航程。(2)描述帕斯1月氣候特點。(3)一個地區(qū)有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又與其他地區(qū)存在差異。比較非洲大陸與澳大利亞大陸,完成下表內容。內容 大陸 相同點 不同點海陸位置 主要人種 代表性動物 氣候,植被分布特點非洲大陸 均瀕臨 洋 黑色人種 具有明顯的對稱性澳大利亞大陸 人種 袋鼠、鴨嘴獸等 呈 狀分布【答案】(1)蘇伊士;開普敦(2)炎熱干燥(3)印度;長頸鹿、斑馬等;白色;半環(huán)【知識點】大洲分界線;人種及其分布;非洲的位置與國家;非洲的自然環(huán)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澳大利亞自然環(huán)境【解析】【分析】(1)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從波斯灣繞道非洲南部到達歐洲經過的著名港口是開普敦,位于南非南端,地處重要國際航道交匯點,港口優(yōu)良。(2)根據圖3珀斯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可知,帕斯1月氣溫高,在20℃℃以上;而且降水稀少。即珀斯1月氣候特點是炎熱干燥。(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非洲大陸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澳大利亞大陸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即兩大陸均瀕臨印度洋。非洲大陸熱帶草原面積廣大,代表性的動物有長頸鹿、斑馬等;澳大利亞大陸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澳大利亞大部分處于熱帶、亞熱帶,氣候炎熱干燥,澳大利亞大陸氣候、植被分布呈半環(huán)狀分布。故答案為:(1)蘇伊士;開普敦;(2)炎熱干燥;(3)印度;長頸鹿、斑馬等;白色;半環(huán)。【點評】蘇伊士運河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在埃及東北部。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一條重要航道。于1869年鑿成通航,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到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各國的航程。長172.5千米,地處亞、歐、非要沖,在國際航運中,是一條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和經濟意義的水道。帕斯是占澳大利亞全土三分之一的西澳洲的首府,也是充滿活力的城市。這里是度假勝地,陽光和海洋是她的標志。 帕斯位于澳大利亞西部,印度洋沿岸,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城市。從地理位置上看,帕斯西面是浩瀚的印度洋,沼緯度線西行7350公里到達非洲海岸,南面是遠隔重洋的南極洲。北方最近的港口雅加達距離也有3l50公里,東面是大陸,但是如果想到達另一個城市阿得菜德要穿過沙漠,最近路線也要2740公里。從氣候來看,它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高溫少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色人種;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亞有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為典型的半環(huán)狀分布。19.(2025·內江)左圖為長江三角洲簡圖,右圖為近5年上海市三大產業(yè)GDP占比變化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fā)展。某游客從上海乘直升機到杭州的最短距離約為 千米。(2)崇明島地處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主要由 (河流)攜帶泥沙堆積而成。(3)長江三角洲,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擁有眾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上海市依托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大力發(fā)展 (選填“高新技術”或“傳統(tǒng)”)產業(yè)。近5年上海市三大產業(yè)GDP占比變化最大的是 。(4)據圖和材料,列舉兩條長江三角洲發(fā)展經濟的有利條件。【答案】(1)200(2)三;長江(3)高新技術;第三產業(yè)(4)(4)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處長江入海口,河海聯(lián)運,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消費市場廣闊;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等【知識點】比例尺;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各階梯內主要地形類型;長江三角洲區(qū)域概況;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與區(qū)域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解析】【分析】讀左圖分析可知,圖中為線段式比例尺,說明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千米。量得圖中上海與杭州的直線距離大約2厘米,因此兩地最短距離約為200千米。(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我國地勢分為三級階梯,崇明島位于長江入海口,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主要是由長江攜帶泥沙堆積而成。(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上海市依托眾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大力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讀右圖分析可知,近五年上海市第廣業(yè)減少了 0.08%,第二業(yè)減少4.76%,第三產業(yè)增加了4.84%,因此第三產業(yè)GDP占比變化最大。(4)讀圖,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長江三角洲地處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yōu)越,可以河海聯(lián)運,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闊;根據(3)材料信息分析可知,長江三角洲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購買力強,消費市場廣闊;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等。以上為長江三角洲發(fā)展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1)200;(2)三;長江;(3)高新技術;第三產業(yè);長江;(4)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處長江入海口,河海聯(lián)運,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消費市場廣闊;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等【點評】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縮尺,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字式、線段式、和文字式,這三種表示方法可以互換。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級階梯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長江三角洲簡稱“長三角”,是由長江錢塘江的泥沙淤積形成的濱海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是中國經濟發(fā)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的區(qū)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zhàn)略地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增強長三角地區(qū)創(chuàng)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qū)域連接性和政策協(xié)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fā)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20.(2025·內江)摩洛哥是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23年中國與摩洛哥簽署了光伏發(fā)電、農業(yè)合作備忘錄。圖左為摩洛哥城市、降水、礦產分布圖,圖右為我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摩洛哥 (礦產)豐富,其首都位于 (東、西)半球。(2)人口、城市的分布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響大。簡述摩洛哥人口,城市空間分布特點。(3)光伏發(fā)電與日照強度和時長有關。摩洛哥光伏發(fā)電主要分布在 (選填“北部”或“南部”)。(4)據中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推測摩洛哥的主要干濕區(qū),并說出摩洛哥草地牧場主要分布區(qū)。【答案】(1)磷礦;東半球(2)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3)南部(4)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區(qū);草地牧場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qū)。【知識點】東西半球的劃分;我國降水特點和干濕地區(qū)的劃分;非洲的自然環(huán)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解析】【分析】(1)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磷礦豐富。圖中摩洛哥的首都位于10°W以東,位于20°W 以東、160°E以西,屬于東半球。(2)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人口和城市空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因為該地區(qū)交通便利。(3)根據題意可知,光伏發(fā)電與日照強度和時長有關。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降水北多南少,南部地區(qū)年降水少于 250mm降水較少,多晴天,日照強度大,日照時間長,更適合發(fā)展光伏發(fā)電。(4)根據中國干濕地區(qū)分布圖分析可知,我國把年降水量少于 200mm 的地區(qū)劃分為干旱地區(qū);年降水量為200-400mm的地區(qū)劃分為半干旱地區(qū);年降水量為400-800mm的地區(qū)劃分為半濕潤地區(qū);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區(qū)劃分為濕潤地區(qū)。讀左圖分析可知,摩洛哥緯度低,蒸發(fā)較我國更旺盛,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少于500mm,推測其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區(qū)。從圖中可以看出,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qū)降水較多,因此草地牧場主要分布這里。故答案為:(1)磷礦;東半球;(2)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3)南部;(4)主要為干旱、半干旱區(qū);草地牧場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qū)。【點評】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 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根據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關系把我國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qū):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干旱地區(qū)。這四類干濕地區(qū)之間有三條分界線,其中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地區(qū)和半干旱地區(qū)的分界線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地區(qū)和干旱地區(qū)的分界線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線。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四川省內江市中考地理真題試卷(學生版).docx 2025屆四川省內江市中考地理真題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