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年第一學期期終質量檢測小學五年級科學科試卷1.(2025五上·榕城) 像太陽那樣,自己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 。2.(2025五上·榕城) 鏡子中的影像與實際物體相比是大小 、方向 。3.(2025五上·榕城) 熱對流時,熱總是由溫度 處傳到溫度 處。4.(2025五上·榕城) 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體摸上去都很燙,這是因為 的原因。5.(2025五上·榕城) 地球的表面包括 和 。6.(2025五上·榕城) 地球的內部分為三層, 分別是 、 、 。7.(2025五上·榕城)人的大腦質量約占人腦的 。8.(2025五上·榕城) 、 、 都能改變地表的形態。9.(2025五上·榕城) 未通電的日光燈是光源。( )10.(2025五上·榕城)只有表面光滑的物體才能反射光。( )11.(2025五上·榕城) 用冰袋冷敷時,人體的熱量傳遞給冰袋。( )12.(2025五上·榕城) 空氣冷熱不均會使空氣產生循環流動。( )13.(2025五上·榕城) 火山噴發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不會帶來好處。( )14.(2025五上·榕城) 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 )15.(2025五上·榕城) 露形成的條件之一是空氣溫度在0℃以下。( )16.(2025五上·榕城) 霧、露、霜是三種不同的物質。( )17.(2025五上·榕城) 大腦的判斷都是非常準確的。( )18.(2025五上·榕城) 人工智能已經超越人類的大腦了。 ( )19.(2025五上·榕城) 蠟燭燃燒發光和通電鋼絲發光的共同點是 ( )。A.發光的方式相同 B.都伴隨著發熱現象 C.都產生了新物質20.(2025五上·榕城)下列情況中一定不會出現彩虹的是( ?。?,A.夜晚星空 B.雨后放晴 C.背著太陽噴水,21.(2025五上·榕城) 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 ( )。A.一個方向 B.三個方向 C.四面八方22.(2025五上·榕城)下列材料中傳熱能力最強的是( ?。?br/>A.銅 B.鋁 C.鋼23.(2025五上·榕城) ( )是指散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環水,漲潮時仍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A.丘陵 B.島嶼 C.山地24.(2025五上·榕城) 四川的地形屬于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25.(2025五上·榕城) 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作 ( )。A.蒸發 B.液化 C.凝華26.(2025五上·榕城) 初冬季節,雨落在樹木、高樓等物體上,會立即結成冰,這種雨在氣象學上叫 ( )。A.凍雨 B.雨夾雪 C.冰雹27.(2025五上·榕城) 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是 ( )。A. B.人腦 C.電腦28.(2025五上·榕城) 手機的下列功能中,屬于人工智能的是 ( )。A.接打電話 B.收發信息 C.人臉識別解鎖29.(2025五上·榕城)把下列巖石與對應生成方式連接起來。巖漿巖 沉積巖 變質巖高溫、高壓 沉淀積累 巖漿冷卻30.(2025五上·榕城)以下是水的三態變化圖,請在括號里填上“受熱”或“受冷”。31.(2025五上·榕城)請寫出大腦的四個功能。答: ① ?、邸? ?、堋? ?、邸?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光源【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像太陽那樣,自己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光源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如太陽、恒星、螢火蟲、水母等;人造光源如電燈、蠟燭、手電筒等。2.【答案】相等;相反【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鏡子中的影像與實際物體相比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3.【答案】較高;較低【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對流時,熱總是由溫度高處傳到溫度低處。 這是熱傳遞的基本規律之一,在熱對流過程中,流體(如液體或氣體)中溫度較高的部分具有較高的內能,分子運動較為劇烈,會向溫度較低、分子運動相對不那么劇烈的部分流動,從而將熱量傳遞過去,直到整個系統達到熱平衡,即各處溫度相等為止。4.【答案】熱輻射【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這種能量傳遞方式就是熱輻射。在夏天,太陽輻射強度大,物體吸收了太陽輻射的大量熱量,其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所以摸上去會很燙。同時,熱傳導和熱對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物體的溫度。周圍的空氣被太陽加熱后,通過熱傳導將熱量傳遞給物體,并且熱空氣與冷空氣的對流也會使物體持續接收熱量,但熱輻射是導致物體在烈日下溫度升高的最主要因素。5.【答案】陸地;海洋【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的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 陸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沒的部分,包括大陸和島嶼。海洋:地球表面被海水覆蓋的部分,約占地球表面積的 71%。海洋相互連通,形成統一的世界大洋。6.【答案】地殼;地幔;地核【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解析】【分析】地殼(從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地幔(從地殼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處)、地核(從地幔下界到地心) 地殼和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7.【答案】80%【知識點】大腦的結構【解析】【分析】大腦是腦的主要組成部分,負責高級認知功能(如思考、記憶、語言等),其質量占比體現了在神經系統中的重要性。腦的質量約1400克,大腦的質量占腦重的80%,約1120克。8.【答案】溫度;風;水【知識點】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球的各種力量包括內力和外力都會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風、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態的變化。9.【答案】錯誤【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我們把能自行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陽、打開的電燈、燃燒著的蠟燭等都是光源。10.【答案】錯誤【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照射到一些物體的表面上,光的路線會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現象在所有物體上都會發生,只是不同物體的反射光的能力不同。所以題目錯誤。11.【答案】正確【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傳遞的方向是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用冰袋冷敷時,人體溫度通常高于冰袋的溫度,所以人體的熱量會傳遞給冰袋,使冰袋升溫融化,同時人體局部溫度降低,達到冷敷的效果,比如降溫、緩解疼痛等。12.【答案】正確【知識點】制作熱氣球;對流【解析】【分析】空氣冷熱不均會導致空氣密度產生差異,熱空氣密度小會上升,冷空氣密度大則會下沉,從而形成空氣的循環流動,這種現象在大氣中非常常見,例如常見的海陸風、山谷風等都是由于空氣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循環流動現象。在一個房間內,如果有冷熱不同的區域,也會出現類似的空氣循環,以達到熱量平衡。13.【答案】錯誤【知識點】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與火山對人們的生活來說應該不是百害而無一益,對于受災地區的人們來說是災難,而對于全球地震是緩解地球本身的壓力,釋放過多能量,保持巖石圈受力平衡的有效而唯一的途徑。同時地震也會把地下的礦物帶到地表,火山噴發的火山灰使土壤變得肥沃,有利于農業生產。14.【答案】正確【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波是指由地震震源發出的,在地球內部和表面傳播的彈性波,科學家們正是利用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15.【答案】錯誤【知識點】凝結;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露是空氣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蓋物體上的液化現象。露形成的條件之一是物體表面的溫度足夠低,一般要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但這個溫度通常是在0℃以上的。只有當溫度在0℃以下時,水汽才會直接凝華成霜,而不是形成露。16.【答案】錯誤【知識點】凝結;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霧、露、霜不是三種不同的物質,它們都是水的不同形態,本質上都是由水分子組成,只是由于形成條件和狀態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形式。17.【答案】錯誤【知識點】大腦的結構;大腦的作用與保護【解析】【分析】我們透過眼睛、耳朵、鼻子等各種感官了解世界,有時是殘缺和片面的,經過大腦加工得到的信息,有很多時候并不正確。故該判斷是錯誤的。18.【答案】錯誤【知識點】科技【解析】【分析】雖然人工智能在某些特定領域和任務上表現出了強大的能力,但從整體來看,人工智能尚未超越人類大腦,主要體現在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面。19.【答案】B【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蠟燭燃燒過程中會釋放熱量,使周圍環境溫度升高,同時發出光。通電鋼絲在發光的過程中,由于電流的熱效應,電能轉化為熱能和光能,也會發熱,所以二者都伴隨著發熱現象。B選項正確。20.【答案】A【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 彩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象。當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點,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譜。21.【答案】C【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四面八方。熱傳遞有三種基本方式: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在金屬片中主要是熱傳導,當金屬片的某一部分受熱時,熱量會通過金屬原子的熱振動,從溫度高的部分向溫度低的部分傳遞,以熱源為中心向各個方向均勻地擴散,而不是只沿著一個或三個特定方向傳遞。22.【答案】A【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金屬屬于熱的良導體,在銅、鋁、鋼中,銅的導熱性最好。23.【答案】B【知識點】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島嶼是指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環水、漲潮時仍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B選項符合題目描述。24.【答案】C【知識點】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盆地底部面積約 16 萬多平方千米,加上盆地邊緣山地等相關區域,在四川省的地域范圍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部分,從整體上看,用盆地來概括四川地形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代表性的。25.【答案】B【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液化是指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會對外界放熱,符合題目描述,所以B選項正確。26.【答案】A【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凍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組成,與溫度低于 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初冬季節,當暖濕空氣與冷空氣交匯,且暖空氣勢力較強時,會在高空形成暖層,近地面則受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雨滴從暖層下降,進入近地面的冷層時,溫度迅速降低,當雨落在溫度低于 0℃的樹木、高樓等物體上,會立即結成冰,這就是凍雨現象,A符合題意。27.【答案】B【知識點】大腦的結構【解析】【分析】根據對人體結構的認識,人的大腦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28.【答案】C【知識點】科技【解析】【分析】人臉識別解鎖利用了人工智能中的圖像識別技術。手機的攝像頭獲取人臉圖像后,系統會對圖像進行特征提取和分析,然后與之前存儲的人臉特征模板進行比對,判斷是否為用戶本人,從而決定是否解鎖。這個過程中涉及到機器學習算法,讓手機能夠學習和識別不同的人臉特征,具有智能判斷的能力,屬于人工智能在手機上的應用。29.【答案】【知識點】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漿巖是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巖石。巖漿在地下深處或噴出地表后,隨著溫度和壓力的降低,逐漸冷卻結晶,形成各種巖漿巖,如花崗巖、玄武巖等。 沉積巖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條件下,由各種沉積物經過壓實、膠結等作用形成的巖石。這些沉積物可以是由巖石風化、侵蝕產生的碎屑物質,也可以是生物遺體、化學沉淀物質等,經過長時間的沉淀積累,最終形成沉積巖,常見的有砂巖、頁巖、石灰巖等。 變質巖是由已有的巖石(巖漿巖、沉積巖或變質巖)在高溫、高壓等條件下,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發生改變而形成的巖石。例如,石灰巖在高溫高壓作用下可變質成大理巖,頁巖可變質成板巖等。30.【答案】【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固態(冰)→液態(水):括號里填 “受熱”,這個過程是熔化,冰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熔點后繼續吸熱會熔化成水。 液態(水)→氣態(水蒸氣):括號里填 “受熱”,這個過程是汽化,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沸點后繼續吸熱會汽化成水蒸氣,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氣態(水蒸氣)→液態(水):括號里填 “受冷”,這個過程是液化,水蒸氣遇冷,放出熱量會液化成小水滴。 液態(水)→固態(冰):括號里填 “受冷”,這個過程是凝固,水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到凝固點后繼續放熱會凝固成冰。固態(冰)→氣態(水蒸氣):括號里填 “受熱”,這個過程是升華,冰可以直接吸收熱量升華成水蒸氣,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冰雕會逐漸變小,就是冰升華的現象。 氣態(水蒸氣)→固態(冰):括號里填 “受冷”,這個過程是凝華,水蒸氣遇冷急劇降溫,放出熱量會直接凝華成冰,比如冬天窗戶上的冰花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31.【答案】記憶;控制;識別;推理、創造。(寫對四個可得滿分)【知識點】大腦的結構;大腦的作用與保護【解析】【分析】認知功能:大腦負責感知、注意、記憶、學習、語言、思維等認知活動。運動控制功能:大腦能夠發起和協調身體的各種運動。情感調節功能:大腦與情感的產生、表達和調節密切相關。生理調節功能:大腦對身體的許多生理功能進行調節和控制,維持身體的內環境穩定。1 / 1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年第一學期期終質量檢測小學五年級科學科試卷1.(2025五上·榕城) 像太陽那樣,自己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 。【答案】光源【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像太陽那樣,自己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光源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如太陽、恒星、螢火蟲、水母等;人造光源如電燈、蠟燭、手電筒等。2.(2025五上·榕城) 鏡子中的影像與實際物體相比是大小 、方向 。【答案】相等;相反【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鏡子中的影像與實際物體相比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3.(2025五上·榕城) 熱對流時,熱總是由溫度 處傳到溫度 處。【答案】較高;較低【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對流時,熱總是由溫度高處傳到溫度低處。 這是熱傳遞的基本規律之一,在熱對流過程中,流體(如液體或氣體)中溫度較高的部分具有較高的內能,分子運動較為劇烈,會向溫度較低、分子運動相對不那么劇烈的部分流動,從而將熱量傳遞過去,直到整個系統達到熱平衡,即各處溫度相等為止。4.(2025五上·榕城) 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體摸上去都很燙,這是因為 的原因。【答案】熱輻射【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這種能量傳遞方式就是熱輻射。在夏天,太陽輻射強度大,物體吸收了太陽輻射的大量熱量,其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所以摸上去會很燙。同時,熱傳導和熱對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物體的溫度。周圍的空氣被太陽加熱后,通過熱傳導將熱量傳遞給物體,并且熱空氣與冷空氣的對流也會使物體持續接收熱量,但熱輻射是導致物體在烈日下溫度升高的最主要因素。5.(2025五上·榕城) 地球的表面包括 和 。【答案】陸地;海洋【知識點】認識地球的形狀;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地球的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 陸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沒的部分,包括大陸和島嶼。海洋:地球表面被海水覆蓋的部分,約占地球表面積的 71%。海洋相互連通,形成統一的世界大洋。6.(2025五上·榕城) 地球的內部分為三層, 分別是 、 、 。【答案】地殼;地幔;地核【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解析】【分析】地殼(從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地幔(從地殼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處)、地核(從地幔下界到地心) 地殼和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7.(2025五上·榕城)人的大腦質量約占人腦的 。【答案】80%【知識點】大腦的結構【解析】【分析】大腦是腦的主要組成部分,負責高級認知功能(如思考、記憶、語言等),其質量占比體現了在神經系統中的重要性。腦的質量約1400克,大腦的質量占腦重的80%,約1120克。8.(2025五上·榕城) 、 、 都能改變地表的形態。【答案】溫度;風;水【知識點】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球的各種力量包括內力和外力都會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風、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態的變化。9.(2025五上·榕城) 未通電的日光燈是光源。( )【答案】錯誤【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我們把能自行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陽、打開的電燈、燃燒著的蠟燭等都是光源。10.(2025五上·榕城)只有表面光滑的物體才能反射光。( )【答案】錯誤【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照射到一些物體的表面上,光的路線會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現象在所有物體上都會發生,只是不同物體的反射光的能力不同。所以題目錯誤。11.(2025五上·榕城) 用冰袋冷敷時,人體的熱量傳遞給冰袋。( )【答案】正確【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傳遞的方向是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用冰袋冷敷時,人體溫度通常高于冰袋的溫度,所以人體的熱量會傳遞給冰袋,使冰袋升溫融化,同時人體局部溫度降低,達到冷敷的效果,比如降溫、緩解疼痛等。12.(2025五上·榕城) 空氣冷熱不均會使空氣產生循環流動。( )【答案】正確【知識點】制作熱氣球;對流【解析】【分析】空氣冷熱不均會導致空氣密度產生差異,熱空氣密度小會上升,冷空氣密度大則會下沉,從而形成空氣的循環流動,這種現象在大氣中非常常見,例如常見的海陸風、山谷風等都是由于空氣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循環流動現象。在一個房間內,如果有冷熱不同的區域,也會出現類似的空氣循環,以達到熱量平衡。13.(2025五上·榕城) 火山噴發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不會帶來好處。( )【答案】錯誤【知識點】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與火山對人們的生活來說應該不是百害而無一益,對于受災地區的人們來說是災難,而對于全球地震是緩解地球本身的壓力,釋放過多能量,保持巖石圈受力平衡的有效而唯一的途徑。同時地震也會把地下的礦物帶到地表,火山噴發的火山灰使土壤變得肥沃,有利于農業生產。14.(2025五上·榕城) 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 )【答案】正確【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波是指由地震震源發出的,在地球內部和表面傳播的彈性波,科學家們正是利用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內部的結構。15.(2025五上·榕城) 露形成的條件之一是空氣溫度在0℃以下。( )【答案】錯誤【知識點】凝結;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露是空氣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蓋物體上的液化現象。露形成的條件之一是物體表面的溫度足夠低,一般要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但這個溫度通常是在0℃以上的。只有當溫度在0℃以下時,水汽才會直接凝華成霜,而不是形成露。16.(2025五上·榕城) 霧、露、霜是三種不同的物質。( )【答案】錯誤【知識點】凝結;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霧、露、霜不是三種不同的物質,它們都是水的不同形態,本質上都是由水分子組成,只是由于形成條件和狀態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形式。17.(2025五上·榕城) 大腦的判斷都是非常準確的。( )【答案】錯誤【知識點】大腦的結構;大腦的作用與保護【解析】【分析】我們透過眼睛、耳朵、鼻子等各種感官了解世界,有時是殘缺和片面的,經過大腦加工得到的信息,有很多時候并不正確。故該判斷是錯誤的。18.(2025五上·榕城) 人工智能已經超越人類的大腦了。 ( )【答案】錯誤【知識點】科技【解析】【分析】雖然人工智能在某些特定領域和任務上表現出了強大的能力,但從整體來看,人工智能尚未超越人類大腦,主要體現在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面。19.(2025五上·榕城) 蠟燭燃燒發光和通電鋼絲發光的共同點是 ( )。A.發光的方式相同 B.都伴隨著發熱現象 C.都產生了新物質【答案】B【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蠟燭燃燒過程中會釋放熱量,使周圍環境溫度升高,同時發出光。通電鋼絲在發光的過程中,由于電流的熱效應,電能轉化為熱能和光能,也會發熱,所以二者都伴隨著發熱現象。B選項正確。20.(2025五上·榕城)下列情況中一定不會出現彩虹的是( ?。?br/>A.夜晚星空 B.雨后放晴 C.背著太陽噴水,【答案】A【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 彩虹是氣象中的一種光學現象。當陽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點,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譜。21.(2025五上·榕城) 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 ( )。A.一個方向 B.三個方向 C.四面八方【答案】C【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在金屬片上的傳遞方向是四面八方。熱傳遞有三種基本方式: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在金屬片中主要是熱傳導,當金屬片的某一部分受熱時,熱量會通過金屬原子的熱振動,從溫度高的部分向溫度低的部分傳遞,以熱源為中心向各個方向均勻地擴散,而不是只沿著一個或三個特定方向傳遞。22.(2025五上·榕城)下列材料中傳熱能力最強的是( ?。?br/>A.銅 B.鋁 C.鋼【答案】A【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金屬屬于熱的良導體,在銅、鋁、鋼中,銅的導熱性最好。23.(2025五上·榕城) ( )是指散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環水,漲潮時仍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A.丘陵 B.島嶼 C.山地【答案】B【知識點】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島嶼是指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環水、漲潮時仍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陸地。B選項符合題目描述。24.(2025五上·榕城) 四川的地形屬于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答案】C【知識點】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盆地底部面積約 16 萬多平方千米,加上盆地邊緣山地等相關區域,在四川省的地域范圍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部分,從整體上看,用盆地來概括四川地形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代表性的。25.(2025五上·榕城) 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叫作 ( )。A.蒸發 B.液化 C.凝華【答案】B【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液化是指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會對外界放熱,符合題目描述,所以B選項正確。26.(2025五上·榕城) 初冬季節,雨落在樹木、高樓等物體上,會立即結成冰,這種雨在氣象學上叫 ( )。A.凍雨 B.雨夾雪 C.冰雹【答案】A【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凍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組成,與溫度低于 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初冬季節,當暖濕空氣與冷空氣交匯,且暖空氣勢力較強時,會在高空形成暖層,近地面則受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雨滴從暖層下降,進入近地面的冷層時,溫度迅速降低,當雨落在溫度低于 0℃的樹木、高樓等物體上,會立即結成冰,這就是凍雨現象,A符合題意。27.(2025五上·榕城) 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是 ( )。A. B.人腦 C.電腦【答案】B【知識點】大腦的結構【解析】【分析】根據對人體結構的認識,人的大腦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28.(2025五上·榕城) 手機的下列功能中,屬于人工智能的是 ( )。A.接打電話 B.收發信息 C.人臉識別解鎖【答案】C【知識點】科技【解析】【分析】人臉識別解鎖利用了人工智能中的圖像識別技術。手機的攝像頭獲取人臉圖像后,系統會對圖像進行特征提取和分析,然后與之前存儲的人臉特征模板進行比對,判斷是否為用戶本人,從而決定是否解鎖。這個過程中涉及到機器學習算法,讓手機能夠學習和識別不同的人臉特征,具有智能判斷的能力,屬于人工智能在手機上的應用。29.(2025五上·榕城)把下列巖石與對應生成方式連接起來。巖漿巖 沉積巖 變質巖高溫、高壓 沉淀積累 巖漿冷卻【答案】【知識點】地殼的組成【解析】【分析】巖漿巖是由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的巖石。巖漿在地下深處或噴出地表后,隨著溫度和壓力的降低,逐漸冷卻結晶,形成各種巖漿巖,如花崗巖、玄武巖等。 沉積巖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條件下,由各種沉積物經過壓實、膠結等作用形成的巖石。這些沉積物可以是由巖石風化、侵蝕產生的碎屑物質,也可以是生物遺體、化學沉淀物質等,經過長時間的沉淀積累,最終形成沉積巖,常見的有砂巖、頁巖、石灰巖等。 變質巖是由已有的巖石(巖漿巖、沉積巖或變質巖)在高溫、高壓等條件下,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發生改變而形成的巖石。例如,石灰巖在高溫高壓作用下可變質成大理巖,頁巖可變質成板巖等。30.(2025五上·榕城)以下是水的三態變化圖,請在括號里填上“受熱”或“受冷”。【答案】【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解析】【分析】固態(冰)→液態(水):括號里填 “受熱”,這個過程是熔化,冰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熔點后繼續吸熱會熔化成水。 液態(水)→氣態(水蒸氣):括號里填 “受熱”,這個過程是汽化,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沸點后繼續吸熱會汽化成水蒸氣,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氣態(水蒸氣)→液態(水):括號里填 “受冷”,這個過程是液化,水蒸氣遇冷,放出熱量會液化成小水滴。 液態(水)→固態(冰):括號里填 “受冷”,這個過程是凝固,水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到凝固點后繼續放熱會凝固成冰。固態(冰)→氣態(水蒸氣):括號里填 “受熱”,這個過程是升華,冰可以直接吸收熱量升華成水蒸氣,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冰雕會逐漸變小,就是冰升華的現象。 氣態(水蒸氣)→固態(冰):括號里填 “受冷”,這個過程是凝華,水蒸氣遇冷急劇降溫,放出熱量會直接凝華成冰,比如冬天窗戶上的冰花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31.(2025五上·榕城)請寫出大腦的四個功能。答: ① ③ ?、堋? ?、邸? 。【答案】記憶;控制;識別;推理、創造。(寫對四個可得滿分)【知識點】大腦的結構;大腦的作用與保護【解析】【分析】認知功能:大腦負責感知、注意、記憶、學習、語言、思維等認知活動。運動控制功能:大腦能夠發起和協調身體的各種運動。情感調節功能:大腦與情感的產生、表達和調節密切相關。生理調節功能:大腦對身體的許多生理功能進行調節和控制,維持身體的內環境穩定。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年第一學期期終質量檢測小學五年級科學科試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4-2025年第一學期期終質量檢測小學五年級科學科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