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8 階段滾動卷(五) (1-12章內容) 課件 《高考快車道》2026版高三物理一輪總復習(全國通用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8 階段滾動卷(五) (1-12章內容) 課件 《高考快車道》2026版高三物理一輪總復習(全國通用版)

資源簡介

(共71張PPT)
階段滾動卷(五) (1-12章內容)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杭州第19屆亞運會,在賽艇項目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決賽中,中國選手鄒佳琪和邱秀萍以7分06秒78的成績斬獲本屆亞運會首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2
13
14
15
16
17
18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A.在比賽中,賽艇能加速前進是由于水推槳的力大于槳推水的力
B.要研究比賽中運動員的劃槳技術技巧,可以將運動員視為質點
C.賽艇到達終點后,雖然運動員停止劃水,但由于慣性,賽艇仍會繼續向前運動
D.賽艇比賽全程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沖刺終點時瞬時速度的一半
12
13
14
15
16
17
18

C [在比賽中,賽艇能加速前進是由于水推槳的力大于賽艇受到的阻力,水推槳的力和槳推水的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要研究比賽中運動員的劃槳技術技巧,運動員的大小和形狀對問題研究的影響不能忽略,不能將運動員視為質點,故B錯誤;賽艇到達終點后,雖然運動員停止劃水,但由于慣性,賽艇仍會繼續向前運動,故C正確;比賽過程,賽艇的運動不一定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賽艇比賽全程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沖刺終點時瞬時速度的一半,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2025·八省聯考云南卷)某學習小組在暗室中利用多用電表驗證“硫化鎘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照強度增大而減小”的特性,實驗電路如圖甲所示。保持電阻箱R的阻值不變,則(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直接測量R的電壓時,
按圖乙接入多用電表
B.直接測量R的電流時,按圖丙接入多用電表
C.正確測量R的電壓時,多用電表示數隨光照強度增大而增大
D.正確測量R的電流時,多用電表示數隨光照強度增大而減小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直接測量R的電壓時,多用電表應該與電阻并聯,A錯誤;直接測量R的電流時,多用電表應該與電阻串聯,B錯誤;正確測量R的電壓時,多用電表與電阻并聯,光照強度增大時,光敏電阻阻值減小,則總電阻減小,總電流變大,電阻R兩端電壓變大,即多用電表示數隨光照強度增大而增大,C正確;正確測量R的電流時,多用電表與電阻串聯,當光照強度增大時,光敏電阻阻值減小,則總電阻減小,總電流變大,即多用電表示數隨光照強度增大而增大,D錯誤。故選C。]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如圖所示,對“中國天眼”的維修使用“微重力蜘蛛人”方案,沿天眼中心軸的豎直截面為圓弧,其圓心角為120°。一氦氣球拴在質量m=60 kg的維修人員身上,氣球對人的拉力保持豎直向上,大小約為重力的,維修時可認為處于平衡狀態。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維修人員
(  )
A.在入口處對天眼的壓力大小約為100 N
B.在入口處對天眼的靜摩擦力大小約為87 N
C.在最低點重力大小為100 N
D.對天眼的最大靜摩擦力在最低點小于入口處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在入口處對維修人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根據平衡可得FNsin 30°+mg+f cos 30°=mg,FNcos 30°=f sin 30°,解得FN=
50 N,f=50 N≈87 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知維修人員在入口處對天眼的壓力大小約為50 N,對天眼的靜摩擦力大小
約為87 N,故A錯誤,B正確;在最低點重力大小為mg
=600 N,故C錯誤;最低點的支持力最大,所以最低
點的最大靜摩擦最大,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2024·貴州貴陽三模)如圖所示,兩個線圈繞在一個不閉合的鐵芯上,原線圈接電壓按u=220·sin 100πt(V)規律變化的交流電,副線圈接規格為“220 V,100 W”的用電器P,該用電器電阻恒定,原、副線圈匝數比為=,則用電器P的功率可能為(  )
A.100 W B.25 W
C.25 W D.15 W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若該變壓器為理想變壓器,由=可知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將為U2=110 V,由P=UI=可知用電器的功率應為25 W,但因此變壓器不是理想變壓器,因此用電器P的功率一定小于25 W,故A、B、C錯誤,D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2024·北京通州一模)如圖所示,某物理興趣小組設計了驗證“向心力與線速度大小關系”的實驗裝置。測得小鋼球的直徑為d,細線長為L,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小鋼球懸掛靜止不動時,恰好位于光電門中央,力傳感器示數為F1。現將小鋼球拉到適
當高度處且細線拉直,由靜止釋放小鋼球,光電
門記錄小鋼球的遮光時間t,力傳感器示數最
大值為F2,由此可知(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F2B.小鋼球經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
C.小鋼球經過光電門時所需向心力為力傳感器的示數
D.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本實驗需要驗證小鋼球經過光電門時所受合力和所需向心力相等,即F2-F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小球靜止不動時,有F1=mg,小球做圓周運動,設在最低點時(即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為v,有v=,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2-mg=m,聯立得F2>F1,F2-F1= ,故A、B錯誤,D正確;由牛頓第二定律有小鋼球經過光電門時所需向心力為Fn=F2-mg,故C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2024·浙江嘉興市高三測試)如圖所示,將靜電計與電容器(圖中未畫出)相連,可檢測帶電電容器的兩極間的電壓變化。帶電靜電計的金屬指針和圓形金屬外殼的空間內存在電場,用實線和虛線表示電場線和等勢面,該空間內有P、Q兩點,則(  )
A.靜電計兩根金屬指針帶異種電荷
B.圖中實線表示電場線,虛線表示等勢面
C.圖中P點電勢一定高于Q點電勢
D.當靜電計兩指針張角減小時,表明電容器在放電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依題意,靜電計與電容器相連,由題圖可知靜電計金屬指針接在電容器的一個極板上,金屬外殼接在電容器的另一個極板上,所以兩根金屬針帶同種電荷,根據電場線從正電荷發出,到負電荷終止,可知虛線表示電場線,則實線表示等勢面,故A、B錯誤;題中不知哪一個極板帶正電,即不知道電場線的方向,所以P、Q兩點電勢的高低無法判斷,故C錯誤;依題意,靜電計與電容器兩極板相連,則靜電計兩指針張角可以顯示極板間的電壓,當靜電計兩指針張角減小時,表明電容器極板間的電壓減小,正在放電,故D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天文觀測中觀測到有三顆星始終位于邊長為l的等邊三角形三個頂點上,并沿等邊三角形的外接圓做周期為T的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已知引力常量為G,不計其他星球對它們的影響,關于這個三星系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兩兩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為
B.每顆星的質量為
C.三顆星的質量可能不相等
D.它們的線速度大小均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三顆星的軌道半徑r等于等邊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即r=l。根據題意可知其中任意兩顆星對第三顆星的合力指向圓心,所以任意兩顆星對第三顆星的萬有引力等大,由于任意兩顆星到第三顆星的距離相同,故任意兩顆星的質量相同,所以三顆星的質量一定相同,設每顆星的質量為m,則F合=2F cos 30°=。星球做勻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速圓周運動,合力提供向心力,故F合=mr,解得m=,它們兩兩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 F===,選項A正確,B、C錯誤;根據v=可得,線速度大小v=,選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2023·遼寧卷)如圖(a),從高處M點到地面N點有Ⅰ、Ⅱ兩條光滑軌道。兩相同小物塊甲、乙同時從M點由靜止釋放,沿不同軌道滑到N點,其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b)所示。由圖可知,兩物塊在離開M點后、到達N點前的下滑過程中(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甲沿Ⅰ下滑且同一時刻甲的動能比乙的大
B.甲沿Ⅱ下滑且同一時刻甲的動能比乙的小
C.乙沿Ⅰ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不變
D.乙沿Ⅱ下滑且乙的重力功率一直增大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由題圖(b)可看出甲做勻變速運動,乙的加速度變化,分別對甲和乙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甲沿Ⅱ下滑,乙沿Ⅰ下滑,由題圖(b)可知同一時刻乙的速度大,又因為甲和乙的質量相同,所以同一時刻乙的動能大,A錯誤,B正確;乙的初速度為零,運動到N點時其速度方向與重力方向垂直,即物塊乙在M、N兩點重力的功率都為零,所以乙的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C、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9.(2023·福建卷)甲、乙兩輛完全相同的小車均由靜止沿同一方向出發做直線運動。以出發時刻為計時零點,甲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a)所示,乙車所受合外力—時間圖像如圖(b)所示。則(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0~2 s內,甲車的加速度大小逐漸增大
B.乙車在t=2 s和t=6 s時的速度相同
C.2~6 s內,甲、乙兩車的位移不同
D.t=8 s時,甲、乙兩車的動能不同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C [速度—時間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則根據題圖(a)可知,0~2 s內,甲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不變,故A錯誤。設乙車在t=2 s和t=6 s時的速度分別為v2、v6,由合外力—時間圖像中圖線與t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合外力的沖量,結合題圖(b)可知,乙車在0~2 s內所受合外力的沖量為I2=×2×2 N·s=2 N·s,乙車在0~6 s內所受合外力的沖量為I6=×2×4 N·s-×2×(6-4) N·s=2 N·s,以開始時的運動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定理有I2=mv2-0,I6=mv6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0,解得v2=v6,可知乙車在t=2 s和t=6 s時的速度相同,故B正確。根據速度—時間圖像中圖線與t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位移,結合題圖(a)可知,2~6 s內甲車的位移為0;根據題圖(b)和選項B分析可知,2~6 s內乙車先向正方向加速運動,后向正方向減速運動,且2 s、6 s時乙車速度相同,則乙車一直向正方向運動,則2~6 s內,甲、乙兩車的位移不同,故C正確。根據題圖(a)可知,t=8 s時甲車的速度為0,則其動能為0;在0~8 s內,對乙車根據動量定理有I8=mv8-0,根據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題圖(b)可知,I8=×2×4 N·s-×2×(8-4) N·s=0,解得t=8 s時乙車的速度v8=0,則其動能為0,綜上可知,t=8 s時,甲、乙兩車的動能相同,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2024·云南重點中學高三一模聯考)如圖甲所示為一個小型起重機的電路圖,M為電動機,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22∶1,原線圈接在u=220sin 100πt(V)的交流電源上,電流表的示數為2 A,額定功率為4 W的指示燈正常發光,其中電動機通過輕繩拉著質量為2 kg的重物以 0.5 m/s 的速度勻速上升,如圖乙所示。不計一切摩擦,電表均視為理想電表。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
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通過電流表的電流方向每秒變化100次
B.電壓表的示數為14.1 V
C.電動機線圈的電阻為6.25 Ω
D.電動機的效率為62.5%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D [根據交流電源的表達式可知周期為T= s=0.02 s,一個周期內電流方向改變兩次,則通過電流表的電流方向每秒變化100次,故A正確;根據交流電源的表達式可知原線圈輸入電壓有效值為U1=220 V,則副線圈輸出電壓有效值為U2=U1=10 V,則電壓表的示數為10 V,故B錯誤;通過指示燈的電流IL== A=0.4 A,則通過電動機的電流為IM=I2-IL=2 A-0.4 A=1.6 A,則電動機的輸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入功率為P電=U2IM=10×1.6 W=16 W,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為P出=mgv=2×10×0.5 W=10 W,電動機的熱功率為P熱=r=P電-P出=6 W,解得電動機線圈的電阻為r= Ω<6.25 Ω,電動機的效率為η=×100%=×100%=62.5%,故C錯誤,D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如圖所示,左側帶有擋板的小車質量m1=2 kg,擋板上固定一輕彈簧,彈簧水平且自由端恰好在小車O點正上方,O點離小車右端的距離L=1.0 m,小車上表面O點左側光滑,小車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質量 m2=1 kg的滑塊(可以看作質點)以水平速度v0=6 m/s從右端滑上小車,經彈簧反彈后離開小車。已知滑塊與小車O點右側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μ=0.45,重力加速度g=10 m/s2,整個過程中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滑塊相對小車向左滑行的過程中一直在減速
B.滑塊相對小車向左滑行的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先不變后變小
C.此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Ep=6 J
D.滑塊離開小車后在空中做自由落體運動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D [滑塊相對小車向左滑動的過程中分兩個階段,滑塊在O點右側滑動時,滑塊受滑動摩擦力作用而減速,該階段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μm2g=m2a1,解得a1=μg,可知此階段滑塊向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滑塊經過O點后瞬間,摩擦力突變為0,彈簧處于原長,則滑塊加速度大小為0,之后滑塊相對小車在O點左側向左滑行時,滑塊受彈簧彈力作用而減速,該階段滑塊加速度大小隨彈簧形變量增大而逐漸變大,故A正確,B錯誤。彈簧壓縮量最大時,彈簧彈性勢能最大,此時滑塊與小車達到共同速度v,由動量守恒定律和能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量守恒定律有m2v0=(m1+m2)v,Ep+μm2gL=-(m1+m2)v2,解得Ep=7.5 J,故C錯誤。當滑塊離開小車時,設滑塊的速度為v1,小車的速度為v2,此過程中由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2v0=m2v1+m1v2,Q=其中Q=2μm2gL,解得v1=0,v2=3 m/s(另一組解v1=4 m/s,v2=1 m/s不符合實際,舍去),可知滑塊離開小車時其速度為零,所以滑塊離開小車后在空中做自由落體運動,故D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如圖所示,一光滑平行金屬軌道平面與水平面成θ角,兩導軌上端用一電阻R相連,該裝置處于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軌道平面向上,質量為m的金屬桿ab以初速度v0從軌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運動過程中,金屬桿保持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不計金屬桿ab的電阻及空氣阻力,則(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上滑過程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等于下滑過程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
B.上滑過程中安培力的沖量比下滑過程中安培力的沖量大
C.上滑過程電阻R產生的熱量比下滑過程多
D.上滑過程的時間比下滑過程長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C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有=,又q=Δt,解得電荷量q=,上滑過程和下滑過程磁通量的變化量相等,則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相等,A正確;根據沖量定義知安培力的沖量大小I安=BLt=t=,則上滑過程與下滑過程安培力的沖量大小相等,B錯誤;由于金屬桿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桿的機械能不斷減少,經過同一位置時下滑的速度小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于上滑的速度,則上滑階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下滑階段的平均速度,而上滑階段的位移與下滑階段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上滑過程的時間比下滑過程短,D錯誤;下滑時桿受到的安培力小于上滑時在相同位置所受的安培力,所以金屬桿上滑過程克服安培力做功大于下滑過程克服安培力做功,故上滑過程中電阻R產生的熱量大于下滑過程中產生的熱量,C正確。]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
13.(6分)(2025·高三第一次深圳實驗等六校聯考)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輕繩兩端分別系著質量為m的物塊A(含擋光片)和質量為M的物塊B,將擋光片的中心位置固定在物塊A的中間位置。實驗時,由靜止釋放物塊B,B向下運動。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進行多次實驗,改變物塊A的初始位置,使物塊B從不同
的高度由靜止釋放,記錄每次釋放前擋光片的中心位
置到光電門的高度差h以及擋光片穿過光電門的時間Δt,
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片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擋光片寬度d為________ cm。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5
(2)通過描點作圖,為了得到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該直線為_________(選填“h-Δt”“h-”“h-”)圖像,則該直線的斜率k=___________(用字母m、g、M、d表示)。
(3)請你選出可減小本實驗誤差的方案________。(多選)
A.選用質量大體積小的物塊
B.選用質量小體積大的物塊
C.選用質量小的滑輪
D.選用質量大的滑輪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h-
AC
[解析] (1)由游標卡尺的讀數規則可知擋光片寬度d=20 mm+0.1×5 mm=20.5 mm=2.05 cm。
(2)對A、B組成的系統從初始位置至A到光電門的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又vA=,聯立解得h=·,由于要得到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該直線為h-圖像,斜率k=。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選用質量大體積小的物塊可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從而減小實驗誤差,A正確,B錯誤;實驗過程中滑輪由于與繩子間的摩擦而發生轉動,產生能量損失,因此應選質量較小的滑輪來減小誤差,C正確,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8分)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熱敏電阻阻值與溫度有關,基于熱敏電阻對溫度敏感原理制作一個火災報警系統,所用器材有:
直流電源E(電動勢為36 V,內阻不計);
電流表(量程250 mA,內阻約0.1 Ω);
電壓表(量程50 V,內阻約10 kΩ);
熱敏電阻RT;
報警器(內阻很小,流過的電流超過10 mA時就會報警);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4 000 Ω);
電阻箱R2(最大阻值9 999.9 Ω);
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導線若干。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用圖(a)所示電路測量熱敏電阻RT的阻值。當溫度為27 ℃時,電壓表示數為30.0 V,電流表示數為15 mA;當溫度為50 ℃時,調節R1,使電壓表示數仍為30.0 V,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b)所示,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 Ω。如果熱敏電阻阻值隨溫度升高而變大,則其為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反之為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基于以上實驗數據可知,該熱敏電阻RT為________(選填“正”或“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00

(2)某同學要搭建一套基于該熱敏電阻的火災報警系統,要求熱敏電阻溫度升高至50 ℃時,系統開始自動報警。實物圖連線如圖(c)所示,其中有一個器材的導線連接有誤,該器件為________(填器材符號)。正確連接后,先使用電阻箱R2等效替代熱敏電阻RT進行調試,其阻值設置為________ Ω,滑動變阻器R1阻值__________(選填“逐漸增大”或“逐漸減小”),直至報警器開始報警。調試完畢
后,再利用單刀雙擲開關S2的選擇性開關功能,
把熱敏電阻RT接入電路,方便實現調試系統和工
作系統的切換。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R1
600
逐漸減小
[解析] (1)由題圖(b)可知,電流表的示數為 50 mA,則50 ℃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RT== Ω=600 Ω。同理,27 ℃時熱敏電阻阻值為R′T==2 000 Ω,故該熱敏電阻RT為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滑動變阻器R1的導線連接有誤,兩根導線都連接在上端,無法起到改變接入電路阻值的作用,應一上一下連接;要求熱敏電阻溫度升高至50 ℃時,系統開始自動報警,即此時通過報警器的電流剛好超過10 mA,由(1)問分析知,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RT=600 Ω,故使用電阻箱R2等效替代熱敏電阻RT進行調試時,電阻箱的阻值應設置為R2=RT=600 Ω;為保護電路,正確連接后,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阻值應最大,故調試時,R1阻值應逐漸減小,直至報警器開始報警。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5.(8分)(2025·八省聯考河南卷)如圖所示,在有圓孔的水平支架上放置一物塊,玩具子彈從圓孔下方豎直向上擊中物塊中心并穿出,穿出后物塊和子彈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別為h和8h。已知子彈的質量為m,物塊的質量為4m,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在子彈和物塊上升過程中,子彈所受阻力忽略不計,物塊所受阻力大小為自身重力的。子彈穿過物塊時間很短,不計物塊厚度的影響,求: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子彈擊中物塊前瞬間的速度大小;
(2)子彈從擊中物塊到穿出過程中,系統損失的機械能。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1)子彈射穿木塊后子彈和木塊的速度分別為
=2g·8h
=2a·h
其中4mg+·4mg=4ma
子彈射穿木塊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v1+4mv2
聯立解得v0=10。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子彈從擊中物塊到穿出過程中,系統損失的機械能ΔE==37.5mgh。
[答案] (1)10 (2)37.5mgh
16.(8分)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x軸上方區域有垂直于紙面向里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x軸下方區域有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P點是y軸上的一點。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從坐標原點O平行于紙面射入磁場,方向與x軸負方向的夾角為30°,從A點射出磁場。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與y
軸相切于P點。不計粒子的重力。求: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A、O兩點的距離;
(2)粒子從O點到A點所用的時間;
(3)粒子從A點到P點電場力做的功。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1)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則帶電粒子帶負電,軌跡如圖所示。
根據幾何關系可知,粒子在磁場中轉過的角度為θ=2π-=
根據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可得Bqv=m
A、O兩點的距離為x=R=。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根據T==
可得粒子從O點到A點所用的時間為t=T·=。
(3)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軌跡與y軸相切于P點,則vy=v sin 30°=v
根據動能定理可得W=-mv2
解得W=-mv2。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 (2) (3)-mv2
17.(14分)“打水漂”是很多同學體驗過的游戲,小石片被水平拋出,碰到水面時并不會直接沉入水中,而是擦著水面滑行一小段距離再次彈起飛行,跳躍數次后沉入水中,俗稱“打水漂”。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岸邊離水面高度h0=0.8 m處,將一質量m=20 g的小石片以初速度v0=16 m/s水平拋出。若小石片第1次在水面上滑行時受到水平阻力的大小為1.2 N,接觸水面0.1 s后彈起,彈起時豎直方向的速度是剛接觸水面時豎直速度的。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小石片第1次離開水面后到再次碰到水面前,在空中運動的水平距離;
(2)第1次與水面接觸過程中,水面對小石片的作用力(可視為恒力)大小。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1)設小石片第1次接觸水面時豎直方向的速度為vy0,小石片水平拋出到第1次到達水面的過程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有
=2gh0
由題意可知,小石片第1次彈起時豎直方向的速度大小vy1=vy0
第1次接觸水面的過程中,設小石片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ma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設小石片第1次離開水面時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為vx1,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有
vx1=v0-aΔt
其中Δt=0.1 s
小石片第1次離開水面后到再次碰到水面前做斜拋運動,設經歷時間為t1,在空中運動的水平距離為x,則有
vy1=g·,x=vx1t1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x=6 m。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第1次與水面接觸的過程,設水面對小石片的豎直作用力大小為F,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定理有
FΔt-mgΔt=mvy1-(-mvy0)
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得第1次與水面接觸過程中,水面對小石片的作用力大小
F′=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F′=2.0 N。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6 m (2)2.0 N
18.(16分)(2022·海南卷)如圖,光滑的水平長直軌道放在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豎直向下,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0.25 T,軌道寬L=0.4 m,一導體棒長也為 0.4 m,質量m=0.1 kg,電阻r=0.05 Ω,它與導軌接觸良好。當開關與a接通時,電源可提供恒定的大小為1 A的電流,電流方向可根據需要進行改變;開關與b接通時,電阻R=0.05 Ω。若開關的切換與電流的換向均可在瞬間完成,求: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若開關與a接通,當棒中電流由M流向
N時,棒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當開關始終接a時,要想在最短時間內使棒向左移動4 m而靜止,則棒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3)要想棒在最短時間內向左移動7 m而靜止,則棒中產生的焦耳熱是多少?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1)當開關與a接通,棒中電流由M流向N時,棒所受安培力大小為F=BIL
由左手定則可判斷出安培力的方向為水平向右
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a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棒的加速度大小為a=1 m/s2,方向水平向右。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當開關始終接a時,要想在最短時間內使棒向左移動x=4 m而靜止,導體棒應該先向左加速后向左減速;因電流大小恒定,則加速和減速的加速度大小均為a=1 m/s2。設導體棒的最大速度為vm,所用時間為t,由
=x
vm=a·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vm=2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要想棒在最短時間內向左移動x總=7 m而靜止,應先讓開關接a,使棒向左勻加速運動時間t1、速度達到v1,再讓開關接b,使棒向左減速運動時間t2、速度達到v2、加速度大小達到a=1 m/s2,最后讓開關接a,使棒向左勻減速運動時間t3后靜止。
設三段過程的位移大小分別為x1、x2和x3,棒中產生的焦耳熱分別為Q1、Q2和Q3
第一段過程,由運動學公式有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v1=at1
x1=
焦耳熱Q1=I2rt1
第二段過程,由動量定理有
-BLt2=mv2-mv1
其中感應電流的平均值=
感應電動勢的平均值=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磁通量變化量ΔΦ=BLx2
在速度達到v2時,有E2=BLv2
I2=
BI2L=ma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Q2+QR=
且=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三段過程,由運動學公式有
0=v2-at3
x3=
焦耳熱Q3=I2rt3
又x總=x1+x2+x3
棒中產生的總焦耳熱Q總=Q1+Q2+Q3
聯立并代入數據解得Q總=0.4 J。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1 m/s2 水平向右 (2)2 m/s (3)0.4 J
謝 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织金县| 宣汉县| 黄石市| 邵东县| 澄迈县| 垣曲县| 盐津县| 万载县| 思茅市| 库尔勒市| 凤冈县| 寿阳县| 正蓝旗| 正定县| 肥乡县| 旬邑县| 新营市| 平安县| 蕲春县| 青阳县| 东城区| 枝江市| 小金县| 开鲁县| 洛阳市| 绥德县| 漾濞| 顺义区| 靖宇县| 大石桥市| 英吉沙县| 汉中市| 隆德县| 伊宁县| 云南省| 铅山县| 南投县| 灵山县| 河北省|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