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農林小學教育集團2023—2024下學期科學六年級期末模擬卷1班別 姓名 學號一、判斷題:下面說法中,你認為對的請在答題卡上把“√”涂黑,錯的在答題卡上把“×” 涂黑。(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能量可以相互轉換,冬天我們用左右手反復搓,手掌會發熱,那是動能轉換成熱能。( )2.正在播放有聲視頻的電腦是把電能轉換成光能和聲能。( )3.陸地的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0%。( )4.青蒿素是我國醫學家屠呦呦發明的,它能快速而有效地殺死瘧原蟲,是抗瘧疾的首選藥物。( )5.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爾受到牛蒡果實的啟發,設計并發明了回形針。( )6.“沉淀→生物處理→化學的方法處理→污泥處理”是城市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 )7.春節期間,我國人們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那可以增添喜慶氣氛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8.做水果電池實驗時,可以用蘋果、橘子、西紅柿代替檸檬做實驗。( )9.棉花具有很好的保溫效果,所以棉花的導熱性能就很差。( )10.做電磁鐵實驗時,電池的電量很快就會被消耗完,因此在生產生活中要盡量減少電磁鐵的運用。二、選擇題:閱讀以下情景材料,結合材料回答問題,并把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 分,共 50 分)(一)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最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組”——葉光富、李聰、李廣蘇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11.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發射后,加速升空,它的動能來自于燃料的_ ,加速過程中 在增大。A.電能 、動能 B.化學能 、動能 C.太陽能、動能( )12.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地貌以廣袤的沙漠和戈壁為主,周邊最不可能出現的動物為 。A.河馬 B.蜥蜴 C.鷹( )13.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軌道后,發動機會關閉,此時它的電能來自 。A.核能 B. 太陽能 C. 風能( )14.如果宇航員想在空間站外部給我們展示其他能量轉化為電能,哪個實驗無法做到?A.太陽能轉電能 B.化學能轉電能 C.風能轉電能( )15.空間站的機械臂工作的時候的是什么能轉什么能?A.機械能轉電能 B.電能轉機械能 C.熱能轉機械能( 二 )2023年,世界最大的正在運行的風力發電機是我國三峽集團安裝在福建平潭海上風電場的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名稱為GWH252-16MW海上風電機組,由金風科技與三峽集團聯合打造,它也是全球首臺16兆瓦的風電機組,其規模之大,發電能力之強,超過了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其他風力發電機。巨大的發電機組,發電能力當然很強,葉輪每轉一圈就能發電34.2度,夠一個普通家庭用一個星期了。算下來它每秒可發電約4.5度,每分鐘可發電268度左右,每小時發電超過1.6萬度,單日發電量超過38萬度,每年平均可發電6600多萬度。相比燃煤火電站每年可節約標準燃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 )16.借臺風“杜蘇芮”,該型機曾創下單日發電量38.41萬度的世界紀錄,“杜蘇芮”讓什么能增加了?A.熱能 B.光能 C.風能( )17.以下哪個裝置工作的時候采用的能源不是清潔能源?A.風車 B.蒸汽機 C.水車( )18.我國未來將在月球建造科研基地,你認為最不可能出現什么電能轉換裝置?A.風力發電 B.光伏發電 C.核能發電( )19.讓風力發電機的風輪轉起來的能量是什么?A.電能 B.風能 C.熱能( )20.教室里的風扇工作的時候是什么能轉換成什么能?A.風能轉成電能 B.風能轉成機械能 C.電能轉成風能( 三 )近期由于部分自媒體網紅不斷地分享關于西藏土撥鼠的視頻,造成很多人就關注土撥鼠的蠢萌外表,被它們的外表漂亮吸引。其實這個物種其實遠遠沒有那么人畜無害,首先它是藏民和內蒙牧民的心頭大患,因為藏區主要以經營牧草為生,而土撥鼠就是破壞草場的元兇之一,善于挖洞的它們,會將大量牧草的根咬斷,造成草場退化,產量迅速降低。甚至造成山體滑坡,毀掉生態環境。其次的話,土撥鼠作為嚙齒類動物,并且是其中極為容易攜帶潛藏烈性病菌的物種,是很容易傳播一些疾病。( )21.在西藏高原草場的食物網中,扮演生產者的是什么生物?A.草 B.牧民 C.土撥鼠( )22.除了當地村民不捕殺土撥鼠外,你認為土撥鼠泛濫成災的原因主要是什么?A.土撥鼠沒有天敵 B.土撥鼠有強悍的戰斗力C.土撥鼠繁殖力強且善于挖洞躲避天敵( )23.土撥鼠與西藏牦牛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關系?A.吃與被吃關系 B.競爭關系 C.共生關系( )24.以下食物鏈哪條是正確的?A. 雪豹 → 土撥鼠 → 草 B.草 ← 土撥鼠 ← 雪豹 C.草 → 土撥鼠 → 雪豹( )25.雪豹身上有黑白灰三種顏色斑點,以下哪個環境更有利于它隱藏?A.清清的草地 B.純白的雪地 C.少量積雪的巖石堆(四)海洋約占了地球表面大部分。20世紀以來,人類及其日益發展的技術,給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帶來了巨大沖擊。按相關報道,目前因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2024年5月1日12時起至2024年8月16日12時止。水域范圍:北緯12度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為期三個半月,禁漁對象是除娛樂性垂釣外,在規定的禁漁區和禁漁期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26.人類丟棄于大海的塑料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塑料屬于什么垃圾?A.有害垃圾 B.廚余垃圾 C.可回收垃圾( )27.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幾?A.70% B.30% C.50%( )28.要發明一個防溺水智能泳圈,包括語音識別、遠離警報等,其中最不可能用到的傳感設備是( )。A.紅外傳感器 B.聲音傳感器 C.光敏傳感器( )29.我國全面實施海洋伏季休漁制度,休漁期設置在伏季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A.伏季是臺風多發季節,保漁民安全 B.伏季是海魚類繁育和幼魚生長的重要時期 C.伏季天氣太熱( )30.海洋給人類提供大量的自然資源,其中哪些資源屬于不可再生的資源?A.魚類 B.石油 C.海帶(五)個性化消費逐漸成為歷史新潮流,定制的樣式越來越多,如:電商的激光刻字的個人餐具、個人指定圖片噴畫的窗簾、有自己名字的旅游紀念品等等,每個地方也有自己的“私人定制”,如:新會火畫扇,荷塘紗籠,恩平燒餅等。創新獨特是產品、乃至城市,脫穎而出的制勝關鍵。( )31.如果你是個性化產品的設計師,你首要關注的是什么?A.當前流行 B.產品利潤 C.顧客的實際需求( )32.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哪幾個環節?A.觀察、調查、體驗 B.提問、猜想、驗證 C.構思、制作、改進( )33.作為文具,回形針是經過設計師巧妙設計的一種文具,它內環微微翹起的目的是什么?A.美觀好看 B.快速夾紙 C.方便易拿( )34.大學生小明在網上給自己購買一個用激光刻了自己名字的飯盒,他的需求是什么?A.變得更漂亮 B.變得多功能 C.不會被拿錯( )35.以下物品不屬于多功能物品的是什么?A.圓珠筆 B.羊角錘 C.工兵鏟三、活動探究:請在答題卡對應的題目上把正確答案的字母涂黑。(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一)青海省依托地形優勢和光照條件,借助光伏發電產業,建立“牧光互補+水光互補”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板”下經濟。光伏電站建起來后,會定期用水對光伏板進行沖洗,這些水滋潤了板下的土地,加上光伏板的遮擋,降低了蒸發量、減低了風速,草就這么長出來了。但草長得太快遮住了光伏板,降低了光伏板發電的轉化率,冬天還有火災隱患。而人工除草成本又高,怎么辦?青海分公司將目光鎖定在羊身上。他們將附近牧民引來這里,養起了“光伏羊”。羊吃生長茂盛的牧草,節省了牧民的飼料,減少了光伏項目的除草成本;同時,羊糞又成為草的天然肥料,改善了戈壁灘貧瘠的土地,形成了綠色生態鏈,實現了“板上發電、板下牧羊”,構建了發電、放牧、固沙“三不誤”的“牧光互補”模式。( )36.下面關于光伏發電的能量轉換形式,哪個是對的?A.風能轉電能 B.電能轉光能 C.光能轉電能( )37.以下哪個是不可再生資源?A.太陽能 B.生物資源 C.礦產資源( )38.光伏板的遮擋,降低地面的了蒸發量,地面接收到的哪兩個能量減少導致水的蒸發量減少?A.電能、熱能 B.風能、熱能 C.光能、熱能( )39.光伏發電廠區域內,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里面最不可能出現的食物鏈是什么?A.草 → 蟲 → 食蟲鳥 B.草 → 蟲→ 蜥蜴 C.草 → 羊 → 鱷魚( )40.對比于用煤做燃料的火力發電站,光伏發電站的大優勢是什么?A.光伏發電不用成本 B.光伏發電不排放溫室氣體 C.光伏發占地面積更小在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時,科學小組做了如下兩個實驗。(右圖是電磁鐵吸起鐵釘的現象)( )41.根據實驗1,你可以得出以下哪個結論?A.電流及鐵芯大小相同情況下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B.電磁鐵線圈匝數不影響它的磁性強弱。C.同一塊電磁鐵,電流越強磁性越強。( )42.根據實驗2,以下哪個結論不正確?A.電流大小不會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強弱。B.同一款電磁鐵,電流越大,磁性越強。C.電磁鐵通電后會產生磁性,可以吸引用鐵做的物體。( )43.電磁鐵應用廣泛,以下物品沒有用到電磁鐵的是什么?A.電水壺 B.沖擊鉆 C.電風扇( )44.電磁鐵的磁性強弱除了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外,還與什么條件相關?A.鐵芯的顏色 B.鐵芯的大小 C.鐵芯的硬度( )45.我國第一列磁懸浮列車是在哪里研發的?A.廣州 B.北京 C.上海科學小組的同學通過網上學習,了解到在過去60年里,美國與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斷往太平洋里傾倒廢棄物。經過陽光照射,這些廢棄物慢慢分解成顆粒,并在洋流作用下逐漸形成“塑料漩渦”。這些含有毒化學物質的垃圾,不少被吃進海洋生物和鳥的肚子里。更可怕的是,大量有毒物質經由海洋生物和鳥類的身體逐漸進入人類食物鏈。據悉,此行研究海面污染物和廢棄塑料對有機體的影響,這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塑料制品的確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它們對人類的威脅卻遠遠超出了發明者的想象,它們甚至已經在北太平洋中部締造了一個相當6個法國大小的“新大陸”。( )46.科學家說,大多數的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太平洋上的塑料“新大陸”大部分屬于什么垃圾?A.廚余垃圾 B.有害垃圾 C.可回收垃圾( )47.全球整治環境污染,小學生作為世界公民的一員,在整治塑料垃圾垃圾公害事情上,以下哪個行為不正確?A.努力堅持綠色生活,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必要的塑料制品不再使用時,集中起來賣給收廢品的商家。B.裝過有油食物的塑料餐盒,可以直接與舊報紙一起扔到可回收垃圾箱。C.外出郊游時,野餐時所有的塑料垃圾都得帶走,杜絕將塑料垃圾扔到任何水域。( )48.節日聚餐時難免會有塑料瓶裝飲料,用空瓶做一個花籃,屬于變廢為寶里的什么方法?A.添加結構 B.改變形狀 C.組合( )49.資料稱大量有毒物質經由海洋生物和鳥類的身體逐漸進入人類食物鏈。以下食物鏈哪條不正確?A.浮游植物 → 魚類 → 人類 B.浮游植物 → 魚類 → 海雀 → 人類C.陽光 → 浮游植物 → 魚類 → 人類( )50.因塑料海面上的廢棄垃圾遮擋了陽光,海洋的浮游植物無法得到充足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大面積死亡,浮游生物生長是什么能轉什么能?A.太陽能轉機械能 B.太陽能轉化學能 C.太陽能轉熱能農林小學教育集團2023—2024下學期科學學科六年級期末模擬卷1一、判斷題:下面說法中,你認為對的請在答題卡上把“√”涂黑,錯的在答題卡上把“×” 涂黑。(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 )1.能量可以相互轉換,冬天我們用左右手反復搓,手掌會發熱,那是動能轉換成熱能。( √ )2.正在播放有聲視頻的電腦是把電能轉換成光能和聲能。( × )3.陸地的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0%。( √ )4.青蒿素是我國醫學家屠呦呦發明的,它能快速而有效地殺死瘧原蟲,是抗瘧疾的首選藥物。( × )5.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爾受到牛蒡果實的啟發,設計并發明了回形針。( √ )6.“沉淀→生物處理→化學的方法處理→污泥處理”是城市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 × )7.春節期間,我國人們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那可以增添喜慶氣氛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 )8.做水果電池實驗時,可以用蘋果、橘子、西紅柿代替檸檬做實驗。( √ )9.棉花具有很好的保溫效果,所以棉花的導熱性能就很差。( × )10.做電磁鐵實驗時,電池的電量很快就會被消耗完,因此在生產生活中要盡量減少電磁鐵的運用。二、選擇題:閱讀以下情景材料,結合材料回答問題,并把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 分,共 50 分)(一)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最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組”——葉光富、李聰、李廣蘇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B )11.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發射后,加速升空,它的動能來自于燃料的__ __,加速過程中 在增大。A.電能 、動能 B.化學能 、動能 C.太陽能、動能( A )12.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地貌以廣袤的沙漠和戈壁為主,周邊最不可能出現的動物為 。A.河馬 B.蜥蜴 C.鷹( B )13.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軌道后,發動機會關閉,此時它的電能來自 。A.核能 B. 太陽能 C. 風能( C )14.如果宇航員想在空間站外部給我們展示其他能量轉化為電能,哪個實驗無法做到?A.太陽能轉電能 B.化學能轉電能 C.風能轉電能( B )15.空間站的機械臂工作的時候的是什么能轉什么能?A.機械能轉電能 B.電能轉機械能 C.熱能轉機械能( 二 )2023年,世界最大的正在運行的風力發電機是我國三峽集團安裝在福建平潭海上風電場的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名稱為GWH252-16MW海上風電機組,由金風科技與三峽集團聯合打造,它也是全球首臺16兆瓦的風電機組,其規模之大,發電能力之強,超過了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其他風力發電機。巨大的發電機組,發電能力當然很強,葉輪每轉一圈就能發電34.2度,夠一個普通家庭用一個星期了。算下來它每秒可發電約4.5度,每分鐘可發電268度左右,每小時發電超過1.6萬度,單日發電量超過38萬度,每年平均可發電6600多萬度。相比燃煤火電站每年可節約標準燃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 C )16.借臺風“杜蘇芮”,該型機曾創下單日發電量38.41萬度的世界紀錄,“杜蘇芮”讓什么能增加了?A.熱能 B.光能 C.風能( B )17.以下哪個裝置工作的時候采用的能源不是清潔能源?A.風車 B.蒸汽機 C.水車( A )18.我國未來將在月球建造科研基地,你認為最不可能出現什么電能轉換裝置?A.風力發電 B.光伏發電 C.核能發電( B )19.讓風力發電機的風輪轉起來的能量是什么?A.電能 B.風能 C.熱能( C )20.教室里的風扇工作的時候是什么能轉換成什么能?A.風能轉成電能 B.風能轉成機械能 C.電能轉成風能( 三 )近期由于部分自媒體網紅不斷地分享關于西藏土撥鼠的視頻,造成很多人就關注土撥鼠的蠢萌外表,被它們的外表漂亮吸引。其實這個物種其實遠遠沒有那么人畜無害,首先它是藏民和內蒙牧民的心頭大患,因為藏區主要以經營牧草為生,而土撥鼠就是破壞草場的元兇之一,善于挖洞的它們,會將大量牧草的根咬斷,造成草場退化,產量迅速降低。甚至造成山體滑坡,毀掉生態環境。其次的話,土撥鼠作為嚙齒類動物,并且是其中極為容易攜帶潛藏烈性病菌的物種,是很容易傳播一些疾病。( A )21.在西藏高原草場的食物網中,扮演生產者的是什么生物?A.草 B.牧民 C.土撥鼠( C )22.除了當地村民不捕殺土撥鼠外,你認為土撥鼠泛濫成災的原因主要是什么?A.土撥鼠沒有天敵 B.土撥鼠有強悍的戰斗力C.土撥鼠繁殖力強且善于挖洞躲避天敵( B )23.土撥鼠與西藏牦牛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關系?A.吃與被吃關系 B.競爭關系 C.共生關系( C )24.以下食物鏈哪條是正確的?A. 雪豹 → 土撥鼠 → 草 B.草 ← 土撥鼠 ← 雪豹 C.草 → 土撥鼠 → 雪豹( C )25.雪豹身上有黑白灰三種顏色斑點,以下哪個環境更有利于它隱藏?A.清清的草地 B.純白的雪地 C.少量積雪的巖石堆(四)海洋約占了地球表面大部分。20世紀以來,人類及其日益發展的技術,給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帶來了巨大沖擊。按相關報道,目前因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2024年5月1日12時起至2024年8月16日12時止。水域范圍:北緯12度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為期三個半月,禁漁對象是除娛樂性垂釣外,在規定的禁漁區和禁漁期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C )26.人類丟棄于大海的塑料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塑料屬于什么垃圾?A.有害垃圾 B.廚余垃圾 C.可回收垃圾( A )27.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幾?A.70% B.30% C.50%( C )28.要發明一個防溺水智能泳圈,包括語音識別、遠離警報等,其中最不可能用到的傳感設備是( )。A.紅外傳感器 B.聲音傳感器 C.光敏傳感器( B )29.我國全面實施海洋伏季休漁制度,休漁期設置在伏季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A.伏季是臺風多發季節,保漁民安全 B.伏季是海魚類繁育和幼魚生長的重要時期 C.伏季天氣太熱( B )30.海洋給人類提供大量的自然資源,其中哪些資源屬于不可再生的資源?A.魚類 B.石油 C.海帶(五)個性化消費逐漸成為歷史新潮流,定制的樣式越來越多,如:電商的激光刻字的個人餐具、個人指定圖片噴畫的窗簾、有自己名字的旅游紀念品等等,每個地方也有自己的“私人定制”,如:新會火畫扇,荷塘紗籠,恩平燒餅等。創新獨特是產品、乃至城市,脫穎而出的制勝關鍵。( C )31.如果你是個性化產品的設計師,你首要關注的是什么?A.當前流行 B.產品利潤 C.顧客的實際需求( C )32.一個好的設計,一般要經過哪幾個環節?A.觀察、調查、體驗 B.提問、猜想、驗證 C.構思、制作、改進( B )33.作為文具,回形針是經過設計師巧妙設計的一種文具,它內環微微翹起的目的是什么?A.美觀好看 B.快速夾紙 C.方便易拿( C )34.大學生小明在網上給自己購買一個用激光刻了自己名字的飯盒,他的需求是什么?A.變得更漂亮 B.變得多功能 C.不會被拿錯( A )35.以下物品不屬于多功能物品的是什么?A.圓珠筆 B.羊角錘 C.工兵鏟三、活動探究:請在答題卡對應的題目上把正確答案的字母涂黑。(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一)青海省依托地形優勢和光照條件,借助光伏發電產業,建立“牧光互補+水光互補”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板”下經濟。光伏電站建起來后,會定期用水對光伏板進行沖洗,這些水滋潤了板下的土地,加上光伏板的遮擋,降低了蒸發量、減低了風速,草就這么長出來了。但草長得太快遮住了光伏板,降低了光伏板發電的轉化率,冬天還有火災隱患。而人工除草成本又高,怎么辦?青海分公司將目光鎖定在羊身上。他們將附近牧民引來這里,養起了“光伏羊”。羊吃生長茂盛的牧草,節省了牧民的飼料,減少了光伏項目的除草成本;同時,羊糞又成為草的天然肥料,改善了戈壁灘貧瘠的土地,形成了綠色生態鏈,實現了“板上發電、板下牧羊”,構建了發電、放牧、固沙“三不誤”的“牧光互補”模式。( C )36.下面關于光伏發電的能量轉換形式,哪個是對的?A.風能轉電能 B.電能轉光能 C.光能轉電能( C )37.以下哪個是不可再生資源?A.太陽能 B.生物資源 C.礦產資源( B )38.光伏板的遮擋,降低地面的了蒸發量,地面接收到的哪兩個能量減少導致水的蒸發量減少?A.電能、熱能 B.風能、熱能 C.光能、熱能( C )39.光伏發電廠區域內,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里面最不可能出現的食物鏈是什么?A.草 → 蟲 → 食蟲鳥 B.草 → 蟲→ 蜥蜴 C.草 → 羊 → 鱷魚( B )40.對比于用煤做燃料的火力發電站,光伏發電站的大優勢是什么?A.光伏發電不用成本 B.光伏發電不排放溫室氣體 C.光伏發占地面積更小在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時,科學小組做了如下兩個實驗。( A )41.根據實驗1,你可以得出以下哪個結論?A.電流及鐵芯大小相同情況下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B.電磁鐵線圈匝數不影響它的磁性強弱。C.同一塊電磁鐵,電流越強磁性越強。( A )42.根據實驗2,以下哪個結論不正確?A.電流大小不會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強弱。B.同一款電磁鐵,電流越大,磁性越強。C.電磁鐵通電后會產生磁性,可以吸引用鐵做的物體。( A )43.電磁鐵應用廣泛,以下物品沒有用到電磁鐵的是什么?A.電水壺 B.沖擊鉆 C.電風扇( B )44.電磁鐵的磁性強弱除了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外,還與什么條件相關?A.鐵芯的顏色 B.鐵芯的大小 C.鐵芯的硬度( C )45.我國第一列磁懸浮列車是在哪里研發的?A.廣州 B.北京 C.上海(三)科學小組的同學通過網上學習,了解到在過去60年里,美國與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斷往太平洋里傾倒廢棄物。經過陽光照射,這些廢棄物慢慢分解成顆粒,并在洋流作用下逐漸形成“塑料漩渦”。這些含有毒化學物質的垃圾,不少被吃進海洋生物和鳥的肚子里。更可怕的是,大量有毒物質經由海洋生物和鳥類的身體逐漸進入人類食物鏈。據悉,此行研究海面污染物和廢棄塑料對有機體的影響,這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塑料制品的確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它們對人類的威脅卻遠遠超出了發明者的想象,它們甚至已經在北太平洋中部締造了一個相當6個法國大小的“新大陸”。( C )46.科學家說,大多數的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太平洋上的塑料“新大陸”大部分屬于什么垃圾?A.廚余垃圾 B.有害垃圾 C.可回收垃圾( B )47.全球整治環境污染,小學生作為世界公民的一員,在整治塑料垃圾垃圾公害事情上,以下哪個行為不正確?A.努力堅持綠色生活,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必要的塑料制品不再使用時,集中起來賣給收廢品的商家。B.裝過有油食物的塑料餐盒,可以直接與舊報紙一起扔到可回收垃圾箱。C.外出郊游時,野餐時所有的塑料垃圾都得帶走,杜絕將塑料垃圾扔到任何水域。( B )48.節日聚餐時難免會有塑料瓶裝飲料,用空瓶做一個花籃,屬于變廢為寶里的什么方法?A.添加結構 B.改變形狀 C.組合( C )49.資料稱大量有毒物質經由海洋生物和鳥類的身體逐漸進入人類食物鏈。以下食物鏈哪條不正確?A.浮游植物 → 魚類 → 人類 B.浮游植物 → 魚類 → 海雀 → 人類C.陽光 → 浮游植物 → 魚類 → 人類( B )50.因塑料海面上的廢棄垃圾遮擋了陽光,海洋的浮游植物無法得到充足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大面積死亡,浮游生物生長是什么能轉什么能?A.太陽能轉機械能 B.太陽能轉化學能 C.太陽能轉熱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門市2023—2024下學期科學學科六年級期末模擬卷1.docx 江門市2023—2024下學期科學學科六年級期末模擬卷1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