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月考科學試題
1.(2025九下·永嘉月考)2025年新春,永嘉發起的“來楠溪江過大宋年”活動受到國內外游客的青睞。下列年俗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磨豆腐 B.搗年糕
C.貼春聯 D.放煙花
2.(2025九下·永嘉月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下列日常工作,在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獨輪車 B.開瓶器
C.釣魚竿 D.大鍘刀
3.(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做有關酸的性質實驗中,下列操作規范的是(  )
A.傾倒稀鹽酸 B.滴加石蕊試劑
C.取放生銹鐵釘 D.測鹽酸pH值
4.(2025九下·永嘉月考)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概括出來的,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科學推理法。下列實驗中采用了該方法的是(  )
A. 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
B.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 模擬星系運功
D. 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5.(2025九下·永嘉月考)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關于地球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東向西
B.地球是一個正球體
C.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內部
D.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6.(2025九下·永嘉月考)運河中一艘貨船因偏離航道擱淺(如圖)。為使該貨船能回到航道繼續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  )
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 B.將貨船拖回到航道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 D.將貨物搬到甲板上
7.(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金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從離開手后到落回手中之前,此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B.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C.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 D.機械能保持不變
8.(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同學研究滑輪的作用,用重為0.2牛的滑輪,把2牛的鉤碼勻速提升1米。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拉力F做的功為(  )
A.0焦 B.1.1焦 C.2.2焦 D.4.4焦
9.(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敏透過水杯看見《科學作業本》上的“科”字呈如圖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選項中與其成像規律相同的是(  )
A. B.
C. D.
10.(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減少汽車油耗,科學家通過研發新型泡沫金屬材料,來減輕汽車的自重。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泡沫金屬材料應具有的性質是(  )
A.熔點低 B.密度小 C.硬度大 D.著火點高
11.(2025九下·永嘉月考)永嘉麥餅的主要原料有:麥粉、雞蛋、梅干菜、鮮肉等。麥餅進入人體后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才能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大量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膽汁中的消化酶參與麥餅中脂肪的乳化
B.麥餅中的蛋白質可被消化系統直接吸收
C.麥餅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
D.麥餅中的淀粉在小腸中開始被消化
12.(2025九下·永嘉月考) 位于溫州市蒼南縣的浙江三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將采用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關于核電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核電站實現了核能→機械能→內能→電能的能量轉化
B.三澳核電站利用了核聚變為電站提供能量
C.核電站周圍核輻射嚴重,所以核電站要遠離城市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
13.(2025九下·永嘉月考)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
A.有酸味的物質
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
14.(2025九下·永嘉月考)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裝片往左移,則像也會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小
D.若在甲視野看到模糊的像,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15.(2025九下·永嘉月考)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 B.
C. D.
16.(2025九下·永嘉月考)2023年3月11日,“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了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奮斗者”號外殼堅硬,下潛過程中體積保持不變,依靠調整配備的壓載鐵來實現下潛和上浮。
(1)潛水器浸沒后在下潛的過程中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   ;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2025九下·永嘉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圖A和B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擇   (選填“A”或“B”)。
(3)圖C為過氧化氫分解的過程示意圖,請將生成物的微觀粒子模型補充完整。   
18.(2025九下·永嘉月考)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給病人帶來了福音。
(1)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應用于呼吸困難重癥患者的搶救。該技術是在體外將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實現人體與外界的   交換。
(2)試管嬰兒技術滿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婦的愿望。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發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體   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人工腎應用于慢性腎炎和晚期尿毒癥的治療。人工腎的透析膜相當于腎臟中的   ,起濾過作用。
19.(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比較液體a和液體b的比熱大小,小寧分別稱取相同質量的a和b,在初溫相同條件下,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在沸水中加熱;
(1)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本實驗中,液體a、b內能增加的途徑是   ;
(2)實驗過程中,小寧觀察到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由此可知,液體a的比熱與液體b的比熱的大小關系是:   。
20.(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項目化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表示血液流動方向)。利用器材有:塑料管、小水泵(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需外接電源)、水、單向閥、塑料瓶(2大2小,上下連通)、肺泡模型、組織細胞模型等。請回答:
(1)靜脈注射時,醫生將藥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靜脈中,該靜脈流的是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2)項目組通過本模型模擬該過程,藥液首先進入模型中的   。
21.(2025九下·永嘉月考)思維模型是依據事物發展內在規律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能引導有序思維、增進深度理解,促進問題解決。小明建構了“物質除雜”的思維模型(如圖)。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   (選填“分離轉移”或“反應轉化”)。
小明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咸水淡化裝置”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 ……
(2)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切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3)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處。   
22.(2025九下·永嘉月考)氫氧化鈉和鹽酸能發生反應,下面我們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這一反應。
(1)宏觀分析: 如圖1所示,將天平調平,取下錐形瓶,擠壓膠頭滴管,再將錐形瓶放回托盤。觀察到反應后天平   , 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微觀分析: 圖2表示反應前后錐形瓶內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其中的“○ ”表示   。(填離子符號)
(3) 建立模型: NaOH+HCl=NaCl+H2O
(4)定量分析: 反應過程中消耗的氫氧化鈉和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比是   。
23.(2025九下·永嘉月考)室外的鐵制欄桿在多雨季節易生銹,小寧對鐵生銹的條件進行了探索,實驗裝置如圖。3天后,發現只有裝置C中的鐵絲生銹了。
(1)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2)裝置B、C中的實驗現象說明與   接觸是鐵生銹的條件之一。
24.(2025九下·永嘉月考)圖甲是一個“水綿傘”:透明塑料袋中裝湖水和水綿(水生藻類植物),袋口的吸管能與外界連通,調節配重能使共直立于水底。光照一段時間后,發現“水綿傘”浮到水面。某同學自制了兩個相同的“水綿傘”,置于離光源距離不同的水底(水中各處溫度相同且不變),如圖乙,以驗證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1)本實驗驗證的是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實驗過程中,需要觀測的是   。
(3)該同學觀察了一整天,都沒發現“水綿傘”上浮。可如何改進實驗?(寫出一種)   
25.(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實驗開始時,將滴管中的稀鹽酸同時加入到小試管中,發現小試管中產生氣體的速度裝置A明顯快于裝置B。
(1)寫出試管內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
(2)小明同學所設計的這個實驗,其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
(3)實驗過程中,小試管內產生氣體能使裝置A、B中的紅墨水沿著細長玻璃導管上升。
①紅墨水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   (選填“A”或“B”)。
②你認為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和細長玻璃導管中紅墨水上升的體積相等嗎?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26.(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中,同學們進行如下研究。
【實驗器材】干電池3節,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阻約為15Ω),滑動變阻器(4Ω 1A),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導線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
【實驗方案】將量程為0~15V的電壓表并聯到小燈泡兩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光,讀出并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1)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   (選填“左”或“右”)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更換小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短路
C.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3)當電壓表讀數為3.8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實驗反思】小明認為,電壓表選用0~15V量程進行實驗,因該量程下每一小格為0.5V,3.8V讀數不夠精確,導致計算得到的額定功率誤差較大。若電壓表換用0~3V的量程,將其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0.7V,即可減小誤差。
【實驗改進】于是小明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圖,電壓表V1選用0~15V量程,電壓表V2選用0~3V量程。進行實驗,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試驗次數 小燈泡兩端電壓(V) 變阻器兩端電壓(V) 電流(A)
1 3.0 1.1 0.24
2 3.4 0.7 0.26
3 3.8 0.3 0.28
(4)小明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所測的數據,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反思交流】小金發現測得的小燈泡兩端電壓與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小于電源電壓。帶著這一疑問,繼續探究……
27.(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利用斜槽、鋼球、木塊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探究活動。鋼球從高為h的斜槽上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鋼球碰上木塊后,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s,如圖所示。
(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__(選填字母)
A.鋼球在斜面上的動能
B.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木塊被撞擊后的動能
(2)若水平面是光滑的,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觀察和比較。對此請寫出一條改進措施   
(4)改進后用同一鋼球A先后從不同高度h的斜槽上由靜止滾下,將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撞出一段距離s。可得出的結論為   。
28.(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模擬工業煉鐵。
【查閱資料】甲酸(HCOOH)在熱濃硫酸存在時發生的反應:。
【實驗步驟】
①如圖甲連接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裝入藥品,……,點燃酒精噴燈。
③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等裝置冷卻到室溫后停止通入。
(1)為確保實驗安全,請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的具體操作補充完整:   。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   (選填“a”或“b”)口導入。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   (選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4)該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   (寫出兩點)
29.(2025九下·永嘉月考)朱利葉斯因感知溫度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被授予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材料一:在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們猜測,神經細胞對不同刺激的不同反應,很可能依賴于細胞的某種離子通道受體,它的開放與關閉影響著細胞內外離子的進出。
材料二:朱利葉斯以辣椒為切入點,于1997年發現辣椒素能激活某種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并發現該受體也可被43℃以上的高溫激活,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1)分析材料可知,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   (填細胞結構)。
(2)吃辣椒會感覺到熱,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   。
30.(2025九下·永嘉月考)滅火器是常見的消防設備,有多種類型,某項目化小組計劃制作一款簡易泡沫滅火器模型。
【項目學習】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裝有兩種物質,并添加發泡劑(混入氣體時能產生大量泡沫).滅火器不使用時,兩種物質彼此分離;使用時,將兩種物質混合能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將液體、泡沫從管口噴出。
【產品設計】器材:吸濾瓶,小試管,橡皮塞,乳膠管,細線等。
試劑:濃鹽酸,碳酸鈉粉末,飽和碳酸鈉溶液,發泡劑.裝置:如圖所示。
【評價量表】
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噴射物的速度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較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小
指標二:泡沫的量 泡沫多、均勻 泡沫多、不均勻 泡沫少、不均勻
指標三:噴出液體的安全性 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恰好完全反應 反應后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有少量剩余 噴出的液體酸性或堿性較強
【產品制作】
(1)從指標一考慮,小組需要選擇與鹽酸反應的碳酸鈉.經討論,大家一致認定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比碳酸鈉粉末效果好,其原因是   。
(2)泡沫滅火器產生的泡沫中含有水分,泡沫里的一個個“泡泡”也會幫助二氧化碳更好地“粘附”在燃燒物表面.請你解釋發泡劑能提升滅火效果的原理   。
(3)將含有5.3克溶質的飽和碳酸鈉溶液裝入吸濾瓶,小試管中裝入20克質量分數為36.5%濃鹽酸,按照指標三等級,通過計算說明該項目是否符合優秀標準。   
31.(2025九下·永嘉月考)我國設計生產的無人機世界領先,具有高效、輕巧、功率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等領域。如圖為某型號農用無人機,主要用于播種、施肥、打藥等,銘牌上的部分參數如下表所示。
整機型號 N420
最大起飛質量
藥箱額定容量
作業速度
完成下列問題:
(1)這款無人機以的作業速度共水平飛行,需要多少小時
(2)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停放在水平地面,對地面的壓強約,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多少平方米
(3)若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速度豎直向上勻速飛行,不計空氣阻力,則按此要求計算無人機的功率至少是多少瓦
32.(2025九下·永嘉月考)建筑工地上經常用長臂大吊車來輸送建筑材料,安裝建筑構件,圖甲是其鋼絲繩纏繞簡化示意圖(其中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均不計)。喜歡實踐的小嘉同學,自己也嘗試設計了類似的吊車模型(如圖乙),其中AP為粗細均勻的直棒,長1.8米,質量為1千克,凳子寬度為40厘米,A端固定一個鉛塊M(忽略寬度大小)。
(1)若鋼絲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3×104牛,則能吊起貨物的質量不能超過   千克;
(2)若將重為1.2×104牛的貨物由地面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30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動20米,則此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多少焦?   
(3)乙圖模型中AO1為30厘米,在沒掛物體時直棒剛好有繞O1點轉動的趨勢,則配重M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33.(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學習小組開展“自制豆芽機”項目化學習活動,主要包括產品設計、功能調試、評價改進三個環節。
【產品設計】圖甲是小組成員完成的設計草圖,內容包括發育盒、淋水系統和控溫裝置。發育盒上有瀝水孔;淋水系統由水泵驅動,豆芽機中的水可通過內部管道和瀝水孔按箭頭方向流動,使用時可通過調節水流大小控制發育盒中的積水量。控溫裝置內部電路如圖乙所示,可實現加熱、保溫兩擋自動切換,其中R0是定值電阻,R1、R2為電熱絲,Rx為熱敏電阻。
【功能調試】小組成員購置了相關配件進行產品制作與調試。配件的具體參數如下: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為,R0為,R1為,Rx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丙所示,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小于30mA時釋放。
【評價改進】小科設計了評價量規(部分指標如表),并以此作為豆芽機評價改進的依據。
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氧氣提供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不會出現缺氧情況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偶爾出現缺氧情況 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氣,經常出現缺氧情況
溫度控制 能實現自動控溫并能提供適宜的溫度 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或偏低 不能自動控溫
(1)圖甲中,蓋上有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   。
(2)功能調試時,小科測得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請計算其加熱功率   (寫出計算過程)。
(3)小科查閱資料發現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根據評價量規,試通過數據分析來評定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指標,你將其評定為   (填“優秀”、“合格”或“待改進”),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解答】A、磨豆腐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
B、搗年糕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貼春聯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放煙花的過程中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答案】C
【知識點】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
【解答】獨輪車、開瓶器和大鍘刀在使用時相當于杠桿,動力臂都大于阻力臂,都是省力杠桿,而釣魚竿在作為杠桿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3.【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pH值的測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標簽向手心是為了防止標簽被腐蝕。【解答】A、傾倒稀鹽酸時,試管口略微傾斜,緊挨試劑瓶口,標簽要朝向手心,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確;
B、滴加石蕊試劑時,滴管要懸停在試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試管或接觸試管壁,故B錯誤;
C、向試管中加入生銹鐵釘,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將固體放在試管口,然后把試管慢慢地直立起來,使藥品緩緩地滑到試管底部,故C錯誤;
D、測酸的pH時,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觀察顏色的變化,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不能將pH試紙直接伸入溶液中,防止污染溶液,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4.【答案】D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蒸騰作用;聲音傳播的條件;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實驗法、模型法、比較法、分類法、類比法、科學推理法等。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而抽象概括出來的,運用的是科學推理法。采用科學推理法得出的結論不能通過實驗驗證。
【解答】A、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運用的是實驗法,故A不符合題意;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運用的是實驗法,故B不符合題意;
C、模擬星系運動,運用的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題意;
D、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運用的是科學推理法,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5.【答案】D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內部的結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解答】A.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A錯誤;
B. 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B錯誤;
C. 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C錯誤;
D. 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D正確;
故答案為:D.
6.【答案】D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增大浮力的方法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A、借助浮筒能增大浮力,可以使船上浮,故A不符合題意;
B、將貨船拖回到航道,可以使船繼續航行,故B不符合題意;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能增大船排開的水的體積,從而增大浮力,故C不符合題意;
D、將貨物搬到甲板上,船和貨物的總重力不變,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不能繼續航行,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7.【答案】D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而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
【解答】當小球上升時,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速度減小,則動能減小,即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當小球下降時,高度減小,則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則動能增大,即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因此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故A、B錯誤;
由于不計空氣阻力,那么機械能沒有損失,即機械能保持不變,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8.【答案】C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動滑輪上有幾股繩子,就有幾股繩子受力,拉力等于二分之一動滑輪和物體的總重,拉力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兩倍。【解答】由圖可知,使用的是動滑輪,繞繩子的段數n=2,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
拉力端移動的距離
s=2h=2×1m=2m
拉力做的功
W=Fs=1.1N×2m=2.2J
故答案為:C。
9.【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解答】透過水杯看見《科學作業本》上的“科”字呈如圖所示的放大效果,成像原理是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處于1倍焦距以內,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0.【答案】B
【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重力的計算公式:G=mg;質量的計算公式:m=ρv
【解答】 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 就要減輕汽車的質量,在汽車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減輕質量的關鍵是要選取密度小的金屬材料;
故答案為:B.
11.【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根據對食物消化和消化酶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A.膽汁中的沒有消化酶,膽汁參與胡辣湯中脂肪的乳化,故A錯誤;
B.胡辣湯中的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必須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消化系統吸收,故B錯誤;
C.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胡辣湯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故C正確;
D. 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故D錯誤。
故選C。
12.【答案】D
【知識點】核電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根據有關核電站的工作原理、過程、能量轉化以及能源與環境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核電站發電的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故A錯誤;
B. 三澳核電站的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核裂變,故B錯誤;
C.核電站采用了有效的防護手段,在它的周圍核輻射稍高,故C錯誤;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故D正確。
故選D。
13.【答案】B
【知識點】酸、堿的概念
【解析】【分析】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是: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解答】A.有酸味的物質不一定是酸,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該選項符合題意。
C.酸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鹽酸中不含有氧元素,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種類很多,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14.【答案】B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顯微鏡包括物鏡和目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的放大的虛像。顯微鏡成的是倒立的像,要將觀察的物體移至視野中央,物體在視野中的什么方位,就將物體向什么方位移。
【解答】A、顯微鏡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則像向右移動,故A錯誤;
B、甲的放大倍數小,視野寬,進入的光線多。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故B正確;
C、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大,故C錯誤;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換成乙后放大倍數過大,未必清晰,應調節細準焦螺旋,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5.【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氯化鐵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產物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那么會觀察到下面有紅褐色沉淀生成,上層溶液變為黃色。
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16.【答案】增大;等于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分析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化;
(2)根據懸浮條件比較潛水器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潛水器浸在下潛的過程中,液體密度不變,但是深度增大,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潛水器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增大。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17.【答案】分液漏斗;B;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分液漏斗有活塞,長頸漏斗沒有活塞。
(2)A適用于反應物全是固體的反應,B適用于固液不加熱體系。
(3)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進行補充。【解答】(1)由圖可知,a是分液漏斗。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是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是固液常溫型,故發生裝置選B。
(3)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生成物中已經有一個水分子了,故剩余生成物的微觀粒子模型為: 。
18.【答案】氣體;子宮;腎小球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在搶救肺功能衰竭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時,常常需要用到體外膜肺氧合(ECMO)設備。ECMO的本質是一種人工心肺機,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膜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肺的功能,即代替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利于患者的康復。
(2)試管嬰兒體外受精,體內發育。
(3)起濾過作用的是腎小球,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濾過。
【解答】(1)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俗稱人工肺,用于肺功能喪失患者的急救,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使用時,先用一根導管將血液從人體靜脈引出,通過人工肺后,血液經另一根導管回到人體的主動脈,不需要依靠心臟將其壓入主動脈。該技術是在體外將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實現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2)試管嬰兒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與卵細胞在體外的試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把胚胎移植進母體的子宮內,胚胎和胎兒的發育在子宮中進行,直至發育成熟,分娩產出。可見,“試管嬰兒”的生命始于一個細胞--受精卵,受精的部位是試管,其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子宮,試管只是初期發育的場所。
(3)人工腎的半透膜的具體作用是使血液中的廢物通過半透膜滲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時,透析液還向血液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物質,所以類似于腎小體中的腎小球。
19.【答案】熱傳遞;<(或“小于”)
【知識點】比熱容
【解析】【分析】(1)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熱傳遞是內能的轉移,做功是能的轉化。
(2)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大的吸熱能力小,即比熱容小。
【解答】(1)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分別是做功和熱傳遞,本實驗中,液體a、b內能增加的途徑是通過從液體中吸熱,即熱傳遞。
(2)相同質量的a和b吸收相同熱量,觀察到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根據
可知液體a的比熱ca與液體b的比熱cb的大小關系是
20.【答案】靜脈血;瓶②
【知識點】血液;血液循環;人體血液循環模型
【解析】【分析】(1)血液循環途徑如圖:
靜脈血管出肺靜脈,其它靜脈血管流的是靜脈血。
(2)①是左心房,②是右心房,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
【解答】(1)手臂靜脈屬于體循環的靜脈血管,內流靜脈血,靜脈注射時,醫生將藥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靜脈中,該靜脈流的是靜脈血。
(2)若藥物從手臂靜脈注射,在該模型中瓶②模擬右心房,因此該藥物經過的途徑:藥物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等,所以藥物首先進入模型中的②瓶右心房。
21.【答案】(1)分離轉移
(2)液化
(3)節能環保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將鹽和水分開,可知屬于分離轉移。
(2)汽化: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液化:由氣態轉化為液態。
(3)裝置需要考慮成分即操作的簡便程度,所以指標可以為: 節能環保 、操作簡便、制作成本等。
【解答】(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2)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
(3)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或制作成本。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
(2)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
(3)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22.【答案】仍然平衡;Cl-;80: 117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2)反應前不存在,反應后才有的是氯離子。
(4)根據方程式進行計算,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質量比。【解答】(1)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圖1實驗中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與鹽酸中的氫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鹽酸,氫氧根離子個數有剩余,鈉離子個數不變,新增加的離子是氯離子,故大圈“○”表示 Cl-。
(4)根據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知,消耗的氫氧化鈉與生成的氯化鈉質量之比為40:58.5=80:117。
23.【答案】吸收瓶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空氣或者氧氣
【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時容易生銹,因此隔絕水和氧氣可以防止鐵制品生銹。
【解答】(1)根據“室外的鐵制欄桿在多雨季節易生銹”可知鐵生銹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有關,B裝置中的鐵只與水接觸,C裝置中的鐵與水和空氣接觸,根據控制變量法原則,A裝置中的鐵只與氧氣接觸,要除去空氣中的水,生石灰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瓶內空氣中的水蒸氣;
(2)B裝置中的鐵只與水接觸,不能生銹,C裝置中的鐵與水和空氣接觸,能生銹,裝置B、C中的實驗現象說明與空氣接觸是鐵生銹的條件之一。
24.【答案】光照強度;“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減輕配重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由實驗操作可知,變量為水棉傘都光源的距離,可知探究的是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水棉傘上浮到水面,可知通過觀察水棉傘到水面的時間反映光合作用的強度。
(3)由沉浮條件可知,沒有上浮,說明浮力小于重力,可能是重力過大,也可能是光照強度不夠強,光合作用強度不夠大,可以減輕配重或增大光照強度。
【解答】(1)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實驗中將兩個相同的“水綿傘”,置于離光源距離不同的水底,其它條件相同,目的是為了驗證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氧氣能使“水綿傘”浮到水面,因此在實驗過程中,需要觀測的是“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來檢驗光合作用強弱。
(3)該同學觀察了一整天,都沒發現“水綿傘”上浮。可能是實驗裝置有誤,可減輕配重(或“增加光照強度”“增加水綿數量”),再進行實驗。
25.【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反應物形狀
(3)A;不相等;膠頭滴管將鹽酸滴入試管后,氣體會充滿膠頭滴管,是由于玻璃管中的紅墨水產生的壓強導致裝置中氣體體積被壓縮(合理即可)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產生的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2)由圖可知,唯一變量為反應物顆粒大小,可知探究的是反應速率與反應物表面積(形狀)的關系。
(3)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直接的接觸面積更大,反應速度更快,所以A中紅墨水上升較快。
【解答】(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2)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由此可知,實驗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形狀有關。
(3)①紅墨水上升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A,是因為單位時間內A中產生氣體體積比B大。
②膠頭滴管將鹽酸滴入試管后,氣體會充滿膠頭滴管,是由于玻璃管中的紅墨水產生的壓強導致裝置中氣體體積被壓縮,二氧化碳會溶于紅墨水中,所以不相等。
(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由此可知,實驗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形狀有關;
(3)①紅墨水上升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A,是因為單位時間內A中產生氣體體積比B大;
②膠頭滴管將鹽酸滴入試管后,氣體會充滿膠頭滴管,是由于玻璃管中的紅墨水產生的壓強導致裝置中氣體體積被壓縮,二氧化碳會溶于紅墨水中,所以不相等。
26.【答案】(1)左
(2)C
(3)1.064
(4)偏小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燈泡不亮,可能是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過大,電路中電流太小,或者電路中存在故障,所以接下來應該觀察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判斷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原因。
(3)根據圖中電流表示數,通過P=UI計算電功率。
(4)串聯電路分壓,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燈泡兩端的實際電壓小于3.8V,可知燈實際功率偏小。
【解答】(1)為防止電流過大而損壞電路元件,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應置于最大阻值處,故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左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很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過大,燈泡實際功率太小了,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否示數過小,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看燈泡是否發光。
故答案為:C。
(3)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流表接入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讀數為0.28A,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4)根據表格可知,由于電路中開關、導線、電流表等均有電阻,會分得一定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燈泡兩端電壓為3.4V,小于燈泡的額定電壓,故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偏小。
(1)為防止電流過大而損壞電路元件,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應置于最大阻值處,故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左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很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過大,燈泡實際功率太小了,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否示數過小,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看燈泡是否發光。
(3)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流表接入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讀數為0.28A,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4)根據表格可知,由于電路中開關、導線、電流表等均有電阻,會分得一定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燈泡兩端電壓為3.4V,小于燈泡的額定電壓,故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偏小。
27.【答案】(1)B
(2)不能
(3)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
(4)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據此分析;
(2)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出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木塊的運動狀態;
(3)木塊移動的越近,說明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就越小,可以從增強小球的重力勢能方面考慮。
(4)同一鋼球從不同高度上由靜止滾下,保持了質量相等,改變速度,探究動能與物體速度的關系。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小球的動能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故選B。
(2)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就會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達不到探究目的。
(3)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進行觀察和比較,說明可能是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小,可以增大小球的重力勢能,即實驗時,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也可能是水平面對木塊的摩擦力較大,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等方法。
(4)改進后,同一鋼球A在斜槽上的高度不同,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將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撞出的距離s不同,說明鋼球的動能不同,可得出的結論為: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小球的動能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故選B。
(2)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就會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達不到探究目的。
(3)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進行觀察和比較,說明可能是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小,可以增大小球的重力勢能,即實驗時,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也可能是水平面對木塊的摩擦力較大,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等方法。
(4)改進后,同一鋼球A在斜槽上的高度不同,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將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撞出的距離s不同,說明鋼球的動能不同,可得出的結論為: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8.【答案】(1)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
(2)a
(3)還原性
(4)節約藥品,環保(合理即可)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還原反應與金屬的冶煉
【解析】【分析】(1)可燃性氣體在加熱或點燃前要先將裝置內的空氣排盡,防止氣體不純發生爆炸。
(2)使用乙收集氣體,氣體應從短管進。
(3)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元素還原為金屬單質。
(4)微型實驗節約藥品,操作方便。
【解答】(1)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應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甲酸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氣體。(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a口導入,將水從長導管排出。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將鐵還原出來,所以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還原性。
(4)這套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是節約藥品、環保等。
(1)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應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甲酸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氣體;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a口導入,將水從長導管排出;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將鐵還原出來,所以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還原性;
(4)這套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是節約藥品、環保等。
29.【答案】細胞膜;敏感離子通道受體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1)細胞膜的作用:保護和控制物質的進出。
(2)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敏感離子通道受體被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解答】(1)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由材料一可知,離子通道受體的開放與關閉影響著細胞內外離子的進出,可推測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細胞膜上,從而起到控制著離子的進出的功能。
(2)由材料二中”敏感離子通道受體都能被辣椒素和高溫激活,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可知,吃辣椒會感覺到熱,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
30.【答案】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設需要濃鹽酸的質量為x。因為,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沒有恰好完全反應,所以該項目不符合優秀標準。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
(2)依據滅火原理解答;
(3)根據常見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濃鹽酸的質量即可。
【解答】(1)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比碳酸鈉粉末效果好,其原因是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
(2)發泡劑能提升滅火效果的原理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
31.【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無人機所需要的時間為。
答:這款無人機以5m/s的作業速度共水平飛行3.6km,需要。
(2)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力為;
則受力面積。
答: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
(3)無人機勻速飛行時處于平衡狀態,
則向上升起的力;
則無人機的功率為;
答:無人機的功率至少是。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公式計算無人機飛行需要的時間;
(2)根據F=G=mg計算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力,根據計算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3)首先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無人機產生的升力,再根據P=Fv計算無人機的功率。
32.【答案】6×103;3.6×105J;2kg
【知識點】重力的大小;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1)由圖甲可知,動滑輪上有兩股繩子,可知拉力為物體重力的二分之一。
(2)物體做功的條件: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
(3)在沒掛物體時直棒剛好有繞O1點轉動的趨勢,可知支點為O1,結合杠桿平衡條件進行計算。
【解答】(1)由甲圖可知,動滑輪能夠拉起貨物的最大重力等于2倍繩子的最大拉力大小,則貨物的重力
G=2F=2×3×104N=6×104N
貨物的最大質量
(2)貨物在勻速提升的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W=G'h=1.2×104N×30m=3.6×105J
(3)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直棒的中點,以O1為軸,動力
G棒=m棒g=1kg×10N/kg=10N
動力臂
阻力臂
l2=AO1=0.3m
依據杠桿平衡條件得
G棒×l1=G配重×l2
配重的質量
33.【答案】(1)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110W
(3)待改進;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知道根據電阻的串聯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知道根據電阻的串聯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故此款豆芽機自動控制的溫度范圍不符合要求。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常用電熱器
【解析】【分析】(1)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氧氣。
(2)銜鐵被吸下時,觸點相接觸,R1被短路,電路中電阻較小,由可知,電路的總功率最大,為加熱檔。
(3)根據電磁鐵吸下銜鐵和釋放銜鐵的電流分別計算熱敏電阻的阻值,由圖丙讀出溫度范圍,與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進行對比。
【解答】(1)圖甲中,蓋上開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則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電阻的串聯
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路為只有R2的簡單電路,則豆芽機加熱功率為
(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故此款豆芽機自動控制的溫度范圍不符合要求。
(1)圖甲中,蓋上開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則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電阻的串聯
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路為只有R2的簡單電路,則豆芽機加熱功率為
(3)[1][2]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故此款豆芽機自動控制的溫度范圍不符合要求。
1 / 1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崇德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月考科學試題
1.(2025九下·永嘉月考)2025年新春,永嘉發起的“來楠溪江過大宋年”活動受到國內外游客的青睞。下列年俗活動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磨豆腐 B.搗年糕
C.貼春聯 D.放煙花
【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解答】A、磨豆腐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
B、搗年糕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貼春聯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放煙花的過程中涉及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2025九下·永嘉月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下列日常工作,在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獨輪車 B.開瓶器
C.釣魚竿 D.大鍘刀
【答案】C
【知識點】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
【解答】獨輪車、開瓶器和大鍘刀在使用時相當于杠桿,動力臂都大于阻力臂,都是省力杠桿,而釣魚竿在作為杠桿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3.(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做有關酸的性質實驗中,下列操作規范的是(  )
A.傾倒稀鹽酸 B.滴加石蕊試劑
C.取放生銹鐵釘 D.測鹽酸pH值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pH值的測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標簽向手心是為了防止標簽被腐蝕。【解答】A、傾倒稀鹽酸時,試管口略微傾斜,緊挨試劑瓶口,標簽要朝向手心,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確;
B、滴加石蕊試劑時,滴管要懸停在試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試管或接觸試管壁,故B錯誤;
C、向試管中加入生銹鐵釘,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將固體放在試管口,然后把試管慢慢地直立起來,使藥品緩緩地滑到試管底部,故C錯誤;
D、測酸的pH時,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觀察顏色的變化,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不能將pH試紙直接伸入溶液中,防止污染溶液,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4.(2025九下·永嘉月考)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概括出來的,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科學推理法。下列實驗中采用了該方法的是(  )
A. 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
B.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 模擬星系運功
D. 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答案】D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蒸騰作用;聲音傳播的條件;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實驗法、模型法、比較法、分類法、類比法、科學推理法等。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而抽象概括出來的,運用的是科學推理法。采用科學推理法得出的結論不能通過實驗驗證。
【解答】A、研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運用的是實驗法,故A不符合題意;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運用的是實驗法,故B不符合題意;
C、模擬星系運動,運用的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題意;
D、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運用的是科學推理法,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5.(2025九下·永嘉月考)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關于地球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東向西
B.地球是一個正球體
C.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內部
D.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答案】D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內部的結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解答】A. 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A錯誤;
B. 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B錯誤;
C. 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C錯誤;
D. 地球從內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層 ,D正確;
故答案為:D.
6.(2025九下·永嘉月考)運河中一艘貨船因偏離航道擱淺(如圖)。為使該貨船能回到航道繼續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  )
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 B.將貨船拖回到航道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 D.將貨物搬到甲板上
【答案】D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增大浮力的方法和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
【解答】A、借助浮筒能增大浮力,可以使船上浮,故A不符合題意;
B、將貨船拖回到航道,可以使船繼續航行,故B不符合題意;
C、清除貨船底部淤泥,能增大船排開的水的體積,從而增大浮力,故C不符合題意;
D、將貨物搬到甲板上,船和貨物的總重力不變,在浮力不變的情況下,不能繼續航行,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7.(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金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先上升后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從離開手后到落回手中之前,此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B.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C.機械能先減小后增大 D.機械能保持不變
【答案】D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而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
【解答】當小球上升時,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大;速度減小,則動能減小,即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當小球下降時,高度減小,則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則動能增大,即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因此動能先減小后增大,重力勢能先增大后減小,故A、B錯誤;
由于不計空氣阻力,那么機械能沒有損失,即機械能保持不變,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8.(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同學研究滑輪的作用,用重為0.2牛的滑輪,把2牛的鉤碼勻速提升1米。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拉力F做的功為(  )
A.0焦 B.1.1焦 C.2.2焦 D.4.4焦
【答案】C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動滑輪上有幾股繩子,就有幾股繩子受力,拉力等于二分之一動滑輪和物體的總重,拉力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兩倍。【解答】由圖可知,使用的是動滑輪,繞繩子的段數n=2,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
拉力端移動的距離
s=2h=2×1m=2m
拉力做的功
W=Fs=1.1N×2m=2.2J
故答案為:C。
9.(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敏透過水杯看見《科學作業本》上的“科”字呈如圖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選項中與其成像規律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等于像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像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解答】透過水杯看見《科學作業本》上的“科”字呈如圖所示的放大效果,成像原理是放大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處于1倍焦距以內,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0.(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減少汽車油耗,科學家通過研發新型泡沫金屬材料,來減輕汽車的自重。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泡沫金屬材料應具有的性質是(  )
A.熔點低 B.密度小 C.硬度大 D.著火點高
【答案】B
【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重力的計算公式:G=mg;質量的計算公式:m=ρv
【解答】 要實現減輕汽車自重的目的, 就要減輕汽車的質量,在汽車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減輕質量的關鍵是要選取密度小的金屬材料;
故答案為:B.
11.(2025九下·永嘉月考)永嘉麥餅的主要原料有:麥粉、雞蛋、梅干菜、鮮肉等。麥餅進入人體后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才能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和大量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膽汁中的消化酶參與麥餅中脂肪的乳化
B.麥餅中的蛋白質可被消化系統直接吸收
C.麥餅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
D.麥餅中的淀粉在小腸中開始被消化
【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根據對食物消化和消化酶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A.膽汁中的沒有消化酶,膽汁參與胡辣湯中脂肪的乳化,故A錯誤;
B.胡辣湯中的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必須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消化系統吸收,故B錯誤;
C.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胡辣湯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故C正確;
D. 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故D錯誤。
故選C。
12.(2025九下·永嘉月考) 位于溫州市蒼南縣的浙江三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將采用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關于核電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核電站實現了核能→機械能→內能→電能的能量轉化
B.三澳核電站利用了核聚變為電站提供能量
C.核電站周圍核輻射嚴重,所以核電站要遠離城市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
【答案】D
【知識點】核電站及其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根據有關核電站的工作原理、過程、能量轉化以及能源與環境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A.核電站發電的能量轉化過程是: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故A錯誤;
B. 三澳核電站的核反應堆中發生的是核裂變,故B錯誤;
C.核電站采用了有效的防護手段,在它的周圍核輻射稍高,故C錯誤;
D.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有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故D正確。
故選D。
13.(2025九下·永嘉月考)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
A.有酸味的物質
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
【答案】B
【知識點】酸、堿的概念
【解析】【分析】現在所學酸的定義是: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解答】A.有酸味的物質不一定是酸,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該選項符合題意。
C.酸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鹽酸中不含有氧元素,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種類很多,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14.(2025九下·永嘉月考)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裝片往左移,則像也會往左移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
C.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小
D.若在甲視野看到模糊的像,則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B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
【解析】【分析】顯微鏡包括物鏡和目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的放大的虛像。顯微鏡成的是倒立的像,要將觀察的物體移至視野中央,物體在視野中的什么方位,就將物體向什么方位移。
【解答】A、顯微鏡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則像向右移動,故A錯誤;
B、甲的放大倍數小,視野寬,進入的光線多。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鏡,則甲比乙亮,故B正確;
C、甲中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比乙中的大,故C錯誤;
D、影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換成乙后放大倍數過大,未必清晰,應調節細準焦螺旋,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5.(2025九下·永嘉月考)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據氯化鐵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產物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那么會觀察到下面有紅褐色沉淀生成,上層溶液變為黃色。
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16.(2025九下·永嘉月考)2023年3月11日,“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了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奮斗者”號外殼堅硬,下潛過程中體積保持不變,依靠調整配備的壓載鐵來實現下潛和上浮。
(1)潛水器浸沒后在下潛的過程中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   ;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增大;等于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分析潛水器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化;
(2)根據懸浮條件比較潛水器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潛水器浸在下潛的過程中,液體密度不變,但是深度增大,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可知,潛水器所受的液體壓強逐漸增大。
(2)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17.(2025九下·永嘉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圖A和B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擇   (選填“A”或“B”)。
(3)圖C為過氧化氫分解的過程示意圖,請將生成物的微觀粒子模型補充完整。   
【答案】分液漏斗;B;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分液漏斗有活塞,長頸漏斗沒有活塞。
(2)A適用于反應物全是固體的反應,B適用于固液不加熱體系。
(3)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氣,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進行補充。【解答】(1)由圖可知,a是分液漏斗。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是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是固液常溫型,故發生裝置選B。
(3)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生成物中已經有一個水分子了,故剩余生成物的微觀粒子模型為: 。
18.(2025九下·永嘉月考)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給病人帶來了福音。
(1)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應用于呼吸困難重癥患者的搶救。該技術是在體外將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實現人體與外界的   交換。
(2)試管嬰兒技術滿足了不能自然生育夫婦的愿望。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發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母體   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
(3)人工腎應用于慢性腎炎和晚期尿毒癥的治療。人工腎的透析膜相當于腎臟中的   ,起濾過作用。
【答案】氣體;子宮;腎小球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在搶救肺功能衰竭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時,常常需要用到體外膜肺氧合(ECMO)設備。ECMO的本質是一種人工心肺機,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膜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肺的功能,即代替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利于患者的康復。
(2)試管嬰兒體外受精,體內發育。
(3)起濾過作用的是腎小球,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不能濾過。
【解答】(1)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俗稱人工肺,用于肺功能喪失患者的急救,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使用時,先用一根導管將血液從人體靜脈引出,通過人工肺后,血液經另一根導管回到人體的主動脈,不需要依靠心臟將其壓入主動脈。該技術是在體外將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實現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2)試管嬰兒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與卵細胞在體外的試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把胚胎移植進母體的子宮內,胚胎和胎兒的發育在子宮中進行,直至發育成熟,分娩產出。可見,“試管嬰兒”的生命始于一個細胞--受精卵,受精的部位是試管,其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子宮,試管只是初期發育的場所。
(3)人工腎的半透膜的具體作用是使血液中的廢物通過半透膜滲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時,透析液還向血液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物質,所以類似于腎小體中的腎小球。
19.(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了比較液體a和液體b的比熱大小,小寧分別稱取相同質量的a和b,在初溫相同條件下,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在沸水中加熱;
(1)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本實驗中,液體a、b內能增加的途徑是   ;
(2)實驗過程中,小寧觀察到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由此可知,液體a的比熱與液體b的比熱的大小關系是:   。
【答案】熱傳遞;<(或“小于”)
【知識點】比熱容
【解析】【分析】(1)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熱傳遞是內能的轉移,做功是能的轉化。
(2)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大的吸熱能力小,即比熱容小。
【解答】(1)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分別是做功和熱傳遞,本實驗中,液體a、b內能增加的途徑是通過從液體中吸熱,即熱傳遞。
(2)相同質量的a和b吸收相同熱量,觀察到溫度計甲的示數變化始終比乙快,根據
可知液體a的比熱ca與液體b的比熱cb的大小關系是
20.(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項目化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人體血液循環模型”(“→”表示血液流動方向)。利用器材有:塑料管、小水泵(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需外接電源)、水、單向閥、塑料瓶(2大2小,上下連通)、肺泡模型、組織細胞模型等。請回答:
(1)靜脈注射時,醫生將藥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靜脈中,該靜脈流的是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
(2)項目組通過本模型模擬該過程,藥液首先進入模型中的   。
【答案】靜脈血;瓶②
【知識點】血液;血液循環;人體血液循環模型
【解析】【分析】(1)血液循環途徑如圖:
靜脈血管出肺靜脈,其它靜脈血管流的是靜脈血。
(2)①是左心房,②是右心房,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
【解答】(1)手臂靜脈屬于體循環的靜脈血管,內流靜脈血,靜脈注射時,醫生將藥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靜脈中,該靜脈流的是靜脈血。
(2)若藥物從手臂靜脈注射,在該模型中瓶②模擬右心房,因此該藥物經過的途徑:藥物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等,所以藥物首先進入模型中的②瓶右心房。
21.(2025九下·永嘉月考)思維模型是依據事物發展內在規律建立的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能引導有序思維、增進深度理解,促進問題解決。小明建構了“物質除雜”的思維模型(如圖)。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   (選填“分離轉移”或“反應轉化”)。
小明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咸水淡化裝置”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 ……
(2)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切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3)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處。   
【答案】(1)分離轉移
(2)液化
(3)節能環保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凈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將鹽和水分開,可知屬于分離轉移。
(2)汽化:由液態轉化為氣態;液化:由氣態轉化為液態。
(3)裝置需要考慮成分即操作的簡便程度,所以指標可以為: 節能環保 、操作簡便、制作成本等。
【解答】(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2)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
(3)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或制作成本。
(1)海水淡化是將海水中的鹽與水分開,常用加熱蒸餾法將海水加熱形成水蒸氣,沒有發生化學反應,該方法屬于上述模型中的分離轉移;
(2)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
(3)實驗裝置的評價可從裝置的結構是否合理完整、實驗效果是否明顯、裝置是否節能環保、操作是否簡便、裝置是否有推廣價值和制作成本是否廉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指標三為節能環保或操作簡便或推廣價值工或制作成本。
22.(2025九下·永嘉月考)氫氧化鈉和鹽酸能發生反應,下面我們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這一反應。
(1)宏觀分析: 如圖1所示,將天平調平,取下錐形瓶,擠壓膠頭滴管,再將錐形瓶放回托盤。觀察到反應后天平   , 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微觀分析: 圖2表示反應前后錐形瓶內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其中的“○ ”表示   。(填離子符號)
(3) 建立模型: NaOH+HCl=NaCl+H2O
(4)定量分析: 反應過程中消耗的氫氧化鈉和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比是   。
【答案】仍然平衡;Cl-;80: 117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2)反應前不存在,反應后才有的是氯離子。
(4)根據方程式進行計算,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質量比。【解答】(1)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圖1實驗中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
(2)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與鹽酸中的氫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鹽酸,氫氧根離子個數有剩余,鈉離子個數不變,新增加的離子是氯離子,故大圈“○”表示 Cl-。
(4)根據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知,消耗的氫氧化鈉與生成的氯化鈉質量之比為40:58.5=80:117。
23.(2025九下·永嘉月考)室外的鐵制欄桿在多雨季節易生銹,小寧對鐵生銹的條件進行了探索,實驗裝置如圖。3天后,發現只有裝置C中的鐵絲生銹了。
(1)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2)裝置B、C中的實驗現象說明與   接觸是鐵生銹的條件之一。
【答案】吸收瓶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空氣或者氧氣
【知識點】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時容易生銹,因此隔絕水和氧氣可以防止鐵制品生銹。
【解答】(1)根據“室外的鐵制欄桿在多雨季節易生銹”可知鐵生銹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有關,B裝置中的鐵只與水接觸,C裝置中的鐵與水和空氣接觸,根據控制變量法原則,A裝置中的鐵只與氧氣接觸,要除去空氣中的水,生石灰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裝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瓶內空氣中的水蒸氣;
(2)B裝置中的鐵只與水接觸,不能生銹,C裝置中的鐵與水和空氣接觸,能生銹,裝置B、C中的實驗現象說明與空氣接觸是鐵生銹的條件之一。
24.(2025九下·永嘉月考)圖甲是一個“水綿傘”:透明塑料袋中裝湖水和水綿(水生藻類植物),袋口的吸管能與外界連通,調節配重能使共直立于水底。光照一段時間后,發現“水綿傘”浮到水面。某同學自制了兩個相同的“水綿傘”,置于離光源距離不同的水底(水中各處溫度相同且不變),如圖乙,以驗證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
(1)本實驗驗證的是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實驗過程中,需要觀測的是   。
(3)該同學觀察了一整天,都沒發現“水綿傘”上浮。可如何改進實驗?(寫出一種)   
【答案】光照強度;“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減輕配重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由實驗操作可知,變量為水棉傘都光源的距離,可知探究的是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水棉傘上浮到水面,可知通過觀察水棉傘到水面的時間反映光合作用的強度。
(3)由沉浮條件可知,沒有上浮,說明浮力小于重力,可能是重力過大,也可能是光照強度不夠強,光合作用強度不夠大,可以減輕配重或增大光照強度。
【解答】(1)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實驗中將兩個相同的“水綿傘”,置于離光源距離不同的水底,其它條件相同,目的是為了驗證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氧氣能使“水綿傘”浮到水面,因此在實驗過程中,需要觀測的是“水綿傘”上升到水面所需的時間,來檢驗光合作用強弱。
(3)該同學觀察了一整天,都沒發現“水綿傘”上浮。可能是實驗裝置有誤,可減輕配重(或“增加光照強度”“增加水綿數量”),再進行實驗。
25.(2025九下·永嘉月考)小明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實驗開始時,將滴管中的稀鹽酸同時加入到小試管中,發現小試管中產生氣體的速度裝置A明顯快于裝置B。
(1)寫出試管內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
(2)小明同學所設計的這個實驗,其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
(3)實驗過程中,小試管內產生氣體能使裝置A、B中的紅墨水沿著細長玻璃導管上升。
①紅墨水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   (選填“A”或“B”)。
②你認為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和細長玻璃導管中紅墨水上升的體積相等嗎?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反應物形狀
(3)A;不相等;膠頭滴管將鹽酸滴入試管后,氣體會充滿膠頭滴管,是由于玻璃管中的紅墨水產生的壓強導致裝置中氣體體積被壓縮(合理即可)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產生的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2)由圖可知,唯一變量為反應物顆粒大小,可知探究的是反應速率與反應物表面積(形狀)的關系。
(3)粉末狀碳酸鈣與稀鹽酸直接的接觸面積更大,反應速度更快,所以A中紅墨水上升較快。
【解答】(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2)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由此可知,實驗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形狀有關。
(3)①紅墨水上升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A,是因為單位時間內A中產生氣體體積比B大。
②膠頭滴管將鹽酸滴入試管后,氣體會充滿膠頭滴管,是由于玻璃管中的紅墨水產生的壓強導致裝置中氣體體積被壓縮,二氧化碳會溶于紅墨水中,所以不相等。
(1)試管內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小試管里裝有等量的粉狀碳酸鈣和塊狀碳酸鈣,膠頭滴管里裝著相同濃度和體積的稀鹽酸,由此可知,實驗目的是驗證在相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形狀有關;
(3)①紅墨水上升上升速度較快的是裝置A,是因為單位時間內A中產生氣體體積比B大;
②膠頭滴管將鹽酸滴入試管后,氣體會充滿膠頭滴管,是由于玻璃管中的紅墨水產生的壓強導致裝置中氣體體積被壓縮,二氧化碳會溶于紅墨水中,所以不相等。
26.(2025九下·永嘉月考)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中,同學們進行如下研究。
【實驗器材】干電池3節,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阻約為15Ω),滑動變阻器(4Ω 1A),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導線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
【實驗方案】將量程為0~15V的電壓表并聯到小燈泡兩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正常發光,讀出并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1)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   (選填“左”或“右”)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更換小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短路
C.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3)當電壓表讀數為3.8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實驗反思】小明認為,電壓表選用0~15V量程進行實驗,因該量程下每一小格為0.5V,3.8V讀數不夠精確,導致計算得到的額定功率誤差較大。若電壓表換用0~3V的量程,將其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0.7V,即可減小誤差。
【實驗改進】于是小明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圖,電壓表V1選用0~15V量程,電壓表V2選用0~3V量程。進行實驗,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試驗次數 小燈泡兩端電壓(V) 變阻器兩端電壓(V) 電流(A)
1 3.0 1.1 0.24
2 3.4 0.7 0.26
3 3.8 0.3 0.28
(4)小明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所測的數據,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反思交流】小金發現測得的小燈泡兩端電壓與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小于電源電壓。帶著這一疑問,繼續探究……
【答案】(1)左
(2)C
(3)1.064
(4)偏小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2)燈泡不亮,可能是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過大,電路中電流太小,或者電路中存在故障,所以接下來應該觀察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判斷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原因。
(3)根據圖中電流表示數,通過P=UI計算電功率。
(4)串聯電路分壓,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燈泡兩端的實際電壓小于3.8V,可知燈實際功率偏小。
【解答】(1)為防止電流過大而損壞電路元件,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應置于最大阻值處,故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左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很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過大,燈泡實際功率太小了,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否示數過小,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看燈泡是否發光。
故答案為:C。
(3)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流表接入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讀數為0.28A,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4)根據表格可知,由于電路中開關、導線、電流表等均有電阻,會分得一定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燈泡兩端電壓為3.4V,小于燈泡的額定電壓,故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偏小。
(1)為防止電流過大而損壞電路元件,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應置于最大阻值處,故閉合開關S前,應先將滑片移至最左端。
(2)實驗時閉合開關,若發現燈泡不亮,很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過大,燈泡實際功率太小了,接下來最合理的操作是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否示數過小,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看燈泡是否發光。
(3)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流表接入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讀數為0.28A,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4)根據表格可知,由于電路中開關、導線、電流表等均有電阻,會分得一定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0.7V時,燈泡兩端電壓為3.4V,小于燈泡的額定電壓,故計算得到的小燈泡“額定功率”比真實的小燈泡額定功率偏小。
27.(2025九下·永嘉月考)為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利用斜槽、鋼球、木塊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探究活動。鋼球從高為h的斜槽上滾下,在水平面上運動,運動的鋼球碰上木塊后,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s,如圖所示。
(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______(選填字母)
A.鋼球在斜面上的動能
B.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木塊被撞擊后的動能
(2)若水平面是光滑的,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觀察和比較。對此請寫出一條改進措施   
(4)改進后用同一鋼球A先后從不同高度h的斜槽上由靜止滾下,將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撞出一段距離s。可得出的結論為   。
【答案】(1)B
(2)不能
(3)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
(4)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根據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據此分析;
(2)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出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分析木塊的運動狀態;
(3)木塊移動的越近,說明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就越小,可以從增強小球的重力勢能方面考慮。
(4)同一鋼球從不同高度上由靜止滾下,保持了質量相等,改變速度,探究動能與物體速度的關系。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小球的動能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故選B。
(2)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就會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達不到探究目的。
(3)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進行觀察和比較,說明可能是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小,可以增大小球的重力勢能,即實驗時,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也可能是水平面對木塊的摩擦力較大,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等方法。
(4)改進后,同一鋼球A在斜槽上的高度不同,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將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撞出的距離s不同,說明鋼球的動能不同,可得出的結論為: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1)實驗中探究的“物體的動能”是指鋼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小球的動能通過比較木塊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小球到達水平面時動能的大小,故選B。
(2)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就會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達不到探究目的。
(3)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木塊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進行觀察和比較,說明可能是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小,可以增大小球的重力勢能,即實驗時,可以增大小球在斜面的高度或者增大球的質量,也可能是水平面對木塊的摩擦力較大,可以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或者將木塊換為小車等方法。
(4)改進后,同一鋼球A在斜槽上的高度不同,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將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撞出的距離s不同,說明鋼球的動能不同,可得出的結論為: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8.(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模擬工業煉鐵。
【查閱資料】甲酸(HCOOH)在熱濃硫酸存在時發生的反應:。
【實驗步驟】
①如圖甲連接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裝入藥品,……,點燃酒精噴燈。
③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等裝置冷卻到室溫后停止通入。
(1)為確保實驗安全,請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的具體操作補充完整:   。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   (選填“a”或“b”)口導入。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   (選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4)該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   (寫出兩點)
【答案】(1)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
(2)a
(3)還原性
(4)節約藥品,環保(合理即可)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還原反應與金屬的冶煉
【解析】【分析】(1)可燃性氣體在加熱或點燃前要先將裝置內的空氣排盡,防止氣體不純發生爆炸。
(2)使用乙收集氣體,氣體應從短管進。
(3)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元素還原為金屬單質。
(4)微型實驗節約藥品,操作方便。
【解答】(1)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應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甲酸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氣體。(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a口導入,將水從長導管排出。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將鐵還原出來,所以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還原性。
(4)這套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是節約藥品、環保等。
(1)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則步驟②中“點燃酒精噴燈”前應將軟塑料滴瓶中的液體滴入熱濃硫酸中,甲酸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氣體;
(2)甲圖實驗中沒有對尾氣進行處理,會污染環境,若用圖乙的裝置進行收集,氣體應從a口導入,將水從長導管排出;
(3)甲圖B處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紅棕色固體變為黑色,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將鐵還原出來,所以此處反應體現了CO的還原性;
(4)這套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是節約藥品、環保等。
29.(2025九下·永嘉月考)朱利葉斯因感知溫度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被授予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材料一:在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們猜測,神經細胞對不同刺激的不同反應,很可能依賴于細胞的某種離子通道受體,它的開放與關閉影響著細胞內外離子的進出。
材料二:朱利葉斯以辣椒為切入點,于1997年發現辣椒素能激活某種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并發現該受體也可被43℃以上的高溫激活,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1)分析材料可知,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   (填細胞結構)。
(2)吃辣椒會感覺到熱,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   。
【答案】細胞膜;敏感離子通道受體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
【解析】【分析】(1)細胞膜的作用:保護和控制物質的進出。
(2)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敏感離子通道受體被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
【解答】(1)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由材料一可知,離子通道受體的開放與關閉影響著細胞內外離子的進出,可推測該離子通道受體位于細胞膜上,從而起到控制著離子的進出的功能。
(2)由材料二中”敏感離子通道受體都能被辣椒素和高溫激活,激活之后會產生興奮,從而感知到熱”可知,吃辣椒會感覺到熱,是因為辣椒素與高溫一樣會激活神經細胞的敏感離子通道受體。
30.(2025九下·永嘉月考)滅火器是常見的消防設備,有多種類型,某項目化小組計劃制作一款簡易泡沫滅火器模型。
【項目學習】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裝有兩種物質,并添加發泡劑(混入氣體時能產生大量泡沫).滅火器不使用時,兩種物質彼此分離;使用時,將兩種物質混合能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將液體、泡沫從管口噴出。
【產品設計】器材:吸濾瓶,小試管,橡皮塞,乳膠管,細線等。
試劑:濃鹽酸,碳酸鈉粉末,飽和碳酸鈉溶液,發泡劑.裝置:如圖所示。
【評價量表】
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噴射物的速度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較大 液體、泡沫噴射距離小
指標二:泡沫的量 泡沫多、均勻 泡沫多、不均勻 泡沫少、不均勻
指標三:噴出液體的安全性 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恰好完全反應 反應后酸性物質或堿性物質有少量剩余 噴出的液體酸性或堿性較強
【產品制作】
(1)從指標一考慮,小組需要選擇與鹽酸反應的碳酸鈉.經討論,大家一致認定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比碳酸鈉粉末效果好,其原因是   。
(2)泡沫滅火器產生的泡沫中含有水分,泡沫里的一個個“泡泡”也會幫助二氧化碳更好地“粘附”在燃燒物表面.請你解釋發泡劑能提升滅火效果的原理   。
(3)將含有5.3克溶質的飽和碳酸鈉溶液裝入吸濾瓶,小試管中裝入20克質量分數為36.5%濃鹽酸,按照指標三等級,通過計算說明該項目是否符合優秀標準。   
【答案】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設需要濃鹽酸的質量為x。因為,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沒有恰好完全反應,所以該項目不符合優秀標準。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
(2)依據滅火原理解答;
(3)根據常見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濃鹽酸的質量即可。
【解答】(1)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比碳酸鈉粉末效果好,其原因是反應物濃度高、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內部壓強,使液體和泡沫快速被壓出;
(2)發泡劑能提升滅火效果的原理發泡劑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或空氣)滅火。
31.(2025九下·永嘉月考)我國設計生產的無人機世界領先,具有高效、輕巧、功率大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軍事等領域。如圖為某型號農用無人機,主要用于播種、施肥、打藥等,銘牌上的部分參數如下表所示。
整機型號 N420
最大起飛質量
藥箱額定容量
作業速度
完成下列問題:
(1)這款無人機以的作業速度共水平飛行,需要多少小時
(2)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停放在水平地面,對地面的壓強約,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多少平方米
(3)若這款無人機以最大起飛質量、速度豎直向上勻速飛行,不計空氣阻力,則按此要求計算無人機的功率至少是多少瓦
【答案】解:(1)根據題意可知,無人機所需要的時間為。
答:這款無人機以5m/s的作業速度共水平飛行3.6km,需要。
(2)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力為;
則受力面積。
答: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
(3)無人機勻速飛行時處于平衡狀態,
則向上升起的力;
則無人機的功率為;
答:無人機的功率至少是。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公式計算無人機飛行需要的時間;
(2)根據F=G=mg計算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力,根據計算無人機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
(3)首先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無人機產生的升力,再根據P=Fv計算無人機的功率。
32.(2025九下·永嘉月考)建筑工地上經常用長臂大吊車來輸送建筑材料,安裝建筑構件,圖甲是其鋼絲繩纏繞簡化示意圖(其中動滑輪重、繩重及摩擦均不計)。喜歡實踐的小嘉同學,自己也嘗試設計了類似的吊車模型(如圖乙),其中AP為粗細均勻的直棒,長1.8米,質量為1千克,凳子寬度為40厘米,A端固定一個鉛塊M(忽略寬度大小)。
(1)若鋼絲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3×104牛,則能吊起貨物的質量不能超過   千克;
(2)若將重為1.2×104牛的貨物由地面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30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動20米,則此過程中克服貨物重力做功多少焦?   
(3)乙圖模型中AO1為30厘米,在沒掛物體時直棒剛好有繞O1點轉動的趨勢,則配重M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答案】6×103;3.6×105J;2kg
【知識點】重力的大小;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1)由圖甲可知,動滑輪上有兩股繩子,可知拉力為物體重力的二分之一。
(2)物體做功的條件: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
(3)在沒掛物體時直棒剛好有繞O1點轉動的趨勢,可知支點為O1,結合杠桿平衡條件進行計算。
【解答】(1)由甲圖可知,動滑輪能夠拉起貨物的最大重力等于2倍繩子的最大拉力大小,則貨物的重力
G=2F=2×3×104N=6×104N
貨物的最大質量
(2)貨物在勻速提升的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W=G'h=1.2×104N×30m=3.6×105J
(3)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直棒的中點,以O1為軸,動力
G棒=m棒g=1kg×10N/kg=10N
動力臂
阻力臂
l2=AO1=0.3m
依據杠桿平衡條件得
G棒×l1=G配重×l2
配重的質量
33.(2025九下·永嘉月考)某學習小組開展“自制豆芽機”項目化學習活動,主要包括產品設計、功能調試、評價改進三個環節。
【產品設計】圖甲是小組成員完成的設計草圖,內容包括發育盒、淋水系統和控溫裝置。發育盒上有瀝水孔;淋水系統由水泵驅動,豆芽機中的水可通過內部管道和瀝水孔按箭頭方向流動,使用時可通過調節水流大小控制發育盒中的積水量。控溫裝置內部電路如圖乙所示,可實現加熱、保溫兩擋自動切換,其中R0是定值電阻,R1、R2為電熱絲,Rx為熱敏電阻。
【功能調試】小組成員購置了相關配件進行產品制作與調試。配件的具體參數如下: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為,R0為,R1為,Rx的阻值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丙所示,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小于30mA時釋放。
【評價改進】小科設計了評價量規(部分指標如表),并以此作為豆芽機評價改進的依據。
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氧氣提供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不會出現缺氧情況 能夠提供充足的氧氣,偶爾出現缺氧情況 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氣,經常出現缺氧情況
溫度控制 能實現自動控溫并能提供適宜的溫度 能實現自動控溫但溫度偏高或偏低 不能自動控溫
(1)圖甲中,蓋上有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   。
(2)功能調試時,小科測得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請計算其加熱功率   (寫出計算過程)。
(3)小科查閱資料發現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根據評價量規,試通過數據分析來評定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指標,你將其評定為   (填“優秀”、“合格”或“待改進”),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
【答案】(1)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110W
(3)待改進;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知道根據電阻的串聯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知道根據電阻的串聯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故此款豆芽機自動控制的溫度范圍不符合要求。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常用電熱器
【解析】【分析】(1)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氧氣。
(2)銜鐵被吸下時,觸點相接觸,R1被短路,電路中電阻較小,由可知,電路的總功率最大,為加熱檔。
(3)根據電磁鐵吸下銜鐵和釋放銜鐵的電流分別計算熱敏電阻的阻值,由圖丙讀出溫度范圍,與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進行對比。
【解答】(1)圖甲中,蓋上開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則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電阻的串聯
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路為只有R2的簡單電路,則豆芽機加熱功率為
(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故此款豆芽機自動控制的溫度范圍不符合要求。
(1)圖甲中,蓋上開孔和控制發育盤中積水量的目的是提供種子萌發所需的氧氣。
(2)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斷開時,電阻R1與R2串聯,總電阻最大,處于保溫狀態,豆芽機的保溫功率為55W,則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電阻的串聯
當動觸點與靜觸點接觸時,電路為只有R2的簡單電路,則豆芽機加熱功率為
(3)[1][2]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大于60mA時吸合,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3℃;電磁鐵銜鐵在電流小于30mA時釋放,根據歐姆定律知道
根據電阻的串聯
由圖乙知道,此時豆芽機的溫度為26℃;此款豆芽機溫度控制范圍23℃~26℃,由于綠豆萌發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25℃,故此款豆芽機自動控制的溫度范圍不符合要求。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阜宁县| 溧水县| 永康市| 丰县| 勃利县| 万年县| 阿拉善右旗| 彰武县| 海阳市| 玉溪市| 喀什市| 衢州市| 敦化市| 岳阳市| 兖州市| 阳西县| 仁化县| 鲁山县| 达拉特旗| 西乌珠穆沁旗| 安丘市| 高阳县| 博客| 常山县| 金沙县| 青冈县| 湘阴县| 扎囊县| 广德县| 德钦县| 科技| 五原县| 南陵县| 溧阳市| 庄河市| 富平县| 宁远县| 阜宁县| 张掖市| 青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