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項城市第二高級中學 (學校專業班級姓名座號※※※※※※※※※※※※※※※※※※※※※※密 封 線 內 不 得 答 題※※※※※※※※※※※※※※※※)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總 得 分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1. 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將花蓋梨放在冰雪里保存以減緩腐敗速率B.萬佛堂石窟易受酸雨腐蝕,pH<7的雨水為酸雨C. 燃燒天然氣烹制延吉冷面時,包含了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D.“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的綏棱黑陶屬于無機硅酸鹽材料2.下列化學用語或表述正確的是( )A. 生石膏的化學式:CaSO ·2H OB. NH3的電子式:H:N:HC. N 的結構式:N—N D. H S中的共價鍵類型:非極性鍵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L1 mol ·L- CH CH OH溶液中含有的H 原子總數為6NAB.23g Na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H 的分子總數為0.5NAC.14g N 與足量H 反應,生成NH 的分子總數為NAD.56g 鐵與足量稀鹽酸反應,轉移電子總數為3NA4. 為探究NaHCO 與一元酸HA(c=1mol ·L ) 發生化學反應的熱效應,進行了如下四組實驗。已知25 ℃ >T >T .實驗序號 試劑I 試劑Ⅱ 反應前溫度 反應后溫度① 40mL H O 2.12g NaHCO 25℃ T:② 20mL HA+20 mL H O 2.12g NaHCO, 25℃ T ③ 40mL NaOH溶液 2.12g NaHCO 25℃ T ④ 20mL HA 2.12g NaHCO,與 20mL H O形成的溶液 25℃ T.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NaHCO 溶于水吸熱B.NaHCO 與HA反應吸熱C. 測得25℃>T >T1,說明NaHCO 與NaOH 反應放熱D. 預測實驗數據:T >T.5.在指定溶液中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透明澄清的溶液:K+、Fe +、SO -、NO B. 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溶液:Na+ 、Ba + 、[Al(OH)4] 、SiO - C.c(CIO)=0.3mol/L的溶液:K+、Na+、CO -、S -D. 加入A1能放出H 的溶液:Mg +、NH *、HCO 、NO 6. 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112LSO 中所含原子數為2NAB. 6mol NO 與水完全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為4NAC. 11.2LNO與11.2LO 混合氣體的分子數為NAD. 50mL16molL的濃硫酸與足量的Zn充分反應,生成的氣體分子數為0.8NA7.下列氣體除雜的方法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 氣體(雜質) 除雜方法A NO(NO ) 通過NaOH溶液洗氣B CO (SO ) 通過飽和NaHCO 溶液洗氣C N (O ) 通過灼熱的銅網D Cl (HC1) 通過飽和食鹽水洗氣某溶液中存在以下離子:NO 、SO -、Al +、H+和 R,其物質的量之比2:3:1:3:1,則R 可能為( )A.Mg + B.Br C.Fe + D. Ba +10. SO 可用于有機合成、制氯磺酸及硫酸、T℃時,往恒容密閉客器中通入2mol SO (g)和1 mol O (g),發生反應生成SO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容器內的壓強不再改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B. 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使SO:全部轉化為SO C. 某時刻,容器內可能含有1 mol SO (g)、0.5mol SO (g)D. 反應達到平衡時,v:=7m=()11.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非金屬元素。常溫下,W Z 為一種常見的無色液體,X 與 Z 的原子序數之和為Y 的兩倍,四種元素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甲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原子半徑:Y>XB. 甲與熟石灰混合研磨可以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 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Z>YD.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Y>X12. 下列物質用途與性質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 碳化硅可作耐高溫結構材料,是由于其優異的高溫抗氧化性能B. 二氧化硅制作光導纖維,是由于其具有半導體的一些性能C. 用鋁制容器儲運濃硫酸,是由于其常溫下與濃硫酸不反應D. 氮氣常用作糧食的保護氣,是由于氮氣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13.下列由實驗現象所得結論正確的( )A.向 Fe(NO )2 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 O 溶液,溶液變為黃色,證明H O 氧化性大于Fe +B.將某無色氣體通入淀粉-KI 溶液,溶液變藍,證明該氣體具有氧化性C.過 量NH 與Cl 混合有白煙生成,證明NH 與Cl 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H ClD.往 6mL0.1mol/LFeCl 溶液中滴加10滴0.1mol/LKI 溶液,加入5mL CCl4,振蕩,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呈紅色,證明該反應是可逆反應14.TiCl 是最重要的鈦的鹵化物,是生產海綿鈦和鈦白的重要原料,用TiO 制備TiCL 有直接氯化法①和碳氯化法②,反應如下:①TiO (s)+2Cl (g)=TiCl (g)+O (g)△H =+172 kJ·mol- ②TiO (s)+2Cl (g)+2C(s)—TiCl (g)+2CO(g)△H =-51kJ·mo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壓強,反應①中活化分子百分數會增大三B.其他條件不變,增加TiO2(s)的量能加快反應①的正反應速率C.反應②中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D.2C(s)十O2(g)=—2CO(g)的焓變△H=-223 kJ·mol-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 58 分)15.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5分)(1)將一小塊鋁箔與NaOH 溶液混合置于試管中,剛開始無氣泡產生,一段時間之后產生大 量氣泡,用手觸摸試管外壁,感覺發燙。剛開始無氣泡產生的原因是 ;產生大量 氣泡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該反應是 (填“吸”或“放”)熱反應。(2)常溫下,將少量鐵片投入裝有足量濃硫酸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原因是 ;加熱試管,馬上產生大量氣泡,加熱時生成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生成的氣體冷卻后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為 。(3)CO和CH 是常見的可燃性氣體,1 mol CO(g)和 1mol CH (g)分別完全燃燒生成 CO (g) 、H2O(1)時,放出的熱量分別為283 kJ 和890 kJ 。已知下述①②中的反應均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則:①1 mol CH4(g)完全燃燒生成CO2(g) 及H2O(g) 時,放出的熱量 (填“>”“<” 或“=”)890 kJ。②現有5g由CO(g) 和CH4(g) 組成的混合氣體,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4.48L, 則該混合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g)和 H2O(1)時,放出的總熱量為 kJ。16.化學反應是人類獲取能量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實現化學能向熱能、 電能的轉化,回答下列問題。(15分)(1)甘肅省能源種類齊全、資源豐富,在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河西地區的新能源可開發量整體位居全國前列。下列有關節能和新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標號)。A. 節能就是要大力減少能源的使用B. 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氫能都屬于新能源C. 大力開發豐富的煤炭資源,減少石油的消耗D. 研發高效、安全、環保的新型化學電池(2)在25℃和101kPa 下,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1mol 氯氣中的化學鍵斷裂 (填“ 吸收”或“放出”)243 kJ 的能量,1mol 氫 氣 和 1mol 氯氣反應生成2 mol HCI (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為 kJ。(3)近年來電池研究領域研發出了一種紙電池,其組成與傳統電池類似,主要包括電極、電解液和隔離膜(如圖所示),電極和電解液均“嵌”在紙中。某實驗小組用氯化鈉、蒸餾水和濾紙制備了電解液和隔離膜,用鋼片分別與鋅片和金屬M, 先后制作了兩個簡易紙電池。用電流表測試這兩個電池;發現電流表的指針都發生了偏轉,但偏轉方向相反。由此說明Cu、Zn、M三種金屬的活潑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包裝材料) (正極) (包裝材料) (隔離膜負極)(4)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鋁電極在原電池中的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結果 記錄如表:實驗編號 電極材料 電解質溶液 電流表指針偏轉I Mg、Al 稀硫酸 偏向AlI Cn、AI 稀硫酸 偏向CuⅢ Mg、Al NaOH溶液 偏 向 M g根據表中記錄的實驗數據分析:①實驗I 中 Al 作 極,其電極反應式為②實驗Ⅱ中Al 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③實驗Ⅲ中 Al 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17、(14分)乙醇汽油是一種由糧食及各種植物纖維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 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汽車燃料,可節省石油資源,減少汽車尾 氣對空氣的污染,還可促進農業的生產。(1)已知:①某些常見化學鍵的鍵能(常溫常壓下,1 mol 理想氣體分子 AB 斷裂為中性氣態原子A 和B所需要的能量或A、B合成理想氣體分子所放出的能量)數據如下:化學鍵 0-0 H一O C一0 C—H 0-0 C—C鍵能/(kJ· mol ) 803 463 351 414 498 348②H2O(g)—H2O (1) △H=-44 kJ·mol ;CH CH OH(g)—CH CH OH(1)△H=-41.5 kJ·mol- 。則表示乙醇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下列能正確表示乙醇燃燒的能量變化圖為圖 (填“甲”或“乙”)。甲 乙(3)CO 加氫也可以制備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g)+6H2(g) C2H OH(g)+3H2O(g)。在一定溫度下,將2 mol CO 和6mol H 放入2L恒容密閉容器中,5min 時反應達到平衡,此時H2的體積分數為30%。①下列條件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填標號)。a.c(CO2)=2c(C2H5OH)b.H2的消耗速率是H2O 的生成速率的3倍c.容器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d.H 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②0~5min內,v(CO ) 為 mol·L- ·min ,v(H2O)為mol·L- ·min 。③平衡時,H 的轉化率為 %。④平衡時的壓強為起始壓強的 倍。(4)汽油的主要成分為C5~C12脂肪烴和環烷烴類,以及一定量芳香烴,汽油具有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燒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為90號、93號、95號、97號等標號。已知辛烷(C H18) 的燃燒熱△H=-5445.3 kJ ·mol- ,則燃燒相同質量的乙醇和辛烷,放熱 多的是 (填名稱)。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硅、硫、氮等非金屬元素在化工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下列物品或設施:①陶瓷餐具②門窗玻璃③水晶鏡片④硅太陽能電池⑤光導纖維⑥手機芯片。 直接使用了硅單質的是 (用序號填空)。(2)寫出實驗室用Cu 制備SO 的化學方程式:(3)下列五種有色溶液與SO2作用均能褪色①品紅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 ⑤淀粉-碘溶液體現SO 還原性的是 .(用序號填空)(4)氮氧化物(NO、NO )、SO 會造成的環境問題有(寫一種即可)。(5)如圖包含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部分裝置的夾持儀器已省略),實驗室制備并收集NO2制備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應選擇的裝置是 (填字母)。A B C D E F(6)選用裝置B 制備NH 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項城市第二高級中學 (學校專業班級姓名座號※※※※※※※※※※※※※※※※※※※※※※密 封 線 內 不 得 答 題※※※※※※※※※※※※※※※※)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答案1-5 BABDA 6-10 BBACA 11-14 AABD15、【答案】(1)鋁箔表面的 Al O 薄膜與 NaOH 溶液反應(2分);2Al+2OH+6H O— 2[Al(OH) ]-+3H ↑(2分);放(1分)(2)常溫下,鐵的表面被濃硫酸氧化,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這層薄膜阻止了酸與內 層金屬的進一步反應(或鐵被鈍化,2分);2Fe+6H SO (濃) 6H O(2 分);紫色石蕊溶液變紅(2分)(3) ①< (2分)②86.95 (2分)16.【答案】(1)B,D (2分 )(2)吸收 (1分) 放出(1分) 183 (2分)(3)Zn>Cu>M (2 分 )(4)①正 (1分) 2H+2e—H ↑(2 分 )②Al-3e—AI(2 分 )③2Al-6e +8OH —2[AIOH]] (2分 )17.【答案】(1)C H OH(1)+3O (g)—=2CO (g)+3H O(1)△H=—1354.5 kJ·mol- (2分 )(2)甲(1分)(3)①cd (對1個給1分,選錯不得分,共2分)②0.15(2分);0.225(2分)③75(2分)④0.625( ,2分)(4)辛烷(1分)18、答案(1)④⑥(3)②③⑤(4)光化學煙霧、酸雨等(5) A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