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寧波三鋒教研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地理學科 試題命題學校:楊賢江中學 審題學校:同濟中學、鄞江中學、咸祥中學考生須知:1.本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讀我國2018年四大地區第三產業的生產總值和產業結構比例表。完成下面1-2題。四大地區 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億元) 第一產業比例(%) 第二產業比例(%) 第三產業比例(%)甲地區 264531.54 4.62 39.85 55.53乙地區 100006.92 8.06 42.18 49.76丙地區 96298.72 10.76 38.33 50.91丁地區 24791.94 12.99 34.94 52.071.表中丁地區為我國A.東部地區 B.中部地區 C.西部地區 D.東北地區2.四大地區中A.第一產業生產總值最高的是甲地區 B.遷出人口最多的是丁地區C.丙地區發展的主導因素是科技 D.乙地區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下圖為波士華城市帶,該城市帶分布于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海平原,是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都大西洋沿岸城市帶。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在沿海60千米長、10多千米寬的地帶上,形成一個由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5大都市和若干個中小城市組成的超大型城市帶。完成下面3-4題。3.紐約對外輻射帶動作用的實現主要依賴于A.位于區域的中心 B.最高的城市等級 C.完善的產業結構 D.便捷多樣的交通4.波士華城市帶的發展限制了各核心城市的A.服務種類 B.城市等級 C.人口數量 D.輻射范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 中國與巴西聯合建設“美麗山特高壓輸電”工程,打造了一條“水電南調”的電力長廊。完成下面5-6題。5.關于“水電南調”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難有①氣候濕熱 ②高寒缺氧 ③洪澇災害 ④大型野生動物威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以下關于該項目對中巴兩國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A.有利于提升中國企業國際影響力 B.有利于保障巴西北部的電力供應C.有利于優化巴西的能源消費結構 D.有利于促進巴西的相關產業發展榆林市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過去飽受風沙侵襲。經過數十年的治理、毛烏素沙地已有80%成為綠洲、2024年9月陜西省林業局公布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林木覆蓋36%。PM2.5連續兩年全省第一。該市以其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而聞名,是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榆林由煤而興,也曾因“一煤獨大”高度依賴能源經濟而陷入困境。近年來,榆林積極構建多能融合、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2023年12月榆林市成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下圖為陜西省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面7-9題。7.陜西省林業局統計榆林市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和林木覆蓋率,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A. GNSS 和 GPS B. GIS 和GNSS C. RS 和 GNSS D. RS 和GIS8.過去“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對榆林市的不利影響不包括A.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抗風險能力弱 B.煤炭采空區面積增大,地質災害多C.地下水溶蝕作用強,引發地面塌陷 D.廢棄物排放,污染大氣、水體、土壤9.目前榆林市多能融合、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中。適宜大力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①風能 ②水能 ③太陽能 ④潮汐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冬灌是冬季對農田進行大范圍灌水的一種重要的農業增產措施,對麥田生產影響突出。適宜的冬灌時間應根據溫度和墑情來定, 民間有“夜凍日消,冬灌正好”的說法。完成下面10-11題。10.下列省份中,最適合冬灌的是A.廣東 B.河南 C.吉林 D.青海11.下列關于冬灌的作用錯誤的是A.降低凍害概率 B.預防來年春旱C.減輕土壤侵蝕 D.減少水分蒸發“飛地經濟”主要由經濟發達地區“飛入”欠發達地區,近年來由經濟欠發達地區主動“飛入”發達地區的“反向飛地“模式也引人關注。2023年3月24 日,廣東省明確提出發展雙向“飛地”,支持珠三角在粵東西北探索飛地經濟,同時也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各市通過租賃辦公樓宇、設置園中園、建設孵化器、打造招商展示平臺等方式,在珠三角地區設立“反向飛地”下圖為珠三角地區雙向“飛地”示意圖。完成下面12-14題。12.廣東省在省內發展“雙向飛地”的前提條件是A.地區產業互補 B.人口素質提升 C.地域文化相近 D.基礎設施完善13.以下產業適合發展“反向飛地”模式的是A.服裝紡織業 B.生物醫藥業 C.電子裝配業 D.食品加工業14.發展“雙向飛地”模式對廣東省的影響有A.產業結構趨向于單一 B.輻射帶動能力增強C.緩解區域發展不平衡 D.省際遷移人口增多沉積巖石底層之間的接觸關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三種情況。整合接觸指新老地層平行且年代連續分布;假整合接觸指新老地層平行但不連續;不整合接觸指新老地層不平行且不連續。下圖為某地剖面圖, 完成下面15-16題。15.下列地層之間的界面,屬于假整合面的是A.白堊紀與古近紀之間 B.石炭紀與二疊紀之間C.二疊紀與侏羅紀之間 D.侏羅紀與白堊紀之間16.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地A.斷層一定形成于巖漿侵入之前 B.新生代地層總體上抬升C.花崗巖可能在白堊紀形成 D.侏羅紀以來持續沉積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水調沙是指在汛期前和汛期內多次調節下泄水量,以改變黃河下游河床沖淤狀況的運行機制。床沙中值粒徑是指河床沉積物直徑大小的中間值。河道年沖刷效率=河床沖沙量/河床徑流量(單位:千克/立方米),正值為沖刷,負值為淤積。左圖為 1990-2020年黃河下游河道年沖刷效率統計圖,右圖為 1990-2020年黃河下游四個水文站床沙中值粒徑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17-19題。17.以下關于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的說法正確的是A.小浪底水庫實施調水調沙的最佳時間是9-10月B.小浪底水庫調水期間,黃河口沉積物主要來源于庫區泥沙C.調水調沙工程會使黃河下游河段河床高度上升D.調水調沙工程會使黃河下游河段過流能力上升18.小浪底水利工程調水調沙后,床沙中值粒徑變化及原因正確的是A.變小,來沙粒徑減小 B.變小,搬運能力減弱C.變大,來沙粒徑變大 D.變大,搬運能力增強19.近年來,年沖刷效率有降低的趨勢,原因可能是A.河流流量減少 B.床沙粒徑變化 C.上游來沙增多 D.河流流速降低南方濤動是一種氣壓對比現象,用塔西提島和達爾文兩個觀測站的海平面氣壓之差來表示,即南方濤動指數(SOI).等于塔西提島減去達爾文的海平面氣壓。完成下面20-21題。20.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A.東南信風勢力增強,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增溫B.東南信風勢力增強,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降溫C.東南信風勢力減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增溫D.東南信風勢力減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降溫21.當達爾文氣壓更高時,更可能出現的現象是A.澳大利亞降水增多 B.智利面臨洪澇災害C.秘魯漁場漁獲增多 D.中國冬季出現冷冬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完成下面22-23題。22.此時,最接近冷鋒所在位置的曲線是A.① B.② C.③ D.④23.已知濕空氣的溫度垂直遞減率小于干空氣,則此時甲地的氣溫垂直分布特征為A.① B.② C.③ D.④我國某中學生在校園內對日影變化進行觀測。先在平地上直立一根標桿,再記錄標桿頂端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如圖為“標桿頂端投影位置年變化”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為標桿頂端投影位置在一年中經過的區域,中央白色圓圈為標桿所在地。據此完成下面24-25題。24.推測該校園可能位于A.青海省 B.浙江省 C.海南省 D.陜西省2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該地X日與Y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差值約為43°B. X日北京時間12點,該標桿影子朝向為北偏西C. Y日悉尼白晝大于 12小時D.該地晨線與緯線的交角,X日比Y日大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伊犁河發源于我國天山山脈,流經我國新疆,最終注入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巴爾克什湖。伊犁河入湖水量占總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產蘆葦和鯉、鱸等魚類。從1975年到2014年的39年間,巴爾喀什湖萎縮明顯,共減少617km ,平均每年減少約15.8km 。伊犁河谷是亞歐大陸腹地著名的“瀚海濕島”,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干支流兩岸河灘及周邊沼澤地區,總面積達15.51萬公頃。下圖一為伊犁河流域示意圖。(1)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濕地形成的原因。 (4分)(2)巴爾喀什湖東湖區比西湖區鹽度 (高/低),分析其東西鹽度差異的主要原因。 (5分)(3)針對緩解巴爾喀什湖萎縮現象,提出可行性措施。 (6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材料二:國際上,灣區一般指沿海眾多港口城市組成的區域,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稱為灣區經濟。下表為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其它大灣區基本情況對比表。東京灣區 紐約灣區 舊金山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面積(萬km ) 1.36 2.15 1.80 4.33人口(萬人) 4347 2340 715 6671GDP(萬億美元) 1.80 1.40 0.76 1.40人均GDP(萬美元) 4.1 6.0 10.0 2.0第三產業比重(%) 82.3 89.4 82.8 62.2集裝箱吞吐量(萬噸) 766 465 227 6520機場旅客吞吐量(億人次) 1.12 1.30 0.71 1.75世界 100強大學數量(所) 2 2 3 4財富500 強公司數量(家) 38 17 16 17材料三: “工業上樓”是指建筑高度超過24米且不超過100米的高層廠房,企業在高層大廈中進行生產、辦公、研發、設計的新型工業樓宇模式,讓摩天大樓里機器響動起來。從2023年開始,連續5年,深圳預計每年建設2000萬平方米高質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廠房空間,助推工業上樓,打造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新型制造業園區。(1)與其他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簡述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 (4分)(2)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業上樓”的目的。 (6分)(3)并不是所有工業企業都適合“上樓”,請結合材料,簡述“上樓”企業應具備的適應性條件。 (5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埃塞俄比亞電網近25%的電力損失發生在輸送過程中,旱季會出現電力短缺現象。埃塞俄比亞能源部宣布,該國將持續推出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累計裝機容量超5000兆瓦。下圖為2023年埃塞俄比亞電力結構圖。材料二:納茲雷特市位于東非大裂谷西側,是亞的斯亞貝巴到古布提港必經路上的一座新興工業城市。由中國承建的納茲雷特二期風電場項目于2016年并網發電,該項目使用中國資金、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設備,是中國風電“走出去”的第一個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項目。下圖為納茲雷特市位置示意圖。(1)簡述埃塞俄比亞電力結構特點。 (4分)(2)簡析埃塞俄比亞旱季會出現電力短缺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 (6分)(3)依據材料,簡析該國除水電以外可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6分)(4)結合材料內容,分析納茲雷特市風電場項目選址的合理性。 (4分)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寧波三鋒教研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地理學科 試題命題學校:楊賢江中學 審題學校:同濟中學、鄞江中學、咸祥中學考生須知:1.本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讀我國2018年四大地區第三產業的生產總值和產業結構比例表。完成下面1-2題。四大地區 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億元) 第一產業比例(%) 第二產業比例(%) 第三產業比例(%)甲地區 264531.54 4.62 39.85 55.53乙地區 100006.92 8.06 42.18 49.76丙地區 96298.72 10.76 38.33 50.91丁地區 24791.94 12.99 34.94 52.071.表中丁地區為我國( )A.東部地區 B.中部地區 C.西部地區 D.東北地區2.四大地區中( )A.第一產業生產總值最高的是甲地區 B.遷出人口最多的是丁地區C.丙地區發展的主導因素是科技 D.乙地區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下圖為波士華城市帶,該城市帶分布于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海平原,是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都大西洋沿岸城市帶。北起波士頓,南至華盛頓,在沿海60千米長、10多千米寬的地帶上,形成一個由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5大都市和若干個中小城市組成的超大型城市帶。完成下面3-4題。3.紐約對外輻射帶動作用的實現主要依賴于( )A.位于區域的中心 B.最高的城市等級 C.完善的產業結構 D.便捷多樣的交通4.波士華城市帶的發展限制了各核心城市的( )A.服務種類 B.城市等級 C.人口數量 D.輻射范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 中國與巴西聯合建設“美麗山特高壓輸電”工程,打造了一條“水電南調”的電力長廊。完成下面5-6題。5.關于“水電南調”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①氣候濕熱 ②高寒缺氧 ③洪澇災害 ④大型野生動物威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以下關于該項目對中巴兩國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有利于提升中國企業國際影響力 B.有利于保障巴西北部的電力供應C.有利于優化巴西的能源消費結構 D.有利于促進巴西的相關產業發展榆林市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過去飽受風沙侵襲。經過數十年的治理、毛烏素沙地已有80%成為綠洲、2024年9月陜西省林業局公布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93.24%、林木覆蓋36%。PM2.5連續兩年全省第一。該市以其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而聞名,是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榆林由煤而興,也曾因“一煤獨大”高度依賴能源經濟而陷入困境。近年來,榆林積極構建多能融合、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2023年12月榆林市成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下圖為陜西省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面7-9題。7.陜西省林業局統計榆林市的沙化土地治理率和林木覆蓋率,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 )A. GNSS 和 GPS B. GIS 和GNSS C. RS 和 GNSS D. RS 和GIS8.過去“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對榆林市的不利影響不包括( )A.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抗風險能力弱B.煤炭采空區面積增大,地質災害多C.地下水溶蝕作用強,引發地面塌陷D.廢棄物排放,污染大氣、水體、土壤9.目前榆林市多能融合、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中。適宜大力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 )①風能 ②水能 ③太陽能 ④潮汐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冬灌是冬季對農田進行大范圍灌水的一種重要的農業增產措施,對麥田生產影響突出。適宜的冬灌時間應根據溫度和墑情來定, 民間有“夜凍日消,冬灌正好”的說法。完成下面10-11題。10.下列省份中,最適合冬灌的是( )A.廣東 B.河南 C.吉林 D.青海11.下列關于冬灌的作用錯誤的是( )A.降低凍害概率 B.預防來年春旱C.減輕土壤侵蝕 D.減少水分蒸發“飛地經濟”主要由經濟發達地區“飛入”欠發達地區,近年來由經濟欠發達地區主動“飛入”發達地區的“反向飛地“模式也引人關注。2023年3月24 日,廣東省明確提出發展雙向“飛地”,支持珠三角在粵東西北探索飛地經濟,同時也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各市通過租賃辦公樓宇、設置園中園、建設孵化器、打造招商展示平臺等方式,在珠三角地區設立“反向飛地”下圖為珠三角地區雙向“飛地”示意圖。完成下面12-14題。12.廣東省在省內發展“雙向飛地”的前提條件是( )A.地區產業互補 B.人口素質提升C.地域文化相近 D.基礎設施完善13.以下產業適合發展“反向飛地”模式的是A.服裝紡織業 B.生物醫藥業C.電子裝配業 D.食品加工業14.發展“雙向飛地”模式對廣東省的影響有( )A.產業結構趨向于單一 B.輻射帶動能力增強C.緩解區域發展不平衡 D.省際遷移人口增多沉積巖石底層之間的接觸關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三種情況。整合接觸指新老地層平行且年代連續分布;假整合接觸指新老地層平行但不連續;不整合接觸指新老地層不平行且不連續。下圖為某地剖面圖, 完成下面15-16題。15.下列地層之間的界面,屬于假整合面的是( )A.白堊紀與古近紀之間 B.石炭紀與二疊紀之間C.二疊紀與侏羅紀之間 D.侏羅紀與白堊紀之間16.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地( )A.斷層一定形成于巖漿侵入之前 B.新生代地層總體上抬升C.花崗巖可能在白堊紀形成 D.侏羅紀以來持續沉積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水調沙是指在汛期前和汛期內多次調節下泄水量,以改變黃河下游河床沖淤狀況的運行機制。床沙中值粒徑是指河床沉積物直徑大小的中間值。河道年沖刷效率=河床沖沙量/河床徑流量(單位:千克/立方米),正值為沖刷,負值為淤積。左圖為 1990-2020年黃河下游河道年沖刷效率統計圖,右圖為 1990-2020年黃河下游四個水文站床沙中值粒徑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17-19題。17.以下關于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小浪底水庫實施調水調沙的最佳時間是9-10月B.小浪底水庫調水期間,黃河口沉積物主要來源于庫區泥沙C.調水調沙工程會使黃河下游河段河床高度上升D.調水調沙工程會使黃河下游河段過流能力上升18.小浪底水利工程調水調沙后,床沙中值粒徑變化及原因正確的是( )A.變小,來沙粒徑減小 B.變小,搬運能力減弱C.變大,來沙粒徑變大 D.變大,搬運能力增強19.近年來,年沖刷效率有降低的趨勢,原因可能是( )A.河流流量減少 B.床沙粒徑變化C.上游來沙增多 D.河流流速降低南方濤動是一種氣壓對比現象,用塔西提島和達爾文兩個觀測站的海平面氣壓之差來表示,即南方濤動指數(SOI).等于塔西提島減去達爾文的海平面氣壓。完成下面20-21題。20.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 )A.東南信風勢力增強,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增溫B.東南信風勢力增強,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降溫C.東南信風勢力減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增溫D.東南信風勢力減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異常降溫21.當達爾文氣壓更高時,更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A.澳大利亞降水增多 B.智利面臨洪澇災害C.秘魯漁場漁獲增多 D.中國冬季出現冷冬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完成下面22-23題。22.此時,最接近冷鋒所在位置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23.已知濕空氣的溫度垂直遞減率小于干空氣,則此時甲地的氣溫垂直分布特征為( )A.① B.② C.③ D.④我國某中學生在校園內對日影變化進行觀測。先在平地上直立一根標桿,再記錄標桿頂端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如圖為“標桿頂端投影位置年變化”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為標桿頂端投影位置在一年中經過的區域,中央白色圓圈為標桿所在地。據此完成下面24-25題。24.推測該校園可能位于( )A.青海省 B.浙江省 C.海南省 D.陜西省2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X日與Y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差值約為43°B. X日北京時間12點,該標桿影子朝向為北偏西C. Y日悉尼白晝大于 12小時D.該地晨線與緯線的交角,X日比Y日大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伊犁河發源于我國天山山脈,流經我國新疆,最終注入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巴爾克什湖。伊犁河入湖水量占總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產蘆葦和鯉、鱸等魚類。從1975年到2014年的39年間,巴爾喀什湖萎縮明顯,共減少617km ,平均每年減少約15.8km 。伊犁河谷是亞歐大陸腹地著名的“瀚海濕島”,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干支流兩岸河灘及周邊沼澤地區,總面積達15.51萬公頃。下圖一為伊犁河流域示意圖。(1)從水循環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濕地形成的原因。 (4分)(2)巴爾喀什湖東湖區比西湖區鹽度 (高/低),分析其東西鹽度差異的主要原因。 (5分)(3)針對緩解巴爾喀什湖萎縮現象,提出可行性措施。 (6分)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材料二:國際上,灣區一般指沿海眾多港口城市組成的區域,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稱為灣區經濟。下表為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其它大灣區基本情況對比表。東京灣區 紐約灣區 舊金山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面積(萬km ) 1.36 2.15 1.80 4.33人口(萬人) 4347 2340 715 6671GDP(萬億美元) 1.80 1.40 0.76 1.40人均GDP(萬美元) 4.1 6.0 10.0 2.0第三產業比重(%) 82.3 89.4 82.8 62.2集裝箱吞吐量(萬噸) 766 465 227 6520機場旅客吞吐量(億人次) 1.12 1.30 0.71 1.75世界 100強大學數量(所) 2 2 3 4財富500 強公司數量(家) 38 17 16 17材料三: “工業上樓”是指建筑高度超過24米且不超過100米的高層廠房,企業在高層大廈中進行生產、辦公、研發、設計的新型工業樓宇模式,讓摩天大樓里機器響動起來。從2023年開始,連續5年,深圳預計每年建設2000萬平方米高質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廠房空間,助推工業上樓,打造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新型制造業園區。(1)與其他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簡述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 (4分)(2)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業上樓”的目的。 (6分)(3)并不是所有工業企業都適合“上樓”,請結合材料,簡述“上樓”企業應具備的適應性條件。 (5分)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埃塞俄比亞電網近25%的電力損失發生在輸送過程中,旱季會出現電力短缺現象。埃塞俄比亞能源部宣布,該國將持續推出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累計裝機容量超5000兆瓦。下圖為2023年埃塞俄比亞電力結構圖。材料二:納茲雷特市位于東非大裂谷西側,是亞的斯亞貝巴到古布提港必經路上的一座新興工業城市。由中國承建的納茲雷特二期風電場項目于2016年并網發電,該項目使用中國資金、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設備,是中國風電“走出去”的第一個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項目。下圖為納茲雷特市位置示意圖。(1)簡述埃塞俄比亞電力結構特點。 (4分)(2)簡析埃塞俄比亞旱季會出現電力短缺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 (6分)(3)依據材料,簡析該國除水電以外可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6分)(4)結合材料內容,分析納茲雷特市風電場項目選址的合理性。 (4分)2024 學年第二學期寧波三鋒教研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地理學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D A D A D B D C C B D A B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C C C D D B C B A C D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15分)(1)較豐富的冰雪融水、大氣降水等補給;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氣溫較低,蒸發弱;多凍土,或土壤含水量高,阻止下滲;凌汛發生時,河水溢出河道至低洼處。(每點1分,5選4,共4分)(2)高(2分)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補給少,蒸發強;東部河流淡水(陸地徑流)匯入少/西部多;湖泊中部有半島或湖泊狹窄,東西部湖水交換不暢。(每點1分,共3分)(3)運用滴管噴灌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調整農業結構,種植耐旱作物):調整工業結構,降低高耗水工業的比重(發展節水工業);合理分配河流上下中游用水量(加強流域統一調配、加強國際合作);加強節水宣傳和意識,立法保護;恢復自然植被(生態修復)。(每點2分,5選3,共6分)。27. (15分)(1)土地面積大,發展空間廣闊;人口數量多,勞動力豐富廉價;客、貨吞吐量大(交通便利,運輸能力強);科技實力強,人才多。(每點1分,共4分)(2)集約利用土地,緩解用地緊張;降低生產成本;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每點2分,共6分)(3)企業生產設備較輕;原材料和產品體積不宜過大;企業生產過程污染小、能耗低:企業生產過程中振動較小;工藝先進,對技術要求高。(每點1分,共5分)28.(20分)(1)電力結構單一;清潔能源為主;水電比重高,火電比重低;新能源比重較低。(每點1分,共4分)(2)原因:旱季河流流量小,水力發電量低;埃塞俄比亞電力結構以水電為主,電力結構單一,互補性差;電網等基礎設施薄弱。(每點1分,3選2,共2分)措施:優化能源結構,開發新能源;完善基礎設施,優化電網設備;建設儲能裝置,提升供電穩定性。(每點2分,3選2,共4分)(3)緯度低,海拔高,太陽能豐富;受東北信風影響,且海拔高,風力資源豐富;位于板塊交界處,地熱資源豐富;光熱充足,降水豐富,生物能資源豐富。(每點2分,4選3,共6分)(4)位于東非大裂谷邊緣,地形差異引起局部環流,風速較大;受盛行風(東北信風)影響,風力資源豐富;臨近鐵路,便于風機設備運輸;接近新興工業城市納茲雷特,基礎設施較好,用電需求量大;土地廣闊,土地成本低;距離首都主要用電市場較近,降低輸電成本。(每點1分,6選4,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試題.docx 浙江省寧波三鋒教研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地理試題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