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1.D 【命題意圖】本題以地球運動為載體,考查地球運動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甲地6月7日和7月5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均為90°,有太陽直射現象,應在熱帶,乙地無太陽直射現象,應在北溫帶,可推知甲地位于乙地的南方;同一日期甲地日出較晚,可推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因此,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2.A 【命題意圖】本題以方位角為載體,考查地球運動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依據表中信息可知,甲地分別在6月7日和7月5日有太陽直射現象,即甲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夏半年甲地晝長小于乙地,冬半年甲地晝長大于乙地;夏半年甲地日出時刻晚于乙地,冬半年甲地日出時刻早于乙地;甲、乙兩地自轉角速度一樣大,甲地自轉線速度大于乙地。3.C 【命題意圖】本題以呼倫貝爾沙地為載體,考查太陽輻射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由圖可知,圖甲代表晴天呼倫貝爾沙地紫外輻射和總輻射日內變化,圖乙代表沙塵暴天氣呼倫貝爾沙地紫外輻射和總輻射日內變化。紫外輻射和總輻射日內變化主要與天氣狀況和太陽高度角有關,與下墊面性質、植被覆蓋度關系較小。4.A 【命題意圖】本題以呼倫貝爾沙地為載體,考查太陽輻射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圖乙代表沙塵暴天氣呼倫貝爾沙地紫外輻射和總輻射日內變化,14:30—16:00紫外輻射和總輻射強的原因最可能是沙塵暴停歇,對太陽輻射的削弱減少;與午后氣溫高、大氣對流強、晴天云層薄基本無關。5.A 【命題意圖】本題以阿拉伯海為載體,考查氣旋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據圖可知,1982—2020年,阿拉伯海熱帶氣旋在東北部海域生成個數最多,因此東北部是阿拉伯海熱帶氣旋的主要發源地。6.D 【命題意圖】本題以阿拉伯海為載體,考查氣旋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1—2月海水溫度較低,不利于熱帶氣旋的生成與發展;阿拉伯海7—8月盛行西南季風,受離岸流(索馬里寒流)影響顯著,海水溫度偏低,不利于熱帶氣旋的生成與發展;在西南季風前期(5—6月),海水溫度高,有利于熱帶氣旋的生成與發展;在西南季風后期(10—11月),阿拉伯海離岸流逐漸消失,海水溫度上升,海水溫度高,有利于熱帶氣旋的生成與發展。7.B 【命題意圖】本題以石冰川為載體,考查外力作用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石冰川表面的巖屑覆蓋層具有保溫隔熱作用,能夠有效地延緩其內部冰的融化,延長石冰川的蓄水時間;對土壤肥力沒有影響;石冰川會減緩水流流速,增加水分下滲,會導致土壤水分增加;石冰川內部存在含冰膠結體,可減輕地表風蝕。8.C 【命題意圖】本題以石冰川為載體,考查外力作用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據圖可知,石冰川上部靠近巖壁區域,受巖石碎屑的崩落與堆積影響顯著,導致該區域成為主要沉積區,出現堆積超載,進而引發塑性變形。9.A 【命題意圖】本題以青藏高原生態區為載體,考查植被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區域處在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麓,緯度低,深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水熱條件較好,應為常綠闊葉林區。10.C 【命題意圖】本題以青藏高原生態區為載體,考查植被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青藏高原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使得植被出現森林—灌叢—草甸—草原—荒漠等有規律的更替。11.A 【命題意圖】本題以日本都農關系為載體,考查都市農業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都農分離期,工業化是引領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引起大城市第二、第三產業的聚集和人口的急劇流入,城市的工業用地、商業用地以及公共建設和住宅用地需求激增,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提高,并推動了城市建設的面狀擴張,城市建設用地需求增加推高土地價格,地租支付能力較弱的農用地被城市建設用地吞噬。12.C 【命題意圖】本題以日本都農關系為載體,考查都市農業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據表可知,從都農分離期到都農融合期,日本都市農業的生產功能不斷減弱,但沒有消失;環保、康養福祉、休閑娛樂等功能在不斷增強。13.A 【命題意圖】本題以走馬嶺古城遺址為載體,考查自然環境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根據材料可知,走馬嶺古城的城墻和護城河不僅有防御外敵的作用,還有助于排水。城墻的構筑與周邊地貌緊密相關,該地水域面積廣,易受水患影響,因此修建了防治洪水的城墻和護城河。14.B 【命題意圖】本題以走馬嶺古城遺址為載體,考查自然環境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生土層中的大量粗顆粒礦物可能指示當時河流流速快,具有較強的挾帶能力,能夠將粗顆粒礦物搬運到湖泊中沉積下來。15.C 【命題意圖】本題以乳山河流域為載體,考查水體運動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據材料可知,修建這兩座攔河橡膠壩可以調控河道水位,控制地下水庫的入滲回補,實現地表水庫與地下水庫之間的聯合調控,增加流域洪水資源利用量。16.D 【命題意圖】本題以乳山河流域為載體,考查水體運動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解題分析】龍角山水庫屬于地表水庫,汛期徑流匯入多,地表水庫庫容量較大,供水比例應較高;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在乳山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庫聯合調控模型中,龍角山水庫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和為城市生活、生產供水;結合圖中相關供水信息可判斷,地下水庫位于流域下游,而龍角山水庫位于流域的上游;在洪水來臨之前,通過聯合調控抬升河道水位,增加地下水庫供水比例,增加河道入滲量,將地表水庫多余水量適時轉移到地下水庫,騰空地表水庫攔洪庫容,有效增加流域洪水資源利用量。17.【命題意圖】本題以中沙群島為背景素材,從鹽度垂向變化、溫鹽結構特征、有利條件等角度設問,考查海水性質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和綜合思維素養。【答案】(1)深度較淺;受海水運動影響,表層與底層海水容易混合,鹽度變化小。(4分)(2)表層高溫低鹽,底層低溫高鹽。(4分)(3)陸地污染難以到達,海水清潔;水深較淺,光照充足;溫鹽結構較穩定;海底地形不復雜,便于人工漁礁的建設等。(8分)18.【命題意圖】本題以江蘇省為背景素材,從分布特點、建設原因、積極影響等角度設問,考查工業布局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和綜合思維素養。【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江)地區。(4分)(2)化工園區有完整的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企業協作,獲得規模效益;定位明確,有利于發揮窗口、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化工業污染較重,完備的產業鏈有助于減輕污染。(6分)(3)提升江蘇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有助于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有助于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增強區域經濟活力和吸引力。(8分)19.【命題意圖】本題以城市軌道為背景素材,從主要意義、選址原則、設計好處等角度設問,考查交通布局等知識,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和綜合思維素養。【答案】(1)共用檢修和停車資源,減少建設和運營開支,實現規模效益;促進線路互聯,提高運營靈活性和可靠性;優化車輛和人員調配,提升服務和效率;節約土地,支持環境友好型城市規劃。(8分)(2)車輛基地建設成本高,選址應考慮最小化土地使用和建設成本;考慮線路走向和城市土地規劃,基地規模需滿足當前及預期未來的列車停放和檢修需求;基地應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負面影響;確保基地的交通便利,便于人員、物資和車輛的快速進出。(任答三點,6分)(3)立體式設計使得該基地能夠在同一地塊內實現多層布局,提高了單位面積的土地利用率,節約土地資源;在停車場上方建設物業,可以實現停車場與商業、住宅等其他城市功能的結合。(4分)按秘密級事項管理★啟用前2025 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地理模擬試題(七)廣東新高考研究中心本試卷共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我國甲、乙兩地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分別對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日出時刻、日落時刻等信息進行了長期觀測和統計,下表示意部分日期數據。據此完成1~2題。地點 日期 正午太陽高度角 日出時刻(北京時間) 日落時刻(北京時間)甲地 6 月 7 日 90° 06:00:40 19:30:326月 21 日 86.5° 06:02:15 19:34:287 月 5 日 90° 06:06:29 19:35:51乙地 6月7 日 80° 05:35:49 19:20:276 月 21 日 83.5° 05:37:14 19:24:547月5日 80° 05:41:47 19:25:571.甲地位于乙地的A.東北 B.東南 C.西北 D.西南2.甲、乙兩地相比A.直射次數甲大于乙 B.白晝時長甲小于乙C.日出時刻甲晚于乙 D.自轉速度甲小于乙呼倫貝爾沙地((49°03'N—49°04' N,120°27' E—120°28'E)呈條帶狀,以固定和半固定沙地為主,流動沙地面積較少。讀典型天氣條件下(晴天、沙塵暴)呼倫貝爾沙地紫外輻射和總輻射日內變化圖,完成3~4題。3.呼倫貝爾沙地紫外輻射和總輻射日內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①太陽高度角 ②下墊面性質 ③天氣狀況 ④植被覆蓋度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圖乙呼倫貝爾沙地14:30—16:00紫外輻射和總輻射強的原因最可能是A.沙塵暴停歇 B.午后氣溫高C.大氣對流強 D.晴天云層薄近年來,阿拉伯海多次出現破壞性極強的氣旋災害。讀1982—2020年阿拉伯海熱帶氣旋源地(單位:個)分布和阿拉伯海熱帶氣旋活躍時間(單位:d)分布圖,完成5~6題。5.阿拉伯海熱帶氣旋的主要發源地在A.東北部 B.西北部 C.東南部 D.西南部6.推測一年中阿拉伯海東北側海域熱帶氣旋活躍時段為①1—2月 ②5—6月 ③7—8月 ④10—11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石冰川是含冰的寒凍風化巖(碎)屑或冰磧物,在重力和凍融作用下沿著山谷或坡面向下緩慢蠕動形成的舌狀或葉狀堆積體。讀石冰川移動過程示意圖,完成7~8題。注:塑性變形指物體受載超過彈性變形范圍之后將發生永久的變形,即卸除載荷后將出現不可恢復的變形。7.圖中石冰川的形成A.會導致土壤濕度降低 B.可延緩內部冰的融化C.會導致地表風蝕加強 D.有利于土壤肥力提高8.圖中石冰川上部塑性變形是由于A.凍融風化作用強烈 B.運動速率不斷增大C.巖屑崩落堆積超載 D.向下輸送松散物質青藏高原地形復雜,不同下墊面性質對高原熱力和動力作用產生顯著影響,造成高原不同區域植被差異大,由此劃分成了11個自然區。讀青藏高原生態區劃分布圖,完成9~10題。①:果洛那曲高寒灌叢草甸區②:青南高寒草甸草原區③:羌塘高寒草原區④:昆侖高寒荒漠區⑤:川西藏東山地針葉林區⑥:青東祁連山地草原區⑦:藏南山地灌叢草原區⑧:柴達木盆地荒漠區⑨:昆侖山北翼山地荒漠區⑩:阿里山地荒漠區 :…………9.圖中 是A.東喜馬拉雅山南麓常綠闊葉林區 B.東喜馬拉雅山南麓落葉闊葉林區C.藏南山地灌叢區 D.藏南谷地荒漠區10.青藏高原生態區由東南往西北植被的更替主要取決于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熱量把空間概念“都”與產業類別“農”融于一體的“都農關系”,是日本近70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將日本都農關系的演進劃分為 3 個階段:都農分離期(1956——1991年)、都農共生期(1992——2014年)、都農融合期(2015年至今)。讀日本都市農業功能重心的變化與驅動機制表,完成11~12題。都農關系發展階段 功能開發利用程度 主要驅動力 影響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都農分離期 + + + + + + 城市擴張、人口劇增 農業弱勢都農共生期 + + + + + + + + + 城鎮化壓力趨弱、生態環境意識高漲 農業模式多元、外部效益凸顯都農融合期 + + + + + + + + + 農業融入都市區社會經濟體系 融入城市規劃與管理體系、創新利用注:①為生產功能;②為環境保護;③為生物多樣性;④為防災;⑤為景觀生成;⑥為休閑;⑦為歷史文化傳承;⑧為康養福祉;⑨為教育。+、+、+標志著功能開發利用程度由淺至深。11.日本都農分離期農業處在弱勢地位的具體表現是A.地租支付能力較弱 B.城市生態用地增加C.產品消費能力不足 D.從業人口大量增加12.從都農分離期到都農融合期,日本都市農業的功能演變特點是A.生產功能逐漸消失 B.環保功能漸漸喪失C.康養福祉功能增強 D.休閑娛樂功能減弱走馬嶺古城遺址地處江漢平原南部的丘陵地帶,位于華容隆起地帶上。華容隆起地勢低平,坡度在1°以內,向洞庭湖平原延伸。下圖為走馬嶺古城區域景觀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13.走馬嶺古城的城墻和護城河構筑的主要目的是A.抵御外敵和防洪 B.收集雨水和灌溉C.阻擋山洪和排澇 D.促進貿易和交通14.如果圖中鉆孔巖心的生土層中發現了大量粗顆粒礦物,其指示當時的環境特征是A.湖泊面積廣闊,水動力條件弱 B.河流流速快,挾帶能力強C.氣候干燥,風力侵蝕作用強 D.火山活動頻繁,火山灰沉積乳山河流域位于膠東低山丘陵區,僅建有一座大型地表水庫——龍角山水庫,在流域下游地下含水層基巖以上修筑了地下水庫———乳山河地下水庫,并在地下水庫壩址位置修建了兩座攔河橡膠壩。下圖示意乳山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庫工程系統。據此完成15——16題。15.在地下水庫壩址位置修建兩座攔河橡膠壩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河流水位,增加航運能力B.增加地表水體面積,促進旅游業發展C.調控河道水位,控制地下水庫入滲回補D.減少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積16.推測乳山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庫聯合調控模型中A.汛期龍角山水庫供水比例較低B.龍角山水庫的主要作用是旅游和發電C.地下水庫分布在龍角山水庫上游D.洪水來臨之前抬升河道水位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海水的溫鹽結構決定了營養物質的分布變化。中沙群島地理環境獨特,魚類種類豐富,是一個漁業尚待開發的海域。2020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海口海洋地質調查中心對南海中部的中沙群島海域(圖Ⅰ)進行了溫、鹽、深測量,獲取了不同深度的溫鹽信息(圖Ⅱ)。專家認為,中沙海臺宜增殖放流(向海洋投放魚、蟹、蝦、貝等水產動物苗種而后捕撈的一種生產方式)。(1)分析甲海域鹽度垂向基本無變化的原因。(4分)(2)指出乙海域溫鹽結構的主要特征。(4分)(3)簡述中沙海臺適宜增殖放流的有利條件。(8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化工行業是從事化學工業生產和開發的企業與單位的總稱,是許多國家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化工園區是規劃定位好的化工行業的工業園區,通常具備清晰完整的產業鏈或有特色產品集聚。目前,我國已通過認定的化工園區達695家,“中國化工園區30強”江蘇占10席。我國眾多高校在江蘇省設立化工類科研機構。下圖示意江蘇省“十四五”化工產業總體布局。(1)指出江蘇省化工園區的主要分布特點。(4分)(2)說明江蘇省注重化工園區建設的原因。(6分)(3)簡述眾多高校化工類科研機構落戶給江蘇帶來的積極影響。(8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車輛基地是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停放和檢修的場所,包含車輛段、綜合維修中心、物資總庫、培訓中心,以及生活、辦公等設施。根據車輛基地共享設備設施類型,共享車輛基地可分為檢修資源共享型、綜合資源共享型和土地資源共享型三種類型。下圖為北京市某典型立體式共享車輛基地示意圖。(1)說明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共享車輛基地的主要意義。(8分)(2)概括城市軌道交通共享車輛基地選址的主要原則。(6分)(3)與平面設計相比,說出該共享車輛基地采用立體式設計的好處。(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揭陽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月考地理答案.docx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揭陽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月考地理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