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第七中學教育集團初三科學中考6月適應性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第七中學教育集團初三科學中考6月適應性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第七中學教育集團初三科學中考6月適應性試卷
1.(2025·寧波模擬)下列模型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氫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氨分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據氨分子結構來分析。
【解答】氨氣的化學式為NH3,由化學式可知,每個氨分子是由1個氮原子與3個氫原子構成的,觀察圖示可知,能表示氨分子的是B。
故答案為:B。
2.(2025·寧波模擬)銀杏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食用價值的樹種,它的葉子看起來像小扇子,入秋后葉子變為金黃色,特別養眼。所結的銀杏果俗稱白果含有豐富營養,具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但要注意適量進食,以免中毒,那么銀杏在植物分類上屬于(  )
A.裸子植物 B.蕨類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蘚植物
【答案】A
【知識點】種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沒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實.被子植物的種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都不產生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
【解答】銀杏的種子白果,沒有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實,因此銀杏樹與裸子植物。
故答案為:A。
3.(2025·寧波模擬)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在達到100℃時,一定會沸騰
B.水結冰后體積會變小,密度會變小
C.水在通電的條件下能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D.水是由氧氣和氫氣構成的
【答案】C
【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水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分析;
B、根據水結冰后的變化分析判斷;
C、根據電解水的現象和結論分析;
D、根據水的組成分析判斷.
【解答】A、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水在達到 100℃時,不一定會沸騰,故A錯誤;
B、水結冰后體積會變大,密度會變小,故B錯誤;
C、水在通電的條件下能分解成氧氣和氫氣,故C正確;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4.(2025·寧波模擬)老鷹的視覺非常靈敏,能在幾千米的高空準確無誤地辨別地上的動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視覺的部位是(  )
A.眼睛 B.視網膜 C.大腦 D.視覺神經
【答案】C
【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進入眼睛,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當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獲得圖像信息時,會通過視覺神經將信息傳給大腦的特定區域,大腦立即處理有關信息,就形成了視覺。
【解答】鷹的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獲得圖像信息時,會通過視覺神經將信息傳給大腦大特定區域,大腦處理有關信息,形成了視覺,因此老鷹形成視覺的部位是大腦,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5.(2025·寧波模擬)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而獲得諾貝爾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
B.青蒿素是由碳、氫氣、氧氣三種物質組成
C.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構成
D.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答案】C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物質的構成進行解答;
B、根據物質的組成進行解答;
C、根據物質的構成進行解答;
D、根據分子構成進行解答。
【解答】A、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氫、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B、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是由碳、氫氣、氧氣三種物質組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D、分子由原子構成,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6.(2025·寧波模擬)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西昌市發生森林火災,在滅火的過程中多次突發林火“爆燃”。據此分析下列有關森林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用細沙覆蓋可燃物能有效隔絕空氣
B.用水滅火可有效降低樹木的著火點
C.砍伐出防火隔離帶是為了隔離可燃物,能達到滅火的目的
D.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大量的可燃性氣體被引燃所致
【答案】B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滅火的方法主要有:①分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③降低溫度,據此判斷即可。
【解答】A. 用細沙覆蓋可燃物能有效隔絕空氣,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用水滅火可有效降低樹木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而不能降低著火點,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砍伐出防火隔離帶是為了隔離可燃物,能達到滅火的目的,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大量的可燃性氣體被引燃所致,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7.(2025·寧波模擬)1997年2月23日,英國《自然》雜志宣布世界上首例來源于哺乳動物體細胞的克隆羊“多莉”問世。其過程是:將蘇格蘭黑面母羊的去核卵細胞和芬蘭白色母羊乳腺上皮細胞的細胞核融合,形成重組細胞并促使其發育成早期胚胎,把胚胎植入另一只蘇格蘭黑面母羊的子宮中,由它孕育并產下克隆羊“多莉”。克隆羊“多莉”的性狀很像芬蘭白色母羊,這是因為芬蘭白色母羊提供的乳腺上皮細胞的細胞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狀的(  )
A. 基因 B.蛋白質 C.氨基酸 D.脂肪
【答案】A
【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1)“克隆”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綿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細胞(體細胞)作為供體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的傳統方式。
(2)細胞核能夠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在細胞的代謝、生長、分化中起著重要作用,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在克隆的過程中,誰提供了細胞核,克隆出來的生物就像誰。
(3)性狀是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都稱為性狀。基因控制生物性狀。
【解答】細胞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
故選A。
8.(2025·寧波模擬)被譽為“活化石”的鎮海棘螈晉升為國家一級 保護野生動物。鎮海棘螈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卵生。棘螈在動物分類上屬于(  )
A.哺乳類 B.爬行類 C.兩棲類 D.魚類
【答案】C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兩棲綱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眾多,混合型血液循環。
【解答】鎮海棘螈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卵生,符合兩棲類特有的特征;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9.(2025·寧波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液體傾倒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B.根據膠頭滴管使用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C.根據加熱液體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D.根據量筒使用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解答】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向著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故A正確;
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試管內,故B錯誤;
C.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應該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故C錯誤;
D.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俯視刻度,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0.(2025·寧波模擬)如圖所示,是南極海洋冰山的美麗景象。冰山實質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據科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會漂浮在水面上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答案】C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與排開水的重力大小;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密度不變,小于海水的密度,由此可知冰山的浮沉狀態;熔化一部分后,冰山的重力變小,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其受到的浮力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排開水的體積變化。
【解答】A、由物體浮沉條件可知,冰山在海水中漂浮,冰山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故A錯誤;
B、冰山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冰山所受的重力等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故B錯誤;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密度仍然小于海水,所以仍會漂浮在水面上,故C正確;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重力變小,處于漂浮狀態,浮力變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1.(2025·寧波模擬)將甲乙鑰匙插入橙子電池,并連接開關、電流表及LED燈(如圖),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偏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LED燈是電路中的用電器
B.通過甲乙鑰匙的電流大小相等
C.電路中有電池就一定有電流
D.閉合開關,水果會發生化學變化
【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 A.電路由電源、開關、導線和用電器等元件組成。
B.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
C.電壓是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D.水果電池放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解答】 A.LED燈是電路中的用電器,消耗電能,故A正確;
B.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通過甲、乙鑰匙的電流大小相等,故B正確;
C.閉合電路中,有電池一定有電流,故C錯誤;
D.閉合開關,水果會發生化學變化,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D正確。
故選C。
12.(2025·寧波模擬)2023年9月23 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的第19屆亞運會,是亞洲最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大則中國強大,我們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本次亞運會中獲得201金111銀71銅,取得了亞運會參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更可貴的是886名參賽隊員中,有630人是首次參加亞運會。杭州亞運會于10月8日(農歷八月二十四)閉幕,當天地球所處圖中的位置與接近的月相分別為(  )
A.①滿月 B.②下弦月 C.②滿月 D.③下弦月
【答案】D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月相
【解析】【分析】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月相圖對應農歷日期:新月/朔——農歷初一,上弦月——農歷初七或初八(月相朝西),滿月/望——農歷十五或十六,下弦月——農歷廿二或廿三(月相朝東),大潮出現農歷日期與月相:農歷初一(新月)、農歷十五(滿月)。據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杭州亞運會于2023年10月8日(農歷八月二十四)閉幕,當天地球所運行在北半球的秋分日與冬至日位置之間即③段,此時接近的月相是下弦月。
故答案為:D。
13.(2025·寧波模擬)科學思維是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對于幾種研究方法所舉的例子正確的是 (  )
A.分類:陶瓷、塑料、金屬是生活用品中常用的材料,它們都屬于有機物
B.歸納:NaOH、Ca(OH)2都能與CO2、SO2反應,得出某些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C.比較:二氧化碳和鹽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則兩者都屬于酸
D.推理: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則鹽中一定有金屬元素
【答案】B
【知識點】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A.根據物質的分類標準進行分析;
B.根據堿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
C.根據二氧化碳、碳酸、鹽酸的性質進行分析;
D.根據鹽的概念分析。
【解答】A.陶瓷屬于無機物,塑料屬于有機物,金屬屬于金屬材料,不是有機物,故錯誤;
B.NaOH、Ca(OH)2 都能與 CO2、SO2反應,得出某些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這是歸納法,故正確;
C.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試液變紅,因此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但二氧化碳不屬于酸;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鹽酸屬于酸,故錯誤;
D.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鹽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例如氯化銨(NH4Cl),它是由銨根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鹽,其中不含金屬元素,故錯誤。
故答案為:B。
14.(2025·寧波模擬)小虞同學做完科學實驗從26℃的實驗室內走到寒冷干燥(2℃)的室外,其體溫調節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圖中①和②分別是(  )
A.舒張 減少
B.舒張 增加
C.收縮 減少
D.收縮 增加
【答案】C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根據對人體體溫調節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小虞同學暴露在寒冷環境中時,皮膚上的冷覺感受器會感知到這種溫度變化,冷覺感受器將信號傳遞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為了減少熱量的散失,下丘腦會發送信號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則①表示的是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同時,汗腺分泌的汗液減少,以減少通過汗液蒸發散失的熱量,故②表示汗腺分泌的汗液減少。
故選C。
15.(2025·寧波模擬)如圖是一個彈性小球從臺階上以一定速度滾下的軌跡圖,關于該過程說法合理的是(  )
A.運動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B.整個過程中只發生了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
C.整個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
D.小球均未與臺階接觸情況下,位點4動能大于位點3
【答案】D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解析】【分析】(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物體克服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解答】AB、運動過程中,小球會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逐漸減小,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在下落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會轉化為動能;在碰撞的過程中,小球的動能會轉化為小球的彈性勢能,故A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小球在碰撞后的高度上升、質量不變,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大,所以這個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不是一直減小的,故C錯誤;
D、小球均未與臺階接觸情況下,位置4的速度大于位置3的速度,位置4動能大于位置3的動能,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2025·寧波模擬)《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古人煉錫的情景。將數百斤錫砂(主要成分: 裝入洪爐,用木炭堆架起來,鼓風熔煉,火力足夠時,錫便可順暢流出。最后用鐵管槽道將錫引入鋪有炭末與瓷灰的爐外低池即可。
(1) SnO2中錫元素的化合價為   。
(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4
(2)2CO↑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
【解答】(1)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設SnO2中Sn的化合價為x,則:x+(-2)×2=0,解得x=+4;故答案為:+4。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其數目保持不變。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有:1個錫原子、2個氧原子和2個碳原子;反應后有:1個錫原子,則空格處應有2個碳原子與2個氧原子,則空格處應添加2CO;又因為CO為氣體,故答案為:2CO↑。
17.(2025·寧波模擬) 小明用自己的零用錢為媽媽買了一個內置電動機的按摩棒,如圖:
三種類型的按摩頭
(1)用A型按摩頭振動按摩時,小明媽媽說有些疼痛。除了施力小些外,還可以換上圖乙中   型按摩頭;
(2)閉合開關,電動機帶動按摩頭振動,指示燈發光。斷開開關,指示燈熄滅,用手按壓按摩頭,按摩棒上的指示燈又發光,這是由于   現象造成的(選填“電生磁”或“磁生電”)。由此可判斷,在正常使用時指示燈與按摩棒電動機是   (選填“串”或“并”)聯的。
【答案】(1)C
(2)磁生電;并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電磁感應
【解析】【分析】(1)感覺疼痛的大小是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壓力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減小壓強的方法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或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2)①指示燈發光,指示燈中一定有電流,但是此時已經斷開電源,因為手的按壓使指示燈發光,一定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這種現象是電磁感應現象。②根據按摩頭和指示燈是否互相影響判斷兩者的連接關系。
【解答】(1)用A型按摩頭振動按摩時,小明媽媽感到疼痛,是因為壓力作用效果比較大,為了減小壓力作用效果,可以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也可以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所以選擇C按摩頭。
(2)斷開電源,手按壓按摩頭時,指示燈發光,說明指示燈中有電流通過,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這是由于磁生電現象造成的,這種現象是電磁感應現象。
斷開開關,按摩頭不振動,指示燈熄滅,用手按壓按摩頭,按摩棒上的指示燈又發光,說明指示燈和按摩頭有重新組成閉合回路,因而原來兩者是并聯的。
故答案為:(1)C;(2)磁生電;并。
18.(2025·寧波模擬)如圖甲所示為西藏芒康鹽井古鹽田,該地仍然保留著我國最原始的手工曬鹽方法,江邊的鹽田經陽光蒸曬,曬干之后得到粗鹽。小金按如圖乙所示的操作流程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
(1)通過①操作得到的物質為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有   (填序號)。
(3)測定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時,下列實驗操作中,會使測量結果偏大的是()(填字母)。
A.蒸發過程中晶體飛濺
B.蒸發所得的精鹽比較潮濕
C.蒸發皿中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答案】(1)混合物
(2)①②③
(3)B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1)根據操作①是溶解操作進行分析;
(2)根據溶解、過濾、蒸發操作所需的儀器進行分析;
(3)根據測得結果偏大,獲得的精鹽的質量偏多進行分析。
【解答】(1)操作①是溶解操作,通過操作①所得到的物質中含有氯化鈉、泥沙、水等,為混合物;(2)在溶解、過濾、蒸發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粗鹽的溶解速率的作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發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故選:①②③;
(3)A、蒸發過程中晶體飛濺,會導致得到的精鹽的質量偏小,而使精鹽的產率偏小;
B、蒸發所得的精鹽比較潮濕,會導致得到的精鹽的質量偏大,而使精鹽的產率偏大;
C、蒸發皿中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稱量的精鹽的質量偏小,而使精鹽的產率偏小。
故選:B。
故答案為:(1)混合物;(2)①②③;(3)B。
19.(2025·寧波模擬)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1)空間站里的航天員理發時會用到一種特殊的“理發神器”———吸塵式理發器;該工具集理發與吸塵功能于一體,可以將剪下的頭發碎屑迅速收集到機器內部;吸塵式理發器工作時,機器內部的空氣流速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周圍空氣流速,使頭發碎屑在空間站內的氣壓作用下,向機器內部運動;
(2)宇航員在上飛船前,要先換上艙內壓力航天服。若返回艙密封性被破壞,艙內氣壓驟降,宇航員體內的液體會劇烈汽化,出現“體液沸騰”的危險現象,這是因為液體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   (選填“升高”或“降低”);而穿上艙內壓力航天服可以避免這種危險現象的出現;
(3)返回艙外涂有一層燒蝕材料,進入大氣層時,返回艙外包裹的燒蝕材料在高溫下發生熔化、汽化和升華等變化   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答案】(1)大于
(2)降低
(3)吸收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升華及升華現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1)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氣壓越低,沸點也就越低;
(3)返回艙與大氣摩擦產生的熱量很容易燒毀火箭,所以要利用特殊材料在物態變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解答】(1)吸塵式理發器工作時,機器內部的空氣流速大于周圍空氣流速,壓強小于周圍空氣的壓強,使頭發碎屑在空間站內的氣壓作用下,向機器內部運動。
(2)因為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當返回艙密封性破壞,空氣泄漏,艙內氣壓下降時,宇航員體內的液體會劇烈汽化,出現“體液沸騰”的危險現象,這是因為液體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降低;
(3)返回艙外包裹的燒蝕材料高溫下發生熔化、蒸發和升華等變化,上述變化的過程中會吸收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故答案為:(1)大于;(2)降低;(3)吸收。
20.(2025·寧波模擬)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
(1)如圖1為某“茶園養雞”生態農業模式圖。
1a有種子……2 1b無種子…………………3 2a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甲 2b種子外無果皮包被…乙 3a有根莖葉的分化…丙 3b有莖葉,無根………葫蘆蘚
①茶園內所有的生物屬于   (選填“種群”或“群落”)。
②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
③如表為葫蘆蘚、蕨、茶、杉的檢索表。茶在檢索表中對應的位置是   (選填“甲”、“乙”或“丙”)。
(2)泡茶品茶是一種茶藝,更是一種文化。
①用熱水沖泡茶葉時,茶葉隨水而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②品茶時,茶香四溢,這是一種   現象。
(3)茶對身體健康有益。
茶葉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兒茶素,其化學式為 C15H14O6,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硬化等作用。兒茶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C:O=   
【答案】(1)群落;雜草→害蟲→雞或雜草→雞;甲
(2)運動狀態;擴散
(3)15:8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群落的物種組成;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力的作用效果;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種群和群落的關系、食物鏈的含義、被子植物的特點等來分析;
(2)根據力的作用效果、擴散現象來分析;
(3)根據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1)①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茶園內所有的生物屬于群落;
②食物鏈始于生產者,終于消費者,所以一條食物鏈是:雜草→害蟲→雞或雜草→雞;
③茶屬于被子植物,所以有種子,并且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是甲;
(2)①用熱水沖泡茶葉時,茶葉隨水而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品茶時,茶香四溢,這是一種擴散現象,擴散現象是指物體從高濃度的地方擴散到低濃度的地方的過程;
(3)茶葉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兒茶素,其化學式為C15H14O6,兒茶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C:O=(15×12):(6×16)=15:8。
故答案為:(1)①群落;②雜草→害蟲→雞或雜草→雞;③甲;(2)①運動狀態;②擴散;
(3)15:8。
21.(2025·寧波模擬) 2019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1周年紀念日。
(1)下列關于地震發生時的做法正確的是()
A.在六樓的同學選擇坐電梯盡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學跑到教室內躲避
C.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可用書包、枕頭、靠墊等保護頭部
D.如果被埋壓廢墟下,不哭喊,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
(2)從板塊構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塊的   ,容易發生地震。
(3)如圖乙為地球內部三層結構示意圖,A處為汶川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處位于   (填地層結構名稱)。
【答案】(1)C;D
(2)交界處
(3)地殼
【知識點】地球內部的結構;地震的預報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
【解析】【分析】全球有六大板塊和無數小板塊組成,一般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地震。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
【解答】(1)當地震來臨時,在六樓的同學及時將身邊的書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不能選擇坐電梯盡快逃生,那樣會被困在電梯里面,A錯誤;室外的同學跑到空曠的地方去,不能跑到教室內躲避,B錯誤;在教室內來不及跑出教室的同學,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可用書包、枕頭、靠墊等保護頭部,C正確;如果被埋壓廢墟下,不哭喊,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D正確。
(2)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地震。從板塊構造角度來看,四川省位于板塊的交界處,容易發生地震。
(3)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由圖示信息可知,A處位于地殼。
故答案為:(1)CD;(2)交界處;(3)地殼。
22.(2025·寧波模擬)小衢利用帶孔的橡皮管、漏斗、大小不同的塑料顆粒、水和注射器等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腎單位模型”,回答問題:
(1)“腎單位模型”中的①模擬   (填結構名稱);
(2)實驗中,小衢用小顆粒來模擬血液中尿素等物質,那么大顆粒塑料模擬血液中   (寫出1種);
(3)小江同學認為該裝置有一處欠妥,因為該裝置不能模擬腎單位的   作用。
【答案】(1)腎小球
(2)血細胞
(3)重吸收
【知識點】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1)腎單位是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
(2)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連續的生理過程: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 (1)圖中①模擬腎小球、②模擬腎小靜脈、③模擬腎小管。
(2)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是血細胞(或大分子蛋白質)。
(3)小江同學認為該裝置有一處欠妥,因為該裝置不能模擬腎單位的重吸收作用。
23.(2025·寧波模擬)學習小組同學對洗衣劑的變遷產生了興趣,開展探究性活動。
任務一:談古一一古代洗衣劑“灰”。《禮記·內則》:“冠帶垢,和灰清簌;衣裳垢,和灰清浣。”古人洗衣用的“灰”指的是草木灰。
活動一:獲得草木灰。在實驗室里焚燒秸稈,獲得草木灰。
活動二:了解草木灰
【實驗準備】稱取一定質量的草木灰,用熱水浸泡并過濾,將濾液平均分成兩份。
(1)【探究實驗一】
檢驗草木灰浸出液的酸堿性。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   色 草木灰浸出液顯堿性
(2)【探究實驗二】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對另一份濾液進行實驗,部分實驗如圖所示:
【實驗反思】
實驗測定裝置C質量增重了,裝置C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查閱資料:發現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可能原因是()(填序號)。
A.用濃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了實驗
B.裝置中殘留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
C.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
(4)任務二:現代洗滌劑——碳酸鈉。碳酸鈉俗稱“純堿”,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可用于清洗油污,溶液堿性越強,去油污效果越好。某興趣小組對影響 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進行探究。用不同溫度的水,配制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2%、6%和10%的 溶液,并測定溶液pH,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質質量分數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溫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去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填序號)。
(5)用適量碳酸鈉粉末洗滌沾有油污的餐具,為達到較好的洗滌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   (寫1條)。
【答案】(1)紅
(2)
(3)A;C
(4)⑨
(5)升高溫度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無色酚酞溶液在堿性溶液中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變色分析;
(2)碳酸鉀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二氧化碳和水;
(3)A、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分析;
B、裝置中殘留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低;
C、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被C裝置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
(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5)根據表中數據分析。
【解答】(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色酚酞溶液在堿性溶液中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變色,故溶液變紅色,說明草木灰浸出液顯堿性;
(2)碳酸鉀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二氧化碳和水,則裝置C發生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A、用濃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了實驗,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被C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故正確;
B、裝置中殘留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低,故錯誤;
C、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被C裝置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故正確。
(4)溶液堿性越強,去油污效果越好,由表可知,實驗⑨的pH最大,堿性最強,則去油污效果最好的是⑨;
(5)由表中數據可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時,溫度越高,溶液的pH越大,去油污效果越好,溫度相同時,溶質質量分數越大,溶液的pH越大,去油污效果越好,故用適量碳酸鈉粉末洗滌沾有油污的餐具,為達到較好的洗滌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溫度。
故答案為:(1)紅;(2);(3)AC;(4)⑨;(5)⑨;
24.(2025·寧波模擬)某校環保小組對一種工業廢水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假設能發生的反應均恰好完全反應)。
(1)若廢水中僅含一種溶質時,其中的陽離子是   。
(2)若要將①、②兩個反應中產生的沉淀和溶液進行分離,可以采取   操作。
(3)寫出在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Fe3+
(2)過濾
(3)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加入硝酸銀產生氯化銀白色沉淀和有色溶液,說明廢水溶液含有氯離子,有色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說明廢水溶液中含有鐵離子,據此答題。
【解答】往廢水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后有白色沉淀氯化銀生成,說明原廢水中一定含有Cl-,而在有色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Fe(OH)3和硝酸鈉生成,說明有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鐵,因此廢水溶液中一定還有Fe3+,在不影響圖中現象的同時,廢水還有可能含有鈉離子、硝酸根離子,則當廢水中僅含有一種溶質時,該溶質一定是FeCl3,而當廢水中含有多種溶質時,還有可能含有硝酸鈉、硝酸鐵或氯化鈉;或者含有硝酸、鹽酸,所以
(1)若廢水中僅含一種溶質時,其中的陽離子是鐵離子,故填:鐵離子。
(2)若要將①、②兩個反應中產生的沉淀和溶液進行分離,可以采取過濾操作,故填:過濾。
(3)由于廢水溶液中含有鐵離子、氯離子,故氯化鐵與硝酸銀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1)Fe3+;(2)過濾;(3);
25.(2025·寧波模擬) 甲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乙圖是用蠟燭和燒瓶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1)實驗甲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   ,在確定蠟燭B和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   (填字母)。
A.從玻璃板后觀察蠟燭
B.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
C. A與B都需要
(2)實驗乙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   實像(填“放大”、“縮小”或“等大”)。
【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B
(2)放大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于找到像的位置;根據平面鏡所成的是像是虛像的特點,應在物體一側觀察;
(2)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解答】(1)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因此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觀察才能看到蠟燭的像,故選:B;
(2)由圖乙可知,此時物距小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答案為:(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B;(2)放大。
26.(2025·寧波模擬)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導體電阻、電流大小的關系。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瓶內裝有等量的煤油,瓶內電阻的阻值分別為5歐和10歐,A、B是相同的玻璃管,管內初始液面位置相同。
實驗一:閉合開關,通電1分鐘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別記作h1和h2。
實驗二:斷開開關,當兩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到原來的高度后,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再閉合開關,通電1分鐘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別記作h3和h4。
(1)除電流表和秒表外,本實驗中還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為   。
(2)實驗中,將電阻絲串聯連接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實驗時   相同。
(3)多次重復實驗均發現 h1<h3<h4,則可以得出的結論為    。
【答案】(1)刻度尺
(2)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
(3)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大,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
【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控制變量法;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根據要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
(2)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通過的電流、導體的電阻和通電時間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兩個因素不變,結合串聯電路電流的規律分析;
(3)第二次實驗中,電路的電阻變小,電流變大;電阻絲產生的熱量不易直接觀察,由轉換法,可使等質量初溫相同的液體吸收熱量,由溫度變化確定產生的熱量多少,結合控制變量法分析;
【解答】(1)除電流表和秒表外,因要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本實驗中還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為刻度尺;
(2)串聯電路各處的電流都相等,實驗中,將電阻絲串聯連接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實驗時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相同;
(3)第二次實驗中,電路的電阻變小,電流變大,對甲中電阻絲而言而知,因h1<h3,則有,第二次實驗電阻產生熱量多;可知,在電阻和通電時間不變時,電流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根據可知,h3<h4,可得出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總之可以得出的結論為: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大,則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
故答案為:(1)刻度尺;(2)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3)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大,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
27.(2025·寧波模擬)擬南芥植物作為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代表,已多次被帶上太空進行研究。為研究乙烯、生長素對擬南芥根生長的影響機理,研究者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一:研究者將擬南芥幼苗分別放在經不同處理的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根伸長區細胞生長情況,結果如下表(“+”越多則表明長度越長)。
組別 實驗處理 根伸長區細胞生長情況
1 空白對照 ++++
2 加入乙烯 +++
3 加入生長素 ++
4 加入乙烯和生長素 +
①太空中擬南芥生長的東倒西歪主要是因為失去了   的刺激;
②實驗結果說明:在該實驗條件下,單獨加入乙烯或生長素都能夠   (填“促進”或“抑制”)根生長;與單獨處理相比較,兩者同時加入,對根生長的共同作用效果是   ;
(2)實驗二:將擬南芥幼苗分別放在含有不同濃度ACC的培養液中培養(ACC是乙烯前體,分解后產生乙烯),12h后測定幼苗根中生長素的含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1)重力;抑制;抑制作用增強
(2)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1、 擬南芥在地球陸地上生長發育會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在太空中生長發育受到的重力會大大降低,只受微重力影響。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① 擬南芥的樣子看起來東倒西歪,這主要是因為失去了重力的刺激。在地球上,植物的生長方向通常會受到重力的影響,使得根部向下生長,莖部向上生長。然而,在太空環境中,由于失去了重力的刺激, 擬南芥的莖部無法保持直立生長,因此出現了東倒西歪的現象。
②分析實驗一:由第1組分別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乙烯和生長素都能夠抑制根的生長;第4組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與單獨處理相比較,兩者共同作用時抑制作用增強。
(2)據圖分析,ACC的濃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長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故答案為:(1)①重力;②抑制;抑制作用增強;(2)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28.(2025·寧波模擬)2025年春晚現場,人形機器人與專業舞者共同表演的《秧BOT》給人們帶來了一場新奇體驗。
(1)機器人精彩的舞蹈演出體現了其精準的“視覺”,它是通過鏡頭中的   (選填“凸”或“凹”)透鏡將來自于物體的光會聚到“視網膜”————圖像傳感器上;
(2)機器人能模仿人類進行抬手動作,但是兩者動力不同。人利用肱二頭肌收縮將前臂抬起(如圖乙),此時前臂相當于費力杠桿;機器人依靠電動機驅動關節轉動,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
(3)某型號人形機器人模仿將機械臂由下垂抬起至頭頂轉動手絹的動作,若該機器人機械手臂的質量為6kg,將機械臂抬起時重心上升的高度為40cm,則驅動電機需要克服重力做多少功 (g取10N/kg)
【答案】(1)凸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3)根據題意,驅動電機需要克服重力做功W= Gh= mgh=6kg×10N/kg×0.4m=24J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2)根據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分析;
(3)根據功的計算公式W=FS及其應用分析。
【解答】 (1)機器人的鏡頭是凸透鏡,相當于人眼中的晶狀體和角膜,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 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轉動;
(3)根據題意,驅動電機需要克服重力做功W= Gh= mgh=6kg×10N/kg×0.4m=24J。
故答案為:(1)凸;(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3)24J。
29.(2025·寧波模擬) 中華鱘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瀕危魚類,主要分布于我國的長江流域。
(1)長江流域所有的中華鱘構成   ;
(2)近年來野生中華鱘數量急劇下降,為保護這一珍惜物種,科研部門于今年3月在武漢放流5萬尾中華鱘,放流前,魚體要浸泡在食鹽水中消毒,欲配置溶質質量分數為2%的該食鹽水溶液,可向49千克水中加入氯化鈉   千克;
(3)中華鱘是一種洄游性魚類。如圖乙所示,為研究信號處理其洄游情況,科研人員在魚體內植入微型信號發射裝置器,通過監測船上的聽筒接收信號發射器發出的穩定聲波確定魚的相對距離,若此時監測船水平向左勻速運動,信號處理裝置將信號處理后發現接收到的聲音的響度和音調保持不變,則以岸上群山為參照物,此時中華鱘可能的運動情況為:   (選填“水平向左運動”、 “靜止”或“水平向右運動”)。
【答案】(1)種群
(2)1
(3)水平向左運動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參照物及其選擇;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種群指同一時間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
(2)溶質質量分數=;
(3)信號處理裝置將信號處理后發現接收到的聲音的響度和音調保持不變,說明監測船和中華鱘之間距離不變,據此判斷。
【解答】(1)根據種群的定義可知,長江流域所有的中華鱘構成種群。
(2)配制質量分數為2%的氯化鈉溶液,溶劑為49千克水,根據題意可知:
=2%;
解得:m氯化鈉=1kg;
(3)此時監測船水平向左勻速運動,信號處理裝置將信號處理后發現接收到的聲音的響度和音調保持不變,說明監測船和中華鱘之間距離不變,因此中華鱘也是水平向左運動。
故答案為:(1)種群;(2)1;(3)水平向左運動。
30.(2025·寧波模擬)如圖甲所示是腳踏式翻蓋垃圾桶的實物圖,翻蓋的原理利用了杠桿,圖乙所示是兩個杠桿組合的示意圖。桶蓋的質量為300g,腳踏桿和其他連接桿的質量不計,已知. =5cm,桶蓋DO2質量分布均勻,厚度不計,D為重心,桶蓋閉合時,連接桿BC處于豎直狀態。
(1) 由圖乙可知, AO1B為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2)若要把桶蓋翻開,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多大 (g取10N/kg)
(3)4月1日入汛以來,廣東珠江流域多次發生特大洪水,給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損失,有人建議把小區塑料垃圾箱改造為洪水應急救生器,平時塑料垃圾桶,洪水來了應急可以當救生器來救生。總質量為1.5千克總體積為45立方分米的密封完好的裝有幾個抓環的塑料垃圾桶(垃圾桶被清空所有垃圾),可以讓多少千克的人坐在垃圾桶上,垃圾桶剛好浸沒水中而不下沉
【答案】(1)省力
(2)設腳對A點的作用力為F,頂桿對B點的作用力為F1,頂桿對桶蓋上C點的作用力為F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同一頂桿,對B、C兩點的力大小相等,即:
桶蓋的重為: G= mg=0.3kg×10N/ kg=3N,
且力臂DO2的大小為: DO2=30cm+5cm=35cm,
由②可得:
所以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
(3)因為漂浮,所以
m人=43.5kg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杠桿的分類;杠桿中最小力問題
【解析】【分析】(1)根據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關系判斷出杠桿的種類;
(2)分析圖乙,有兩個杠桿AO1B和O2CD,O1和O2分別為支點,知道各力臂大小,知道桶蓋的質量,利用重力公式求桶蓋的重,分別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列出方程求出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
(3)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列方程可得可以讓多少千克的人坐在垃圾桶上,垃圾桶剛好浸沒水中而不下沉。
【解答】(1)由圖乙可知,AO1>O1B,即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AO1B為省力杠桿;
故答案為:省力;
(2)設腳對A點的作用力為F,頂桿對B點的作用力為F1,頂桿對桶蓋上C點的作用力為F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同一頂桿,對B、C兩點的力大小相等,即:
桶蓋的重為: G= mg=0.3kg×10N/ kg=3N,
且力臂DO2的大小為: DO2=30cm+5cm=35cm,
由②可得:
所以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
(3)因為漂浮,所以
m人=43.5kg
31.(2025·寧波模擬)在制作饅頭時,為了使其更加松軟可口,常常會加入一些小蘇打(碳酸氫鈉) 作為膨松劑。當小蘇打與面團中的酸性物質(以醋酸CH3COOH為例)反應時,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而使饅頭在蒸煮過程中膨脹起來。
(1)請完成小蘇打與醋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可以將小蘇打溶解在少量水中,形成小蘇打溶液。某同學查詢資料發現:用中等濃度(溶質質量分數為1.0%~1.2%)的小蘇打溶液制作的面團發酵和蓬松效果較好。該同學想要配制中等濃度的小蘇打溶液,但是在配制過程中未控制好加入的小蘇打質量,得到的小蘇打溶液濃度未知。現為了確定配制的小蘇打溶液濃度,他取20g該溶液于錐形瓶中,再逐次加入相同質量分數的醋酸溶液,測出每次錐形瓶中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數據記錄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醋酸溶液質量/克 10 10 10 10 10
反應后溶液總質量/克 29.89 39.78 49.67 59.56 69.56
試分析計算下列問題:
①該20g小蘇打溶液中碳酸氫鈉完全反應時,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②列式計算來判斷該同學配制的小蘇打溶液是否符合他預期的濃度。
【答案】(1)H2O
(2)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220g+10g×5-69.56g=0.44g
② 設小蘇打溶液濃度x,
84 44
20gx 0.44g
x=4.2%>1.2%;
答:不符合他預期的濃度。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
(2)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②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解答】(1)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后鈉原子都是1個,碳原子都是3個,反應前氫原子是5個,反應后應該是3個,反應前氧原子是5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所以橫線部分化學式為H2O;
故答案為:H2O
(2) 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220g+10g×5-69.56g=0.44g;
② 設小蘇打溶液濃度x,
84 44
20gx 0.44g
x=4.2%>1.2%;
答:不符合他預期的濃度。
32.(2025·寧波模擬)綜合實踐活動中,同學們設計了一種可測量物體質量大小的裝置,主要結構如圖甲所示,從電流表指針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物體質量的大小。AB為長20cm阻值為20Ω的電阻絲,其阻值與長度成正比,托盤上無物體時,滑片P恰好位于電阻絲最上端A處;每次測量時,在托盤中放上重物后,彈簧增加的彈力F與滑片 P向下移動的距離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恒為6V,R0標有“10Ω 0.5A”,電流表量程為0~0.6A。不計一切摩擦。
(1)閉合開關,托盤上無物體時,電流表示數為多少
(2)在確保電路安全的前提下,電路允許的最大電功率是多少
(3)某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為0.3A,所測物體質量為多少
(4)若利用電壓表(量程0~3V)示數來顯示物體質量大小,其它條件不變,要求物體質量越大,電壓表示數也越大。在圖丙中接入電壓表后與原裝置相比,該裝置所能測量質量的最大值   (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答案】(1)由題可知,此時R0和RP串聯,電流表示數為
(2)由題可知, Ro標有“10Ω0.5A”, 電流表量程為0~0.6A, 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Im=0.5A,電路允許的最大電功率是
(3)流表示數為0.3A,根據歐姆定律得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為
又因為AB為長20cm阻值為 20Ω的電阻絲,其阻值與長度成正比,所以此時接入電阻絲的長度為 10cm,由乙圖可知G=F=2N
所以物體的質量
(4)變小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托盤沒有重物時,電阻AB全部接入,和定值電阻組成串聯電路,已知總電壓以及兩個用電器的電阻,用歐姆定律求解電流;
(2)確保電路安全,不能讓電流表損壞,不能讓定值電阻損壞,結合題目分析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用P=UI求解最大電功率;
(3)已知電流表的電流為0.3A,應用歐姆定律的變形求解總電阻,然后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計算電阻AB的阻值,然后計算出物體的質量;
(4)通過題目判斷出電壓表的位置,然后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AB的阻值,判斷質量的變化。
【解答】(1)由題可知,此時R0和RP串聯,電流表示數為
(2)由題可知, Ro標有“10Ω0.5A”, 電流表量程為0~0.6A, 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Im=0.5A,電路允許的最大電功率是
(3)流表示數為0.3A,根據歐姆定律得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為
又因為AB為長20cm阻值為 20Ω的電阻絲,其阻值與長度成正比,所以此時接入電阻絲的長度為 10cm,由乙圖可知G=F=2N
所以物體的質量
(4)要求物體質量越大,電壓表示數也越大,所以電壓表并聯在定值電阻兩端,此時最大電壓為3V,根據串聯電路分壓規律可得:,RP最小為10歐姆,此時測量的最大質量為0.2kg,所以該裝置所能測量質量的最大值變小;
1 / 1浙江省寧波市第七中學教育集團初三科學中考6月適應性試卷
1.(2025·寧波模擬)下列模型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氫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氨分子的是(  )
A. B.
C. D.
2.(2025·寧波模擬)銀杏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食用價值的樹種,它的葉子看起來像小扇子,入秋后葉子變為金黃色,特別養眼。所結的銀杏果俗稱白果含有豐富營養,具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但要注意適量進食,以免中毒,那么銀杏在植物分類上屬于(  )
A.裸子植物 B.蕨類植物 C.被子植物 D.苔蘚植物
3.(2025·寧波模擬)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在達到100℃時,一定會沸騰
B.水結冰后體積會變小,密度會變小
C.水在通電的條件下能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D.水是由氧氣和氫氣構成的
4.(2025·寧波模擬)老鷹的視覺非常靈敏,能在幾千米的高空準確無誤地辨別地上的動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視覺的部位是(  )
A.眼睛 B.視網膜 C.大腦 D.視覺神經
5.(2025·寧波模擬)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而獲得諾貝爾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
B.青蒿素是由碳、氫氣、氧氣三種物質組成
C.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構成
D.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6.(2025·寧波模擬)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西昌市發生森林火災,在滅火的過程中多次突發林火“爆燃”。據此分析下列有關森林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用細沙覆蓋可燃物能有效隔絕空氣
B.用水滅火可有效降低樹木的著火點
C.砍伐出防火隔離帶是為了隔離可燃物,能達到滅火的目的
D.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大量的可燃性氣體被引燃所致
7.(2025·寧波模擬)1997年2月23日,英國《自然》雜志宣布世界上首例來源于哺乳動物體細胞的克隆羊“多莉”問世。其過程是:將蘇格蘭黑面母羊的去核卵細胞和芬蘭白色母羊乳腺上皮細胞的細胞核融合,形成重組細胞并促使其發育成早期胚胎,把胚胎植入另一只蘇格蘭黑面母羊的子宮中,由它孕育并產下克隆羊“多莉”。克隆羊“多莉”的性狀很像芬蘭白色母羊,這是因為芬蘭白色母羊提供的乳腺上皮細胞的細胞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狀的(  )
A. 基因 B.蛋白質 C.氨基酸 D.脂肪
8.(2025·寧波模擬)被譽為“活化石”的鎮海棘螈晉升為國家一級 保護野生動物。鎮海棘螈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卵生。棘螈在動物分類上屬于(  )
A.哺乳類 B.爬行類 C.兩棲類 D.魚類
9.(2025·寧波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10.(2025·寧波模擬)如圖所示,是南極海洋冰山的美麗景象。冰山實質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據科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會漂浮在水面上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11.(2025·寧波模擬)將甲乙鑰匙插入橙子電池,并連接開關、電流表及LED燈(如圖),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偏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LED燈是電路中的用電器
B.通過甲乙鑰匙的電流大小相等
C.電路中有電池就一定有電流
D.閉合開關,水果會發生化學變化
12.(2025·寧波模擬)2023年9月23 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的第19屆亞運會,是亞洲最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大則中國強大,我們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本次亞運會中獲得201金111銀71銅,取得了亞運會參賽歷史上的最好成績,更可貴的是886名參賽隊員中,有630人是首次參加亞運會。杭州亞運會于10月8日(農歷八月二十四)閉幕,當天地球所處圖中的位置與接近的月相分別為(  )
A.①滿月 B.②下弦月 C.②滿月 D.③下弦月
13.(2025·寧波模擬)科學思維是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對于幾種研究方法所舉的例子正確的是 (  )
A.分類:陶瓷、塑料、金屬是生活用品中常用的材料,它們都屬于有機物
B.歸納:NaOH、Ca(OH)2都能與CO2、SO2反應,得出某些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C.比較:二氧化碳和鹽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則兩者都屬于酸
D.推理: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則鹽中一定有金屬元素
14.(2025·寧波模擬)小虞同學做完科學實驗從26℃的實驗室內走到寒冷干燥(2℃)的室外,其體溫調節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圖中①和②分別是(  )
A.舒張 減少
B.舒張 增加
C.收縮 減少
D.收縮 增加
15.(2025·寧波模擬)如圖是一個彈性小球從臺階上以一定速度滾下的軌跡圖,關于該過程說法合理的是(  )
A.運動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B.整個過程中只發生了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
C.整個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
D.小球均未與臺階接觸情況下,位點4動能大于位點3
16.(2025·寧波模擬)《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古人煉錫的情景。將數百斤錫砂(主要成分: 裝入洪爐,用木炭堆架起來,鼓風熔煉,火力足夠時,錫便可順暢流出。最后用鐵管槽道將錫引入鋪有炭末與瓷灰的爐外低池即可。
(1) SnO2中錫元素的化合價為   。
(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7.(2025·寧波模擬) 小明用自己的零用錢為媽媽買了一個內置電動機的按摩棒,如圖:
三種類型的按摩頭
(1)用A型按摩頭振動按摩時,小明媽媽說有些疼痛。除了施力小些外,還可以換上圖乙中   型按摩頭;
(2)閉合開關,電動機帶動按摩頭振動,指示燈發光。斷開開關,指示燈熄滅,用手按壓按摩頭,按摩棒上的指示燈又發光,這是由于   現象造成的(選填“電生磁”或“磁生電”)。由此可判斷,在正常使用時指示燈與按摩棒電動機是   (選填“串”或“并”)聯的。
18.(2025·寧波模擬)如圖甲所示為西藏芒康鹽井古鹽田,該地仍然保留著我國最原始的手工曬鹽方法,江邊的鹽田經陽光蒸曬,曬干之后得到粗鹽。小金按如圖乙所示的操作流程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
(1)通過①操作得到的物質為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有   (填序號)。
(3)測定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時,下列實驗操作中,會使測量結果偏大的是()(填字母)。
A.蒸發過程中晶體飛濺
B.蒸發所得的精鹽比較潮濕
C.蒸發皿中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
19.(2025·寧波模擬)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1)空間站里的航天員理發時會用到一種特殊的“理發神器”———吸塵式理發器;該工具集理發與吸塵功能于一體,可以將剪下的頭發碎屑迅速收集到機器內部;吸塵式理發器工作時,機器內部的空氣流速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周圍空氣流速,使頭發碎屑在空間站內的氣壓作用下,向機器內部運動;
(2)宇航員在上飛船前,要先換上艙內壓力航天服。若返回艙密封性被破壞,艙內氣壓驟降,宇航員體內的液體會劇烈汽化,出現“體液沸騰”的危險現象,這是因為液體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   (選填“升高”或“降低”);而穿上艙內壓力航天服可以避免這種危險現象的出現;
(3)返回艙外涂有一層燒蝕材料,進入大氣層時,返回艙外包裹的燒蝕材料在高溫下發生熔化、汽化和升華等變化   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20.(2025·寧波模擬)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
(1)如圖1為某“茶園養雞”生態農業模式圖。
1a有種子……2 1b無種子…………………3 2a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甲 2b種子外無果皮包被…乙 3a有根莖葉的分化…丙 3b有莖葉,無根………葫蘆蘚
①茶園內所有的生物屬于   (選填“種群”或“群落”)。
②請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
③如表為葫蘆蘚、蕨、茶、杉的檢索表。茶在檢索表中對應的位置是   (選填“甲”、“乙”或“丙”)。
(2)泡茶品茶是一種茶藝,更是一種文化。
①用熱水沖泡茶葉時,茶葉隨水而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②品茶時,茶香四溢,這是一種   現象。
(3)茶對身體健康有益。
茶葉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兒茶素,其化學式為 C15H14O6,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硬化等作用。兒茶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C:O=   
21.(2025·寧波模擬) 2019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1周年紀念日。
(1)下列關于地震發生時的做法正確的是()
A.在六樓的同學選擇坐電梯盡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學跑到教室內躲避
C.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可用書包、枕頭、靠墊等保護頭部
D.如果被埋壓廢墟下,不哭喊,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
(2)從板塊構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塊的   ,容易發生地震。
(3)如圖乙為地球內部三層結構示意圖,A處為汶川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處位于   (填地層結構名稱)。
22.(2025·寧波模擬)小衢利用帶孔的橡皮管、漏斗、大小不同的塑料顆粒、水和注射器等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腎單位模型”,回答問題:
(1)“腎單位模型”中的①模擬   (填結構名稱);
(2)實驗中,小衢用小顆粒來模擬血液中尿素等物質,那么大顆粒塑料模擬血液中   (寫出1種);
(3)小江同學認為該裝置有一處欠妥,因為該裝置不能模擬腎單位的   作用。
23.(2025·寧波模擬)學習小組同學對洗衣劑的變遷產生了興趣,開展探究性活動。
任務一:談古一一古代洗衣劑“灰”。《禮記·內則》:“冠帶垢,和灰清簌;衣裳垢,和灰清浣。”古人洗衣用的“灰”指的是草木灰。
活動一:獲得草木灰。在實驗室里焚燒秸稈,獲得草木灰。
活動二:了解草木灰
【實驗準備】稱取一定質量的草木灰,用熱水浸泡并過濾,將濾液平均分成兩份。
(1)【探究實驗一】
檢驗草木灰浸出液的酸堿性。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   色 草木灰浸出液顯堿性
(2)【探究實驗二】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對另一份濾液進行實驗,部分實驗如圖所示:
【實驗反思】
實驗測定裝置C質量增重了,裝置C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查閱資料:發現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可能原因是()(填序號)。
A.用濃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了實驗
B.裝置中殘留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
C.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
(4)任務二:現代洗滌劑——碳酸鈉。碳酸鈉俗稱“純堿”,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可用于清洗油污,溶液堿性越強,去油污效果越好。某興趣小組對影響 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進行探究。用不同溫度的水,配制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2%、6%和10%的 溶液,并測定溶液pH,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質質量分數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溫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去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填序號)。
(5)用適量碳酸鈉粉末洗滌沾有油污的餐具,為達到較好的洗滌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   (寫1條)。
24.(2025·寧波模擬)某校環保小組對一種工業廢水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假設能發生的反應均恰好完全反應)。
(1)若廢水中僅含一種溶質時,其中的陽離子是   。
(2)若要將①、②兩個反應中產生的沉淀和溶液進行分離,可以采取   操作。
(3)寫出在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5.(2025·寧波模擬) 甲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乙圖是用蠟燭和燒瓶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1)實驗甲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   ,在確定蠟燭B和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   (填字母)。
A.從玻璃板后觀察蠟燭
B.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
C. A與B都需要
(2)實驗乙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   實像(填“放大”、“縮小”或“等大”)。
26.(2025·寧波模擬)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導體電阻、電流大小的關系。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瓶內裝有等量的煤油,瓶內電阻的阻值分別為5歐和10歐,A、B是相同的玻璃管,管內初始液面位置相同。
實驗一:閉合開關,通電1分鐘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別記作h1和h2。
實驗二:斷開開關,當兩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到原來的高度后,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再閉合開關,通電1分鐘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別記作h3和h4。
(1)除電流表和秒表外,本實驗中還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為   。
(2)實驗中,將電阻絲串聯連接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實驗時   相同。
(3)多次重復實驗均發現 h1<h3<h4,則可以得出的結論為    。
27.(2025·寧波模擬)擬南芥植物作為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代表,已多次被帶上太空進行研究。為研究乙烯、生長素對擬南芥根生長的影響機理,研究者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一:研究者將擬南芥幼苗分別放在經不同處理的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根伸長區細胞生長情況,結果如下表(“+”越多則表明長度越長)。
組別 實驗處理 根伸長區細胞生長情況
1 空白對照 ++++
2 加入乙烯 +++
3 加入生長素 ++
4 加入乙烯和生長素 +
①太空中擬南芥生長的東倒西歪主要是因為失去了   的刺激;
②實驗結果說明:在該實驗條件下,單獨加入乙烯或生長素都能夠   (填“促進”或“抑制”)根生長;與單獨處理相比較,兩者同時加入,對根生長的共同作用效果是   ;
(2)實驗二:將擬南芥幼苗分別放在含有不同濃度ACC的培養液中培養(ACC是乙烯前體,分解后產生乙烯),12h后測定幼苗根中生長素的含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   。
28.(2025·寧波模擬)2025年春晚現場,人形機器人與專業舞者共同表演的《秧BOT》給人們帶來了一場新奇體驗。
(1)機器人精彩的舞蹈演出體現了其精準的“視覺”,它是通過鏡頭中的   (選填“凸”或“凹”)透鏡將來自于物體的光會聚到“視網膜”————圖像傳感器上;
(2)機器人能模仿人類進行抬手動作,但是兩者動力不同。人利用肱二頭肌收縮將前臂抬起(如圖乙),此時前臂相當于費力杠桿;機器人依靠電動機驅動關節轉動,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
(3)某型號人形機器人模仿將機械臂由下垂抬起至頭頂轉動手絹的動作,若該機器人機械手臂的質量為6kg,將機械臂抬起時重心上升的高度為40cm,則驅動電機需要克服重力做多少功 (g取10N/kg)
29.(2025·寧波模擬) 中華鱘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瀕危魚類,主要分布于我國的長江流域。
(1)長江流域所有的中華鱘構成   ;
(2)近年來野生中華鱘數量急劇下降,為保護這一珍惜物種,科研部門于今年3月在武漢放流5萬尾中華鱘,放流前,魚體要浸泡在食鹽水中消毒,欲配置溶質質量分數為2%的該食鹽水溶液,可向49千克水中加入氯化鈉   千克;
(3)中華鱘是一種洄游性魚類。如圖乙所示,為研究信號處理其洄游情況,科研人員在魚體內植入微型信號發射裝置器,通過監測船上的聽筒接收信號發射器發出的穩定聲波確定魚的相對距離,若此時監測船水平向左勻速運動,信號處理裝置將信號處理后發現接收到的聲音的響度和音調保持不變,則以岸上群山為參照物,此時中華鱘可能的運動情況為:   (選填“水平向左運動”、 “靜止”或“水平向右運動”)。
30.(2025·寧波模擬)如圖甲所示是腳踏式翻蓋垃圾桶的實物圖,翻蓋的原理利用了杠桿,圖乙所示是兩個杠桿組合的示意圖。桶蓋的質量為300g,腳踏桿和其他連接桿的質量不計,已知. =5cm,桶蓋DO2質量分布均勻,厚度不計,D為重心,桶蓋閉合時,連接桿BC處于豎直狀態。
(1) 由圖乙可知, AO1B為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2)若要把桶蓋翻開,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多大 (g取10N/kg)
(3)4月1日入汛以來,廣東珠江流域多次發生特大洪水,給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損失,有人建議把小區塑料垃圾箱改造為洪水應急救生器,平時塑料垃圾桶,洪水來了應急可以當救生器來救生。總質量為1.5千克總體積為45立方分米的密封完好的裝有幾個抓環的塑料垃圾桶(垃圾桶被清空所有垃圾),可以讓多少千克的人坐在垃圾桶上,垃圾桶剛好浸沒水中而不下沉
31.(2025·寧波模擬)在制作饅頭時,為了使其更加松軟可口,常常會加入一些小蘇打(碳酸氫鈉) 作為膨松劑。當小蘇打與面團中的酸性物質(以醋酸CH3COOH為例)反應時,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而使饅頭在蒸煮過程中膨脹起來。
(1)請完成小蘇打與醋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可以將小蘇打溶解在少量水中,形成小蘇打溶液。某同學查詢資料發現:用中等濃度(溶質質量分數為1.0%~1.2%)的小蘇打溶液制作的面團發酵和蓬松效果較好。該同學想要配制中等濃度的小蘇打溶液,但是在配制過程中未控制好加入的小蘇打質量,得到的小蘇打溶液濃度未知。現為了確定配制的小蘇打溶液濃度,他取20g該溶液于錐形瓶中,再逐次加入相同質量分數的醋酸溶液,測出每次錐形瓶中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數據記錄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醋酸溶液質量/克 10 10 10 10 10
反應后溶液總質量/克 29.89 39.78 49.67 59.56 69.56
試分析計算下列問題:
①該20g小蘇打溶液中碳酸氫鈉完全反應時,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②列式計算來判斷該同學配制的小蘇打溶液是否符合他預期的濃度。
32.(2025·寧波模擬)綜合實踐活動中,同學們設計了一種可測量物體質量大小的裝置,主要結構如圖甲所示,從電流表指針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物體質量的大小。AB為長20cm阻值為20Ω的電阻絲,其阻值與長度成正比,托盤上無物體時,滑片P恰好位于電阻絲最上端A處;每次測量時,在托盤中放上重物后,彈簧增加的彈力F與滑片 P向下移動的距離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恒為6V,R0標有“10Ω 0.5A”,電流表量程為0~0.6A。不計一切摩擦。
(1)閉合開關,托盤上無物體時,電流表示數為多少
(2)在確保電路安全的前提下,電路允許的最大電功率是多少
(3)某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為0.3A,所測物體質量為多少
(4)若利用電壓表(量程0~3V)示數來顯示物體質量大小,其它條件不變,要求物體質量越大,電壓表示數也越大。在圖丙中接入電壓表后與原裝置相比,該裝置所能測量質量的最大值   (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根據氨分子結構來分析。
【解答】氨氣的化學式為NH3,由化學式可知,每個氨分子是由1個氮原子與3個氫原子構成的,觀察圖示可知,能表示氨分子的是B。
故答案為:B。
2.【答案】A
【知識點】種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沒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實.被子植物的種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都不產生種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
【解答】銀杏的種子白果,沒有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實,因此銀杏樹與裸子植物。
故答案為:A。
3.【答案】C
【知識點】凝固與凝固現象;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水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分析;
B、根據水結冰后的變化分析判斷;
C、根據電解水的現象和結論分析;
D、根據水的組成分析判斷.
【解答】A、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水在達到 100℃時,不一定會沸騰,故A錯誤;
B、水結冰后體積會變大,密度會變小,故B錯誤;
C、水在通電的條件下能分解成氧氣和氫氣,故C正確;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4.【答案】C
【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進入眼睛,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當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獲得圖像信息時,會通過視覺神經將信息傳給大腦的特定區域,大腦立即處理有關信息,就形成了視覺。
【解答】鷹的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獲得圖像信息時,會通過視覺神經將信息傳給大腦大特定區域,大腦處理有關信息,形成了視覺,因此老鷹形成視覺的部位是大腦,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5.【答案】C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A、根據物質的構成進行解答;
B、根據物質的組成進行解答;
C、根據物質的構成進行解答;
D、根據分子構成進行解答。
【解答】A、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氫、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B、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是由碳、氫氣、氧氣三種物質組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D、分子由原子構成,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6.【答案】B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滅火的方法主要有:①分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③降低溫度,據此判斷即可。
【解答】A. 用細沙覆蓋可燃物能有效隔絕空氣,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用水滅火可有效降低樹木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而不能降低著火點,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砍伐出防火隔離帶是為了隔離可燃物,能達到滅火的目的,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森林“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大量的可燃性氣體被引燃所致,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7.【答案】A
【知識點】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1)“克隆”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綿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細胞(體細胞)作為供體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的傳統方式。
(2)細胞核能夠控制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在細胞的代謝、生長、分化中起著重要作用,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在克隆的過程中,誰提供了細胞核,克隆出來的生物就像誰。
(3)性狀是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都稱為性狀。基因控制生物性狀。
【解答】細胞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
故選A。
8.【答案】C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兩棲綱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眾多,混合型血液循環。
【解答】鎮海棘螈幼體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卵生,符合兩棲類特有的特征;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9.【答案】A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液體傾倒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B.根據膠頭滴管使用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C.根據加熱液體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D.根據量筒使用的正確方法,進行分析。
【解答】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向著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故A正確;
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試管內,故B錯誤;
C.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應該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故C錯誤;
D.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俯視刻度,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0.【答案】C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與排開水的重力大小;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密度不變,小于海水的密度,由此可知冰山的浮沉狀態;熔化一部分后,冰山的重力變小,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其受到的浮力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排開水的體積變化。
【解答】A、由物體浮沉條件可知,冰山在海水中漂浮,冰山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故A錯誤;
B、冰山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冰山所受的重力等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故B錯誤;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密度仍然小于海水,所以仍會漂浮在水面上,故C正確;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重力變小,處于漂浮狀態,浮力變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1.【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 A.電路由電源、開關、導線和用電器等元件組成。
B.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
C.電壓是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D.水果電池放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解答】 A.LED燈是電路中的用電器,消耗電能,故A正確;
B.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通過甲、乙鑰匙的電流大小相等,故B正確;
C.閉合電路中,有電池一定有電流,故C錯誤;
D.閉合開關,水果會發生化學變化,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D正確。
故選C。
12.【答案】D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月相
【解析】【分析】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月相圖對應農歷日期:新月/朔——農歷初一,上弦月——農歷初七或初八(月相朝西),滿月/望——農歷十五或十六,下弦月——農歷廿二或廿三(月相朝東),大潮出現農歷日期與月相:農歷初一(新月)、農歷十五(滿月)。據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杭州亞運會于2023年10月8日(農歷八月二十四)閉幕,當天地球所運行在北半球的秋分日與冬至日位置之間即③段,此時接近的月相是下弦月。
故答案為:D。
13.【答案】B
【知識點】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A.根據物質的分類標準進行分析;
B.根據堿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
C.根據二氧化碳、碳酸、鹽酸的性質進行分析;
D.根據鹽的概念分析。
【解答】A.陶瓷屬于無機物,塑料屬于有機物,金屬屬于金屬材料,不是有機物,故錯誤;
B.NaOH、Ca(OH)2 都能與 CO2、SO2反應,得出某些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這是歸納法,故正確;
C.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試液變紅,因此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但二氧化碳不屬于酸;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鹽酸屬于酸,故錯誤;
D.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鹽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例如氯化銨(NH4Cl),它是由銨根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鹽,其中不含金屬元素,故錯誤。
故答案為:B。
14.【答案】C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根據對人體體溫調節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小虞同學暴露在寒冷環境中時,皮膚上的冷覺感受器會感知到這種溫度變化,冷覺感受器將信號傳遞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為了減少熱量的散失,下丘腦會發送信號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則①表示的是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同時,汗腺分泌的汗液減少,以減少通過汗液蒸發散失的熱量,故②表示汗腺分泌的汗液減少。
故選C。
15.【答案】D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解析】【分析】(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物體克服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解答】AB、運動過程中,小球會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逐漸減小,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了內能;在下落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會轉化為動能;在碰撞的過程中,小球的動能會轉化為小球的彈性勢能,故AB錯誤;
C、根據圖片可知,小球在碰撞后的高度上升、質量不變,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大,所以這個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不是一直減小的,故C錯誤;
D、小球均未與臺階接觸情況下,位置4的速度大于位置3的速度,位置4動能大于位置3的動能,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答案】(1)+4
(2)2CO↑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
【解答】(1)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設SnO2中Sn的化合價為x,則:x+(-2)×2=0,解得x=+4;故答案為:+4。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其數目保持不變。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有:1個錫原子、2個氧原子和2個碳原子;反應后有:1個錫原子,則空格處應有2個碳原子與2個氧原子,則空格處應添加2CO;又因為CO為氣體,故答案為:2CO↑。
17.【答案】(1)C
(2)磁生電;并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電磁感應
【解析】【分析】(1)感覺疼痛的大小是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壓力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減小壓強的方法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或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
(2)①指示燈發光,指示燈中一定有電流,但是此時已經斷開電源,因為手的按壓使指示燈發光,一定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這種現象是電磁感應現象。②根據按摩頭和指示燈是否互相影響判斷兩者的連接關系。
【解答】(1)用A型按摩頭振動按摩時,小明媽媽感到疼痛,是因為壓力作用效果比較大,為了減小壓力作用效果,可以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也可以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所以選擇C按摩頭。
(2)斷開電源,手按壓按摩頭時,指示燈發光,說明指示燈中有電流通過,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這是由于磁生電現象造成的,這種現象是電磁感應現象。
斷開開關,按摩頭不振動,指示燈熄滅,用手按壓按摩頭,按摩棒上的指示燈又發光,說明指示燈和按摩頭有重新組成閉合回路,因而原來兩者是并聯的。
故答案為:(1)C;(2)磁生電;并。
18.【答案】(1)混合物
(2)①②③
(3)B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1)根據操作①是溶解操作進行分析;
(2)根據溶解、過濾、蒸發操作所需的儀器進行分析;
(3)根據測得結果偏大,獲得的精鹽的質量偏多進行分析。
【解答】(1)操作①是溶解操作,通過操作①所得到的物質中含有氯化鈉、泥沙、水等,為混合物;(2)在溶解、過濾、蒸發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快粗鹽的溶解速率的作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發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故選:①②③;
(3)A、蒸發過程中晶體飛濺,會導致得到的精鹽的質量偏小,而使精鹽的產率偏小;
B、蒸發所得的精鹽比較潮濕,會導致得到的精鹽的質量偏大,而使精鹽的產率偏大;
C、蒸發皿中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會導致稱量的精鹽的質量偏小,而使精鹽的產率偏小。
故選:B。
故答案為:(1)混合物;(2)①②③;(3)B。
19.【答案】(1)大于
(2)降低
(3)吸收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升華及升華現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1)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氣壓越低,沸點也就越低;
(3)返回艙與大氣摩擦產生的熱量很容易燒毀火箭,所以要利用特殊材料在物態變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解答】(1)吸塵式理發器工作時,機器內部的空氣流速大于周圍空氣流速,壓強小于周圍空氣的壓強,使頭發碎屑在空間站內的氣壓作用下,向機器內部運動。
(2)因為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當返回艙密封性破壞,空氣泄漏,艙內氣壓下降時,宇航員體內的液體會劇烈汽化,出現“體液沸騰”的危險現象,這是因為液體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降低;
(3)返回艙外包裹的燒蝕材料高溫下發生熔化、蒸發和升華等變化,上述變化的過程中會吸收熱量,使艙內保持合適的溫度,保障了宇航員和設備的安全。
故答案為:(1)大于;(2)降低;(3)吸收。
20.【答案】(1)群落;雜草→害蟲→雞或雜草→雞;甲
(2)運動狀態;擴散
(3)15:8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群落的物種組成;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力的作用效果;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種群和群落的關系、食物鏈的含義、被子植物的特點等來分析;
(2)根據力的作用效果、擴散現象來分析;
(3)根據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1)①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茶園內所有的生物屬于群落;
②食物鏈始于生產者,終于消費者,所以一條食物鏈是:雜草→害蟲→雞或雜草→雞;
③茶屬于被子植物,所以有種子,并且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是甲;
(2)①用熱水沖泡茶葉時,茶葉隨水而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品茶時,茶香四溢,這是一種擴散現象,擴散現象是指物體從高濃度的地方擴散到低濃度的地方的過程;
(3)茶葉中含有一種物質叫兒茶素,其化學式為C15H14O6,兒茶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C:O=(15×12):(6×16)=15:8。
故答案為:(1)①群落;②雜草→害蟲→雞或雜草→雞;③甲;(2)①運動狀態;②擴散;
(3)15:8。
21.【答案】(1)C;D
(2)交界處
(3)地殼
【知識點】地球內部的結構;地震的預報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
【解析】【分析】全球有六大板塊和無數小板塊組成,一般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地震。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
【解答】(1)當地震來臨時,在六樓的同學及時將身邊的書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不能選擇坐電梯盡快逃生,那樣會被困在電梯里面,A錯誤;室外的同學跑到空曠的地方去,不能跑到教室內躲避,B錯誤;在教室內來不及跑出教室的同學,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可用書包、枕頭、靠墊等保護頭部,C正確;如果被埋壓廢墟下,不哭喊,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D正確。
(2)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生火山、地震。從板塊構造角度來看,四川省位于板塊的交界處,容易發生地震。
(3)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由圖示信息可知,A處位于地殼。
故答案為:(1)CD;(2)交界處;(3)地殼。
22.【答案】(1)腎小球
(2)血細胞
(3)重吸收
【知識點】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1)腎單位是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
(2)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連續的生理過程: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 (1)圖中①模擬腎小球、②模擬腎小靜脈、③模擬腎小管。
(2)用塑料顆粒模擬血液中不能進入腎小囊的成分是血細胞(或大分子蛋白質)。
(3)小江同學認為該裝置有一處欠妥,因為該裝置不能模擬腎單位的重吸收作用。
23.【答案】(1)紅
(2)
(3)A;C
(4)⑨
(5)升高溫度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無色酚酞溶液在堿性溶液中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變色分析;
(2)碳酸鉀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二氧化碳和水;
(3)A、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分析;
B、裝置中殘留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低;
C、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被C裝置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
(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5)根據表中數據分析。
【解答】(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色酚酞溶液在堿性溶液中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變色,故溶液變紅色,說明草木灰浸出液顯堿性;
(2)碳酸鉀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鉀、二氧化碳和水,則裝置C發生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A、用濃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了實驗,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被C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故正確;
B、裝置中殘留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低,故錯誤;
C、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直接接觸,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被C裝置吸收,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得草木灰中碳酸鉀的含量偏高,故正確。
(4)溶液堿性越強,去油污效果越好,由表可知,實驗⑨的pH最大,堿性最強,則去油污效果最好的是⑨;
(5)由表中數據可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時,溫度越高,溶液的pH越大,去油污效果越好,溫度相同時,溶質質量分數越大,溶液的pH越大,去油污效果越好,故用適量碳酸鈉粉末洗滌沾有油污的餐具,為達到較好的洗滌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溫度。
故答案為:(1)紅;(2);(3)AC;(4)⑨;(5)⑨;
24.【答案】(1)Fe3+
(2)過濾
(3)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加入硝酸銀產生氯化銀白色沉淀和有色溶液,說明廢水溶液含有氯離子,有色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說明廢水溶液中含有鐵離子,據此答題。
【解答】往廢水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后有白色沉淀氯化銀生成,說明原廢水中一定含有Cl-,而在有色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Fe(OH)3和硝酸鈉生成,說明有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鐵,因此廢水溶液中一定還有Fe3+,在不影響圖中現象的同時,廢水還有可能含有鈉離子、硝酸根離子,則當廢水中僅含有一種溶質時,該溶質一定是FeCl3,而當廢水中含有多種溶質時,還有可能含有硝酸鈉、硝酸鐵或氯化鈉;或者含有硝酸、鹽酸,所以
(1)若廢水中僅含一種溶質時,其中的陽離子是鐵離子,故填:鐵離子。
(2)若要將①、②兩個反應中產生的沉淀和溶液進行分離,可以采取過濾操作,故填:過濾。
(3)由于廢水溶液中含有鐵離子、氯離子,故氯化鐵與硝酸銀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1)Fe3+;(2)過濾;(3);
25.【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B
(2)放大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于找到像的位置;根據平面鏡所成的是像是虛像的特點,應在物體一側觀察;
(2)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解答】(1)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因此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觀察才能看到蠟燭的像,故選:B;
(2)由圖乙可知,此時物距小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答案為:(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B;(2)放大。
26.【答案】(1)刻度尺
(2)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
(3)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大,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
【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控制變量法;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根據要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
(2)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通過的電流、導體的電阻和通電時間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兩個因素不變,結合串聯電路電流的規律分析;
(3)第二次實驗中,電路的電阻變小,電流變大;電阻絲產生的熱量不易直接觀察,由轉換法,可使等質量初溫相同的液體吸收熱量,由溫度變化確定產生的熱量多少,結合控制變量法分析;
【解答】(1)除電流表和秒表外,因要記錄液面上升的高度,本實驗中還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為刻度尺;
(2)串聯電路各處的電流都相等,實驗中,將電阻絲串聯連接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實驗時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相同;
(3)第二次實驗中,電路的電阻變小,電流變大,對甲中電阻絲而言而知,因h1<h3,則有,第二次實驗電阻產生熱量多;可知,在電阻和通電時間不變時,電流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根據可知,h3<h4,可得出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總之可以得出的結論為: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大,則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
故答案為:(1)刻度尺;(2)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3)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大,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
27.【答案】(1)重力;抑制;抑制作用增強
(2)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1、 擬南芥在地球陸地上生長發育會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在太空中生長發育受到的重力會大大降低,只受微重力影響。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1)① 擬南芥的樣子看起來東倒西歪,這主要是因為失去了重力的刺激。在地球上,植物的生長方向通常會受到重力的影響,使得根部向下生長,莖部向上生長。然而,在太空環境中,由于失去了重力的刺激, 擬南芥的莖部無法保持直立生長,因此出現了東倒西歪的現象。
②分析實驗一:由第1組分別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乙烯和生長素都能夠抑制根的生長;第4組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與單獨處理相比較,兩者共同作用時抑制作用增強。
(2)據圖分析,ACC的濃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長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故答案為:(1)①重力;②抑制;抑制作用增強;(2)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28.【答案】(1)凸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3)根據題意,驅動電機需要克服重力做功W= Gh= mgh=6kg×10N/kg×0.4m=24J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2)根據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分析;
(3)根據功的計算公式W=FS及其應用分析。
【解答】 (1)機器人的鏡頭是凸透鏡,相當于人眼中的晶狀體和角膜,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 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轉動;
(3)根據題意,驅動電機需要克服重力做功W= Gh= mgh=6kg×10N/kg×0.4m=24J。
故答案為:(1)凸;(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3)24J。
29.【答案】(1)種群
(2)1
(3)水平向左運動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參照物及其選擇;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種群指同一時間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
(2)溶質質量分數=;
(3)信號處理裝置將信號處理后發現接收到的聲音的響度和音調保持不變,說明監測船和中華鱘之間距離不變,據此判斷。
【解答】(1)根據種群的定義可知,長江流域所有的中華鱘構成種群。
(2)配制質量分數為2%的氯化鈉溶液,溶劑為49千克水,根據題意可知:
=2%;
解得:m氯化鈉=1kg;
(3)此時監測船水平向左勻速運動,信號處理裝置將信號處理后發現接收到的聲音的響度和音調保持不變,說明監測船和中華鱘之間距離不變,因此中華鱘也是水平向左運動。
故答案為:(1)種群;(2)1;(3)水平向左運動。
30.【答案】(1)省力
(2)設腳對A點的作用力為F,頂桿對B點的作用力為F1,頂桿對桶蓋上C點的作用力為F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同一頂桿,對B、C兩點的力大小相等,即:
桶蓋的重為: G= mg=0.3kg×10N/ kg=3N,
且力臂DO2的大小為: DO2=30cm+5cm=35cm,
由②可得:
所以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
(3)因為漂浮,所以
m人=43.5kg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杠桿的分類;杠桿中最小力問題
【解析】【分析】(1)根據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關系判斷出杠桿的種類;
(2)分析圖乙,有兩個杠桿AO1B和O2CD,O1和O2分別為支點,知道各力臂大小,知道桶蓋的質量,利用重力公式求桶蓋的重,分別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列出方程求出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
(3)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列方程可得可以讓多少千克的人坐在垃圾桶上,垃圾桶剛好浸沒水中而不下沉。
【解答】(1)由圖乙可知,AO1>O1B,即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AO1B為省力杠桿;
故答案為:省力;
(2)設腳對A點的作用力為F,頂桿對B點的作用力為F1,頂桿對桶蓋上C點的作用力為F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同一頂桿,對B、C兩點的力大小相等,即:
桶蓋的重為: G= mg=0.3kg×10N/ kg=3N,
且力臂DO2的大小為: DO2=30cm+5cm=35cm,
由②可得:
所以腳對踏板A處的壓力至少為:
(3)因為漂浮,所以
m人=43.5kg
31.【答案】(1)H2O
(2)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220g+10g×5-69.56g=0.44g
② 設小蘇打溶液濃度x,
84 44
20gx 0.44g
x=4.2%>1.2%;
答:不符合他預期的濃度。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
(2)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②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解答】(1)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后鈉原子都是1個,碳原子都是3個,反應前氫原子是5個,反應后應該是3個,反應前氧原子是5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所以橫線部分化學式為H2O;
故答案為:H2O
(2) 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220g+10g×5-69.56g=0.44g;
② 設小蘇打溶液濃度x,
84 44
20gx 0.44g
x=4.2%>1.2%;
答:不符合他預期的濃度。
32.【答案】(1)由題可知,此時R0和RP串聯,電流表示數為
(2)由題可知, Ro標有“10Ω0.5A”, 電流表量程為0~0.6A, 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Im=0.5A,電路允許的最大電功率是
(3)流表示數為0.3A,根據歐姆定律得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為
又因為AB為長20cm阻值為 20Ω的電阻絲,其阻值與長度成正比,所以此時接入電阻絲的長度為 10cm,由乙圖可知G=F=2N
所以物體的質量
(4)變小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托盤沒有重物時,電阻AB全部接入,和定值電阻組成串聯電路,已知總電壓以及兩個用電器的電阻,用歐姆定律求解電流;
(2)確保電路安全,不能讓電流表損壞,不能讓定值電阻損壞,結合題目分析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用P=UI求解最大電功率;
(3)已知電流表的電流為0.3A,應用歐姆定律的變形求解總電阻,然后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計算電阻AB的阻值,然后計算出物體的質量;
(4)通過題目判斷出電壓表的位置,然后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AB的阻值,判斷質量的變化。
【解答】(1)由題可知,此時R0和RP串聯,電流表示數為
(2)由題可知, Ro標有“10Ω0.5A”, 電流表量程為0~0.6A, 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Im=0.5A,電路允許的最大電功率是
(3)流表示數為0.3A,根據歐姆定律得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為
又因為AB為長20cm阻值為 20Ω的電阻絲,其阻值與長度成正比,所以此時接入電阻絲的長度為 10cm,由乙圖可知G=F=2N
所以物體的質量
(4)要求物體質量越大,電壓表示數也越大,所以電壓表并聯在定值電阻兩端,此時最大電壓為3V,根據串聯電路分壓規律可得:,RP最小為10歐姆,此時測量的最大質量為0.2kg,所以該裝置所能測量質量的最大值變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西乡县| 楚雄市| 广东省| 绩溪县| 海原县| 上栗县| 绥中县| 辽阳市| 商都县| 清涧县| 南陵县| 许昌县| 富阳市| 聂拉木县| 莱芜市| 桑日县| 远安县| 云龙县| 额尔古纳市| 沁阳市| 祁连县| 阿克苏市| 西华县| 兰考县| 湖口县| 长兴县| 南陵县| 忻州市| 独山县| 枣阳市| 文安县| 佛坪县| 安福县| 三河市| 祁门县| 安阳市| 岚皋县| 新和县| 乌拉特前旗|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