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2027屆高一下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黑河-騰沖線是一條貫穿我國版圖的假想直線段,大致劃分出了我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特征,體現了我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差異。該線東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讀圖,完成1-3題。1.東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導因素是A.自然環境 B.城鎮化 C.交通狀況 D.農業基礎2.圖中Q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高,氣候寒冷 B.緯度低,氣候濕熱C.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D.地勢高,氣候寒冷3.可使我國人口格局發生較顯著變化的措施是A.加快東部城市群建設 B.扶持西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C.平衡東、西部資源分布狀況 D.完善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撫養比,是指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非勞動年齡人口指14歲及以下和65歲及以上人口。讀北京、浙江、河南和貴州四省人口年齡結構圖(數據來源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完成4-5題。4.關于四省撫養比大小說法正確的是A.北京小于浙江 B.北京最高C.浙江大于河南 D.貴州最低5.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浙江人口撫養比變大,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下降 B.老齡化減緩C.外省勞動力遷入 D.退休潮出現讀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口遷移變化圖(正值表示遷入,負值表示遷出),完成6-7題。6.導致圖中人口遷移變化的原因是A.東南地區經濟發展,上海對人口吸引力下降B.中部地區經濟開發,安徽人口遷入量增大C.浙江山地多平地少,早期以人口遷出為主D.東部地區文化差異導致人口遷移方向不同7.甲曲線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區可能是A.北京 B.江蘇 C.江西 D.廣東我國地級市一般由市轄區和其他縣級行政區組成。圖示意我國某地級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數量。該市的常住人口變化狀況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題。 8.圖示意四種人口流動情況,與該市2010~2020年情況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9.與該市的其他縣級行政區相比,市轄區(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老年人口數量大C.勞動人口比重大 D.勞動人口平均年齡大10.具有類似常住人口變化狀況的地級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A.經濟規模 B.經濟發展趨勢C.人口規模 D.人口職業構成近年來﹐我國寧夏、貴州、云南等省區成功實施了生態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完成下面小題。11.實施生態移民考慮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交通運輸 C.環境承載力 D.移民意愿12.生態移民工程的成功實施( )①促進了遷入區的資源開發②緩解了遷出區人口老齡化程度③減輕了遷入區的就業壓力④實現了遷出區人口的脫貧致富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右圖反映國內某城市群15個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及排序的變動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由圖可判斷,該城市群呈現( )A.單核模式發展 B.雙核模式發展C.多核模式發展 D.金字塔式發展14.影響各城市建設用地規模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規模②產業發展③建城歷史④生態環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豌豆尖是冬季時令蔬菜。貴州龍里豌豆尖生產歷史長、品質優,然而售價低,主要供應周邊市場。2016年,龍里豌豆尖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年來,通過與蔬菜經銷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鏈運輸,龍里豌豆尖以較高價格暢銷少數城市(如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如今龍里豌豆尖能夠以較高價格暢銷的關鍵是( )①提高銷售價格 ②擴大種植規模③拓展銷售渠道 ④保持產品新鮮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龍里豌豆尖主要供應少數城市,是因為這些城市( )A.人口規模大 B.消費水平高C.飛機航班多 D.冬季蔬菜少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 伊朗人口分布圖(甲)和地形與年降水量(單位:mm)分布圖(乙)。材料二 伊朗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快,城市化率在 1996年時就突破60%,至 2016年時增至 74. 3%。伊斯蘭城 市文明歷史悠久,在中世紀時期其城市化水平已超越歐洲。二戰前,中東地區的城市也主要集中分布在伊朗和東 地中海沿岸。二戰后,伊朗國內政局穩定,大力發展石油工業,出現了石油繁榮。(1)結合甲圖簡述伊朗人口的分布特征。(7分)(2)分析伊朗人口稠密區的形成原因。(7分)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廣東省深圳市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1980年),土地面積1997.47平方千米,大部分為低丘陵地,間以部分低平地。2021年,該市城鎮化率已達100%,森林覆蓋率約40%,水土流失面積僅有58.02平方千米。40年多年來,深圳市建成區面積由不足10平方千米擴展至927.96平方千米。下圖為2020年深圳市建設用地空間分布圖。描述2020年深圳市建設用地空間分布的主要特點。(4分)指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小的一個區,并說明判斷理由。(6分)(3)說出深圳市非建設用地中比重最高的土地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并簡述該土地利用類型比重高對深圳市生態環境的作用。(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2分)材料一20世紀50年代之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東北是優質大豆主產區。下圖為中國大豆產量、進口量、消費量和自給率統計圖。材料二為提高大豆自給率,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從氣候的角度,分析黑龍江成為優質大豆主產區的原因。(8分)據圖描述1995年后我國大豆自給率的變化特征及原因。(8分)請為提高我國大豆自給率提出合理化建議。(6分)地理試卷答案地理·參考答案1.A 【解析]人口分布的地區差異取決于環境人口容量,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資源,人口地理界限西北地區的氣候資源、水資源等自然環境均不及東南地區,因而人口容量較小,人口密度也小,A正確;城鎮化、交通狀況受到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自然環境是發展的基礎,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BC錯誤;農業基礎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D錯誤。故選A。2.D 【解析]Q地地處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勢高,氣候寒冷,故人口稀少,深居內陸,氣候干旱具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C錯誤,D正確;Q地緯度位置較低,但氣候寒冷,氣候寒冷的原因主要因為地勢高,AB錯誤。故選D。3.B [解析]改變人口分布格局的舉措在于人口遷移,加快東部城市群建設會使人口向東部遷移,東密西疏的人口格局并未改變,A錯誤;扶持西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可使東部人口向西部轉移,人口格局發生變化,B正確;東、西部資源分布狀況主要受自然條件的制約,非人力能平衡,C錯誤;完善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B。4.A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歲及以下人口占比:貴州>河南>浙江>北京;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貴州、河南、浙江、北京差異較小;15歲-65歲人口占比:貴州<河南<浙江<北京。讀材料可知,撫養比是指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非勞動年齡人口指14歲及以下和65歲及以上人口。綜上所述,可以推算出,四省撫養比中,貴州>河南>浙江>北京,貴州最高、北京小于浙江,A正確,BD錯誤;河南大于浙江,C錯誤。故選A。5.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中撫養比的定義可知,人口出生率下降會導致非勞動年齡人口數減少,降低人口撫養比,A錯誤;外省勞動力遷入會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數增多,使浙江人口撫養比變小,C錯誤;老齡化加劇、退休潮出現會導致非勞動年齡人口數增多,會導致浙江人口撫養比變大,B錯誤,D正確。故選D。6.B 【解析]上海人口遷入量呈現下降趨勢主要是由于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大量就業崗位向周邊省級行政單位轉移,A錯誤;中部地區經濟開發政策逐步落實,特別是皖江城市帶建立,2013年以后安徽人口以遷入為主,B正確;圖中顯示的開始時間是2011年,不能顯示浙江早期人口遷移,C錯誤;東部地區人口遷入與遷出的變化主要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和產業類型差異造成的,D錯誤。故選B。7.C 【解析]圖中可看出,甲地以遷出為主,且遷出量先增大后減小,可能是經濟較落后省份,C正確;北京、江蘇、廣東經濟較為發達,人口以遷入為主,ABD錯誤。故選C。8.A (4) (7)9.C 10.B11.C12.D 13.D 【解析]共享單車方便了城市居民出行,解決了從城市地鐵站、公交車站到目的地之間出行“最后1公里”問題,④正確;共享單車的大量使用,可以減少汽車的使用量,能夠使城市大氣質量有所改善,①正確;但大量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加大了城市管理難度,⑤正確;共享單車只能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解決城區交通擁堵主要靠公交車,共享單車的使用并不會使公交客流大大減少,②③錯誤,D正確,ABC錯誤。故選D。14.B 【解析]由圖和材料可知,辟希阿以旺空間是連接室內外的過渡空間,因此,要保證光線充足,保證室內與阿以旺空間明亮,新疆位于北半球,緯度高,太陽在南方照射時間長,因此,其朝向應向南,B正確,ACD錯誤。故選B。15.C 16.B(14分)(1) (1)人口分布不均;西北稠密,東南(或東部)稀疏;首都附近人口最稠密。(每點2分,共 7 分)(2)伊朗西部山區和里海沿岸受地中海氣候及西風影響顯著,年降水量較大;首都的帶動作用;波 斯灣沿岸油氣資源分布密集,經濟發達。(共7分)(16分)(1)(4分)建設用地比重較高;(2分)分布不均,西部多、東部少。(2分)(2)(6分)大鵬區。(2分)理由:住宅用地是面積最大的城市建設用地,可以反映人口數量的多少。(2分)該區建設用地比重最低。(2分)(3)(6分)林地。(2分)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2分)有效改善大氣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2分)(22分)(1)(8分)緯度高,氣溫低,大豆生長周期長;土壤有機質分解慢,肥力高;晝夜溫差大,積累養分多;冬季寒冷,病蟲害少。(答4點8分)(2)(8分)特征:波動下降。(2分)原因:消費量不斷增長;進口量不斷增加;我國產量基本不變。(答3點得6分)(3)(6分)培育良種,提高品質;增加種植面積,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成本;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單產;加大政策扶持,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任答3點得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試題.docx 地理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