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初三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0-16C1-35.5Ca-40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30分)1.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煤炭的形成B.天然氣燃燒C.煤的氣化D.石油分餾2.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液氮可用于冷藏血液B.氧氣可用作火箭發射的燃料C.氦氣可用于填充飛艇D.二氧化碳可用作氣體肥料3規范操作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保證。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石灰石帶火星的木條起A檢查裝置氣密性B.加入石灰石(.氧氣的驗滿D存放二氧化碳4.對于下列幾種化學符號,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N②Na3④P205⑤NaClA.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有①④⑤B.表示陽離子的有②③C.④中數字“5”表示5個氧原子D.⑤表示氯化鈉由鈉原子和氯原子構成5.下列勞動或活動項目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的解釋錯誤的是選項勞動或活動項目化學知識A文藝匯演時用干冰創設云霧繚繞舞臺效果干冰升華吸熱使水蒸氣液化B用糯米釀制米酒糯米發生了緩慢氧化C用木炭燒烤食物木炭具有吸附性D用鉛筆芯制作電極石墨有導電性初三化學試題第1頁(共8頁)6.下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A.Mg+0,點整Mg0,B.C+CO,高溫C0L-2KG0,g2Ka+30,1D.Fe,0,+3C高溫2Fe+3C02↑7.氧循環和碳循環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反應B.氧氣只有通過燃燒才能參與碳循環C.兩種循環過程中碳、氧原子個數不變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自然界中Q2和C02含量的相對穩定8.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取火方式也經歷了漫長的演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鉆木取火一“鉆”為取火提供了熱量B.火折子—吹氣可燃是因為吹氣過程為燃燒提供了助燃物C.打火機—轉動出氣閥調節燃料的量,可以調節火苗大小D.劃火柴—劃動摩擦的過程要放熱,提高了火柴的著火點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定條件●碳原子+x00●氧原子0氫原子A.x的數值為4B.該反應前后共涉及四種分子C.該反應是氧化反應D.該反應前后各元素化合價不變10.將鐵絲網a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部加熱至紅熱,然后將常溫的鐵絲網b平伸到火焰下部,出現如圖所示的“火焰分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酒精燈火焰n鐵絲網aA.兩層鐵絲網之間沒有氧氣Pn鐵絲網bB.兩層鐵絲網之間沒有可燃物C.兩層鐵絲網之間的溫度低于酒精蒸氣的著火點D.該實驗能長時間保持“火焰分割”的現象11.一定條件下,X、Y、Z、W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物質X上ZW反應前的質量/g6.81.093.20反應后的質量/g096.83.2初三化學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