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1章 對環境的察覺鮮花吐芬芳,楊柳撫臉頰;泉水響叮咚,樂曲繞山梁 …...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眼睛感知了萬物圖景,而耳感知了聲音世界。那么,人的身體中有哪些感覺器官?它們具有怎樣的感覺功能?它們是怎樣感覺周圍環境的呢?如果失去了感覺,人們的生活將會怎樣?第1節感覺世界桂花飄香時,在教室里就能聞到到;“勝哥”上課時,隔壁辦公室也能聽到,我們都會對周圍世界產生各種感覺。這些感覺是怎么形成的呢?第1節感覺世界第2課時嗅覺和味覺三、鼻和嗅覺人們常用鼻來感覺各種物體的氣味。那么,人們是如何聞到氣味的呢?1.準備蘋果、橘子和香蕉等水果。2.先請同伴閉上眼睛,任取一種水果放到同伴的鼻下方,在同伴聞幾秒鐘后,讓他(她)寫出所聞的水果名稱。3.和同伴交換角色,重復上述步驟,看一看,誰寫出的水果名稱準確。應該用手輕輕的在瓶口扇動,僅使少量的氣體飄入鼻孔。禁止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聞氣體氣味的正確方法嗅覺的特點“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市不聞其臭”時間久了,對同種氣味不敏感。1.嗅覺的適應性這是由于大腦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時間長了,腥臭味聞不出來了。”2.嗅覺的差異性動物對不同氣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不同動物的嗅覺敏感程度差異很大。同一人在不同狀況下嗅覺敏感程度不同人感冒時吃東西沒味道因為感冒時鼻塞導致嗅覺的靈敏度下降,不易聞到食物的香味。3.嗅覺的退化性孩子的嗅覺往往要比他們的父母靈敏得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們的嗅覺會逐漸減弱。嗅覺不僅能聞到食物的香味,還能助人們避開危險。嗅到食物腐敗的氣味時就不再食用;嗅到煤氣氣味就會采取措施或遠離。發現煤氣泄漏應該用科學的方法來處理:2.緩慢打開門窗,使煤氣排出。1.關閉煤氣閥門。3. 不開電器,避免明火,以防爆炸 。四、舌和味覺我們用舌來感受食物的味道。那么,味覺是如何形成的呢?對著一面鏡子,仔細觀察自己舌頭表面的形態特征。舌表面,有小凸點。舌頭表面約有上萬個微小的味蕾。小凸點周圍有味蕾。味覺感受器味蕾里有許多味覺細胞,味覺細胞能感受化學物質的刺激,對液態物質的刺激尤其敏感。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數目逐漸減少,味覺敏感性也隨之下降。請解釋:為什么年齡大的人一般更喜歡吃味道較濃的食物?答:吃食物的味道由嗅覺與味覺共同決定的。年齡越大,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數目越少,味覺的敏感性也越弱。且嗅覺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退化。所以年齡大的人一般都喜歡吃味道較濃的食物,這樣才更有味。舌不同部位對味覺的敏感區甜 味酸味咸 味苦 味1.舌尖對甜、舌根對苦、兩側中間對酸、兩側前部對咸較為敏感。2.味覺感受器對液態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3.所有的感覺都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4.嗅覺有適應性、差異性及退化性。5.吃食物的美味是由嗅覺與味覺共同決定的。1.“勝哥”去重慶游玩時與“粉絲”大吃了一頓火鍋,剛開始覺得味道很好,可接下來的幾天,吃其他飯菜都覺得沒有味道,請你分析一下原因所在 ( )A.其他飯菜沒有火鍋的辣 B.吃了火鍋后的余味還沒有散去C.吃了火鍋后燙傷了味蕾 D.其他飯菜的味沒有火鍋的濃C2. “勝哥”吃完糖后馬上吃橘子,覺得沒丁點甜味,酸得很,那么下列解釋較合理的是---( ) A. 吃了糖后各種味覺的靈敏度降低了B. 吃了糖后對甜味的靈敏度降低了C. 橘子汁不能碰到舌頭上感受甜味的區域D. 橘子汁本來就沒有甜味B3. 古人說:“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從科學觀點來看,這種現象說明 ( ) A.人的嗅覺中樞具有適應性B. 人的嗅覺中樞不發達C. 人的嗅覺中樞不敏感 D. 人的嗅覺中樞易破壞A4.蒙上眼睛,堵住耳朵,嗅蘋果的同時在吃草莓,會產生怎樣的味道 ( ) A. 蘋果味B. 草莓味 C. 無味 D. 蘋果、草莓的混合味D5.人的感官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人在感冒時,對氣味就沒有健康時敏感。這是為什么?答:感冒時鼻腔的黏液會覆蓋住嗅覺細胞,減弱了氣味分子的刺激。所以感冒時對氣味就沒有健康時敏感“勝哥課程”版權聲明“勝哥課程”工作室的課件資料的版權屬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購買下載的課件僅限購買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學習、課堂教學,但無傳播權,禁止傳播,如傳播造成的后果將負法律責任。只要購買使用“勝哥課程”則視作同意本聲明!2025年9月1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第1章第1節感覺世界2.pptx 嗅覺的形成1.mp4 基本味覺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