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1.1地球的宇宙環境(本欄目對應學生用書P171)【A基礎培優練】時間:30分鐘 總分:51分(知識點1:天體。知識點2:天體系統。知識點3:特殊行星——地球)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知識點1、2、3]2022年11月8日,夜空中上演了“月全食掩天王星”的天文奇觀,即月球全部被地球的影子遮擋,同時月球又將天王星遮擋的現象。下圖為“月全食掩天王星”現象各天體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3題。1.圖中各天體( )A.質量最大的是太陽B.均由固態巖石組成C.分別屬于四種天體類型D.構成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2.與“月全食掩天王星”現象密切相關的條件是( )A.天體運動速度時刻變化B.月球的體積小于天王星C.日地距離遠小于地月距離D.地球、月球、天王星的公轉軌道具有共面性3.相對于地球來說,月球更易遭受隕石襲擊,其原因是( )A.公轉速度更快B.宇宙環境不安全C.離小行星帶更近D.表面基本無大氣層[知識點1、2](2024年山東名??荚嚶撁穗A段性測試)2023年10月22日晚,地球迎來了獵戶座流星雨。下圖為獵戶座七顆亮星示意圖。據此完成第4~5題。4.下列關于流星的描述,正確的是( )A.隕星不屬于天體B.流星體能自行發光發熱C.流星體是地球的衛星D.流星現象發生時會產生極光5.獵戶座的七顆亮星( )A.都是恒星B.位置恒定不動C.與地球距離相等D.組成一個天體系統[知識點2、3]2023年1月1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韋伯空間望遠鏡發現了一顆行星,將其命名為LHS475b。該行星直徑與地球相當,距地球約41光年,其繞轉的恒星是一顆紅矮星 (比太陽溫度低很多),但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比地球高。據此完成第6~7題。6.行星LHS475b屬于( )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河外星系7.該行星比地球表面溫度高,最可能是因為( )A.質量、體積大 B.大氣層厚度大C.地熱資源豐富 D.行星密度大[知識點1、2]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8分鐘后,“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準確進入300千米的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第8~9題。8.“夢天實驗艙”進入預定軌道后所屬的最低級別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河外星系9.下列關于“夢天實驗艙”的說法,正確的是( )A.飛行中穿過小行星帶B.與月球同屬于自然天體C.發射前屬于人造天體D.進入預定軌道后屬于天體[知識點1、3]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于2021年5月著陸火星表面,開展一系列科學探測任務。讀火星與地球基本數據對比表(注:質量和體積都以地球為1),完成第10~11題。名稱 與太陽的距離/ (×106千米) 質量 體積 自轉周 期/天 公轉周 期/年 表面溫 度/K地球 149.6 1 1 1.00 1.00 288火星 227.9 0.11 0.15 1.03 1.88 21010.火星屬于( )A.恒星 B.行星 C.星云 D.彗星11.地球和火星表面溫度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距日遠近 B.質量、體積C.自轉周期 D.公轉周期[知識點2、3]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82秒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隨后,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如圖)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任務。據此完成第12~13題。12.“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往返的宇宙空間,不屬于( )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河外星系13.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特殊行星。下列有關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質量和體積小B.日地距離適中C.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D.自身不發光[知識點2、3](2023年廣東學業水平模擬)金星的古稱有“啟明星”“長庚星”等。當天亮前后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時,稱為“啟明星”;當黃昏前后出現在西方地平線上時,稱為“長庚星”。下圖示意太陽系中距太陽最近的四大行星。據此完成第14~15題。14.“啟明星”對應圖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15.與“啟明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是( )A.表層巖石堅硬 B.有適宜的溫度C.宇宙環境安全 D.有穩定的光照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分)[知識點1、3]2022年5月25日凌晨,木星、火星、殘月聯袂上演一出“雙星伴月”,三者組成一幅“可愛笑臉”(如圖所示),用肉眼即可觀賞這趣味一幕。據此完成第16~17題。16.組成圖示笑臉中的天體類型是( )A.流星 B.恒星C.行星 D.衛星17.科學家目前尚未在火星發現生命跡象,其原因可能有( )A.自轉、公轉的周期與地球差別大B.氣溫過低,缺少適宜的溫度C.質量和體積較大D.大氣稀薄,缺少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B素養提升練】一、單項選擇題墨子巡天望遠鏡坐落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賽什騰山(海拔4 200米左右)。2023年11月,該望遠鏡發現了兩顆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這是其發現的首批近地小行星。據此完成第1~3題。1.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所屬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2.墨子巡天望遠鏡追蹤研究近地小行星的主要目的是( )A.獲取豐富的資源B.監測與地球碰撞的可能性風險C.準備移民小行星D.探索生命的物質起源3.墨子巡天望遠鏡選址青海省賽什騰山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氣溫低 B.距離天體較近C.保密性較好 D.空氣稀薄潔凈二、綜合題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 “火星1號”基地位于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其戈壁地貌、紅色巖體等顯著性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與火星較為類似,是“太空C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火星1號”基地已獲批成為甘肅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基地。下表為火星和地球基本數據對比表。名稱 質量 (地球 為1) 體積 (地球 為1) 大氣密 度(地球 為1) 公轉周期 自轉 周期 黃赤 交角 與日平均距離/(×106千米) 平均 溫度 /℃地球 1 1 1 1年 23小時 56分鐘 23°26′ 149.6 15火星 0.11 0.15 0.01 1.88 年 24小時 37分鐘 23°59′ 227.9 -63(1)指出地球和火星公轉的共同特征。(2)根據材料推測火星的自然條件特征。(3)火星是目前最適合星際移民的星球,試分析原因。參考答案【A基礎培優練】單項選擇題【答案】1.A 2.D 3.D [解析]第1題,圖中天體有太陽、天王星、地球、月球,質量最大的是太陽,A項正確;圖中各天體中,太陽、天王星是氣體星球,B項錯誤;太陽為恒星,天王星、地球為行星,月球為衛星,分別屬于三種天體類型,C項錯誤;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地月系,該圖涉及地月系和太陽系兩級天體系統,D項錯誤。第2題,“月全食掩天王星”現象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地球、月球、天王星的公轉軌道具有共面性,此時地球、月球、天王星運行到同一直線上,D項正確。第3題,相對于地球來說,月球更易遭隕石襲擊,其原因是月球表面幾乎沒有大氣,侵入月球的天體不能被焚毀,D項正確。【答案】4.A 5.A [解析]第4題,隕星是流星體未完全燃燒殆盡,墜落到地球表面的殘體,屬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屬于天體,A項正確;流星體不能自行發光發熱,其與大氣劇烈摩擦從而燃燒發光發熱,B項錯誤;流星體沒有圍繞地球運轉,不是地球的衛星,C項錯誤;極光與太陽活動有關,與流星現象無關,D項錯誤。第5題,獵戶座的七顆亮星可以自行發光發熱,是恒星,其位置在不斷變動,與地球的距離不相等,A項正確,B、C項錯誤;七顆亮星沒有相互吸引,沒有相互繞轉,不是一個天體系統,D項錯誤。【答案】6.C 7.B [解析]第6題,據材料可知,行星LHS475b距地球約41光年,其繞轉的恒星是一顆紅矮星,說明該行星不在太陽系的范圍內,銀河系直徑為10萬光年,故在銀河系的范圍內,C項正確。第7題,該行星繞轉的恒星是一顆紅矮星,比太陽溫度低很多,該行星比地球表面溫度高,最可能是因為大氣層厚度大,保溫作用強,B項正確。【答案】8.A 9.D [解析]第8題,“夢天實驗艙”進入預定軌道后繞著地球公轉,屬于地月系、太陽系和銀河系,其中級別最低的是地月系,A項正確。第9題,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與木星運行軌道之間,飛行中并不會穿過小行星帶,A項錯誤;“夢天實驗艙”是人造天體,月球是自然天體,B項錯誤;發射前并沒有脫離地球,因此不是天體,C項錯誤;“夢天實驗艙”進入預定軌道后成為天體,D項正確。【答案】10.B 11.A [解析]第10題,火星圍繞太陽系中的恒星——太陽公轉,為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故B項正確。第11題,讀表可知,與地球相比,火星距離太陽更遠,所以其溫度比地球低,A項正確;質量、體積主要影響其周圍的大氣層的厚度,對溫度影響小,B項錯誤;自轉和公轉的周期主要影響地球或火星晝夜的長短和四季的長短變化,對火星和地球的溫度差異影響小,C、D項錯誤。【答案】12.D 13.B [解析]第12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往返的宇宙空間,屬于地球所在的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由于地球不屬于河外星系,所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往返的宇宙空間也不屬于河外星系,D項符合題意。第13題,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特殊行星,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物質存在。與其相關的自身原因有:日地距離適中,地球表面形成了適宜的溫度;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形成了適宜人類呼吸的大氣;地球上有液態水。太陽系中,八大行星都圍繞太陽公轉,自身都不發光,所以這是地球普通性的表現,不是地球特殊性的成因。【答案】14.B 15.B [解析]第14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圖中②表示金星,即材料中所提到的“啟明星”,B項正確。第15題,讀圖可知,圖中呈現出的信息是地球和金星距離太陽的遠近不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星距離太陽過近,而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更為適中,使得地球上具有適宜的溫度,比金星更適宜孕育生命,B項正確。不定項選擇題【答案】16.CD 17.BD [解析]第16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木星、火星屬于行星,C項正確;殘月是月相的一種類型,屬于衛星,D項正確;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并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A項錯誤;恒星是能夠自行發光和發熱的天體,B項錯誤。第17題,火星自轉和公轉周期與地球相近,且這與火星缺乏生命關系不大,A項錯誤;火星距離太陽比地球遠,導致火星表面平均溫度低于-60 ℃,缺少適宜的溫度,B項正確;相比于地球,火星的質量和體積較小,C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火星的大氣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大氣稀薄,缺少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D項正確。【B素養提升練】一、單項選擇題【答案】1.B 2.B 3.D [解析]第1題,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為太陽系內在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運行的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轉,不在地月系;太陽系屬于銀河系,銀河系屬于可觀測宇宙,故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為太陽系,B項正確。第2題,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屬于近地小行星,距離地球較近,有碰撞的威脅,研究近地小行星可監測其與地球碰撞的可能性風險,保護地球安全,B項正確。第3題,青海賽什騰山海拔高,氣溫低,但是氣溫與墨子巡天望遠鏡的選址無關,A項錯誤;賽什騰山海拔4 200米,地球與小行星的距離遠大于賽什騰山的海拔,地球的地表起伏在天體距離前可忽略不計,B項錯誤;若是為了保密性好,應將該望遠鏡建在隱蔽的地區或者不公開具體位置,C項錯誤;賽什騰山海拔高,大氣稀薄,能見度較高,利于天文觀測,D項正確。二、綜合題【答案】(1)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2)氣候干旱;地表裸露;晝夜溫差大;多沙塵暴天氣;荒灘、戈壁廣布。(3)地球與火星距離相對較近,利于星際移民;火星自轉周期和黃赤交角與地球相似,晝夜交替和四季更替與地球相似;火星具有穩定的大氣結構和固體巖石地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