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適應性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選題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舉行。圖a顯示成都部分氣象站點2023年4月—10月某日的最高氣溫,圖b為北京時間2024年5月15日14時西南地區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據圖a可知( )A.數據觀測日期可能在10月底 B.氣溫隨緯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C.數據采集時段為11時—17時 D.氣溫從東北向西南呈遞增趨勢2.圖b中( )A.貴州北部受低壓控制,天空云量多 B.昆明以西受反氣旋影響,氣流下沉C.成都受高壓的影響,氣溫升高明顯 D.重慶市區風力大,氣流輻合有霧霾內陸港作為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布局通常呈現圈層結構,以適應多樣化的物流需求和提高整體運營效率。依據港區內部不同區域的功能特點和物流流程,內陸港的規劃通常以鐵路中心站或內河碼頭為核心,由內而外劃分為核心層—中間層—外圍層,形成有序的物流組織和空間布局。下圖示意內陸港空間布局演變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內陸港規模大小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腹地交通運輸方式的多樣性 B.內陸港與海港之間的距離C.腹地交通運輸方式的便捷度 D.腹地范圍大小和發展水平4.通常在內陸港中間層布局的是( )A.鐵路中心站 B.內河碼頭 C.物流倉儲 D.臨港制造5.內陸港空間布局演變過程中,“港口區域化”階段的表現主要體現在( )①形成有序的物流組織和空間布局②關注“港口系統”而非單個港口③生產流程和運營管理分散至腹地網絡④強化港口與城市的銜接聯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上歷史遺存最集中、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由于地區自然環境的脆弱性和生態環境的復雜性,古遺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文化遺產正在遭受嚴重威脅,影響其保存和傳承利用。研究表明,河西走廊文化遺產空間分布主要影響因素有植被、地形地貌和土壤類型,其中植被是遺產得以保留的主導因素。下圖示意河西走廊文化遺產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河西走廊文化遺產空間分布特征是( )A.西北密、東南疏、大分散 B.呈西南-東北走向的條帶狀、集中分布C.東南密、西北疏、小集聚 D.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條帶狀、分散分布7.河西走廊文化遺產遭受的嚴重威脅主要有( )A.低溫凍害 B.河流沖刷 C.風沙侵蝕 D.過度墾耕8.河西走廊文化遺產保護最重要的措施是( )A.改良土壤 B.種植植被 C.填溝護坡 D.遮陽擋雨祖厲河流域位于黃河上游干旱半干旱區,流域內的定西市是全國、全省范圍內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定西市在實踐中總結出“山頂戴帽子、山腰系帶子、溝底穿靴子”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模式。如圖示意祖厲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侵蝕強度分布變化。完成下面小題。9.2000~2020年祖厲河流域( )A.土壤侵蝕強度以輕中度侵蝕為主 B.不同等級土壤侵蝕面積都在下降C.區域生態治理效果較為顯著 D.土壤侵蝕程度有加劇的趨勢10.該流域土壤侵蝕較嚴重的部位是( )A.山頂 B.陡坡 C.緩坡 D.谷底11.推測近年來祖厲河流域的治理措施分別是( )A.山頂—興修梯田、山腰—植樹造林、溝底—覆膜建棚B.山頂—植樹造林、山腰—興修梯田、溝底—覆膜建棚C.山頂—覆膜建棚、山腰—植樹造林、溝底—筑壩蓄水D.山頂—植樹造林、山腰—興修梯田、溝底—筑壩蓄水狍棲息在溫帶森林及草原中,大部分活動時間都在啃食植被,需要充足的活動空間,冬季時狍偏好在森林內部活動。狍經濟價值較高,屬于國家保護動物,是重要的生物資源,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狍數量急劇下降。下圖為狍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推測我國的狍主要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 B.橫斷山區 C.大興安嶺 D.黃土高原13.冬季時狍偏好在森林內部活動,主要是為了( )A.獲取食物 B.便于冬眠 C.保持體溫 D.躲避天敵稻谷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糧食的充分供給和區域平衡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耕地由種植糧食作物改種非糧食作物的現象,稱為種植結構“非糧化”。如圖為“我國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我國稻谷余糧較豐富的省份主要有( )A.湘、贛、黔 B.黑、吉、遼 C.黑、豫、湘 D.皖、鄂、贛15.珠江下游地區已不再成為我國主要稻谷余糧區,主要原因有( )①地方政策影響 ②市場需求變化 ③耕地資源減少 ④勞力資源不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控制耕地“非糧化”率,應( )A.提高糧食價格 B.劃定永久農田 C.提升耕地質量 D.加強農業科技二、綜合題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三明萬壽巖濕地公園的寨下花海種有大面積姜荷花,姜荷花原產于泰國,在園林應用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花大色艷、花型獨特,既可觀花,又可賞葉。生長期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早春種植,培土起壟,上覆地膜。姜荷屬花卉一般在種植后100天左右開花,自然花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栽培容易、管理簡便,病蟲害較少。下圖為姜荷花種植景觀圖。 (1)分析采用培土起壟、上覆地膜的方式種植姜荷花的主要作用。(2)某校高中生暑假到該地研學,應該準備哪些個人防護用品。(3)分析薄膜碎片殘留在土壤中造成的不利影響。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丹東地處鴨綠江畔,環境優美,素有“北方江南”之稱。從漢代起丹東就是中國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城市。丹東南部的丹東港是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深水不凍港,也是東北地區最近的出海通道,已與多個國家開通海上運輸業務,還是亞洲唯一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機場、高鐵、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丹東背靠東北重工業基地,有成熟的基礎工業體系。近年來,把丹東打造成“東北深圳”的呼聲越來越高。下圖為丹東及周邊地區示意圖。(1)說明丹東地理位置的優越性。(2)簡析丹東港成為天然良港的自然條件。(3)簡述把丹東打造成“東北深圳”的優勢條件。(4)結合材料,列舉丹東可重點發展的產業部門。19.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上游為桑干河,下游為海河,全長747公里,全流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下面圖1為“京津冀局部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圖2為“桑干河周邊地區地理事物分布圖”。桑干河流域內風大沙多,植被覆蓋較差,是眾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風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生態環境脆弱。(1)從氣候和位置的角度,分析桑干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的原因。一直以來,山西、河北等地多在桑干河流域種植沙棘以修復流域生態環境,沙棘是多年生落葉灌木,耐鹽堿,耐干旱,根系發達,具有很強的萌蘗(萌發新芽)能力。(2)說明沙棘在流域生態系統修復中是如何發揮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作用的。近年來,長期斷流的永定河實現了兩次極其難得的全線通水,盡管時間短暫,也讓人們看到了永定河常年不斷流的曙光。(3)列舉能實現永定河全線常年通水的具體可行措施。參考答案1.C 2.C3.D 4.C 5.C6.C 7.C 8.B9.C 10.B 11.D12.C 13.A14.D 15.B 16.B17.(1)培土起壟可增加土壤厚度,利于姜荷花根系深植;早春時節晝夜溫差大,易受寒潮影響,培土起壟,壟上覆膜可以有效保持地溫;春季降水少,蒸發大,起壟覆膜可以減少水分蒸發;春季風力較大,起壟覆膜可減少土壤侵蝕。(2)防曬用品;墨鏡;雨傘;防中暑、防蚊蟲藥品等。(3)薄膜碎片不易降解,殘留土壤中會造成污染,影響土壤肥力;薄膜碎片阻斷水分流動,不利于土壤墑情改善;薄膜碎片影響植物根系發育,不利于植物生長;薄膜碎片可能被其他動物誤食,危害生態系統。18.(1)具有沿邊、沿海、沿江的優勢;是東北地區重要的出海通道;位于中國與朝鮮、韓國、日本交往的重要窗口區。(2)位于鴨綠江河口,南臨黃海,水域廣闊;屬暖溫帶季風氣候,為天然不凍港,可全年通航;南側有島嶼,對風浪起阻擋作用,港內風浪小。(3)地理位置優越,沿江、沿海、沿邊優勢明顯,經濟貿易發展快,對外經濟交流便利;為區域級交通節點城市,海、陸、空交通發達;背靠東北,經濟腹地廣,政策支持力度大。(4)農產品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旅游業;康養產業;現代物流業。19.(1)處于溫帶季風區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過渡地帶(處于半濕潤區與半干旱過渡地帶);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交界地帶。(2)種植沙棘,可減輕雨水對地表土壤的直接沖刷;沙棘生長吸收部分水分;攔截地表徑流,減慢流速,增加下滲,減少地表徑流,減輕水土流失;沙棘的根系能起到固土作用,保持水土。(3)成立內部協作組織,進行水量統一調度;優化調配南水北調水源;充分利用有效降水及本地再生水等水源補給;進行流域生態治理;水源地保護;發展節水農業;促進流域地下水回補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