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旺蒼縣2025年春季學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七年級地 理說明: 1. 全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2.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 寫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案,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mm黑色墨跡簽字筆或鋼筆答題.3. 考試結束后, 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一、選擇題 (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0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于3月25日至28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 本屆年會以“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為主題。 圖1是亞洲區域劃分。據此回答1~3題。1.按地理方位劃分,年會承辦地位于 ( )A. 南亞 B. 西亞 C. 東亞 D. 中亞2.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亞洲人多但地廣,人口密度較小B.亞洲的人口增長率遠高于世界平均增長率C.東亞、南亞和北亞是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D.東亞熱帶雨林氣候區農業歷史悠久,人口稠密3.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行,說明亞洲各國之間 ( )A.軍事競爭加劇 B.社會發展緩慢C.經濟發展均衡 D.經濟合作增強人口統計中0—14歲為青少年人口,15—64歲為勞動人口,65歲及以上為老年人口。圖2是日本人口年齡構成變化。據此回答4~5題。4.通過人口年齡構成變化可看出日本人口特征是 ( ).A.人口老齡化加劇 B.新生人口持續上升C.青少年比重加大 D.勞動力越來越充足5.針對日本人口年齡構成現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鼓勵提前退休 B.提高婚育年齡限制C.大力鼓勵生育 D.減少老年人就業機會中南半島與我國西南部山水相連,隨著中老昆萬鐵路的開通,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系,促進了中國與中南半島經貿往來。 圖3是中南半島地區圖。據此回答6~8題。6. 中老鐵路沿線 ( )A.地形以高原為主,凍土廣布B. 山河相間, 山高谷深,地勢崎嶇C.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多洪澇災害D.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植被稀少7.當你乘坐中老鐵路來到中南半島,可能看到( )A. 葡萄、油橄欖 B. 胡楊、梭梭樹C.水稻、橡膠樹 D. 玉米、蘋果樹8.你發現當地有許多中國游客,可能是因為 ( )①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近 ②景觀差異大,方旅游有新異性 ③華人華僑占比大,語言溝通障礙小 ④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地區,其石油出口對東亞國家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圖4是西亞石油出口東亞路線。據此回答9~11題9.有關西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處亞、美、非三大洲交界處B. 水資源匱乏,適合發展畜牧業C.石油主要分布在甲地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D. 乙地直布羅陀海峽是甲沿岸唯一的出海通道10.該路線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丙地是 ( )A. 蘇伊士運河 B. 馬六甲海鮮C. 巴拿馬運河 D.德雷克海峽11.關于該條石油出口路線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主要輸入到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②為東亞國家提供了穩定的能源供應 ③西亞國家應加大石油開采和原油出口,獲得更多經濟收入④西亞與東亞需加強合作,促進雙方經濟發展,共同應對風險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讀圖5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及氣候資料圖。據此回答12~13題。12. 歐洲西部乳畜業發達, 自然條件是 ( )A.四面環海,有利于濕潤氣流深入內陸 B.以高原為主,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C.發達國家集中,居民收入高,需求量大 ID.西部氣候溫和濕潤,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13.油橄欖原產于地中海地區,推測其生長理想的氣候環境 ( )A. 冬冷夏熱,干旱少雨 B.全年高溫多雨C.全年多雨,溫和涼爽 D.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澳大利亞是世界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自然環境獨特,礦產資源豐富。 圖6是澳大利亞略圖。據此回答14~15題。14. 澳大利亞 ( )A. 四面環海, 氣候濕熱B. 自然環境復雜,動物進化快C.礦產靠近沿海分布,利于出口D.礦產以金、銀、銅等有色金屬為主15.澳大利亞農牧業帶分布體現的原則是 ( )A. 因地制宜 B. 出口優先C.種植業優先 D. 畜牧業優先美國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技術等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世界領先。據此回答16~17題。16.美國高技術產業世界領先,推動其發展的最大動力是( )A. 發達的科技 B.便捷的交通 C.低廉的勞動力 D.豐富的礦產資源17.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技術產業中心“硅谷”是( )A. 紐約 B. 洛杉磯 C. 舊金山 D. 華盛頓巴西自然資源豐富,甘蔗的產量居世界前列。。 巴西汽車燃料重點使用以甘蔗為原料的生物乙醇, 汽油只是輔助性燃料。 圖7是巴西略圖。。 據此回答18~20題。18. 巴西發展甘蔗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A.沙漠廣布,晝夜溫差大B. 中緯度地區,光照充足C.科技發達,機械化程度高D.熱帶面積廣,水熱條件優越19.巴西用甘蔗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A.改善空氣質量 B.完全取代石油C.保護熱帶雨林 D.威脅糧食安全20. 巴西可以將乙醇燃料推廣到 ( )A.非洲北部 B. 西亞C. 歐洲西部 D. 東南亞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60分)二、綜合題 (本題3個小題,共60分)21. 閱讀圖文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 (24分)認識大洲的自然環境,應該從地理位置、地形、 氣候、河流等入手, 分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圖8為非洲地形圖和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借助資料, 認識非洲的自然環境。(1)認識海陸位置:非洲東臨 ,西臨 ,東北與亞洲相鄰,北部隔地中海與 洲相望。 (6分)(2)認識地形特征。通過非洲地形圖可以看出非洲地形以 為主,地勢起伏不大,大體上 高 低。 (6分)(3)認識氣候:觀察緯線, 穿過非洲中部,,非洲以 帶氣候為主,分布最廣的是 氣候。 (6分)(4)認識河流: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自 向 流淌在非洲廣袤大地上。除尼羅河外,非洲還有剛果河等大河。結合氣候分析,剛果河與尼羅河水流量較大的是 。 (6分)22. 閱讀圖文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 (16分)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5月28日, “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順利完成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全部考察任務。2024年12月25日, “雪龍2”號與“永盛”號貨輪抵達秦嶺站海域,并開展卸貨作業,本次卸貨還將部分物資和垃圾運回國。此次考察成功實現了傳統南極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條件更為惡劣的秋冬季延伸。圖9是南極地區圖。(1)南極地區主要位于 以南,包括 及其周邊的海域,南極地區的主體覆蓋著2000多米厚的冰層, 有“ ”之稱。 (6分)(2)科考隊在南極考察時面臨著嚴寒、 、 等惡劣氣候,而考察向秋冬季節延伸,除了惡劣氣候,由于地球 (自轉/公轉),還可能面臨極夜等現象。 (6分)(3)結合南極地區氣候,科考隊可以充分利用的新能源可能有 。 (2分)(4) “雪龍2”號與“永盛”號卸貨后,將垃圾運會國的原因是 。 (2分)23. 閱讀圖文材料, 回答下列問題。 (20分)中國疆域遼闊, 國界線綿長,鄰國眾多。俄羅斯與印度都是我們的鄰國,借助圖文資料,認識這兩個國家。圖10是印度糧食分布圖和俄羅斯小麥主產區及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印度和俄羅斯海陸位置差異大。(1)列表比較這兩個國家海陸位置的不同點。 (4分)海陸位置 印度 位于亞洲①____部,南臨印度洋,東南臨孟加拉灣,西南臨阿拉伯海。俄羅斯 位于亞歐大陸北部,北臨北冰洋,東臨②______。印度和俄羅斯耕地面積廣大,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2)印度水稻種植廣,從自然或社會經濟方面分析印度種植水稻的有利條件。 (4分)—————————————————(3)印度小麥生產由于受季風影響, 頻發,糧食生產不穩定;俄羅斯小麥主要分布在緯度較低的西南部和南部,影響俄羅斯小麥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 (4分)印度和俄羅斯經濟發展各具特色。(4)服務外包產業促進了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有 、 。 (4分)(5) 運輸是俄羅斯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的基本方式。俄羅斯經濟發展過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和原材料,為改變現狀,請你提出建議: 。 (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