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 我國科研團隊在新疆和田的溫室大棚內,利用LED燈補光使水稻實現“一年五熟”。棚內裝有冷凝回收系統,捕捉空氣中蒸發的水汽,經過冷凝處理后將這些水分再利用。下圖為新疆和田水稻種植大棚示意圖。完成下題。該種植方式( )①太陽能板白天為棚內增溫 ②立體種植可以增加畝產量③需要LED燈在夜間補光 ④冷凝回收系統可減少耗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金上(金沙江上游)—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計劃2025年建成投產,是我國首個進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壓工程,是我國“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成下面小題。2.該輸電工程( )A.輸送的能源為風電和光電 B.改善金沙江上游生態環境C.改善珠三角能源消費結構 D.助力實現碳中和戰略目標3.該輸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可以利用( )①RS獲取土地利用情況②GNSS精確測量施工位置③RS規劃輸電線路路徑④GIS對天氣情況進行監測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下圖為我國某城市主城區人口分布點密度示意圖,每個點代表10萬人口集群。完成下面小題。4.影響該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氣溫 B.降水 C.地形 D.河流5.近年來該區域人口向外圍擴展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擁堵加劇 B.產業布局調整 C.公共空間匱乏 D.環境污染加劇羅訥河流域的開發大致經歷三個階段:20世紀30年代前,“高筑岸堤,裁彎取直”以整治河道;30至80年代,大規模梯級開發,建設水電站;90年代至今,隨著核電發展,拆除部分堤壩。下圖為羅訥河流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20世紀30年代前,羅訥河主要功能是( )A.發電 B.航運 C.旅游 D.養殖7.20世紀90年代后,羅訥河流域拆除部分堤壩,其目的是( )A.生態修復 B.農業灌溉 C.防治洪澇 D.便于航運城市輻射半徑是指城市對周邊地區產生影響的距離范圍,它是衡量城市輻射能力的重要指標。左圖為河南省部分城市輻射半徑變化統計圖,右圖為河南省行政區劃圖。完成下面小題。8.關于圖示城市輻射半徑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A.2008~2018年濮陽持續下降 B.2008~2018年鄭州持續下降C.2008~2013年信陽增幅最大 D.2013~2018年許昌降幅最大9.鄭州的輻射能力強,說明其( )A.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迅速 B.行政區劃面積不斷擴大C.與周邊城市交通聯系密切 D.與周邊產業同質化加強產業轉移量是產業轉入量與轉出量的差值。下圖為2016~2022年我國四大地區間產業轉移量累加圖。完成下面小題。10.2016~2022年期間( )A.東北地區產業轉出減慢 B.東部地區產業產值下降C.中部地區產業持續轉入 D.西部地區產業持續轉入11.2016~2022年期間,東部地區主要轉出的是( )A.機械制造業 B.木材加工業 C.半導體工業 D.人工智能業打造鄉宿休閑綜合體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方式,通過整合村落的一些閑置宅基地或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鄉宿+”的旅居模式。下圖為“鄉宿+”旅居模式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鄉宿+”旅居模式中,核心資源對周邊產業的帶動主要依賴于( )A.政策扶持 B.交通便利 C.資源互補 D.技術支持13.“鄉宿+”旅居模式旨在( )A.大幅增加鄉宿數量,擴大經濟效益 B.通過核心資源串聯,促進產業融合C.通過延長產業鏈,以降低運營成本 D.招攬外來勞動力,以提高人口素質規劃中的“兩洋鐵路”可連接巴西里約熱內盧州海岸港口和秘魯錢凱港,繞開亞馬孫雨林,穿越巴西高原和安第斯山脈,成為通往亞洲的一條新物流路線。下圖為“兩洋鐵路”規劃圖和南美洲與亞洲部分航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4.“兩洋鐵路”不同路段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對應正確的是( )A.巴西東部——凍土 B.巴西中部——沙地 C.秘魯境內——地震 D.秘魯境內——颶風15.對巴西來說,“兩洋鐵路”建成和錢凱港運行會( )A.降低貨運的連續性 B.明顯提升運輸成本 C.降低運輸的時效性 D.分流部分貨物運輸濱海濕地是位于海洋與陸地交界地帶的生態系統。受海水運動的影響,其固碳速率遠超陸地生態系統。下圖為濱海濕地固碳機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6.由圖可知,濱海濕地碳埋藏主要發生在( )A.高潮位~極高潮位之間 B.低潮位以下 C.高潮位~低潮位之間 D.沿岸高地17.濱海濕地單位面積的固碳速率遠超陸地生態系統,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光合作用效率顯著高于森林②潮汐作用抑制有機質分解③海平面上升促進碳長期埋藏④人類活動干擾與破壞較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讀某地區1月份的海平面等壓線略圖。完成下面小題。18.關于甲、乙大氣活動中心及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A.甲是亞洲高壓、熱力 B.乙是阿留申低壓、熱力C.甲是亞洲低壓、動力 D.乙是夏威夷高壓、動力19.1月份丙地的主導風( )A.成因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B.風向為東南風C.成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D.使當地溫和多雨下圖示意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某測站觀測到的某月太陽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的日變化平均狀況。完成下面小題。20.圖中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A.太陽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B.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C.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太陽輻射、地面反射太陽輻射D.地面反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夏季大于冬季②乙夏季小于冬季③丙晴天大于陰天④丁晴天大于陰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坡向的差異會導致坡面的受熱狀況的時間差異,從而影響山谷風轉換的時間差異。下圖為31.8°N某孤立山丘秋分日某時刻熱力環流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2.圖示時刻最接近( )A.日出后3小時 B.正午后1小時 C.日落前1小時 D.午夜23.在該山丘地區,一天中由山風轉為谷風的時間( )A.海拔高處通常早于低處 B.西坡通常早于東坡C.東西坡面幾乎同時轉換 D.東坡通常早于西坡下圖為2025年4月16日某時刻世界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狀況示意圖,M、N有一處是鋒面。完成下面小題。24.圖示時刻( )A.甲地盛行下沉氣流 B.乙地氣流呈順時針C.丙地風向為東南風 D.丁地風向為西南風25.關于M、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為暖鋒 B.M為冷鋒 C.N為冷鋒 D.N為暖鋒二、綜合題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珠三角城市群是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2024年6月,深圳與中山之間第一條公路直連通道—深中通道正式通車運營。深中通道采用了“西側橋梁、東側隧道”的建設方案,是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材料二 中山市依托深中通道打造“翠亨新區”,吸引大量深圳工業企業入駐,推動該區域人口快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底,中山市城鎮化率突破90%。材料三 左圖為珠三角部分地區略圖。右圖為深圳和中山兩城市的支柱產業。(1)從區域聯系角度,簡述建設深中通道的原因。(2)根據材料,簡析深中通道在東部采用“隧道”建設方案的原因。(3)分析深中通道的修建能提高中山市城鎮化水平的原因。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工業國,以火電為主,但常年被缺電困擾,需從周邊國家進口部分電力。2024年9月由中國承建的紅石100兆瓦塔式光熱太陽能項目首次并網發電。該項目布局在南非北開普省,其運行過程中需要消耗水資源用以冷卻和鏡面清潔。材料二 南非的鉻鐵礦資源豐富,多數礦藏位于地表以下較淺的位置,便于露天開采。圖1是南非略圖,圖2是塔式光熱太陽能項目景觀圖,圖3是鉻鐵礦生產過程示意圖。(1)評價該塔式光熱太陽能項目選址的區位條件。(2)說明塔式光熱太陽能項目對保障南非能源安全的意義。(3)從生產過程角度,簡述南非鉻鐵礦生產帶來的環境問題。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小粒種咖啡生長喜靜風,喜溫,喜濕,不耐強光,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云南省是我國小粒種咖啡的重要產地,雖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但目前咖啡種植戶仍然比較分散。2024年,國際咖啡豆價格上漲,低價的云南咖啡出口額創歷史新高,但與世界著名產區相比,云南咖啡國際認可度不高,主要出口產品為粗加工咖啡產品。材料二 圖1為云南省咖啡種植區略圖。圖2為2020~2024年云南省咖啡種植面積及產量圖。圖3為云南省咖啡產業鏈圖。(1)從氣溫角度,分析云南省小粒種咖啡生長的有利條件。(2)指出2024年云南省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的變化,并分析原因。(3)說明云南咖啡種植戶分散對產業發展的不利影響。(4)從產業鏈角度,簡析云南咖啡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的基本思路。浙江省嘉興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地理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C B B A D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C D C C A C B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C A D C B26.(1)兩岸產業互補性強,貿易往來需求大;生產要素(勞動力、資金、技術)流動量大;原有交通線路較少。(2)深中通道東部臨近機場,是水運主航線,經過濕地,采用隧道可以消除對航空、水運以及環境(濕地生態)的影響。(3)縮短兩岸時空距離,促進深圳部分產業向中山翠亨新區轉移;創造就業崗位;吸引勞動人口集聚。從而促進城鎮人口比重上升。27.(1)有利:熱帶沙漠氣候,太陽能資源豐富;土地資源豐富(地價便宜);政策支持。不利:離市場遠;水資源不足。(2)緩解能源短缺;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3)開采過程:露天開采,挖掘礦坑,破壞地表植被;植被破壞,土地荒漠化加劇;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加工過程:加劇礦產資源枯竭(必答);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大氣污染。28.(1)緯度低,冬季溫暖;海拔高,夏季涼爽。(2)變化:種植面積減少,產量增加。原因:為減少咖啡種植引發的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減少種植面積;種植技術更新,以及高產品種種植,單位面積產量增加。(3)生產成本高;產品品質難以保證;價格低,利潤低。(4)上游:規模化種植,機械化采摘,保證咖啡豆品質;中游:產品深加工,增加出口產品品種;下游:打造品牌,強調云南咖啡的獨特性,提升國際認知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