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五章物體的運動蘇科版|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三、直線運動21.了解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及其判斷方法2.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如圖所示是小明和小華一起沿直線運動的s-t圖像。(1)小明8 s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_,小華8秒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_,利用相同時間比路程,可以判斷,小明和小華在這段路程運動的快慢(或速度)________,而前2 s內,________(選填“小明”或“小華”)跑得較快。40 m40 m相同小華(2)小明在第2 s時刻速度________(選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第4 s時刻的速度,運動的速度為________,小明做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3)在這段運動過程中,小華前4 s比后4 s跑得________(選填“快”或“慢”),小華做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等于5 m/s勻速快變速解析 (1)根據圖像可知,兩人運動的路程都為40 m,所用的時間都是 8 s,相同時間內通過相同的路程,所以小明和小華運動的快慢(或速度)相同;前2 s內,小華運動的距離比小明長,所以小華跑得更快,(2)由圖像可知,小明的s-t圖像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即小明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小明在運動過程中任一時刻的速度都相同,速度大小為v===5 m/s;(3)由圖像可知,小華前4 s比后4 s運動的路程遠,所以前4 s比后4 s運動得更快,所以小華做變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類型物體運動曲線運動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__________的直線運動叫作變速直線運動。1. 變速直線運動:2. 特點: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一般_________一、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不相等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______的,所以用速度公式求得的速度,只能_________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這個速度稱為平均速度。3.平均速度:(1)定義:(2)公式:變化粗略地3.平均速度:① 變速直線運動不同路程或時間段內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時間要對應。(3)理解:②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_______。平均值學以致用如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速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小球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2)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 (3)小球在________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 0.0750.125E、F(4)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像,能反映出該小球直線運動的是______。 C解析 (1)由圖可知在相同時間間隔內,小球運動的路程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在做變速直線運動;(2)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的時間為t=0.2 s×3=0.6 s,從A點運動到D點的路程為s=4.50 cm,所以從A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vAD===7.5 cm/s=0.075 m/s;小球從A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為vAF===12.5 cm/s=0.125 m/s;(3)由圖可知,在相同時間間隔內,E、F兩點間的間隔最大,所以小球在E、F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4)由圖可知,小球運動速度越來越大,做加速運動,所以選C。二、列車過橋或隧道類問題1.認真學習教材例題,完成下面的填空列車通過某座橋或某個隧道時,由于列車自身的長度較長,不能忽略。(1)列車完全通過橋或隧道所通過的路程為: s1=______ ;(2)列車全部在橋上或隧道內通過的路程為: s2=______ ;(s1、s2為列車通過的路程、s為橋長、L為車身長)s+Ls-L“列車完全通過隧道”是指列車頭進入隧道到列車尾使出隧道這一過程,這個過程中列車通過的路程為s1=s隧+L車列車完全通過隧道完全通過隧道s隧L車s1=s隧+L車s2=s隧-L車列車全部在隧道內運行”是指列車尾部進入隧道之后到列車頭部駛出隧道之前的過程,這個過程列車通過的路程s2=s隧-L車列車全部在隧道內列車全部在隧道內一列長360 m的火車勻速駛過長1 800 m的隧道,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72 s。求:(1)火車運行的速度;(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運行的時間。解:(1)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運行的路程s1=1 800 m+360 m=2 160 m,火車完全通過隧道所需的時間t1=72 s,則火車運行的速度v===30 m/s(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通過的路程s2=1 800 m-360 m=1 440 m火車全部在隧道內運行的時間t2===48 s學以致用1.在研究水滴下落規律的實驗中,打開水龍頭讓一滴水下落,并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 s拍攝了同一水滴下落時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這滴水運動到1位置時,運動的時間為____s,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m/s,這滴水由2位置運動到1位置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m/s。 0.31.52.5解析 由圖可知,這滴水運動到1位置時,運動的時間為0.3 s;水滴到達1位置時,路程是0.45 m,故平均速度v===1.5 m/s;這滴水由2位置運動到1位置通過的路程:s'=0.45 m-0.2 m=0.25 m,平均速度v'==2.5 m/s。2.在100 m賽跑時,某同學前30 m做加速運動,后70 m做勻速運動,通過終點時的速度是7 m/s,成績是15 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他在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6.7 m/s6 m/s解析 運動員運動的距離s=100 m,運動的時間t=15 s,所以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v==≈6.7 m/s后70 m做勻速運動,通過終點時的速度是7 m/s,所以后70 m所用的時間是t″===10 s,即前30 m所用時間是t'=15 s-10 s=5 s,他在前30 m的平均速度是v'===6 m/s。3.(2023·眉山階段練習)某同學郊游時,用半小時走完2 km的路程,休息半小時后,再用30 min走完1.24 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時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解析 前半小時平均速度為v1===4 km/h全程的平均速度v===2.16 km/h=0.6 m/s0.64.某物體沿直線運動過程中,前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4 m/s,后一半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6 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 5解析 設前一半時間和后一半時間都為t,全程的平均速度v======5 m/s。5.(2024·北海期中)速度公式v=可以用來計算勻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也可以用來計算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平均速度。關于該公式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此公式可知,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B.由此公式可知,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運動所用的時間越少,速度一定越大C.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用此公式求得的平均速度與運動路程和時間無關D.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用此公式求得的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表示運動的快慢D解析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一個定值,與時間和路程無關,故A、B錯誤;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等于路程與對應的時間比,與路程和時間有關,只能粗略地表示運動的快慢,故C錯誤,D正確。6.(2024·永川期末)如圖所示,是對甲、乙兩輛汽車運動情況進行頻閃照相的結果示意圖,由圖可知( )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0~30 s時,乙車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C.0~10 s內,甲車平均速度比乙車平均速度大D.0~40 s內,甲車和乙車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同C解析 0~30 s時,乙車每10 s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所以乙車一定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0~10 s內,甲車通過的路程為300 m,則v甲=30 m/s,乙車通過的路程為200 m,則v乙=20 m/s,v甲>v乙,故C正確;0~40 s內,甲車和乙車通過的路程相同,都是1 200 m,因此甲車和乙車平均速度相同,故D錯誤。7.(2024·眉山階段練習)有一輛汽車,用10 m/s的速度行駛500 m,接著又用5 m/s的速度行駛了100 m,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A.7.5 m/s B.6 m/sC.8.57 m/s D.無法判斷C解析 汽車前500 m用的時間:t1===50 s,后100 m用的時間:t2===20 s,全程的平均速度:v===≈8.57 m/s,故選C。8.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物體沿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圖像。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甲做勻速直線運動B.乙做變速直線運動C.0~20 s內,甲比乙速度小D.第20 s末,甲、乙速度相同C解析 由圖像可知,甲的速度不隨時間變化,則甲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由圖像可知,乙的速度隨時間不斷增大,即乙做變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在0~20 s內甲的速度不變,為5 m/s,乙的速度逐漸增大,甲、乙的v-t圖線在20 s末相交,說明甲、乙兩物體此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故0~20 s內,甲比乙速度大,第20 s末,甲、乙速度相同,故C錯誤,D正確。9.汽車以25 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現前方有緊急情況,經過0.5 s(從發現情況到開始制動剎車司機的反應時間),開始制動剎車,又經過4.5 s滑行60 m后車停止。則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多大?解:汽車在反應時間內行駛的距離為s反應=vt反應=25 m/s×0.5 s=12.5 m從發現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行駛的總路程為s總=s反應+s滑行=12.5 m+60 m=72.5 m故這段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14.5 m/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