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地理期中考試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C D A C D A C A B A D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D B A D B A C B D A B23.(18分)(1)因素:資源稟賦(自然條件);產業基礎;技術水平。(任寫2點,得4分)(2)西安對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輻射主要表現在大量的物流、資金流、技術流和產業流。或者“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生產要素的流動”(任寫2個方面,得4分);西安通過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城際交通、豐富的技術、活躍的人才資源和有效的投資對周邊城市發揮著輻射作用。(任寫2個方面,得4分)(3)①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②發揮比較優勢,促進產業分工協同協作;③公共服務共建共享;④生態環境共保共治;⑤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⑥建立健全同城化協調發展機制的政策支持。(1點一分,共6分)24.(18分)(1)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煤炭需求量大;我國煤炭分布北多南少,分布不均衡;南方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6分)(2)延長煤炭產業鏈,提高產業附加值;提供電力,擴大優勢產業規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6分)(3)緩解能源短缺壓力,促進經濟發展;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變輸煤為輸電,緩解煤炭運輸壓力(6分)25.(20分)(1)半濕潤與半干旱的過渡帶;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過渡帶(任寫1點得2分);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過渡帶;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帶;高原平原過渡(任寫1點得2分)(2)地勢高,氣候寒冷;多斷裂帶,地質災害多發;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嚴重(任寫2點,4分)(3)第一產業:退耕還林還草還荒,提高植被覆蓋覆蓋率;發展生態農業(任寫1點得2分)第二產業:利用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資源利用率;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任寫1點得2分)第三產業:發展生態旅游;控制旅游業規模(任寫1點得2分)(4)提高產業附加值,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提供收入;減少污染排放,提升環境質量(6分)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揚州市樹人高級中學期中考試高二 地 理 2025.4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涂。(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黃河流域既可以分為上中下游區,也可以分為不同的城市群和經濟區(圖1),黃河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群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據此完成1~3題。1.將黃河流域劃分為上中下游區反映了 ( )·A.區域內部的整體性 B.區域間的相似性C.區域內部的差異性 D.區域間的關聯性2.黃河流域各城市群( )A.以分水嶺為界線 B.界線與上中下游區界線一致C.界線具有顯著過渡性 D.按照人文特征劃分3.黃河流域不同城市群的劃分主要是為了 ( )A.發揮地區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B 消除地方貧困,體現社會公平C.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D.保護傳統文化,增強文化創新力坊茨小鎮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距濰坊市區13千米,近代依靠鐵路和煤炭發展成為工礦小鎮。小鎮擁有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021 年被評為首批精品文旅小鎮。表1為坊茨鎮不同發展階段主要產業及動力機制統計,據此完成4~6題。階段 1960年前 1960年~2010年 2015年以來產業類型 農業 煤炭工業 工業旅游 文創產業動力機制. 自然主導 政府支持 商企進駐4.1960年~2010年、該階段坊茨鎮區域發展特征表現為 ( )A.農業產值有所下降 B.人地關系相對協調C.空間結構趨于復雜 D.區域發展總體平衡5.2015年來,坊茨鎮產業轉型的主要驅動力是 (A.文化底蘊 B.交通區位 C 科技創新 D.市場需求6.坊茨小鎮的發展模式適合推廣到 ( )A.文化特色鮮明的鄉鎮 B.人口外流的空心化鄉鎮C.城鄉聯系較弱的鄉鎮 D.交通便利的大規模鄉鎮黑雷露天煤礦是世界十大煤礦之一,預計可以開采出14.6億噸煤n大面積的露天開采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并且修復困難。圖2示意黑雷煤礦位置。據此完成7~8題。 .黑雷露天煤礦,開采的優勢條件是 ( )A.儲量豐富 D.交通便利 )煤炭埋藏淺 D.、煤炭品質高8.黑雷露天煤礦的開采對地表的影響是 ( )A.破壞植被,加劇水土流失 B.雨水在礦坑匯集,污染地下水C.降低風速,減少沙塵暴發生頻率 D.破壞地質構造,導致地下塌陷榆林市地處陜西省北部:煤炭資源豐富,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近年來,榆林市產業積極實施產業轉型,這座歷史上曾經“黃沙漫漫不見路”的邊城,正開啟從“煤都”到“綠都”的加速轉變。圖3為榆林市產業轉型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9.榆林市發展煤炭工業的限制性條件主要是 ( )A.地形 B.水源 C.技術 D.市場10.榆林市產業轉型主要得益于 (A.資源稟賦優越 B.產業部門齊全 C.現代技術先進 D.配套設施完善11.我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可以借鑒的“榆林經驗”是( )A.依靠光熱資源,發展現代農業 B.引進資金技術,轉型研發產業C.遵循生態優先,淘汰耗能產業 D.依托資源優勢,培育多元產業長江經濟帶橫跨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是中央重點實施的“三大戰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圖4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據此完成12~13題。12.與上海市相比,武漢市、重慶市雖同為區域核心城市、但( )A.產業帶動功能最弱 B.都市核心功能最弱C.交通樞紐功能最弱 D.金融服務功能最弱13.上海市對長江上游的輻射帶動作用較重慶市弱,主要影響因素是 ( )A.交通 B.距離 C.經濟 D.科技“東數西算”是我國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工程之后,啟動的又一個大工程。在西部地區發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數據中心,將東部產生的非實時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圖5為我國入大算力樞紐節點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14~16題。14.東數西算工程帶動作用較小的產業是 ( )A.交通運輸 B 信息通信 C. IT 設備制造 D.土建工程15.在區域協同發展中,“東數西算”能( )①減輕東部地區的算力需求 ②推動西部信息網絡的建設③緩解東西部間交通運輸壓力 ④促進數據中心相關產業轉移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國家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有利于 、 )A.提升東部地區非實時算力水平 B.加快東部地區數字產業化進程C.提高西部地區常規能源利用率 D.促進西部地區電子制造業升級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圖6 為丹江口水庫周邊區域簡圖,據此完成17~19題。17.從受水區農業發展角度考慮,南水北調中線調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8.為保障④處河道的水質,應該 ( )A.增加①處河道徑流量 B.關停②處污染企業C.保護③處的生態環境 D.提高④處河道流速19.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后,對漢江流域的影響有 ( )A.減輕漢江上游洪澇災害 B.促進流域內生態環境保護C.改善漢江下游航運條件 D.加劇漢江下游土壤鹽堿化為了更好地統籌省內的優勢資源,實現協調發展,江蘇省政府提出了“三圈四帶”的城鎮空間發展格局。圖7 為江蘇省三大都市圈及四大城市帶(沿海,沿江,沿河,沿鐵路)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20~22題。20. “一帶一路”背景下;-發展定位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城市是 ( )A.南通 B.徐州 C.南京 D.連云港21.徐州對都市圈周邊城市的影響,首先起主導作用的是 ( ).A.要素集聚 B.科研創新C.產業溢出 D.輻射帶動22.與蘇錫常都市圈相比,南京都市圈的優勢是 ( )A.經濟的發展水平 B.城市等級體系C,受上海輻射程度 D.產業協作條件二、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3 小題, 共56分)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8分)材料一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 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都市圈對于基礎設施、 產業、服務、 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有協同和共建的要求, 強調同城化協調以及成本共擔機制。2022年3月21日, 國家發改委發布同意《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的復函,同時提出要發揮西安輻射帶動周邊城鎮聯動發展的作用.加快“西安一咸陽”一體化發展進程。村料二 圖8為“西安都市圖示意圖”。(1)列舉影響該都市圈各組團產業定位的主要區位因素。 (4分)(2)西安對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輻射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是怎樣發揮輻射作用的 (8分)(3)簡述實現“西安一咸陽”一體化應采取的措施。 (6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8分)村料一 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但我國煤炭資源的 80%分布于北方,經濟發達的江南9省 (市、 區)只占 1.8%。長期以來,我國“北煤南運”存在著運力不足、通道布局不夠合理的問題。 圖9為我國煤田分布和“北煤南運”線路示意圖。材料二 有學者提出改“北煤南運”為“北電南送”, 即在北方煤炭產地建設“坑口電站”,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將北方能源基地離余電力輸送至南方用電大省,緩解南北方相距遙遠的輸電難題。(1)結合我國能源開發、利用現狀,簡述我國實施“北煤南運”工程的必要性。 (6分)(2)簡析北方“坑口電站”的建設對當地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6分)(3)說明“北電南送”對長江三角洲的意義。 (6分)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一生態脆弱區也稱生態交錯區,是指兩種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的交界過渡區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局稱阿壩州)地處岷江干流上游,地理環境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生態系統極不穩定, 是我國西南山地典型的農牧交錯生態脆弱區。圖10為阿壩州地理位置示意圖。材料二阿壩州礦產及水力資源豐富,但一直是我國較為貧困的地區之一。2016年以來,隨著國家精準扶貧工作實施,阿壩州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實現成功轉型, 于2020年成功脫貧。下表為阿壩州2016年和2023年產業結構統計表。年份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2016年 37.1 47.2 15.72023年 19.6 24.4 56(1)簡述阿壩州自然環境過渡性的表現。(4分)(2)簡析阿壩州在水電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條件。(4分)(3)為保障流域生態安全,列舉阿壩州在三次產業發展中可采取的措施。(6分)(4)說明產業轉型對阿壩州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意義。(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2高二地理期中考試答案.docx 江蘇省揚州市樹人集團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