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七年級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七年級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七年級科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2025七下·拱墅期末)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據報道,我國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鉆井深10910米,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該鉆井的最深處位于地球內部圈層的()
A.地心 B.地核 C.地幔 D.地殼
2.(2025七下·拱墅期末)中國制造業有許多在全球領先的技術領域,但目前還需要趕超的技術是()
A.軌道交通 B.芯片制造 C.通信裝備 D.輸變電裝備
3.(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列中學實驗室常見用品中,材質為陶瓷的是()
A.燒杯 B.鑷子 C.蒸發皿 D.量筒
4.(2025七下·拱墅期末)不銹鋼盤制造過程中,用滾輪擠壓屬于()
A.鑄造技術 B.成型技術 C.切割技術 D.打磨技術
5.(2025七下·拱墅期末)學校里有一棵古樟樹,它的“樹心”很多已經朽爛,變成了一棵“空心樹”。可是,這棵古樟樹還是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由此推斷,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樹的()
A.全部木質部 B.全部韌皮部
C.髓和部分木質部 D.少部分髓
6.(2025七下·拱墅期末)在研究“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的實驗中,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使實驗效果更明顯的是()
A.選擇闊葉植物的枝條
B.將枝條的下端削成斜面
C.將裝置用透明塑料袋罩住
D.將裝置置于溫暖且光照充足的環境中
7.(2025七下·拱墅期末)詩圣杜甫在《江畔獨步尋花》中,用一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表達了他贊美春天,向往寧靜生活的情感。用科學的眼光來看, “留連戲蝶時時舞”,對果樹的“傳宗接代”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傳粉 B.受精 C.開花 D.施肥
8.(2025七下·拱墅期末)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甲、乙兩種生物生殖和發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甲是鯽魚,乙是家鴿,則陰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B.若甲是家蠶,乙是蝗蟲,則陰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C.若甲是香樟,乙是熊貓,則陰影部分可表示無性生殖
D.若甲是熊貓,乙是青蛙,則陰影部分可表示體內受精
9.(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列關于物態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象
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液化現象
C.燒開水時冒出“白氣”是升華現象
D.濃霧在太陽升起后逐漸消失是凝華現象
10.(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列各種物質中,碳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A.CH4 B.C2H6 C.C3H3 D.C4H10
11.(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圖為各種微生物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細菌通過分裂來繁殖后代,細菌在分裂時[3]細胞核首先分成兩份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里面的遺傳物質組成
C.酵母菌無成形細胞核,在生活中可用于做面包、釀酒
D.蘑菇是一種多細胞的真菌,它通過產生圖中的[a]種子來繁殖后代
12.(2025七下·拱墅期末)我國月球著陸器已探明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 5 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且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 57)和 Fe-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關于 Fe-57 和 Fe-54兩者關系的說法正確是()
A.原子核外電子數不同,中子數相同
B.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但化學性質不同
C.均屬于鐵元素,且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D.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
13.(2025七下·拱墅期末)國際千克原器作為質量計量標準,由鉑合金制成,經過一百年多后,科學家發現其質量減小了50μg。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國際千克原器退役。下列關于國際千克原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鉑銥合金制作的原因是其中的鉑、銥原子靜止不動,故耐磨損
B.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過程中,其所含鉑、銥的原子數也相應地減小
C.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的原因一定是其中的鉑、銥生銹了
D.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量50μg,相當于一個雞蛋質量的十分之一
14.(2025七下·拱墅期末)在測量物質密度時,小樂測出了四種固體的質量與體積,并將它們標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則()
A. B.
C. D.
15.(2025七下·拱墅期末)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確的是 (  )
A.地殼元素含量
B.物質分類模型
C.物質組成及構成模型
D.化合物微觀模型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16題每空1分,其余均每空2分,共32分)
16.(2025七下·拱墅期末)化學用語中用數字、符號來表示不同的含義。
(1)寫出下列符號:①兩個氮氣分子   。 ②一個鎂離子   。
(2) 寫出下列符號中數字“2”的正確含義: ①   。 ②SO2   。
17.(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隨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杭州時發現她在西藏喝剩的半瓶礦泉水的瓶子變癟了,則這半瓶礦泉水的質量   ,瓶內氣體的密度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8.(2025七下·拱墅期末)如圖為前18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    
          ②    
③   ④         ⑤
(1)在①~⑤五種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是   (填序號)。
(2)元素②和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19.(2025七下·拱墅期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歷經千辛萬苦。結合下列人的生殖過程簡圖回答。
(1)男性長出胡子與圖中 A 結構有關,原因是該結構能分泌   。其產生的精子與女性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在女性體內的   (填寫生理結構)結合,形成受精卵。
(2)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為子宮,并通過   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20.(2025七下·拱墅期末) 袁隆平說:海水稻如果擴大到一億畝,可多養活8000萬人口。海水稻能在海邊灘涂等地生長,具有抗旱、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抗鹽堿等特點。如圖為海水稻的結構層次,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表示細胞,則過程①主要體現了細胞的   (選填“生長”“分裂“或“分化”)。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則C在結構層次上屬于   。
21.(2025七下·拱墅期末)空調與冰箱都能給我們制造低溫的環境,而且它們的工作原理也幾乎相同。空調與冰箱主要組成部件如圖甲。冰箱的蒸發器和冷凝器裝在同一箱體內,而空調則是把兩者分別裝在室內機和室外機里(如圖乙)。
(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制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吸熱,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根據這一原理,你認為制冷劑應具備   (選填“高沸點”或“低沸點”)的性質。
(2)空調制冷時,制冷劑的液化發生在空調機的   (選填“室內機”或“室外機”)。
22.(2025七下·拱墅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成功著陸月背預選區執行探測采樣任務,并于6月25日返回地球,帶回1935.3克月壤樣品用于科學研究。
(1)“嫦娥六號”著陸后,既獲取了月面表層土壤,又獲得了月面至2米深處的“月壤柱”,所獲得的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的是(  )(選填字母)。
A.表層土壤 B.月壤柱
(2)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還有   、腐殖質、水和空氣等成分;
(3)科學家設想:假如環境條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經過的階段如下,按順序可排列為②⑤④   。
①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 ②巖石風化
③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 ④低等植物生長
⑤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 ⑥高等植物生長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26分)
23.(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觀察到了水在加熱過程中的現象,并記錄了水的溫度。
(1)小樂觀察到水沸騰時的情況應是如圖   (選填“甲”或“乙”)所示。
(2)小樂先后做了兩次水沸騰的實驗,并繪制了兩次實驗中水的溫度-時間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造成兩次圖像不一樣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24.(2025七下·拱墅期末) 下表為“探究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實驗設計與結果。據表回答:
瓶號 種子及所處的環境 實驗結果
1 10粒相同種子,不放水,置于溫暖光照處 不萌發
2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溫暖光照處 10粒萌發
3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鮮層( 不萌發
4 10粒相同種子,放過量水,浸沒種子,置于溫暖光照處 不萌發
5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溫暖黑暗處 10粒萌發
(1)根據實驗結果可知,種子萌發需要合適的   。
(2)2、5號瓶對照,目的是想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   。
25.(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看到媽媽經常將做菜后留下的蛋殼倒扣在花盆中。小樂思考:蛋殼中含有能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嗎 于是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①選用三個相同的花盆,甲和乙中裝洗凈的細沙、丙中裝普通的土壤,三盆中沙或土的體積、質量均相等,將發育情況相同的3株健壯君子蘭幼苗分別栽種于三個花盆中。
②甲盆中不放蛋殼,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殼;其他管理條件都相同。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記錄君子蘭的質量與生長狀況的變化。
小樂的記錄如下表,請回答相關問題:
植株 花盆處理 實驗前質量/g 實驗后質量/g 生長狀況
甲 不放蛋殼 41 51 植株矮小、葉色發黃
乙 放蛋殼 41 70 植株較健壯、葉色較綠
丙 放蛋殼 41 99 植株健壯、葉色濃綠
(1)比較   兩盆植株的變化情況,可以得出結論:蛋殼能促進君子蘭的生長。
(2)甲組君子蘭植株矮小、葉色發黃是因為缺少   (選填“氮”“磷”或“鉀”)元素。
(3)實驗后,小樂對甲盆君子蘭進行了“搶救”,每天都給它施加富含所缺元素的肥料,結果沒幾天君子蘭反而萎蔫死亡了,這主要是因為   。
26.(2025七下·拱墅期末)學習了植物的扦插后,某興趣小組進行了“探究影響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實驗。他們選擇長勢良好且無病害的月季枝條,剪取 10~15cm的性狀相近枝條作插穗,去掉部分葉片,將下部剪成45°斜口,每段枝條保留一個葉芽。插條平均分成4組,每組50根,環境溫度15~25℃,散射光照,培養3周。實驗處理與結果如下:
分組 插穗下切口 扦插土壤 環境相對濕度 插穗生根率
1 斜切,涂硫磺粉 不消毒 50%~85% 42%
2 斜切,不涂硫磺粉 消毒 50%~85% 40%
3 斜切,涂硫磺粉 消毒 20%~30% 22%
4 斜切,涂硫磺粉 消毒 50%-85% 96%
(注:硫磺具有殺菌消毒作用;環境相對濕度數值越大,表示空氣中水分含量越高。)
(1)根據實驗回答:
①月季插穗成活后,其上保留的葉芽,將會發育成   。
②所探究的影響因素中,對月季扦插成活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
(2)該興趣小組繼續探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對月季扦插生根率的影響”,每組取50條插穗,除栽培方式外,其他條件均相近且適宜。結果如圖所示,據此可知:月季更適合以   方式進行扦插繁殖。
(3)扦插等營養繁殖廣泛地應用于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營養繁殖的優點是   。
27.(2025七下·拱墅期末) 碘是一種由碘分子構成的非金屬,分析下列實驗并回答相關問題:
(1)小學《科學》上學過“淀粉遇碘變藍色”。小樂據此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①把少量的固體碘放在濕潤的饅頭上,饅頭變藍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饅頭去蘸取碘液,饅頭變藍色;
③取少量的碘放入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碘升華變成碘蒸氣,把濕潤的饅頭放在碘蒸氣中,饅頭變藍色;
④用濕潤的饅頭蘸取加碘鹽(鹽中加入了 KIO3),饅頭不變藍色。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④中饅頭不變藍的原因。   。
(2)老師用圖甲方式加熱“碘錘” (內置固體碘顆粒、兩端內凹的密閉空心玻璃錘),看到錘內有紫紅色氣體產生,據此得出結論:碘發生了升華。
小樂對此有懷疑,她認為可能是碘先熔化再汽化。她查閱到下列資料: 碘熔點是113.5℃、沸點是184.4℃, 水的沸點是100℃。于是她采用圖乙所示方法用水給碘錘加熱。
能證明碘錘中的碘發生了升華的證據是:在圖乙實驗中觀察到   的現象。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2分)
28.(2025七下·拱墅期末)愛媛38號是用南香柑與西子香柑雜交選育而來的雜交柑,其果實外形美觀,口感細嫩,清香爽口,深受人們喜歡。如圖是愛媛38號的培育過程。請據圖回答:
(1)過程①中,在花期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柑的花粉,待a成熟后,由種子培育出新的植株。則①過程的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2)研究人員以溫州蜜柑作砧木嫁接愛媛38號,在嫁接時需要使砧木和接穗的   緊貼。
29.(2025七下·拱墅期末)海水中含量豐富的氘、氚是重要的核聚變原料。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相關信息如表所示。
名稱 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氣和氘的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請根據圖示信息,在方框內畫出氚原子結構模型。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T2O。T2O中T的化合價為   。
(3)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表示為D2O。在海水中重水的質量約占0.02%,則25噸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列式計算)
30.(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設計了如下實驗測量醬油的密度。請回答相關問題。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天平指針停在圖甲所示的位置。將橫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直至天平平衡;
第二步:用天平測出空小瓶的質量;
第三步:   的總質量
第四步:用天平測出小瓶裝滿醬油后的總質量m3。
(2)圖丙為讀取m3時天平右盤中的砝碼與游碼位置,列式計算醬油的密度為多少 g/cm3。(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3)小樂對多種醬油密度進行測量,發現密度有不同,她根據實驗數據,畫了一張醬油的密度和體積的圖像如圖丁,則圖中陰影部分S的面積表示的是某種醬油的   (填寫科學量名稱)。
31.(2025七下·拱墅期末)硫酸銅晶體俗稱膽礬,是一種藍色晶體,化學名稱為五水硫酸銅,化學式為( 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后能觀察到藍色晶體變成白色粉末(經檢驗為CuSO4),同時試管壁上有水珠。向白色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粉末又會變成藍色晶體,且溫度會略有升高。
(1) CuSO4粉末中, 各元素的質量比 =   。
(2)由硫酸銅粉末與水反應的現象說明該反應是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下列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相關理解,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可能是自然界中原先不存在的物質
B.“新物質”與變化前的物質在組成或結構上不同
C.“新物質”的顏色、狀態一定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
D.“新物質”的元素種類可能比變化前所有物質的元素種類多
32.(2025七下·拱墅期末)新型發光陶瓷是將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傳統陶瓷釉料中,經高溫燒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陰暗環境中自行發光,以下是其部分生產流程。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圖甲中,在   這一設備內會有化學變化發生。
(2)施釉機先將蓄光釉料施加在坯體上,再加涂一層透明釉料,透明釉料作用是   。若施釉過程均采用噴釉法,這與圖乙中的   (選填字母)的施釉方法相似。
(3)生產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氣體環境中進行,是利用稀有氣體   的性質。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殼是地球表面的一層薄殼,其厚度大致為地球半徑的1/400,但各處厚度不一,大陸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則只有約7km。地幔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2800余千米,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我國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鉆井深10910米,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位于地球內部圈層的地殼,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2.【答案】B
【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對我國科技制造業發展現狀的認識判斷。
【解答】 我國在全球領先的技術領域有:軌道交通、通信裝備、輸變電裝備。其中芯片制造領域還需要不斷的努力,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故選B。
3.【答案】C
【知識點】陶瓷器及其制造流程
【解析】【分析】根據對常見器具所用材料的認識判斷。
【解答】燒杯和量筒的材料都是玻璃,鑷子的材料為金屬,蒸發皿的材料為陶瓷。
故選C。
4.【答案】B
【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
【解析】【分析】根據滾輪擠壓技術的原理分析,滾輪擠壓是通過滾輪對不銹鋼施加壓力,使其發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特定形狀的不銹鋼盤。
【解答】 A.鑄造技術:鑄造是將液態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而滾輪擠壓過程中,不銹鋼并非處于液態,不是通過澆鑄成型,所以滾輪擠壓不屬于鑄造技術,故A不符合題意;
B.成型技術:成型技術是使材料通過各種加工方式,獲得所需形狀、尺寸和性能產品的技術。滾輪擠壓是通過滾輪對不銹鋼施加壓力,使其發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特定形狀的不銹鋼盤,這符合成型技術通過外力使材料改變形狀的特點,所以滾輪擠壓屬于成型技術,故B符合題意;
C.切割技術:切割技術主要是將材料分離,把整體材料分割成不同部分,比如激光切割、鋸切等。滾輪擠壓并沒有將不銹鋼盤材料進行分離操作,而是改變其形狀,所以滾輪擠壓不屬于切割技術,故C不符合題意;
D.打磨技術:打磨技術是利用磨具對材料表面進行加工,目的是改善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平整度等表面質量,使其表面光潔。滾輪擠壓主要目的不是改善表面質量,而是改變整體形狀,所以滾輪擠壓不屬于打磨技術,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答案】C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 結合莖的結構組成及各部分功能,聯系“空心樹”仍能生長的實例來分析。
【解答】 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有樹皮(含韌皮部,篩管運輸有機物 )、形成層(分裂使莖加粗 )、木質部(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 )、髓(儲存營養 )。“空心樹”朽爛的“樹心”主要是木質部,不過只要剩余的木質部中導管能輸送水和無機鹽,韌皮部篩管能輸送有機物,形成層等結構正常,樹就能生長。所以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樹的髓和部分木質部。
故選C。
6.【答案】C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莖是主要的輸導器官,其中含有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莖中輸導組織根據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兩類。導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
【解答】 A.選擇闊葉植物的枝條,蒸騰作用旺盛,有利于實驗效果的觀察,故A不符合題意;
B.將枝條的下端削成斜面,有利于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有利于實驗效果的觀察,故B不符合題意;
C.將裝置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有利于觀察到植物蒸騰作用散失了水分,不能增強蒸騰作用,故C符合題意;
D.將裝置置于溫暖且光照充足的環境中,有利于蒸騰作用的進行,有利于實驗效果的觀察,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答案】A
【知識點】傳粉及其途徑
【解析】【分析】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維持自然界中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某些動物數量過多時也會危害植物,如蝗災等.
【解答】 蝴蝶屬于昆蟲。它在采集花粉、花蜜時身上會沾上花粉,當它在另一朵花采集時,身上的花粉就會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從而幫助植物完成傳粉。
故選A。
8.【答案】A
【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鳥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A.根據鳥類的生殖方式分析;
B.根據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相同點分析;
C.根據植物和動物的生殖方式判斷;
D.根據動物的受精方式判斷。
【解答】 A.若甲是鯽魚,乙是家鴿,則陰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B.若甲是家蠶,乙是蝗蟲,則陰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C.若甲是香樟,乙是熊貓,則陰影部分可表示無性生殖
D.若甲是熊貓,乙是青蛙,則陰影部分可表示體內受精
9.【答案】A
【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 A.冬天水面結冰是水從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現象,故A正確;
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B錯誤;
C.燒開水時冒出“白氣”,是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故C錯誤;
D.濃霧在太陽升起后逐漸消失,是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D錯誤。
故選A。
10.【答案】C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將各個化學式中氫原子的個數統一如下,CH4 =C15H60;
C2H6 = C20H60;
C3H3=C60H60;
C4H10 =C24H60;
比較可知,當氫元素的質量相同時,C60H60中碳元素的質量最大,則碳元素含量最高。
故選C。
11.【答案】B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細菌的繁殖方式判斷;
B.根據病毒的細胞結構判斷;
C.根據酵母菌的細胞結構判斷;
D.根據真菌的繁殖方式判斷。
【解答】A.細菌通過分裂來繁殖后代,細胞膜裂開,細胞質由一份變為兩份,細胞核也隨著裂開成為兩個,故A錯誤;
B.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里面的遺傳物質組成 ,故B正確;
C. 酵母菌有成形細胞核,在生活中可用于做面包、釀酒,故C錯誤;
D.蘑菇是一種多細胞的真菌,它通過產生孢子繁殖后代,故D錯誤。
故選B。
12.【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A.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原子序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B.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原子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C.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D.原子序數=質子數,決定了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答】 A.因為鐵元素是26號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對于Fe-57和Fe-54,它們的質子數都是26,所以核外電子數也都是26。又因為Fe-57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那么中子數為57-26=31;Fe-54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4,其中子數為54-26=28。所以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故A錯誤;
B.二者都屬于鐵元素,因此質子數相同,由于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故B錯誤;
C.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中子數。由于Fe-57和Fe-54的中子數不同,雖然質子數相同,但相對原子質量是不相同的,故C錯誤;
D.元素周期表是依據元素的質子數(原子序數)來排列的;Fe-57和Fe-54的質子數相同,都屬于鐵元素,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同一個位置,故D正確.
故選D。
13.【答案】B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A.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
B.質量是物質所含物質的多少;
C.根據生銹的原理分析;
D.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50g。
【解答】 A.用鉑銥合金制作的原因是其中的鉑、銥原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
B.質量是組成物質的微粒的質量之和,因此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過程中,其所含鉑、銥的原子數也相應地減小,故B正確;
C.國際千克原器生銹了,由于氧元素的加入,會導致質量增大,故C錯誤;
D.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量50μg,而一個雞蛋質量大約50g,相當于一個雞蛋質量的,故D錯誤。
故選B。
14.【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分別連接O與點1、O與點4、O與點2并延長經過點3,得四種固體的m-V圖象,分析圖象得出四種物質的密度大小關系。
【解答】 如下圖,分別連接O與點1、O與點4、O與點2并延長經過點3,得四種固體的m-V圖象,由于點2、3在同一射線上,說明第2種、第3種固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等,它們的密度相等,分析圖象可知:ρ1>ρ2=ρ3>ρ4。
故選D。
15.【答案】C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的種類與分布;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 A.根據地殼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物質的分類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物質的組成與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化合物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地殼含量較多的元素(前四種)按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氧、硅、鋁、鐵,故A錯誤;
B.根據所含物質種類的多少,物質可分為混合物與純凈物,化合物是純凈物中的一類,故B錯誤;
C.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物質可以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陰陽離子,模型描述與事實相符,故C正確;
D.化合物屬于純凈物,而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分子,圖中含有兩種分子,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選C。
16.【答案】(1)2N2;Mg2+
(2)氧化銅中銅的化合價為+2;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2個氧原子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1)①在分子符號前面寫數字表示分子個數;
②在元素符號右上角寫數字和正負號,表示離子所帶電荷量和電性;
(2)①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正負號和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
②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
【解答】(1)①氮分子寫作N2,在前面寫數字2表示2個氮分子,即2N2;
②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寫作:Mg2+;
(2)① 中數字“2”表示氧化銅中銅的化合價為+2;
② SO2 中數字“2”表示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2個氧原子。
17.【答案】不變;變大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2)根據公式分析瓶內氣體的密度變化。
【解答】(1) 小樂隨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杭州時發現她在西藏喝剩的半瓶礦泉水的瓶子變癟了,則這半瓶礦泉水的質量不變;
(2)根據題意可知,礦泉水瓶的體積變小而氣體質量不變,根據可知,瓶內氣體的密度變大。
18.【答案】(1)③④
(2)Na2O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確定元素名稱,一般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的為金屬元素;
(2)根據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推算化學式中原子的個數,進而確定對應的化學式。
【解答】(1)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①為H,②為O,③為Na,④為Al,⑤Ar。其中鈉和鋁中含有金字旁,應該為金屬元素,即③④。
(2)元素②O的化合價為-2,③Na的化合價為+1,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即化學式應該為Na2O。
19.【答案】(1)雄性激素;輸卵管
(2)胎盤和臍帶
【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睪丸,它能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促進第二性征的發育,如長胡須。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內結合成受精卵,為發育成胚胎做好準備。
(2)根據人體胚胎發育的知識解答。
【解答】 (1)男性長出胡子與圖中 A 結構有關,原因是該結構能分泌雄性激素。其產生的精子與女性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在女性體內的輸卵管結合,形成受精卵。
(2)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為子宮,并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20.【答案】(1)分化
(2)器官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器官和系統
【解析】【分析】 (1)細胞分裂導致細胞數目的增多,細胞的生長導致細胞體積的增大,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
(2)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觀圖可知:A是細胞、B是組織、C是器官、D是植物體,據此解答。
【解答】 (1)多細胞生物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圖中的A表示細胞。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上發生了差異性的變化。細胞的分化使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圖中的①表示細胞的分化過程,其結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組織,B表示組織。
(2)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都屬于器官。水稻的谷粒是果實,屬于生殖器官。
21.【答案】(1)低沸點
(2)室外機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冰箱的電動壓縮機使氣態制冷劑氟利昂壓縮,并把它壓人冰箱外面的冷凝管里,在這里蒸氣變成液體并放熱,放出的熱被周圍的空氣帶走。然后液態制冷劑,經過一根很細的毛細管緩慢地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即蒸發器),在這里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的溫度降低。生成的蒸氣又被壓縮機抽走,壓人冷凝器,再液化并把從冰箱內帶來的熱放出。制冷劑這樣循環流動,冰箱冷凍室里就可以保持相當低的溫度。
【解答】 (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制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吸熱,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根據這一原理,我認為制冷劑應具備容易汽化的特點,即低沸點的性質。
(2) 空調制冷時,只有室內機內為液態時才能吸收房間內的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即制冷劑從室外機進入室內機時應該為液態,即制冷劑的液化發生在空調機的室外機。
22.【答案】(1)B
(2)礦物質顆粒(或無機鹽、礦物質)
(3)①⑥③
【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月球的概況
【解析】【分析】(1) 根據月壤柱和表面土壤的不同進行分析;
(2)根據土壤的構成的知識解答;
(3) 根據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的規律來分析。
【解答】(1) 我們可以通過月壤柱中的巖石碎塊,礦物以及隕石等物質,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所以月壤柱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故選B。
(2)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還有礦物質顆粒(或無機鹽、礦物質)、腐殖質、水和空氣等成分;
(3) 土壤的形成過程:巖石風化→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低等植物著生→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高等植物生長→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故正確的順序為: ②⑤④①⑥③。
23.【答案】(1)甲
(2)質量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水沸騰前,容器底部產生的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小;水沸騰時,容器底部產生的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大。
(2)根據Q=cm△t可知,當水升高相同的溫度時,質量越大,則吸收的熱量越多,那么加熱時間越長。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中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大,應該為水沸騰時的情況;
(2)根據丙圖可知,水升高的溫度相同,但是加熱時間長短不同,那么圖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質量不同。
24.【答案】(1)空氣、水分和溫度
(2)光照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對比確定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
(2)根據表格數據對比2和5,確定二者不同的因素即可。
【解答】(1)比較實驗1和2可知,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比較實驗1和4可知,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空氣。比較1和3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2)根據表格可知,實驗2和5中變化的因素就是是否有光照,即目的是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照。
25.【答案】(1)甲、乙
(2)氮
(3)施肥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濃度,使植物細胞失水
【知識點】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
【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
(2)氮磷鉀為植物生長的營養素,根據這些營養素對植物生殖的作用解答;
(3)當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會脫水;當細胞液的濃度高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植物會吸水。
【解答】(1)探究蛋殼能促進君子蘭的生長時,需要控制花盆中泥土的種類相同,只改變蛋殼這個因素,故選甲和乙;
(2) 組君子蘭植株矮小、葉色發黃是因為缺少氮元素;
(3)實驗后,小樂對甲盆君子蘭進行了“搶救”,每天都給它施加富含所缺元素的肥料,結果沒幾天君子蘭反而萎蔫死亡了,這主要是因為:施肥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濃度,使植物細胞失水。
26.【答案】(1)枝條(側枝或莖和葉);環境相對濕度
(2)固體基質栽培
(3)能夠使植物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快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1)① 葉芽可以發育成莖和葉,其中芽軸將來發育成莖。芽原基能夠發育成側芽,葉原基逐漸發育成幼葉,幼葉的作用是發育成葉。
②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對月季扦插影響最大的因素。
(2)根據條形圖的數據分析哪種培養方式月季的生根率最高即可。
(3)根據營養繁殖的優點解答。
【解答】(1)① 月季插穗成活后,其上保留的葉芽,將會發育成枝條(側枝或莖和葉);
②比較分組1和4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消毒和不消毒的生根率相差:96%-42%=54%;
比較分組2和4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是否涂硫磺粉生根率相差:96%-40%=56%;
比較分組3和4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環境濕度不同生根率相差:96%-22%=74%;
因此 對月季扦插成活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環境相對濕度。
(2)根據圖片可知,30天后,固體基質栽培的生根率為94%,而水培的只有14%,則月季更適合以固體基質栽培方式進行扦插繁殖。
(3) 扦插等營養繁殖廣泛地應用于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營養繁殖的優點是:能夠使植物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快。
27.【答案】(1)碘鹽中只有KIO3而沒有碘分子,所以不能使淀粉變藍
(2)碘錘中有紫紅色氣體產生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固態碘、液態碘和氣態碘都能使饅頭變藍,是因為它們都含有碘分子,而碘鹽中卻沒有碘分子。
(2)水的沸點為100℃,低于碘的熔點113.5℃,因此碘不會熔化后再汽化,只能是吸熱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從而變成紫紅色氣體。
【解答】(1)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④中饅頭不變藍的原因:碘鹽中只有KIO3而沒有碘分子,所以不能使淀粉變藍。
(2)能證明碘錘中的碘發生了升華的證據是:在圖乙實驗中觀察到碘錘中有紫紅色氣體產生的現象。
28.【答案】(1)有性
(2)形成層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1) 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過程,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繁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產生新個體,屬于有性生殖。
(2)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帶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解答】 (1)過程①中,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受精卵發育為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稱為有性生殖,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是具有雙親(或兩個品種)的性狀(或優點),后代生活力強。
(2) 果農要想快速獲得更多的雜柑幼苗,可以通過過程②嫁接方式進行繁殖,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29.【答案】(1)
(2)+1
(3)解:氘的質量為: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氕、氘、氚原子結構的不同點,結合已有的結構圖推測 氚原子結構模型即可。
(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則它們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即質子數為1。根據圖片可知,●為質子,而為中子。根據表格可知, 氚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3,應該由1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如下圖所示:
(2)在 T2O 中,O的化合價為-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2x+(-2)=0,解得:x=+1。
30.【答案】(1)左;用天平測出小瓶裝滿水后
(2)解:瓶內裝滿水的質量,
瓶子的容積;
瓶內裝滿醬油的質量,
則醬油的密度。
(3)質量
【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第一步:平衡螺母總是向較輕的一側調節;
第三步;測出裝滿水的瓶子的總質量,減去瓶子的質量得到水的質量,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水的體積,也就是裝滿醬油的體積;
(2)根據計算瓶內裝滿水的質量,根據計算瓶子的容積,也就是醬油的體積。根據計算裝滿醬油的質量,最后根據計算醬油的密度。
(3)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A=ab,結合密度公式m=ρV分析解答。
【解答】(1)第一步:根據甲圖可知,天平的指針偏右,說明右盤重左盤輕,那么平衡螺母應該向左調節;
第三步:用天平測出小瓶裝滿水后 的總質量
(3)根據丁圖可知,橫軸表示體積,縱軸表示密度,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ρV=m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為某種醬油的質量。
31.【答案】(1)2:1:2
(2)放熱
(3)A;B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2)溫度升高則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則吸收熱量;
(3)根據對化學變化的本質的理解分析判斷。
【解答】(1)在 CuSO4 中,;
(2)根據題意可知, 向白色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粉末又會變成藍色晶體,且溫度會略有升高,則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3)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可能是自然界中原先沒有的物質,也可能是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故AB正確;
生成新物質的化學性質肯定與變化前不同,但是顏色、狀態等可能與變化前相同,故C錯誤;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AB。
32.【答案】(1)燒成爐
(2)透光且保護蓄光釉料;E
(3)化學性質穩定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2)蓄光釉在里面,透明釉在外面,光線要通過透明釉到達里面而被儲存起來,據此分析透明釉的作用。根據圖片乙分析各種不同的釉面加工方法即可;
(3)根據稀有氣體的性質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在燒成爐內,泥土變質生產新物質陶瓷,因此發生化學變化;
(2)施釉機先將蓄光釉料施加在坯體上,再加涂一層透明釉料,透明釉料作用是透光且保護蓄光釉料。若施釉過程均采用噴釉法,這與圖乙中的E的施釉方法相似。
(3)生產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氣體環境中進行,是利用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的性質。
1 / 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七年級科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2025七下·拱墅期末)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據報道,我國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鉆井深10910米,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該鉆井的最深處位于地球內部圈層的()
A.地心 B.地核 C.地幔 D.地殼
【答案】D
【知識點】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殼是地球表面的一層薄殼,其厚度大致為地球半徑的1/400,但各處厚度不一,大陸部分平均厚度37km多,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則只有約7km。地幔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平均厚度為2800余千米,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我國新疆的“深地塔科1井”完鉆井深10910米,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位于地球內部圈層的地殼,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2.(2025七下·拱墅期末)中國制造業有許多在全球領先的技術領域,但目前還需要趕超的技術是()
A.軌道交通 B.芯片制造 C.通信裝備 D.輸變電裝備
【答案】B
【知識點】中國制造技術的發展及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對我國科技制造業發展現狀的認識判斷。
【解答】 我國在全球領先的技術領域有:軌道交通、通信裝備、輸變電裝備。其中芯片制造領域還需要不斷的努力,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故選B。
3.(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列中學實驗室常見用品中,材質為陶瓷的是()
A.燒杯 B.鑷子 C.蒸發皿 D.量筒
【答案】C
【知識點】陶瓷器及其制造流程
【解析】【分析】根據對常見器具所用材料的認識判斷。
【解答】燒杯和量筒的材料都是玻璃,鑷子的材料為金屬,蒸發皿的材料為陶瓷。
故選C。
4.(2025七下·拱墅期末)不銹鋼盤制造過程中,用滾輪擠壓屬于()
A.鑄造技術 B.成型技術 C.切割技術 D.打磨技術
【答案】B
【知識點】現代的制造技術與工程
【解析】【分析】根據滾輪擠壓技術的原理分析,滾輪擠壓是通過滾輪對不銹鋼施加壓力,使其發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特定形狀的不銹鋼盤。
【解答】 A.鑄造技術:鑄造是將液態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而滾輪擠壓過程中,不銹鋼并非處于液態,不是通過澆鑄成型,所以滾輪擠壓不屬于鑄造技術,故A不符合題意;
B.成型技術:成型技術是使材料通過各種加工方式,獲得所需形狀、尺寸和性能產品的技術。滾輪擠壓是通過滾輪對不銹鋼施加壓力,使其發生塑性變形,從而獲得特定形狀的不銹鋼盤,這符合成型技術通過外力使材料改變形狀的特點,所以滾輪擠壓屬于成型技術,故B符合題意;
C.切割技術:切割技術主要是將材料分離,把整體材料分割成不同部分,比如激光切割、鋸切等。滾輪擠壓并沒有將不銹鋼盤材料進行分離操作,而是改變其形狀,所以滾輪擠壓不屬于切割技術,故C不符合題意;
D.打磨技術:打磨技術是利用磨具對材料表面進行加工,目的是改善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平整度等表面質量,使其表面光潔。滾輪擠壓主要目的不是改善表面質量,而是改變整體形狀,所以滾輪擠壓不屬于打磨技術,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2025七下·拱墅期末)學校里有一棵古樟樹,它的“樹心”很多已經朽爛,變成了一棵“空心樹”。可是,這棵古樟樹還是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由此推斷,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樹的()
A.全部木質部 B.全部韌皮部
C.髓和部分木質部 D.少部分髓
【答案】C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分析】 結合莖的結構組成及各部分功能,聯系“空心樹”仍能生長的實例來分析。
【解答】 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有樹皮(含韌皮部,篩管運輸有機物 )、形成層(分裂使莖加粗 )、木質部(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 )、髓(儲存營養 )。“空心樹”朽爛的“樹心”主要是木質部,不過只要剩余的木質部中導管能輸送水和無機鹽,韌皮部篩管能輸送有機物,形成層等結構正常,樹就能生長。所以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樹的髓和部分木質部。
故選C。
6.(2025七下·拱墅期末)在研究“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的實驗中,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使實驗效果更明顯的是()
A.選擇闊葉植物的枝條
B.將枝條的下端削成斜面
C.將裝置用透明塑料袋罩住
D.將裝置置于溫暖且光照充足的環境中
【答案】C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莖是主要的輸導器官,其中含有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莖中輸導組織根據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兩類。導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
【解答】 A.選擇闊葉植物的枝條,蒸騰作用旺盛,有利于實驗效果的觀察,故A不符合題意;
B.將枝條的下端削成斜面,有利于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有利于實驗效果的觀察,故B不符合題意;
C.將裝置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有利于觀察到植物蒸騰作用散失了水分,不能增強蒸騰作用,故C符合題意;
D.將裝置置于溫暖且光照充足的環境中,有利于蒸騰作用的進行,有利于實驗效果的觀察,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2025七下·拱墅期末)詩圣杜甫在《江畔獨步尋花》中,用一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表達了他贊美春天,向往寧靜生活的情感。用科學的眼光來看, “留連戲蝶時時舞”,對果樹的“傳宗接代”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傳粉 B.受精 C.開花 D.施肥
【答案】A
【知識點】傳粉及其途徑
【解析】【分析】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維持自然界中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某些動物數量過多時也會危害植物,如蝗災等.
【解答】 蝴蝶屬于昆蟲。它在采集花粉、花蜜時身上會沾上花粉,當它在另一朵花采集時,身上的花粉就會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從而幫助植物完成傳粉。
故選A。
8.(2025七下·拱墅期末)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甲、乙兩種生物生殖和發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甲是鯽魚,乙是家鴿,則陰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B.若甲是家蠶,乙是蝗蟲,則陰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C.若甲是香樟,乙是熊貓,則陰影部分可表示無性生殖
D.若甲是熊貓,乙是青蛙,則陰影部分可表示體內受精
【答案】A
【知識點】昆蟲的生殖方式;兩棲動物的生殖方式;鳥的生殖方式
【解析】【分析】A.根據鳥類的生殖方式分析;
B.根據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相同點分析;
C.根據植物和動物的生殖方式判斷;
D.根據動物的受精方式判斷。
【解答】 A.若甲是鯽魚,乙是家鴿,則陰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B.若甲是家蠶,乙是蝗蟲,則陰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C.若甲是香樟,乙是熊貓,則陰影部分可表示無性生殖
D.若甲是熊貓,乙是青蛙,則陰影部分可表示體內受精
9.(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列關于物態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冬天水面結冰是凝固現象
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液化現象
C.燒開水時冒出“白氣”是升華現象
D.濃霧在太陽升起后逐漸消失是凝華現象
【答案】A
【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 A.冬天水面結冰是水從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現象,故A正確;
B.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B錯誤;
C.燒開水時冒出“白氣”,是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故C錯誤;
D.濃霧在太陽升起后逐漸消失,是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D錯誤。
故選A。
10.(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列各種物質中,碳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A.CH4 B.C2H6 C.C3H3 D.C4H10
【答案】C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將各個化學式中氫原子的個數統一如下,CH4 =C15H60;
C2H6 = C20H60;
C3H3=C60H60;
C4H10 =C24H60;
比較可知,當氫元素的質量相同時,C60H60中碳元素的質量最大,則碳元素含量最高。
故選C。
11.(2025七下·拱墅期末)下圖為各種微生物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細菌通過分裂來繁殖后代,細菌在分裂時[3]細胞核首先分成兩份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里面的遺傳物質組成
C.酵母菌無成形細胞核,在生活中可用于做面包、釀酒
D.蘑菇是一種多細胞的真菌,它通過產生圖中的[a]種子來繁殖后代
【答案】B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細菌的繁殖方式判斷;
B.根據病毒的細胞結構判斷;
C.根據酵母菌的細胞結構判斷;
D.根據真菌的繁殖方式判斷。
【解答】A.細菌通過分裂來繁殖后代,細胞膜裂開,細胞質由一份變為兩份,細胞核也隨著裂開成為兩個,故A錯誤;
B.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里面的遺傳物質組成 ,故B正確;
C. 酵母菌有成形細胞核,在生活中可用于做面包、釀酒,故C錯誤;
D.蘑菇是一種多細胞的真菌,它通過產生孢子繁殖后代,故D錯誤。
故選B。
12.(2025七下·拱墅期末)我國月球著陸器已探明月球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以鐵為例,僅月面表層 5 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億噸鐵。且月球上富含鐵的同位素:Fe-57(原子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 57)和 Fe-54,已知鐵元素為26號元素,則關于 Fe-57 和 Fe-54兩者關系的說法正確是()
A.原子核外電子數不同,中子數相同
B.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但化學性質不同
C.均屬于鐵元素,且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D.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A.核外電子數=質子數=原子序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B.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統稱;原子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C.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D.原子序數=質子數,決定了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答】 A.因為鐵元素是26號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對于Fe-57和Fe-54,它們的質子數都是26,所以核外電子數也都是26。又因為Fe-57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7,那么中子數為57-26=31;Fe-54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54,其中子數為54-26=28。所以Fe-57和Fe-54原子核外電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故A錯誤;
B.二者都屬于鐵元素,因此質子數相同,由于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故B錯誤;
C.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中子數。由于Fe-57和Fe-54的中子數不同,雖然質子數相同,但相對原子質量是不相同的,故C錯誤;
D.元素周期表是依據元素的質子數(原子序數)來排列的;Fe-57和Fe-54的質子數相同,都屬于鐵元素,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同一個位置,故D正確.
故選D。
13.(2025七下·拱墅期末)國際千克原器作為質量計量標準,由鉑合金制成,經過一百年多后,科學家發現其質量減小了50μg。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國際千克原器退役。下列關于國際千克原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鉑銥合金制作的原因是其中的鉑、銥原子靜止不動,故耐磨損
B.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過程中,其所含鉑、銥的原子數也相應地減小
C.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的原因一定是其中的鉑、銥生銹了
D.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量50μg,相當于一個雞蛋質量的十分之一
【答案】B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A.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
B.質量是物質所含物質的多少;
C.根據生銹的原理分析;
D.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50g。
【解答】 A.用鉑銥合金制作的原因是其中的鉑、銥原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
B.質量是組成物質的微粒的質量之和,因此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過程中,其所含鉑、銥的原子數也相應地減小,故B正確;
C.國際千克原器生銹了,由于氧元素的加入,會導致質量增大,故C錯誤;
D.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量50μg,而一個雞蛋質量大約50g,相當于一個雞蛋質量的,故D錯誤。
故選B。
14.(2025七下·拱墅期末)在測量物質密度時,小樂測出了四種固體的質量與體積,并將它們標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則()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分別連接O與點1、O與點4、O與點2并延長經過點3,得四種固體的m-V圖象,分析圖象得出四種物質的密度大小關系。
【解答】 如下圖,分別連接O與點1、O與點4、O與點2并延長經過點3,得四種固體的m-V圖象,由于點2、3在同一射線上,說明第2種、第3種固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等,它們的密度相等,分析圖象可知:ρ1>ρ2=ρ3>ρ4。
故選D。
15.(2025七下·拱墅期末)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確的是 (  )
A.地殼元素含量
B.物質分類模型
C.物質組成及構成模型
D.化合物微觀模型
【答案】C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的種類與分布;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 A.根據地殼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物質的分類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物質的組成與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化合物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地殼含量較多的元素(前四種)按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氧、硅、鋁、鐵,故A錯誤;
B.根據所含物質種類的多少,物質可分為混合物與純凈物,化合物是純凈物中的一類,故B錯誤;
C.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物質可以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陰陽離子,模型描述與事實相符,故C正確;
D.化合物屬于純凈物,而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分子,圖中含有兩種分子,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選C。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16題每空1分,其余均每空2分,共32分)
16.(2025七下·拱墅期末)化學用語中用數字、符號來表示不同的含義。
(1)寫出下列符號:①兩個氮氣分子   。 ②一個鎂離子   。
(2) 寫出下列符號中數字“2”的正確含義: ①   。 ②SO2   。
【答案】(1)2N2;Mg2+
(2)氧化銅中銅的化合價為+2;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2個氧原子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1)①在分子符號前面寫數字表示分子個數;
②在元素符號右上角寫數字和正負號,表示離子所帶電荷量和電性;
(2)①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正負號和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
②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
【解答】(1)①氮分子寫作N2,在前面寫數字2表示2個氮分子,即2N2;
②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寫作:Mg2+;
(2)① 中數字“2”表示氧化銅中銅的化合價為+2;
② SO2 中數字“2”表示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2個氧原子。
17.(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隨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杭州時發現她在西藏喝剩的半瓶礦泉水的瓶子變癟了,則這半瓶礦泉水的質量   ,瓶內氣體的密度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不變;變大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2)根據公式分析瓶內氣體的密度變化。
【解答】(1) 小樂隨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杭州時發現她在西藏喝剩的半瓶礦泉水的瓶子變癟了,則這半瓶礦泉水的質量不變;
(2)根據題意可知,礦泉水瓶的體積變小而氣體質量不變,根據可知,瓶內氣體的密度變大。
18.(2025七下·拱墅期末)如圖為前18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    
          ②    
③   ④         ⑤
(1)在①~⑤五種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是   (填序號)。
(2)元素②和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答案】(1)③④
(2)Na2O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確定元素名稱,一般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的為金屬元素;
(2)根據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推算化學式中原子的個數,進而確定對應的化學式。
【解答】(1)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①為H,②為O,③為Na,④為Al,⑤Ar。其中鈉和鋁中含有金字旁,應該為金屬元素,即③④。
(2)元素②O的化合價為-2,③Na的化合價為+1,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即化學式應該為Na2O。
19.(2025七下·拱墅期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歷經千辛萬苦。結合下列人的生殖過程簡圖回答。
(1)男性長出胡子與圖中 A 結構有關,原因是該結構能分泌   。其產生的精子與女性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在女性體內的   (填寫生理結構)結合,形成受精卵。
(2)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為子宮,并通過   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答案】(1)雄性激素;輸卵管
(2)胎盤和臍帶
【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睪丸,它能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促進第二性征的發育,如長胡須。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內結合成受精卵,為發育成胚胎做好準備。
(2)根據人體胚胎發育的知識解答。
【解答】 (1)男性長出胡子與圖中 A 結構有關,原因是該結構能分泌雄性激素。其產生的精子與女性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在女性體內的輸卵管結合,形成受精卵。
(2)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為子宮,并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20.(2025七下·拱墅期末) 袁隆平說:海水稻如果擴大到一億畝,可多養活8000萬人口。海水稻能在海邊灘涂等地生長,具有抗旱、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抗鹽堿等特點。如圖為海水稻的結構層次,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表示細胞,則過程①主要體現了細胞的   (選填“生長”“分裂“或“分化”)。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則C在結構層次上屬于   。
【答案】(1)分化
(2)器官
【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器官和系統
【解析】【分析】 (1)細胞分裂導致細胞數目的增多,細胞的生長導致細胞體積的增大,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
(2)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觀圖可知:A是細胞、B是組織、C是器官、D是植物體,據此解答。
【解答】 (1)多細胞生物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圖中的A表示細胞。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上發生了差異性的變化。細胞的分化使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圖中的①表示細胞的分化過程,其結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組織,B表示組織。
(2)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都屬于器官。水稻的谷粒是果實,屬于生殖器官。
21.(2025七下·拱墅期末)空調與冰箱都能給我們制造低溫的環境,而且它們的工作原理也幾乎相同。空調與冰箱主要組成部件如圖甲。冰箱的蒸發器和冷凝器裝在同一箱體內,而空調則是把兩者分別裝在室內機和室外機里(如圖乙)。
(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制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吸熱,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根據這一原理,你認為制冷劑應具備   (選填“高沸點”或“低沸點”)的性質。
(2)空調制冷時,制冷劑的液化發生在空調機的   (選填“室內機”或“室外機”)。
【答案】(1)低沸點
(2)室外機
【知識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冰箱的電動壓縮機使氣態制冷劑氟利昂壓縮,并把它壓人冰箱外面的冷凝管里,在這里蒸氣變成液體并放熱,放出的熱被周圍的空氣帶走。然后液態制冷劑,經過一根很細的毛細管緩慢地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即蒸發器),在這里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的溫度降低。生成的蒸氣又被壓縮機抽走,壓人冷凝器,再液化并把從冰箱內帶來的熱放出。制冷劑這樣循環流動,冰箱冷凍室里就可以保持相當低的溫度。
【解答】 (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制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吸熱,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根據這一原理,我認為制冷劑應具備容易汽化的特點,即低沸點的性質。
(2) 空調制冷時,只有室內機內為液態時才能吸收房間內的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即制冷劑從室外機進入室內機時應該為液態,即制冷劑的液化發生在空調機的室外機。
22.(2025七下·拱墅期末)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成功著陸月背預選區執行探測采樣任務,并于6月25日返回地球,帶回1935.3克月壤樣品用于科學研究。
(1)“嫦娥六號”著陸后,既獲取了月面表層土壤,又獲得了月面至2米深處的“月壤柱”,所獲得的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的是(  )(選填字母)。
A.表層土壤 B.月壤柱
(2)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還有   、腐殖質、水和空氣等成分;
(3)科學家設想:假如環境條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經過的階段如下,按順序可排列為②⑤④   。
①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 ②巖石風化
③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 ④低等植物生長
⑤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 ⑥高等植物生長
【答案】(1)B
(2)礦物質顆粒(或無機鹽、礦物質)
(3)①⑥③
【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月球的概況
【解析】【分析】(1) 根據月壤柱和表面土壤的不同進行分析;
(2)根據土壤的構成的知識解答;
(3) 根據使月球在自然條件下形成類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的規律來分析。
【解答】(1) 我們可以通過月壤柱中的巖石碎塊,礦物以及隕石等物質,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所以月壤柱樣品對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更有價值,故選B。
(2)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還有礦物質顆粒(或無機鹽、礦物質)、腐殖質、水和空氣等成分;
(3) 土壤的形成過程:巖石風化→形成礦物顆粒,釋放礦物成分→低等植物著生→形成原始月壤,積累有機質和養分→高等植物生長→腐殖質不斷積累、成熟月壤形成,故正確的順序為: ②⑤④①⑥③。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26分)
23.(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觀察到了水在加熱過程中的現象,并記錄了水的溫度。
(1)小樂觀察到水沸騰時的情況應是如圖   (選填“甲”或“乙”)所示。
(2)小樂先后做了兩次水沸騰的實驗,并繪制了兩次實驗中水的溫度-時間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造成兩次圖像不一樣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答案】(1)甲
(2)質量
【知識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
【解析】【分析】(1)水沸騰前,容器底部產生的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小;水沸騰時,容器底部產生的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大。
(2)根據Q=cm△t可知,當水升高相同的溫度時,質量越大,則吸收的熱量越多,那么加熱時間越長。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甲中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大,應該為水沸騰時的情況;
(2)根據丙圖可知,水升高的溫度相同,但是加熱時間長短不同,那么圖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質量不同。
24.(2025七下·拱墅期末) 下表為“探究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實驗設計與結果。據表回答:
瓶號 種子及所處的環境 實驗結果
1 10粒相同種子,不放水,置于溫暖光照處 不萌發
2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溫暖光照處 10粒萌發
3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鮮層( 不萌發
4 10粒相同種子,放過量水,浸沒種子,置于溫暖光照處 不萌發
5 10粒相同種子,放少量水,置于溫暖黑暗處 10粒萌發
(1)根據實驗結果可知,種子萌發需要合適的   。
(2)2、5號瓶對照,目的是想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   。
【答案】(1)空氣、水分和溫度
(2)光照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對比確定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
(2)根據表格數據對比2和5,確定二者不同的因素即可。
【解答】(1)比較實驗1和2可知,種子萌發需要適量的水分。比較實驗1和4可知,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空氣。比較1和3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2)根據表格可知,實驗2和5中變化的因素就是是否有光照,即目的是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照。
25.(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看到媽媽經常將做菜后留下的蛋殼倒扣在花盆中。小樂思考:蛋殼中含有能促進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嗎 于是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①選用三個相同的花盆,甲和乙中裝洗凈的細沙、丙中裝普通的土壤,三盆中沙或土的體積、質量均相等,將發育情況相同的3株健壯君子蘭幼苗分別栽種于三個花盆中。
②甲盆中不放蛋殼,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殼;其他管理條件都相同。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記錄君子蘭的質量與生長狀況的變化。
小樂的記錄如下表,請回答相關問題:
植株 花盆處理 實驗前質量/g 實驗后質量/g 生長狀況
甲 不放蛋殼 41 51 植株矮小、葉色發黃
乙 放蛋殼 41 70 植株較健壯、葉色較綠
丙 放蛋殼 41 99 植株健壯、葉色濃綠
(1)比較   兩盆植株的變化情況,可以得出結論:蛋殼能促進君子蘭的生長。
(2)甲組君子蘭植株矮小、葉色發黃是因為缺少   (選填“氮”“磷”或“鉀”)元素。
(3)實驗后,小樂對甲盆君子蘭進行了“搶救”,每天都給它施加富含所缺元素的肥料,結果沒幾天君子蘭反而萎蔫死亡了,這主要是因為   。
【答案】(1)甲、乙
(2)氮
(3)施肥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濃度,使植物細胞失水
【知識點】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
【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
(2)氮磷鉀為植物生長的營養素,根據這些營養素對植物生殖的作用解答;
(3)當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會脫水;當細胞液的濃度高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植物會吸水。
【解答】(1)探究蛋殼能促進君子蘭的生長時,需要控制花盆中泥土的種類相同,只改變蛋殼這個因素,故選甲和乙;
(2) 組君子蘭植株矮小、葉色發黃是因為缺少氮元素;
(3)實驗后,小樂對甲盆君子蘭進行了“搶救”,每天都給它施加富含所缺元素的肥料,結果沒幾天君子蘭反而萎蔫死亡了,這主要是因為:施肥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植物細胞液濃度,使植物細胞失水。
26.(2025七下·拱墅期末)學習了植物的扦插后,某興趣小組進行了“探究影響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實驗。他們選擇長勢良好且無病害的月季枝條,剪取 10~15cm的性狀相近枝條作插穗,去掉部分葉片,將下部剪成45°斜口,每段枝條保留一個葉芽。插條平均分成4組,每組50根,環境溫度15~25℃,散射光照,培養3周。實驗處理與結果如下:
分組 插穗下切口 扦插土壤 環境相對濕度 插穗生根率
1 斜切,涂硫磺粉 不消毒 50%~85% 42%
2 斜切,不涂硫磺粉 消毒 50%~85% 40%
3 斜切,涂硫磺粉 消毒 20%~30% 22%
4 斜切,涂硫磺粉 消毒 50%-85% 96%
(注:硫磺具有殺菌消毒作用;環境相對濕度數值越大,表示空氣中水分含量越高。)
(1)根據實驗回答:
①月季插穗成活后,其上保留的葉芽,將會發育成   。
②所探究的影響因素中,對月季扦插成活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
(2)該興趣小組繼續探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對月季扦插生根率的影響”,每組取50條插穗,除栽培方式外,其他條件均相近且適宜。結果如圖所示,據此可知:月季更適合以   方式進行扦插繁殖。
(3)扦插等營養繁殖廣泛地應用于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營養繁殖的優點是   。
【答案】(1)枝條(側枝或莖和葉);環境相對濕度
(2)固體基質栽培
(3)能夠使植物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快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1)① 葉芽可以發育成莖和葉,其中芽軸將來發育成莖。芽原基能夠發育成側芽,葉原基逐漸發育成幼葉,幼葉的作用是發育成葉。
②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對月季扦插影響最大的因素。
(2)根據條形圖的數據分析哪種培養方式月季的生根率最高即可。
(3)根據營養繁殖的優點解答。
【解答】(1)① 月季插穗成活后,其上保留的葉芽,將會發育成枝條(側枝或莖和葉);
②比較分組1和4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消毒和不消毒的生根率相差:96%-42%=54%;
比較分組2和4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是否涂硫磺粉生根率相差:96%-40%=56%;
比較分組3和4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環境濕度不同生根率相差:96%-22%=74%;
因此 對月季扦插成活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環境相對濕度。
(2)根據圖片可知,30天后,固體基質栽培的生根率為94%,而水培的只有14%,則月季更適合以固體基質栽培方式進行扦插繁殖。
(3) 扦插等營養繁殖廣泛地應用于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營養繁殖的優點是:能夠使植物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快。
27.(2025七下·拱墅期末) 碘是一種由碘分子構成的非金屬,分析下列實驗并回答相關問題:
(1)小學《科學》上學過“淀粉遇碘變藍色”。小樂據此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①把少量的固體碘放在濕潤的饅頭上,饅頭變藍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饅頭去蘸取碘液,饅頭變藍色;
③取少量的碘放入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碘升華變成碘蒸氣,把濕潤的饅頭放在碘蒸氣中,饅頭變藍色;
④用濕潤的饅頭蘸取加碘鹽(鹽中加入了 KIO3),饅頭不變藍色。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④中饅頭不變藍的原因。   。
(2)老師用圖甲方式加熱“碘錘” (內置固體碘顆粒、兩端內凹的密閉空心玻璃錘),看到錘內有紫紅色氣體產生,據此得出結論:碘發生了升華。
小樂對此有懷疑,她認為可能是碘先熔化再汽化。她查閱到下列資料: 碘熔點是113.5℃、沸點是184.4℃, 水的沸點是100℃。于是她采用圖乙所示方法用水給碘錘加熱。
能證明碘錘中的碘發生了升華的證據是:在圖乙實驗中觀察到   的現象。
【答案】(1)碘鹽中只有KIO3而沒有碘分子,所以不能使淀粉變藍
(2)碘錘中有紫紅色氣體產生
【知識點】升華及升華現象;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固態碘、液態碘和氣態碘都能使饅頭變藍,是因為它們都含有碘分子,而碘鹽中卻沒有碘分子。
(2)水的沸點為100℃,低于碘的熔點113.5℃,因此碘不會熔化后再汽化,只能是吸熱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發生升華現象,從而變成紫紅色氣體。
【解答】(1)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④中饅頭不變藍的原因:碘鹽中只有KIO3而沒有碘分子,所以不能使淀粉變藍。
(2)能證明碘錘中的碘發生了升華的證據是:在圖乙實驗中觀察到碘錘中有紫紅色氣體產生的現象。
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2分)
28.(2025七下·拱墅期末)愛媛38號是用南香柑與西子香柑雜交選育而來的雜交柑,其果實外形美觀,口感細嫩,清香爽口,深受人們喜歡。如圖是愛媛38號的培育過程。請據圖回答:
(1)過程①中,在花期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柑的花粉,待a成熟后,由種子培育出新的植株。則①過程的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選填“有性”或“無性”)生殖。
(2)研究人員以溫州蜜柑作砧木嫁接愛媛38號,在嫁接時需要使砧木和接穗的   緊貼。
【答案】(1)有性
(2)形成層
【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1) 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過程,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繁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 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產生新個體,屬于有性生殖。
(2)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帶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解答】 (1)過程①中,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受精卵發育為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稱為有性生殖,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是具有雙親(或兩個品種)的性狀(或優點),后代生活力強。
(2) 果農要想快速獲得更多的雜柑幼苗,可以通過過程②嫁接方式進行繁殖,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29.(2025七下·拱墅期末)海水中含量豐富的氘、氚是重要的核聚變原料。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相關信息如表所示。
名稱 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氣和氘的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請根據圖示信息,在方框內畫出氚原子結構模型。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T2O。T2O中T的化合價為   。
(3)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表示為D2O。在海水中重水的質量約占0.02%,則25噸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為多少千克 (列式計算)
【答案】(1)
(2)+1
(3)解:氘的質量為: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氕、氘、氚原子結構的不同點,結合已有的結構圖推測 氚原子結構模型即可。
(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則它們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即質子數為1。根據圖片可知,●為質子,而為中子。根據表格可知, 氚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3,應該由1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如下圖所示:
(2)在 T2O 中,O的化合價為-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2x+(-2)=0,解得:x=+1。
30.(2025七下·拱墅期末)小樂設計了如下實驗測量醬油的密度。請回答相關問題。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天平指針停在圖甲所示的位置。將橫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直至天平平衡;
第二步:用天平測出空小瓶的質量;
第三步:   的總質量
第四步:用天平測出小瓶裝滿醬油后的總質量m3。
(2)圖丙為讀取m3時天平右盤中的砝碼與游碼位置,列式計算醬油的密度為多少 g/cm3。(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3)小樂對多種醬油密度進行測量,發現密度有不同,她根據實驗數據,畫了一張醬油的密度和體積的圖像如圖丁,則圖中陰影部分S的面積表示的是某種醬油的   (填寫科學量名稱)。
【答案】(1)左;用天平測出小瓶裝滿水后
(2)解:瓶內裝滿水的質量,
瓶子的容積;
瓶內裝滿醬油的質量,
則醬油的密度。
(3)質量
【知識點】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第一步:平衡螺母總是向較輕的一側調節;
第三步;測出裝滿水的瓶子的總質量,減去瓶子的質量得到水的質量,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水的體積,也就是裝滿醬油的體積;
(2)根據計算瓶內裝滿水的質量,根據計算瓶子的容積,也就是醬油的體積。根據計算裝滿醬油的質量,最后根據計算醬油的密度。
(3)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A=ab,結合密度公式m=ρV分析解答。
【解答】(1)第一步:根據甲圖可知,天平的指針偏右,說明右盤重左盤輕,那么平衡螺母應該向左調節;
第三步:用天平測出小瓶裝滿水后 的總質量
(3)根據丁圖可知,橫軸表示體積,縱軸表示密度,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ab=ρV=m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為某種醬油的質量。
31.(2025七下·拱墅期末)硫酸銅晶體俗稱膽礬,是一種藍色晶體,化學名稱為五水硫酸銅,化學式為( 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后能觀察到藍色晶體變成白色粉末(經檢驗為CuSO4),同時試管壁上有水珠。向白色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粉末又會變成藍色晶體,且溫度會略有升高。
(1) CuSO4粉末中, 各元素的質量比 =   。
(2)由硫酸銅粉末與水反應的現象說明該反應是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下列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相關理解,正確的是(  )。
A.“新物質”可能是自然界中原先不存在的物質
B.“新物質”與變化前的物質在組成或結構上不同
C.“新物質”的顏色、狀態一定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
D.“新物質”的元素種類可能比變化前所有物質的元素種類多
【答案】(1)2:1:2
(2)放熱
(3)A;B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2)溫度升高則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則吸收熱量;
(3)根據對化學變化的本質的理解分析判斷。
【解答】(1)在 CuSO4 中,;
(2)根據題意可知, 向白色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粉末又會變成藍色晶體,且溫度會略有升高,則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3)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可能是自然界中原先沒有的物質,也可能是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故AB正確;
生成新物質的化學性質肯定與變化前不同,但是顏色、狀態等可能與變化前相同,故C錯誤;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AB。
32.(2025七下·拱墅期末)新型發光陶瓷是將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傳統陶瓷釉料中,經高溫燒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陰暗環境中自行發光,以下是其部分生產流程。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圖甲中,在   這一設備內會有化學變化發生。
(2)施釉機先將蓄光釉料施加在坯體上,再加涂一層透明釉料,透明釉料作用是   。若施釉過程均采用噴釉法,這與圖乙中的   (選填字母)的施釉方法相似。
(3)生產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氣體環境中進行,是利用稀有氣體   的性質。
【答案】(1)燒成爐
(2)透光且保護蓄光釉料;E
(3)化學性質穩定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2)蓄光釉在里面,透明釉在外面,光線要通過透明釉到達里面而被儲存起來,據此分析透明釉的作用。根據圖片乙分析各種不同的釉面加工方法即可;
(3)根據稀有氣體的性質解答。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在燒成爐內,泥土變質生產新物質陶瓷,因此發生化學變化;
(2)施釉機先將蓄光釉料施加在坯體上,再加涂一層透明釉料,透明釉料作用是透光且保護蓄光釉料。若施釉過程均采用噴釉法,這與圖乙中的E的施釉方法相似。
(3)生產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氣體環境中進行,是利用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的性質。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寨县| 海丰县| 吉林市| 馆陶县| 珠海市| 元氏县| 浙江省| 延庆县| 商都县| 伊春市| 历史| 斗六市| 开江县| 顺昌县| 定日县| 嵊州市| 丘北县| 岢岚县| 涪陵区| 临汾市| 永泰县| 合江县| 肃南| 山东省| 天门市| 连州市| 芦山县| 开江县| 光山县| 海盐县| 克什克腾旗| 三门峡市| 邻水| 潢川县| 金秀| 诏安县| 大冶市| 通海县| 垣曲县| 信丰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