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化學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化學真題

資源簡介

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化學真題
1.(2025·威海)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電動自行車在居民樓內充電
B.夜間煤氣泄漏開燈檢查
C.在加油站內撥打電話
D.樓房起火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貼近地面逃離
【答案】D
【知識點】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識
【解析】【解答】A、 電動自行車在居民樓內充電 ,易引發失火的完全隱患,故A錯誤;
B、 夜間煤氣泄漏,不能開燈檢查,以防打開開關產生的火花引燃煤氣而發生爆炸,故B錯誤;
C、加油站空氣中含有大量可燃性氣體分子,在加油站內撥打電話,可以會因為你手機發燙,溫度升高,引燃可燃性氣體而發生爆炸,故C錯誤;
D、樓房起火時,放出大量的熱,燃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受熱膨脹,高處濃度較大,所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貼近地面逃離,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電動車在居民樓內充電有失火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煤氣泄漏,不能開燈檢查,以防火花引爆煤氣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加油站內禁止撥打電話,以防發燙的手機引爆汽油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火場逃生的安全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2.(2025·威海)下列轉化可以通過物理變化實現的是(  )
A.混合物→純凈物 B.原子→離子
C.化合物一單質 D.無機物一有機物
【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離得到純凈物,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符合題意;
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等于8時,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或得到電子形成離子,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的純凈物叫做單質,化合物通過分解反應可以變成單質,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無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機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碳酸根離子的物質除外),由無機物變成有機物,物質的種類發生了改變,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進行分析解答。
3.(2025·威海)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原子得失電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也不變
C.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D.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創造
【答案】B
【知識點】物質的微粒性;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故A正確;
B、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其質量幾乎不變,但是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故B錯誤;
C、相對原子質量= ,所以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故C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所以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創造,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原子、分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原子的抓學性質,原子得失電子后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4.(2025·威海)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B.可以用溶解度判斷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
C.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后,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兩種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食鹽水會有不同的性質.從而有不同的應用
【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常用鹽的用途
【解析】【解答】A、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所以溶液時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故A正確;
B、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在100g溶劑中,溶解某種溶質,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相同溫度下,某溶解度越大,說明該物質的溶解能力月強,所以可以用溶解度判斷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故B正確;
C、不飽和溶液通過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的方法形成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大,通過改變溫度使不飽和溶液恰好變成飽和溶液(無晶體析出),則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C錯誤;
D、兩種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食鹽水 會有不同的性質.從而有不同的應用 ,如0.9%的氯化鈉溶液可以做生理鹽水,用于醫藥,16%的氯化鈉溶液可以用于農業上選種,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溶液的形成及特征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溶解度的定義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不飽和溶液通過降溫或升溫恰好達到飽和狀態,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0.9%的氯化鈉溶液可以做生理鹽水,用于醫藥,16%的氯化鈉溶液可以用于農業上選種進行分析解答。
5.(2025·威海)元素周期表為我們學習和掌握物質性質及變化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導,圖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硫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
B.硫原子可以得到電子形成s2-
C.砷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質區別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的核電荷數的遞增進行排列,原子序數=核電荷數,砷原子序數是33, 硒在砷的后面,所以硒的原子序數是34,原子序數=質子數=34,故A正確;
B、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其符號表示為:S2-,故B正確;
C、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元素名稱帶有“石”、“氣”、“氵”偏旁部首的都屬于非金屬元素,所以砷屬于非金屬元素,故C正確;
D、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原子按照核電荷數的遞增進行排列,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質子數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形成離子,得到幾個電子鈣離子就帶上幾個單位的負電荷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元素名稱的偏旁部首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進行分析解答。
6.(2025·威海)氮氣在一定條件下會變為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超臨界氮氣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作溶劑使用
B.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不再運動
C.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與空氣中氮氣分子大小相同
D.超臨界氮氣與氮氣的化學性質相同
【答案】B
【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所以超臨界氮氣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作溶劑使用,故A正確;
B、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也在不斷運動,故B錯誤;
C、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與空氣中氮氣分子都同種分子,結構相同,大小相同,故C正確;
D、 超臨界氮氣與空氣中的氮氣都是由氮分子構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似,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同種分子大小相同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進行分析解答。
7.(2025·威海)化學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譜中,蛋白質的含量要比成年人多些
B.食品添加劑是化學合成物質,應禁止攝入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
C.為了飲食健康,每天只通過食用保健品補充各種維生素
D.為了控制體重,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答案】A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化學品、食品、藥品安全
【解析】【解答】A、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人體后,在消化道內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在人體內可以重新合成人體所需要的多種蛋白質,促進生長發育,青少年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支持身體的生長和發育,所以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譜中,蛋白質的含量要比成年人多些,故A正確;
B、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正確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是無害的,故B錯誤;
C、食用保健品不能代替日常飲食中的維生素攝入。通過食用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合理膳食補充維生素,故C錯誤;
D、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為了控制體重,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不利于人體健康,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蛋白質對青少年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和安全性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維生素的合理攝入方式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碳水化合物對人體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解答。
8.(2025·威海)欲探究Mg、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僅用組內試劑無法實現的是(  )
A.Mg、Cu、稀硫酸、AgNO4溶液 B.Mg、Cu、Ag、稀硫酸
C.Mg、Ag、CuSO4溶液 D.Cu、MgSO4溶液、AgNO3溶液
【答案】B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把鎂、銅分別放入稀硫酸中,鎂表面有氣泡產生,說明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鎂排在氫的前面,銅表面無明顯現象,說明銅排在氫的后面,從而得出金屬活動性:Mg>Cu ;再把銅片從稀硫酸中取出,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銅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說明銅能把硝酸銀溶液中的銀置換出來,則銅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銀,從而證明金屬活動性:Mg>Cu>Ag,故A不符合題意;
B、把鎂、銅、銀分別放入稀硫酸中,鎂表面有氣泡產生,說明Mg>H,銅和銀表面都無明顯現象,說明Cu和Ag都排在氫的后面,只能證明Mg>Cu和Ag,Cu和Ag活動性大小無法判斷,故B符合題意;
C、把鎂和銀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鎂的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銀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金屬活動性為:Mg>Cu>Ag,故C不符合題意;
D、把銅放入硫酸鎂溶液中,銅表面無明顯現象,說明CuAg,從而證明金屬活動性:Mg>Cu>Ag,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稀硫酸、稀鹽酸中的氫置換出來,排在前面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9.(2025·威海)圖2是工業上用“雙堿法”脫硫處理SO2廢氣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工藝可減少酸雨的形成
B.理論上該工藝生產過程無需補充NaOH
C.過程1發生的是復分解反應
D.過程II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該工藝用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可以減少三氧化硫的排放,可以減少酸雨的形成,故A正確;
B、過程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反應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SO3+Ca(OH)2+O2=CaSO4+2NaOH ;反應Ⅰ消耗的氫氧化鈉質量與反應Ⅱ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所以不需要補充氫氧化鈉,故B正確;
C、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過程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該反應沒有相互交互成分,所以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C錯誤;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故D正確。
【分析】A、根據過程Ⅰ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反應Ⅰ消耗的氫氧化鈉質量與反應Ⅱ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 過程Ⅰ 不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10.(2025·威海)圖3是探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程度的裝置,圖4是實驗過程中溶液pH隨時間變化情況(已知BaCl2溶液顯中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
B.實驗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a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和BaCl2
D.由實驗可知,該份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
【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藥品是否變質的探究
【解析】【解答】A、溶液pH>7,顯堿性,pH越小,堿性越弱,從圖4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逐漸減小,堿性逐漸減弱,故A正確;
B、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而變質,滴入BaCl2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故B正確;
C、從圖4可知,a點對應的pH>7,說明溶液顯堿性,所以錐形瓶內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BaCl2和NaOH。故C錯誤;
D、由實驗可知滴加BaCl2過量,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仍呈堿性,溶液仍顯堿性,說明溶液中NaOH,所以該份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溶液pH逐漸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氯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a點溶液pH>7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過量的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之后,溶液仍顯堿性,說明溶液中還有氫氧化鈉,即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進行分析解答。
11.(2025·威海)走進碳家族
I. 碳的單質
(1)有人提出:可將碳加入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其位置位于鋁和鋅之間。在高溫條件下,碳可以將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同時生成二氧化碳。請列舉一例說明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天然金剛石資源稀少,價格昂貴,人工合成金剛石一直是人們的夢想。
請對比甲烷分子結構模型、金剛石結構模型(圖5),從微觀角度分析用甲烷制金剛石的可行性   
(3)II,碳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的調控
我國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些目標,主要有以下兩種路徑:
①從源頭上減少CO2排放
能從源頭上減少CO2排放的措施有   (答一條)。
②促進CO2的吸收與轉化
可將CO2注入深海,實現高壓封存,但該方法會使海水的pH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請解釋原因
植樹造林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液態陽光”技術以二氧化碳和氫氣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和水。利用該技術生產6.4t甲醇,能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t。
(4)乙炔的制取
乙炔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主要成分CaC2)和水在常溫下制取乙炔。制取該氣體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編號),若采用F裝置收集乙炔氣體,則氣體應從   (填“a”或“b”端導入。
【答案】(1)C+2CuO2Cu+CO2↑
(2)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
(3)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減小;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海水酸性增強;6CO2+6H2OC6H12O6+6O2
(4)A;b
【知識點】氣體反應裝置的選取;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1)碳可以將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如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2CuO2Cu+CO2↑ ;
(2)甲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金剛石由碳原子構成,物質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所以甲烷制金剛石是可行的;
(3) 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開發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從源頭上減少CO2的排放;
② 可將CO2注入深海,實現高壓封存 ,則CO2 會與H2O反應生成H2CO3,H2CO3顯酸性,會使海水的pH減小;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CO2+6H2OC6H12O6+6O2 ;
(4) 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主要成分CaC2)和水在常溫下制取乙炔 ,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選擇固液常溫型的發生裝置,即A裝置,采用F裝置收集乙炔氣體,因為乙炔的密度比空氣小,氣體應短進長出,從b端通入;
故答案為:(1) C+2CuO2Cu+CO2↑ ;
(2) 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 ;
(3) ① 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
② 減小;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海水酸性增強 ; 6CO2+6H2OC6H12O6+6O2 ;
(4)A;b。
【分析】(1)根據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 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進行分析解答;
(3) ① 根據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開發新能源可以減少CO2的排放;
② 根據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會使pH減小;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葉綠素的條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氣體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用萬能瓶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短進長出進行分析解答。
12.(2025·威海)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藥,古籍記載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馳、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實踐活動。
I. 探究原料
西瓜霜的制作原料是新鮮西瓜和一種“鹽”。
(1)關于該“鹽”,《本草綱目》中寫道“該物見水即消···…,生于鹽鹵之地”。由此推測該“鹽”具有的性質是   
(2)經檢驗該“鹽”是一種鈉鹽,常見的鈉鹽有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鈉。
小林通過實驗確定了該“鹽”是硫酸鈉,他的實驗方法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I.制備原料
古人利用天然鹽鹵水,采用“灘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鈉晶體),圖6是制取流程:
根據圖7分析,從濃縮鹽鹵水中獲取粗芒硝的方法是   ,依據是   
(4)實驗室可用中和反應制備硫酸鈉,其反應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II.制作西瓜霜
制作西瓜霜的方法是:①西瓜洗凈切片;②一層西瓜片,一層硫酸鈉粉末交替放入沒有釉質的瓦罐中;③蓋上蓋子,放在干燥通風處2-3周,瓦罐外產生大量白霜(西瓜霜)。瓦罐放在干燥通風處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   
【答案】(1)易溶于水
(2)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Na2SO4+Ba(NO3)2=BaSO4+2NaNO3(合理即可)
(3)降溫結晶;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4)2NaOH+H2SO4=Na2SO4+2H2O
(5)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根據題干信息“該物見水即消”,說明該“鹽”易溶于水;
(2)小林通過實驗確定該“鹽”使硫酸鈉,其實就是檢驗硫酸根子的存在,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實驗方案如下:取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4+Ba(NO3)2=BaSO4+2NaNO3 ;
(3)從圖4可知,硫酸鈉 在40℃以下, 其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明顯減小,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可以通過降溫結晶的方法從濃縮鹽鹵水中獲取粗芒硝;
(4)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實驗用中和反應制備硫酸鈉,則所用的堿是氫氧化鈉,所用的酸是稀硫酸,反應的原理是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H2SO4=Na2SO4+2H2O ;
(5) 瓦罐放在干燥通風處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故答案為:(1)易溶于水;
(2)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Na2SO4+Ba(NO3)2=BaSO4+2NaNO3(合理即可)。
(3)降溫結晶; 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
(4) 2NaOH+H2SO4=Na2SO4+2H2O ;
(5) 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
【分析】(1)根據材料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以及硫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圖像 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獲得硫酸鈉晶體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促使白霜的形成進行分析解答。
13.(2025·威海)未來金屬—鈦
金屬鈦(Ti)性能優越,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
I.鈦的制備
用鈦酸亞鐵(FeTiO3)制備鈦的原理是:
2FeTiO3+6C+7Cl22X+2TiCl4+6CO
2Mg+TiCL42MgCl2+Ti
(1)FeTiO3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   ,X為   
(2)II.鈦的性質
銀白色固體,熔點1668℃,沸點3287℃,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與人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鈦和氮化鈦: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鈦和一種可燃性氣體。
下列有關鈦及其合金的用途不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
A.用于制作人造頭顱骨 B.用于制作保險絲
C.用于制作潛水刀具 D.用于制作飛機起落架
(3)寫出鈦和水蒸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還原劑為   
【答案】(1)+4;FeCl3
(2)B
(3)Ti+2H2OTiO2+2H2↑;Ti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還原反應及其應用;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 鈦酸亞鐵(FeTiO3)中鐵元素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得:+2+x+(-2)×3=0。解得x=+4;
從化學反應方程式2FeTiO3+6C+7Cl22X+2TiCl4+6CO 可知,反應前有2個鐵原子,2個鈦原子,6個氧原子,6個碳原子,14個氯原子;反應后有2個鈦原子,8個氯原子,6個碳原子,6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后還差2個鐵原子,6個氯原子,X的化學計量數為2,所以X的化學式為FeCl3 ;
(2)A、鈦合金與人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于制作人造頭顱骨,故A正確;
B、根據鈦合金熔點為1668℃ ,不適合用于制作保險箱,作保險絲的金屬熔點比較低,故B錯誤;、
C、根據鈦合金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可用于制作潛水刀具,故C正確;
D、根據鈦合金熔點高,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可用于制作飛機起落架,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3)鈦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二氧化鈦和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該氣體為氫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Ti+2H2OTiO2+2H2↑ ;還原劑被氧化,在反應中鈦奪取水中的氧元素,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鈦,所以該反應的還原劑為Ti。
故答案為:(1)+4;FeCl3 ;(2)B;(3) 、Ti+2H2OTiO2+2H2↑ ;Ti 。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文段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鈦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鈦和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還原劑在化學反應中得到氧,發生氧化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14.(2025·威海)探秘航空燃料
C919客機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并制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燃料是飛機的動力來源,某化學小組開展了“我是飛機燃料設計師”項目式學習活動。
I. 航空燃料的燃燒
(1)飛機的燃料是航空煤油,請寫出航空煤油(以C8H18計)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與燃燒等質量的乙醇相比,航空煤油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航空煤油燃燒產生大量CO2,某地建設了回收利用CO2的循環設施(圖8)。
①發生器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形式為   
②小林用微觀示意圖表示發生器2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請將其補充完整。   
(3)II.燃燒室的秘密
圖10是某型號飛機發動機的工作簡圖。
空氣需壓縮后進入燃燒室,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其原因   
(4)為探究燃料噴成細霧狀的原因,進行如下實驗:
①分別取兩份等體積的航空煤油,一份放在金屬瓶蓋內點燃(圖11),一份用噴壺噴成細霧狀后點燃(圖12)。結合實驗現象分析,燃燒室內將航空煤油噴成細霧狀使其充分燃燒的目的是   (答兩條)。
②實驗結束后,金屬瓶蓋內的航空煤油仍在燃燒,請提供一種滅火的方法   
(5)III.設計未來燃料
航空煤油是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為節約化石燃料,需尋找航空煤油的替代品。
以地溝油為原料煉制生物航空煤油。地溝油經處理后得到油水混合物,再經過   (填操作名稱)得到油,進一步轉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6)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請描述該反應的微觀過程   
科學家嘗試利用該反應產生的能量為飛機提供動力,從對環境影響的角度分析,與航空煤油相比選擇氨氣作為燃料的優點是   (答一條)。
【答案】(1)C8H18+25O216CO2+18H2O;大于
(2)2H2O2H2↑+O2↑;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3)空氣經壓縮后,單位體積內氧分子數目增多,使燃燒更劇烈
(4)減少產生炭黑,防止發動機積碳;放熱多,產生更大的動力;沙土蓋滅(合理即可)
(5)蒸餾
(6)在點燃條件下,氨分子和氧分子被破壞,氮、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氮分子和水分子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1) 航空煤油(以C8H18計)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8H18+25O216CO2+18H2O ,乙醇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2H5OH+3O22CO2+3H2O,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完全燃燒時,C8H18和C2H5OH中的碳元素都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要比較等質量的C8H18、C2H5OH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的大小,只需比較C8H18和C2H5OH中碳元素質量的大小即可,假設質量都為ag,
則agC8H18中碳元素的質量=
agC2H5OH中碳元素的質量=
所以C8H18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質量大于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 ① 從流程圖可知發生器1是水在太陽能電池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H2↑+O2↑ ;該過程中能量轉化形式為: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②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8個氫原子,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還需要補充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則應補充2個水分子,其微觀模型圖為:
(3) 空氣壓縮后進入燃燒室,單位體積內氧分子數目增多,燃燒更劇烈;
(4) ① 燃燒室內將航空煤油噴成細霧狀使其充分燃燒的目的是減少產生炭黑, 發動機積碳;另外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放熱更多,產生更大的動力;
② 金屬瓶蓋內的航空煤油仍在燃燒,可以用沙土蓋滅;
(5)蒸餾是通過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加熱分離的一種方法,所以地溝油經處理后得到油水混合物,再經過蒸餾得到油,進一步轉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6) 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 ,用微觀解釋為:在點燃的條件下,氨氣分子分解為氮原子和氫原子,氧氣分子分解為氧原子,每兩個氮原子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氮氣分子,每兩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水分子,大量的氮氣分子聚集成氮氣,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形成水;
從對環境影響的角度分析,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無二氧化碳排出,而航空汽油燃燒可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所以與航空煤油相比,選擇氨氣作為燃料的優點是不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可以減緩溫室效應。
故答案為:(1) C8H18+25O216CO2+18H2O ;大于;
(2)、2H2O2H2↑+O2↑ ;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3) 空氣經壓縮后,單位體積內氧分子數目增多,使燃燒更劇烈 ;
(4) ① 減少產生炭黑,防止發動機積碳;放熱多,產生更大的動力 ; 沙土蓋滅(合理即可) 。
(5)蒸餾;
(6)在點燃條件下,氨分子和氧分子被破壞,氮、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氮分子和水分子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分析】(1)根據航空煤油(以C8H18計)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過程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氣體壓縮,體積變小,單位體積內分子數目增大,使燃料燃燒更劇烈;
(4)①根據燃料充分燃燒就減少了炭黑的產生,且燃燒放熱多,產生更大的動力進行分析解答;
② 根據常見的滅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蒸餾的原理進行分析解答;
(6)根據在點燃條件下,氨分子和氧分子被破壞,氮、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氮分子和水分子
且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進行分析解答。
15.(2025·威海)鈣片中的化學
I.科學食用鈣片
某品牌鈣片標簽上部分內容如圖13所示(除碳酸鈣外,其他成分不含鈣)。
(1)若按標簽服用,每日可為人體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   g.
(2)碳酸鈣與胃酸反應后才能被人體吸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咀嚼服用可增大鈣片與胃酸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率。請設計實驗證明(儀器自選)。
藥品:鈣片(若干片)、5%的稀鹽酸、10%的稀鹽酸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鈣片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4)II.動手制作“鈣片”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是一種天然的鈣源。小林用圖14所示裝置和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含量,通過測量產生氣體的體積達到實驗目的(常溫常壓下,CO的密度約為1.96g/L)。
為確保實驗成功,該裝置氣密性必須良好,檢查方法是   
(5)小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實驗(其他儀器自選),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根據實驗數據進行計算。
(6)確定雞蛋殼中碳酸鈣含量后,小林用圖15所示流程制備碳酸鈣粉末,并將其與淀粉漿按一定比例混合,倒入模具中,烘干,制得了簡易“鈣片”(假設雞蛋殼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
溶液X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廢液Y中溶質的成分可能是    (有幾種情況寫幾種)。
【答案】(1)0.8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實驗方案: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快
(4)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刻度
(5)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
(6)Ca(OH)2;①NaOH;②NaOH、Ca(OH)2;③NaOH、Na2CO3
【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化學式的相關計算;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1) 從標簽可知每片含碳酸鈣的質量為1.25g×80%=1g,則每片藥片含鈣元素的質量=, 按標簽服用 ,每日2次,每次1片,所以每日可為人體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0.4g×2=0.8g;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
(3)要證明鈣片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需要做對比實驗,變量為鈣片的表面積不同,其他條件都一樣,實驗方案設計如下: 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實驗現象為: 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更快;
(4)根據圖14的特點,該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如下,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能復原到最初的刻度,說明內外氣壓相等, 裝置沒有漏氣;
(5)根據實驗目的和流程圖信息,需要補充的實驗步驟為: 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
(6)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X中的溶質為Ca(OH)2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如果兩者恰好完全反應,則廢液Y中溶質為氫氧化鈉;如果氫氧化鈣過量,則廢液Y中的溶質為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如果碳酸鈉過量,則廢液Y中溶質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故答案為:(1)0.8g ;(2) CaCO3+2HCl=CaCl2+H2O+CO2↑ ;
(3)) 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觀察現象: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快
(4) 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刻度 ;
(5) 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
(6)Ca(OH)2 ;①NaOH;②NaOH、Ca(OH)2;③NaOH、Na2CO3 。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進行計算;
(2)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對比實驗需要控制單一變量,藥品的表面積大小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
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裝置特點,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之后活塞恢復原位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先裝固體藥品,再從長頸漏斗滴入足量的液體藥品,至恰好完全反應,關閉活塞,記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解答;
(6)根據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Ca(OH)2;
化學反應后溶質成分的判斷除了考慮可溶性的生成物還有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進行分析解答。
16.(2025·威海)利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得的氫氧化鈉樣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鈉。要測定其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取5g樣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鎂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得沉淀的質量為2.9g,試計算該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答案】解:設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
2NaOH+ MgCl2=Mg(OH)2↓+2NaCl
80 58
X 2.9g
X=4g
答: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80%。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先設未知數,再正確寫出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的化學方程式,找準相關物質的質量比,已知量是氫氧化鎂的質量,未知量是氫氧化鈉的質量,列比例式,求出氫氧化鈉的質量,把氫氧化鈉的質量代入公式:,求出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最后簡明寫出答案。
1 / 1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化學真題
1.(2025·威海)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電動自行車在居民樓內充電
B.夜間煤氣泄漏開燈檢查
C.在加油站內撥打電話
D.樓房起火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貼近地面逃離
2.(2025·威海)下列轉化可以通過物理變化實現的是(  )
A.混合物→純凈物 B.原子→離子
C.化合物一單質 D.無機物一有機物
3.(2025·威海)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B.原子得失電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也不變
C.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D.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創造
4.(2025·威海)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液是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B.可以用溶解度判斷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
C.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后,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D.兩種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食鹽水會有不同的性質.從而有不同的應用
5.(2025·威海)元素周期表為我們學習和掌握物質性質及變化規律提供了理論指導,圖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及硫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
B.硫原子可以得到電子形成s2-
C.砷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質區別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6.(2025·威海)氮氣在一定條件下會變為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超臨界氮氣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作溶劑使用
B.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不再運動
C.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與空氣中氮氣分子大小相同
D.超臨界氮氣與氮氣的化學性質相同
7.(2025·威海)化學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譜中,蛋白質的含量要比成年人多些
B.食品添加劑是化學合成物質,應禁止攝入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
C.為了飲食健康,每天只通過食用保健品補充各種維生素
D.為了控制體重,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8.(2025·威海)欲探究Mg、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僅用組內試劑無法實現的是(  )
A.Mg、Cu、稀硫酸、AgNO4溶液 B.Mg、Cu、Ag、稀硫酸
C.Mg、Ag、CuSO4溶液 D.Cu、MgSO4溶液、AgNO3溶液
9.(2025·威海)圖2是工業上用“雙堿法”脫硫處理SO2廢氣的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工藝可減少酸雨的形成
B.理論上該工藝生產過程無需補充NaOH
C.過程1發生的是復分解反應
D.過程II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10.(2025·威海)圖3是探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程度的裝置,圖4是實驗過程中溶液pH隨時間變化情況(已知BaCl2溶液顯中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堿性逐漸減弱
B.實驗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a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和BaCl2
D.由實驗可知,該份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
11.(2025·威海)走進碳家族
I. 碳的單質
(1)有人提出:可將碳加入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其位置位于鋁和鋅之間。在高溫條件下,碳可以將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同時生成二氧化碳。請列舉一例說明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天然金剛石資源稀少,價格昂貴,人工合成金剛石一直是人們的夢想。
請對比甲烷分子結構模型、金剛石結構模型(圖5),從微觀角度分析用甲烷制金剛石的可行性   
(3)II,碳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的調控
我國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些目標,主要有以下兩種路徑:
①從源頭上減少CO2排放
能從源頭上減少CO2排放的措施有   (答一條)。
②促進CO2的吸收與轉化
可將CO2注入深海,實現高壓封存,但該方法會使海水的pH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請解釋原因
植樹造林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液態陽光”技術以二氧化碳和氫氣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和水。利用該技術生產6.4t甲醇,能消耗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t。
(4)乙炔的制取
乙炔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主要成分CaC2)和水在常溫下制取乙炔。制取該氣體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編號),若采用F裝置收集乙炔氣體,則氣體應從   (填“a”或“b”端導入。
12.(2025·威海)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藥,古籍記載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馳、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實踐活動。
I. 探究原料
西瓜霜的制作原料是新鮮西瓜和一種“鹽”。
(1)關于該“鹽”,《本草綱目》中寫道“該物見水即消···…,生于鹽鹵之地”。由此推測該“鹽”具有的性質是   
(2)經檢驗該“鹽”是一種鈉鹽,常見的鈉鹽有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鈉。
小林通過實驗確定了該“鹽”是硫酸鈉,他的實驗方法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I.制備原料
古人利用天然鹽鹵水,采用“灘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鈉晶體),圖6是制取流程:
根據圖7分析,從濃縮鹽鹵水中獲取粗芒硝的方法是   ,依據是   
(4)實驗室可用中和反應制備硫酸鈉,其反應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II.制作西瓜霜
制作西瓜霜的方法是:①西瓜洗凈切片;②一層西瓜片,一層硫酸鈉粉末交替放入沒有釉質的瓦罐中;③蓋上蓋子,放在干燥通風處2-3周,瓦罐外產生大量白霜(西瓜霜)。瓦罐放在干燥通風處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   
13.(2025·威海)未來金屬—鈦
金屬鈦(Ti)性能優越,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
I.鈦的制備
用鈦酸亞鐵(FeTiO3)制備鈦的原理是:
2FeTiO3+6C+7Cl22X+2TiCl4+6CO
2Mg+TiCL42MgCl2+Ti
(1)FeTiO3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   ,X為   
(2)II.鈦的性質
銀白色固體,熔點1668℃,沸點3287℃,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與人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鈦和氮化鈦: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鈦和一種可燃性氣體。
下列有關鈦及其合金的用途不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
A.用于制作人造頭顱骨 B.用于制作保險絲
C.用于制作潛水刀具 D.用于制作飛機起落架
(3)寫出鈦和水蒸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還原劑為   
14.(2025·威海)探秘航空燃料
C919客機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并制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燃料是飛機的動力來源,某化學小組開展了“我是飛機燃料設計師”項目式學習活動。
I. 航空燃料的燃燒
(1)飛機的燃料是航空煤油,請寫出航空煤油(以C8H18計)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與燃燒等質量的乙醇相比,航空煤油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航空煤油燃燒產生大量CO2,某地建設了回收利用CO2的循環設施(圖8)。
①發生器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形式為   
②小林用微觀示意圖表示發生器2中發生的化學反應,請將其補充完整。   
(3)II.燃燒室的秘密
圖10是某型號飛機發動機的工作簡圖。
空氣需壓縮后進入燃燒室,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其原因   
(4)為探究燃料噴成細霧狀的原因,進行如下實驗:
①分別取兩份等體積的航空煤油,一份放在金屬瓶蓋內點燃(圖11),一份用噴壺噴成細霧狀后點燃(圖12)。結合實驗現象分析,燃燒室內將航空煤油噴成細霧狀使其充分燃燒的目的是   (答兩條)。
②實驗結束后,金屬瓶蓋內的航空煤油仍在燃燒,請提供一種滅火的方法   
(5)III.設計未來燃料
航空煤油是從石油中分離出來的,為節約化石燃料,需尋找航空煤油的替代品。
以地溝油為原料煉制生物航空煤油。地溝油經處理后得到油水混合物,再經過   (填操作名稱)得到油,進一步轉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6)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請描述該反應的微觀過程   
科學家嘗試利用該反應產生的能量為飛機提供動力,從對環境影響的角度分析,與航空煤油相比選擇氨氣作為燃料的優點是   (答一條)。
15.(2025·威海)鈣片中的化學
I.科學食用鈣片
某品牌鈣片標簽上部分內容如圖13所示(除碳酸鈣外,其他成分不含鈣)。
(1)若按標簽服用,每日可為人體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   g.
(2)碳酸鈣與胃酸反應后才能被人體吸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咀嚼服用可增大鈣片與胃酸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率。請設計實驗證明(儀器自選)。
藥品:鈣片(若干片)、5%的稀鹽酸、10%的稀鹽酸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鈣片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4)II.動手制作“鈣片”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是一種天然的鈣源。小林用圖14所示裝置和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含量,通過測量產生氣體的體積達到實驗目的(常溫常壓下,CO的密度約為1.96g/L)。
為確保實驗成功,該裝置氣密性必須良好,檢查方法是   
(5)小林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實驗(其他儀器自選),請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根據實驗數據進行計算。
(6)確定雞蛋殼中碳酸鈣含量后,小林用圖15所示流程制備碳酸鈣粉末,并將其與淀粉漿按一定比例混合,倒入模具中,烘干,制得了簡易“鈣片”(假設雞蛋殼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參與反應)。
溶液X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廢液Y中溶質的成分可能是    (有幾種情況寫幾種)。
16.(2025·威海)利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得的氫氧化鈉樣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鈉。要測定其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取5g樣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鎂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經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得沉淀的質量為2.9g,試計算該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識
【解析】【解答】A、 電動自行車在居民樓內充電 ,易引發失火的完全隱患,故A錯誤;
B、 夜間煤氣泄漏,不能開燈檢查,以防打開開關產生的火花引燃煤氣而發生爆炸,故B錯誤;
C、加油站空氣中含有大量可燃性氣體分子,在加油站內撥打電話,可以會因為你手機發燙,溫度升高,引燃可燃性氣體而發生爆炸,故C錯誤;
D、樓房起火時,放出大量的熱,燃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受熱膨脹,高處濃度較大,所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貼近地面逃離,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電動車在居民樓內充電有失火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煤氣泄漏,不能開燈檢查,以防火花引爆煤氣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加油站內禁止撥打電話,以防發燙的手機引爆汽油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火場逃生的安全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2.【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離得到純凈物,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符合題意;
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等于8時,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或得到電子形成離子,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的純凈物叫做單質,化合物通過分解反應可以變成單質,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無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機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碳酸根離子的物質除外),由無機物變成有機物,物質的種類發生了改變,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進行分析解答。
3.【答案】B
【知識點】物質的微粒性;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故A正確;
B、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其質量幾乎不變,但是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故B錯誤;
C、相對原子質量= ,所以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故C正確;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所以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創造,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原子、分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原子的抓學性質,原子得失電子后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4.【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常用鹽的用途
【解析】【解答】A、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所以溶液時一種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故A正確;
B、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在100g溶劑中,溶解某種溶質,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相同溫度下,某溶解度越大,說明該物質的溶解能力月強,所以可以用溶解度判斷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故B正確;
C、不飽和溶液通過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的方法形成飽和溶液,其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大,通過改變溫度使不飽和溶液恰好變成飽和溶液(無晶體析出),則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C錯誤;
D、兩種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食鹽水 會有不同的性質.從而有不同的應用 ,如0.9%的氯化鈉溶液可以做生理鹽水,用于醫藥,16%的氯化鈉溶液可以用于農業上選種,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溶液的形成及特征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溶解度的定義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不飽和溶液通過降溫或升溫恰好達到飽和狀態,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0.9%的氯化鈉溶液可以做生理鹽水,用于醫藥,16%的氯化鈉溶液可以用于農業上選種進行分析解答。
5.【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簡單分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的核電荷數的遞增進行排列,原子序數=核電荷數,砷原子序數是33, 硒在砷的后面,所以硒的原子序數是34,原子序數=質子數=34,故A正確;
B、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其符號表示為:S2-,故B正確;
C、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元素名稱帶有“石”、“氣”、“氵”偏旁部首的都屬于非金屬元素,所以砷屬于非金屬元素,故C正確;
D、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硫元素和硒元素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原子按照核電荷數的遞增進行排列,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質子數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形成離子,得到幾個電子鈣離子就帶上幾個單位的負電荷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元素名稱的偏旁部首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進行分析解答。
6.【答案】B
【知識點】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溶液的組成及特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所以超臨界氮氣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作溶劑使用,故A正確;
B、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也在不斷運動,故B錯誤;
C、超臨界氮氣中氮氣分子與空氣中氮氣分子都同種分子,結構相同,大小相同,故C正確;
D、 超臨界氮氣與空氣中的氮氣都是由氮分子構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似,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超臨界氮氣具有極強的擴散能力和溶解能力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同種分子大小相同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進行分析解答。
7.【答案】A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化學品、食品、藥品安全
【解析】【解答】A、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人體后,在消化道內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在人體內可以重新合成人體所需要的多種蛋白質,促進生長發育,青少年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支持身體的生長和發育,所以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的食譜中,蛋白質的含量要比成年人多些,故A正確;
B、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正確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是無害的,故B錯誤;
C、食用保健品不能代替日常飲食中的維生素攝入。通過食用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合理膳食補充維生素,故C錯誤;
D、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為了控制體重,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不利于人體健康,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蛋白質對青少年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和安全性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維生素的合理攝入方式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碳水化合物對人體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解答。
8.【答案】B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把鎂、銅分別放入稀硫酸中,鎂表面有氣泡產生,說明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鎂排在氫的前面,銅表面無明顯現象,說明銅排在氫的后面,從而得出金屬活動性:Mg>Cu ;再把銅片從稀硫酸中取出,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銅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說明銅能把硝酸銀溶液中的銀置換出來,則銅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銀,從而證明金屬活動性:Mg>Cu>Ag,故A不符合題意;
B、把鎂、銅、銀分別放入稀硫酸中,鎂表面有氣泡產生,說明Mg>H,銅和銀表面都無明顯現象,說明Cu和Ag都排在氫的后面,只能證明Mg>Cu和Ag,Cu和Ag活動性大小無法判斷,故B符合題意;
C、把鎂和銀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鎂的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銀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金屬活動性為:Mg>Cu>Ag,故C不符合題意;
D、把銅放入硫酸鎂溶液中,銅表面無明顯現象,說明CuAg,從而證明金屬活動性:Mg>Cu>Ag,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稀硫酸、稀鹽酸中的氫置換出來,排在前面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9.【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該工藝用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可以減少三氧化硫的排放,可以減少酸雨的形成,故A正確;
B、過程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反應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SO3+Ca(OH)2+O2=CaSO4+2NaOH ;反應Ⅰ消耗的氫氧化鈉質量與反應Ⅱ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所以不需要補充氫氧化鈉,故B正確;
C、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過程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該反應沒有相互交互成分,所以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C錯誤;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故D正確。
【分析】A、根據過程Ⅰ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反應Ⅰ消耗的氫氧化鈉質量與反應Ⅱ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 過程Ⅰ 不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10.【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藥品是否變質的探究
【解析】【解答】A、溶液pH>7,顯堿性,pH越小,堿性越弱,從圖4可知,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pH逐漸減小,堿性逐漸減弱,故A正確;
B、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而變質,滴入BaCl2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故B正確;
C、從圖4可知,a點對應的pH>7,說明溶液顯堿性,所以錐形瓶內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BaCl2和NaOH。故C錯誤;
D、由實驗可知滴加BaCl2過量,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仍呈堿性,溶液仍顯堿性,說明溶液中NaOH,所以該份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溶液pH逐漸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氯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a點溶液pH>7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過量的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之后,溶液仍顯堿性,說明溶液中還有氫氧化鈉,即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進行分析解答。
11.【答案】(1)C+2CuO2Cu+CO2↑
(2)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
(3)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減小;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海水酸性增強;6CO2+6H2OC6H12O6+6O2
(4)A;b
【知識點】氣體反應裝置的選取;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1)碳可以將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如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2CuO2Cu+CO2↑ ;
(2)甲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金剛石由碳原子構成,物質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所以甲烷制金剛石是可行的;
(3) 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開發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從源頭上減少CO2的排放;
② 可將CO2注入深海,實現高壓封存 ,則CO2 會與H2O反應生成H2CO3,H2CO3顯酸性,會使海水的pH減小;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CO2+6H2OC6H12O6+6O2 ;
(4) 實驗室常用塊狀電石(主要成分CaC2)和水在常溫下制取乙炔 ,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選擇固液常溫型的發生裝置,即A裝置,采用F裝置收集乙炔氣體,因為乙炔的密度比空氣小,氣體應短進長出,從b端通入;
故答案為:(1) C+2CuO2Cu+CO2↑ ;
(2) 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 ;
(3) ① 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
② 減小;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海水酸性增強 ; 6CO2+6H2OC6H12O6+6O2 ;
(4)A;b。
【分析】(1)根據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 甲烷分子和金剛石中都含有碳原子,且原子間的結合方式相似進行分析解答;
(3) ① 根據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開發新能源可以減少CO2的排放;
② 根據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會使pH減小;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葉綠素的條件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氣體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用萬能瓶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短進長出進行分析解答。
12.【答案】(1)易溶于水
(2)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Na2SO4+Ba(NO3)2=BaSO4+2NaNO3(合理即可)
(3)降溫結晶;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4)2NaOH+H2SO4=Na2SO4+2H2O
(5)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根據題干信息“該物見水即消”,說明該“鹽”易溶于水;
(2)小林通過實驗確定該“鹽”使硫酸鈉,其實就是檢驗硫酸根子的存在,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實驗方案如下:取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4+Ba(NO3)2=BaSO4+2NaNO3 ;
(3)從圖4可知,硫酸鈉 在40℃以下, 其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明顯減小,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可以通過降溫結晶的方法從濃縮鹽鹵水中獲取粗芒硝;
(4)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實驗用中和反應制備硫酸鈉,則所用的堿是氫氧化鈉,所用的酸是稀硫酸,反應的原理是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H2SO4=Na2SO4+2H2O ;
(5) 瓦罐放在干燥通風處有利于白霜形成的原因是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故答案為:(1)易溶于水;
(2)取少量該“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Na2SO4+Ba(NO3)2=BaSO4+2NaNO3(合理即可)。
(3)降溫結晶; 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
(4) 2NaOH+H2SO4=Na2SO4+2H2O ;
(5) 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 。
【分析】(1)根據材料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以及硫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圖像 在40℃以下,硫酸鈉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降低且變化很大,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獲得硫酸鈉晶體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干燥通風有利于水分蒸發,促使白霜的形成進行分析解答。
13.【答案】(1)+4;FeCl3
(2)B
(3)Ti+2H2OTiO2+2H2↑;Ti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實驗探究物質的性質或變化規律;還原反應及其應用;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 鈦酸亞鐵(FeTiO3)中鐵元素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得:+2+x+(-2)×3=0。解得x=+4;
從化學反應方程式2FeTiO3+6C+7Cl22X+2TiCl4+6CO 可知,反應前有2個鐵原子,2個鈦原子,6個氧原子,6個碳原子,14個氯原子;反應后有2個鈦原子,8個氯原子,6個碳原子,6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后還差2個鐵原子,6個氯原子,X的化學計量數為2,所以X的化學式為FeCl3 ;
(2)A、鈦合金與人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用于制作人造頭顱骨,故A正確;
B、根據鈦合金熔點為1668℃ ,不適合用于制作保險箱,作保險絲的金屬熔點比較低,故B錯誤;、
C、根據鈦合金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可用于制作潛水刀具,故C正確;
D、根據鈦合金熔點高,密度小,強度高,抗腐蝕性強,可用于制作飛機起落架,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3)鈦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二氧化鈦和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該氣體為氫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Ti+2H2OTiO2+2H2↑ ;還原劑被氧化,在反應中鈦奪取水中的氧元素,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鈦,所以該反應的還原劑為Ti。
故答案為:(1)+4;FeCl3 ;(2)B;(3) 、Ti+2H2OTiO2+2H2↑ ;Ti 。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文段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鈦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鈦和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還原劑在化學反應中得到氧,發生氧化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14.【答案】(1)C8H18+25O216CO2+18H2O;大于
(2)2H2O2H2↑+O2↑;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3)空氣經壓縮后,單位體積內氧分子數目增多,使燃燒更劇烈
(4)減少產生炭黑,防止發動機積碳;放熱多,產生更大的動力;沙土蓋滅(合理即可)
(5)蒸餾
(6)在點燃條件下,氨分子和氧分子被破壞,氮、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氮分子和水分子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
【解析】【解答】(1) 航空煤油(以C8H18計)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8H18+25O216CO2+18H2O ,乙醇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2H5OH+3O22CO2+3H2O,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完全燃燒時,C8H18和C2H5OH中的碳元素都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要比較等質量的C8H18、C2H5OH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的大小,只需比較C8H18和C2H5OH中碳元素質量的大小即可,假設質量都為ag,
則agC8H18中碳元素的質量=
agC2H5OH中碳元素的質量=
所以C8H18完全燃燒產生二氧化碳質量大于乙醇完全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 ① 從流程圖可知發生器1是水在太陽能電池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H2↑+O2↑ ;該過程中能量轉化形式為: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②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8個氫原子,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還需要補充2個氧原子和4個氫原子,則應補充2個水分子,其微觀模型圖為:
(3) 空氣壓縮后進入燃燒室,單位體積內氧分子數目增多,燃燒更劇烈;
(4) ① 燃燒室內將航空煤油噴成細霧狀使其充分燃燒的目的是減少產生炭黑, 發動機積碳;另外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放熱更多,產生更大的動力;
② 金屬瓶蓋內的航空煤油仍在燃燒,可以用沙土蓋滅;
(5)蒸餾是通過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加熱分離的一種方法,所以地溝油經處理后得到油水混合物,再經過蒸餾得到油,進一步轉化可制得航空煤油;
(6) 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 ,用微觀解釋為:在點燃的條件下,氨氣分子分解為氮原子和氫原子,氧氣分子分解為氧原子,每兩個氮原子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氮氣分子,每兩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水分子,大量的氮氣分子聚集成氮氣,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形成水;
從對環境影響的角度分析,氨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氮氣和水,無二氧化碳排出,而航空汽油燃燒可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所以與航空煤油相比,選擇氨氣作為燃料的優點是不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可以減緩溫室效應。
故答案為:(1) C8H18+25O216CO2+18H2O ;大于;
(2)、2H2O2H2↑+O2↑ ;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3) 空氣經壓縮后,單位體積內氧分子數目增多,使燃燒更劇烈 ;
(4) ① 減少產生炭黑,防止發動機積碳;放熱多,產生更大的動力 ; 沙土蓋滅(合理即可) 。
(5)蒸餾;
(6)在點燃條件下,氨分子和氧分子被破壞,氮、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氮分子和水分子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分析】(1)根據航空煤油(以C8H18計)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該過程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氣體壓縮,體積變小,單位體積內分子數目增大,使燃料燃燒更劇烈;
(4)①根據燃料充分燃燒就減少了炭黑的產生,且燃燒放熱多,產生更大的動力進行分析解答;
② 根據常見的滅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蒸餾的原理進行分析解答;
(6)根據在點燃條件下,氨分子和氧分子被破壞,氮、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氮分子和水分子
且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碳進行分析解答。
15.【答案】(1)0.8
(2)CaCO3+2HCl=CaCl2+H2O+CO2↑
(3)實驗方案: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快
(4)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刻度
(5)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
(6)Ca(OH)2;①NaOH;②NaOH、Ca(OH)2;③NaOH、Na2CO3
【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化學式的相關計算;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1) 從標簽可知每片含碳酸鈣的質量為1.25g×80%=1g,則每片藥片含鈣元素的質量=, 按標簽服用 ,每日2次,每次1片,所以每日可為人體補充鈣元素的質量為:0.4g×2=0.8g;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
(3)要證明鈣片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需要做對比實驗,變量為鈣片的表面積不同,其他條件都一樣,實驗方案設計如下: 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實驗現象為: 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更快;
(4)根據圖14的特點,該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如下,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能復原到最初的刻度,說明內外氣壓相等, 裝置沒有漏氣;
(5)根據實驗目的和流程圖信息,需要補充的實驗步驟為: 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
(6)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X中的溶質為Ca(OH)2 ,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如果兩者恰好完全反應,則廢液Y中溶質為氫氧化鈉;如果氫氧化鈣過量,則廢液Y中的溶質為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如果碳酸鈉過量,則廢液Y中溶質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故答案為:(1)0.8g ;(2) CaCO3+2HCl=CaCl2+H2O+CO2↑ ;
(3)) 室溫下,取2片鈣片,將其中一片研碎,分別加入2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等體積5%(或10%)的稀鹽酸,觀察現象:研碎的鈣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快
(4) 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刻度 ;
(5) 稱量一定質量的雞蛋殼加入錐形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打開活塞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關閉活塞,記錄注射器讀數;
(6)Ca(OH)2 ;①NaOH;②NaOH、Ca(OH)2;③NaOH、Na2CO3 。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進行計算;
(2)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對比實驗需要控制單一變量,藥品的表面積大小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
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裝置特點,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之后活塞恢復原位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先裝固體藥品,再從長頸漏斗滴入足量的液體藥品,至恰好完全反應,關閉活塞,記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解答;
(6)根據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Ca(OH)2;
化學反應后溶質成分的判斷除了考慮可溶性的生成物還有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進行分析解答。
16.【答案】解:設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
2NaOH+ MgCl2=Mg(OH)2↓+2NaCl
80 58
X 2.9g
X=4g
答: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為80%。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先設未知數,再正確寫出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的化學方程式,找準相關物質的質量比,已知量是氫氧化鎂的質量,未知量是氫氧化鈉的質量,列比例式,求出氫氧化鈉的質量,把氫氧化鈉的質量代入公式:,求出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最后簡明寫出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永州市| 得荣县| 福清市| 临夏市| 独山县| 古田县| 东莞市| 邯郸市| 阜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全南县| 如东县| 卓资县| 齐齐哈尔市| 湘阴县| 陈巴尔虎旗| 临沂市| 大英县| 巫溪县| 塔城市| 安徽省| 濮阳县| 洱源县| 安吉县| 封开县| 灵武市| 台北市| 安岳县| 金寨县| 大渡口区| 赣州市| 武威市| 合肥市| 汕头市| 宜川县| 敦化市| 高尔夫| 蒙山县| 读书|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