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1.政治認同:理解科學社會主義是科學性,理解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2.科學精神: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性和局限性,理解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必然,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困難、挫折。3.政治參與: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觀察和分析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教學重難點: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軌跡。【核心素養】議 題總議題:科學社會主義前途是光明的議題一:科學社會主義為啥是科學的議題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曲折性資本主義剝削下的殘酷現實議題一:科學社會主義為啥是科學的情 境 1:殘酷現實之下,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暢想未來理想社會……漫畫諷刺了怎樣的社會現狀?這一現狀會加劇什么的對立?這樣下去,遲早會出大事!理想社會不應該是這樣的!應該是……結合教材第11、12頁“探究與分享”內容,就以下問題談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1)三個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是如何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的?各有什么特點?(2)為什么他們美好的理想卻化為了泡影?(3)如何看待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思想源頭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一些先進分子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1.產生的原因2.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時期 代表人物 內容初期 (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 莫爾、閔采爾、 康帕內拉、溫斯坦萊 用文學描述了一個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中期 (18世紀) 梅葉、摩萊里、 馬布利、巴貝夫 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產資料公有制等未來社會的基本原則。晚期 (19世紀初) 圣西門、 傅立葉、歐文 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主張大生產與協作相結合,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積極合理的設想。貴族家庭實業制度說服未能實現富商家庭和諧制度富翁出資沒人支持工廠管理者新和諧公社新村實驗無法持續下去思考:如何評價三人建設美好社會的努力?3.對空想社會主義的評價(1)積極意義:①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其揭露和批判;②表達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③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2)歷史局限性:①根本原因:設想的生產關系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狀況不匹配;②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③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資本主義發展、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歷史前提(1)表現: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2)斗爭基本形式:經濟斗爭、政治斗爭(武裝斗爭)、思想理論斗爭。(3)意義:標志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待遇經濟斗爭政治斗爭思想斗爭更高的政治地位我們的思想革命的思想名稱 時間 斗爭目的 斗爭形式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31 提高工資 經濟/政治斗爭英國第二次憲章運動 1842 獲得選舉權 政治斗爭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1844 反抗資本家的過度剝削 經濟/政治斗爭思考:從斗爭形式來看,三大工人運動為什么會最終失敗?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缺乏思想理論的斗爭。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參考答案:(1)具備的知識和經驗基礎、奮斗精神、為人類美好生活奮斗的偉大理想信念等;(2)馬克思主義并不是孤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吸收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以批判的態度審視人類思想史上已有的思想材料,并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3)與所處時代有關。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充分暴露,導致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激化,工人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這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歷史前提和階級基礎。情境2:結合教材第13、14頁“探究與分享”以及第14頁相關鏈接內容,談談馬克思、恩格斯能夠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原因?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1.唯物史觀的創立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①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束縛,創立了唯物史觀。②意義: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科學認識的基礎上。②意義: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斗爭指明了方向。①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2.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基石理論基石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3.創立的意義《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充滿斗爭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經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著作。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摘自2018年4月23日習近平在《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第五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情 境 3:《共產黨宣言》手稿的一頁,頭兩行為馬克思夫人燕妮的手跡(1)查找教材,歸納《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2)結合本節課教材知識和材料,談談《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歷史意義。《共產黨宣言》—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標志(1)主要內容①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②從領導社會變革的力量來看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教訓,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然性③從理想目標來看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激勵著無產階級領導人民群眾為實現之而奮斗。010203①該書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它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打開了通向未來的大門,為人的全面發展和全人類解放指明了路徑,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②《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③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2)意義/科學性思想來源01020304【小結1】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歷史前提理論基石誕生標志空想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共產黨宣言》的發表010203編輯標題A company is an association or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whether natural persons, legal persons, or a mixture of both a company is an association or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whether natural persons, legal persons, or a mixture of both a company is an association or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whether natural persons, legal persons, or a mixture of both知識拓展:空想社會主義 VS 科學社會主義階級本質 沒有揭露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 闡釋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明確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革命斗爭 否認社會革命,反對階級斗爭 主張階級斗爭人民群眾 沒有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 認識到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社會規律 沒有認識到社會發展規律 社會主義一定會取代資本主義理想社會 對未來社會的描述處于理想社會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描述共產主義社會特征聯系: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議題二: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曲折性情 境:1917年俄羅斯的革命,實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的顯兆。俄國的革命,不過是使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罷了。Bolshevism勝利,就是二十世紀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新精神的勝利!——李大釗《Bolshevism的勝利》1918年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現在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劉少奇《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思考:(1)結合材料,說說19197年俄羅斯的革命勝利有何歷史意義?(2)綜合所學,社會主義公有制所體現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怎樣的?思考:(1)結合材料,說說19197年俄羅斯的革命勝利有何歷史意義?(2)綜合所學,社會主義公有制所體現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怎樣的?參考答案: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成了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為國際無產階級樹立了斗爭的榜樣,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思想武器和實踐指導經驗。參考答案: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按勞分配。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1.偉大的嘗試:巴黎公社(1)時間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存在了72天。(2)意義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偉大嘗試。2.一國成功: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建立(1)時間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黨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2)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①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生產所有制關系);②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③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分配關系)。(3)意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3.多國實踐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4.嚴重曲折遭遇挫折:社會主義國家遭遇嚴重挫折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原因?☆當時這些國家生產力發展不足,無法承載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西方的和平演變;☆這些國家的共產黨沒能進行有效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社會生產力;☆這些國家的共產黨對反對黨一味退讓,甚至不顧人民利益,允許取消共產黨執政地位等等;☆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官僚主義盛行、嚴重脫離群眾;☆對待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照搬照抄,脫離本國國情;根本原因:國家執政黨在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面背離了馬克思主義。趨勢: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站 起 來富 起 來強 起 來5.前途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應堅信: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誕生標志:歷史前提: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實踐理論俄國十月革命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嚴重曲折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不可動搖1.《共產黨宣言》開篇就指出:“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對當時的社會情形描述正確的是( )①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②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在多個國家取得勝利 ③共產主義已經被歐洲的一切勢力公認為一種勢力 ④工人階級已經成為統治階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2.《共產黨宣言》說:“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段話表明馬克思主義( )①闡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思想 ②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秘密 ③強調了無產階級暴力奪權的正義性 ④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原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3.社會主義500多年的發展歷史,可謂波瀾壯闊、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進,也有坎坷曲折。在其發展進程中,人們通常認為社會主義經歷了三次偉大的飛躍。關于這三次飛躍表述正確的是( )①巴黎公社的建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現實的飛躍②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現實的飛躍③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飛躍④二戰后,社會主義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4.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認為,盡管工人對資本家的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間地獄”變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憤怒,不能靠階級斗爭,而只能靠宣傳、示范,從而爭取輿論。由此可見,空想社會主義者( )①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沒有貢獻 ②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③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掩飾資本主義的弊端 ④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