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云南省紅河州民族中學2024-2025學年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地理試卷(測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學校、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請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按規定要求作答,答在試卷上一律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64分)選擇題(32小題,每題2分。每題下面都有A、B、C、D四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在黑龍江省嘉蔭龍骨山,曾經出土了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平頭鴨嘴龍化石,被學者稱為“神州第一龍”。研究發現平頭鴨嘴龍生活在距今約6500萬年~8500萬年前,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它的前肢短小,高懸于空中,用來抓食樹上的枝葉,在指尖還長有適合劃水的蹼,適于在湖沼水域或岸邊生活。它的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陸地上行走時尾巴如“方向盤”,在水中游泳時則變成“舵”。下表為部分地質年代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平頭鴨嘴龍生存的地理環境可能是( )A. 氣候干旱,樹木稀疏 B. 林草茂盛,河沼遍布C. 海洋環境,尚未成陸 D. 氣候寒冷,土壤貧瘠2.若博物館要給“神州第一龍”化石骨架做一個介紹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寫為( )A. 顯生宙—中生代—白堊紀 B. 元古宙—中生代—白堊紀C. 白堊紀—前寒武紀—中生代 D. 顯生宙—古生代—白堊紀3.研究化石,可以( ?。?br/>①確定地球的年齡②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③還原地貌形成過程④推測古地理環境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下圖示意西藏至準噶爾一線的地勢及莫霍界面深度變化情況。完成以下兩題。4. 關于圖中地殼厚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 地勢高低和地殼厚度大小呈正相關 B. 海拔升高地殼厚度一定變小C. 地勢高低和地殼厚度大小呈負相關 D. 喜馬拉雅山脈地殼厚度最大5. 有關莫霍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 地殼和地核的分界面 B. 巖石圈的下界面C. 地震波波速發生突變 D. 軟流層的上界面下圖為“南美洲及其附近海域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圖”(等溫線數值M1>M2>M3>M4)。讀圖完成以下各題。6.圖中甲、乙所示海域兩支洋流的大致流向及性質分別為( )A. 甲處洋流自南向北流,寒流;乙處洋流自北向南流,暖流B. 甲處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乙處洋流自南向北流,暖流C. 甲處洋流自南向北流,暖流;乙處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D. 甲處洋流自北向南流,暖流;乙處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7.下列關于圖中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 甲處洋流減慢海洋污染物的凈化速度 B. 乙處洋流加快南北往來輪船航行速度C. 甲處洋流促進高低緯度間熱量交換 D. 乙處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擴散8.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海域,海水鹽度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臺灣省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福建、浙江等多地震感明顯,有的網友表示通過手機地震預警應用功能提前10多秒收到地震預警,有的則是電視提醒還有70多秒地震波到達。目前多款國產手機已內置該功能,例如華為手機具體開通方法:設置→安全→應急預警通知→地震預警。完成下面兩題。9.地震預警應用程序可向手機、應急廣播和專用接收終端等發出預警預報,說明 ( ?。?br/>①人類已可預報地震 ②地震波比電波傳播慢③地震的破壞程度大 ④地震波傳播速度有差異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0.家住10樓的小王收到12秒的地震預警后,地震逃生的做法正確的是 ( ?。?br/>A. 迅速乘坐電梯下樓 B. 走樓梯下樓C. 就近擇堅固角落躲避 D. 打電話報警在長期積水和滯水的情況下,土壤處于嫌氣狀態,有機質分解十分緩慢,從而使有機質的積累超過有機質的分解,即形成有機土。下圖為“某湖泊沼澤地的有機土壤物質等厚度線圖”。讀圖回答以下各題。11.該湖泊沼澤地( )A. 有機土厚度甲大于乙 B. 有機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 有機土厚度甲小于乙 D. 有機土厚度與水域的深度無關12.影響有機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有( )①氣溫 ②濕度?、鄢赏聊纲|?、苋祟惢顒?br/>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3.下列地區中,有機土面積廣闊的是( )A.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B. 黃土高原C. 四川盆地 D. 江南丘陵筼筜湖位于廈門島西南部,原來與海洋相通,后因筑起西堤而成為內湖,對城市排澇具有重要意義。發生強降雨時,徑流進入筼筜湖,經排洪泵站或通過西堤閘門利用潮汐排入附近海域。2018年8月29日08:00,廈門出現強降雨,西堤閘門開啟,此時筼筜湖水位維持較低;09:50,西堤閘門關閉,排澇泵站開始工作,此時筼筜湖水位快速上漲,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4.推測2018年8月29日09:50關閉西堤閘門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雨強度減弱 B. 排澇速度減緩C. 恰逢天文大潮 D. 正值沿海漲潮15.推測近年來筼筜湖的蓄洪排澇壓力增大主要是由于 ( ?。?br/>A. 附近海域頂托增強 B. 城市生活廢水增多C. 城區硬化地面增加 D. 海洋水汽輸送增多饅頭山是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的石質山(下左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第三地質名山和山東省地質公園。下右圖是某研學小組繪制的饅頭山景觀素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6.繪制該饅頭山景觀素描圖的觀察點位是 ( ?。?br/>A. 甲 B. 乙 C. 丙 D. 丁17.該觀察點位與饅頭山頂的最大相對高度可能是 ( ?。?br/>A. 180米 B. 220米 C. 270米 D. 310米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四題。材料一:下圖為某地剖面示意圖。18.通過對古環境的研究,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地球的演化史。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說是生物的演化史。下列關于地質歷史時期與生物的匹配,不正確的是 ( ?。?br/>A. 新生代—三葉蟲 B. 太古代—藍藻C. 古生代—魚類和蕨類 D. 中生代—鳥類19.圖中地層中動物化石經歷的演化過程是 ( )A. 海生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脊椎動物 B. 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動物C. 爬行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 D. 爬行動物—脊椎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20.地球上出現人類的地質時期是 ( )A. 新生代 B. 古生代C. 中生代 D. 元古代21.在下列選項中,圖中巖層不具有的特點是 ( )A. 地層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 B. 地層具有時間順序C. 存在生物化石 D. 不同的地層沉積時間相同福建省海壇島被專家譽為海蝕地貌博物館。島上的“雙帆石”是我國最大的花崗巖海蝕柱。圖1為“‘雙帆石’景觀圖”,圖2為“海壇島某處海岸地貌剖面圖”,③地分布有較多沙丘。據此完成以下各題。22.圖2中示意“雙帆石”景觀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3.圖2中目前規模仍在不斷擴大的地貌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對第一次銀河系行星數量普查做出的估計,銀河系內的行星數量是一個天文數字,至少達到500億顆,其中大約有5億顆坐落于所謂的“金發姑娘區”,也就是適居區。據此完成以下兩題。24.對“金發姑娘區”描述正確的是( ?。?br/>A. 這一地區的星球溫度適中,適宜生命存在B. 這一地區只有液態水的存在.C. 這一地區能接受到太陽輻射D. 這一地區星球有適宜呼吸的氧氣25.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條件和其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br/>A. 液態水——地球的大氣成分B. 穩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環境C. 適宜的溫度——地球自轉公轉周期適中D. 適于生命呼吸的大氣——日地距離適中格柵壩,又名格欄壩,是指具有橫向或豎向格欄網格,其功能為攔蓄大部分較大固體物質,排走泥沙、細礫和流體中的自由水。下圖是格柵壩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26. 格柵壩的主要功能是( )A. 防止水土流失 B. 阻擋泥石流C. 減輕風沙危害 D. 減輕洪澇災害27. 遇到該樁林壩防御的自然災害時,正確的逃生方式是( ?。?br/>A. 抓住漂浮物漂浮 B. 就地尋找掩體隱藏C. 沿溝谷方向往低處跑 D. 向溝谷兩側高地跑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大氣環境組的科考隊員們放飛的氣象探空氣球,攜帶無線電探空儀上升至三萬米高空,獲取了大氣層的相關數據,用于分析和研究。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下面兩題。28. 氣象探空氣球在上升過程中( ?。?br/>A. 氣壓不斷降低 B. 氣溫先升后降C. 氧氣濃度升高 D. 水汽含量增多29. 此次氣象探空氣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時所處的大氣層( ?。?br/>A. 存在若干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B. 氣流運動較平穩,利于航空飛行C. 水汽雜質含量高,天氣現象多變 D. 臭氧的含量最低,大氣密度最大2022年11月底,我國多地遭遇超強寒潮,新疆北部牧區出現暴雪天氣。讀“亞洲部分地區不同時間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hPa)”,完成下面三題。30.11月27日20時,甲地的風向大致為 ( ?。?br/>A. 西北風 B. 西南風 C. 東北風 D. 東南風31.與11月27日20時相比,11月28日20時 ( ?。?br/>A. 黃土高原轉為南風 B. 內蒙古東部地區風速加大C. 渤海海區風浪減小 D. 黃海海區的氣壓顯著升高32.新疆北部牧民應對此次寒潮暴雪天氣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前儲備草料 ②加固牛羊棚舍 ③種植耐寒牧草 ④興修水利工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選擇題(共36分)33.(6分)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熱力環流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常見的形式有海陸風、城市風等。左圖為洞庭湖及周邊地區示意圖。(1)在右圖上畫出白天湖陸風大氣環流示意圖,在圖中寫出近地面高低氣壓,并在圖上畫出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的彎曲狀況。(2)根據熱力環流原理,說出洞庭湖湖面夜晚降水量較____(少、多)(3)在洞庭湖邊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會帶來____效應,使湖風____,陸風____。(增強/減弱)34.(7分)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熱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壓面示意圖”,回答問題。(1)高空C比D的氣壓____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氣壓________(高或低)。(2)A比B的溫度______(高或低)。(3)A、B、C、D之間的熱力環流呈____(順或逆)時針方向流動。(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陸地,則此時應該是_____(填“白天”或“夜晚”),此時A地與B地間吹_____風(填“海”或“陸”)。(5)A與B相比,日溫差大小比較為______。35.(8分)風沙地貌的形態特征往往可以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及巖石本身性質等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讀地貌景觀圖,完成下列小題。(1)①地貌景觀的名稱是_____ ;②地貌景觀的名稱是______ 。上述地貌容易出現在我國的_____(東、西)部地區。(2)①地貌景觀中突起孤立的巖石易遭受強烈的_____,加之巖層性質不均一,下部比較疏松,最終形成上部寬大,下部窄小的景觀。通常① 地貌分布區氣候比較_____(干、濕)。(3)②地貌景觀迎風坡坡度較_______,背風坡較______,多個沙丘鏈的延伸方向與盛行風大致______。36.(6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馬燈是我國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左下圖示意走馬燈原理,如圖所示,在燈內中央安裝一根立軸,剪出馬、人等圖像用長鐵絲固定在立軸上,立軸底部附近放置蠟燭,上部安裝葉輪,熱氣上騰引起空氣對流,使葉輪轉動,從而形成“若沙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的現象,走馬燈的原理與孔明燈相似。右下圖示意某時中國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單位:hPa)。(1)開封某學生于右圖所示時刻放飛一只孔明燈,判斷其運動方向是____,此時風速較圖中A地____(大/小),判斷理由____。(2)利用熱力環流原理簡析走馬燈“旋轉如飛”的原因。37.(9分)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問題。溫室大棚多用于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下左圖示意大氣受熱過程,下右圖為某地區新型溫室大棚景觀。(1)試利用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分析溫室大棚內氣溫高的原因。(2)冬季為了保溫,菜農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內灑水。說明其有助于保溫的原理。(3)溫室大棚中生產出來的蔬菜質量略遜于自然狀態下生產的蔬菜,試分析其原因。一、單選題1.【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平頭鴨嘴龍“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指尖還長有適合劃水的蹼,適于在湖沼水域或岸邊生活”,可以判斷平頭鴨嘴龍喜歡生活在林草茂盛,河沼遍布的區域,B正確,AD錯誤;由材料可知,平頭鴨嘴龍“后肢粗大,靠尾巴保持平衡,在陸地上行走時尾巴如‘方向盤’,在水中游泳時則變成‘舵’”,因此平頭鴨嘴龍生活在兩棲環境,不是海洋環境,排除C。故選B。2.【答案】A【解析】讀圖聯系材料“平頭鴨嘴龍生活在距今約6500萬年~8500萬年前”可知,“神州第一龍”平頭鴨嘴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白堊紀處于中生代最后一個紀,中生代是顯生宙的中間一個代,若博物館要給“神州第一龍”化石骨架做一個介紹牌,其年代信息可以寫為顯生宙一中生代—白堊紀,AD正確;地質年代依次為冥古宙、 太古宙、元古宙、顯生宙,顯生宇包括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顯生宇之前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均為前寒武紀,BCD錯誤。故選A。3.【答案】D【解析】根據動植物的演化規律,其形成的化石可以判斷巖石之間的相對新老關系,而不能確定地球的年齡,①錯誤;了解地球生命歷史,②正確;化石的形成無法還原地貌形成過程,③錯誤;根據動植物化石可以判斷動植物的生長習性,從而推測古地理環境,④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排除ABC。故選D。4.【答案】A【解析】地殼厚度為莫霍面以上的部分。由圖可知,地勢高的地方,莫霍面深度較深,地殼厚度大,因此地勢高低和地殼厚度大小呈正相關,A正確,C錯誤。由圖可知,隨著海拔升高,莫霍面深度變深,因此地殼厚度變大,B錯誤。喜馬拉雅山的地殼厚度為海拔高度加上莫霍面深度,即8+60=68km,西藏的地殼厚度為6+70=76km,因此喜馬拉雅山的地殼厚度并不是最大,D錯誤。故選A。5.【答案】C【解析】莫霍界面是一個不連續面,地震波波速在此發生明顯變化,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A錯誤,C正確。巖石圈是軟流層以上的部分,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因此莫霍界面并非巖石圈的下界面,軟流層才是,B錯誤。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其上部并不是莫霍界面,而是巖石圈,D錯誤。故選C。6.【答案】A【解析】結合圖示信息,由等溫線的彎曲方向即為洋流的流向再結合圖中等溫線的數值關系可知,甲處洋流是寒流,自南向北流;乙處是暖流,自北向南流,據此選A。7.【答案】C【解析】洋流可把污染物帶到其他海域,加快凈化速度,A、D錯;順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圖中乙處洋流只是加快了由北向南輪船的航行速度,B錯;洋流可以促進高低緯度間熱量的交換,C對。8.【答案】B【解析】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是自副熱帶海區向兩側海區遞減。丙、丁在赤道附近,甲、乙在副熱帶附近,可排除C、D。同緯度暖流流經的海區鹽度高,寒流流經的海區鹽度低,排除A,選B。9.【答案】D【解析】地震波中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不同,電磁波傳播速度遠高于地震波傳播速度,在地震波還未到達時做出防范措施,②④正確;人類目前還不能準確預報地震,①錯誤;地震的破壞程度大,屬于地震本身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③錯誤。故選D。10.【答案】C【解析】地震可能造成電梯損壞、電梯間傾倒等,A錯誤;小王住在10樓,樓層較高,走樓梯下樓速度慢,可能在途中受到傷害,B錯誤;就近選擇堅固的角落躲避,待地震結束后迅速逃生,C正確;地震影響范圍大,此時打電話報警也無法得到及時救援,且可能因為線路故障、信號丟失等出現電話不通的情況,D錯誤。11.【答案】C【解析】結合圖中有機土壤物質等厚度線可讀出,甲處有機土厚度為2.0~2.5 m,乙處有機土厚度為2.5~3.0 m,有機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確。12.【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有機土是在長期積水和滯水的情況下形成的,說明影響有機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有濕度;由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影響有機質分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氣溫,A正確。13.【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形成有機土的因素是土壤濕度大、氣溫低。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又是濕地,故有機土面積廣闊,A正確。14.【答案】D【解析】發生強降雨時,徑流進入筼筜湖,經排洪泵站或通過西堤閘門,利用潮汐排入附近海域。此時正值沿海漲潮,海面水位上升,無法繼續使用西堤閘門泄洪,D正確,C錯誤;澇泵站開始工作,此時貧筜湖水位快速上漲,說明降雨強度未減弱,A錯誤;排澇速度減緩與關閉西堤閘門的做法無關,B錯誤。15.【答案】C【解析】城區硬化地面增加導致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匯入湖泊的水增加,貧筜湖的蓄洪排澇壓力增大,C正確;附近海域頂托、海洋水汽輸送不會近幾年突然增多,AD錯誤;城市生活廢水對此影響小,B錯誤。16.【答案】C【解析】圖的景觀為正前方遠處是饅頭山,近處平緩開闊,左右兩側各有一處小山丘,且左側山丘較右側高,觀察點應為丙。故選C。17.【答案】D【解析】等高距為40米,丙高度介于60-100米之間,山頂的高度介于340-380米之間,兩者的高差介于240-320米之間,最大值為310米,D正確,ABC錯誤。18.【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葉蟲是古生代的生物,A錯誤;太古代的生物是藍藻,B正確;魚類和蕨類植物都存在于古生代,C正確;中生代后期,爬行動物中的一部分進化成鳥類,D正確。故選A。19.【答案】B【解析】沉積巖具有層理構造,一般而言,越向下,巖層形成的時間越早。結合圖例可知,圖中動物的演化過程為三葉蟲(海生無脊椎動物)-魚類(脊椎動物)一恐龍(爬行動物),B正確,ACD錯誤。20.【答案】A【解析】大約在新生代第四紀初,古猿的一支向著人類的方向進化,人類進化到現代狀態。A正確,BCD錯誤。21.【答案】D【解析】沉積巖地層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A不符題意;地層是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B不符題意;沉積巖中可能存在生物化石,C不符題意;不同的地層沉積時間往往不相同,D符合題意,故選D。22.【答案】D【解析】“雙帆石”是我國最大的花崗巖海蝕柱,圖2中①為海蝕崖、②為海蝕穴、③為海灘、④為海蝕柱。23.【答案】B【解析】圖2中目前規模仍在不斷擴大的地貌為②(海蝕穴)和③(海灘)。①(海蝕崖)受到海浪侵蝕,高差會變小,④(海蝕柱)受到海浪侵蝕,高度會變小甚至會消失。24.【答案】A【解析】“金發姑娘區”就是指類似于地球的適合生命形成的環境。這一地區的星球距離繞轉恒星距離適中,溫度適宜,適宜生命存在,A正確;這一地區只有液態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條件之一,不能滿足生命的形成,B錯誤;其他地區也能接受到恒星輻射,獲得穩定的能量來源,這不是該地區所具備的特有條件,C錯誤;這一地區星球體積和質量適中,有適宜呼吸的大氣,并不一定是氧氣,適居并不表示有生物,D錯誤。故答案選A。25.【答案】C【解析】根據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條件的因果關系分析,液態水是因為地球適宜的溫度,A錯誤;穩定的光照是因為太陽輻射較穩定,B錯誤;適宜的溫度是因為適中的日地距離,且地球自轉公轉周期適中,C正確;適于生命呼吸的大氣是因為適中的體積和質量,萬有引力吸附空氣分子,形成大氣層,D錯誤。故答案選C。26.【答案】B【解析】格柵壩是在溝道中攔蓄較大固體物質為主要目的新型擋攔建筑物,能夠排走自由水,主要功能是阻擋泥石流;對山洪、水土流失、風沙影響弱,B正確,ACD錯誤。27.【答案】D【解析】泥石流發生時,應該快速撤離谷底,并迅速向垂直于溝谷的兩側高地跑,D正確,ABC錯誤。28.【答案】A【解析】氣象探空氣球上升至三萬米高空,到達平流層。氣象探空氣球在上升過程中先經過對流層,后到平流層,氣溫先降后升,氣壓不斷降低,氧氣含量一直下降,水汽含量減少。故選A。29.【答案】B【解析】氣象探空氣球上升至三萬米高空,最大高度到達平流層。存在若干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的是高層大氣,A錯誤;氣流運動較平穩,利于航空飛行的是平流層,B正確;水汽雜質含量高,天氣現象多變的是對流層,C錯誤;平流層臭氧的含量高,D錯誤。30.【答案】C【解析】11月27日20時,甲地在1010等壓線上,其北側相鄰等壓線數值是1015,南側相鄰等壓線數值是1005,甲處氣壓應是北高南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應是由偏北指向偏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右偏,形成的風向應是東北風。故選C。31.【答案】B【解析】黃土高原11月28日20時,偏北處氣壓值大于偏南處,風向是以偏北風為主,A錯誤;11月28日20時與11月27日20時相比,內蒙古東部地區等壓線更為密集,風力加大,B正確;11月28日20時渤海地區的等壓線更密集,風力更大,風浪應增加,C錯誤;黃海海區的氣壓并沒有顯著升高,D錯誤。32.【答案】A【解析】寒潮暴雪重覆蓋草場,造成飼草供應困難,需要提前儲備草料,①正確;暴風雪會對棚舍產生危害,積雪也可能會壓塌棚舍,需要加固牛羊棚舍,②正確;種植耐寒牧草,也會被暴風雪覆蓋,③錯誤;暴雪不是旱澇災害,興修水利工程不是應對措施,④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33.【答案】(1)(2)多(3)熱島 增強 減弱34.【答案】(1)高 低 (2)高 (3)順 (4)夜晚 陸 (5)B>A35.【答案】(1)風蝕蘑菇 新月形沙丘 西(2)風力侵蝕/侵蝕 干(3)緩 陡 垂直36.【答案】(1)東南/偏南 大 等壓線較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速大(2)①蠟燭點燃使燈中氣流上升;②熱力推動葉輪帶動立軸轉動;③立軸帶動剪紙旋轉,旋轉的剪紙陰影投射在燈籠側面即現旋轉如飛景象。三、非選擇題37.【答案】(1)太陽輻射為短波輻射,穿透能力強,大部分太陽輻射能量可以進入溫室;而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穿透能力差,地面輻射能量很少能透出溫室,使能量保存在溫室中,導致大棚內氣溫高。(2)在大棚內灑水,可增加空氣中水汽含量;夜間水汽吸收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作用(或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因此有助于保溫。(3)溫室大棚與自然狀態相比,大棚保溫作用強,棚內晝夜溫差小,糖分累積少,積累的營養物質少,蔬菜質量較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