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3.1 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本欄目對應學生用書P192)【A基礎培優練】時間:30分鐘 總分:51分(知識點1:大氣的組成。知識點2:大氣的垂直分層)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知識點1]2023年3月初,京津冀地區出現空氣重污染,多個城市達到中度甚至重度污染水平。據此完成第1~2題。1.霧霾出現頻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改變了大氣組成中的( )A.氧氣含量B.水汽含量C.固體雜質含量D.有害氣體成分2.霧霾的形成還離不開另外一種大氣成分,下列現象與該大氣成分多少相關的是( )A.全球變暖 B.旱災頻發C.臭氧層變薄 D.酸雨加重[知識點1、2]專家指出,因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一致行動,南極洲上空臭氧層巨大的空洞正在逐步縮小,有望在40年內得到修復。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第3~4題。3.臭氧集中分布在圖中的( )A.a B.bC.c D.d4.臭氧層空洞的存在將會使南極洲( )A.整體氣溫迅速升高B.陸地冰川面積增大C.近地面紫外線增強D.火山、地震增多[知識點2]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距離地球約400千米的高空與空間站組合體分離并穿越“黑障區”(通信暫時中斷區域)后,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黑障區”一般出現在地球上空35~80千米的大氣層。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第5~7題。5.材料中的空間站所處的大氣層( )A.臭氧含量高,能大量吸收紫外線B.有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C.獲得的地面輻射多,氣溫高D.大氣逆輻射作用弱,晝夜溫差小6.“黑障區”出現在地球大氣層的( )A.對流層 B.平流層C.對流層和平流層 D.平流層和高層大氣7.返回艙穿越“黑障區”后到著陸的過程中,大氣( )A.氣溫先升后降B.密度逐漸減小C.先平流后對流D.氣壓不斷降低[知識點1、2]廣東省某地理小組參觀了河源氣象探空站。探空氣球的主要功能是探測地表至3萬米左右大氣溫度、氣壓、濕度、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氣球在飛升過程中體積會變大,一般完成任務后會爆炸。據此完成第8~9題。8.探空氣球在飛升過程中體積變大的主要原因是( )A.風速減小 B.氣溫下降C.濕度減小 D.氣壓減小9.探空氣球在上升過程中記錄到( )A.大氣溫度先上升后下降B.大氣濕度先下降后上升C.大氣中氧氣含量趨于減小D.太陽光照先增強后減弱[知識點2]2021年11月6日,某視頻網站發布的一則視頻引發廣泛關注。視頻中,氣象員無論風、霜、雨、雪,都要保證探空氣球在每天早上和晚上的7:15準時攜帶探空儀升起,探空氣球上升到約30千米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儀可以直接探測大氣各層的氣壓、溫度、濕度、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值并實時傳回。據此完成第10~11題。10.假設在下列各地同時釋放探空氣球,并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最先測得平流層數據的是( )A.哈爾濱(45°N) B.北京(40°N)C.重慶(30°N) D.海口(20°N)11.下列有關探空氣球爆裂時所在大氣層狀況的敘述,可信的是( )A.雜質較多 B.水汽含量大C.利于高空飛行 D.雨、雪等天氣多發[知識點1、2]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記中這樣寫道:“飛機平穩地飛行在萬米的高空,透過窗外看到純凈蔚藍的天空,而在飛機下方則是翻騰的云海……”。據此完成第12~13題。12.下列對“翻騰的云海”所在大氣層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天氣變化小 B.對流運動顯著C.存在水平運動D.空氣雜質較多13.該飛機所處的大氣層適宜飛行主要是因為該層大氣( )A.空氣密度接近于真空B.無云雨現象,大氣能見度高C.氣溫上冷下熱,氣流平穩D.有若干電離層,通信方便[知識點1、2]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噴氣式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身后面會出現一條或數條長長的“云帶”,這是飛機排出來的廢氣與周圍空氣混合后,水汽凝結而形成的特殊云系,被稱為飛機尾跡。飛機尾跡多出現在溫度-41 ℃~-60 ℃的高空。下圖為某日傍晚在上海拍攝到的飛機尾跡,此時上海近地面氣溫為26 ℃左右。據此完成第14~15題。14.飛機尾跡出現在大氣層中的位置為( )A.近地面 B.對流層C.平流層 D.高層大氣15.估算上海當日飛機尾跡出現的最低高度約為( )A.4千米 B.7千米C.11千米 D.14千米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分)[知識點2]2022年9月3日,“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圖甲)在陜西榆林順利完成首飛任務,該無人機巡航高度可達2萬米,可執行高空偵察、森林火情監測等任務。圖乙為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6~17題。甲乙16.“啟明星50”無人機巡航的大氣層有( )A.對流層 B.平流層C.電離層 D.高層大氣17.“啟明星50”無人機以最大巡航高度所在的大氣層( )A.天氣穩定 B.對流運動顯著C.能見度高 D.大氣密度最小【B素養提升練】一、單項選擇題我國積極踐行“碳中和”理念,探索在越冬蔬菜大棚中施用二氧化碳氣肥,以提高蔬菜產量。下圖為大氣組成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2題。1.含量時空變化明顯的近地面大氣成分是( )①a ②b ③氧氣 ④雜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在越冬蔬菜大棚中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可以( )①增加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增加對紫外線的吸收作用 ③增強越冬大棚的保溫作用 ④增強對地面輻射的反射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綜合題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 2023年1月21日,小李一家乘坐飛機從廣州去北京,起飛時恰逢小雨,不久后,飛機上顯示的飛行高度為15千米,小李發現機艙外面晴空萬里,陽光普照,而機下烏云滾滾(下圖)。(1)指出飛機起飛時所處的大氣層,并說明該層多雨的原因。(2)簡述15千米所在大氣層有利于飛機飛行的條件。參考答案【A基礎培優練】單項選擇題【答案】1.C 2.B [解析]第1題,霧霾是一種以高濃度細顆粒物為主的大氣污染狀態,某些地區霧霾出現頻率增加,主要是由于人類活動改變了大氣成分中的固體雜質含量,C項正確。第2題,霧霾的形成離不開水汽,大氣中水汽減少會導致降水減少,形成旱災,B項正確。【答案】3.C 4.C [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圖中d為對流層,c為平流層,a、b為高層大氣,其中a層有電離層。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層。第4題,臭氧層空洞的存在,導致大氣吸收大量的紫外線,到達地表的紫外線會增多,C項正確;臭氧為溫室氣體,臭氧層空洞不會使南極洲整體氣溫迅速升高,A項錯誤;溫室效應增強,會導致南極洲陸地冰川面積減少,B項錯誤;火山、地震是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與臭氧層無關,D項錯誤。【答案】5.B 6.D 7.C [解析]第5題,由材料可知,該空間站距離地表約400千米,為高層大氣,有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B項正確;臭氧層位于平流層,A項錯誤;高層大氣主要吸收太陽輻射,C項錯誤;高層大氣層大氣稀薄,晝夜溫差大,D項錯誤。第6題,讀圖可知,平流層頂部的平均高度約為50千米,35~50千米的區域為平流層,50~80千米的區域為高層大氣,“黑障區”位于地球上空35~80千米的大氣層,所以“黑障區”出現在地球大氣層的平流層和高層大氣,D項正確。第7題,返回艙穿越“黑障區”后到著陸的過程中越來越接近地面,越接近地面,氣壓越高,氣體密度越大,B、D項錯誤;在對流層內一般越接近地面,氣溫越高,A項錯誤;返回艙穿越“黑障區”后到著陸的過程中,先經過平流層,再經過對流層,所以大氣先平流后對流,C項正確。【答案】8.D 9.C [解析]第8題,隨著海拔升高,氣球外部的空氣密度減小,氣壓降低,而氣球內部氣壓較高,氣壓差導致探空氣球在飛升過程中體積變大,D項正確。第9題,探空氣球自下而上先后探測了對流層和平流層。在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在平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升高,所以大氣的溫度先下降后上升,A項錯誤;隨著海拔升高,大氣中水分減少,所以大氣濕度持續下降,B項錯誤;隨著海拔升高,大氣密度減小,大氣中氧氣含量趨于減小,C項正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隨著氣球上升而減弱,太陽光照持續增強,D項錯誤。【答案】10.A 11.C [解析]第10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緯度越低,氣溫越高,對流運動越旺盛,對流層厚度越大。因此選項四個城市中,海口的對流層厚度最大,哈爾濱的對流層厚度最小。在四地同時釋放探空氣球,并以同樣的速度上升,最先進入平流層并測得平流層數據的是哈爾濱。第11題,材料指出,探空氣球“上升到約30千米高空后自行爆裂”,由此可知,探空氣球穿過了對流層和平流層,并未進入高層大氣。探空氣球爆裂時所在的大氣層為平流層。對流層雜質較多,水汽含量大,平流層雜質和水汽都較少,A、B項錯誤;平流層以大氣水平運動為主,天氣晴朗,利于高空飛行,C項正確;對流層對流運動顯著,雨、雪等天氣多發,D項錯誤。【答案】12.A 13.B [解析]第12題,在飛機上看到的“翻騰的云海”所在的大氣層是對流層,對流層對流運動顯著,但存在水平運動,水汽含量大,空氣雜質多,天氣變化大,A項符合題意。第1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飛機所處的大氣層是平流層,平流層的大氣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天氣晴朗,無云雨現象,大氣能見度高,B項正確。【答案】14.B 15.C [解析]第14題,由材料“這是飛機排出來的廢氣與周圍空氣混合后,水汽凝結而形成的特殊云系”“多發在溫度-41 ℃~-60 ℃的高空”可知,該大氣層含有水汽多,溫度為-41 ℃~-60 ℃,應該是對流層,B項正確。第15題,由材料可知,該現象多發在溫度-41 ℃~-60 ℃,也即最低高度的溫度為-41 ℃,按照溫度垂直遞減規律: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再根據上海近地面的氣溫大約為26 ℃,可推算出最低高度大約為11千米, C項正確。不定項選擇題【答案】16.AB 17.AC [解析]第16題,由材料可知,該無人機巡航高度可達2萬米,最大巡航高度位于平流層,故“啟明星50”無人機巡航的大氣層有平流層和對流層,A、B項正確。第17題,由上題可知,“啟明星50”無人機最大巡航高度所在的大氣層位于平流層,平流層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對流弱,水汽和雜質少,能見度高,天氣穩定,A、C項正確,B項錯誤;平流層大氣密度大于高層大氣,D項錯誤。【B素養提升練】一、單項選擇題【答案】1.D 2.C [解析]第1題,低層大氣主要由干潔空氣、水汽和雜質三部分組成,因此b為水汽;25千米以下的干潔空氣中,氮氣和氧氣合占總體積的99%,因此a為氮氣。大氣中的水汽和雜質含量很少,因時因地而異,②④正確;25千米以下的干潔空氣中,氮氣和氧氣合占總體積的99%,時空變化不明顯,①③錯誤。D項正確。第2題,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且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而使大氣增溫,所以在越冬蔬菜大棚中施用二氧化碳氣肥可以增加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強對地面輻射的吸收,增強大氣逆輻射,增強越冬大棚的保溫作用,①③正確,④錯誤;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長較長的紅外線,②錯誤。C項正確。二、綜合題【答案】(1)起飛時所處的大氣層:對流層。原因:對流層集中了幾乎全部的水汽和雜質,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容易成云致雨。(2)15千米所在的大氣層為平流層;該層大氣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空氣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大氣平穩;該層無云雨現象,天氣晴朗,能見度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