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2024年廣東省深圳技術大學附屬中學中考一模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2024年廣東省深圳技術大學附屬中學中考一模試卷

資源簡介

2024年廣東省深圳技術大學附屬中學中考一模試卷
1.(2024九下·深圳模擬)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傳統工藝,古詩詞或俗語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曾青(溶液)得鐵則化為銅 B.爆竹聲中一歲除
C.蠟炬成灰淚始干 D.酒香不怕巷子深
【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 曾青(溶液)得鐵則化為銅,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B. 爆竹聲中一歲除,有鞭炮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C. 蠟炬成灰淚始干,其中有蠟燭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D. 酒香不怕巷子深,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變化時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變化時都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2024九下·深圳模擬)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深圳博物館展出的青銅器屬于合成材料
B.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
C.農業上,常用改良酸性土壤
D.我國水資源很豐富,不需要愛惜水資源
【答案】B
【知識點】保護水資源;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 青銅器屬于金屬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錯誤;
B. 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故正確;
C. 農業上常用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NaOH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錯誤;
D. 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衡,仍需要愛惜水資源,故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A 、青銅器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B、根據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分析。
C、根據農業上常用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NaOH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分析。
D、根據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分析。
3.(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達錯誤的是
A.一個鈉原子: B.氫氧根離子:
C.氦氣: D.高錳酸鉀:
【答案】B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A. 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一個鈉原子表示為Na,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B. 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1個氫氧根離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氫氧根離子表示為OH-,故錯誤,符合題意;
C. 氦氣是一種惰性氣體,由單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氦氣的化學式是He,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D. 高錳酸鉀中,鉀元素顯+1價,高錳酸根顯-1價,書寫化學式時,一般正價的寫在左邊,負價的寫在右邊,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高錳酸鉀化學式為KMnO4,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元素符號微觀上表示一個原子。
B、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
C、稀有氣體是由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D、書寫化學式時,一般正價的寫在左邊,負價的寫在右邊。
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分析。
4.(2024九下·深圳模擬)科學家利用“基因剪刀”技術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如圖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砷原子的中子數為33
B.砷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C.砷屬于金屬元素
D.,砷元素與磷元素化學性質相似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砷原子的中子數約為75-33=42,故錯誤;
B.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4.9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錯誤;
C. 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金、汞除外,固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液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氵”字旁,砷元素名稱帶“石”字旁,屬于固態非金屬元素,故錯誤;
D. 根據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3=2+8+ 18+x,x=5,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層電子數,磷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5,則砷與磷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故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
C、根據元素名稱的字旁,確定元素的種類。
D、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層電子數,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元素化學性質相似,進行分析。
5.(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圖是“企鵝酮”(C10H14O),因分子結構類似企鵝而得名。下列關于企鵝酮說法正確的是
A.企鵝酮屬于氧化物
B.企鵝酮是由10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1個原子構成的
C.企鵝酮中碳和氫的原子質量比為5:7
D.企鵝酮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低
【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A.企鵝酮化學式為:C10H14O,根據氧化物的定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知,企鵝酮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一個企鵝酮分子是由10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1個原子構成的,故錯誤,不符合題意;
C.企鵝酮中碳和氫的原子質量比=,故錯誤,不符合題意;
D.企鵝酮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則企鵝酮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故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 】A、根據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該原子的個數。
C、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
D、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中比值小的,其此元素的質量分數越小。
6.(2024九下·深圳模擬)勞動教育貫穿義務教育階段,以下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
A 用洗潔精去油污 油污能溶解在洗潔精中
B 鑒別衣料中是否含羊毛纖維 灼燒,聞是否有燒焦羽毛味
C 用扇子扇爐火 降低煤的著火點
D 用食醋去除水壺中的水垢 食醋顯酸性,其pH>7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洗潔精中含有乳化劑,有乳化作用,能將大的油滴分散成細小的油滴,而能夠隨水流走,故知識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B.羊毛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質,其燃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故知識相符,符合題意;
C.爐火的著火面積大,熱量多,用扇子扇時不能使它周圍的溫度迅速降到著火點以下,相反,由于空氣流通,使氧氣供給更充分,所以,爐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故知識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食醋的pH<7,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鎂和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生活中可用醋酸除去水垢,故知識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洗潔精中含有乳化劑,有乳化作用分析。
B、根據羊毛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質,其燃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分析。
C、根據物質的著火點屬于物質的固有屬性,不能隨意改變分析。
D、根據食醋的pH<7,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鎂和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進行分析。
7.(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水分子不斷運動且間隔發生變化
B.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堿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
C.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結構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二者分子結構不同
【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是因為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生改變,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B. 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堿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C.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構成它們的碳原子排列順序不同,金剛石是網狀結構,石墨是層狀結構,故錯誤,符合題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二者分子結構不同,相同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生改變分析。
B、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
C、根據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構成它們的碳原子排列順序不同分析。
D、根據分子結構不同,其化學性質也不相同分析。
8.(2024九下·深圳模擬)如圖為有關水的部分物質轉化關系圖(圖中“→”表示物質之間的轉換關系,“—”表示兩端物質能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轉化①會吸收大量的熱
B.轉化④和轉化⑥的基本反應類型一定相同
C.轉化②可以用于實驗室制氧氣
D.轉化③只能通過燃燒實現
【答案】C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酸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 轉化①為,反應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故錯誤;
B. 轉化④可為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轉化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兩種化合物彼此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轉化⑥屬于復分解反應,轉化④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錯誤;
C. 轉化②為,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故正確;
D. 轉化③可以通過其他物質燃燒生成水,如,故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A、轉化①為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會放出大量的熱。
B、轉化④可為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
轉化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
根據復分解反應的特點分析。
C、根據轉化②為分析。
D、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9.(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探究 Fe、Cu、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探究鐵銹蝕的條件 驗證 MnO2的催化作用
實驗設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金屬活動性的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 鐵和硫酸銅、硝酸銀均能發生反應,說明了活動性Fe>Cu,Fe> Ag,無法比較銀和銅的金屬活動性,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 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反應后氫氣逸出,反應后燒杯中的物質質量減少,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 第一支試管中只能與干燥的空氣接觸,第二支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水接觸,一段時間后,兩支試管的鐵釘均沒有生銹,不能用于探究鐵生銹條件,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 圖中實驗,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可驗證MnO2的催化作用,故選項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分析。
B、有氣體生成或者參加的化學反應,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需要在密閉環境中進行。
C、根據鐵生銹條件,結合實驗設計,對比實驗進行分析。
D、根據控制變量法,催化劑的特點分析。
10.(2024九下·深圳模擬)我國科學家首次突破以為原料獲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藝技術。其中關鍵一步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和的分子個數比為
B.該反應不利于“低碳”目標的落實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答案】D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A.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和的分子個數比為:1:3,故錯誤;
B. 該反應消耗了二氧化碳,可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低碳”目標的落實,故錯誤;
C. 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生成物均為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定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錯誤;
D.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首先要對模型圖進行觀察,分析物質的微觀構成、物質的類別,再找出物質之間的微粒數目關系,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然后再對題中各問加以分析。
11.(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鋼鐵廠廢水中含有、等物質。其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時,的飽和溶液溶質量分數為
B.,與相比,更適合通過蒸發結晶得到
C.時,的飽和溶液升溫到變為不飽和溶液
D.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硫酸鈉的溶解度為48.4g,則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量分數=,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則時與相比,更適合通過蒸發結晶得到,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時,將的飽和溶液升溫到,硫酸鈉的溶解度減小,故有硫酸鈉晶體析出,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仍為飽和溶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溫度不一定時不能比較硫酸鈉、氯化鈉的溶解度大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的含義來計算該溫度下的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可以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結晶后的溶液任然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來解答。
12.(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左圖裝置證明“與能發生化學反應”(實驗裝置中夾持儀器、電腦均已略去)。測得瓶內壓強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先推入的是溶液,待瓶內壓強不再減小后,再推入稀鹽酸溶液
B.向瓶內推入溶液后,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這能證明與發生了化學反應
C.右圖中段壓強比初始壓強低,說明水能吸收
D.右圖中DE段遠低于MN段壓強,說明能與發生化學反應
【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解析】【解答】A、該實驗目的是證明“CO2與NaOH能發生化學反應”,BD段壓強下降是NaOH溶液與瓶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減少壓強減小,當二氧化碳完全反應后再推入稀鹽酸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壓強增大,說明有新物質生成,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后的溶液為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向瓶內推入NaOH溶液后,溶液不能由紅色變為無色,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若二氧化碳不溶于水,則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相同,壓強不變,此時壓強變小,說明有部分氣體溶于水,造成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MN段壓強比初始壓強低,說明瓶內的水能吸收CO2,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根據圖示分析可知,DE段壓強遠低于MN段壓強,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造成壓強明顯減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氣體減少壓強減小;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有氣體產生壓強增大;氫氧化鈉是堿顯堿性,碳酸鈉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二氧化碳溶于水時氣體減小壓強減小來解答。
13.(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以“氣體制備”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1)基礎實驗:實驗室現有高錳酸鉀、氯酸鉀、二氧化錳、大理石、稀鹽酸、稀硫酸。
①圖中儀器①的名稱為   。
②實驗室利用裝置制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實驗室制取,根據現有藥品,應該選用大理石和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④實驗室用裝置收集氧氣,當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   冒出時,才開始收集。
(2)跨學科實踐:制作“化學氧自救器”,“化學氧自救器”通常用于火災逃生或其他缺氧環境內。
【查閱資料】超氧化鉀()為黃色固體,可分別與、反應生成和白色固體,產氧效率高,適合作生氧劑。
【原理分析】
①,,則的化學式為   。
【動手實踐】
②設計并制作化學氧自救器,如裝置D所示。使用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生氧劑由   (填顏色變化)時,則基本失效。
【答案】(1)錐形瓶;;稀鹽酸;;連續均勻
(2)KOH;由黃色變為白色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圖中儀器①的名稱為錐形瓶。
②A裝置是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由于試管口沒有棉花,制氧氣所用藥品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硫酸鈣與硫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硫酸與碳酸鈣進一步接觸和反應,不能持續得到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 CO2,根據現有藥品,應該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④實驗室用裝置C收集氧氣,開始排出的氣體中存在較多的空氣,當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開始收集。
(2)①在化學反應4KO2 + 2H2O = 4X + 3O2個中, 反應前有4個鉀原子、10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反應后已知有6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所以4X中應含有4個鉀原子、4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KOH;
②超氧化鉀(KO2)為黃色固體,使用一段時間后,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或水反應,觀察到生氧劑由黃色變為白色時,則基本失效。
【分析】(1)② 根據A裝置是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由于試管口沒有棉花,適合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進行分析。
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③ 根據實驗室制取 CO2,應該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分析。
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④ 根據實驗室排水法收集氧氣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
(2)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X的化學式。
② 根據超氧化鉀為黃色固體,使用一段時間后,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或水反應,進行分析。
(1)①圖中儀器①的名稱為錐形瓶;
②A裝置是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由于試管口沒有棉花,制氧氣所用藥品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硫酸鈣與硫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硫酸與碳酸鈣進一步接觸和反應,不能持續得到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 CO2,根據現有藥品,應該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④實驗室用裝置C收集氧氣,開始排出的氣體中存在較多的空氣,當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開始收集;
(2)①在化學反應4KO2 + 2H2O = 4X + 3O2個中, 反應前有4個鉀原子、10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反應后已知有6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所以4X中應含有4個鉀原子、4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KOH;
②超氧化鉀(KO2)為黃色固體,使用一段時間后,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或水反應,觀察到生氧劑由黃色變為白色時,則基本失效。
14.(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品牌威化餅干的配料如圖,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其部分成分進行相關探究。
品牌威化餅干 配料表:小麥粉,白砂糖,植物油,乳粉,玉米淀粉,麥芽糊精,乳清粉,食用香精,食用鹽,碳酸氫鈉。
【查閱資料】
I.餅干制作烘焙過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氫鈉全部受熱分解為碳酸鈉,而碳酸鈉不分解。
II.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實驗準備】稱取質量為的餅干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溶解后過濾,將濾液通過半透膜滲析(除去蛋白質等有機物),得到待檢液。將待檢液平均分為甲、乙兩等份。
任務一:定性驗證餅干樣品中的部分成分
(1)【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I.取少許待檢液甲于試管中,滴入過量稀硝酸 有   產生 餅干中含有碳酸鈉
II.向步驟I反應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餅干中含有   
【交流討論】
(2)有同學認為可以把步驟I中的稀硝酸改為稀鹽酸。經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不可行,理由是   。
【實驗分析】
(3)步驟I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任務二:定量測定餅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實驗過程】小組同學用待測液乙進行如下實驗,主要步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入藥品;②通入一段時間;③稱量裝置C的質量為;④滴加稀硫酸充分反應;⑤再通入一段時間;⑥稱量裝置C的質量為。
【實驗分析】
(4)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結論】
(5)該餅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用、、表示,化為最簡比)。
【答案】氣泡;氯化鈉;稀鹽酸中有氯離子,對NaCl的檢驗造成干擾;;;
【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鹽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碳酸鈉與硝酸反應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根據實驗結論餅干中含有碳酸鈉,可推出實驗現象應為有氣泡產生;
向步驟①反應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該白色沉淀為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銀沉淀,說明餅干中含有氯化鈉。
(2)若把步驟I中的稀硝酸改為稀鹽酸,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對后續氯化鈉的檢驗產生干擾,所以該方法是不可行的。
(3)硝酸銀與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AgNO3=AgCl↓+NaNO3。
(4)C中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根據實驗裝置以及實驗步驟,裝置C增重的質量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m2-m1。
設碳酸鈉的質量為x,
x=
根據“實驗準備”可知,產生二氧化碳的碳酸鈉質量為,則有:
該餅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分析】(1)碳酸鈉與硝酸反應能產生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硝酸銀溶液與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
(2)根據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對后續氯化鈉的檢驗產生干擾,進行分析。
(3)硝酸銀與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
(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根據實驗裝置以及實驗步驟,裝置C增重的質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15.(2024九下·深圳模擬)雙吸劑(主要成分:鐵粉、生石灰、活性炭等)常用于食品保鮮。化學興趣小組對某久置的雙吸劑樣品按照下列流程進行實驗,回收金屬鐵。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的名稱為   ,在操作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質為______。
A. B. C. D.
(3)加熱會分解生成和一種常見液體氧化物,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
(4)固體洗滌干燥后可與反應再次利用,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
(5)根據“雙吸劑”的成分,可以推測“雙吸劑”的工作原理是主要成分吸收了空氣中的氣體物質   (填化學式)而發生化學反應。
【答案】(1)過濾;引流
(2)A;C
(3)
(4);置換反應
(5)、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操作I是固液分離所以名稱是過濾,在過濾的過程中,玻璃棒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水流過快導致過濾不完全。
(2)雙吸劑加入磁鐵之后會把鐵分離出來,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之后,溶液A中一定含有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鈣,然后由題目可知,調節pH之后,生成了氫氧化鐵,所以溶液A中也應該含有三價鐵離子,故溶質一定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鐵,
A、氯化鈣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鈣不能存在于過量的鹽酸中,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鐵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D、調節pH之后并沒有氫氧化亞鐵生成,故溶液中并沒有二價鐵離子,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
(3)由題目分析可知,生成的常見液體氧化物是水,故氫氧化鐵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三氧化二鐵和水,故填:。
(4)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C,不和鹽酸反應,所以會在操作I中被過濾出來,固體B就是碳,所以碳和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鐵,互相交換成分屬于置換反應,故填:。
(5)雙吸劑用于食品的保鮮,能夠阻止氧化和受潮,所以主要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故填H2O,O2。
【分析】(1)根據過濾操作的原理,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
(2)根據雙吸劑加入磁鐵之后會把鐵分離出來,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之后,溶液A中一定含有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鈣,然后由題目可知,調節pH之后,生成了氫氧化鐵,所以溶液A中也應該含有三價鐵離子,進行分析。
(3)氫氧化鐵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鐵和水。
(4)碳和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鐵。
(5)根據雙吸劑用于食品的保鮮,能夠阻止氧化和受潮,所以主要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和水,進行分析。
(1)操作I是固液分離所以名稱是過濾,在過濾的過程中,玻璃棒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水流過快導致過濾不完全,故填:過濾,引流;
(2)雙吸劑加入磁鐵之后會把鐵分離出來,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之后,溶液A中一定含有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鈣,然后由題目可知,調節pH之后,生成了氫氧化鐵,所以溶液A中也應該含有三價鐵離子,故溶質一定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鐵,
A、氯化鈣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鈣不能存在于過量的鹽酸中,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鐵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D、調節pH之后并沒有氫氧化亞鐵生成,故溶液中并沒有二價鐵離子,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3)由題目分析可知,生成的常見液體氧化物是水,故氫氧化鐵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三氧化二鐵和水,故填:
(4)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C,不和鹽酸反應,所以會在操作I中被過濾出來,固體B就是碳,所以碳和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鐵,互相交換成分屬于置換反應,故填:
(5)雙吸劑用于食品的保鮮,能夠阻止氧化和受潮,所以主要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故填H2O,O2。
16.(2024九下·深圳模擬)神舟十七號飛船2023年10月26日發射升空,航天員將在中國空間站完成各項任務,因此保障航天員的氧氣需求至關重要。以下是實驗室、工業和空間站制氧氣的方法,請完成相應題目。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氧氣,寫出方程式   。
(2)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其過程可以用下圖所示實驗模擬。
主要步驟和現象如下:
I.浸入液氮后,試管內產生約占其容積三分之一的液態空氣。
II.取出試管,液態空氣沸騰,伸入燃著的木條,木條熄滅。
III.后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木條復燃。
①步驟II木條熄滅的原因是   。
②由實驗現象可知,氧氣和氮氣的沸點比較高的是   。
(3)目前空間站已實現電解水制氧,每人每天大概會消耗氧氣,請列方程式計算,理論上要通過電解水的方式供給一個航天員每天所需氧氣,需要電解多少的水
【答案】(1)
(2)氮氣不具有助燃性;氧氣
(3)解:設需要電解水的質量為x
答:需要電解的水才可供給一個航天員每天所需氧氣。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①液氮沸點低,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氮氣不支持燃燒,則木條會熄滅;
②結合前面分析可知,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則氧氣沸點比較高。
【分析】(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2)① 根據液氮沸點低,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氮氣不支持燃燒,進行分析。
② 根據結合前面分析,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則氧氣沸點比較高,進行分析。
(3)先設未知數,正確寫出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再找準有關物質,已知量是生成氧氣的質量,未知量是參加反應水的質量;列比例式計算。
(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①液氮沸點低,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氮氣不支持燃燒,則木條會熄滅;
②結合前面分析可知,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則氧氣沸點比較高;
(3)見答案。
1 / 12024年廣東省深圳技術大學附屬中學中考一模試卷
1.(2024九下·深圳模擬)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傳統工藝,古詩詞或俗語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曾青(溶液)得鐵則化為銅 B.爆竹聲中一歲除
C.蠟炬成灰淚始干 D.酒香不怕巷子深
2.(2024九下·深圳模擬)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深圳博物館展出的青銅器屬于合成材料
B.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
C.農業上,常用改良酸性土壤
D.我國水資源很豐富,不需要愛惜水資源
3.(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達錯誤的是
A.一個鈉原子: B.氫氧根離子:
C.氦氣: D.高錳酸鉀:
4.(2024九下·深圳模擬)科學家利用“基因剪刀”技術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如圖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砷原子的中子數為33
B.砷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C.砷屬于金屬元素
D.,砷元素與磷元素化學性質相似
5.(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圖是“企鵝酮”(C10H14O),因分子結構類似企鵝而得名。下列關于企鵝酮說法正確的是
A.企鵝酮屬于氧化物
B.企鵝酮是由10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1個原子構成的
C.企鵝酮中碳和氫的原子質量比為5:7
D.企鵝酮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低
6.(2024九下·深圳模擬)勞動教育貫穿義務教育階段,以下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
A 用洗潔精去油污 油污能溶解在洗潔精中
B 鑒別衣料中是否含羊毛纖維 灼燒,聞是否有燒焦羽毛味
C 用扇子扇爐火 降低煤的著火點
D 用食醋去除水壺中的水垢 食醋顯酸性,其pH>7
A.A B.B C.C D.D
7.(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水分子不斷運動且間隔發生變化
B.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堿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
C.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結構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二者分子結構不同
8.(2024九下·深圳模擬)如圖為有關水的部分物質轉化關系圖(圖中“→”表示物質之間的轉換關系,“—”表示兩端物質能發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轉化①會吸收大量的熱
B.轉化④和轉化⑥的基本反應類型一定相同
C.轉化②可以用于實驗室制氧氣
D.轉化③只能通過燃燒實現
9.(2024九下·深圳模擬)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探究 Fe、Cu、Ag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探究鐵銹蝕的條件 驗證 MnO2的催化作用
實驗設計
選項 A B C D
A.A B.B C.C D.D
10.(2024九下·深圳模擬)我國科學家首次突破以為原料獲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藝技術。其中關鍵一步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和的分子個數比為
B.該反應不利于“低碳”目標的落實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11.(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鋼鐵廠廢水中含有、等物質。其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時,的飽和溶液溶質量分數為
B.,與相比,更適合通過蒸發結晶得到
C.時,的飽和溶液升溫到變為不飽和溶液
D.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12.(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左圖裝置證明“與能發生化學反應”(實驗裝置中夾持儀器、電腦均已略去)。測得瓶內壓強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先推入的是溶液,待瓶內壓強不再減小后,再推入稀鹽酸溶液
B.向瓶內推入溶液后,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這能證明與發生了化學反應
C.右圖中段壓強比初始壓強低,說明水能吸收
D.右圖中DE段遠低于MN段壓強,說明能與發生化學反應
13.(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以“氣體制備”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1)基礎實驗:實驗室現有高錳酸鉀、氯酸鉀、二氧化錳、大理石、稀鹽酸、稀硫酸。
①圖中儀器①的名稱為   。
②實驗室利用裝置制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實驗室制取,根據現有藥品,應該選用大理石和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④實驗室用裝置收集氧氣,當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   冒出時,才開始收集。
(2)跨學科實踐:制作“化學氧自救器”,“化學氧自救器”通常用于火災逃生或其他缺氧環境內。
【查閱資料】超氧化鉀()為黃色固體,可分別與、反應生成和白色固體,產氧效率高,適合作生氧劑。
【原理分析】
①,,則的化學式為   。
【動手實踐】
②設計并制作化學氧自救器,如裝置D所示。使用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生氧劑由   (填顏色變化)時,則基本失效。
14.(2024九下·深圳模擬)某品牌威化餅干的配料如圖,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其部分成分進行相關探究。
品牌威化餅干 配料表:小麥粉,白砂糖,植物油,乳粉,玉米淀粉,麥芽糊精,乳清粉,食用香精,食用鹽,碳酸氫鈉。
【查閱資料】
I.餅干制作烘焙過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氫鈉全部受熱分解為碳酸鈉,而碳酸鈉不分解。
II.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實驗準備】稱取質量為的餅干樣品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溶解后過濾,將濾液通過半透膜滲析(除去蛋白質等有機物),得到待檢液。將待檢液平均分為甲、乙兩等份。
任務一:定性驗證餅干樣品中的部分成分
(1)【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I.取少許待檢液甲于試管中,滴入過量稀硝酸 有   產生 餅干中含有碳酸鈉
II.向步驟I反應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餅干中含有   
【交流討論】
(2)有同學認為可以把步驟I中的稀硝酸改為稀鹽酸。經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不可行,理由是   。
【實驗分析】
(3)步驟II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任務二:定量測定餅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實驗過程】小組同學用待測液乙進行如下實驗,主要步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入藥品;②通入一段時間;③稱量裝置C的質量為;④滴加稀硫酸充分反應;⑤再通入一段時間;⑥稱量裝置C的質量為。
【實驗分析】
(4)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結論】
(5)該餅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用、、表示,化為最簡比)。
15.(2024九下·深圳模擬)雙吸劑(主要成分:鐵粉、生石灰、活性炭等)常用于食品保鮮。化學興趣小組對某久置的雙吸劑樣品按照下列流程進行實驗,回收金屬鐵。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的名稱為   ,在操作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質為______。
A. B. C. D.
(3)加熱會分解生成和一種常見液體氧化物,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
(4)固體洗滌干燥后可與反應再次利用,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
(5)根據“雙吸劑”的成分,可以推測“雙吸劑”的工作原理是主要成分吸收了空氣中的氣體物質   (填化學式)而發生化學反應。
16.(2024九下·深圳模擬)神舟十七號飛船2023年10月26日發射升空,航天員將在中國空間站完成各項任務,因此保障航天員的氧氣需求至關重要。以下是實驗室、工業和空間站制氧氣的方法,請完成相應題目。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氧氣,寫出方程式   。
(2)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法獲得氧氣,其過程可以用下圖所示實驗模擬。
主要步驟和現象如下:
I.浸入液氮后,試管內產生約占其容積三分之一的液態空氣。
II.取出試管,液態空氣沸騰,伸入燃著的木條,木條熄滅。
III.后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木條復燃。
①步驟II木條熄滅的原因是   。
②由實驗現象可知,氧氣和氮氣的沸點比較高的是   。
(3)目前空間站已實現電解水制氧,每人每天大概會消耗氧氣,請列方程式計算,理論上要通過電解水的方式供給一個航天員每天所需氧氣,需要電解多少的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 曾青(溶液)得鐵則化為銅,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B. 爆竹聲中一歲除,有鞭炮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C. 蠟炬成灰淚始干,其中有蠟燭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D. 酒香不怕巷子深,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變化時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變化時都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答案】B
【知識點】保護水資源;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 青銅器屬于金屬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錯誤;
B. 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故正確;
C. 農業上常用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NaOH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錯誤;
D. 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衡,仍需要愛惜水資源,故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A 、青銅器為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B、根據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分析。
C、根據農業上常用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NaOH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分析。
D、根據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分析。
3.【答案】B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解答】A. 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一個鈉原子表示為Na,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B. 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1個氫氧根離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氫氧根離子表示為OH-,故錯誤,符合題意;
C. 氦氣是一種惰性氣體,由單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氦氣的化學式是He,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D. 高錳酸鉀中,鉀元素顯+1價,高錳酸根顯-1價,書寫化學式時,一般正價的寫在左邊,負價的寫在右邊,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高錳酸鉀化學式為KMnO4,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元素符號微觀上表示一個原子。
B、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
C、稀有氣體是由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D、書寫化學式時,一般正價的寫在左邊,負價的寫在右邊。
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分析。
4.【答案】D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砷原子的中子數約為75-33=42,故錯誤;
B.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4.9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錯誤;
C. 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金、汞除外,固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液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氵”字旁,砷元素名稱帶“石”字旁,屬于固態非金屬元素,故錯誤;
D. 根據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3=2+8+ 18+x,x=5,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層電子數,磷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5,則砷與磷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故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
C、根據元素名稱的字旁,確定元素的種類。
D、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層電子數,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元素化學性質相似,進行分析。
5.【答案】D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解析】【解答】A.企鵝酮化學式為:C10H14O,根據氧化物的定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知,企鵝酮不屬于氧化物,故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一個企鵝酮分子是由10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1個原子構成的,故錯誤,不符合題意;
C.企鵝酮中碳和氫的原子質量比=,故錯誤,不符合題意;
D.企鵝酮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則企鵝酮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故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 】A、根據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該原子的個數。
C、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
D、在化學式中,元素的質量比中比值小的,其此元素的質量分數越小。
6.【答案】B
【知識點】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的鑒別;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洗潔精中含有乳化劑,有乳化作用,能將大的油滴分散成細小的油滴,而能夠隨水流走,故知識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B.羊毛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質,其燃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故知識相符,符合題意;
C.爐火的著火面積大,熱量多,用扇子扇時不能使它周圍的溫度迅速降到著火點以下,相反,由于空氣流通,使氧氣供給更充分,所以,爐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故知識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食醋的pH<7,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鎂和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生活中可用醋酸除去水垢,故知識不相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洗潔精中含有乳化劑,有乳化作用分析。
B、根據羊毛含有的成分是蛋白質,其燃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分析。
C、根據物質的著火點屬于物質的固有屬性,不能隨意改變分析。
D、根據食醋的pH<7,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鎂和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進行分析。
7.【答案】C
【知識點】堿的化學性質;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是因為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生改變,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B. 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堿溶液中都含有氫氧根離子,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C.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構成它們的碳原子排列順序不同,金剛石是網狀結構,石墨是層狀結構,故錯誤,符合題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二者分子結構不同,相同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水分子不斷地運動且間隔發生改變分析。
B、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
C、根據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構成它們的碳原子排列順序不同分析。
D、根據分子結構不同,其化學性質也不相同分析。
8.【答案】C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酸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 轉化①為,反應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故錯誤;
B. 轉化④可為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轉化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兩種化合物彼此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轉化⑥屬于復分解反應,轉化④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錯誤;
C. 轉化②為,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故正確;
D. 轉化③可以通過其他物質燃燒生成水,如,故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A、轉化①為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會放出大量的熱。
B、轉化④可為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
轉化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
根據復分解反應的特點分析。
C、根據轉化②為分析。
D、甲烷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9.【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金屬活動性的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 鐵和硫酸銅、硝酸銀均能發生反應,說明了活動性Fe>Cu,Fe> Ag,無法比較銀和銅的金屬活動性,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 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反應后氫氣逸出,反應后燒杯中的物質質量減少,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 第一支試管中只能與干燥的空氣接觸,第二支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水接觸,一段時間后,兩支試管的鐵釘均沒有生銹,不能用于探究鐵生銹條件,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 圖中實驗,加入二氧化錳的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可驗證MnO2的催化作用,故選項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分析。
B、有氣體生成或者參加的化學反應,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需要在密閉環境中進行。
C、根據鐵生銹條件,結合實驗設計,對比實驗進行分析。
D、根據控制變量法,催化劑的特點分析。
10.【答案】D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A.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和的分子個數比為:1:3,故錯誤;
B. 該反應消耗了二氧化碳,可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低碳”目標的落實,故錯誤;
C. 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生成物均為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定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錯誤;
D.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首先要對模型圖進行觀察,分析物質的微觀構成、物質的類別,再找出物質之間的微粒數目關系,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然后再對題中各問加以分析。
11.【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圖可知,時硫酸鈉的溶解度為48.4g,則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量分數=,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則時與相比,更適合通過蒸發結晶得到,該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時,將的飽和溶液升溫到,硫酸鈉的溶解度減小,故有硫酸鈉晶體析出,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仍為飽和溶液,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溫度不一定時不能比較硫酸鈉、氯化鈉的溶解度大小,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一定溫度下的物質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的含義來計算該溫度下的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明顯可以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結晶,結晶后的溶液任然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來解答。
12.【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解析】【解答】A、該實驗目的是證明“CO2與NaOH能發生化學反應”,BD段壓強下降是NaOH溶液與瓶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減少壓強減小,當二氧化碳完全反應后再推入稀鹽酸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壓強增大,說明有新物質生成,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后的溶液為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向瓶內推入NaOH溶液后,溶液不能由紅色變為無色,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若二氧化碳不溶于水,則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相同,壓強不變,此時壓強變小,說明有部分氣體溶于水,造成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MN段壓強比初始壓強低,說明瓶內的水能吸收CO2,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根據圖示分析可知,DE段壓強遠低于MN段壓強,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造成壓強明顯減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氣體減少壓強減小;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有氣體產生壓強增大;氫氧化鈉是堿顯堿性,碳酸鈉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二氧化碳溶于水時氣體減小壓強減小來解答。
13.【答案】(1)錐形瓶;;稀鹽酸;;連續均勻
(2)KOH;由黃色變為白色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圖中儀器①的名稱為錐形瓶。
②A裝置是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由于試管口沒有棉花,制氧氣所用藥品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硫酸鈣與硫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硫酸與碳酸鈣進一步接觸和反應,不能持續得到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 CO2,根據現有藥品,應該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④實驗室用裝置C收集氧氣,開始排出的氣體中存在較多的空氣,當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開始收集。
(2)①在化學反應4KO2 + 2H2O = 4X + 3O2個中, 反應前有4個鉀原子、10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反應后已知有6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所以4X中應含有4個鉀原子、4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KOH;
②超氧化鉀(KO2)為黃色固體,使用一段時間后,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或水反應,觀察到生氧劑由黃色變為白色時,則基本失效。
【分析】(1)② 根據A裝置是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由于試管口沒有棉花,適合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進行分析。
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③ 根據實驗室制取 CO2,應該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分析。
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④ 根據實驗室排水法收集氧氣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
(2)①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X的化學式。
② 根據超氧化鉀為黃色固體,使用一段時間后,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或水反應,進行分析。
(1)①圖中儀器①的名稱為錐形瓶;
②A裝置是固體加熱型的發生裝置,由于試管口沒有棉花,制氧氣所用藥品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硫酸鈣與硫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硫酸與碳酸鈣進一步接觸和反應,不能持續得到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 CO2,根據現有藥品,應該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④實驗室用裝置C收集氧氣,開始排出的氣體中存在較多的空氣,當水槽內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開始收集;
(2)①在化學反應4KO2 + 2H2O = 4X + 3O2個中, 反應前有4個鉀原子、10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反應后已知有6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所以4X中應含有4個鉀原子、4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KOH;
②超氧化鉀(KO2)為黃色固體,使用一段時間后,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或水反應,觀察到生氧劑由黃色變為白色時,則基本失效。
14.【答案】氣泡;氯化鈉;稀鹽酸中有氯離子,對NaCl的檢驗造成干擾;;;
【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鹽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碳酸鈉與硝酸反應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根據實驗結論餅干中含有碳酸鈉,可推出實驗現象應為有氣泡產生;
向步驟①反應后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該白色沉淀為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銀沉淀,說明餅干中含有氯化鈉。
(2)若把步驟I中的稀硝酸改為稀鹽酸,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對后續氯化鈉的檢驗產生干擾,所以該方法是不可行的。
(3)硝酸銀與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AgNO3=AgCl↓+NaNO3。
(4)C中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根據實驗裝置以及實驗步驟,裝置C增重的質量即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m2-m1。
設碳酸鈉的質量為x,
x=
根據“實驗準備”可知,產生二氧化碳的碳酸鈉質量為,則有:
該餅干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分析】(1)碳酸鈉與硝酸反應能產生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
硝酸銀溶液與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
(2)根據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對后續氯化鈉的檢驗產生干擾,進行分析。
(3)硝酸銀與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
(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根據實驗裝置以及實驗步驟,裝置C增重的質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15.【答案】(1)過濾;引流
(2)A;C
(3)
(4);置換反應
(5)、
【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碳的化學性質;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解析】【解答】(1)操作I是固液分離所以名稱是過濾,在過濾的過程中,玻璃棒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水流過快導致過濾不完全。
(2)雙吸劑加入磁鐵之后會把鐵分離出來,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之后,溶液A中一定含有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鈣,然后由題目可知,調節pH之后,生成了氫氧化鐵,所以溶液A中也應該含有三價鐵離子,故溶質一定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鐵,
A、氯化鈣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鈣不能存在于過量的鹽酸中,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鐵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D、調節pH之后并沒有氫氧化亞鐵生成,故溶液中并沒有二價鐵離子,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C。
(3)由題目分析可知,生成的常見液體氧化物是水,故氫氧化鐵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三氧化二鐵和水,故填:。
(4)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C,不和鹽酸反應,所以會在操作I中被過濾出來,固體B就是碳,所以碳和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鐵,互相交換成分屬于置換反應,故填:。
(5)雙吸劑用于食品的保鮮,能夠阻止氧化和受潮,所以主要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故填H2O,O2。
【分析】(1)根據過濾操作的原理,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
(2)根據雙吸劑加入磁鐵之后會把鐵分離出來,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之后,溶液A中一定含有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鈣,然后由題目可知,調節pH之后,生成了氫氧化鐵,所以溶液A中也應該含有三價鐵離子,進行分析。
(3)氫氧化鐵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鐵和水。
(4)碳和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鐵。
(5)根據雙吸劑用于食品的保鮮,能夠阻止氧化和受潮,所以主要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和水,進行分析。
(1)操作I是固液分離所以名稱是過濾,在過濾的過程中,玻璃棒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水流過快導致過濾不完全,故填:過濾,引流;
(2)雙吸劑加入磁鐵之后會把鐵分離出來,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之后,溶液A中一定含有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鈣,然后由題目可知,調節pH之后,生成了氫氧化鐵,所以溶液A中也應該含有三價鐵離子,故溶質一定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鐵,
A、氯化鈣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鈣不能存在于過量的鹽酸中,故不符合題意;
C、氯化鐵一定存在于溶液A中,故符合題意;
D、調節pH之后并沒有氫氧化亞鐵生成,故溶液中并沒有二價鐵離子,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C。
(3)由題目分析可知,生成的常見液體氧化物是水,故氫氧化鐵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三氧化二鐵和水,故填:
(4)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C,不和鹽酸反應,所以會在操作I中被過濾出來,固體B就是碳,所以碳和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鐵,互相交換成分屬于置換反應,故填:
(5)雙吸劑用于食品的保鮮,能夠阻止氧化和受潮,所以主要吸收了空氣中的氧氣和水,故填H2O,O2。
16.【答案】(1)
(2)氮氣不具有助燃性;氧氣
(3)解:設需要電解水的質量為x
答:需要電解的水才可供給一個航天員每天所需氧氣。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①液氮沸點低,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氮氣不支持燃燒,則木條會熄滅;
②結合前面分析可知,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則氧氣沸點比較高。
【分析】(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2)① 根據液氮沸點低,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氮氣不支持燃燒,進行分析。
② 根據結合前面分析,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則氧氣沸點比較高,進行分析。
(3)先設未知數,正確寫出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再找準有關物質,已知量是生成氧氣的質量,未知量是參加反應水的質量;列比例式計算。
(1)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①液氮沸點低,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氮氣不支持燃燒,則木條會熄滅;
②結合前面分析可知,先分離出來的為氮氣,則氧氣沸點比較高;
(3)見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营口市| 永安市| 民乐县| 怀来县| 府谷县| 习水县| 时尚| 石嘴山市| 油尖旺区| 平乡县| 柯坪县| 安西县| 合作市| 株洲市| 垣曲县| 蒙山县| 威宁| 湛江市| 昭苏县| 高要市| 泾阳县| 台东县| 威宁| 彩票| 顺义区| 米泉市| 夏河县| 望谟县| 德阳市| 永新县| 洪洞县| 岐山县| 莱阳市| 通化市| 临桂县| 青川县| 纳雍县| 贵定县| 昌都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