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鄭市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學業質量評價試卷七年級 地理注意事項:本試卷共 8頁, 分為選擇題和綜合題, 滿分 50分, 考試時間 5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20個小題,每小題 1分,共 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 選項符合題意)某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假期利用網絡模擬了“ 云游亞洲 ”的活動。圖 1為“ 云 游亞洲 ”路線圖,據此完成 1~3題。圖 11 .沿著 “ 云游亞洲” 路線,說法恰當的是 ( )A.沿途氣溫逐漸升高 B.沿途降水逐漸增加C.該路線由沿海向內陸 D.該路線由低緯向高緯2 .“ 云游亞洲” 途中的 “ 所見所聞” ,可信的是 ( )A . ①處遭遇了 “ 大雪紛飛” 的惡劣天氣 B . ②處登上了 “ 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 C . ③處看見了 “ 白墻灰瓦” 的江南水鄉 D . ④處欣賞了 “ 冰雪覆蓋” 的企鵝家鄉 3. ④所在國家可為②所在國家提供的合作領域主要是 ( )A.金融協作 B.礦產資源 C.農副產品 D.科學技術2023年,當地時間3月 21 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4月 12 日至 15 日,巴西總統盧拉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圖 2為俄羅斯地形和礦產分布和 巴西的農產、礦產和工業分布圖,完成 4~6題。4 .關于俄羅斯和巴西共同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都是西高東低 B.鐵礦資源都比較豐富C.工業區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區 D.兩國的氣候都比較炎七年級地理 第 1 頁(共 8 頁)圖 25 .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沿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有 ( )①緯度相對較低,氣候相對溫暖 ②地形平坦,修建鐵路成本低③有利于資源的開發和工業發展 ④人口和城市分布比北部稀疏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6 .近年來,我國與俄羅斯、巴西經貿往來頻繁,最有可能從俄羅斯和巴西分別大量進 口的產品是 ( )A.柑橘、木材 B.稻米、鐵礦 C.石油、鐵礦 D.香蕉、咖啡2023年 4月13日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運營,是第一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 共同運營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跨國鐵路,使我國昆明和老撾、萬象之間往來可 實現朝發夕至,中老鐵路是“ 一帶一路 ”標志性項目,助力老撾從內陸國家轉變為強 國。圖 3為“ 中南半島地區示意圖 ” ,據此完成 7~8題。七年級地理 第 2圖 3頁(共 8 頁)7 .中老鐵路的建設者說:“ 中老鐵路不是鋪出來的,而是挖出來的、架出來的” ,修 建中老鐵路時需克服的困難可能有 ( )①高寒缺氧 ②河流眾多③地形崎嶇 ④流動沙丘A . ②③ B. ①④C . ②④ D. ③④8 .中老鐵路最適宜的施工時段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9-10月法國的河流眾多,河流水文特征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大。塞納河經過法國首都巴 黎,航運條件得天獨厚,運輸量占法國內河航運的大部分。讀圖 4法國地形圖和巴黎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 9~ 11小題。圖 49 .法國的地形特征是 ( )①以平原和丘陵為主②以山地和高原為主 ③東南高、西北低 ④西北高、東南低A . ①③ B . ①④C . ②③ D . ②④10 .圖 4中的四條河流,有一條因其強大水流而聞名,水流速度可達到每小時 10公里, 這條河流是 ( )A.塞納河 B.盧瓦爾河C.加龍河 D.羅納河11 .下列屬于塞納河航運價值高的原因的是 ( )①水流平緩 ②流量穩定 ③結冰期短,只有 1個月 ④航運需求大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七年級地理 第 3 頁(共 8 頁)“ 象屋 ”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某部落的傳統民居,房子以竹、草為主要用料, 手工編織而成。其尖頂下方隆起似大象“ 鼻子 ” ,似入口遮陽篷;兩側有兩個供空氣 流通的孔,似大象“ 眼睛 ”。讀圖 5“ 象屋 ”景觀圖,完成 12-14題。12 .該傳統民居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 D.地中海氣候13 .“ 象屋” 特點與當地自然環境對應正確的是 ( )A.“ 鼻子” ——防寒保暖 B.“ 眼睛” ——防止風沙 C.“ 身體” ——就地取材 D.“ 頭頂” ——利于采光 14 .如今,“ 象屋” 編織手藝面臨失傳,保護和開發該傳 統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 )①大力開發商業 ②傳承營造技藝③保護民居特色 ④全部拆除改建A . ①② B . ①④B.C . ②③ D . ③④圖 5美國的羅切斯特小鎮因梅奧診所聞名全球,面積不大(約 38km ),總人口約為 10萬,梅奧的員工就高達總人口的一半,診所與小鎮合為一體。梅奧診所是全美規模 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醫療機構之一 ,每年吸引超過 200萬游客。另外羅切斯特 高科技工業發達,酒店、餐飲等服務業也異常繁榮。讀圖 6羅切斯特小鎮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圖 615 .與紐約、華盛頓相比,羅切斯特小鎮 ( )A.地理位置優越 B.生態環境良好 C.交通運輸便利 D.經濟基礎雄厚16 .羅切斯特小鎮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作收入高 B.就業機會多 C.醫療產業發達 D.旅游設施完善七年級地理 第 4 頁(共 8 頁)17 .羅切斯特小鎮當前發展的重點應是 ( )A.擴大小鎮規模 B.調整產業結構 C.嚴控人口數量 D.優化城鎮布局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優質乳品生產基地,該島乳 產品主要供應本土及海外市場。讀圖 7塔斯馬尼亞島主要 乳品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8 .結合所學知識,下列關于塔斯馬尼亞島的描述,可信 的是 ( )A .該島是為溫帶大陸性氣候B .該島附近多珊瑚島礁C .該島位于非洲板塊內部,地殼穩定(圖7)D .該島生活著未完全進化的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 19 .該島能出產優質乳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空氣清新,牧草肥美 B .氣候長年溫和,土壤肥沃 C .經濟發達,市場需求大 D .多優良港口,交通便利 20 .該島乳品生產集中于北部地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開發晚,土地租金低 B .海運便利 C .距島內市場近 D .緯度低,氣候溫暖二、綜合題(本題包括 3個小題,共 30分)21. (共 10分)作為紡織纖維原料的劍麻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喜溫暖、濕潤、光照 充足,要求溫度在 20℃以上。非洲坦桑尼亞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劍麻生產國,被稱為“ 劍 麻王國 ”。自 1999年,中國某公司在坦桑尼亞的基洛薩附近投資興建劍麻農場,并建 設配套加工廠,還幫助當地修建學校、衛生所等,由于劍麻收割后需及時加工,因此 雇傭當地長期和臨時工超過 1000人。左圖為“ 坦桑尼亞略圖 ” ,右圖為“ 基洛薩的氣 候資料統計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圖8)七年級地理 第 5 頁(共 8 頁)( 1)分別從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描述坦桑尼亞的位置特征。(5分)(2)說出該地的氣候類型,并從氣候角度列舉坦桑尼亞盛產劍麻的優勢條件。(3分 )(3)簡述中國公司興建劍麻農場對坦桑尼亞當地的有利影響。(2分)22. (12分)2025年 3月28日,緬甸發生 7. 9級地震。結合材料,讀圖9板塊運動局部 示意圖、緬甸位置及氣候圖,完成下列各題。七年級地理 第 6頁(共 8 頁)【震中速遞】3· 28緬甸地震震中位于緬甸實皆市,距中國邊境線最近約294公里。當地時 間 2025年 4月8日晚,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新聞信息組消息,該地震已在緬甸造成 3645死亡、 5017人受傷,另有 148人失蹤。( 1)我國云南省在此次地震中震感強烈,是由于緬甸所在的 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形成了 、 的地形分布格局(3分)。(2)緬甸主要城市大多沿 分布,屬于人口密集區,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慘重( 1分)。(3)20世紀以來,緬甸已發生 9次7級以上大地震。讀圖9,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 解釋緬甸地震頻發的原因(2分)。【震后危機】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災區衛生條件惡化以及人群密集是地震后傳染病風險顯著增 高的主要原因。(4)讀圖 9,緬甸大部分地處五帶中的 帶, 屬于 氣候類型,其氣候特征是 。持續的 溫天氣,加上大量的人員傷亡,使得震區在災后兩天爆發霍亂、登革熱、瘧疾等多種傳染病,增加救援難度。(4分) 【跨國救援】緬甸地震發生后,中國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全力開展救援和領土保護工作。(5)天災無情,人間有情,提出一項中國可為緬甸提供的防災減災援助措施。(2分)23.(共 8分)南極被稱為地球的“ 冷源 ” ,對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影響顯著,被 視為氣候變化靈敏的“ 指示器 ”。2024年 2月 7 日,我國第三個南極常年考察站秦嶺 站正式建成。秦嶺站主樓設計為南十字星造型,堅實的立柱將考察站的主體建筑架空, 看上去就好像站在地面上的“ 腳 ”。羅斯海西海岸是南極海冰生成地,且羅斯海生物 資源豐富,是全球重要的生態安全保障地。這些獨特的自然環境使之成為科學家進行 科學研究的廣闊天然實驗室。( 1)秦嶺站位于南極點的 方向(2分)(2)簡述圖 10中秦嶺站主樓建筑采用架空離地設計的主要原因。(2分)七年級地理 第 7頁(共 8 頁)(3)根據羅斯海的特點,說明我國建設秦嶺站進行南極極地科考的地理意義。(2分)能源短缺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人們除了尋求新能源以外,還將目光放到更遠的極 地地區??茖W屆就“ 是否應該開發極地地區的能源 ”展開辯論。正方: 應該開發。 反方: 不應該開發。(4)對于以上辯題,你支持哪方觀點?請簡要闡述理由。(2分,只答觀點不答理由 不給分)圖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