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共 15 小題,每小題 1 分,計 15 分。)序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B C B D A B B序號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A D C D C二、綜合題(共 4 小題 ,滿分 25 分。)16. (6 分)(1)④澳大利亞 中國(2)③俄羅斯 天然氣(3)美(4)全球行動;采用遙感衛星實行實時高質量監控;發達國家籌集資金;當地設立熱帶雨林保護區;制定法律法規,依法管理保護。(答對一條,意思對即可)17.(6 分)(1)高原、山地 放射(2)①(3)溫帶大陸性氣候 小 ③18.(6 分)(1)太平(2)山地 短(3)西北風 溫帶海洋性氣候 畜牧業19.(7 分)(1)秋季 極夜(2)秦嶺站 西南(3)冰雪高原 冰山 種樹種草,綠色出行,公益宣傳等(答對一條,意思對即可)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試卷※生物學、地理考試時間共 90 分鐘 地理試卷滿分 40 分溫馨提示:請考生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共 15 小題,每小題 1 分,計 15 分。)讀阿拉伯半島半島圖,完成 1~3 小題。1.圖中甲國的主要地形是A.高原 B.平原C.丘陵 D.盆地2.甲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A.紅海及其沿岸地區 B.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C.阿拉伯海沿岸地區 D.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3.甲國的石油大量向東出口至A.歐洲西部 B.北美 C.東亞 D.撒哈拉以南非洲北京時間 2025 年 3 月 28 日 14 時 20 分在緬甸(21.85°N,95.95°E)發生 7.9 級地震, 震源深度 30 千米。據此讀圖, 完成 4~6 小題。4.此次緬甸地震的震中位于A.東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5.造成本次緬甸地震的主要原因是①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所致 ②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所致③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④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地震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如時間允許,及時撤離到安全的空曠地帶 B.乘坐電梯逃生C.躲在高大建筑物下面 D.高樓跳樓逃生中吉烏鐵路是連接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重要國際鐵路通道,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又一標志性工程。據此讀圖, 完成 7~9 小題。 7.中國與中亞各國的互助合作被稱為A.南北合作B.南南合作C.東西合作D.南北對話七年級地理試卷 第 1 頁 (共 4 頁)8.修建中吉烏鐵路時可能需要克服的困難有①氣候干旱 ②氣候濕熱 ③雨林茂密 ④地質條件復雜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中吉烏鐵路通過中亞鐵路網延伸至伊朗,2030 年將會全線建成通車,屆時我國可以通過該鐵路線從伊朗進口大量的A.鐵礦 B.銅礦 C.黃金、金剛石 D. 石油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密切,讀下列傳統民居圖,完成 10~12 小題。10.右圖所示的傳統民居主要分布在A.東南亞 B. 北亞C. 中亞 D.西亞11.該傳統民居所在區域的氣候特征可能是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寒冷干燥C.全年炎熱干燥 D.全年溫和濕潤12.當地發展農業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可能是A.青稞 B.小麥 C.玉米 D. 水稻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完成 13~15 小題。13.右圖所示美國本土農業帶的分布,體現了美國農業生產的A.機械化 B. 自動化C.專業化 D.產量大14.圖中五大湖沿岸的甲農業帶是A.棉花帶 B.玉米帶C.小麥帶 D.乳畜帶15. 影響甲農業帶分布的自然條件是A.亞熱帶濕潤氣候,草場廣布 B.氣候濕熱,適宜牧草的生長C.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的生長 D.地勢高,氣溫低,草場廣布二、綜合題 (共 4 小題 ,滿分 25 分。)16.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6 分)材料一:G20 峰會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 目的是討論當前經濟形態, 以促進各國協調與合作為主。G20 集團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占一半,結構相對平衡,GDP 總量占全球 85%, 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額的 80%以上,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2/3。材料二:G20 成員包括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 日本、韓國、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俄羅斯以及歐盟。七年級地理試卷 第 2 頁 (共 4 頁)(1)①②③④國家中,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 ▲ (填序號和國名),該國的礦產主要出口給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 、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2)①②③④國家中,能源出口大國是 ▲ (填序號和國名),我國從該國進口石油及 ▲ (填清潔能源),提升能源戰略安全的同時,優化了能源消費結構。【服務外包產業合作】(3)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2020 年印度服務外包產業收入最多來自 ▲ 國。【生態環境領域合作】(4)G20 各國中,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熱帶雨林面積廣大,熱帶雨林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熱帶雨林的保護與開發關乎全人類的未來,請從生態合作的角度列舉一條保護熱帶雨林的措施 ▲ 。17.讀亞洲地形圖和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6 分)(1)受地形和地勢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 ▲ (填地形類型),呈 ▲ 狀流向周邊的海洋。(2)河流水流量愈大,落差愈大、水能愈豐富,據圖分析,圖中①②③三條河相比較,水能最豐富的是 ▲ (填序號)。(3)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受該氣候影響,河流的流量 ▲ (填“大”或“小”)。冬季最冷月的月均溫低于 0℃,河流會出現結冰現象,受氣候因素影響,圖中①②③三條河相比較,結冰期最長的是 ▲ (填序號)。七年級地理試卷第 3 頁 (共 4 頁)18.新西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 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新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鹿茸、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 。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讀新西蘭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6 分)【地理位置】(1)從海陸位置來看,新西蘭屬于島國,其分布于 ▲ 洋中。【自然環境與農業】(2)新西蘭國土面積狹小,地形以 ▲ 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少,耕地面積較小,河流流程較▲ 。(3)圖中盛行風向為 ▲ ,該國主要為全年溫和濕潤的 ▲ (填氣候類型),受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影響,新西蘭牧場廣布,農業以 ▲ 為主。鹿茸、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 。19.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7 分)材料一:2025 年 3 月 21 日,正在執行中國第 41 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 2”號離開新西蘭,前往羅斯海開展“海洋暗生態系統”科學考察。本次調查聚焦南大洋“黑暗季節”生態系統過程和碳埋藏等科學問題,將引領南極邊緣海暗生態系統相關研究,提升中國極地科考的國際影響力。材料二:南極地區科考站圖(1) “雪龍 2”號離開新西蘭時,正值南半球的 ▲ (填季節)。此次科考時羅斯海為 ▲(填極晝或極夜)時期,便于天文觀測。(2)羅斯海附近的甲科考站是 ▲ ,其位于乙科考站的 ▲ 方向。(3)南極大陸地表覆蓋巨厚的冰層,素有“ ▲ ”之稱,該大陸冰川崩塌入海形成的 ▲ 漂浮在海洋中,對科考船航行造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全球氣候變暖,冰川的崩解速度在加劇。為緩解冰川崩解的速度,請寫一條合理化建議 ▲ 。七年級地理試卷 第 4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理 七年級地理試卷.docx 地理 地理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