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 理 參 考 答 案一、選擇題(每題 3 分,15 小題共 45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C C A A C D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B D B A D二、非選擇題(3 小題,共 55 分)16(1)服務業可提供大量崗位,增加就業;污染少,對環境影響較小;帶動區域消費,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附加值較高,經濟效益好。(8 分)(2)歷史文化資源豐富;自然旅游資源豐富;距離城區較近,交通便利;開發成本較低。(6 分)(3)方向一:建設博物館。優勢: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結構和體量,較好地保留其原真性;降低改造成本;能傳播工業文化。劣勢:經濟收益較低;開發成景點對于游客吸引力不足。方向二:打造購物中心。優勢: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吸引游客,激活人流量。劣勢:同質化較嚴重,市區有眾多購物中心;距離市區較遠;開發對于原址破壞較大。(6 分)17(1)國土面積小,隨著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種植業用地面積縮小;多濕地和山地,適合發展種植業的土地資源少;海岸線長,發展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廣;增加糧食自給,保障糧食安全。(6 分)(2)人口密度小,汽車總量少,功能區緊湊,出行距離短,交通壓力小。(5 分)(3)延長油氣產業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油氣產業產值,促進文萊油氣產業升級,為當地培養石油煉化專業人才,推動區域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文萊經濟持續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促進文萊社會持續發展。(8 分)18(1)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降到 0℃上下波動時反復凍結、融化導致巖石破碎,)凍融風化(或風化作用)增強;隨海拔升高,風力增大,風蝕作用增強;鄂西山區以碳酸鹽沉積巖為主,隨海拔升高,雨水沖刷和溶蝕作用增強,故剝蝕速度增大。(6 分)(2)山頂:剝蝕速度與地殼抬升速度基本呈動態平衡(大致相當)。山腰:剝蝕速度小于地殼抬升速度。(4 分)(3)河流侵蝕形成山麓河谷;地殼隆起將河谷抬升到較高位置,形成坡階臺地;隨抬升高度增加,坡階臺地剝蝕速度加快,當抬升至山頂高度時,剝蝕速度與地殼抬升速度大致相當(兩者基本實現動態平衡),之后地殼雖繼續抬升,山體不再升高;山頂在抬升的同時不斷被剝蝕夷平,形成峰頂面。(6 分)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新洲區部分學校高中二年級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2025.6注意事項:請將答策書寫在答題卡上,交卷時只交答題卡。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同地區的銀杏觀賞期不同。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釣魚臺銀杏大道,到11月中下旬可以南下前往江蘇南京的銀杏谷,11月中旬至12月初可繼續往南去云南騰沖銀杏村游玩。下圖示意銀杏樹落葉景觀。據此完成1-3題。1.銀杏樹屬于A.熱帶雨林B.落葉闊葉林C.常綠闊葉林D.常綠針葉林2.下列關于銀杏樹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A.多革質葉片B,樹葉呈針狀C.具有板狀根D.春季發葉3.從北京到江蘇到云南,銀杏葉變黃的時間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為A.降水B.海拔C.氣溫D.土壤高二地理試卷第1頁(共6頁)基本公共服務是指主要由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等公共機構向國民提供的滿足其基本需求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其均等化是實現全民富裕的前提。我國不同城市配置的基本公共服務基本符合中心地理論(中心地或城市的數量、分布與中心地的等級成反比,服務范圍與等級成正比)。下圖為長三角城市群系統內的人口遷移流動結構示意圖(單位:%)。完成4-6題。不同階層等級城市按階層流動跨階層流動第一階層上海2.160.360.23第二階層合肥15.3747.84第三階層地級市84.27第四階層縣城/縣級市4.在長三角城市群系統中,基本公共服務A.水平基本一致B.世界品牌商店合肥最多C.存在空間差異D.中小型超市縣級市最多5.合肥流向上海的人口占比不高,影響因素有①距離因素②交通因素③跨省因素④經濟因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在不改變現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及服務水平的前提下,我國人口遷移流動對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的作用為A.縮小城鄉差距B.鄉村人均水平降低C.提高城市人均水平D.二者間無關聯蘭新高鐵連接了甘肅蘭州至新疆烏魯木齊,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的開通和運營拓寬了亞歐大陸橋,釋放了既有蘭新鐵路的運能,拉近了新疆與內地的時空距離,促進了人員、經濟、文化交流。下圖示意蘭新高鐵線路分布,完成7-9題。高二地理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問津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質量檢測地理答案.docx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問津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質量檢測地理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