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九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九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九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1.(2025·肇慶模擬)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酒精揮發 C.糧食釀酒 D.礦石粉碎
【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冰雪融化是水的狀態發生了改變,屬于物理變化,A錯誤;
B、酒精揮發過程中只是乙醇的狀態發生了改變,屬于物理變化,B錯誤;
C、糧食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正確;
D、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大小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2.(2025·肇慶模擬)糖醋咕嚕肉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廣東名菜,起源于清朝。制作糖醋咕嚕肉的食材主要有豬肉、淀粉、番茄、白糖、食鹽,其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豬肉 B.淀粉 C.番茄 D.食鹽
【答案】C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
【解析】【解答】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和油脂,而豬肉富含蛋白質,淀粉富含糖類,番茄富含維生素,食鹽是無機鹽。故符合題意的是C,不符合題意的是ABD。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和油脂,而蔬菜水果是維生素來解答。
3.(2025·肇慶模擬)小蘇打牙膏具有抗菌作用。小蘇打屬于
A.鹽 B.酸 C.堿 D.單質
【答案】A
【知識點】酸、堿、鹽的概念
【解析】【解答】鹽的定義是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陽離子為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陰離子為酸根離子的化合物。碳酸氫鈉在水溶液里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所以碳酸氫鈉屬于鹽。
故答案為:A。
【分析】1.酸的定義為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氫離子的化合物。
2.堿的定義為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為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3.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4.(2025·肇慶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加熱液體 B.聞氣體
C.液體讀數 D.使用滴管
【答案】B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A不符合題意;
B、實驗室聞氣體的氣味時應使用“扇聞法”即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直接用鼻子聞氣體的氣味,以防止氣體有毒 ,B符合題意;
C、使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C不符合題意;
D、膠頭滴管吸取液體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液體流入膠帽,從而腐蝕膠帽,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掌握常見實驗操作的正確方法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5.(2025·肇慶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2個氫分子—2H B.3個氧原子—O3
C.4個水分子—4H2O D.5個鈉離子—5Na+1
【答案】C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2個氫分子—2H2,A錯誤;3個氧原子—3O,B錯誤;5個鈉離子—5Na+,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化學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微粒的個數;化學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微粒中所含該原子的數目;化學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化學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該化合物里該元素或原子團所顯的化合價.
6.(2025·肇慶模擬)稀土是前沿高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被稱為“工業的維生素”。如圖為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其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鈧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2 B.鈧原子核內中子數是21
C.原子結構示意圖中 D.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答案】A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鈧原子復燃最外層電子數為2,A正確;
B、根據鈧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鈧原子質子數為21,但無法確定中子數,B錯誤;
C、在原子中,質子數(21)=核外電子數(2+x+9+2),x=8,C錯誤;
D、由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可知,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則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4.96,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寫,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1.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可以省略,但不是克。
2.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
7.(2025·肇慶模擬)下列做法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A.開發利用清潔能源 B.廢舊電池集中回收處理
C.工業廢水直接排放 D.用氫氣作燃料
【答案】C
【知識點】綠色化學;保護水資源;合理利用金屬資源;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A、傳統化石能源的使用會排放大量污染物,開發利用清潔能源,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A不符合題意;
B、電池中含有鉛、汞等重金屬元素,廢舊電池回收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B不符合題意;
C、工業廢水直接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危害人體健康,C符合題意;
D、氫氣燃燒后只生成水,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掌握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有:
(1)節約水電;
(2)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減少白色污染;
(3)綠色出行;
(4)做好垃圾分類。
8.(2025·肇慶模擬)項目活動小組探究潔廁靈的成分:取少量潔廁靈加水稀釋十倍、脫色、過濾,在濾液中加入幾小塊大理石進行檢驗。最后通過分析交流得出潔廁靈的主要成分為一種酸。完成下面小題。
(1)稀釋潔廁靈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量筒
(2)為完成潔廁靈的脫色,可向稀釋后的潔廁靈中加入的物質是
A.淀粉 B.洗衣粉 C.活性炭 D.酒精
(3)加入幾小塊大理石后可觀察到固體逐漸溶解,并同時
A.出現渾濁現象 B.無其他變化
C.溶液變為紅色 D.有氣泡產生
【答案】(1)B
(2)C
(3)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1)潔廁靈為一種酸,稀釋時需要用燒杯、玻璃棒、量筒(量取液體)。
故答案為:B.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異味,可向稀釋后的潔廁靈中加入的物質是活性炭來吸附色素。
故答案為:C.
(3)潔廁靈為一種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可觀察到的現象是固體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故答案為:D.
【分析】(1)根據溶液的稀釋需要用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來解答;
(2)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異味來解答;
(3)根據潔廁靈為一種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來解答。
9.(2025·肇慶模擬)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銅生銹的條件,一個月后發現銅絲未生銹。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金屬的腐蝕是金屬從單質變成化合物的過程
B.在潮濕的空氣中,鋁比鐵耐銹蝕
C.在有氧氣和水的條件下,銅比鐵易生銹
D.銅生銹可能與空氣中的O2、H2O和CO2有關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金屬(單質)的腐蝕,實際上是金屬與氧氣、水等發生反應,是金屬從單質變成化合物的過程,A正確;
B、雖然鋁比鐵活潑,但鋁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的鋁進一步反應;所以在潮濕的空氣中,鋁比鐵耐銹蝕,B正確;
C、由題意知,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銅生銹的條件,一個月后發現銅絲未生銹;這說明在有氧氣和水的條件下,銅不如鐵易生銹,C錯誤;
D、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能吸收水蒸氣且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一個月后發現銅絲未生銹,說明銅生銹可能與空氣中的O2、H2O和CO2有關,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1.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常溫下,鋁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而鐵銹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會加速鐵的銹蝕,故鋁制品更耐腐蝕。
2.鐵需要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才能生銹。因此防止金屬生銹的途徑有:
(1)把金屬放在干燥的環境中;
(2)在金屬的外面加一層保護層如:涂油
(3)把金屬與空氣隔絕(刷油漆、烤瓷);
(4)在一種金屬中加入另一些金屬制成合金如:鋁合金、車圈鍍鉻。
10.(2025·肇慶模擬)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合成了單原子鉑催化劑,可用于制造燃料甲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和的最簡質量比
C.、、都具有可燃性
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發生改變
【答案】D
【知識點】化合反應及其應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由反應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化學方程式:。A、化合反應定義為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多變一”。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符合化合反應的定義,A正確;保存進入下一題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和的最簡質量比28×1:2×2=7:1,B正確;
C、、、都具有可燃性,C正確;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為CO和H2,反應后分子為CH3OH,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能寫出化學方程式是解答該問題的關鍵。
11.(2025·肇慶模擬)我國北方鹽堿湖地區有“夏天曬鹽,冬天撈堿”的說法,結合和的溶解度曲線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和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持續增大
B.,將加入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
C.兩種物質的溶液由降溫至,析出晶體的質量相等
D.“夏天曬鹽”得到的是,“冬天撈堿”得到的是
【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碳酸鈉的溶解度先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后又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A錯誤;
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5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45g碳酸鈉;在該溫度下將加入水中,能全部溶解,得到50g+20g=70g不飽和溶液,B正確;
C、由于未指明溶液的質量,無法比較兩種物質的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大小,C錯誤;
D、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受溫度的變化影響不大,夏天溫度高,光照強,有利于蒸發結晶出食鹽,而碳酸鈉由于溶解度變大而不能析出;冬天溫度低,碳酸鈉由于溶解度明顯減小而結晶析出,食鹽的溶解度變化不大而不能析出,因此“夏天曬鹽”得到的是,“冬天撈堿”得到的是,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
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
(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
12.(2025·肇慶模擬)下列除雜方法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括號中的物質為雜質)
選項 物質(雜質) 操作方法
A 粉(粉) 加入過量的溶液,過濾,洗滌,干燥
B 碳粉(粉) 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
C 將混合氣體點燃
D 在氣流中加熱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酸的化學性質;甲烷、乙醇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鋅能與硫酸亞鐵反應,而銅不能,但鋅和硫酸亞鐵反應會生成鐵和硫酸鋅,這樣又引入新雜質鐵,A不符合題意;
B、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過濾能得到碳,既能除去雜質,也不引入新雜質,B符合題意;
C、甲烷和一氧化碳均具有可燃性,將混合點燃,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會被消耗,C不符合題意;
D、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除去了主要物質,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除雜題的基本思路:必須在保留主要物質的前提除去雜質,且不能引入新雜質。
常見的除雜方法(括號內為雜質)
Cu(Zn):加入過量的硫酸銅溶液,過濾,洗滌,干燥;
碳粉(CuO粉):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
13.(2025·肇慶模擬)下列實踐活動中,所用原理與所學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
A 給魚池增加氧氣 氧氣可供呼吸
B 給農作物施加化肥 屬于復合肥
C 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劑 生石灰可以吸收
D 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滅火 隔絕氧氣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但氧氣不易溶于水,由于魚池內魚的數量多,因此需要給魚池增氧,以保證魚的正常生長,A正確;
B、硝酸鉀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B正確;
C、生石灰能與空氣中的水蒸汽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可用作食品干燥劑,C錯誤;
D、炒菜時油鍋著火,蓋上鍋蓋能夠隔絕氧氣,能夠達到滅火目的,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1.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
(1)使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如用嘴吹滅燃燒的蠟燭;
(2)隔絕氧氣或空氣;如油鍋著火時,可蓋嚴鍋蓋;
(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如森林失火時,經常砍掉一片樹木形成隔離帶。
14.(2025·肇慶模擬)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能源,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科學家們正積極開展制氫研究。
(1)方法一:用風力、光伏發電,然后電解水制氫。這是將電能轉化為   能。
(2)方法二:PEM電解水制氫。基本原理如圖所示,觀察示意圖判斷其中能穿過質子交換膜的是   。
(3)方法三:太陽光催化劑()分解水制氫。
①反應中的作用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是鈦元素的化學符號,鈦和鈦合金被譽為21世紀最重要的   (填“金屬”或“合成”)材料。
(4)方法三與方法二對比,其優點是   (寫一點)。
【答案】(1)化學
(2)氫離子
(3)催化作用;;金屬
(4)更節約能源(合理即可)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
【解析】【解答】(1)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2)根據示意圖可看出,氫離子從陽極一側穿過質子交換膜進入陰極一側;
(3)①根據題中敘述,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2%La2O3—98%TiO2能催化水分解,故作用是催化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則鈦和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4)方法三在太陽光催化劑的作用下能分解,相比方法二,更節約能源。
【分析】1.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影響生成物的產量,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3.材料可以分為:無機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可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
(1)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2)根據示意圖可看出,氫離子從陽極一側穿過質子交換膜進入陰極一側;
(3)①根據題中敘述,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2%La2O3—98%TiO2能催化水分解,故作用是催化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則鈦和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4)方法三在太陽光催化劑的作用下能分解,相比方法二,更節約能源。
15.(2025·肇慶模擬)依據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2023年7月,《自然》雜志刊登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鑭鎳氧。因為液氮廉價且易得,這樣超導材料才能大規模應用。在醫學上,常用液氮作冷凍劑,在冷凍麻醉條件下做手術等;在實驗室和高科技領域中常用液氮制造低溫環境;液氮還可以用于食品速凍。
(1)工業上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得到氮氣,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
(2)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
(3)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是   (填字母)。
a.焊接金屬時作保護氣
b.用于制造硝酸
c.用液氮作冷凍劑
d.食品包裝袋充氮防腐
(4)鑭和鎳的一種合金是性能優良的儲氫材料,用于解決氫氣的儲存和運輸困難問題。鑭鎳合金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鑭鎳合金的熔點比鑭、鎳的熔點要   (填“高”或“低”。)
(5)液氮化學式為   ;液氮屬于   (填“單質”或“化合物”)
【答案】(1)沸點
(2)78%;
(3)ad
(4)混合物;低
(5)N2;單質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氧氣的工業制法;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單質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工業上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得到氮氣,首先將空氣進行壓縮,除雜,降溫液化,再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通過控制溫度,使液氮和液氧先后氣化分離;
(2)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78%;氮原子的質子數為7,核外電子分兩層排布,第一層2個電子,第二層5個電子,其結構示意圖為;
(3)a、焊接金屬時作保護氣,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金屬在高溫下反應,符合題意;
b、用于制造硝酸,是利用氮氣能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轉化為硝酸,利用的是氮氣的化學性質,但不是化學性質不活潑這一性質,該符合題意;
c、用液氮作冷凍劑,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熱,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食品包裝袋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食品發生反應,從而延長食品保質期,符合題意。
故選ad。
(4)鑭鎳合金是由鑭和鎳組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屬于混合物;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其組成成分中純金屬的熔點低,所以鑭鎳合金的熔點比鑭、鎳的熔點要低;
(5)液氮是液態的氮氣,化學式為N2;液氮是由氮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
【解答】1.空氣主要成分的用途:
(1)氮氣可以制硝酸和化肥,可以作保護氣等;
(2)氧氣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等;
(3)稀有氣體做電光源;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合金通常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熔點低,抗腐蝕性能好。
(1)工業上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得到氮氣,首先將空氣進行壓縮,除雜,降溫液化,再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通過控制溫度,使液氮和液氧先后氣化分離;
(2)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78%;氮原子的質子數為7,核外電子分兩層排布,第一層2個電子,第二層5個電子,其結構示意圖為;
(3)a、焊接金屬時作保護氣,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金屬在高溫下反應,符合題意;
b、用于制造硝酸,是利用氮氣能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轉化為硝酸,利用的是氮氣的化學性質,但不是化學性質不活潑這一性質,該符合題意;
c、用液氮作冷凍劑,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熱,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食品包裝袋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食品發生反應,從而延長食品保質期,符合題意。
故選ad。
(4)鑭鎳合金是由鑭和鎳組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屬于混合物;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其組成成分中純金屬的熔點低,所以鑭鎳合金的熔點比鑭、鎳的熔點要低;
(5)液氮是液態的氮氣,化學式為N2;液氮是由氮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
16.(2025·肇慶模擬)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取氧氣如圖裝置。
①圖B中儀器m的名稱是   。
②若選用A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為發生裝置,化學方程式為   。請指出A裝置有一個錯誤   。
③用E裝置檢驗氧氣的性質,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填字母),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a.產生大量白煙 b.生成黑色固體 c.產生藍紫色火焰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如圖裝置。
①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如圖可以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
②實驗室用   (填化學式)檢驗二氧化碳,能否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
(3)通常狀況下,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能溶于水。實驗室用塊狀的硫化亞鐵與硫酸溶液發生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
①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可選圖中的   (填字母)。
②若用圖中C來收集氣體,氣體應該從   端(填“a”或“b”)進入集氣瓶。
【答案】(1)錐形瓶;;試管口沒有棉花;c
(2)B;Ca(OH)2;不能
(3)B;b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據圖可知,圖B中儀器m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方程式為:;裝置中的一個不足之處是試管口沒有棉花,固體粉末會隨著氣流進入導管;
③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出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c;
(2)①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熱,故選裝置B;
②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是氫氧化鈣溶液,故化學式為:Ca(OH)2;
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不能用D裝置收集;
(3)①實驗室用塊狀的硫化亞鐵與硫酸溶液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屬于固液常溫型,適合用裝置B作發生裝置;
②H2S密度比空氣大,若用圖C來收集硫化氫氣體,氣體應該從b端進入集氣瓶。
【分析】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發生裝置的選擇:需要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可分為固體加熱型裝置和固液常溫型裝置。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2.實驗室用稀鹽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4.收集裝置的選擇: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可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選用向下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以選用排水集氣法。
(1)①據圖可知,圖B中儀器m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方程式為:;裝置中的一個不足之處是試管口沒有棉花,固體粉末會隨著氣流進入導管;
③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出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c;
(2)①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熱,故選裝置B;
②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是氫氧化鈣溶液,故化學式為:Ca(OH)2;
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不能用D裝置收集;
(3)①實驗室用塊狀的硫化亞鐵與硫酸溶液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屬于固液常溫型,適合用裝置B作發生裝置;
②H2S密度比空氣大,若用圖C來收集硫化氫氣體,氣體應該從b端進入集氣瓶。
17.(2025·肇慶模擬)某校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考完后,產生了大量由鹽酸和碳酸鈣制備留下的廢液。興趣小組通過以下探究確定廢液處理方案。
(1)寫出制備的化學方程式:   。
(2)廢液成分的確定
【提出猜想】廢液所含溶質是什么?
猜想一:   猜想二:和
【進行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 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猜想二成立
方案二 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滴加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交流討論】小明認為方案二不正確,原因是   。
【反思與拓展】若要用一種藥品驗證哪種猜想成立,還可選擇   (多選,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固體 C.鋅粒 D.粉末
(3)廢液處理
實驗表明,廢液中的溶質是和,小組決定用除去它們。
【提出問題】固體與廢液的反應原理是什么?
如圖1所示,取廢液樣品于燒杯中,逐滴滴加溶液、用傳感器測定滴加過程中溶液的。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1 圖2
【結果討論】
①階段,觀察到燒杯中的現象是   。
②點后曲線平緩階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
(2)氯化鈣;溶液變成紅色;也會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CD
(3)產生氣泡;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實驗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2)提出猜想: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如果鹽酸完全反應,則溶質是氯化鈣,如果鹽酸過量,則溶質是氯化鈣、氯化氫,故猜想一為CaCl2;
進行實驗:方案一:猜想二成立,則溶質為氯化鈣和氯化氫,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性溶液變紅,故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為紅色;
交流討論:硝酸銀和鹽酸、氯化鈣均能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故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溶液中含鹽酸,不能說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與拓展:A、氯化鈣溶液顯中性,鹽酸顯酸性,均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用無色酚酞試液無法驗證哪種猜想成立,不符合題意;
B、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產生氣泡,說明含鹽酸,說明猜想二成立,符合題意;
C、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產生氣泡,說明含鹽酸,說明猜想二成立,符合題意;
D、氧化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說明含鹽酸,說明猜想二成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第1空、氯化鈣;
第2空、溶液變成紅色;
第3空、也會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第4空、BCD;
(3)①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鈣和氯化氫,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待鹽酸完全反應后,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故a→b階段發生反應為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現象是:產生氣泡,故答案為:產生氣泡;
② b點后曲線平緩階段,發生反應為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分析】(1)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來回答;
(2)根據鹽酸是否完全反應來回答第一個空;根據紫色石蕊遇到酸性溶液會變紅來回答第二個空;根據硝酸銀和不僅和鹽酸反應也和氯化鈣反應且均有沉淀生成來回答第三個空;根據鹽酸可以與碳酸鹽、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反應分析回答第四個空;
(3)①根據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鈣和氯化氫以及溶液pH值在ab段不斷增大分析回答;
②根據溶質的成分以及b點之后pH值基本不變分析回答。
18.(2025·肇慶模擬)我國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樣,月壤中含有鈦鐵礦【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還含少量】。以鈦鐵礦為原料制備的原理如圖所示。
已知:相關金屬離子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如表。
氫氧化物
開始沉淀時的 0.5 1.5 7.6
(1)中元素化合價為   。
(2)用研磨機進行預處理的目的是   。
(3)經過水解槽后得到濾液和固體的操作為   。
(4)酸浸槽中的主要反應為,的化學式為   ,發生的另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為了得到純凈的固體,調節水解槽中的時,應始終保持小于   。濾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離子為   。
(6)煅燒爐中發生化學反應類型為   (填基本反應類型)。
【答案】(1)+4
(2)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3)過濾
(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5)1.5;Fe2+、Fe3+
(6)分解反應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在FeTiO3中,Fe元素顯+2價,O元素顯 2價,設Ti元素化合價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2)+x+( 2)×3=0,解得x=+4;
(2)用研磨機進行預處理可將鈦鐵礦研磨成更細小的顆粒,這樣能 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3)經過水解槽后得到濾液和Ti(OH)4固體,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其操作為 過濾;
(4)在中,反應前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11、4、2,反應后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9、0、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2X中含有4個H原子和2個O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 H2O;月壤中還含少量Fe2O3,Fe2O3與H2SO4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5)為了得到純凈的Ti(OH)4固體,不能讓Fe(OH)3和Fe(OH)2沉淀生成,根據表格中相關金屬離子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應始終保持pH小于1.5;
酸浸后溶液中主要含有TiOSO4、FeSO4、Fe2(SO4)3,調節pH小于1.5時,TiOSO4轉化為Ti(OH)4固體,鐵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濾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離子為Fe2+、Fe3+;
(6)根據流程可知,煅燒爐中Ti(OH)4發生反應生成TiO2和H2O,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分析】1.在化合物,各元素常顯的價態:
(1)H、K、Na、Ag:+1;
(2)Ca、Ba、Mg、Zn:+2;
(3)Al:+3;
(4)O:-2,在過氧化物中,氧元素顯-1價;
(5)Fe:+2、+3
(6)Cl和N為變價元素。
2.增大反應速率常見的措施有:將原料粉碎、增大反應溶液濃度等
3.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4.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5.化合反應定義為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多變一”。
分解反應的定義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一變多”。
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為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
置換反應的定義為反應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
(1)在FeTiO3中,Fe元素顯+2價,O元素顯 2價,設Ti元素化合價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2)+x+( 2)×3=0,解得x=+4;
(2)用研磨機進行預處理可將鈦鐵礦研磨成更細小的顆粒,這樣能 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3)經過水解槽后得到濾液和Ti(OH)4固體,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其操作為 過濾;
(4)在中,反應前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11、4、2,反應后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9、0、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2X中含有4個H原子和2個O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 H2O;月壤中還含少量Fe2O3,Fe2O3與H2SO4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5)為了得到純凈的Ti(OH)4固體,不能讓Fe(OH)3和Fe(OH)2沉淀生成,根據表格中相關金屬離子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應始終保持pH小于1.5;
酸浸后溶液中主要含有TiOSO4、FeSO4、Fe2(SO4)3,調節pH小于1.5時,TiOSO4轉化為Ti(OH)4固體,鐵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濾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離子為Fe2+、Fe3+;
(6)根據流程可知,煅燒爐中Ti(OH)4發生反應生成TiO2和H2O,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19.(2025·肇慶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數字化實驗裝置(圖1)對中和反應進行探究,在燒杯中加入100g未知濃度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4%的氫氧化鈉溶液,實驗數據經處理后繪制出圖像,(如圖2,圖2橫坐標是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請分析圖像完成下列問題。(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為)
(1)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恰好完全反應時(即溶液為中性)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   g。
(3)計算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放熱
(2)100
(3)設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
x=4.9%,
答: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9%。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1)由圖2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說明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2)由圖2可知,恰好完全反應時(即溶液為中性)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
(3)見答案。
【分析】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
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
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
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
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
(1)由圖2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說明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2)由圖2可知,恰好完全反應時(即溶液為中性)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
(3)見答案。
1 / 1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中學實驗學校九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
1.(2025·肇慶模擬)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酒精揮發 C.糧食釀酒 D.礦石粉碎
2.(2025·肇慶模擬)糖醋咕嚕肉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廣東名菜,起源于清朝。制作糖醋咕嚕肉的食材主要有豬肉、淀粉、番茄、白糖、食鹽,其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豬肉 B.淀粉 C.番茄 D.食鹽
3.(2025·肇慶模擬)小蘇打牙膏具有抗菌作用。小蘇打屬于
A.鹽 B.酸 C.堿 D.單質
4.(2025·肇慶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加熱液體 B.聞氣體
C.液體讀數 D.使用滴管
5.(2025·肇慶模擬)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2個氫分子—2H B.3個氧原子—O3
C.4個水分子—4H2O D.5個鈉離子—5Na+1
6.(2025·肇慶模擬)稀土是前沿高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被稱為“工業的維生素”。如圖為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其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鈧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2 B.鈧原子核內中子數是21
C.原子結構示意圖中 D.鈧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7.(2025·肇慶模擬)下列做法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A.開發利用清潔能源 B.廢舊電池集中回收處理
C.工業廢水直接排放 D.用氫氣作燃料
8.(2025·肇慶模擬)項目活動小組探究潔廁靈的成分:取少量潔廁靈加水稀釋十倍、脫色、過濾,在濾液中加入幾小塊大理石進行檢驗。最后通過分析交流得出潔廁靈的主要成分為一種酸。完成下面小題。
(1)稀釋潔廁靈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量筒
(2)為完成潔廁靈的脫色,可向稀釋后的潔廁靈中加入的物質是
A.淀粉 B.洗衣粉 C.活性炭 D.酒精
(3)加入幾小塊大理石后可觀察到固體逐漸溶解,并同時
A.出現渾濁現象 B.無其他變化
C.溶液變為紅色 D.有氣泡產生
9.(2025·肇慶模擬)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銅生銹的條件,一個月后發現銅絲未生銹。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金屬的腐蝕是金屬從單質變成化合物的過程
B.在潮濕的空氣中,鋁比鐵耐銹蝕
C.在有氧氣和水的條件下,銅比鐵易生銹
D.銅生銹可能與空氣中的O2、H2O和CO2有關
10.(2025·肇慶模擬)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合成了單原子鉑催化劑,可用于制造燃料甲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和的最簡質量比
C.、、都具有可燃性
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發生改變
11.(2025·肇慶模擬)我國北方鹽堿湖地區有“夏天曬鹽,冬天撈堿”的說法,結合和的溶解度曲線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和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持續增大
B.,將加入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
C.兩種物質的溶液由降溫至,析出晶體的質量相等
D.“夏天曬鹽”得到的是,“冬天撈堿”得到的是
12.(2025·肇慶模擬)下列除雜方法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括號中的物質為雜質)
選項 物質(雜質) 操作方法
A 粉(粉) 加入過量的溶液,過濾,洗滌,干燥
B 碳粉(粉) 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
C 將混合氣體點燃
D 在氣流中加熱
A.A B.B C.C D.D
13.(2025·肇慶模擬)下列實踐活動中,所用原理與所學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
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
A 給魚池增加氧氣 氧氣可供呼吸
B 給農作物施加化肥 屬于復合肥
C 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劑 生石灰可以吸收
D 炒菜時油鍋著火可用鍋蓋滅火 隔絕氧氣
A.A B.B C.C D.D
14.(2025·肇慶模擬)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能源,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科學家們正積極開展制氫研究。
(1)方法一:用風力、光伏發電,然后電解水制氫。這是將電能轉化為   能。
(2)方法二:PEM電解水制氫。基本原理如圖所示,觀察示意圖判斷其中能穿過質子交換膜的是   。
(3)方法三:太陽光催化劑()分解水制氫。
①反應中的作用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是鈦元素的化學符號,鈦和鈦合金被譽為21世紀最重要的   (填“金屬”或“合成”)材料。
(4)方法三與方法二對比,其優點是   (寫一點)。
15.(2025·肇慶模擬)依據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2023年7月,《自然》雜志刊登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的科學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鑭鎳氧。因為液氮廉價且易得,這樣超導材料才能大規模應用。在醫學上,常用液氮作冷凍劑,在冷凍麻醉條件下做手術等;在實驗室和高科技領域中常用液氮制造低溫環境;液氮還可以用于食品速凍。
(1)工業上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得到氮氣,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
(2)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
(3)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是   (填字母)。
a.焊接金屬時作保護氣
b.用于制造硝酸
c.用液氮作冷凍劑
d.食品包裝袋充氮防腐
(4)鑭和鎳的一種合金是性能優良的儲氫材料,用于解決氫氣的儲存和運輸困難問題。鑭鎳合金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鑭鎳合金的熔點比鑭、鎳的熔點要   (填“高”或“低”。)
(5)液氮化學式為   ;液氮屬于   (填“單質”或“化合物”)
16.(2025·肇慶模擬)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取氧氣如圖裝置。
①圖B中儀器m的名稱是   。
②若選用A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為發生裝置,化學方程式為   。請指出A裝置有一個錯誤   。
③用E裝置檢驗氧氣的性質,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   (填字母),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a.產生大量白煙 b.生成黑色固體 c.產生藍紫色火焰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如圖裝置。
①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如圖可以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
②實驗室用   (填化學式)檢驗二氧化碳,能否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
(3)通常狀況下,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大、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能溶于水。實驗室用塊狀的硫化亞鐵與硫酸溶液發生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
①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可選圖中的   (填字母)。
②若用圖中C來收集氣體,氣體應該從   端(填“a”或“b”)進入集氣瓶。
17.(2025·肇慶模擬)某校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考完后,產生了大量由鹽酸和碳酸鈣制備留下的廢液。興趣小組通過以下探究確定廢液處理方案。
(1)寫出制備的化學方程式:   。
(2)廢液成分的確定
【提出猜想】廢液所含溶質是什么?
猜想一:   猜想二:和
【進行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 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猜想二成立
方案二 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滴加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交流討論】小明認為方案二不正確,原因是   。
【反思與拓展】若要用一種藥品驗證哪種猜想成立,還可選擇   (多選,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固體 C.鋅粒 D.粉末
(3)廢液處理
實驗表明,廢液中的溶質是和,小組決定用除去它們。
【提出問題】固體與廢液的反應原理是什么?
如圖1所示,取廢液樣品于燒杯中,逐滴滴加溶液、用傳感器測定滴加過程中溶液的。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1 圖2
【結果討論】
①階段,觀察到燒杯中的現象是   。
②點后曲線平緩階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8.(2025·肇慶模擬)我國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樣,月壤中含有鈦鐵礦【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還含少量】。以鈦鐵礦為原料制備的原理如圖所示。
已知:相關金屬離子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如表。
氫氧化物
開始沉淀時的 0.5 1.5 7.6
(1)中元素化合價為   。
(2)用研磨機進行預處理的目的是   。
(3)經過水解槽后得到濾液和固體的操作為   。
(4)酸浸槽中的主要反應為,的化學式為   ,發生的另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為了得到純凈的固體,調節水解槽中的時,應始終保持小于   。濾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離子為   。
(6)煅燒爐中發生化學反應類型為   (填基本反應類型)。
19.(2025·肇慶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數字化實驗裝置(圖1)對中和反應進行探究,在燒杯中加入100g未知濃度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4%的氫氧化鈉溶液,實驗數據經處理后繪制出圖像,(如圖2,圖2橫坐標是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請分析圖像完成下列問題。(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為)
(1)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恰好完全反應時(即溶液為中性)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   g。
(3)計算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A、冰雪融化是水的狀態發生了改變,屬于物理變化,A錯誤;
B、酒精揮發過程中只是乙醇的狀態發生了改變,屬于物理變化,B錯誤;
C、糧食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正確;
D、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大小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2.【答案】C
【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
【解析】【解答】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和油脂,而豬肉富含蛋白質,淀粉富含糖類,番茄富含維生素,食鹽是無機鹽。故符合題意的是C,不符合題意的是ABD。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人體中的六大營養素是水、無機鹽、蛋白質、維生素、糖類和油脂,而蔬菜水果是維生素來解答。
3.【答案】A
【知識點】酸、堿、鹽的概念
【解析】【解答】鹽的定義是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陽離子為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陰離子為酸根離子的化合物。碳酸氫鈉在水溶液里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所以碳酸氫鈉屬于鹽。
故答案為:A。
【分析】1.酸的定義為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氫離子的化合物。
2.堿的定義為溶于水后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為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3.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4.【答案】B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A不符合題意;
B、實驗室聞氣體的氣味時應使用“扇聞法”即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直接用鼻子聞氣體的氣味,以防止氣體有毒 ,B符合題意;
C、使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C不符合題意;
D、膠頭滴管吸取液體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液體流入膠帽,從而腐蝕膠帽,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掌握常見實驗操作的正確方法是解答該題的關鍵。
5.【答案】C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2個氫分子—2H2,A錯誤;3個氧原子—3O,B錯誤;5個鈉離子—5Na+,D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化學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微粒的個數;化學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微粒中所含該原子的數目;化學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化學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該化合物里該元素或原子團所顯的化合價.
6.【答案】A
【知識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鈧原子復燃最外層電子數為2,A正確;
B、根據鈧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鈧原子質子數為21,但無法確定中子數,B錯誤;
C、在原子中,質子數(21)=核外電子數(2+x+9+2),x=8,C錯誤;
D、由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可知,漢字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則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4.96,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寫,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1.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可以省略,但不是克。
2.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中,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的中文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
7.【答案】C
【知識點】綠色化學;保護水資源;合理利用金屬資源;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A、傳統化石能源的使用會排放大量污染物,開發利用清潔能源,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A不符合題意;
B、電池中含有鉛、汞等重金屬元素,廢舊電池回收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B不符合題意;
C、工業廢水直接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危害人體健康,C符合題意;
D、氫氣燃燒后只生成水,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掌握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有:
(1)節約水電;
(2)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減少白色污染;
(3)綠色出行;
(4)做好垃圾分類。
8.【答案】(1)B
(2)C
(3)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1)潔廁靈為一種酸,稀釋時需要用燒杯、玻璃棒、量筒(量取液體)。
故答案為:B.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異味,可向稀釋后的潔廁靈中加入的物質是活性炭來吸附色素。
故答案為:C.
(3)潔廁靈為一種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可觀察到的現象是固體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故答案為:D.
【分析】(1)根據溶液的稀釋需要用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來解答;
(2)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異味來解答;
(3)根據潔廁靈為一種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來解答。
9.【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
【解析】【解答】A、金屬(單質)的腐蝕,實際上是金屬與氧氣、水等發生反應,是金屬從單質變成化合物的過程,A正確;
B、雖然鋁比鐵活潑,但鋁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的鋁進一步反應;所以在潮濕的空氣中,鋁比鐵耐銹蝕,B正確;
C、由題意知,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銅生銹的條件,一個月后發現銅絲未生銹;這說明在有氧氣和水的條件下,銅不如鐵易生銹,C錯誤;
D、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能吸收水蒸氣且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一個月后發現銅絲未生銹,說明銅生銹可能與空氣中的O2、H2O和CO2有關,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1.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常溫下,鋁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而鐵銹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會加速鐵的銹蝕,故鋁制品更耐腐蝕。
2.鐵需要與氧氣、水同時接觸才能生銹。因此防止金屬生銹的途徑有:
(1)把金屬放在干燥的環境中;
(2)在金屬的外面加一層保護層如:涂油
(3)把金屬與空氣隔絕(刷油漆、烤瓷);
(4)在一種金屬中加入另一些金屬制成合金如:鋁合金、車圈鍍鉻。
10.【答案】D
【知識點】化合反應及其應用;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由反應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化學方程式:。A、化合反應定義為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多變一”。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符合化合反應的定義,A正確;保存進入下一題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和的最簡質量比28×1:2×2=7:1,B正確;
C、、、都具有可燃性,C正確;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為CO和H2,反應后分子為CH3OH,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D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能寫出化學方程式是解答該問題的關鍵。
11.【答案】B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碳酸鈉的溶解度先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后又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A錯誤;
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5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45g碳酸鈉;在該溫度下將加入水中,能全部溶解,得到50g+20g=70g不飽和溶液,B正確;
C、由于未指明溶液的質量,無法比較兩種物質的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大小,C錯誤;
D、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受溫度的變化影響不大,夏天溫度高,光照強,有利于蒸發結晶出食鹽,而碳酸鈉由于溶解度變大而不能析出;冬天溫度低,碳酸鈉由于溶解度明顯減小而結晶析出,食鹽的溶解度變化不大而不能析出,因此“夏天曬鹽”得到的是,“冬天撈堿”得到的是,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
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
(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
12.【答案】B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酸的化學性質;甲烷、乙醇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解析】【解答】A、鋅能與硫酸亞鐵反應,而銅不能,但鋅和硫酸亞鐵反應會生成鐵和硫酸鋅,這樣又引入新雜質鐵,A不符合題意;
B、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過濾能得到碳,既能除去雜質,也不引入新雜質,B符合題意;
C、甲烷和一氧化碳均具有可燃性,將混合點燃,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會被消耗,C不符合題意;
D、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除去了主要物質,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除雜題的基本思路:必須在保留主要物質的前提除去雜質,且不能引入新雜質。
常見的除雜方法(括號內為雜質)
Cu(Zn):加入過量的硫酸銅溶液,過濾,洗滌,干燥;
碳粉(CuO粉):加入過量的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
13.【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但氧氣不易溶于水,由于魚池內魚的數量多,因此需要給魚池增氧,以保證魚的正常生長,A正確;
B、硝酸鉀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B正確;
C、生石灰能與空氣中的水蒸汽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可用作食品干燥劑,C錯誤;
D、炒菜時油鍋著火,蓋上鍋蓋能夠隔絕氧氣,能夠達到滅火目的,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1.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常可以分為鉀肥、氮肥、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
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
(1)使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如用嘴吹滅燃燒的蠟燭;
(2)隔絕氧氣或空氣;如油鍋著火時,可蓋嚴鍋蓋;
(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如森林失火時,經常砍掉一片樹木形成隔離帶。
14.【答案】(1)化學
(2)氫離子
(3)催化作用;;金屬
(4)更節約能源(合理即可)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
【解析】【解答】(1)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2)根據示意圖可看出,氫離子從陽極一側穿過質子交換膜進入陰極一側;
(3)①根據題中敘述,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2%La2O3—98%TiO2能催化水分解,故作用是催化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則鈦和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4)方法三在太陽光催化劑的作用下能分解,相比方法二,更節約能源。
【分析】1.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影響生成物的產量,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3.材料可以分為:無機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可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
(1)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2)根據示意圖可看出,氫離子從陽極一側穿過質子交換膜進入陰極一側;
(3)①根據題中敘述,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2%La2O3—98%TiO2能催化水分解,故作用是催化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則鈦和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4)方法三在太陽光催化劑的作用下能分解,相比方法二,更節約能源。
15.【答案】(1)沸點
(2)78%;
(3)ad
(4)混合物;低
(5)N2;單質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氧氣的工業制法;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單質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工業上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得到氮氣,首先將空氣進行壓縮,除雜,降溫液化,再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通過控制溫度,使液氮和液氧先后氣化分離;
(2)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78%;氮原子的質子數為7,核外電子分兩層排布,第一層2個電子,第二層5個電子,其結構示意圖為;
(3)a、焊接金屬時作保護氣,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金屬在高溫下反應,符合題意;
b、用于制造硝酸,是利用氮氣能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轉化為硝酸,利用的是氮氣的化學性質,但不是化學性質不活潑這一性質,該符合題意;
c、用液氮作冷凍劑,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熱,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食品包裝袋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食品發生反應,從而延長食品保質期,符合題意。
故選ad。
(4)鑭鎳合金是由鑭和鎳組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屬于混合物;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其組成成分中純金屬的熔點低,所以鑭鎳合金的熔點比鑭、鎳的熔點要低;
(5)液氮是液態的氮氣,化學式為N2;液氮是由氮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
【解答】1.空氣主要成分的用途:
(1)氮氣可以制硝酸和化肥,可以作保護氣等;
(2)氧氣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等;
(3)稀有氣體做電光源;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物質可以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又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的物質;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合金通常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熔點低,抗腐蝕性能好。
(1)工業上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得到氮氣,首先將空氣進行壓縮,除雜,降溫液化,再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通過控制溫度,使液氮和液氧先后氣化分離;
(2)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78%;氮原子的質子數為7,核外電子分兩層排布,第一層2個電子,第二層5個電子,其結構示意圖為;
(3)a、焊接金屬時作保護氣,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金屬在高溫下反應,符合題意;
b、用于制造硝酸,是利用氮氣能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轉化為硝酸,利用的是氮氣的化學性質,但不是化學性質不活潑這一性質,該符合題意;
c、用液氮作冷凍劑,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熱,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
d、食品包裝袋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食品發生反應,從而延長食品保質期,符合題意。
故選ad。
(4)鑭鎳合金是由鑭和鎳組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屬于混合物;合金的熔點一般比其組成成分中純金屬的熔點低,所以鑭鎳合金的熔點比鑭、鎳的熔點要低;
(5)液氮是液態的氮氣,化學式為N2;液氮是由氮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
16.【答案】(1)錐形瓶;;試管口沒有棉花;c
(2)B;Ca(OH)2;不能
(3)B;b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據圖可知,圖B中儀器m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方程式為:;裝置中的一個不足之處是試管口沒有棉花,固體粉末會隨著氣流進入導管;
③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出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c;
(2)①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熱,故選裝置B;
②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是氫氧化鈣溶液,故化學式為:Ca(OH)2;
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不能用D裝置收集;
(3)①實驗室用塊狀的硫化亞鐵與硫酸溶液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屬于固液常溫型,適合用裝置B作發生裝置;
②H2S密度比空氣大,若用圖C來收集硫化氫氣體,氣體應該從b端進入集氣瓶。
【分析】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發生裝置的選擇:需要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可分為固體加熱型裝置和固液常溫型裝置。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2.實驗室用稀鹽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
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4.收集裝置的選擇: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可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選用向下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以選用排水集氣法。
(1)①據圖可知,圖B中儀器m的名稱是錐形瓶;
②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方程式為:;裝置中的一個不足之處是試管口沒有棉花,固體粉末會隨著氣流進入導管;
③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出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c;
(2)①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熱,故選裝置B;
②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是氫氧化鈣溶液,故化學式為:Ca(OH)2;
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不能用D裝置收集;
(3)①實驗室用塊狀的硫化亞鐵與硫酸溶液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屬于固液常溫型,適合用裝置B作發生裝置;
②H2S密度比空氣大,若用圖C來收集硫化氫氣體,氣體應該從b端進入集氣瓶。
17.【答案】(1)
(2)氯化鈣;溶液變成紅色;也會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CD
(3)產生氣泡;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實驗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2)提出猜想: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如果鹽酸完全反應,則溶質是氯化鈣,如果鹽酸過量,則溶質是氯化鈣、氯化氫,故猜想一為CaCl2;
進行實驗:方案一:猜想二成立,則溶質為氯化鈣和氯化氫,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性溶液變紅,故取少量清液于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為紅色;
交流討論:硝酸銀和鹽酸、氯化鈣均能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故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溶液中含鹽酸,不能說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與拓展:A、氯化鈣溶液顯中性,鹽酸顯酸性,均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用無色酚酞試液無法驗證哪種猜想成立,不符合題意;
B、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產生氣泡,說明含鹽酸,說明猜想二成立,符合題意;
C、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產生氣泡,說明含鹽酸,說明猜想二成立,符合題意;
D、氧化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說明含鹽酸,說明猜想二成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第1空、氯化鈣;
第2空、溶液變成紅色;
第3空、也會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第4空、BCD;
(3)①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鈣和氯化氫,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待鹽酸完全反應后,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故a→b階段發生反應為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現象是:產生氣泡,故答案為:產生氣泡;
② b點后曲線平緩階段,發生反應為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分析】(1)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來回答;
(2)根據鹽酸是否完全反應來回答第一個空;根據紫色石蕊遇到酸性溶液會變紅來回答第二個空;根據硝酸銀和不僅和鹽酸反應也和氯化鈣反應且均有沉淀生成來回答第三個空;根據鹽酸可以與碳酸鹽、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反應分析回答第四個空;
(3)①根據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鈣和氯化氫以及溶液pH值在ab段不斷增大分析回答;
②根據溶質的成分以及b點之后pH值基本不變分析回答。
18.【答案】(1)+4
(2)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3)過濾
(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5)1.5;Fe2+、Fe3+
(6)分解反應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在FeTiO3中,Fe元素顯+2價,O元素顯 2價,設Ti元素化合價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2)+x+( 2)×3=0,解得x=+4;
(2)用研磨機進行預處理可將鈦鐵礦研磨成更細小的顆粒,這樣能 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3)經過水解槽后得到濾液和Ti(OH)4固體,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其操作為 過濾;
(4)在中,反應前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11、4、2,反應后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9、0、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2X中含有4個H原子和2個O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 H2O;月壤中還含少量Fe2O3,Fe2O3與H2SO4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5)為了得到純凈的Ti(OH)4固體,不能讓Fe(OH)3和Fe(OH)2沉淀生成,根據表格中相關金屬離子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應始終保持pH小于1.5;
酸浸后溶液中主要含有TiOSO4、FeSO4、Fe2(SO4)3,調節pH小于1.5時,TiOSO4轉化為Ti(OH)4固體,鐵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濾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離子為Fe2+、Fe3+;
(6)根據流程可知,煅燒爐中Ti(OH)4發生反應生成TiO2和H2O,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分析】1.在化合物,各元素常顯的價態:
(1)H、K、Na、Ag:+1;
(2)Ca、Ba、Mg、Zn:+2;
(3)Al:+3;
(4)O:-2,在過氧化物中,氧元素顯-1價;
(5)Fe:+2、+3
(6)Cl和N為變價元素。
2.增大反應速率常見的措施有:將原料粉碎、增大反應溶液濃度等
3.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4.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
(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
(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
5.化合反應定義為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多變一”。
分解反應的定義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物質的反應,特點可以總結為“一變多”。
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為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
置換反應的定義為反應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
(1)在FeTiO3中,Fe元素顯+2價,O元素顯 2價,設Ti元素化合價為x,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2)+x+( 2)×3=0,解得x=+4;
(2)用研磨機進行預處理可將鈦鐵礦研磨成更細小的顆粒,這樣能 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3)經過水解槽后得到濾液和Ti(OH)4固體,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操作,其操作為 過濾;
(4)在中,反應前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11、4、2,反應后Fe、Ti、O、H、S原子個數分別為1、1、9、0、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2X中含有4個H原子和2個O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 H2O;月壤中還含少量Fe2O3,Fe2O3與H2SO4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5)為了得到純凈的Ti(OH)4固體,不能讓Fe(OH)3和Fe(OH)2沉淀生成,根據表格中相關金屬離子開始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應始終保持pH小于1.5;
酸浸后溶液中主要含有TiOSO4、FeSO4、Fe2(SO4)3,調節pH小于1.5時,TiOSO4轉化為Ti(OH)4固體,鐵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濾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屬離子為Fe2+、Fe3+;
(6)根據流程可知,煅燒爐中Ti(OH)4發生反應生成TiO2和H2O,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19.【答案】(1)放熱
(2)100
(3)設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
x=4.9%,
答: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9%。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1)由圖2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說明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2)由圖2可知,恰好完全反應時(即溶液為中性)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
(3)見答案。
【分析】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
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
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
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
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
(1)由圖2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逐漸升高,說明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2)由圖2可知,恰好完全反應時(即溶液為中性)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100g;
(3)見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平邑县| 福安市| 兴山县| 娱乐| 根河市| 夹江县| 丰台区| 新密市| 北碚区| 赞皇县| 武邑县| 宽甸| 屏东县| 根河市| 金塔县| 延庆县| 八宿县| 广饶县| 崇礼县| 金阳县| 灵璧县| 农安县| 博湖县| 宜州市| 台中市| 吉隆县| 赞皇县| 抚远县| 萍乡市| 浠水县| 鹤壁市| 昌乐县| 吉水县| 从江县| 金门县| 天峻县| 福鼎市| 赤水市| 集安市| 九台市|