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地球表面形態綜合檢測卷(本欄目對應學生用書P223)(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考生號:____________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圖1為某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橫斷面示意圖,完成第1~2題。圖11.圖1中B河段為河流彎道,下列關于該河段的表述正確的是( )A.B河岸雨季更容易坍塌B.B′河岸常形成河漫灘C.B河岸土層深厚肥沃D.B′河岸更適宜建設聚落2.圖1中C河段地貌的形成條件有( )①河流含沙量大 ②潮流作用強 ③地勢落差小 ④河流流速慢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發源于黃山山脈,向北流入長江。在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約90萬年),黃山北麓發生較大幅度的地殼抬升。圖2為青弋江的四個發育階段示意圖。據此完成第3~4題。 圖23.推測青弋江發育的過程是( )A.b—c—a—d B.c—b—d—aC.c—b—a—d D.b—c—d—a4.階地形成過程中( )A.河流凹、凸岸發育持續加強 B.河床沉積物顆粒變粗C.青弋江河谷出現地塹發育 D.河流徑流量不斷減少圖3圖3為我國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據此完成第5~6題。5.該地地理環境最可能是( )A.氣候潮濕,全年降水豐富B.河流流量大,季節變化小C.地形崎嶇,地表巖石破碎D.土層深厚,植被分布廣泛6.下列防御和減輕滑坡和泥石流的措施中,比較可行的是( )①加強科學研究和監測預報 ②大量開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復植被,實施護坡工程 ④居民全部轉移至平原地帶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雅魯藏布江米林縣河段河谷較寬,在河漫灘上分布著大量高差較大的爬升沙丘。該河段氣候較濕潤,降水集中在6—9月。圖4為爬升沙丘形成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第7~9題。圖47.該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附近的( )A.兩岸山體 B.河漫灘C.河谷耕地 D.山坡荒地8.該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積 B.流水侵蝕C.風力堆積 D.風力侵蝕9.該沙丘面積增長較快的季節是( )A.春季、夏季 B.夏季、秋季C.秋季、冬季 D.冬季、春季圖5我國某區域由于受地層巖性、風力剝蝕等因素的影響,雅丹地貌廣泛發育。圖5示意該區域雅丹空間分布及雅丹體最高點位置。據此完成第10~11題。10.圖示雅丹地貌雅丹體的主要特征是( )A.走向分布散亂無序B.單體東北側坡度緩C.壟槽相間,縱列分布D.奇石峰林,天坑地縫11.該地貌單體形態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盛行風向單一 B.晝夜溫差較大C.巖石巖性差異 D.植被覆蓋狀況防城港位于中國大陸西南端,海岸旅游資源豐富,既有怪石嶙峋的怪石灘(圖6),也有滾滾白浪的白浪灘(圖7)。據此完成第12~14題。圖6圖712.怪石灘有形態各異的怪石,其主要成因是( )A.風力侵蝕 B.流水侵蝕C.海浪堆積 D.海浪侵蝕13.與白浪灘形成所受的外力作用相同的地貌是( )A.挪威峽灣 B.珠江三角洲C.北海銀灘 D.桂林象鼻山14.下列關于怪石灘與白浪灘的描述,正確的是( )A.怪石灘更適合開發為海濱浴場 B.兩地氣候不同,導致風浪大小不同C.二者的形成均與波浪作用有關 D.兩者海岸都屬于基巖海岸圖8為某高中地理研學小組收集到的四地洞穴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第15~16題。①廣東深圳 ②新疆③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④貴州遵義圖815.形成圖中洞穴的主導外力作用,對應正確的是( )A.①—海浪堆積 B.②—風力侵蝕C.③—冰川侵蝕 D.④—流水沉積16.④地主要地貌的景觀特征是( )A.壟槽相間,形如古堡 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C.地表崎嶇,溶洞發育 D.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圖9圖9為冰川地貌示意圖。據此完成第17~18題。17.圖中代表角峰的序號是( )A.Ⅰ B.ⅡC.Ⅲ D.Ⅳ18.冰磧壟是冰川搬運、堆積下來的巨大石塊,呈壟狀堆積。下列關于冰磧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 B.沉積物粗細混雜C.呈現陡峭險峻的特點 D.土壤層深厚肥沃圖10示意巖石表面因覆蓋藻類而呈現出的“紅石”景觀圖。“紅石”景觀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米的谷地里。研究發現,形成此類“紅石”的藻類喜低溫、潮濕的環境,依附生長于“新鮮”的石頭表面。據此完成第19~20題。圖1019.形成圖示“紅石”景觀的“新鮮”石頭可能來源于( )A.火山噴發形成的固結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積物C.巖石風化形成的殘留物D.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沉積物20.我國下列地區中,最可能出現該類景觀的是( )A.粵東 B.蘇南C.川西 D.陜北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2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2分)材料 我國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集中分布于東南部和西南部,是寶貴的旅游資源,也是工程地質的隱伏危害區。同時,喀斯特地貌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圖11為某地理興趣小組2021年暑假期間在貴州某地進行地貌研學考察時繪制的地貌景觀素描圖。圖11(1)從氣候、地質的角度,簡述圖示地區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條件。(4分)(2)描述圖中“溶溝—洼地—峰叢—峰林”地貌的演化過程。(8分)(3)調查發現,圖示地區土層厚度與地形坡度大小呈負相關,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4)說明喀斯特地貌對當地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6分)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 地表每時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風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圖12 示意我國西北地區常見的地貌景觀。圖12(1)圖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推測圖示景觀所在區域的氣候特征。(6分)(3)該景觀的地貌類型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述其形成過程。(8分)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答案】1.C 2.C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B河段為河流彎道,其中B河岸為凸岸,以堆積作用為主,容易形成河漫灘,大量泥沙在此堆積,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更適宜發展農業、建設聚落,C項正確,B、D項錯誤;B′河岸為凹岸,以侵蝕作用為主,雨季時更容易坍塌,A項錯誤。第2題,讀圖可知,C處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處,入海口處常形成三角洲地貌。此時河流匯集中上游的泥沙,由于地勢平坦,流速減慢,河流挾帶的大量泥沙在此堆積,①③④正確;若潮流作用較強,三角洲不易形成或容易受到海浪侵蝕,②錯誤。【答案】3.A 4.B [解析]第3題,初期,河流由山口向周邊散流,在出山口處形成洪積扇,此時河流沒有一個穩定的河道,辮狀特點突出(b);隨著氣候變濕,降水增多,逐漸形成一個穩定的河道,周邊的辮狀支流減少(c);河道穩定后,側蝕加強,在沖積扇上,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形成河漫灘(a);最后地殼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階地(d),A項正確。第4題,階地的形成過程中,正是地殼抬升期,河流落差變大,流速加快,河流下蝕增強,側蝕減弱,故凹、凸岸不再持續發育,A、C項錯誤;流速加快,河床沉積物顆粒變粗,B項正確;河流徑流量減少缺乏依據,D項錯誤。【答案】5.C 6.D [解析]第5題,讀圖可知,該地7月前后滑坡、泥石流的成災頻次最多,由此可推測出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并不是全年降水豐富,且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A、B項錯誤;該地滑坡、泥石流多發,由此可推斷出該地地形崎嶇,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C項正確;土層深厚、植被分布廣泛不利于滑坡、泥石流的發生,D項錯誤。第6題,對于防御和減輕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可以加強科學研究,及時進行災情監測預報,①正確;大量開采山石會破壞巖層穩定性,加劇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發生,②錯誤;恢復植被,實施護坡工程,可以減少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頻次,③正確;居民全部遷移至平原地帶成本太高,并不現實,④錯誤。D項正確。【答案】7.B 8.C 9.D [解析]第7題,根據材料信息“雅魯藏布江米林縣河段河谷較寬,在河漫灘上分布著大量高差較大的爬升沙丘”可知,雅魯藏布江處于枯水期的冬春季節,河流水位低,河漫灘和部分河床裸露,而這一區域河谷較寬,使得裸露的沙源較多,加上河谷地形的影響,在冬春季節風力十分強勁,風向從谷底吹向山坡,強風挾帶沙粒向山坡運動,使得沙丘逐漸向上爬升,在重力作用下沙粒逐漸沉積,從而形成爬升沙丘,B項正確。第8題,由上題分析可知,爬升沙丘是強風挾帶沙粒向山坡運動,在重力作用下沙粒逐漸沉積而成的,因此該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風力堆積,C項正確。第9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該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附近的河漫灘,結合材料信息“該河段氣候較濕潤,降水集中在6—9月”可知,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位高,河漫灘被淹沒,不利于風沙活動,沙丘增長速度慢;冬春季節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河漫灘裸露,為風沙活動提供沙源,沙丘增長速度快,D項正確。【答案】10.C 11.A [解析]第10題,如圖所示,雅丹地貌雅丹體排列有序,A項錯誤;由于當地盛行東北風,迎風坡風力強,風沙的侵蝕作用強烈,而背風坡風力減弱,所以迎風坡陡、背風坡緩,導致單體東北側坡度陡,西南側坡度緩,B項錯誤;受盛行風的影響,壟槽相間,縱列分布,C項正確;奇石峰林、天坑地縫為喀斯特地貌的特點,D項錯誤。第11題,圖中單體形態的主要特征為東北坡面陡,西南坡面緩,沿一定方向延伸,這是由于當地受東北風影響,盛行風向單一引起的,A項正確。【答案】12.D 13.C 14.C [解析]第12題,怪石灘上形態各異的怪石主要是由海水侵蝕作用形成,D項正確。第13題,挪威峽灣是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珠江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積作用形成;北海銀灘是由海水沉積作用形成;桂林象鼻山是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圖中所示白浪灘面積較廣,地形相對平坦,是由海浪堆積物形成的,與北海銀灘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C項正確。第14題,海濱浴場多分布在地勢平坦的海邊沙灘處,怪石灘地勢起伏大,不適合開發為濱海浴場,A項錯誤;兩地均位于防城港,氣候類型相同,B項錯誤;怪石灘的形成主要是海浪侵蝕作用,白浪灘的形成主要是海浪堆積作用,二者的形成均與波浪作用有關,C項正確;白浪灘不屬于基巖海岸,D項錯誤。【答案】15.B 16.C [解析]第15題,讀圖可知,①是廣東沿海地區受海浪侵蝕作用形成的海蝕穴;②是新疆地區受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石窩(風蝕壁龕);③和④都是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溶洞。B項正確。第16題,貴州遵義位于云貴高原,屬于喀斯特地貌區,當地主要地貌具有地表崎嶇,溶洞發育的特征,C項正確。【答案】17.A 18.B [解析]第17題,讀圖可知,Ⅰ地貌山峰高聳尖銳,為角峰;Ⅱ地貌為冰川侵蝕形成的U形谷;Ⅲ地貌三面巖壁陡峭,底部較平緩,為冰斗;Ⅳ地貌為冰川前端堆積形成的冰磧壟。A項正確。第18題,由題干可知,冰磧壟是冰川運動停止后,冰川沉積物堆積而成的,A項錯誤;冰磧物分選性和磨圓度差,沉積物粗細混雜、棱角分明,B項正確;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角峰、刃脊等地貌具有陡峭險峻的特點,但是冰磧壟主要是由冰川堆積作用形成,地形起伏較小,C項錯誤;冰磧物粗細混雜、棱角分明,且來源于高海拔地區,氣溫低,生物量少,有機物來源少,土壤層不可能深厚肥沃,D項錯誤。【答案】19.B 20.C [解析]第19題,圖示“紅石”景觀的“新鮮”石頭重點突出石頭的“新”,圖示石頭棱角清晰,即形成時間較晚,A、C、D項所指示的外力作用發生過程較漫長,形成年代較久遠,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石頭往往比較渾圓,故不符合題意;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積物是該地區近幾年形成的自然景觀,B項符合題意。第20題,粵東地區地處亞熱帶,山區海拔較低,無冰川活動;蘇南地區多沖積平原;陜北地區為黃土高原地貌,流水侵蝕地貌顯著,與題意明顯不符合;川西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區,屬于橫斷山區,海拔較高,冰川活動較多,在高山谷地多低溫、潮濕的環境。非選擇題【答案】21.(1)降水量豐富,流水溶蝕力強;巖石以石灰巖為主,可溶性強。(2)石灰巖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形成溶溝;溶溝進一步被流水侵蝕,底部擴大,形成洼地;洼地邊緣殘留的巖體,呈錐狀聳立,形成峰叢;峰叢基座被侵蝕后形成峰林。(3)地形坡度小,地表徑流流速緩慢,沉積作用強(地表殘余物較多),土層較深厚;地形坡度大,地表徑流流速快,侵蝕能力強(地表殘余物少),土層較淺薄。(4)地表水易滲漏,導致地表水缺乏,易發生旱災;地表崎嶇,不利于耕作;易發生水土流失,土壤瘠薄,不利于作物生長。【答案】22.(1)風力搬運和風力堆積作用(2)氣候干旱,風力強勁,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3)風力的堆積地貌(沙丘) 形成過程:干旱地區,在風力挾帶大量沙粒運行的過程中,當風速減小或遇到阻礙時,搬運能力減弱,沙粒逐漸堆積,形成沙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