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2025年中考化學真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5·河南)華夏歷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傳統工藝品制作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鎮平玉雕 B.禹州鈞瓷 C.陜州剪紙 D.洛寧竹編【答案】B【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而鎮平玉雕、陜州剪紙、洛寧竹編的過程中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禹州鈞瓷是通過高溫燒制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2.(2025·河南)材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下列物品中所用材料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A.四羊青銅方尊B.明代絹布瀾衫C.聚氟乙烯塑料D.半導體硅晶片【答案】C【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四羊青銅方尊是金屬銅的合金,合金是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B、明代絹布瀾衫是棉制作而成,棉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題意;C、聚氟乙烯塑料是人工通過化學方法將不同屬性的物質融合在一起的物質,屬于合成材料,符合題意;D、半導體硅晶片中的硅是固態非金屬物質,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材料有金屬材料、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塑料是屬于合成材料來解答。3.(2025·河南)紅燒黃河鯉魚是一道河南特色美食。魚肉中富含的營養物質為( )A.糖類 B.蛋白質 C.維生素 D.無機鹽【答案】B【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解析】【解答】人體需要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油脂,而富含蛋白質是食物有魚、雞蛋、牛奶等,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大米小麥富含糖類,氯化鈉屬于無機鹽。故符合題的是B,不符合題意的是ACD。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油脂,而富含蛋白質是食物有魚、雞蛋、牛奶等來解答。4.(2025·河南)2025年六五環境日我國主題是“美麗中國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濫伐林木 B.修復草原 C.污水處理 D.光伏發電【答案】A【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保護水資源【解析】【解答】2025年六五環境日我國主題是美麗中國我先行的意思是愛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和水體污染,而防止水體和空氣污染的措施有大量植樹造林來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過多產生溫室響應,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低碳出行和綠色出行,汽車尾氣轉換防止空氣污染,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工業三廢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農業上的化肥農藥的合理使用,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防止空氣污染,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故不符合題意的是BCD,符合題意的是A。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愛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和水體污染的措施是大量植樹造林,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低碳出行,汽車尾氣,生活污水、工業三廢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農業上的化肥農藥的合理使用來解答。5.(2025·河南)將廚房中適量的下列物質分別加入水中,充分攪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解答】溶液的概念是據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豆油是豆制品制成的植物油,植物油和水混合物形成了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故不是溶液;而白醋、味精、白糖和水混合時,均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溶液的概念是據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來解答。6.(2025·河南)安全、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圖示的操作正確的是( )A.加熱液體B.點燃酒精燈C.加塊狀試劑D.稀釋濃硫酸【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稀釋濃硫酸【解析】【解答】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持試管口的三分之一左右,故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酒精燈使用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石灰水是塊狀固體,而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是一橫二放三直立,一橫就是將試管橫放,二放是用鑷子取塊狀固體藥品一至二粒于試管口,三立是慢慢地直立試管使固體藥品緩緩地滑落到試管底部,防止藥品打破試管,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以免產生燒傷事件,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口不能對著有人的地方以免產生燒傷事件,同時試管外壁不能有水珠,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產生試管炸裂事件來解答;B、根據酒精燈使用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兩禁”是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來解答;C、根據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是一橫二放三直立,將試管橫放后用鑷子取用塊狀固體藥品一至二粒放入試管口后慢慢直立試管使固體藥品慢慢的滑入試管底部來解答;D、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來解答。7.(2025·河南)從微觀視角認識物質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氧氣 B.乙醇 C.金剛石 D.硫酸銅【答案】C【知識點】物質的微粒性【解析】【解答】物質由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均是由原子構成,而非金屬氣體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構成,金非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離子構成。故氧氣、乙醇均是由分子構成,金剛石是碳的單質由碳原子構成,硫酸銅是由離子構成。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物質由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均是由原子構成來解答。8.(2025·河南)金屬在改善人類生活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純銅的硬度比黃銅的大B.鈦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C.鐵制品刷漆可防止生銹D.回收廢舊金屬可實現資源再利用【答案】A【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合理利用金屬資源【解析】【解答】合金是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機械性能好。A、黃銅是銅的合金,合金的特性是硬度大,熔點低,耐腐蝕;而純銅的硬度比黃銅的小,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鈦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鐵與氧氣和水接觸生成鐵銹氧化鐵,故鐵制品刷漆可防止生銹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金屬資源是地殼中的有限資源,需要回收廢舊金屬可實現資源再利用,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合金是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機械性能好;鐵和氧氣、水反應生成鐵銹氧化鐵,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就是破壞鐵生銹的條件;愛護金屬資源可以防止金屬的銹蝕和金屬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來解答。9.(2025·河南)稀土元素有“工業維生素”的美譽。科學家徐光憲為稀土分離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稀土元素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銪屬于金屬元素 B.銪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3C.銪的元素符號為Eu D.銪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 g【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故銪的質子數為63,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則電子數為63;下方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則銪原子的相對質量為152.0,國際單位是“一”,省略不寫,而不是克;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故該元素表示銪元素,銪的漢字帶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則銪的元素符號為 Eu 。說法錯誤的是D,說法正確的是ABC。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下方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來解答。10.(2025·河南)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堿性土壤 B.服用鈣片補充人體微量元素鈣C.用燃燒區分羊毛和滌綸 D.用尿素[CO(NH,)]作復合肥料【答案】C【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A、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屬于堿顯堿性,堿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可以用熟石灰改良堿性土壤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鈣片中含有鈣元素,鈣元素維持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而鈣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故服用鈣片補充人體微量元素鈣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羊毛中含有蛋白質,灼燒會產生有燒焦皮膚的氣味;滌綸是化學合成纖維,灼燒會聞到有難聞的刺激性的氣味;故用燃燒區分羊毛和滌綸可以鑒別,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化學肥料有氮肥、鉀肥和磷肥,而尿素[CO(NH,)]中含有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是復合肥,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熟石灰是氫氧化鈣是堿顯堿性,堿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氫氧化鈣可以來中和酸性土壤來解答;B、根據人體中的元素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鈣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來解答;C、羊毛中含有蛋白質,灼燒會產生有燒焦皮膚的氣味;滌綸是化學合成纖維,灼燒會聞到有難聞的刺激性的氣味來解答;D、根據化學肥料有氮肥、鉀肥和磷肥,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的任意兩種元素或三種元素均有,該物質屬于復合肥來解答。11.(2025·河南)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中,下列做法所對應的解釋正確的是( )A.活性炭用于自制凈水器——活性炭可殺菌消毒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過氧化氫溶液用于制作簡易供氧器——過氧化氫由氫氣和氧氣組成D.自制酸堿指示劑測土壤酸堿性——酸堿指示劑遇不同酸堿性溶液會顯不同顏色【答案】D【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物質的微粒性;物質的元素組成;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活性炭沒有破壞其它物質的內部結構,故無法殺菌消毒,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利用水分子的結構模型可知,水分子中含有氫氧原子,故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過氧化氫中沒有氫氣和氧氣,而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元素組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石蕊遇到堿性物質變藍色,遇到酸性物質變紅色,遇到中性物質呈紫色;酚酞遇酸和中性物質不變色,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故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來解答;B、根據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是由氫氧原子構成來解答;C、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純凈物中沒有其它物質來解答;D、根據酸堿指示劑石蕊遇到堿性物質變藍色,遇到酸性物質變紅色,遇到中性物質呈紫色;酚酞遇酸和中性物質不變色,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來解答。12.(2025·河南)配制50g16%的氣化鈉溶液,下列做法中會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是( )A.氯化鈉放入燒杯時有灑落B.溶解時使用內壁附著有水的燒杯C.量取水時俯視量筒讀數D.氯化鈉未完全溶解就裝人試劑瓶【答案】C【知識點】藥品的取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配制一定質量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有:計算、稱固體、量液體、溶解、裝瓶貼標簽。A、氯化鈉放入燒杯時有灑落現象,會導致溶液中的溶質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溶解時使用內壁附著有水的燒杯會增加氯化鈉溶液中水的含量,導致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量取液體讀數是應該平視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來讀數;假如采用了俯視讀數,讀數偏大,實際值偏小,導致所配溶液中的溶劑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氯化鈉未完全溶解就裝人試劑瓶時會導致溶質的質量偏小,濃度偏小,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有:計算、稱固體、量液體、溶解、裝瓶貼標簽。取用氯化鈉有灑落或導致質分減小;溶解是燒杯中有水會導致溶劑增大,濃度減小;量取液體讀數俯視讀數偏大,實際值偏小會導致質分偏大;溶質未完全溶解會導致溶質減少濃度減小來解答。13.(2025·河南)用傳感器測得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的pH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操作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0C.在&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顯藍色D.b點所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微觀粒子只有鈉離子和氯離子【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物質的微粒性【解析】【解答】利用pH值的變化圖示分析可知,pH值小于7溶液顯酸性,pH值大于7溶液顯堿性;而該圖示表示pH值由小于7變成大于7,則操作是向酸中不斷加入堿溶液至過量。故則是向鹽酸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至過量,溶液最終先堿性。A、 根據分析可知,該實驗操作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NaOH+HCl=NaCl+H20 ,說法和書寫正確,符合題意;C、a點溶液的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石蕊遇酸變紅色,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b點的pH值等于7,表示溶液顯中性,說明鹽酸和氫氧化鈉剛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b點表示氯化鈉和水的混合物,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故b點的微觀粒子有有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pH值的變化圖示分析可知,pH值小于7溶液顯酸性,pH值大于7溶液顯堿性,pH值等于7呈中性;當氫氧化鈉和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和水的溶液呈中性;石蕊遇酸變紅色,遇堿變藍色;氯化鈉溶液是由氯化鈉和水組成的混合物,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來解答。14.(2025·河南) 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NaHCO3、CaCO3、Na2CO3和K2CO3中的兩種或多種,取10g該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4.4g CO2。則該混合物的組成情況最多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答案】D【知識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解: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NaHCO3、CaCO3; Na2CO3和K2CO3中的兩種或多種,取10g該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4.4gCO2。NaHCO3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如下:即8.4gNaH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CaCO3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如下:即10克Ca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即10.6gNa2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即10.6gK2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由上述質量關系可知,若固體混合物中含有兩種物質組成情況有:①NaHCO3、Na2CO3,②NaHCO3和K2CO3;若固體混合物中含有三種物質組成情況有:③NaHCO3、CaCO3、Na2COз,④NaHCO3、 CaCO3、K2C03,NaHCO3、Na2CO3、 K2CO3;若固體混合物中含有四種物質組成情況有:⑥NaHC03、CaC03、Na2C03、K2CO3;綜上所述最多有6種情況。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NaHCO3、CaCO3; Na2CO3和K2CO3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以及質量關系來進行計算比較分析來解答。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2025·河南)汽車尾氣中的NO可通過催化轉化器轉化為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該氣體是 ;NO中N的化合價為 【答案】氮氣;+2【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汽車尾氣中產生的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氣體,二者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方程式為:。空氣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是氮氣,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故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2價,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分析】根據空氣中體積分數由高到低的是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0來解答。16.(2025·河南)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電解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管a中液面 (填“高于”或“低于”)管中液面;關閉電源,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管b尖嘴口,打開活塞,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答案】低于;木條燃燒更旺【知識點】電解水實驗【解析】【解答】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二者的體積比是1:2;而a管與電源的負極連接,則產生的是氫氣,b管與電源的正極連接,則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加旺盛,故a管液面低于管中液面。【分析】根據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二者的體積比是1:2;氧氣具有支持燃燒的性質,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加旺盛來解答。17.(2025·河南)某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右圖所示。甲中氮、氫元素質量比為 ;反應中有 種單質;生成丙、丁的分子個數比為 【答案】14.3;兩;1:3【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利用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是氨氣,乙是氧氣,丙是氮氣,丁是水,氨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的方程式為:。故甲是氨氣,氨氣由氮、氫元素組成,氨氣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單質的概念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氮氣和氧氣均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在該反應中單質有2種;根據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分析】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書寫出氨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方程式,利用方程式的含義來理解,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單質的概念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來解答。18.(2025·河南)人們常從海水中獲得粗鹽,早期多采用“天日曝曬,自然結晶,集工采撈”的鹵水制鹽方式。結合右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通過“曝曬”析出粗鹽的原理是 結晶;從鹵水中“采撈”粗鹽與實驗操作中的 原理類似。(2)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可溶性雜質,可用NaCl飽和溶液反復沖洗除去,選用NaCl飽和溶液的原因是 (3)20℃時,Na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只寫計算式)。【答案】(1)蒸發;過濾(2)飽和氯化鈉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鈉(合理即可)(3)【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粗鹽提純【解析】【解答】(1)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的而增大且變化不明顯,通常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故通過“曝曬”析出粗鹽的原理是蒸發結晶; 鹵水是指含有氯化鈉和不溶于水的雜質的混合物,通過過濾得到氯化鈉溶液,故從鹵水中“采撈”粗鹽與實驗操作中的過濾原理相似。(2)粗鹽中含有少量溶于水的雜質,一定溫度時的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不會繼續溶解氯化鈉,故可以用NaCl飽和溶液反復沖洗除去其它雜質。(3)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故該溫度下Na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分析】(1)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的而增大且變化不明顯,通常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2)根據一定溫度下的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會繼續溶解該物質來解答;(3)根據一定溫度下的某物質的溶解度以及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解度除以100g水和溶解度之和來解答。19.(2025·河南)常溫下,鋁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取6.2g部分被氧化的鋁粉,加入150g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則被氧化的鋁的質量為 g。【答案】4Al+3O2=2Al2O3;0.9【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鋁的化學性質活潑,在常溫下鋁和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4Al+3O2=2Al2O3 ; 取6.2g部分被氧化的鋁粉加入150g19.6%的稀硫酸剛好完全反應的含義是:氧化鋁先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鋁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故一定質量的硫酸中的硫酸根和鋁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鋁來計算出6.2g部分被氧化的鋁中的鋁元素的質量為:解:設鋁的質量為x,據題意得50g19.6%的稀硫酸中硫酸根的質量為:那么部分被氧化的鋁(鋁和氧化鋁的混合物)是6.2g比純凈的鋁的質量多了氧元素的質量,故氧化鋁中鋁的質量就是被氧化的鋁,則質量為:。【分析】根據鋁和氧氣在常溫下反應生成氧化鋁,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計算硫酸根和鋁結合生成硫酸鋁的過程中的鋁的質量;在根據部分被氧化的鋁的質量與單質鋁的質量差就是氧化鋁中氧元素的質量來計算出被氧化的鋁的質量來解答。20.(2025·河南)鄭州古榮鎮發現的漢代冶鐵遺址,證實中原煉鐵歷史悠久。煉鐵高爐內主要物質間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一”表示物質間能反應,“→”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B為固體燃料,C為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寫出物質A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用途: ;A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為 ;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滅火(合理即可);;【知識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碳的化學性質;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解答】 已知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故C為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則C是氧化鐵;B是固體燃料且與氧化鐵反應,則具有可燃性的物質又要和氧化鐵反應生成則是單質碳,單質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單質碳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單質鐵和二氧化碳;D是碳的產物且又與氧化鐵反應,則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碳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A是單質碳的生成物,又可以和一氧化碳互相轉換,則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通過分析和驗證可知:A是二氧化碳,B是碳,C是氧化鐵,D是一氧化碳。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故在生產生活中常用來滅火;A轉化為D的過程是二氧化碳和單質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C與D反應就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根據氧化鐵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固體燃料單質碳又具有還原性可以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碳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來解答。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2025·河南)古代經典詩詞、書畫精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1)從分子的角度解釋唐代詩句“山城斜路杏花香”所描述的現象。(2)元代著名水墨畫《富春山居圖》保存至今不變色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分子在不斷運動(2)墨中的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山城斜路杏花香”的含義是杏花分子具有香味,擴散到空氣中接觸嗅覺使人圍到花香,故說明分子在運動。(2)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通常不和其它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古代的字畫是用石墨進行書寫和繪畫出來,故古代的字畫可以保存到現在。【分析】(1)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運動,分子間有間隔來解答;(2)根據石墨是碳的單質,可以制作墨汁,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來解答。22.(2025·河南)為探究金屬活動性,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足量常見金屬M加入到Y形試管右管中,觀察到溶液逐漸變藍;充分反應后,傾斜Y形試管,使右管中溶液進人左管,觀察到溶液藍色變淺直至消失。(1)判斷M可能是什么金屬。(2)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左管中溶液藍色消失的原因。(3)根據實驗判斷鋅、銀、M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答案】(1)銅(2)Zn+Cu(NO3)2=Zn(NO3)2+Cu(3)Zn>M>Ag【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金屬活動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在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強者置換弱者。而根據題意可知, 將足量常見金屬M加入到Y形試管右管硝酸銀溶液中,觀察到溶液逐漸變藍,藍色溶液是二價銅離子溶液,說明金屬M是銅,且銅比溶液中的銀離子活潑。充分反應后,傾斜Y形試管,使右管中藍色的硝酸銅溶液進人左管,觀察到溶液藍色變淺直至消失,說明左管中的金屬鋅比銅活潑,能把銅從溶液中置換出來。故該實驗證明了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1)根據分析可知,金屬M是銅。(2)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的過程中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Zn+Cu(NO3)2=Zn(NO3)2+Cu 。(3)根據實驗和上述分析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分析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強者置換弱者;二價銅離子的溶液是藍色,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藍色的硝酸銅溶液和銀,藍色的硝酸銅和鋅反應生成無色硝酸鋅和紅色的銅來解答。23.(2025·河南)某同學設計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K1、K2均關閉)。打開K1),待液體全部流下,關閉K,觀察到燒杯中的溶液變渾濁;充分反應后,打開K1、K2使液體全部流人錐形瓶,瓶中無明顯現象。(1)用化學方程式說明燒杯中的溶液變渾濁的原因。(2)充分反應后,取錐形瓶中的溶液,測得pH=4。寫出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答案】(1)CO2+Ca(OH)2=CaCO3↓+H2O(2)NaCl、CaCl2、HCl【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解析】【解答】 打開K1 時,分液漏斗中的鹽酸和試管中的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產生的二氧化碳從導管中進入到燒杯中,與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 充分反應后打開K1、K2使液體全部流人錐形瓶,錐形瓶中無明顯現象,說明碳酸鈉與鹽酸完全反應全部轉換成氯化鈉,氯化鈉不和瓶中的石灰水反應;因此沒有碳酸鈉和錐形瓶的中氫氧化鈣反應,鹽酸和瓶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無現象,最后溶液的pH值等于4,溶液呈酸性,說明鹽酸過量,這是錐形瓶中溶液中的溶質有氯化鈣、氯化鈉和氯化氫。(1)根據分析可知: 燒杯中的溶液變渾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2)充分反應后錐形瓶中的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鹽酸過量,則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 NaCl、CaCl2、HCl 。【分析】根據 打開K1關閉K2時,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燒杯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打開K2時,假如有碳酸鈉沒有完全反應,則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無現象,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有大量氣泡產生,酸的pH值小于7,而氯化鈣和氯化鈉的pH值等于7來解答。24.(2025·河南)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取O2,和CO2可選用相同的發生和收集裝置,該套裝置為 (填字母)。(2)寫出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 。(3)若用虛線框內裝置干燥CO2氣體,請將該裝置圖補畫完整。【答案】(1)AD(2)(3)【知識點】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萬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1)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氣密度,均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相同,則均需選擇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的裝置,則答案為:AD。(2)用B裝置加熱裝置來制取氧氣,則選擇氯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該反應的方程式為:。(3)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來干燥二氧化碳和氧氣,故氣體從濃硫酸中經過,則氣體應該從侵漠液體的長管進,短管出。【分析】(1)根據實驗室可以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則可以選擇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加熱裝置為共同的發生裝置,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密度均大于空氣密度均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氣體來解答;(2)根據固體加熱試管口沒有棉花則用氯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來解答;(3)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氣體,氣體長管進短管出來解答。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2025·河南)化學是能源科學、環境科學、航空航天工程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1)社會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開發。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填字母)。a. 煤b.石油c. 氫氣d. 天然氣(2)能源轉型是人類進步的驅動力,家用燃料的變遷承載了社會文明發展的需求。某興趣小組通過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繪制了下圖所示的家用燃料變遷圖。請完成下列問題。①點燃煤時常用柴草引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 ②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天然氣作為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已經走進城鄉居民生活。與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氣可以減少的空氣污染物是 (填一種即可)。(3)CO2捕集是實現低碳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某捕集CO2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①捕捉室中采用“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請敘述“噴淋”方式的優點 。②寫出反應分離室中生成NaOH的化學方程式 。③以上工藝流程中不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4)新能源在我國航天科技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火箭發射衛星時常用液氫和液氧作推進劑。要將衛星送達預定軌道,某型火箭至少需要燃燒220kg的液氫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多少?【答案】(1)c(2)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二氧化硫(合理即可)(3)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Ca(OH)2+Na2CO3=CaCO3↓+2NaOH;置換反應(4)設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x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1760kg【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1)常見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天然氣和石油,均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氫氣是理想的新能源,可以再生;故答案為:c.(2)根據圖示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三大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需開發新能源。①點燃煤時常用柴草引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著火點。②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天然氣作為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已經走進城鄉居民生活。與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氣可以減少的空氣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原因是煤中含有硫磺等雜質,硫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硫有毒的氣體污染空氣。(3)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在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碳酸鈣在煅燒室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二氧化碳又進行循環使用。①捕捉室中采用“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②根據分析可知,在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捕捉室中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發生復分解反應,煅燒爐中高溫分解碳酸鈣是分解反應,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是化合反應;故通過以上工藝流程中不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置換反應。(4)解:設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x答: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1760kg【分析】(1)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是煤、天然氣和石油,均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氫氣、天陽能等來解答;(2)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溫度達到著火點的同時與氧氣接觸,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甲烷中沒有硫元素,而煤中含有硫元素,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氣來解答;(3)根據化學變化中反應基本類型有置換、復分解、化合、分解反應;捕捉室中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發生復分解反應,煅燒爐中高溫分解碳酸鈣是分解反應,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是化合反應,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來解答;(4)根據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的方程式中已知氫氣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氧氣的質量來解答。1 / 1河南省2025年中考化學真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5·河南)華夏歷史悠久,中原文化厚重。下列傳統工藝品制作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鎮平玉雕 B.禹州鈞瓷 C.陜州剪紙 D.洛寧竹編2.(2025·河南)材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下列物品中所用材料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A.四羊青銅方尊B.明代絹布瀾衫C.聚氟乙烯塑料D.半導體硅晶片3.(2025·河南)紅燒黃河鯉魚是一道河南特色美食。魚肉中富含的營養物質為( )A.糖類 B.蛋白質 C.維生素 D.無機鹽4.(2025·河南)2025年六五環境日我國主題是“美麗中國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濫伐林木 B.修復草原 C.污水處理 D.光伏發電5.(2025·河南)將廚房中適量的下列物質分別加入水中,充分攪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6.(2025·河南)安全、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圖示的操作正確的是( )A.加熱液體B.點燃酒精燈C.加塊狀試劑D.稀釋濃硫酸7.(2025·河南)從微觀視角認識物質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A.氧氣 B.乙醇 C.金剛石 D.硫酸銅8.(2025·河南)金屬在改善人類生活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純銅的硬度比黃銅的大B.鈦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C.鐵制品刷漆可防止生銹D.回收廢舊金屬可實現資源再利用9.(2025·河南)稀土元素有“工業維生素”的美譽。科學家徐光憲為稀土分離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稀土元素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銪屬于金屬元素 B.銪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3C.銪的元素符號為Eu D.銪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 g10.(2025·河南)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堿性土壤 B.服用鈣片補充人體微量元素鈣C.用燃燒區分羊毛和滌綸 D.用尿素[CO(NH,)]作復合肥料11.(2025·河南)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中,下列做法所對應的解釋正確的是( )A.活性炭用于自制凈水器——活性炭可殺菌消毒B.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C.過氧化氫溶液用于制作簡易供氧器——過氧化氫由氫氣和氧氣組成D.自制酸堿指示劑測土壤酸堿性——酸堿指示劑遇不同酸堿性溶液會顯不同顏色12.(2025·河南)配制50g16%的氣化鈉溶液,下列做法中會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是( )A.氯化鈉放入燒杯時有灑落B.溶解時使用內壁附著有水的燒杯C.量取水時俯視量筒讀數D.氯化鈉未完全溶解就裝人試劑瓶13.(2025·河南)用傳感器測得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的pH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操作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0C.在&點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顯藍色D.b點所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微觀粒子只有鈉離子和氯離子14.(2025·河南) 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NaHCO3、CaCO3、Na2CO3和K2CO3中的兩種或多種,取10g該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4.4g CO2。則該混合物的組成情況最多有( )A.3種 B.4種 C.5種 D.6種二、填空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5.(2025·河南)汽車尾氣中的NO可通過催化轉化器轉化為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該氣體是 ;NO中N的化合價為 16.(2025·河南)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電解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管a中液面 (填“高于”或“低于”)管中液面;關閉電源,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管b尖嘴口,打開活塞,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17.(2025·河南)某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右圖所示。甲中氮、氫元素質量比為 ;反應中有 種單質;生成丙、丁的分子個數比為 18.(2025·河南)人們常從海水中獲得粗鹽,早期多采用“天日曝曬,自然結晶,集工采撈”的鹵水制鹽方式。結合右圖所示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通過“曝曬”析出粗鹽的原理是 結晶;從鹵水中“采撈”粗鹽與實驗操作中的 原理類似。(2)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可溶性雜質,可用NaCl飽和溶液反復沖洗除去,選用NaCl飽和溶液的原因是 (3)20℃時,Na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只寫計算式)。19.(2025·河南)常溫下,鋁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取6.2g部分被氧化的鋁粉,加入150g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則被氧化的鋁的質量為 g。20.(2025·河南)鄭州古榮鎮發現的漢代冶鐵遺址,證實中原煉鐵歷史悠久。煉鐵高爐內主要物質間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一”表示物質間能反應,“→”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B為固體燃料,C為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寫出物質A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用途: ;A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為 ;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21.(2025·河南)古代經典詩詞、書畫精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1)從分子的角度解釋唐代詩句“山城斜路杏花香”所描述的現象。(2)元代著名水墨畫《富春山居圖》保存至今不變色的原因是什么?22.(2025·河南)為探究金屬活動性,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足量常見金屬M加入到Y形試管右管中,觀察到溶液逐漸變藍;充分反應后,傾斜Y形試管,使右管中溶液進人左管,觀察到溶液藍色變淺直至消失。(1)判斷M可能是什么金屬。(2)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左管中溶液藍色消失的原因。(3)根據實驗判斷鋅、銀、M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23.(2025·河南)某同學設計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K1、K2均關閉)。打開K1),待液體全部流下,關閉K,觀察到燒杯中的溶液變渾濁;充分反應后,打開K1、K2使液體全部流人錐形瓶,瓶中無明顯現象。(1)用化學方程式說明燒杯中的溶液變渾濁的原因。(2)充分反應后,取錐形瓶中的溶液,測得pH=4。寫出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24.(2025·河南)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取O2,和CO2可選用相同的發生和收集裝置,該套裝置為 (填字母)。(2)寫出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 。(3)若用虛線框內裝置干燥CO2氣體,請將該裝置圖補畫完整。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25.(2025·河南)化學是能源科學、環境科學、航空航天工程等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1)社會發展離不開優質能源開發。下列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填字母)。a. 煤b.石油c. 氫氣d. 天然氣(2)能源轉型是人類進步的驅動力,家用燃料的變遷承載了社會文明發展的需求。某興趣小組通過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繪制了下圖所示的家用燃料變遷圖。請完成下列問題。①點燃煤時常用柴草引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 ②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天然氣作為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已經走進城鄉居民生活。與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氣可以減少的空氣污染物是 (填一種即可)。(3)CO2捕集是實現低碳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某捕集CO2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①捕捉室中采用“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請敘述“噴淋”方式的優點 。②寫出反應分離室中生成NaOH的化學方程式 。③以上工藝流程中不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4)新能源在我國航天科技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火箭發射衛星時常用液氫和液氧作推進劑。要將衛星送達預定軌道,某型火箭至少需要燃燒220kg的液氫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而鎮平玉雕、陜州剪紙、洛寧竹編的過程中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禹州鈞瓷是通過高溫燒制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2.【答案】C【知識點】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四羊青銅方尊是金屬銅的合金,合金是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B、明代絹布瀾衫是棉制作而成,棉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題意;C、聚氟乙烯塑料是人工通過化學方法將不同屬性的物質融合在一起的物質,屬于合成材料,符合題意;D、半導體硅晶片中的硅是固態非金屬物質,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材料有金屬材料、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塑料是屬于合成材料來解答。3.【答案】B【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解析】【解答】人體需要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油脂,而富含蛋白質是食物有魚、雞蛋、牛奶等,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大米小麥富含糖類,氯化鈉屬于無機鹽。故符合題的是B,不符合題意的是ACD。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油脂,而富含蛋白質是食物有魚、雞蛋、牛奶等來解答。4.【答案】A【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保護水資源【解析】【解答】2025年六五環境日我國主題是美麗中國我先行的意思是愛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和水體污染,而防止水體和空氣污染的措施有大量植樹造林來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過多產生溫室響應,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低碳出行和綠色出行,汽車尾氣轉換防止空氣污染,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工業三廢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農業上的化肥農藥的合理使用,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防止空氣污染,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故不符合題意的是BCD,符合題意的是A。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愛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和水體污染的措施是大量植樹造林,減少化石燃料燃燒,低碳出行,汽車尾氣,生活污水、工業三廢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農業上的化肥農藥的合理使用來解答。5.【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解答】溶液的概念是據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豆油是豆制品制成的植物油,植物油和水混合物形成了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故不是溶液;而白醋、味精、白糖和水混合時,均形成了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溶液的概念是據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來解答。6.【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稀釋濃硫酸【解析】【解答】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持試管口的三分之一左右,故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酒精燈使用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石灰水是塊狀固體,而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是一橫二放三直立,一橫就是將試管橫放,二放是用鑷子取塊狀固體藥品一至二粒于試管口,三立是慢慢地直立試管使固體藥品緩緩地滑落到試管底部,防止藥品打破試管,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以免產生燒傷事件,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口不能對著有人的地方以免產生燒傷事件,同時試管外壁不能有水珠,防止試管受熱不均產生試管炸裂事件來解答;B、根據酒精燈使用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兩禁”是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來解答;C、根據塊狀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是一橫二放三直立,將試管橫放后用鑷子取用塊狀固體藥品一至二粒放入試管口后慢慢直立試管使固體藥品慢慢的滑入試管底部來解答;D、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來解答。7.【答案】C【知識點】物質的微粒性【解析】【解答】物質由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均是由原子構成,而非金屬氣體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構成,金非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離子構成。故氧氣、乙醇均是由分子構成,金剛石是碳的單質由碳原子構成,硫酸銅是由離子構成。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物質由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均是由原子構成來解答。8.【答案】A【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合理利用金屬資源【解析】【解答】合金是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機械性能好。A、黃銅是銅的合金,合金的特性是硬度大,熔點低,耐腐蝕;而純銅的硬度比黃銅的小,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鈦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鐵與氧氣和水接觸生成鐵銹氧化鐵,故鐵制品刷漆可防止生銹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金屬資源是地殼中的有限資源,需要回收廢舊金屬可實現資源再利用,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合金是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機械性能好;鐵和氧氣、水反應生成鐵銹氧化鐵,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就是破壞鐵生銹的條件;愛護金屬資源可以防止金屬的銹蝕和金屬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來解答。9.【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故銪的質子數為63,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則電子數為63;下方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則銪原子的相對質量為152.0,國際單位是“一”,省略不寫,而不是克;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故該元素表示銪元素,銪的漢字帶有“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則銪的元素符號為 Eu 。說法錯誤的是D,說法正確的是ABC。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和質子數,下方數字表示原子的相對質量,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以及是否是金屬元素,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來解答。10.【答案】C【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A、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屬于堿顯堿性,堿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可以用熟石灰改良堿性土壤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鈣片中含有鈣元素,鈣元素維持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而鈣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故服用鈣片補充人體微量元素鈣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羊毛中含有蛋白質,灼燒會產生有燒焦皮膚的氣味;滌綸是化學合成纖維,灼燒會聞到有難聞的刺激性的氣味;故用燃燒區分羊毛和滌綸可以鑒別,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化學肥料有氮肥、鉀肥和磷肥,而尿素[CO(NH,)]中含有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是復合肥,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熟石灰是氫氧化鈣是堿顯堿性,堿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氫氧化鈣可以來中和酸性土壤來解答;B、根據人體中的元素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鈣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來解答;C、羊毛中含有蛋白質,灼燒會產生有燒焦皮膚的氣味;滌綸是化學合成纖維,灼燒會聞到有難聞的刺激性的氣味來解答;D、根據化學肥料有氮肥、鉀肥和磷肥,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的任意兩種元素或三種元素均有,該物質屬于復合肥來解答。11.【答案】D【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物質的微粒性;物質的元素組成;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活性炭沒有破壞其它物質的內部結構,故無法殺菌消毒,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利用水分子的結構模型可知,水分子中含有氫氧原子,故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過氧化氫中沒有氫氣和氧氣,而過氧化氫是由氫氧元素組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石蕊遇到堿性物質變藍色,遇到酸性物質變紅色,遇到中性物質呈紫色;酚酞遇酸和中性物質不變色,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故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來解答;B、根據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水分子是由氫氧原子構成來解答;C、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純凈物中沒有其它物質來解答;D、根據酸堿指示劑石蕊遇到堿性物質變藍色,遇到酸性物質變紅色,遇到中性物質呈紫色;酚酞遇酸和中性物質不變色,遇到堿性物質變紅色來解答。12.【答案】C【知識點】藥品的取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配制一定質量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有:計算、稱固體、量液體、溶解、裝瓶貼標簽。A、氯化鈉放入燒杯時有灑落現象,會導致溶液中的溶質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溶解時使用內壁附著有水的燒杯會增加氯化鈉溶液中水的含量,導致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量取液體讀數是應該平視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來讀數;假如采用了俯視讀數,讀數偏大,實際值偏小,導致所配溶液中的溶劑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氯化鈉未完全溶解就裝人試劑瓶時會導致溶質的質量偏小,濃度偏小,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步驟有:計算、稱固體、量液體、溶解、裝瓶貼標簽。取用氯化鈉有灑落或導致質分減小;溶解是燒杯中有水會導致溶劑增大,濃度減小;量取液體讀數俯視讀數偏大,實際值偏小會導致質分偏大;溶質未完全溶解會導致溶質減少濃度減小來解答。13.【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物質的微粒性【解析】【解答】利用pH值的變化圖示分析可知,pH值小于7溶液顯酸性,pH值大于7溶液顯堿性;而該圖示表示pH值由小于7變成大于7,則操作是向酸中不斷加入堿溶液至過量。故則是向鹽酸中不斷滴加氫氧化鈉至過量,溶液最終先堿性。A、 根據分析可知,該實驗操作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的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NaOH+HCl=NaCl+H20 ,說法和書寫正確,符合題意;C、a點溶液的pH值小于7,溶液呈酸性,石蕊遇酸變紅色,故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b點的pH值等于7,表示溶液顯中性,說明鹽酸和氫氧化鈉剛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b點表示氯化鈉和水的混合物,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故b點的微觀粒子有有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pH值的變化圖示分析可知,pH值小于7溶液顯酸性,pH值大于7溶液顯堿性,pH值等于7呈中性;當氫氧化鈉和鹽酸剛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和水的溶液呈中性;石蕊遇酸變紅色,遇堿變藍色;氯化鈉溶液是由氯化鈉和水組成的混合物,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來解答。14.【答案】D【知識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解: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NaHCO3、CaCO3; Na2CO3和K2CO3中的兩種或多種,取10g該混合物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4.4gCO2。NaHCO3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如下:即8.4gNaH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CaCO3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如下:即10克Ca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即10.6gNa2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即10.6gK2CO3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4.4g二氧化碳;由上述質量關系可知,若固體混合物中含有兩種物質組成情況有:①NaHCO3、Na2CO3,②NaHCO3和K2CO3;若固體混合物中含有三種物質組成情況有:③NaHCO3、CaCO3、Na2COз,④NaHCO3、 CaCO3、K2C03,NaHCO3、Na2CO3、 K2CO3;若固體混合物中含有四種物質組成情況有:⑥NaHC03、CaC03、Na2C03、K2CO3;綜上所述最多有6種情況。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NaHCO3、CaCO3; Na2CO3和K2CO3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以及質量關系來進行計算比較分析來解答。15.【答案】氮氣;+2【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解析】【解答】汽車尾氣中產生的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氣體,二者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方程式為:。空氣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是氮氣,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故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2價,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分析】根據空氣中體積分數由高到低的是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0來解答。16.【答案】低于;木條燃燒更旺【知識點】電解水實驗【解析】【解答】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二者的體積比是1:2;而a管與電源的負極連接,則產生的是氫氣,b管與電源的正極連接,則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加旺盛,故a管液面低于管中液面。【分析】根據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二者的體積比是1:2;氧氣具有支持燃燒的性質,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加旺盛來解答。17.【答案】14.3;兩;1:3【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利用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是氨氣,乙是氧氣,丙是氮氣,丁是水,氨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的方程式為:。故甲是氨氣,氨氣由氮、氫元素組成,氨氣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單質的概念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氮氣和氧氣均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在該反應中單質有2種;根據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分析】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書寫出氨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方程式,利用方程式的含義來理解,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單質的概念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來解答。18.【答案】(1)蒸發;過濾(2)飽和氯化鈉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鈉(合理即可)(3)【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粗鹽提純【解析】【解答】(1)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的而增大且變化不明顯,通常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故通過“曝曬”析出粗鹽的原理是蒸發結晶; 鹵水是指含有氯化鈉和不溶于水的雜質的混合物,通過過濾得到氯化鈉溶液,故從鹵水中“采撈”粗鹽與實驗操作中的過濾原理相似。(2)粗鹽中含有少量溶于水的雜質,一定溫度時的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不會繼續溶解氯化鈉,故可以用NaCl飽和溶液反復沖洗除去其它雜質。(3)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故該溫度下NaCl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 。【分析】(1)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的而增大且變化不明顯,通常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來解答;(2)根據一定溫度下的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會繼續溶解該物質來解答;(3)根據一定溫度下的某物質的溶解度以及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溶解度除以100g水和溶解度之和來解答。19.【答案】4Al+3O2=2Al2O3;0.9【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解答】鋁的化學性質活潑,在常溫下鋁和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4Al+3O2=2Al2O3 ; 取6.2g部分被氧化的鋁粉加入150g19.6%的稀硫酸剛好完全反應的含義是:氧化鋁先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鋁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故一定質量的硫酸中的硫酸根和鋁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鋁來計算出6.2g部分被氧化的鋁中的鋁元素的質量為:解:設鋁的質量為x,據題意得50g19.6%的稀硫酸中硫酸根的質量為:那么部分被氧化的鋁(鋁和氧化鋁的混合物)是6.2g比純凈的鋁的質量多了氧元素的質量,故氧化鋁中鋁的質量就是被氧化的鋁,則質量為:。【分析】根據鋁和氧氣在常溫下反應生成氧化鋁,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計算硫酸根和鋁結合生成硫酸鋁的過程中的鋁的質量;在根據部分被氧化的鋁的質量與單質鋁的質量差就是氧化鋁中氧元素的質量來計算出被氧化的鋁的質量來解答。20.【答案】滅火(合理即可);;【知識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碳的化學性質;物質的鑒別、推斷【解析】【解答】 已知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故C為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則C是氧化鐵;B是固體燃料且與氧化鐵反應,則具有可燃性的物質又要和氧化鐵反應生成則是單質碳,單質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單質碳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應生成單質鐵和二氧化碳;D是碳的產物且又與氧化鐵反應,則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碳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A是單質碳的生成物,又可以和一氧化碳互相轉換,則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通過分析和驗證可知:A是二氧化碳,B是碳,C是氧化鐵,D是一氧化碳。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故在生產生活中常用來滅火;A轉化為D的過程是二氧化碳和單質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C與D反應就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分析】根據氧化鐵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固體燃料單質碳又具有還原性可以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碳在氧氣中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來解答。21.【答案】(1)分子在不斷運動(2)墨中的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山城斜路杏花香”的含義是杏花分子具有香味,擴散到空氣中接觸嗅覺使人圍到花香,故說明分子在運動。(2)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通常不和其它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古代的字畫是用石墨進行書寫和繪畫出來,故古代的字畫可以保存到現在。【分析】(1)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運動,分子間有間隔來解答;(2)根據石墨是碳的單質,可以制作墨汁,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來解答。22.【答案】(1)銅(2)Zn+Cu(NO3)2=Zn(NO3)2+Cu(3)Zn>M>Ag【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金屬活動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在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強者置換弱者。而根據題意可知, 將足量常見金屬M加入到Y形試管右管硝酸銀溶液中,觀察到溶液逐漸變藍,藍色溶液是二價銅離子溶液,說明金屬M是銅,且銅比溶液中的銀離子活潑。充分反應后,傾斜Y形試管,使右管中藍色的硝酸銅溶液進人左管,觀察到溶液藍色變淺直至消失,說明左管中的金屬鋅比銅活潑,能把銅從溶液中置換出來。故該實驗證明了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1)根據分析可知,金屬M是銅。(2)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的過程中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Zn+Cu(NO3)2=Zn(NO3)2+Cu 。(3)根據實驗和上述分析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分析】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分析可知,鋅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強者置換弱者;二價銅離子的溶液是藍色,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藍色的硝酸銅溶液和銀,藍色的硝酸銅和鋅反應生成無色硝酸鋅和紅色的銅來解答。23.【答案】(1)CO2+Ca(OH)2=CaCO3↓+H2O(2)NaCl、CaCl2、HCl【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解析】【解答】 打開K1 時,分液漏斗中的鹽酸和試管中的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產生的二氧化碳從導管中進入到燒杯中,與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 充分反應后打開K1、K2使液體全部流人錐形瓶,錐形瓶中無明顯現象,說明碳酸鈉與鹽酸完全反應全部轉換成氯化鈉,氯化鈉不和瓶中的石灰水反應;因此沒有碳酸鈉和錐形瓶的中氫氧化鈣反應,鹽酸和瓶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無現象,最后溶液的pH值等于4,溶液呈酸性,說明鹽酸過量,這是錐形瓶中溶液中的溶質有氯化鈣、氯化鈉和氯化氫。(1)根據分析可知: 燒杯中的溶液變渾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2)充分反應后錐形瓶中的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鹽酸過量,則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 NaCl、CaCl2、HCl 。【分析】根據 打開K1關閉K2時,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燒杯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打開K2時,假如有碳酸鈉沒有完全反應,則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無現象,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有大量氣泡產生,酸的pH值小于7,而氯化鈣和氯化鈉的pH值等于7來解答。24.【答案】(1)AD(2)(3)【知識點】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萬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1)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氣密度,均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相同,則均需選擇固體和液體反應不加熱的裝置,則答案為:AD。(2)用B裝置加熱裝置來制取氧氣,則選擇氯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該反應的方程式為:。(3)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來干燥二氧化碳和氧氣,故氣體從濃硫酸中經過,則氣體應該從侵漠液體的長管進,短管出。【分析】(1)根據實驗室可以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則可以選擇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加熱裝置為共同的發生裝置,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密度均大于空氣密度均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氣體來解答;(2)根據固體加熱試管口沒有棉花則用氯酸鉀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來解答;(3)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氣體,氣體長管進短管出來解答。25.【答案】(1)c(2)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二氧化硫(合理即可)(3)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Ca(OH)2+Na2CO3=CaCO3↓+2NaOH;置換反應(4)設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x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1760kg【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解析】【解答】(1)常見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天然氣和石油,均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氫氣是理想的新能源,可以再生;故答案為:c.(2)根據圖示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三大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需開發新能源。①點燃煤時常用柴草引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著火點。②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天然氣作為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已經走進城鄉居民生活。與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氣可以減少的空氣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原因是煤中含有硫磺等雜質,硫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硫有毒的氣體污染空氣。(3)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在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碳酸鈣在煅燒室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二氧化碳又進行循環使用。①捕捉室中采用“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②根據分析可知,在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捕捉室中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發生復分解反應,煅燒爐中高溫分解碳酸鈣是分解反應,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是化合反應;故通過以上工藝流程中不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置換反應。(4)解:設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x答:理論上該火箭需要攜帶液氧的質量是1760kg【分析】(1)根據三大化石燃料是煤、天然氣和石油,均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氫氣、天陽能等來解答;(2)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溫度達到著火點的同時與氧氣接觸,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甲烷中沒有硫元素,而煤中含有硫元素,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氣來解答;(3)根據化學變化中反應基本類型有置換、復分解、化合、分解反應;捕捉室中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分離室中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發生復分解反應,煅燒爐中高溫分解碳酸鈣是分解反應,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是化合反應,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的優點是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來解答;(4)根據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的方程式中已知氫氣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氧氣的質量來解答。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南省2025年中考化學真題(學生版).docx 河南省2025年中考化學真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