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末學業診斷地理試卷說明:本試卷為閉卷筆答,答題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二題號總分171819得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字母標號填人下表相應位置)題號101213141516答案耕地“非糧化”指耕地改種非糧食作物。表1為2011~202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耕地的“非糧化”率。據此完成1~3題。表12011~2020年中國部分省區耕地“非糧化”率省(自治區、直轄市)上海浙江海南新黑龍江耕地非糧化率(%】50.4152.850.5854.196.681.黑龍江省耕地“非糧化”率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人均耕地較多B.糧食需求量大C.種植經驗豐富D.資金優勢明顯2.新疆耕地“非糧化”率高是因當地A勞動力短缺B.經濟水平低C.耕地面積大D.水分條件差3.浙江省遏制耕地“非糧化”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糧食價格B.開墾山區林地C.耕地用途管制D.發展多種經營海洋牧場是依托自然海洋生態環境,在一定的海域內有計劃地放養魚、蝦、貝、藻等海洋生物的生產模式。圖1為我國海洋牧場碳匯資源食物網示意圖,其中海洋碳匯通過生物光合作用與食物鏈實現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存儲。據此完成4~6題。高二地理第1頁(共6頁)大黃魚鱸魚底層中小型魚類其他中小型魚類營養貝類@其他無脊惟動物層Ⅱ貝類,甲克及其他級藻類、碎屑碎肩圖14.海洋牧場碳匯資源量最豐富的是A.大黃魚B.蟹類C.藻類D.海參5.海洋牧場建設利用的核心海洋資源是A.礦產資源B.空間資源C.魚類資源D.化學資源6.我國要實現海洋牧場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考慮的因素是A.科學技術B.生態環境C.市場需求D.海底地形電子垃圾指廢棄的電器及電子設備,包含報廢時留存的所有元器件和耗材。20世紀80年代末,歐美電子垃圾輸入我國,廣東省G鎮借此興起電子廢棄物處理產業。當地人拆解可回收利用的元器件投放市場,并用酸洗等方法提取貴重金屬,無價值部分直接填埋。據此完成7~9題。7.歐美發達國家的電子垃圾大量出口至我國的主要原因是A回收技術難度大B.資源利用價值小C.歐美國家面積小D.處理成本較昂貴8.20世紀80年代末G鎮電子廢棄物處理產業興起的關鍵條件是A.國內電子產業較落后B.電子拆解技術成熟C.勞動力工資水平較低D.國外電子垃圾輸入9.電子廢棄物跨境轉移會使G鎮①產生突發環境事件②增加居民收入③引發重金屬的污染④促進環保技術革新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溫室效應與全球變暖密切相關,而全球變暖會影響河流徑流量的變化。圖2為溫室效應模擬實驗圖,圖3為模擬全球升溫3℃時某河流年平均徑流量的變化圖。據此完成10~11題。高二地理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