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1.3 像科學家那樣探究 分層練習(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1.3 像科學家那樣探究 分層練習(含解析)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核心素養】浙教版(2024版)七年級科學上冊·分層練習
1.3 像科學家那樣探究
科學觀念:知道科學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和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會對簡單的科學問題進行科學探究。
科學思維:探究中,體會科學探究與生活中的探究在本質上的相似性。
探究實踐:通過對“手持小電扇不會轉動的原因”、“人的身高和腳印長度的關系”等的探究,實施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態度責任:從科學家的探究案例中,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基本方法。
1.目前,全球的氣候均在變暖,近1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這個數字在氣象學上是個不可忽視的大數字。對這種現象,有些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溫室效應。科學家提出這種觀點是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收集證據,檢驗假設 D.作出解釋
2.智能手機具有顯示步數的功能,那手機是如何計步的呢 小科認為:手機中可能有感受水平位置變化的傳感器。小科提出這種觀點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節(  )
A.提出問題 B.收集證據 C.建立假設 D.得出結論
3.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①合作與交流②制訂計劃③建立猜測和假設④提出問題⑤檢驗與評價⑥獲取事實與證據。正確排列順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⑥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⑥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4.同樣的一杯熱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老師要求同學們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一個問題。下面是四位同學的發言,其中較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是(  )
A.“熱水冷卻的快慢與它的質量、它與環境的溫差有什么關系?”
B.“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嗎?”
C.“為什么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呢?”
D.“為什么熱水的質量越大冷卻得越慢?”
5.某組同學在探究光對鼠婦影響的實驗時,擬定了以下實驗計劃,不正確的是(  )
A.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
B.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
C.設置變量:設置黑暗潮濕和明亮干燥兩種生活環境
D.實驗對象:50只大小相似的健康鼠婦
6.李名正在臺燈下做作業,突然燈熄滅了。臺燈為什么熄滅了呢?他做了下列猜想,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可能是居民小區停電了 B.可能是自己家里保險絲燒斷了
C.可能是燈泡的燈絲燒斷了 D.可能是媽媽把隔壁房間里某個開關斷開了
7.1928年,英國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 弗萊明意外看見與空氣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霉菌,而后借助顯微鏡發現霉菌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生長,他認為應該有某種物質抑制了球菌的生長。最終他發現了青霉素并用于醫學治療。請問劃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  )環節。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實驗方案 D.獲取事實證據
8.在“探究魚類身體特征適應水中生活”的討論中,屬于設計實驗的是(  )
甲:鯽魚的魚鰭有什么作用呢?
乙:可能是控制魚體前進的方向吧。
丙:可能是保持魚體平衡吧。
丁:可以用細線和木板捆綁魚鰭,觀察鯽魚的活動。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表列舉了法拉第《蠟燭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問題及對問題的回答,其中“對問題的回答”屬于“設計實驗方案”的是(  )
選項 問題 對問題的回答
A 吹滅蠟燭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燭油蒸氣
B 火焰為什么向上? 熱氣流上升,形成對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與火焰中的碳顆粒有關,碳顆粒會影響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溫度高低如何比較? 用一張紙在火焰中心一掠,觀察紙張的變色情況
10.作出假設是進行科學探究的步驟之一、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觀察自然現象,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就是作出假設
B.若探究方法不夠科學完善,可能會作出不正確的假設
C.假設是憑已有知識或經驗對問題作出的設想,故假設都是正確的
D.按探究方案進行多次實驗,發現結論與假設不符,則假設可能是錯誤的
11.一個科研小組計劃檢測一種新研制的環保型除草劑是否能有效地除草,他們選用了三塊相似的草地進行實驗。第一塊草地噴灑傳統的除草劑,第二塊草地噴灑與第一塊等量的新型除草劑,第三塊草地不噴灑任何除草劑。幾天后,發現第一塊草地的除草效果良好,而第二塊草地與第三塊草地長勢相似,那么下列判斷中合理的是(  )
A.實驗失敗 B.對照組設置不合理
C.新的除草劑能投入使用 D.新的除草劑可能沒有除草效果
12.探究甲醛對動物的毒性,可以為甲醛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研究提供基礎。某科研小組設計并實施了以下實驗:將若干果蠅受精卵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管培養基中,置于25℃環境中培養。觀察測量記錄數據如表所示:
培養基 1號 2號 3號
甲醛濃度 0 0.25% 0.5%
平均發育時長(天) 11.0 15.6 18.3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
(2)在每管培養基中放入果蠅受精卵的數量有何要求?并說說你的理由 。
(3)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實驗結論: 。
13.海鮮館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種軟體動物)炒九層塔(一種香料植物)”,有媒體報道稱九層塔含有黃樟素。為了探究黃樟素是否致癌,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①他認為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②他準備了兩組種類、年齡、大小健康程度都一樣的老鼠,每組1只,一組長期喂食含有微量黃樟素的食物,另一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對此,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提出的問題是 ?
(2)步驟②在設置對照實驗時運用了 法,實驗變量是 。
(3)小金認真思考后,覺得小明的實驗存在不足,應該如何改進? 。
14.水仙花又稱凌波仙子,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某興趣小組選取品種、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株具備開花能力的水仙花,同時置于如下表所示的環境中進行培養,觀察并記錄從開始培養到花開放的時間。
組別 平均溫度 光照條件
甲 21℃ 光照不足
乙 21℃ 光照充足
丙 10℃ 光照充足
(1)該實驗還存在不足之處,建議每組多增加水仙花的數量,目的是 。
(2)在光照充足條件下,若溫度在20℃左右更能促進水仙花的開花,則預測乙、丙兩組實驗的結果是 。
(3)甲、丙兩組不能拿來對照,理由是 。
15.小虹家有一盆栽的郁金香,過去一直開紅色花,今年卻開出了紫色的花,小虹認為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她經過一段時間補充水分后,還是開紫色的花。這說明實驗結果與原來的假設是不符合的。對此,小虹最好的處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設,重新實驗 B.修改實驗結果,使其與假設相符
C.宣告失敗,停止實驗 D.繼續重復實驗,直到與假設相符
16.二氧化碳氣體既是溫室效應的元兇,又是一種潛在的碳資源。實驗室里,科學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與環氧丙烷(一種簡單有機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該新型塑料在投入工業生產前,以下不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是
A.如何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學性質是否穩定 D.新型塑料生產是否影響碳循環
17.科學家將H基因(小鼠體內基因)不能正常起作用的小鼠作為實驗組,將正常小鼠作為對照組,給它們喂食等量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時間后,對照組的小鼠變得十分肥胖,而實驗組的小鼠體重基本保持正常,下列選項最符合此實驗研究目的是(  )
A.研究小鼠肥胖與時間的關系 B.研究小鼠肥胖是否與H基因有關
C.研究小鼠肥胖是否與高脂肪食物有關 D.研究小鼠肥胖與時間的關系
18.為了探究運動與靜止的雞蛋撞擊時誰更容易破,小明讓雞蛋分別從斜面上的A、B、C三處由靜止釋放,撞擊靜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雞蛋。實驗結果是,第一次兩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兩蛋都不破。接下來的步驟是(  )
A.得出“與雞蛋動靜無關的”結論
B.得出“靜止的雞蛋更易破”的結論
C.在B處釋放再重復做幾次實驗
D.分別在A、B、C處釋放再重復做幾次實驗
19.為比較蘋果汁與橘子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取2個小燒杯,分別加入藍色淀粉一碘溶液(維生素C能使淀粉一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膠頭滴管分別滴入2種果汁,如圖所示。要得出正確結論,實驗中必須進行控制的條件是(  )
①準備的蘋果汁和橘子汁的質量必須相等
②兩只燒杯中的淀粉一碘溶液的質量必須相等
③兩只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體積必須相等
④兩個小燒杯的大小必須相等
A.①和④ B.③和④ C.①和② D.②和③
20.為了研究鋁對魚類的毒性及解毒方法,有人設計了以下5組實驗:第①組將魚放在正常的池水中,其余四組分別將魚放在含鋁的池水中,其中在②③④組中分別加入從不同樹葉中提取出的汁液。定時觀察,結果如圖所示,依據圖示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葉的汁液加速了魚的死亡
B.三種葉的汁液對魚都有毒性,且不同的汁液的毒性不同
C.三種葉的汁液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鋁對魚類的毒害
D.松的汁液解毒效果最好
21.媒體報道某餐館的一道名菜含有黃樟素。①小科認為微量黃棒緊會導致癌癥;②他準備了A、B兩組老鼠。A組長期喂含有微量黃棒素的食物,B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應屬于科學探究方法中的提出問題
B.B組是實驗組,A組是對照組
C.實驗結果與假設相符,假設成立
D.A、B兩組的老鼠需大小、數量和健康狀況等都相同
22.為了研究螞蟻對金合歡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實驗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結果。請據表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金合歡幼苗的生長狀況 ①沒有螞蟻 ②有螞蟻
10個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長的高度 /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該實驗的變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
B.該實驗要選擇多株金合歡而不是一株,是為了減小誤差
C.螞蟻以金合歡嫩葉尖端的珠狀小體為食,對其生長有害
D.實驗表明,螞蟻“侵食”金合歡,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進幼苗的生長
23.警察在破案時常根據腳印的長度來推斷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學家也會根據古代人腳印的長度來確定古代人的身高。人腳印的長度與身高有什么關系?小李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大膽猜測:人的身高和腳長存在一定的倍數關系,人的腳越長,身高越高。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該同學分別測量了家中幾位親屬的身高以及他們的腳長,計算身高與腳長的比值,結果如表所示;
稱謂 表姐 自己 爸爸 媽媽 外公 外婆
身高(cm) 162 158 172 162 167 165
腳長(cm) 22 21.5 25 23 24.5 24
______ 7.36 7.35 6.88 7.04 6.81 6.88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1)請判斷表格橫線處填寫的內容是 ;
(2)根據以上數據可得出結論: ;
(3)若某同學測得自己的腳長為24cm,則根據小李同學的研究成果推測該同學的身高約為 ;
(4)小富同學認為該實驗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小李調查的對象數量太少且集中在同一家庭,其結果不具代表性;你同意小富同學這種觀點嗎? (選填“同意”或“不同意”)
24.某校同學發現食堂配送餐盒的泡沫箱保溫效果不是很好。于是,項目化學習小組開展了“在泡沫箱中添加蓄熱材料是否會增強保溫效果”的探究。實驗步驟如下:
①取大小外觀相同的夾層泡沫保溫箱A和B,B箱夾層中加入蓄熱材料,A箱不做處理。
②將A、B箱體均加熱至80℃,箱內放入含等量水的相同燒杯,如圖所示:
③將A、B箱置于相同環境下,利用溫度傳感器實時記錄水溫,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分鐘)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A箱溫度() 80 70 61 54 47 41 35 30
B箱溫度() 80 79 79 79 74 68 62 55
(1)除溫度傳感器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2)結合表中的數據,該小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支持該結論的證據是 。
25.蚊子是夏天常見的昆蟲,繁殖能力強,能傳播多種疾病。小明聽說洗衣液能殺死蚊子幼蟲,準備了兩種濃度分別為和的洗衣液、蚊子幼蟲等相關實驗材料,對此問題進行探究。
(1)撈取蚊子幼蟲90只,平均分成A、B、C三組,分別置于三個同樣的玻璃杯中。A組和B組分別加入適量且等量的和的洗衣液,C組中加入 作為對照組。
(2)小明用如圖ABC所示的曲線表示他預測的實驗結果,其中結果最能表明一定濃度的洗衣液能殺死蚊子幼蟲且殺蟲效果受濃度影響明顯的是圖 (選填字母)。
(3)小明換用不同濃度的洗衣液再次實驗,得到了如圖,根據曲線①、②、③、④判斷哪條曲線反映的殺蟲效果最佳?并說明理由 。
26.在學校的科技節中,科學興趣小組舉辦了“扔紙飛機”的比賽活動,比賽規則是紙飛機扔出去后在空中的飛行距離越大成績越好。小科認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可能與紙張大小、紙張材質和發射角度有關,為此進行了探究。小科將打印紙和舊報紙裁成不同面積的紙張,分別制作了相同形狀的紙飛機若干個,利用固定在室內某一位置的簡易發射器,以相同大小的發射速度和不同發射角度(發射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進行多次實驗,測量并計算出紙飛機在不同發射角度飛行的平均距離,整理相關數據如表所示。
組別 紙張大小 紙張材質 不同發射角度飛行的平均距離/米
0° 15° 30° 45°
第一組 18厘米×26厘米 打印紙 6.5 15.8 15.0 8.9
第二組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紙 6.4 15.8 15.1 8.8
第三組 18厘米×26厘米 舊報紙 5.6 14.2 13.2 7.6
(1)“小科認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可能與紙張大小、紙張材質和發射角度有關”,屬于科學探究基本過程中的______(填字母)。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實驗方案 D.獲取事實證據
(2)小科分析表格數據,得出在發射角度為 時紙飛機的飛行距離最大,但小東認為小科的實驗存在不足,應該如何改進? 。
(3)從上述三組實驗可得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與發射角度和 有關。
27.臺灣位于地震帶上,臺北的101大樓是如何抗震的呢?如圖就是臺北101大樓上的阻尼器示意圖,其原理是將地震的能量轉移給懸掛著的大質量阻尼器,從而減小大樓的晃動程度。小明想通過模擬實驗研究阻尼器抗震效果的影響因素,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在木板上用樂高搭建高樓模型,并在上端放置掛鉤,如圖a。
②在左側用一定大小和頻率的力來回抽拉模型下的木板,將刻度尺橫放于模型頂部后方,讀出最大擺動距離a0。
③將一個鉤碼掛在掛鉤上,用相同大小和頻率的力抽拉木板,將刻度尺橫放于模型頂部后方,讀出最大擺動距離a1,如圖b。
④逐個增加鉤碼個數,得到a2、a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研究問題是 。
(2)小明設計a實驗的目的是 。
(3)小明將實驗數據制作成表格如下,請根據表格幫助小明總結他的研究結果: 。
a0 a1 a2 a3 a4 .... a7
9.8cm 8.9cm 7.7cm 6.3cm 4.5cm 模型崩塌
(4)為了使本實驗的結果更加可靠,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zcb
聲明:未經著作權人及本平臺書面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實施復制、傳播、信息網絡傳播等侵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微信、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轉發、分享、轉載)。一旦發現上述侵權情形,將嚴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追究侵權主體的法律責任。/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核心素養】浙教版(2024版)七年級科學上冊·分層練習
1.3 像科學家那樣探究
科學觀念:知道科學探究的重要性;了解和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會對簡單的科學問題進行科學探究。
科學思維:探究中,體會科學探究與生活中的探究在本質上的相似性。
探究實踐:通過對“手持小電扇不會轉動的原因”、“人的身高和腳印長度的關系”等的探究,實施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態度責任:從科學家的探究案例中,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基本方法。
1.目前,全球的氣候均在變暖,近1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這個數字在氣象學上是個不可忽視的大數字。對這種現象,有些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溫室效應。科學家提出這種觀點是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收集證據,檢驗假設 D.作出解釋
【答案】B
【分析】從科學探究的步驟進行解答。科學探究的七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詳解】科學探究的七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近1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有些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溫室效應,這是科學家們提出的猜想與假設,并沒有去做實驗或做結論等;故選B。
2.智能手機具有顯示步數的功能,那手機是如何計步的呢 小科認為:手機中可能有感受水平位置變化的傳感器。小科提出這種觀點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節(  )
A.提出問題 B.收集證據
C.建立假設 D.得出結論
【答案】C
【分析】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詳解】智能手機具有顯示步數的功能,那手機是如何計步的呢 小科認為:手機中可能有感受水平位置變化的傳感器。則小科提出這種觀點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建立假設,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3.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①合作與交流②制訂計劃③建立猜測和假設④提出問題⑤檢驗與評價⑥獲取事實與證據。正確排列順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⑥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⑥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答案】C
【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建立猜測和假設、制定計劃、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與評價、合作與交流。
【詳解】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因此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④提出問題、③建立猜測和假設、②制訂計劃、⑥獲取事實與證據、⑤檢驗與評價、①合作與交流。
故選C。
4.同樣的一杯熱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老師要求同學們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一個問題。下面是四位同學的發言,其中較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是(  )
A.“熱水冷卻的快慢與它的質量、它與環境的溫差有什么關系?”
B.“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嗎?”
C.“為什么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呢?”
D.“為什么熱水的質量越大冷卻得越慢?”
【答案】C
【詳解】同樣的一杯熱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這一情景中提出的問題是“熱水冷卻快慢”的問題,導致“同樣的一杯熱水冷卻快慢”不同的原因是它與環境的溫差不同,結合選項可知C正確,ABD不正確。
5.某組同學在探究光對鼠婦影響的實驗時,擬定了以下實驗計劃,不正確的是(  )
A.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
B.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
C.設置變量:設置黑暗潮濕和明亮干燥兩種生活環境
D.實驗對象:50只大小相似的健康鼠婦
【答案】C
【分析】此表是某人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的數據,本實驗的變量是由無光和陰暗與潮濕兩個變量。設計探究實驗,常用到對照實驗的設計,要注意唯一變量即所要探究的條件。
【詳解】AB.根據探究光對鼠婦影響的實驗,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作出假設:假設是對問題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據她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AB正確。
C.設置變量時有兩個變量,有無光和潮濕與干燥,因此不能得出結論:光對鼠婦分布有影響,鼠婦喜歡陰暗的環境,C錯誤。
D.如果采集的蚯蚓實驗中多選用鼠婦的數量,盡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但數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會增加實驗操作難度,D正確。
故選C。
6.李名正在臺燈下做作業,突然燈熄滅了。臺燈為什么熄滅了呢?他做了下列猜想,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可能是居民小區停電了
B.可能是自己家里保險絲燒斷了
C.可能是燈泡的燈絲燒斷了
D.可能是媽媽把隔壁房間里某個開關斷開了
【答案】D
【詳解】A.居民小區停電了,燈會突然熄滅,故A不符合題意;
B.家里的保險絲接在干路上,保險絲燒斷了,電路斷路,燈會突然熄滅,故B不符合題意;
C.燈泡的燈絲燒斷了,電路斷路,燈會突然熄滅,故C不符合題意;
D.開關和要控制的燈串聯,隔壁房間里某個開關只控制其房間里的燈,臺燈與隔壁房間里的燈是并聯的,不能控制臺燈,開關斷開,不影響臺燈的工作,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1928年,英國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 弗萊明意外看見與空氣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霉菌,而后借助顯微鏡發現霉菌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生長,他認為應該有某種物質抑制了球菌的生長。最終他發現了青霉素并用于醫學治療。請問劃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是哪一環節?(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實驗方案 D.獲取事實證據
【答案】B
【分析】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權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詳解】根據題干的信息中提供的現象:與空氣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霉菌,而后借助顯微鏡發現霉菌周圍沒有葡萄球菌生長,因此他認為應該有某種物質抑制了球菌的生長,這是屬科學探究的猜想與假設。
故選B。
8.在“探究魚類身體特征適應水中生活”的討論中,屬于設計實驗的是( )
甲:鯽魚的魚鰭有什么作用呢?
乙:可能是控制魚體前進的方向吧。
丙:可能是保持魚體平衡吧。
丁:可以用細線和木板捆綁魚鰭,觀察鯽魚的活動。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詳解】甲:鯽魚的魚鰭有什么作用呢?因此甲的疑惑屬于探究過程的提出問題。乙:可能是控制魚體前進的方向吧,是探究過程的做出假設;丙:可能是保持魚體平衡吧,也是探究過程的作出假設;丁:可以用細線和木板捆綁魚鰭,觀察鯽魚的活動,是探究過程的設計實驗。
故選:D。
【點睛】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9.下表列舉了法拉第《蠟燭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問題及對問題的回答,其中“對問題的回答”屬于“設計實驗方案”的是( )
選項 問題 對問題的回答
A 吹滅蠟燭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燭油蒸氣
B 火焰為什么向上? 熱氣流上升,形成對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與火焰中的碳顆粒有關,碳顆粒會影響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溫度高低如何比較? 用一張紙在火焰中心一掠,觀察紙張的變色情況
A.A B.B C.C D.D
【答案】D
【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詳解】A、主要成分是燭油蒸氣,屬于結論;
B、熱氣流上升,形成對流,屬于解釋原因;
C、與火焰中有碳顆粒有關,碳顆粒會影響火焰明亮程度,屬于實驗現象分析;
D、用一張紙在火焰中心一掠,觀察紙張的變色情況,屬于設計實驗方案。
故選D。
10.作出假設是進行科學探究的步驟之一、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觀察自然現象,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就是作出假設
B.若探究方法不夠科學完善,可能會作出不正確的假設
C.假設是憑已有知識或經驗對問題作出的設想,故假設都是正確的
D.按探究方案進行多次實驗,發現結論與假設不符,則假設可能是錯誤的
【答案】D
【詳解】A、觀察自然現象,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根據已有知識或經驗作出假設,A錯誤。
B、若探究方法不夠科學完善,可能會作出不正確的結論,B錯誤。
C、作出假設是對研究對象的未知性質及其原因或規律的某種推測,假設不一定都是正確的,C錯誤。
D、當實驗的結果與假設出現矛盾時,可能是假設不正確,那么就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也可能是實驗過程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那么就需要重新進行實驗,D正確。
故選D。
11.一個科研小組計劃檢測一種新研制的環保型除草劑是否能有效地除草,他們選用了三塊相似的草地進行實驗。第一塊草地噴灑傳統的除草劑,第二塊草地噴灑與第一塊等量的新型除草劑,第三塊草地不噴灑任何除草劑。幾天后,發現第一塊草地的除草效果良好,而第二塊草地與第三塊草地長勢相似,那么下列判斷中合理的是( )
A.實驗失敗
B.對照組設置不合理
C.新的除草劑能投入使用
D.新的除草劑可能沒有除草效果
【答案】B
【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詳解】該實驗形成了兩組對照實驗,一組是第一塊草地與第二塊草地對照,實驗變量是新型除草劑,第一塊草地為對照組另一組是第二塊草地與第三塊草地對照,實驗變量是新型除草劑,第三塊草地為對照組,第三塊草地應設計為噴灑與第一塊等量的水,因此本題選B選項,其他選項不合理。
【點睛】本題考查對照實驗的相關知識,知識點比較基礎,難度不大。
12.探究甲醛對動物的毒性,可以為甲醛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研究提供基礎。某科研小組設計并實施了以下實驗:將若干果蠅受精卵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管培養基中,置于25℃環境中培養。觀察測量記錄數據如表所示:
培養基 1號 2號 3號
甲醛濃度 0 0.25% 0.5%
平均發育時長(天) 11.0 15.6 18.3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
(2)在每管培養基中放入果蠅受精卵的數量有何要求?并說說你的理由 。
(3)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實驗結論: 。
【答案】 甲醛濃度 數量多且相同;控制其他變量相同且為了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甲醛濃度越高,果蠅發育越慢(甲醛濃度越高,對果蠅生長的抑制作用越明顯)
【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解答即可。
【詳解】(1)根據表格可知,該小組研究的目的是不同濃度甲醛對果蠅受精卵發育時長的影響,因此該實驗的變量是甲醛濃度。
(2)在每管培養基中放入果蠅受精卵的數量要足夠多,且生長情況相同。生長情況相同是為了控制變量;數量多是為了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3)實驗記錄了不同甲醛濃度下果蠅受精卵的平均發育時長,且甲醛濃度越高,平均發育時長越久,所以可以得出來的結論是:甲醛濃度越高,果蠅發育越慢。
13.海鮮館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種軟體動物)炒九層塔(一種香料植物)”,有媒體報道稱九層塔含有黃樟素。為了探究黃樟素是否致癌,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①他認為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②他準備了兩組種類、年齡、大小健康程度都一樣的老鼠,每組1只,一組長期喂食含有微量黃樟素的食物,另一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對此,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提出的問題是 ?
(2)步驟②在設置對照實驗時運用了 法,實驗變量是 。
(3)小金認真思考后,覺得小明的實驗存在不足,應該如何改進? 。
【答案】 黃樟素會導致癌癥嗎 單一變量 黃樟素 每組用數量適量的老鼠,如5只
【分析】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詳解】(1)小明認為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因此可以提出問題:黃樟素會導致癌癥嗎?
(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因此步驟②采用的是科學探究活動中常用的單一變量法。一組長期喂食含有微量黃樟素的食物,另一組喂正常食物,故實驗變量是黃樟素。
(3)每組1只數量過少,會導致實驗具有偶然性,實驗結果不準確。故排除實驗偶然性,每組用數量適量的老鼠,如5只。
14.水仙花又稱凌波仙子,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某興趣小組選取品種、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株具備開花能力的水仙花,同時置于如下表所示的環境中進行培養,觀察并記錄從開始培養到花開放的時間。
組別 平均溫度 光照條件
甲 21℃ 光照不足
乙 21℃ 光照充足
丙 10℃ 光照充足
(1)該實驗還存在不足之處,建議每組多增加水仙花的數量,目的是 。
(2)在光照充足條件下,若溫度在20℃左右更能促進水仙花的開花,則預測乙、丙兩組實驗的結果是 。
(3)甲、丙兩組不能拿來對照,理由是 。
【答案】 減少實驗的誤差 乙組開花,丙組不開花 變量不唯一
【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且條件適宜是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1)每組只用1盆水仙花有偶然性,實驗結果誤差較大。因此“該組同學想要通過一次實驗就能獲取比較準確的實驗結果”,應每組都用10盆水仙花,以減少實驗的誤差。
(2)在光照充足條件下,若溫度在20℃左右更能促進水仙花的開花,則預測乙、丙兩組實驗的結果是乙組開花,丙組不開花。
(3)甲、丙兩組有2個變量:溫度和光照,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因此不能形成一組對照實驗。
15.小虹家有一盆栽的郁金香,過去一直開紅色花,今年卻開出了紫色的花,小虹認為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她經過一段時間補充水分后,還是開紫色的花。這說明實驗結果與原來的假設是不符合的。對此,小虹最好的處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設,重新實驗 B.修改實驗結果,使其與假設相符
C.宣告失敗,停止實驗 D.繼續重復實驗,直到與假設相符
【答案】A
【分析】實驗結果與原來的猜想不符,說明猜想是錯的,應該變自己的猜想,重新實驗。
【詳解】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個統一的而且是正確的結果,而重在使學生真正參與探究過程,從過程中獲取具體經驗和方法訓練,因此探究性實驗必須強調過程訓練,具體要求是:觀察要仔細、客觀;根據觀察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假設是經過周密的思考,針對問題得出的一種結論,用來解釋觀察的現象;實驗要設計正確的方法和步驟,實驗常常要重復多次,結果才可靠;得出結論要有充分的事實依據。
因此如果小虹的實驗結果與原來的假設是不符合的,小虹最好的處理方法是: 修改假設,重新實驗。
故選A。
16.二氧化碳氣體既是溫室效應的元兇,又是一種潛在的碳資源。實驗室里,科學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與環氧丙烷(一種簡單有機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該新型塑料在投入工業生產前,以下不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是
A.如何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學性質是否穩定 D.新型塑料生產是否影響碳循環
【答案】D
【詳解】A. 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會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會涉及到生產對環境污染的問題,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
C. 新型塑料的化學性質是否穩定,會影響到塑料的使用價值和生產的價值問題,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環主要表現在綠色植物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轉化為葡萄糖,并放出氧氣(O2),新型塑料生產不會影響碳循環,不是科學家重點考慮的問題。
故選:D。
17.科學家將H基因(小鼠體內基因)不能正常起作用的小鼠作為實驗組,將正常小鼠作為對照組,給它們喂食等量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時間后,對照組的小鼠變得十分肥胖,而實驗組的小鼠體重基本保持正常,下列選項最符合此實驗研究目的是(  )
A.研究小鼠肥胖與時間的關系 B.研究小鼠肥胖是否與H基因有關
C.研究小鼠肥胖是否與高脂肪食物有關 D.研究小鼠肥胖與時間的關系
【答案】B
【解析】分析題干信息:同樣攝食的情況下,具有H基因的小鼠肥胖,具有H基因缺陷的實驗鼠體重正常,這說明肥胖這一性狀是由H基因決定的。
【詳解】科學家將H基因(小鼠體內基因)不能正常起作用的小鼠作為實驗組,將正常小鼠作為對照組,給它們喂食等量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時間后,對照組的小鼠變得十分肥胖,而實驗組的小鼠體重基本保持正常。實驗研究目的是研究小鼠肥胖是否與H基因有關。
故選B。
【點睛】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本題解題關鍵。
18.為了探究運動與靜止的雞蛋撞擊時誰更容易破,小明讓雞蛋分別從斜面上的A、B、C三處由靜止釋放,撞擊靜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雞蛋。實驗結果是,第一次兩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兩蛋都不破。接下來的步驟是(  )
A.得出“與雞蛋動靜無關的”結論
B.得出“靜止的雞蛋更易破”的結論
C.在B處釋放再重復做幾次實驗
D.分別在A、B、C處釋放再重復做幾次實驗
【答案】C
【詳解】經過簡單的三次實驗不能得出規律性的結論,而A處位置高,機械能較大,可能每次滾下兩個雞蛋都會破,比較不出正確結論,同理C處位置低,能量小,兩個雞蛋都不會破,即第一次實驗是兩個雞蛋都破,第三次實驗是兩個雞蛋都不破,不能說明運動與靜止的雞蛋撞擊時誰更容易破,第二次實驗只做了一次,結論具有偶然性,所以應接下來應在B處釋放再重復多次實驗,才能得出結論,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9.為比較蘋果汁與橘子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取2個小燒杯,分別加入藍色淀粉一碘溶液(維生素C能使淀粉一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膠頭滴管分別滴入2種果汁,如圖所示。要得出正確結論,實驗中必須進行控制的條件是( )
①準備的蘋果汁和橘子汁的質量必須相等 ②兩只燒杯中的淀粉一碘溶液的質量必須相等
③兩只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體積必須相等 ④兩個小燒杯的大小必須相等
A.①和④ B.③和④ C.①和② D.②和③
【答案】D
【詳解】控制變量必須保證一個變量,其他條件相同,只有這樣才能確定現象的不同是由此因素引起的。實驗中取2只小燒杯,分別加入同種藍色淀粉﹣碘溶液(維生素C能使藍色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2只膠頭滴管分別向2只小燒杯滴入蘋果汁和橘子汁,實驗的變量是蘋果汁和橘子汁的不同,其它條件均相同,如2只小燒杯中藍色淀粉﹣碘溶液的質量必須相等;2只膠頭滴管滴出的每1滴果汁的體積必須相等;而榨取的蘋果汁和橘子汁的質量多少對此實驗沒有影響,小燒杯的大小無影響,故實驗中必須控制的條件是②③;
故選D。
20.為了研究鋁對魚類的毒性及解毒方法,有人設計了以下5組實驗:第①組將魚放在正常的池水中,其余四組分別將魚放在含鋁的池水中,其中在②③④組中分別加入從不同樹葉中提取出的汁液。定時觀察,結果如圖所示,依據圖示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葉的汁液加速了魚的死亡
B.三種葉的汁液對魚都有毒性,且不同的汁液的毒性不同
C.三種葉的汁液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鋁對魚類的毒害
D.松的汁液解毒效果最好
【答案】C
【詳解】A、葉的分解產物降低了魚對鋁鹽毒性的敏感性而抑制魚的死亡,錯誤;
B、所測試的三種葉的分解產物能降低可溶性鋁鹽對魚類的毒性,而不是對魚都有毒性,錯誤;
C、三種葉的分解產物能降低可溶性鋁鹽對魚類的毒性,正確;
D、柏的汁液解毒效果最好,最有利于魚的生存而不是松,錯誤。
故選C。
21.媒體報道某餐館的一道名菜含有黃樟素。①小科認為微量黃棒緊會導致癌癥;②他準備了A、B兩組老鼠。A組長期喂含有微量黃棒素的食物,B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應屬于科學探究方法中的提出問題
B.B組是實驗組,A組是對照組
C.實驗結果與假設相符,假設成立
D.A、B兩組的老鼠需大小、數量和健康狀況等都相同
【答案】D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
【詳解】A.①是小科對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的判斷,是探究步驟中的作出假設,A錯誤。
B.A組長期喂含有微量黃樟素的食物,B組喂正常食物,B未添加實驗條件,起對照作用,屬于對照組,B錯誤。
C.A組長期喂含有微量黃樟素的食物,B組喂正常食物;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可見,黃樟素不會導致癌癥,實驗結果與假設不相符,假設不成立,C錯誤。
D.本實驗的變量是黃樟素,實驗中除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比如A、B兩組的老鼠需大小、數量和健康狀況等都相同,D正確。
故選D。
22.為了研究螞蟻對金合歡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實驗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結果。請據表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金合歡幼苗的生長狀況 ①沒有螞蟻 ②有螞蟻
10個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長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該實驗的變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
B.該實驗要選擇多株金合歡而不是一株,是為了減小誤差
C.螞蟻以金合歡嫩葉尖端的珠狀小體為食,對其生長有害
D.實驗表明,螞蟻“侵食”金合歡,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進幼苗的生長
【答案】D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 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
【詳解】A.由題干信息可知,該實驗的變量是螞蟻,A錯誤。
B.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要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B錯誤。
C.從實驗結果來看,螞蟻對金合歡的存活和生長有利,C錯誤。
D.從表中信息可知,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比沒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幼苗存活率高,生長速度快。因此實驗表明:螞蟻能促進合歡幼苗的生長,D正確。
故選D。
23.警察在破案時常根據腳印的長度來推斷出罪犯的身高,考古學家也會根據古代人腳印的長度來確定古代人的身高。人腳印的長度與身高有什么關系?小李同學經過認真思考,大膽猜測:人的身高和腳長存在一定的倍數關系,人的腳越長,身高越高。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該同學分別測量了家中幾位親屬的身高以及他們的腳長,計算身高與腳長的比值,結果如表所示;
稱謂 表姐 自己 爸爸 媽媽 外公 外婆
身高(cm) 162 158 172 162 167 165
腳長(cm) 22 21.5 25 23 24.5 24
______ 7.36 7.35 6.88 7.04 6.81 6.88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1)請判斷表格橫線處填寫的內容是 ;
(2)根據以上數據可得出結論: ;
(3)若某同學測得自己的腳長為24cm,則根據小李同學的研究成果推測該同學的身高約為 ;
(4)小富同學認為該實驗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小李調查的對象數量太少且集中在同一家庭,其結果不具代表性;你同意小富同學這種觀點嗎? (選填“同意”或“不同意”)
【答案】 身高與腳長的比值 人的身高約是腳長的7倍 168cm 同意
【詳解】(1)[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表格中已有數據為身高與腳長,由于實驗中探究身高和腳長的倍數關系,所以表格中還需記錄身高與腳長的比值。
(2)[2]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身高與腳長之比分別為:7.36,7.35,6.88,7.04,6.81,6.88,比值均在7左右,所以可得出結論:人的身高約是腳長的7倍。
(3)[3]由于人的身高約是腳長的7倍,同學的腳長為24cm,則該同學的身高約
h=7l=7×24cm=168cm
(4)[4]實驗中,為了獲得普遍規律,應隨機挑選人群多次測量,而小明的測量對象數量太少,且局限于家庭內部,所以其結果不具有代表性,故同意小富同學這種觀點。
24.某校同學發現食堂配送餐盒的泡沫箱保溫效果不是很好。于是,項目化學習小組開展了“在泡沫箱中添加蓄熱材料是否會增強保溫效果”的探究。實驗步驟如下:
①取大小外觀相同的夾層泡沫保溫箱A和B,B箱夾層中加入蓄熱材料,A箱不做處理。
②將A、B箱體均加熱至,箱內放入含等量水的相同燒杯,如圖所示:
③將A、B箱置于相同環境下,利用溫度傳感器實時記錄水溫,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分鐘)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A箱溫度() 80 70 61 54 47 41 35 30
B箱溫度() 80 79 79 79 74 68 62 55
(1)除溫度傳感器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2)結合表中的數據,該小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支持該結論的證據是 。
【答案】 秒表 在泡沫箱中添加蓄熱材料可增強保溫效果 A箱的溫度低于B箱的溫度
【詳解】(1)[1]實驗中,要測量不同時間下保溫裝置A、B中的溫度,故除溫度傳感器外,本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秒表。
(2)[2][3]根據表中的數據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A箱的溫度低于B箱的溫度,A箱溫度下降低得快,B箱溫度下降得慢,故在泡沫箱中添加蓄熱材料可增強保溫效果。
25.蚊子是夏天常見的昆蟲,繁殖能力強,能傳播多種疾病。小明聽說洗衣液能殺死蚊子幼蟲,準備了兩種濃度分別為和的洗衣液、蚊子幼蟲等相關實驗材料,對此問題進行探究。
(1)撈取蚊子幼蟲90只,平均分成A、B、C三組,分別置于三個同樣的玻璃杯中。A組和B組分別加入適量且等量的和的洗衣液,C組中加入 作為對照組。
(2)小明用如圖ABC所示的曲線表示他預測的實驗結果,其中結果最能表明一定濃度的洗衣液能殺死蚊子幼蟲且殺蟲效果受濃度影響明顯的是圖 (選填字母)
(3)小明換用不同濃度的洗衣液再次實驗,得到了如圖,根據曲線①、②、③、④判斷哪條曲線反映的殺蟲效果最佳?并說明理由 。
【答案】(1)等量的清水(或蒸餾水)
(2)C
(3)④,經過相同時間,曲線④對應的蚊子幼蟲存活量最少
【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
【詳解】(1)在對照實驗中,為了準確評估洗衣液濃度對蚊子幼蟲的影響,需要設置一個對照組。對照組中應加入與實驗組等量的、但不含洗衣液的水,即等量的清水(或蒸餾水)。這樣,A組和B組作為實驗組,分別加入適量且等量的1%和2%的洗衣液,而C組作為對照組,加入清水,以排除其他非洗衣液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在分析預測的實驗結果時,我們需要找到一條曲線,它能夠清晰地表明洗衣液濃度對蚊子幼蟲的殺蟲效果,并且這種效果受濃度影響明顯。圖C中的曲線恰好符合這一要求,它顯示了隨著洗衣液濃度的增加,蚊子幼蟲的存活率逐漸降低,從而證明了洗衣液濃度對殺蟲效果的影響。
(3)根據曲線①、②、③、④,我們可以看到曲線④是最符合“殺蟲效果最佳”的要求。曲線④表明,在某一特定濃度的洗衣液下,蚊子幼蟲的存活率迅速下降至0%,且所需時間最短。因此,曲線④反映的殺蟲效果最佳。
26.在學校的科技節中,科學興趣小組舉辦了“扔紙飛機”的比賽活動,比賽規則是紙飛機扔出去后在空中的飛行距離越大成績越好。小科認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可能與紙張大小、紙張材質和發射角度有關,為此進行了探究。小科將打印紙和舊報紙裁成不同面積的紙張,分別制作了相同形狀的紙飛機若干個,利用固定在室內某一位置的簡易發射器,以相同大小的發射速度和不同發射角度(發射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進行多次實驗,測量并計算出紙飛機在不同發射角度飛行的平均距離,整理相關數據如表所示。
組別 紙張大小 紙張材質 不同發射角度飛行的平均距離/米
0° 15° 30° 45°
第一組 18厘米×26厘米 打印紙 6.5 15.8 15.0 8.9
第二組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紙 6.4 15.8 15.1 8.8
第三組 18厘米×26厘米 舊報紙 5.6 14.2 13.2 7.6
(1)“小科認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可能與紙張大小、紙張材質和發射角度有關”,屬于科學探究基本過程中的______(填字母)。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設計實驗方案 D.獲取事實證據
(2)小科分析表格數據,得出在發射角度為 時紙飛機的飛行距離最大,但小東認為小科的實驗存在不足,應該如何改進?
(3)從上述三組實驗可得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與發射角度和 有關。
【答案】(1)B
(2) 15° 應在0~30°之間多測幾組數據
(3)紙張材質
【詳解】(1)“小科認為紙飛機的飛行距離可能與紙張大小、紙張材質和發射角度有關”,屬于科學探究基本過程中的猜想和假設,故選B。
(2)[1]小科根據表格中數據可知,在紙張材質和紙張大小相同時,發射角度為15°時紙飛機的飛行距離最大;
[2]因為在發射角度在0~30°之間還有其他的角度可能比發射角度為15°時,飛行距離更遠,所以為了使結論更可靠,應該在0~30°之間多測幾組數據。
(3)根據第一組和第二組的數據比較可知,在紙張大小不同時,同種材質的紙飛機在飛行角度相同時,飛行的距離相同,說明紙飛機的飛行距離與紙張大小無關;
根據第一組和第三組的數據比較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紙飛機的紙張材質不同,飛行距離也不同,說明紙飛機的飛行距離和紙張材質有關。
27.臺灣位于地震帶上,臺北的101大樓是如何抗震的呢?如圖就是臺北101大樓上的阻尼器示意圖,其原理是將地震的能量轉移給懸掛著的大質量阻尼器,從而減小大樓的晃動程度。小明想通過模擬實驗研究阻尼器抗震效果的影響因素,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在木板上用樂高搭建高樓模型,并在上端放置掛鉤,如圖a。
②在左側用一定大小和頻率的力來回抽拉模型下的木板,將刻度尺橫放于模型頂部后方,讀出最大擺動距離a0。
③將一個鉤碼掛在掛鉤上,用相同大小和頻率的力抽拉木板,將刻度尺橫放于模型頂部后方,讀出最大擺動距離a1,如圖b。
④逐個增加鉤碼個數,得到a2、a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研究問題是 。
(2)小明設計a實驗的目的是 。
(3)小明將實驗數據制作成表格如下,請根據表格幫助小明總結他的研究結果: 。
a0 a1 a2 a3 a4 .... a7
9.8cm 8.9cm 7.7cm 6.3cm 4.5cm 模型崩塌
(4)為了使本實驗的結果更加可靠,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 。
【答案】(1)阻尼器的抗震效果與阻尼器的質量是否有關?
(2)顯示沒有阻尼器時的晃動程度,作為對比的量(或對照作用)
(3)對于同個建筑物,阻尼器質量越大,抗震效果越好。但質量過大會壓垮建筑物
(4)多次實驗驗證或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合理即可)
【詳解】(1)本實驗改變的鉤碼的個數,即改變了阻尼擺的質量,探究阻尼器的抗震效果與阻尼器的質量是否有關?
(2)小明設計a實驗的目的是顯示沒有阻尼擺時的晃動程度,作為對比的量(或對照作用)。
(3)根據表格數據,對于同個建筑物,阻尼器質量越大,抗震效果越好。但質量過大會壓垮建筑物。
(4)為了使本實驗的結果更加可靠,可以采取多次實驗驗證或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zcb
聲明:未經著作權人及本平臺書面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實施復制、傳播、信息網絡傳播等侵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通過微信、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轉發、分享、轉載)。一旦發現上述侵權情形,將嚴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追究侵權主體的法律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东兰县| 会同县| 贵德县| 象州县| 民丰县| 新郑市| 丰顺县| 南召县| 枣阳市| 天峨县| 宁南县| 天全县| 苏尼特右旗| 江孜县| 沙坪坝区| 昭通市| 新丰县| 宕昌县| 东平县| 滦平县| 绥中县| 上林县| 隆化县| 孟州市| 莱阳市| 奉节县| 海安县| 前郭尔| 南安市| 门源| 新津县| 庆安县| 江达县| 红桥区| 深泽县| 库尔勒市| 财经| 陆川县| 高台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