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洪江市2025年上學期三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試題科學(本試卷共4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一、我會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物體有靜止和兩種狀態。2.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可以分為直線運動和3.雞蛋的內部結構包括4.蠶的一生經歷了卵、成蟲四個階段。5.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們叫6.物體在斜面上可能會或滾動而發生位置變化。二、我會判斷。(每小題2分,共20分)7.蠶蛻皮前不吃也不動,好像睡著了一樣,稱作“眠”。(8.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遠大于海洋面積。9.蠶蛾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身體外部特征與幼蟲相同。)10.蠶卵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11.太陽位置的變化會引起物體影子的變化。()1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13.小智每天早上都是第一個到學校的,由此推斷他一定是全校速度最快的同學。(14.在相同距離內,可以通過測量不同物體的運動時間來比較它們的快慢。()15.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所以太陽和月球實際大小也差不多(16.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律的漲潮和退潮。()三、我會選擇。(每小題2分,共20分)17.我們可以在物體上貼圓點,觀察圓點的運動情況來區分不同的運動形式。當圓點貼在不同位置時,它們的運動形式()A.相同B.一定不同C.可能不同18.從蟻蠶到吐絲結繭,蠶共需蛻()次皮。A.2B.3C.419.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的儀器。A.時間B.長度C.質量20.在“模擬制造環形山”這個實驗中,用各種大小不同的球模擬(A.撞擊物B.地球表面C.月球表面21.在相同時間內,甲車行駛了60千米,乙車行駛了45千米,說明()A.乙車速度更快B.甲車速度更快C.兩車運動形式不同科學試題卷第1頁共4頁22.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來的船,發現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才看到船身。這一事實能夠說明的觀點是()0A.日月星辰都圍繞地球運轉B.地球是個球體C.太陽是宇宙的中心23.小科記錄了一個月的月相(如下圖),圖中白色部分表示亮面,可是他不小心打亂了順序,其中表示上半月月相的是(②56A.⑥④①B.⑤②③C.①③④24.下列物體放在斜面上,最容易滾動起來的是(A.立方體木塊B.小六棱柱C.小球25.如圖所示,用手將小球沿著桌面鋪設的直線軌道推出落下,對于小球的運動路線,描述正確的是()A.小球從桌面滾動落下,只經歷了曲線運動B.小球從桌面滾動落下,只經歷了直線運動C.小球從桌面滾動落下,經歷了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26.小月同學和小可同學進行百米賽跑,比賽結束以后,小月同學說,我感覺小可同學一直在往后倒退。這場百米賽跑最終是()獲得了勝利。A.小月同學B.小可同學C.無法判斷四、我會探究。(共20分)27.(10分)科學小組同學設計并搭建了一座“過山車”軌道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過山車”,一般要經過制作、評價這三個環節。(2分)(2)為了讓小球在“過山車”某段軌道末端的運動速度更快,設計方案比較合理的是(填字母)。(2分)A.讓這段軌道坡度變大B.讓這段軌道坡度變小C.讓這段軌道變長(3)為了保證小球完全滾完軌道不脫軌,下列做法合適的是(填字母)。(2分)A.在急轉彎的地方設計大坡度軌道B.在急轉彎處設計小坡度軌道C.全部都是平緩的曲線軌道(4)為了知道“過山車”軌道的長度,需要借助(填字母)。(2分)A.軟尺和細繩B.學生用塑料尺C.鋼尺(5)實驗中,小球在“過山車”軌道上運行全程的時間要測量三次,目的是。(2分)科學試題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